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中医证候规范导言 - 摘自《中医证候辨治轨范》 [打印本页]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11 20:07
标题: 中医证候规范导言 - 摘自《中医证候辨治轨范》
本帖取材自《中医证候辨治轨范》(修订版),冷方南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2.
除了在“方药中七步辨征”帖子里介绍过《中医诊断规范课题的提出》,这里先把我对其他几篇文章有关此项目的背景摘要成下面的笔记(如有不准确处,为笔者责任,与原文无关)。二楼开始转载此书中《中医证候规范导言》一文。最后【萧评】是我对此事的一些想法。
【笔记】
第一次中医证候规范会议:1984.4.3-7在北京召开,59代表出席,定出79条目(到第二次会议审稿时只有77个,阎孝诚讲话)。
第二次会议:1986.3.10-15在北京举行,65代表出席,通过关于证候、疾病、症状三个关键概念的定义;对第一批条目内容三审定稿;确定编写第2批证候条目(总数121条),并要求要有佐证材料。
《规范》似乎没有出版过,但当时对两批条目有过一个审核过的版本叫《轨范》(按“主症+次症+典型舌脉”的表述方式,以与聚焦于从“病史、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得出诊断要点的《规范》相区别。)这个《轨范》的第一版于1989年出版。现在这个修订版是2011年12月出版的,时隔22年。据主编冷方南在此修订版序言中说,这个修订版增加了一个下篇,就是86年会议审核通过的《规范》第一批条目的具体内容。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11 20:12
中医证候规范导言
怎样实现中医辨证的规范化,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课题,也是从事中医诊疗、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同志十分关心的问题。
证候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概念
证候(简称“证”)是疾病本质的反映,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它以一组相关的脉症表现出来,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病位、病性、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并指明方向。其优越性是能在概括疾病共性的基础上,程度不等地揭示每个患者的病机特点和不同的个体差异性,因此,证候一词便成为中医学特有的诊断学概念。它既非症状,也不是疾病名称。
就其所反映的人体病理变化的本质属性和功能变化的主要特点而言,证候的内容大致包涵:人身对于致病因素的一些最基本的反应状态和类型;病理状况下,体内形质变化的范围和功能异常的特点;某些外感性疾病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和病变的演化趋势等;同时体现了中医病因学和发病论的基本观点和某些特有观念。日常所用的八纲证候、脏腑证候、六经、六淫、卫气营血和三焦证候等概念,都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着证候的内容。它们的巧妙组合和互相补充,便构成各式各样的具体证候。
用现代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去考察证候结构,则中医学的证候既是其核心,也有其基础部分和定位标准,以及由这些成分共同合成的、繁简不等的各种具体证候。
一般地说:如虚、实、寒、热、气、血、阴、阳等的病机与症状,即是证候的核心,或称“核心证候”;心、肝、脾、肺、肾、胃【卫?】、气、营、血等的病理表现,即是证候的定位标志,可视为“病位证候”;如阴虚、、气虚、血虚、阳虚、气滞、气逆、血瘀、湿热等,则是由核心构成的比较基础的部分,可称为“基础证候”。基础证候,也就是用来划分证候门类的一些最基本的中医诊断学概念。至于已经揭示出病位、标明病变所在的各种更为具体的证候概念,如肾阴虚、肺气虚、肝气郁滞、膀胱湿热、热人营血、热结阳明、脾肾阳虚等,则是由基础证候与病位证候共同合成的具体证候。具体证候,就是中医日常用来表达疾病之证候诊断概念的、比较规范的证候。
由此可见,中医学的证候明显地存在着三个比较大的层次(或称“三级结构层次”),即核心证候(一级)、基础证候(二级)、具体正候(三级)。而具体证候的形成,又有赖于病位证候的补充。同时,具体证候本身又有单一与复合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11 20:16
证候规范是中医辨证的统一标准
“规”是法度式标准,“范”是典范或榜样。一般凡人们的思行动、情感所应达到的标准或当自觉遵循的模式,即是“规范”。证候规范是中医学最根本的技术规范之一,是临床辨证的准绳,是中医诊断具体证候时应当普遍遵循的统一标准。
凡是符合实际的、科学的中医技术规范,其本身不仅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学术意义,而且在试行之后一经卫生主管部门正式颁布,便具有一定的法规样性质。所以,证候规范应当充分地体现出实用性、学术性、法规性三者的高度统一。
制定证候规范是时代的需要
人类医学理论,特别是直接用于指导临床诊疗实践的理论,在其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求逐步走向规范化。因为有了符合实际的、比较科学的规范,能够促进实践医学发展,使之达到更高的水平。
中医学创立的在辨识疾病的同时还要区别具体证候的辨证论治诊疗体系,在整个人类医学领域中是独一无二的。对此,《_黄帝内经》早有明确的记载。如《灵枢?本神》在具体描述了五脏气虚等证的临床表现之后,便总括地指出“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伤寒论》发展了《黄帝内经》的有关思想,提出“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使中医学的辨证论治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对于许多具体证候,直到现在还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而且证候的命名也未完全走向规范化,加之古今医家对于“证候”一词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以至概念含混、各行其是,给临床诊疗、教学、科研和医院质量管理等带来不少困难,国际学术交流亦感不便,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所以,研究中医证候,使之规范化,是发展中医学术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促进中医现代化的根本环节之一,而制定一套合理的中医证候规范则是当今时代寄予我们的殷切期望和迫切要求。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11 20:17
证候的命名必须规范化
临床常见的各种证候,多为复合式,有时比较繁杂。因此,凡命名一个具体证候,必先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可能地将病位、病性、病因、病机都概括进去,然后以简洁确切、循序得体的文字明白晓畅地表述出来。
由于证候的内容十分丰富,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对于证候的命名必须走向规范化。具体要求是充分体现中医学的学术特点,尽量使用证候的正规学名,词语宜精练而有较强的概括力,每个具体证名至少应包括该证候的病位、病性(或病因)等主要内容。不可随心所欲或漫无边际地给证候命名,也不可含糊其辞而使证名处于模棱两可之间。
任何事物的形式都是由其内容决定的,证候的命名也应如实反映证候的内容。因此,具体命名当力求清晰确切,忌含混笼统,不使用外延太宽的术语。对于复合证候的命名,更须避免外部形式的无原则膨胀,内部结构定要严谨有序、符合逻辑,一般应当主证在前,次证居后。文字应简洁扼要、精练确切,用词通常以4?8个字为宜,否则易使人感到烦琐啰嗦。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11 20:19
证候的诊断应当标准化
中医学千百年来的实践表明,病人的确切主诉和医者通过四诊获得的临床诊断资料,是辨证的依据。若围绕一个具体证候,对所取得的诊断资料的性质和意义进行分析,则一般可总括地划分为主症与次症两个类型。主症,通常是指诊断该证候时必须依靠的特异性症状、非特异症状的特异性组合与各种恒见症状;次症,则是指建立证候诊断概念时具有补充作用的各种辅助性症状与或见性症状。其中,所谓特异性症状是该证候独有的表现,这样的表现不会出现于其他证候中,因此,在诊断上具有特殊意义,但是即使在固有的证候中也不是百分之百地都能见到它。恒见性症状是该证候最常见到的症状,一般没有特异性或特异性并不强,若仅凭借个别恒见症状就去确定证候,则诊断的依据便不够充分。由于特异症状缺乏恒见性,而恒见症状又缺少特异性,因此,非特异症状的特异性组合便具有实际价值。事实上,许多具体证候的诊断依据,也就是由一群群非特异症状的特异性组合构成的。
由此可见,中医学具体证候的诊断虽属医学范畴,不同的证候且有不同的诊断标准和要求,然而其中不可避免地还渗透着医生的逻辑思维活动。所以,证候诊断的标准化或规范化,首先必须制订出明确的标准,并要求医者从病人的实际出发,切实掌握病史资料和临床表现,具体分析病因、病机和症状的因果关系,全面综合,参照标准或规范准确地进行判断。
如肝火犯肺证的诊断标准,一般便要求做到:①查询患者有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的病史;②核实其是否具有性急易怒,胁痛不舒,目赤口苦,头晕头痛,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而干,脉弦数等肝火亢盛的原发性特异症状与非特异症状的特异性组合和辅助症状;③弄清其有无咳呛气逆,痰少而黏或带血,以及咽干声嘶等肺热气逆、清肃失司的继发性特异症状和非特异症状的特异性组合与补充症状;④全面分析是否符合肝郁化火为因,肺失清肃为果的病机特点。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11 20:22
正确看待和运用证候规范,提高中医诊断水平
中医诊疗的最大特色是辨证论治,而明辨证候乃是论治的前提。因此,制订科学的证候规范,使临诊辨证有章可循实属必要。证候规范的职能,主要在于统一认识、提高辨证的准确率,使中医临床工作者不至于有意无意地把反映具体证候的症状群视为杂乱无章的东西,从而自觉把握这些症状间的有机联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条不紊的诊断学思维中的统一体,目的是让医生能在诊断的精确度不高的条件下获得比较可靠的具体结论。
由于中医学的诊断资料大多是一些模糊的信息,缺少数据界限和定量指标,因此,不利于证候的精确诊断。所以,即使是最理想的证候规范,也不能代替医生临床的辨证思维。对于任何具体证候,都必须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地确定病位,弄清病性,审明病因,分析病机,参照规范准确地进行判断,然后按前述要求给予恰当的命名。证候规范之于医生,恰似海图之于船长,任它多么精确周详,终不能代替具体的航行。证候规范虽似中医诊断技术操作规程,但代替不了医生的四诊检査和辨证思维。
要正确地运用证候规范,首先必须知晓中医学的症状、病名和证候的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显著区别,明确各种具体证候的基本概念,掌握其主要的临床表现,理解有关症状间的内在联系。关键在于融汇贯通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不应单纯地死记硬背规范条文。
中医证候规范化,是前人未曾解决而如今必须妥善地加以解决的有关中医学术理论与临床实践的重大课题。一个理想的规范,既要系统地总结和体现前人的认识成果,又要反映出当代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应能充分表达中医学术的重要进展。然而规范一经定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就或多或少地又会影响到中医学术的自由发展,并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或某些方面限制或束缚中医临诊辨证的灵活性。但这并不足虑,因为新的认识和见解总是在实践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着的,新的更为理想的规范自然又在孕育之中。所以,不要轻视规范在现阶段的重要作用,但也不应盲目崇拜它,更不可将根据某一时期的认识水平制定出来的证候规范奉为金科玉律,或视为万古不变的真理。对待规范的正确态度是在尊重它的同时又有发展的观点。
《中医证候规范》是判断辨证是非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它既带有法规性质,又具有学术性质,所以凡属于学术观点不一致而导致的分歧,只要后者确有道理,能够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就不可视为违反法规。事实上,学术观点的不同,根本就不应该与违法问题联系在一起。
此外,由于处在不同条件下的证候,其自身可以出现一定幅度的变异,因此,临证时还要注意规范中难以全部包括而实际上却又存在着的某些证候的变异型、过渡型、中间型和不典型表现等,力求做到既循规范但不拘执,灵活之中又有准则。这样,规范就决不会框定医者眼目,相反地更能指导医生去提高证候诊断的质量,突出中医的特色。
总之,《中医证候规范》决不是教条,更不是绝对化的东西,它实际上正处于不断发展、逐步完善和渐趋成熟的过程中。目前,这份规范是通过传统研究方法,发挥了国内有关专家的集体智慧,在现有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初步制订的,今后将不断倾听社会实践的呼声,予以修改和提炼,使之日臻完善。同时,还要逐步引入切实可行的现代研究成果,以增强证候诊断标准的精确性。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11 20:24
【萧评】
1.证候、疾病、症状三个关键概念直到第二次会议时才讨论出一个共识。但第一批条目的内容是在没有这个共识的情形下编写的,这可能是最后没有发表的原因之一。另外,第二次会议定稿后,还需发给全国收集意见,后面似乎就没了下文。
2.除了这个由卫生部牵头关于证候的研究外,还有一个由已故湖南中医药大学朱文锋团队所做的证治研究,最后在1997年成了国家标准(GB/T16751.1-3)。照理这两个研究应该很有关连,但我看这两方面的文献都没有提及另一方的工作,好像对方完全不存在似的,实在令人费解。(唯一的线索是湖南中医药研究院有一位欧阳锜在这两个80年代的会议都担任领导小组的角色,可能是由他给朱文锋的团队引路也说不定。)有没有知情人士可指点一下迷津。
3.由此想到这年头倒骑驴集团把所谓“中医药发展规律”作为其团伙间相互识别的暗语,其实如果说有这么个规律,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政府主导!想想中医药发展至今有三个里程碑:第一个是仲景的伤寒论,这里政府好像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第二个是宋朝由官方审定发行伤寒和金匮,这是官方第一次主导,结果是通过对当时中医药治病理论实践的统一认识达到一次认识上的质的飞跃,中医药在一个新的水平上发展,才有后来的金元四大家和明清温病学的成就。本来80年代这个由官方发起、给证候定规范的会议,完全有可能成为类似宋朝官定伤寒的另一个里程碑,让中医走上一条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具时代专业精神的康庄大道上来,可惜在各种原因合力下,终究是功亏一篑,可惜呀!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1 22:10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1-11 14:15 编辑
1.证候、疾病、症状三个关键概念直到第二次会议时才讨论出一个共识。但第一批条目的内容是在没有这个共识的情形下编写的,这可能是最后没有发表的原因之一。另外,第二次会议定稿后,还需发给全国收集意见,后面似乎就没了下文。
一一一这个共识从这二三十年来的中医理论与事业发展现状来看,是错误与失败的。当然,这也不能责怪某个人或某个团体,这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时代局限性所致。在那个时代,由于各方面知识发展的局限性,关于这些核心的概念与问题,还不能够做出充分的认识、概括、与阐述。
今天,我们大家可以在论坛上,对这些核心的概念与问题进行再次梳理与探讨,若能达成某些共识,则有益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有益于中国医学事业的进步,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意义极为深远了。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1 22:13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1-11 22:44 编辑
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深入讨论。
症状:病人主观上的不适与客观上的异常,如头痛、眩晕、水肿等。
证:独立于病因存在的病理过程或状态。证与症状的关系,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证是症状的病理本质,症状是证的现象表现。一个症状可见于不同的病理过程或状态(证),一个病理过程或状态(证)可表现为不同的症状;证与病因的关系,是因和果的关系,同一个病因,可引发不同的病理过程或状态(证);同一个病理过程或状态(证),可由不同的病因引发;证与证的关系,是病理过程或状态相互之间的关系,可相兼相并,可相互转化,互为标本。
疾病:一定病因作用下病理过程或状态的集合。疾病概念的核心在病因。
中医的特色是辨证论治,不是辨病论治。是以症状为导向,以机体病理过程或状态为切入点、为核心、为纲领从而展开论治。这一模式,在以机体内在病理过程或状态为主要矛盾的疾病领域,如内伤杂病(非感染及流行性疾病),及部分感染性疾病如部分病毒性疾病,是有着较多治疗手段与较好效果的。对于以病原体病因为主要矛盾的疾病,适合于辨病论治模式(以病原体病因为切入点、为核心、为纲领从而展开论治)。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1 22:31
辨证论治存在的哲学基础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1 22:32
图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12 06:44
赵金铎主编《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邓铁涛主编《中医证候规范》,你们先看看,首先把中医继承好,不走样,再规范!先把什么是三七21规范好,不要自己说些三七24 的错误理解!中医幸甚!!
水气凌心证,中医的原理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去规范??余类推!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医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不是杂乱无章的证候的堆砌!要知道一个证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位置,才能够规范他!
如果对于阴阳五行学说,存在疑问,甚至于否定它,错误理解他,规范证候,是痴心妄想!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12 07:31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6-11-11 23:47 编辑
在五行传变中,水气凌心属于相乘传变。阳虚水泛,倍克于心,病机是阳虚,表现于心。水气凌心要与水寒射肺,心下水饮,寒痰阻肺等等相鉴别,把这些中医理论搞清楚了,才能够规范水气凌心。
证候规范,实际上就是证候的诊断标准。不仅仅要有症状体征脉象舌像,还要有鉴别诊断,在疾病过程中的位置(阶段)等等,作为参考,而不单单是症状体征。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12 08:58
这个共识从这二三十年来的中医理论与事业发展现状来看,是错误与失败的。……
我不明白、也不同意陈兄这个评估。第一,上面提到的是对证候、疾病、症状三个关键概念达成共识,有了共识才有可能对证候作出规范,有了规范才可能对“中医理论与事业发展”产生影响。即是说,概念、共识本身只是个起步,真正要起作用的是规范。情况现在很明显,规范根本未有正式发布,连让它产生影响(不管好坏)的机会都没有,怎么能把过去2、30年对中医证候规范的不作为说成是反映这个共识是错误与失败呢?
其次,陈兄没有具体指出对共识之证候概念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倒是觉得问题不大的。但陈兄在9楼提出对证的定义,我倒反觉得不如共识。因为在陈兄的对证概念的说明中,有相当篇幅讨论证和病因之间是因果关系和证与证之间的关系,理论上这与共识之证概念不一定有矛盾。但不如共识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没有了层次观念。下面详细说说我对这一点的理解。
除了这里所载《导言》里面对证候概念的解释,86年第二次会议的纪要有一个更简明的定义:
证候概念: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某些相关的脉症,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等,为论治提供依据。
无论是《导言》里的文字还是这里的定义,最核心的一点其实是表达出证候与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是不同层次的概念。所以中医说辨证,是暗示只需要能辨出证即可施治。后面这一点没有明说,但譬如所谓“状态应对”说其实就是这个想法的另一种表述。当然,现在看来,这不完全正确,但就中医说“辨证论治”作为中医的核心特征来说,逻辑上只能这样解释。
所以,在给证候下定义时,对病因病机等下一层次的概念,只能像共识一样“点到即止”而不应下一个固定的关系,因为事实上如果把二三百个常见证名检视一下,就会发现正如同上引定义所说,各个具体证候与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的关系只能是“不同程度”的揭示(最低当然是零,即没有),而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陈兄如果在定义中把它说死了,很容易被人找出反证。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2 12:02
证候概念: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某些相关的脉症,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等,为论治提供依据。
——中医药理论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证。在这个证的定义里,存在着两个核心的问题。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2 12:04
它以某些相关的脉症,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等,为论治提供依据。
——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核心元素是病因与病理。病因可涵盖有病机。病位与病性,是病理状态或过程的部位与性质,统属于病理。至于病势,有什么样的病理过程或状态,就已经意味着其可能的发展与转归,或者说,其发展转归,蕴含于具体的病理过程或状态中。
关于证是否包含病因的问题,其实我们之前许多的讨论中已经得出结论。中医的病因,六淫与七情等,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只是疾病的发生条件,并不是客观意义上,实质性的致病因子或病因。中医治疗的实际对象,是病理,并不是病因。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2 12:05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1-12 04:32 编辑
相关引文
……以现代医学的观点来分析,中医所论的外感六邪病因,包括内伤七情,多数属于环境与宿主方面的因素,属于疾病的发生条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致病因子。
引自:病因一词的疑惑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522&extra=&page=9
……中医温病学说中,最重要的是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诸证不是病因诊断,与细菌病毒无对应的关系。卫气营血诸证,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病理生理学的诊断,其所对应的,是机体感染细菌病毒后引发的炎症反应的不同阶段,包括从SIRS(各系统炎症反应综合症)到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不同炎症阶段。
卫气营血诸证不是病因诊断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164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2 12:15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1-12 04:18 编辑
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
——至于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应当从实际存在出发,而不是从定义出发。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医内科学中的中医病名,如咳嗽、呕吐、头痛、眩晕、水肿等,就知道,中医辨证绝大部分是建立在主症基础上而不是具体疾病基础上。从整体上看,是以主症为导向,在整个内伤杂病范围内,应用整个脏腑气血津液证候体系进行直接的辨证,而不是在具体疾病范围内进行辨证。证与证的关系,是在整个内伤杂病范围内进行发展和演变,具有极大极多的组合性与随机性,而不是在某个具体疾病范围内进行发展和演变。
也有少部分是在具体疾病范围内进行辨证论治的,如肺痨,疟疾等。但整体上看,是占少部分。
因此,将证定义为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这里的疾病,不能够作具体疾病来理解,而是作外感病、内伤杂病的“病”来理解看待。或者这样说:证是“外感病”和“内伤杂病”在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2 12:18
相关引文:
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讨论文艺工作,也应该这样做一一毛泽东
研习中医须防止教条主义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id=69657&extra=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2 12:19
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医内科学中的中医病名,如咳嗽、呕吐、头痛、眩晕、水肿等,就知道,中医辨证绝大部分是建立在主症基础上而不是具体疾病基础上。
——以中医内科为例,具体的病名中属于疾病的有:感冒、哮病(支气管哮喘)、肺痈(肺脓肿)、肺痨(肺结核)、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病)、疟疾。
其它完全属于症状的有:咳嗽、喘症、厥症、胃痛、痞满、呕吐、噎嗝、呃逆、腹痛、泄泻、便秘、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 瘿病、水肿、淋症、癃闭、关格、阳痿、遗精、早泄、郁症、血症、痰饮、自汗、盗汗、内伤发热、虚劳、肥胖、痹症、痉症、颤症、腰痛。
中医中风病,是以口角歪斜、半身不遂为主症,可见于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面神经麻痹等;中医消渴病,是以口干渴为主症,在西医可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精神性烦渴等;西医的痢疾病,是指痢疾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而中医的痢疾,是以粘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在西医可见于痢疾病、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氏病等。这些本质上都是症状诊断。
中医内科病名诊断多数是症状诊断[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456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2 12:21
将证定义为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这里的疾病,不能够作具体疾病来理解,而是作外感病、内伤杂病的“病”来理解看待。或者这样说:证是“外感病”和“内伤杂病”在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
——比较传统而公认的看法,认为“证”是疾病所处的某一阶段机体的病理生理反应的概括,“证”是对疾病的阶段性认识,“证”与“病”是阶段与过程之关系。
从实际的病症诊治过程来看,这里的“病”,应当是特指的,指外感病和(或)内伤杂病,过程是指外感病和(或)内伤杂病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证”是外感病和(或)内伤杂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生理状态的概括。如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分别是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生理状态的概括;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分别是外感伤寒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生理状态的概括;而各脏腑、气血津液证,则是内伤杂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生理状态的概括与反映,所不同的是,它不象温热病、伤寒病(狭义)那样有着较明显的传变规律与顺序,而是随机性较强,或类似于五行一样循环往复,起始无端。但仔细体会时,其中亦有着一些传变规律与顺序存在,如五脏之间的生克乘侮,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如“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等。
证的属性及与辨病论治之关系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916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2 12:22
将证定义为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这里的疾病,不能够作具体疾病来理解,而是作外感病、内伤杂病的“病”来理解看待。或者这样说:证是“外感病”和“内伤杂病”在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
——所以说,中医辨证论治(特别是在内伤杂病领域),须从症状出发,直接辨证论治,而不能在西医辨病的框架下进行二级诊断辨证论治,这样一来,就变成了分型论治,丧失了中医临症时灵活的思维,导致辨证论治思维僵化。实践中,这种思路是行不通的。
中西医结合新十六字方针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042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2 12:24
将证定义为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这里的疾病,不能够作具体疾病来理解,而是作外感病、内伤杂病的“病”来理解看待。或者这样说:证是“外感病”和“内伤杂病”在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
……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多数情况下也是病理改变,相对于继发性病理改变而称为因)、并发症(继发性的病理改变)、及兼病,具有多样性、随机性,及千变万化的组合性,表现在中医辨证上,即是证型的多样性,复杂性,变化性。机械教条的进行辨证分型论治,是不能够反映及应付这种复杂多变的客观存在现实的。可参照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与方法,以机体病理过程或状态为病症诊治过程的枢纽,定部位,定病性(部位为纲,性质为目,纲举目张,全方位、系统性的审察评判机体的运行状态,网络原野,一网打尽),定彼此标本转化轻重缓急关系,治疗上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根据标本转化轻重缓急对机体的各种病理过程或状态给予相应的直接的干预调整(有是证用是治)。
以主动脉夹层为例谈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弊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323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2 12:27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1-12 06:13 编辑
证候概念: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某些相关的脉症,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等,为论治提供依据。
——从实际情况分析来看,似可以更改为:
证候是外感病与内伤杂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某些相关的脉症,反映着内在的病理过程或状态(包括病位和病性及彼此之间轻重缓急标本转化之关系),为论治提供依据。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12 17:23
陈兄这个修改的定义和原来的已经没有很大差别。即使有,也不至于如之前陈兄所评价那样不堪吧。
但这定义其实不是关键的问题,因为大家都明白,这些定义是古往今来的第一次,随着认识的深入,完全可以有第一版,第二版……,不断修改完善。如果因为有不完美的可能性而不作为,纯属借口而已。
那问题的关键在什么地方?问题的关键在规范两个字,不在定义。如前所述,定义只是起步,有了定义才可能对证候名称内容作出界定,有了证名的界定,才谈得上对辨证作出规范。然而,很明显,有些人(特别是所谓老中医、权威)就是不想被规范,如冷方南在记事中就提到,一些“资深的德高望重的老中医”与方药中等人一样其实心里反对,只是碍于领导提倡只好持观望态度,而中年中医学者均持支持态度。无他,人性使然:有些人自以为已经“著作等身”,一旦规范出台,许多在其已发表著作中的证候用语以至辨证方法有可能不在规范之中,这不啻是等于把其武功废掉。这与现在所说的“既得利益集团”完全是一回事。改革(从没有规范到进行规范)就是动了这些人的奶酪,利益集团开始形成用各种手段阻挠改革。
最近几年常见到倒骑驴集团从干将到喽啰都举着崔月犁、吕炳奎的旗号说事,印象中崔吕二人好像是倒骑驴集团的大后台似的。看了这段历史,才知道其实不然,崔吕二人在推动辨治规范这工作上方向目的明确,比倒骑驴集团这些干将们高瞻远瞩多了。试想想,如果近~30年前的这项规范工作能够如期推进,现今的中医药立法也不至于举步维艰了。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2 20:31
陈兄这个修改的定义和原来的已经没有很大差别。
一一这么说至少萧兄能够认同证不包含病因(实质的、客观意义上的),证是独立于病因而存在的病理状态或过程,中医治疗的实际目标是病理状态或过程,而不是病因?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2 20:58
证候是外感病与内伤杂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
一一证候是"外感病"与"内伤杂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还是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区别极大。
中医认为:病,又称疾病,是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出现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的相应证候。病是由证体现出来的,反映了病理变化的全过程和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这个病,已经是西医病的定义一一一定病因作用下的病理过程或状态的集合。在这样的定义下,中医辨证论治,必须先辨病,而后才能辨证,目前中西医结合现行的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分型论治正是由此而来。
而事实上,传统中医先辨病后辨证,所辨的病如咳嗽病、呕吐病、头痛病、水肿病等,并不是"一定病因作用下病理过程或状态的集合",而是主症。传统中医是对主症进行直接的辨证分型论治,并不需要经过辨病(一定病因作用下病理过程或状态的集合)阶段。主症与证的关系,是现象与病理本质的关系(一个主症可见于多种病理过程或状态,所以需要辨证分类而治),并不是阶段与过程的关系。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2 21:04
主症与证的关系,是现象与病理本质的关系(一个主症可见于多种病理过程或状态,所以需要辨证分类而治),并不是阶段与过程的关系。
一一以中医头痛病辨证为例:
分证论治
『外感头痛』
·风寒证
症状:头痛起病较急,其痛如破,痛连项背,恶风畏寒,口不渴,苔薄白,脉多浮紧。
·风热证
症状:起病急,头呈胀痛,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口渴欲饮,面红目赤,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脉浮数。
·风湿证
症状: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
——从临床症状表现来看,外感头感大多与畏寒发热相关,与感染性疾病相关,是感染性疾病的在发热过程中的一个表现。
『内伤头痛』
·肝阳证
症状:头胀痛而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或兼耳鸣胁痛,夜眠不宁,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乎肝潜阳。
·肾虚证
症状:头痛而空,每兼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带下,少寐健忘,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补肾。
方药:大补元煎。
本方重在滋补肾阴,以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之阴;人参、当归气血双补;杜仲益肾强腰。腰膝酸软,可加续断、怀牛膝以壮腰膝。遗精、带下,加莲须、芡实、金樱子收敛固涩。待病情好转,可常服杞菊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补肾阴、潜肝阳以巩固疗效。
若头痛畏寒,面白,四肢不温,舌淡,脉沉细而缓,证属肾阳不足,可用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补髓。若兼见外感寒邪者,可投麻黄附子细辛汤散寒温里,表里兼治。
·气血虚证
症状:头痛而晕,遇劳加重,面色少华,心悸不宁,自汗,气短,畏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气血双补。
·痰浊证
症状: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或舌胖大有齿痕,脉滑或弦滑。
治法:健脾化痰,降逆止痛。
·瘀血证
症状:头痛经久不愈,其痛如刺,入夜尤甚,固定不移,或头部有外伤史,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通窍止痛。
——结合以前论坛上的讨论,大致探讨下各种内伤头痛的具体内涵。只是方向性上的讨论,具体细节不一定正确,大家可以进一步讨论以纠正补充完善。
肝阳证:与高血压关联性较大;
肾阴虚证: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亢进;
肾阳虚证: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功能低下;
气血亏虚证:血虚证与贫血关联较大,气虚证与低血压、白细胞减少、低血糖、营养不良等病理改变关联较大;
痰浊证:高脂血症;
瘀血证:脑部血液微循环不良,脑血管动脉硬化、脑梗死……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2 21:06
头痛的鉴别诊断——中、西医学的优势互补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p;extra=&page=2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13 07:13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6-11-12 23:59 编辑
先生还是把中医的“具体证”搞清楚,再与西医作比较!差之分毫失之千里!
中医的痰饮,血瘀是怎么回事?先搞清楚。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13 08:05
血瘀、血瘀证、血瘀的证候是不是一回事??规范什么?规范血瘀?血瘀证?还是血瘀的证候??基本概念都不清楚!规范什么?
证候与证,往往混称,实际上二者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证候侧重于病机;证侧重于具体的诊断名称。二者都是以临床表现为依据的,不同的是证候是泛指,没有对应的方剂;而证则是非常具体而且是一组具体的症状体征脉象舌像,具有对应的方剂。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3 10:43
血瘀、血瘀证、血瘀的证候是不是一回事??规范什么?规范血瘀?血瘀证?还是血瘀的证候??基本概念都不清楚!规范什么?
证候与证,往往混称,实际上二者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
一一关键是要搞清楚症、证、病、病因、病理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3 10:55
概念越少,越简洁则越好,越有利于抓住最根本性的问题去解决。在最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前,尽量不要节外生枝,在一些非根本性的问题上过于纠缠。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13 11:03
【关键是要搞清楚症、证、病、病因、病理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
先生之所以混乱,是因为你所说的【症、证、病、病因、病理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指西医的?还是中医理论的??西医的症状体征,疾病,病因,病理学是一套理论;【症、证、病、病因、病机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中医理论中的概念!!!
你的所有帖子,都没有把中西医的概念明确的区分开来,而是混搭!先生的思维方式始终是混乱的!!
病理与病机,一字之差,根本不同!!!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3 11:28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1-13 03:30 编辑
病因: 引发机体产生病理改变的原因;
病理: 机体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的异常;
症: 病人主观上的不适与客观上的异常;
证: 独立于病因而存在的病理过程或状态,通过症状表现出来。证与症是现象与本质关系,证与病因是因与果关系,证与证之间是相兼相并,或相互转化,互为标本之关系;
病: 一定病因作用下的病理过程或状态的集合。由病因加病理构成。
上述概念适用于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领域。
欢迎大家深入讨论,予以修正或补充。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13 13:08
就病或症而言,这句话大概没什么问题。但既然大家都承认“证”是中医特有的概念,西医的概念架构中根本就没有容纳这个对它们来说可说是“异端”的概念,所以说“证”(无论你怎样界定)“适用”于西医领域,恐怕是一厢情愿而已。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13 16:23
病因: 引发机体产生病理改变的原因;
病理: 机体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的异常;
症: 病人主观上的不适与客观上的异常;
证: 独立于病因而存在的病理过程或状态,通过症状表现出来。证与症是现象与本质关系,证与病因是因与果关系,证与证之间是相兼相并,或相互转化,互为标本之关系;
病: 一定病因作用下的病理过程或状态的集合。由病因加病理构成。
上述概念不适用于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领域。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13 16:40
以感染病与中医的外感热病而论:
病因: 外邪;病原体
病机,六经传变;病理学,炎症
症状体征、舌像脉象;症状体征,各种实验室检查
辨证论治;疾病诊断,分阶段而治
伤寒与温病;病原体加感染部位
中医没有病理学;西医没有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13 16:47
证: 独立于病因而存在的病理过程或状态,通过症状表现出来。
====================================================
这句话从哪里来的??
哪一个证没有病因!!因果关系,哪里存在无因之果!!!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13 17:10
以前是没有。不过,以前也没有手机上网,有人想到有这个需要,于是通过创新就有了。不是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你老少唠叨几句开动脑筋多想想大概就会慢慢开窍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3 18:07
中医没有病理学;西医没有证!
一一不能说在中医理论里没有看到病理两个字,就认为中医没有病理学。只要是生病,就一定会有病理,应当开动脑筋去寻找,中医的病理学在哪里。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3 18:16
哪一个证没有病因!!因果关系,哪里存在无因之果!!!
一一证与病因是因果关系,这个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病因是在证的里面,还是在证的外面?病因与证是并列关系,还是隶属关系?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13 18:17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13 18:24
不过,话虽如此,饭要一口一口吃。中医需要先自己对证[候]概念有个统一的认识,能够做到自我规范了,在这基础上,再来谈把证概念引入西医或把中西医相关概念整合在一起,才不会陷入同时多面作战的境地。所以,在统一中医认识的过程中,我认为不必考虑西医的认识/定义,只要能做到自洽(consistent)就足够。
我想再一次强调,规范问题(包括证候描述及诊断)而非定义问题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焦点。回过头去看,当时的中医领导的想法其实极具前瞻性,但整个项目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有什么教训值得吸取?从冷方南这本书披露出来的情况看,最重要的教训是当时对既得利益势力的反对阻挠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此缺乏有效的应对政策。当前,中医药面临现代化的压力,尤其是对中医药各方面的实践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立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依法治国的需要。故此新的规范努力必会继续推动,但如果在对待既得利益势力问题上仍然重复30年前的失误,那重复之前的失败将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13 20:36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6-11-13 12:40 编辑
【 中医需要先自己对证[候]概念有个统一的认识,】
======================================
回复:
请问二位,你们是不是中医??你们二位能不能统一认识?为什么不能统一??统一,必须首先建立标准!以什么为标准进行统一??!!是以张仲景为标准,还是以你们二位的定义为标准??
热实结胸证、阳明腑实证,太阳蓄血证,太阳表实证,卫分证,血分证,水气凌心证,阳虚水泛证,胸痹心痛证……,哪一个证不规范???哪一个证没有诊断标准??不规范,没有诊断标准,我们的老祖宗怎么辨证论治?怎么处方用药?病人是怎么样治好的!!!为什么到了今天的现代化社会,科学如此进步,社会如此发达,中医的证反而不规范,没有标准,概念不统一,需要科学主义者再规范、再统一,云云雾雾,喋喋不休呢??
关键是你们没有认真学习伤寒论,温病学,脾胃论,内经……原著,而是带着西方科学的哈哈镜,看中医,自己把自己搞迷糊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14 06:08
关键是你们没有认真学习伤寒论,温病学,脾胃论,内经……原著,而是带着西方科学的哈哈镜,看中医,自己把自己搞迷糊了。
把中医的证没有搞清楚,急急忙忙与西医相比较,差之分毫失之千里。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15 06:25
真搞不懂先生在反对什么?
====================================
反对的是:科学主义者不懂中医理论中的证,早已经有了规范,而自以为是的以西医标准去重新“规范”证!!把自己搞迷糊了。自己戴上蓭眼说怎么没有东南西北呢!!!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11-15 12:11
头疼。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16 15:06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先搞清事实。至于基于同一个事实,大家可能得出不同的见解,有些是因为逻辑问题,有些则是因为利益/视角不同;通常前者或可通过讨论达到共识,但后者绝大多数时候只能“存异”。所以我对论坛几个老虎基于意识形态的口水从来不怎么在意,但对相关的事实倒是愿意花些气力去尽量搞清楚。
我发这个帖子的起因是因为刚看到这本《中医证候辨治轨范》的书,里面披露了80年代曾经发生的、对中医核心理论“辨证论治”进行规范、标准化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内情。融合观先生在几个相关帖子的回应中指出,中医已有证候规范,就是邓国医主编的《中医证候规范》一书。虽然近一年来我花在中医上的时间都与这个证候(及其标准)有关,但老实说,之前确未曾听过此书,“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在网上搜索之余,倒发现一些与此相关的素材,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先说邓国医这本《中医证候规范》,我百度这本书只找到一个网站提供了一个PDF版本,下面是这个版本所载的“前言”及最后一页的出版信息(下划红线是我所加):
[attach]11461[/attach]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16 15:08
[attach]11462[/attach]
[attach]11463[/attach]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16 15:09
基于前面所提供的事实(尤以下划红线的地方),我得出下面几点看法:
1. 证就是证候的简称,两者并无本质的不同。
2. 《轨范》(修订版)一书暗示,第二批条目的编写在89年结束,当时应该是有把结果出版的。(只是这两本书都是超过四分一世纪前的事,当时的出版也不规范,到现在大概只能到图书馆里查了。)前言里一大段话讲清楚了邓国医这个版本与卫生部规范化工程的关系,就是他们的团队“有同志参加了这一科研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专家与学者的启迪,在某些问题上,尤其是证候规范编写模式,有不同的构想”,于是另起炉灶,“在广东科技出版社的热情鼓励与鼎力支持下,我们将自己议订的模式作为规矩,编写了常见证候的规范,并汇集成书,取名为《中医证候规范》”。
3. 我把《轨范》的条目/内容和邓国医的《规范》比较一下,估计《规范》的材料中有90%以上来自卫生部牵头的规范工程成果。但前言却说“证候规范是……前人又未曾做过的工作”,好像整个编写就是由他们一手完成似的,“就让我们把此书作为证候规范之初阶,希望它能成为证候规范这个巨大工程中的基石”,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更有意思的是,这个PDF版本虽说是邓国医“主编”,但从头到尾只见邓国医名字。(这点需要再核实,因为有可能原书是有其他编者名单,只是PDF版本没有把它扫描进来。)
4. 再查了一下,推动这个规范工程的卫生部长于1987年离职,崔后来把精力都放到气功学术上去。新任部长看起来没有把规范工程当作一回事,至少没有了崔的使命感,所谓“人走茶凉”就不可避免了。
5. 严格来说,卫生部推动的规范工程具有权威性,其出版物完全可以以“规范”名之;而邓国医的《规范》连授权都没有,邓国医的名字甚至不见于2次规范会议代表的名单上,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中医界似有许多马屁精专擅撰写“国医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的文章书藉,从此段历史中应可找到不少素材。
6. 总结起来,上面提到的史实与我之前提到的两点观察不仅没有矛盾,而且可说提供了更多事实佐证:
o 中医发展的每一个飞跃都离不开政府的推动;
o 80年代规范化努力的失败可归因于对既得利益势力的反对阻挠没有足够认识,因此缺乏有效对策。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16 15:21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一) (转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内科56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感冒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1诊断依据
2.1.1 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2.1.2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2.1.3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2.1.4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2 证候分类
2.2.1 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寒流清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2.2.2 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2.2.3 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2.3 疗效评定
2.3.1 治愈:症状消失。
2.3.2 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
2.3.3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 咳嗽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咳嗽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多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
3.1 诊断依据
3. 1. 1 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3. 1. 2 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3. 1. 3 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
3.1.4 急性期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3.1.5 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
3.1.6 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3.2证候分类
3.2.1风寒袭肺: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恶寒,或有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3.2.2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3.2.3燥邪伤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3. 2.4痰热壅肺: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烦热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2.5肝火犯肺:咳呛气逆阵作,咳时胸胁引痛,甚则咯血,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3. 2.6痰湿蕴肺: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晨起为甚,胸闷脘痞,纳少。舌苔白腻,脉滑。
3.2.7肺阴亏虚:咳久痰少,咯吐不爽,痰粘或夹血丝,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3.2.8肺气亏虚:病久咳声低微,咳而伴喘,咯痰清稀色白,食少,气短胸闷,神倦乏力,自汗畏寒。舌淡嫩,苔白,脉弱。
3.3疗效评定
3.3.1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内伤咳嗽在两周以上未发作者为临床治愈。
3.3.2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
3.3.3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
4风温肺热病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风温肺热病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急性肺部炎性病变。
4. 1诊断依据
4.1.1以身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主症。
4.1.2.病重者可见壮热,颜面潮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四肢厥冷等症。
4.1.3冬春两季较多。具有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的特点。
4.1.4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属细菌性感染;正常或偏低者以病毒性感染为主。
4.1.5肺部有实变体征,或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4.1.6痰直接涂片或培养可以找到病原体。
4.1.7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可见一侧或两侧肺叶或肺段炎性阴影。
4.2证候分类
4.2.1风热犯肺:身热无汗或少汗,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4.2.2痰热壅肺:身热烦渴,汗出,咳嗽气粗,或痰黄带血,胸闷胸痛,口渴。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4.2.3肺胃热盛:身热,午后为甚,心烦懊依,口渴多饮,咳嗽痰黄,腹满便秘。舌红,苔黄或灰黑而燥,脉滑数。
4.2.4热闭心包:壮热,烦躁不安,口渴不欲饮,甚则神昏谵语、痉厥或四肢厥冷。舌绛少津,苔黄,脉弦数或沉数。
4.2.5气阴两虚:身热渐退,干咳痰少而粘,自汗神倦,纳少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4.2.6邪陷正脱:呼吸短促,鼻翼煽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则汗出如油,四肢厥冷,紫绀,烦躁不安,身热骤降。或起病无身热,面色淡白,神志逐渐模糊。舌质淡紫,脉细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4.3疗效评定
4.3.1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及X线等检查恢复正常。
4.3.2好转: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有所改善,x线检查肺部病灶尚未完全吸收。
4.3. 3未愈:病情未见好转。
5肺痈的诊断依据、证侯分类、疗效评定
肺痈是由风热邪毒蕴滞于肺,热壅血瘀,血腐化脓而成。以发热,胸痛,咳吐腥臭脓血痰为主要症状的肺化脓症。
5.1诊断依据
5.1.1发病多急,常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呼吸气粗。
5.1.2咯吐大量黄绿色脓痰或脓血痰,吐入水中“沉者是痈脓,浮者是痰”,气味腥臭。
5.1.3局部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弱或增强,语颤音增强,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或湿性罗音。
5.1.4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5.1.5痰培养有致病菌。胸部X线摄片,肺部可见大片浓密炎症阴影,或透亮区及液平面。
5.2证候分类
5.2.1初期:恶寒发热,咳吐白色粘痰,胸痛,咳时加重。舌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滑数。
5.2.2成痈期:高热寒战,继则壮热不寒,汗出烦渴,咳呛气急,咯痰黄浊,胸满痛,转侧不利。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5.2. 3溃脓期:咳吐脓血,状如米粥,量多腥臭,胸满,心烦懊依。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
5.2.4恢复期:热退咳减,脓血痰减少,胸胁隐痛,气短神疲,自汗盗汗,低热。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
5.3疗效评定
5.3.1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5.3.2好转: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肺部病灶部分吸收,或脓腔范围缩小。
5.3.3未愈: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
6肺痨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肺痨系由感染“瘵虫”所致的肺部慢性消耗性传染性疾患。可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等主症。相当于肺结核。
6.1诊断依据
6.1.1初期仅感疲劳乏力,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病重者可出现咳(咯)血,潮热,颧红,盗汗,形体明显消瘦等症。
6.1.2常有与肺痨者密切接触史。
6.1.3病灶部位呼吸音减弱,或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湿罗音。
6.1.4痰液涂片、浓缩或培养,结核菌多呈阳性。
6.1.5血沉增快
6.1.6结核菌素皮试呈强阳性。
6.1. 7X线摄片示肺部可见结核病灶。必要时可作X线断层摄片。
6.2证候分类
6.2.1肺阴亏虚:干咳,痰少粘白,或带血丝,口干咽燥。舌质红,苔薄,脉细带数。
6.2. 2阴虚火旺:咳呛气急,咯血,痰少粘白或黄,口干咽燥,午后颧红,潮热,骨蒸,盗汗。舌红或绛,苔薄黄或剥,脉弦细数。
6.2.3气阴两虚:咳嗽气短,咯痰清稀,偶有咯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或食少腹胀,便溏。舌质红嫩,苔薄,脉弱而数。
6.2. 4阴阳两虚:咳逆喘息,痰呈泡沫状或夹血,形寒自汗,声嘶音哑,形体消瘦。或伴有浮肿、腹泻等症。舌质淡而少津,苔光剥,脉微数或虚大无力。
6.3疗效评定
6.3.1治愈:症状消失,肺部病灶吸收钙化,痰菌检查转阴。
6.3.2好转:症状改善,肺部病灶部分吸收。
6.3.3未愈:症状及病灶无变化。
7咯血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咯血是肺络受伤,血溢脉外,以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等为主要表现。多见于支气管扩张。
7.1诊断依据
7,1.1咯(咳)鲜红血,常呈泡沫状或与痰液混杂。
7.1.2多数患者有反复咯(咳)血史。
7.1.3胸部X线摄片,可无特异性改变。病变明显时可见蜂窝状或卷发样阴影。
7,1.4必要时作支气管碘油造影或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柱状、囊状或混合型的扩张。
7.2证候分类
7.2.1肝火犯肺:咳呛气逆,咯(咳)血鲜红,胁痛善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7.2.2阴虚火旺: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干咳咽燥。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
7.2.3痰热壅肺:咯(咳)血量多,血色鲜红或夹有黄痰,或脓痰腥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7.2. 4气虚血瘀:反复咯(咳)血,血色淡红或夹紫黯血块,气短胸闷,易汗。舌淡或有紫色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16 15:24
内容太多,可以到百度中查。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1-21 10:50
读了帖子看到大家讨论非常热烈,本人也愿参与一点粗浅看法,不对之处,还望多多指教。
1、 【病因: 引发机体产生病理改变的原因;】
严格的说,病因是导致疾病的诱因。
注: 1、原因具有多面性;2、原因具有无穷可追性。故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在诱因面层徘徊,至今尚未深入到原因面层。
2、【症病人主观上的不适与客观上的异常】;
症,即症状: 机体病变的宏观结果。
3、【病理: 机体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的异常】;
病理: 机体病变的微观结果。
解释:病理与症状是相继发展的微观结果及宏观结果。二者都应理解为疾病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4、【证: 独立于病因而存在的病理过程或状态,通过症状表现出来。证与症是现象与本质关系,证与病因是因与果关系,证与证之间是相兼相并,或相互转化,互为标本之关系】;“证”内涵复杂,外延含混。故古人难以给出定义,现代人定义为病理过程或状态,仍需探讨。1、病理过程是指在多个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的共同存在的机能、代谢和结构变化的过程;那么,一个疾病随不同病程也可以包括几个病理过程。 这个定义可以涵盖不同疾病表现出来的相同证型,也可以涵盖同一疾病在不同病程表现出来不同“证”型,但难以涵盖同一疾病在同一病程表现出不同“证”型;也难以涵盖个体差异对疾病的反应不同所导致的不同证型。2、把“证”定义为状态,即症状,多种不同疾病会引起相同或相似的症状,病理过程也相同或相似,但证型未必相同。如水肿有心脏病水肿,肝脏病水肿,肾脏病水肿,症状相同或相似,病理过程也有相同,但证型却不相同。
本人愚见,“证”,顾名思义,就是验证。验证什么?古人不知病理,更不知病理过程。只知症状和脉象。观察了疾病宏观症状,再用脉象作为微观佐证。“证”就是对症状治疗对应的验方进行微观验证,在貌似相同的症状中找到不同的诱因。验证一旦吻合,便可套方投药。 “辨、证”二字可分开解释,辨别症状,验证症状与验方对应关系的可靠性。“辨证”的核心技术应该是诊脉,症状为宏观,肉眼可见。脉象为微观,只能依靠手感。通过脉象可以从相同或相似的症状中辨别出不同疾病的综合特性,用对应成套的验方进行施治。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1-21 11:19
读了帖子看到大家讨论非常热烈,本人也愿参与一点粗浅看法,不对之处,还望多多指教。
1、 【病因: 引发机体产生病理改变的原因;】
严格的说,病因是导致疾病的诱因。
注: 1、原因具有多面性;2、原因具有无穷可追性。故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在诱因面层徘徊,至今尚未深入到原因面层。
2、【症病人主观上的不适与客观上的异常】;
症,症状: 机体病变的宏观结果。
3、【病理: 机体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的异常】;
病理: 机体病变的微观结果。
解释:病理与症状是相继发展的微观结果及宏观结果。二者都应理解为疾病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4、【证: 独立于病因而存在的病理过程或状态,通过症状表现出来。证与症是现象与本质关系,证与病因是因与果关系,证与证之间是相兼相并,或相互转化,互为标本之关系】;评:“证”内涵极为复杂,古人定义不了,现代人定义为病理过程或状态,尚需慎重探讨。病理过程是指在多个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的共同存在的机能、代谢和结构变化的过程;那么,一个疾病随不同病程也可以包括几个病理过程。 这个定义可以解释不同疾病表现出来的相同证型,也可以解释同一疾病在不同病程表现出来不同“证”型,但无法解释同一疾病在同一病程表现出不同“证”型;也无法解释个体差异对疾病的反应不同所导致的不同证型。把“证”定义为状态,即症状,多种不同疾病会引起相同或相似的症状,病理过程也相同,但证型未必相同。如水肿有心脏病水肿,肝脏病水肿,肾脏病水肿,症状相同或相似,但证型却不全相同。本人愚见,“证”,顾名思义,就是验证。验证什么?古人不知病理,更不知病理过程。只知症状和脉象。观察了疾病宏观症状,再用脉象作为微观佐证。“证”就是对症状治疗对应的验方进行验证,去伪存真。一旦验证吻合,便可套方投药。 “辨、证”二字可分开解释,辨别症状,验证症状与验方对应关系的准确性。“辨证”的核心技术应该是脉象,症状为宏观,脉象为微观。中医独创。通过脉象可以从相同或相似的症状中辨别出不同疾病的综合性质,用对应成套的验方进行施治。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11-23 17:11
本帖最后由 萧铁 于 2016-11-23 17:12 编辑
3、4楼所载导言有几段话非常重要,首先是这两段关于中医使用证名现状的表述:
证候的命名必须规范化
……
每个具体证名……不可随心所欲或漫无边际地给证候命名,也不可含糊其辞而使证名处于模棱两可之间。
制定证候规范是时代的需要
……
然而,对于许多具体证候,直到现在还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而且证候的命名也未完全走向规范化,加之古今医家对于“证候”一词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以至概念含混、各行其是,给临床诊疗、教学、科研和医院质量管理等带来不少困难,国际学术交流亦感不便,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总是众口一词常说证的概念是与西医相区别的核心概念,实际上,如果“国际友人”请中医开一张证候或证名清单,至今还开不出来。这就是传统思维及随之而来的行事方式与现代思维习惯众多相冲突的地方之一。
这个帖子里面总共提到3个证名/证候清单:
1. 82年开始编写的初稿,84年会议被改称为“轨范”
2. 84、86会议先后通过两批《规范》条目,审核稿在89年完成
3. 邓国医90年出版的《规范》(此书的前言自己承认,这个《规范》是主编自己定的书名,实质上并无任何授权)
第一个清单有五大类共309个证名。
第二个清单应有79+121=200个证名,经审核的初稿应在89年完成,但目前我只看到其中第一批的79个。
第三个清单分三大类共178个证名。
为什么光是把证名统一起来都那么难?这从3楼的另一段话就可以明白:
证候规范是中医辨证的统一标准
证候规范是中医学最根本的技术规范之一,是临床辨证的准绳,是中医诊断具体证候时应当普遍遵循的统一标准。……
……在试行之后一经卫生主管部门正式颁布,便具有一定的法规样性质。所以,证候规范应当充分地体现出实用性、学术性、法规性三者的高度统一。
由此可见,规范是为法规制定做准备的,这意味着,一旦某些门派的证名不在规范之中,将来这些门派就难逃被边缘化的命运。所以,这个规范化、标准化过程并不纯粹是学术问题,明显也有利益的博弈穿插始终。
纯从学理上去探讨,我有两个观点想提出来议一议。一是之前已经提过,对病理、病机等概念不必急着要与西医的概念去整合。想再就此补充两点:一是如同五脏,狭义的理解与解剖的脏相同,但大家都承认中医[广义]的脏是功能系统的脏,并不能直接与解剖的脏简单划等号。既然如此,为什么病理病机等概念不可以仿此处理?二是这三个清单上的证名,毕竟是几十位中医前辈(及其背后的团队)历经七八年的劳动成果,先把这些证名证候搞通透了,对后面整合中西医概念只会有益无害。(我感觉有些论据似乎类似中医的个案说理,缺乏对所有证名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说服力难免受到影响。)
其二,在粗略检视了这三个清单和它们的部分内容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个“证候[辨治]规范”,我感觉这个说法有些语病,最后可能导致这整个规范化努力有些失焦。从理念上说,相关的文件(《轨范》和邓版《规范》)都说“证”是“证候”的简称,但从所产生的文件看,实际上“证”是“证名”的简称;所想要规范的也不是证候,而是具体证名与相关证候之间的对应关系。因为“证”是“证候”的简称这个理解,导致规范证候最后变成规范证名,继而使得原本已经有些棘手的问题更形复杂化。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23 19:39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1-23 12:09 编辑
2、【症病人主观上的不适与客观上的异常】;
症,即症状: 机体病变的宏观结果。
3、【病理: 机体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的异常】;
病理: 机体病变的微观结果。
解释:病理与症状是相继发展的微观结果及宏观结果。二者都应理解为疾病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一一病理改变与症状不是两个实体,是一个实体,其中病理改变是体,症状是属性。症状反映了病理改变的存在,病理改变通过症状表现出来,被病人与医生间接的感知与认识。
可参考: 再论症状不是实体【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讨论】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078&extra=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23 19:46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1-23 11:48 编辑
西医对症状与病理改变的定义:
症状: 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
病理变化或病变: 即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之间的关系——临床病理联系。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23 19:59
4、【证: 独立于病因而存在的病理过程或状态,通过症状表现出来。证与症是现象与本质关系,证与病因是因与果关系,证与证之间是相兼相并,或相互转化,互为标本之关系】;评:“证”内涵极为复杂,古人定义不了,现代人定义为病理过程或状态,尚需慎重探讨。病理过程是指在多个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的共同存在的机能、代谢和结构变化的过程;那么,一个疾病随不同病程也可以包括几个病理过程。 这个定义可以解释不同疾病表现出来的相同证型,也可以解释同一疾病在不同病程表现出来不同“证”型,但无法解释同一疾病在同一病程表现出不同“证”型;也无法解释个体差异对疾病的反应不同所导致的不同证型。
一一可以解释。不同的病理类型,分类。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23 20:04
病理: 机体病变的微观结果。
一一病理本身就有微观层面的,如细胞分子层面;也有宏观层面的,如系统器官层面。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1-23 20:23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1-23 12:36 编辑
本人愚见,“证”,顾名思义,就是验证。验证什么?古人不知病理,更不知病理过程。只知症状和脉象。
一一症状是内在病理改变(形态结构与/或生理功能的改变)的外在表现,内在病理改变是症状得以存在的本质。没有内在病理改变的存在,就没有症状的存在。只要有症状存在,就一定有内在病理改变存在。特定的症状组合必然对应着特定的病理改变的存在。
作者: 一问三不知 时间: 2016-11-24 07:56
显然不懂伤寒论六经病的本质,六经是什么东东?临床症状只是六经病的症状,伤寒论治疗的就是六经,不是治疗临床症状。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25 06:30
证候规范,应该以该证及其对应方剂首次出现的原著为标准!例如:肾阴虚,应该以钱乙的六味地黄丸为标准;肾气虚,以《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为标准……
作者: 一问三不知 时间: 2016-11-25 07:20
实践得有实践方法,实践方法不同得出的规律也不同,下一步才能检验真理。
作者: 一问三不知 时间: 2016-11-25 07:24
请萧铁检验一下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作者: 一问三不知 时间: 2016-11-25 08:16
是在讨论如何检验证候规范之对应方剂,不要乱扯。 发表于 3 分钟前
请问萧铁中医方剂是治疗证候的吗?
作者: 一问三不知 时间: 2016-11-25 08:23
中药的药性是性味归经,有证候吗?
作者: 一问三不知 时间: 2016-11-25 08:25
没有阴阳就没有归经,更没有六经。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