导航中医药

标题: 《内经》对中医学的发展而言——是功大于过 [打印本页]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0 21:02
标题: 《内经》对中医学的发展而言——是功大于过
      《内经》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肯定是有功劳的,但其对中医的误导与伤害,也是无出其右者。
       如:最大的误导莫过于强加在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
       而 用“经络”解读《伤寒杂病论》,称之为六经辨证,对中医学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至今难以清除掉。
       更有错误的十二经循行路线说、脏腑表里说、肝左肺右说、肝升肺降说、五运六气说、子午流注说、、、、、等等等等。
       可以坦白地说,从古至今,中医界中所有的空谈理论家、非中医界的一切附着于中医的江湖骗子,几乎都是在用《内经》做合法外衣、抑或护身符。
      ——但就《内经》对中医学的发展而言,功毕竟还是大于过。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0 21:10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

这一部分,对人们的养生保健,具有普遍的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0 21:14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

这也是人们养生所要大致遵循的。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0 21:16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11-20 17:18 编辑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这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所由来。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0 21:26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因而大饮,则气逆。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

顺应自然的天气变化,适寒温、节饮食、调情志、、、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0 21:28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身体健康;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死亡。

介乎二者之间——病态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0 21:36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肋;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肋;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膝。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

精华与糟粕并行,煞有介事,极具蛊惑力,以致害人也众。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0 21:42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

阐述得何等好呵!

阴阳学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自然规律,一点儿也不神秘。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0 21:50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

   在当代,尚有那么一大部分中医人,还将这些糟粕奉为至理。

   科学理论,最惧教条化。不具变通者、思想懒惰者,恰好捧之以为神——细化了,容易明白了。实际上,无异于毒药中添加上蜂蜜了。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0 21:54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
       阴阳学说,阐述得生动而又形象。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夫妻关系,基本上就是如此。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1-21 08:23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11-20 13:54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

夫妻关系,基本上就是如此。=---既然阴阳转化。。夫妻又是如何互相转化的,你和妻子之间经常转化吗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1 14:33
ymy111 发表于 2016-11-21 04:23
夫妻关系,基本上就是如此。=---既然阴阳转化。。夫妻又是如何互相转化的,你和妻子之间经常转化吗

要先弄清楚我说了什么,然再有的放矢地发言: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夫妻关系,基本上就是如此。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11-21 14:48
写《决议》呢?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1-21 15:39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11-21 06:33
要先弄清楚我说了什么,然再有的放矢地发言: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夫妻关系,基本上 ...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夫妻关系,基本上就是如此

一个理论要完备自洽,不能互相矛盾。
用夫妻关系比阴阳没有错,错在阴阳转化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1 16:46
ymy111 发表于 2016-11-21 11:39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夫妻关系,基本上就是如此

一个理论要完备自洽,不能互相矛盾 ...

说夫妻关系,没说可以阴阳转化吧?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1 16:47
gl0101 发表于 2016-11-21 10:48
写《决议》呢?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6 09:26
要先弄清楚我说了什么,然再有的放矢地发言: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夫妻关系,基本上就是如此


点评 有梦人家
让夫妻工怎么活呀,让男女平等的人怎么活呀,让女人更会挣钱,男的在家做家务的怎么活呀。离开生活,什么也不是。你这言论离阴阳十万八千里了。

————————————————————————————————————————————、


第一,要看清,是基本上,而不是绝对的。

第二,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样的夫妻关系,是基于男女生理、心理、体质等因素决定的。 这恰恰是在体现男女平等。


第三、有常就有变。如果女人擅长到外面去挣钱,就跟丈夫对调一下位置,这一处理方法,同样是男女平等的具体体现。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6 13:44
ymy111
生理上的阴阳怎么转化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这个问题,不是已经回复过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26 16:10
       第一,要看清,是基本上,而不是绝对的。
第二,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样的夫妻关系,是基于男女生理、心理、体质等因素决定的。 这恰恰是在体现男女平等。
第三、有常就有变。如果女人擅长到外面去挣钱,就跟丈夫对调一下位置,这一处理方法,同样是男女平等的具体体现。
======================================================
       回复:
        尊敬的仁海先生:以上三条讲男女平等!
         请问仁海先生:哪一部经典著作里,阴阳学说讲过男女平等??是你的错误理解!!你力挺阴阳学说,解决了男女平等的问题,真是伟大的创新。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26 16:22
        ymy111 发表于 2016-11-21 04:23
夫妻关系,基本上就是如此。=---既然阴阳转化。。夫妻又是如何互相转化的,你和妻子之间经常转化吗
==================================
仁海先生回复
要先弄清楚我说了什么,然再有的放矢地发言: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夫妻关系,基本上就是如此。
===============================
     仁海先生,你和妻子不能相互转化!这是事实!事实证明阴阳学说是错误的!!
作者: 揭秘中医    时间: 2016-12-2 21:45
用夫妻关系类比阴阳,能说明什么医学关系呢?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2-2 22:00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12-2 18:07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26 12:10
第一,要看清,是基本上,而不是绝对的。
第二,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样的夫 ...

请问仁海先生:哪一部经典著作里,阴阳学说讲过男女平等??是你的错误理解!!你力挺阴阳学说,解决了男女平等的问题,真是伟大的创新。


————————————————————————————


       这只是用阴阳学说解释夫妻互根互用的现象,及与双方相互配合、共同运转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至于男女是否平等,是社会学的问题,也是社会文明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因为提倡、实施男女平等,将有利于社会稳定。
       历史上,就男女谁主谁次的问题,无时无刻地不在论争着。但一个基本的重要事实是,无论男女,谁都离不开对方。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2 22:03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2-2 22:17 编辑

《内经》对中医学的发展而言——是功大于过

----------------------------------------------------------------
先生能够历史客观地看待内经,赞赏!
内经应该起源于汉前,完善于唐。
在古代极其低劣的条件下,《内经》竟有如此的认识高度,对中医发展无疑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内经》成书的年代据我们已经非常久远,实际上,世世代代都在修正完善,只不过美其名曰“注经”。

我并无意否定历史,而是否定历史决定现实。
一件事物不可能没有历史,没有历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但是,一件事物也不能全是历史。如果全是历史,唯一的解释就是:
这件事物已经死亡!

中医既然至今还没有死亡,是因为它不全是历史,还有现实。中医界总认为中医全是历史,竟然忘记了它还活着。
中西医结合创建中国的新医学,就是中医的现实和未来。

创建新医学,不是科学解读《内经》,也不是科学验证《内经》,
因为内经的时代早已经过去,没有解读和验证的价值了。
中医唯一有价值的是草药。
这一块,内经还真的不擅长。
据说内经给出的组方有二十余首,一直没有被临床用过。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2-2 22:13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2 18:03
《内经》对中医学的发展而言——是功大于过

-------------------------------------------------------- ...

中西医结合创建中国的新医学,就是它的现实和未来。
相比之下,内经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了。
无论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也就不再重要了。
————————————————————————————————
       中西结合医的出现,就是中医学发展到今天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过程、结果。当然也是《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中的中医理论的再发展。毕竟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国医学之本,尽管其中有这样或那样不可避免的错误。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2 22:28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2-2 22:30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12-2 22:13
中西医结合创建中国的新医学,就是它的现实和未来。
相比之下,内经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了。
无论是“功 ...

经典》遮住了中医界的双眼,无论是传统派还是中西医结合派,都在死命的抓住《经典》这根救命的稻草。半个世纪以来的各种失败就在于此。
中国古代有个词汇:“舍得”,意思是舍弃了才能获得;
古希腊也有同意的谚语:“放弃你所有的,然后才能获得”。

中医要想成为一门医疗能力卓越的全新医学,跨跃于现代医学之上,
仅仅废止“五行”,还是远远不够的。
思想还应该再解放一点。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3 10:34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2 14:28
《经典》遮住了中医界的双眼,无论是传统派还是中西医结合派,都在死命的抓住《经典》这根救命的稻草。半 ...

仅仅废止“五行”,还是远远不够的。
思想还应该再解放一点。

改成<全球反中医论坛>得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