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顾植山: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的源头 [打印本页]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6-9-17 21:37
标题: 顾植山: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的源头
顾植山: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的源头 时间:2016-09-14 来源:
作者:张梦雪
“五运六气学说不是中医理论的一个分支,而是中医理论的源头,是五藏六府、三阴三阳六经、十二经络等中医概念形成的基础。从五运六气入手,是解读《黄帝内经》和中医理论的不二法门。”
这是安徽中医药大学顾植山教授9月6日在中国中医药报社举办的第五届“北沙滩讲坛”上所作《从中医五运六气看中华文明》讲座中说的。顾植山多年来潜心研究五运六气学说,是龙砂医学流派的代表性传承人。在讲座中,顾植山以丰富的知识、深邃的思维推理、独特的视角,梳理了中华文化史和中医史,让大家重新认识五运六气在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中医药学对中华文明复兴的重要意义。
五运六气奠基中医理论体系
远在伏羲时代之前,中华先民对“天道”的认知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顾植山说,古人讲的“天”指的就是大自然。上古先民通过观察日影和天体运动的变化轨迹,产生太极和河图等图形;伏羲时代形成了以太极、阴阳、四象和先天八卦等为主要符号的八卦文化。八卦文化表达了古人对“天道 ”的认识。
伏羲时代比炎黄时代早得多,但后人把文明源头定于伏羲而不是炎黄,可见黄帝时代文化的重要意义。
《史记》载黄帝“伶伦造律吕”,是通过“葭管飞灰”发现了时间周期的六律六吕,这是中华历法的万古不变之律!由六律十二气而二十四节气、六十甲子,进而造就了我国古代最先进的农业和医学。又完善了阴阳五行学说,故黄帝被尊为“人文始祖”——人皇。
顾植山说:以木、火、土、金、水为代表符号的“五行”说,是对万物之象的概括。《黄帝内经》植根于黄帝文化,是黄帝文化的活化石。《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代表了黄帝文化天人相应思想之魂。中医药学之所以能成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与其中的五运六气学说有很大关系。
澄清对中医学理论的误区
顾植山谈到,“阴阳首先代表的是气化运动的两种象态,太极图由衰到盛叫做阳,由盛到衰叫做阴。”由于摈弃了五运六气,现代教科书对阴阳的解释往往脱离了《黄帝内经》中阴阳概念的本意,仅仅把它看作对两种事物的分类,完全改变了阴阳的基本含义。
本来七损八益是中医学调阴阳的根本大法。但近年来一些人误以为七损八益就是房中术的专用术语了。顾植山指出:只有从三阴三阳六气的开阖枢动态变化中,才能理解“七损八益”是对天地阴阳动态变化盈虚损益的描述,“知七损八益”就是要把握天地阴阳动态节律中的盈虚损益关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与“七损八益”意思相通,“春夏养阳”是说春天和夏天要让阳气更好地发挥升发的功能,也就是要“八益”;“秋冬养阴”则是要顺从秋冬天自然降、藏的规律,帮助阳气收藏,也就是要“七损” 。而不是如有些人说的春、夏天多吃温热补阳的东西,秋、冬天多吃寒凉滋阴的食物。
顾植山认为,五行的本意是对万物之象的概括,并不是指五种物质; “三生万物”也并不是普遍认为的天、地、人三才。《黄帝内经》中讲“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即天、地、人都是由“三”所生,“其生五,其气三”,故三生万物的“三”指的是气化运动的“开、阖、枢”三种状态。
五运六气学说以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为基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科学瑰宝,数千年来源远流长。当今,对中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需对中医科学内涵有深入理解,透过运气学说解读中医,可更好地看到中医理论的科学本原,避免许多误区。
学习中医不能脱离五运六气
学习中医不能不学《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全面传承了黄帝文明的文化模式,《黄帝内经》中处处都是五运六气,不了解五运六气,就读不懂《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开卷第一篇叫做“上古天真论”,论述的是天人相应的基本思想;“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讲的是人的生理功能是由所处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表达的观点是要寻求和把握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五运六气反映的是宇宙基本规律。中医强调“天人相应”,认为要把握和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这就离不开五运六气了。
顾植山强调,解读《黄帝内经》的关键在对开阖枢三阴三阳和五运六气的理解。中医教科书中摈弃了开阖枢和五运六气,使许多中医的道理和原则都讲不清楚了。所以无论是学习中医理论,还是临床诊治,都应以五运六气的视角和思维作指导。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学说的主导思想方法是客观的、辩证的,我们已用大量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证明五运六气客观规律的存在,在临床中,应用五运六气指导,对疑难杂症甚至急危重症救治都显示出了难得的疗效。所以,正确认识中医理论与黄帝文明的密切关系,正确认识黄帝文明的科学内涵和科学高度,将彻底改变人们对中医学理论的偏见,给中医人带来自豪和自信。”顾植山语重心长地说。
(转自http://www.cntcm.com.cn/2016-09/14/content_20859.htm)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9-17 21:41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学说的主导思想方法是客观的、辩证的,我们已用大量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证明五运六气客观规律的存在,
----------------------------------------------------
真有这事?神奇,大家谁见过这些资料,介绍一下。
这已经远远超出中医学的范围了。如果真能证实,是科学界一大成就,可以媲美诺贝尔奖了。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6-9-17 21:54
这需要顾植山教授才能解说清楚了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7 22:00
如果五运六气理论这样神奇的话,那么,别说是中医人了,就是全中国人也全都成仙了。而至今还处在发展中国家之列,对这样好大喜功、自吹自擂者,着实令人心生怜意。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9-17 22:05
我不了解这位顾先生,不知道他是研究什么的。这篇文章,是记者报道顾先生的,不是顾先生的学术论文,也不能按学术报告来要求,7也不知道顾先生是不是有这个研究报告。不过,我认为,在中医受到许多怀疑、许多无端攻击的形势下,宣传、报道中医,一定要实事求是、谨慎认真,免得授人以柄。报道顾先生的文章,他本人应该把把关的。
前两年,一位科技部副部长大会上讲,中医号脉能号出胎儿性别。类似的笑话再不能出来了,中医实在承受不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9-17 23:22
文化中医真是害死人啊!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9-18 02:14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9-17 18:15 编辑
这需要顾植山教授才能解说清楚了
一一恐怕也只有顾教授对中医理解清楚,说清楚了,至于旁听者是否听清楚,理解清楚,可另议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09:18
“七篇大论”基本不讲望、闻、问、切。论治病之道而基本不靠感官收集资料,这种体系再庞大,再严密,终究是空中楼阁,沙上之塔。——赵洪钧《内经时代》。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9-18 10:3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9-18 10:55 编辑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学说的主导思想方法是客观的、辩证的,我们已用大量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证明五运六气客观规律的存在,在临床中,应用五运六气指导,对疑难杂症甚至急危重症救治都显示出了难得的疗效。
——————————————————————————————————————
这种说法缺乏依据。
过分强调五运六气的作用,恰恰是不懂中医治病原理的表现。只能把中医送进死胡同。
中医治病技术存在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及后世医家临床经验中,它来源临床经验的总结,五运六气是为解释经验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四诊诊的是人体,讲的是辨证施治,不是诊什么气象。因同样气象条件下,并不是人人都患病。临床用六淫病因学说,已够用,弄那么复杂,把次要的东西当主要的东西来夸张,故弄玄虚,恰恰阻碍中医的学习。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9-18 10:5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9-18 10:54 编辑
远在伏羲时代之前,中华先民对“天道”的认知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顾植山说,古人讲的“天”指的就是大自然。上古先民通过观察日影和天体运动的变化轨迹,产生太极和河图等图形;伏羲时代形成了以太极、阴阳、四象和先天八卦等为主要符号的八卦文化。
——————————————————————
靠想象代替现实,是文化中医的通病。
伏羲氏创的是先天八卦,这大家都知道。《易传》是后人所写,虽提到太极、四象,但无有图形。
太极图、河图、洛书乃宋人陈抟首创。
中医实际治病,调整的是阴阳平衡,五脏相关,不是什么太极、河图、洛书。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6-9-18 13:43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6-9-18 05:45 编辑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内容之一,充分反映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五运六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学习和掌握运气学说,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医的医学气象学思想,而且对理解中医学术理论,提高中医素质有重要的作用。仅此而已,顾氏把五运六气说成的是中医理论的源头,只是一家之言,有什么实际意义,尚不得而知。不过,这个报导倒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医高级学府里的教授们的研究方向与中医药的发展创新有无实际关联。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9-18 14:19
“五运六气学说不是中医理论的一个分支,而是中医理论的源头,是五藏六府、三阴三阳六经、十二经络等中医概念形成的基础。从五运六气入手,是解读《黄帝内经》和中医理论的不二法门。”
五运六气反映的是宇宙基本规律。
——临床医生们在用中医理论去研究诊治病症,部分高级学府里的教授们在忙着研究中医理论来源,与如何正确解读《黄帝内经》与中医理论。
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医学学科,被一些先生们搞成医古文学、文献学、与哲学了。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9-18 14:28
中医由治病的理论工具、手段,被一些脱离实际的理论研究者,当做研究的目标与对象了。而中医作为医学,本来的研究对象与目标,是人和病。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6-9-18 14:32
陈总说得很对!高等学府那些脫离临床实践的理论研究只能叫做束之高阁的空头理论!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9-18 14:36
杏林童子先生说得好,谢谢分享。
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它是天地相应观念的具体演绎。现代人研究得较少,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其实际意义。辩证论治固然重要,但是更高级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也是医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5:28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五运指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与五行相配。六气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与天之阴阳(风、寒、暑、湿、燥、火)及地之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和三阴三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相配。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5:32
又,五运,是探讨一年五个季节变化的运行规律,即将一年气象分为五季,各按五行之性有规律地运行。六气,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简言之,五运即五行,六气即地气——木、火、土、金、水、火。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5:33
五行与六气为什么只少一个“火”?五行中增加了一个“火”,而成地之六气——“木火土金水火”。五行中的一个火变成了两个火,分别为君火、相火,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完全是为了与天之三阴三阳相配。不如此,就不能构成“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素问·天元纪大论》)。《新校正》云:“按《六微旨大论》曰:‘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此即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之义也。”
简言之,这是五行勉强与阴阳相合的结果。单数的五行不可能两两相对,也不便与偶数的阴阳以及由其派生的三阴三阳相合,于是只好再增加一个火。此外无理可说,无事实可以证明。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5:36
运气学说:高校教参《内经·附篇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研究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对生物、对人体生命影响的学说,它是关系到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物候学、历法学、医学等多学科的一门科学。它反映出‘人与天地相应’的中医学术的整体观念,突出了自然变化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节律,在《内经》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5:36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运气学说和时间生物学》:“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以干支、阴阳、五运、六气等为工具,推演出来的在60年中疾病发生、预防和治疗规律的学说。”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5:42
沈括《梦溪笔谈》:
“医家有五运六气之术,大则候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小则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今人不知所用,而胶于定法,故其术多不验。假令厥阴用事,其气多风,民病湿泄,岂普天之下皆多风,普天之民皆病湿泄邪?至于一邑之间,而旸雨有不同者,此气运安在?……随其所变,疾厉应之,皆视当时当处之候,虽数里之间,但气候不同,而所应全异,岂可胶于一定?”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5:44
《内经时代》说:
显然,沈括不认为推运结果适用于普天之下。不但不能适用于普天之下,在一个县的范围内,也常常不适用。总之,此术“多不验”。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5:46
《梦溪笔谈》:
《辞海》:“书名。北宋沈括撰。因写于润州(治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而得名。成书于11世纪末。二十六卷。又《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和药议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如毕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等。社会历史现象部分,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有所反映,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详实记载。今人有《梦溪笔谈校证》。”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5:49
运气学说:
是中国古代医家以干支、阴阳、五运、六气等为工具,推演出来的在60年中疾病发生、预防和治疗规律的学说。就寻找规律这一点来说,出发点是很好的。此说的理论体系也相当可观。但是,由于其中预设的假定太多,这些假定多数不仅违背常识而且不能证实,形成的理论又是典型的机械论、循环论和先验论体系,所以,不但现代科学思想不能接受它,古人也大多不接受。此说只在宋代受到官方保护,一度盛行。(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十五讲:运气学说和时间生物学》)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5:50
运气学说:《中医大辞典》云:“古代探讨气象变化规律的一门知识。是在当时天文、历法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起于汉代,而盛于唐宋,为古代农家、医家、兵家、阴阳家、天文历法家等所广泛应用。在医家其内容主要反映在王冰注释的《素问·天元纪大论》以下七篇大论中。此说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推算年的五运、六气、主气、客气、司天、在泉、太过、不及等以观察运与气之间的相互生治与承制的关系,推测每年气象的特点及气候变化对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5:51
运气学说:《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云:“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界的动植物生长发育、水旱蝗螟,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种类,甚至人类社会的吉凶悔吝、禨祥灾异等方面影响的学说。运气指木、火、土、金、水等五行和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等六气,故又称五运六气。运气学说认为,根据天文历法可推算出一个具体年度和季度的气候、物候、人体生理反应及疾病流行的情况,并据以决定防治方针。针对这一学说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赞同者以其能预测发病规律,并据此进行疾病分类,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等而备加推崇;反对者则认为以干支格局推算气候变化和疾病的发生有定命论倾向,缺乏实践的验证,且忽略了地区差异。”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5:52
任应秋著、任廷革整理《任应秋运气学说六讲》说:“什么叫运气学说?仅解释为五运六气,这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它并没有解说清楚运气的实质。假使再问什么叫五运六气?又仅以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来回答,还是不足以说明问题。应该说:运气学说,是中医学在古代探讨气象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5:52
金栋按:五运即五行,六气即地气——木、火、土、金、水、火。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5:55
运气学说造就了封闭体系(《内经时代·第七节》)
《内经》中的主要概念在运气学说中有什么没包括的呢?阴阳、五行、六气、三阴三阳、天人相应、寒热虚实、五脏补泻等等,都有了。我看主要的东西,有两种没有。一是极少涉及经络针灸学说。这不要紧,后来又从运气学说变种,有了“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针灸运气说。另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运气学说当中没有辨证论治思想。在运气说当中,一切都是固定的套路,医家不用思考,不用检查病人,只要有了岁干支和节气(更精通的人再加日干支和时支),其余的一切如气候、病因、主病、脉象、脏腑标本虚实寒热、治疗法则就是现成的。它上自太古,下至无穷,天下万国,无所不适。可惜,只有一点不足:不问是否符合实际。故完全是一个先验的、机械的封闭体系,走到《内经》基本思想的反面去了。其中也提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等。那是给附会家留余地的。张子和就说过:“病如不是当年气,看与何年运气同;便向某年求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儒门事亲·卷十四运气歌》)这种曲护运气,坚持谬误的说法应不为当代学者所取。要想使运气说与时间生物学相通,必须对前者进行彻底改造。
这一封闭体系对中医发展影响有多大呢?仅举以下几方面便可知:
1、外感病因说至此终结:《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这就是常识中的外感六淫。《内经》言“百病始生”的句字至少还有三处,均不与此同,把它们综合到一起也总结不出六淫。此说一出,它说均废,一直统治到明末吴又可“戾气说”出世。惜乎至吴鞠通又尽力把温病病因纳入了六淫体系。
2、六淫病机说完成:《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把全身病症均纳入六气框架。此后虽有刘河间扩充其枝节,终不敢破六淫病机之体系。张子和的“六病三法”体系,则企图把内伤病亦纳入。
3、脏腑病机说告终:除十九条简述外,同篇还有较详细的推演,不再摘引。
4、治疗原则完全运气化:如“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还有类似叙述,不赘。
5、药性药味及性味补泻公式化:
《内经》它篇言味,不出酸苦甘辛咸五味。独“七篇大论”为配六气说成“甘苦辛咸酸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灵枢·九针论》亦提“淡入胃”,显然与上文矛盾。)其中亦有五味说,但以六味说为主。从此,言药味则增一味淡。药性方面,所谓“寒热温凉平”,前四字《素问·至真要大论》有明文,这个“平”字亦由淡推演而来。补泻公式见上一点,不再说。
6、脉学也想运气化,没有完成。流毒发展为太素脉,幸而不为医家重视。“七篇大论”基本不讲望、闻、问、切。论治病之道而基本不靠感官收集资料,这种体系再庞大,再严密,终究是空中楼阁,沙上之塔。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6-9-18 16:03
谢谢千总评分、点评!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6:04
运气学说的思想渊源(《内经时代·第七节》)
运气说的基本出发点是“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素问·五常政大论》)这原是“道法自然”的同义语,亦不可完全理解为“不违背自然规律”。《素问·六微旨大论》就认为有不生不化的真人。《内经》的运气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基础,其中尚以朴素的唯物思想为说。但继续发展是借用天文学的皮毛演绎出一套思辨规律。这也并非无本之木,更早的渊源不必举,我们先看一下《礼记·月令》便大致可知。
“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早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飙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
《礼记》的行何“令”,原意指政令,而不是四时颠倒。解礼者也不敢完全如此附会。
“月令”的意思大体是说政令不顺四时,则气象异常,人体、政局和当时的主要生产活动均会受影响。“九篇大论”之外亦有类似“月令”的句子。运气说创始人把月令思想搬到医学,推演出一套“严格”的规律,它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赵宋时,运气学说为官方提倡,政府颁布“运历”,影响颇大。金元医家争鸣的主要分歧,就在对“运历”--被官方提倡的运气说的看法上。史书未载宋以前有“运历”之说,这说明运气学说完成不会太早,唐代人完成的可能性最大。王冰把“七篇大论”补入《内经》亦可作为证据。他本人就有可能是作者或作者之一。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6:06
赵宋时,运气学说为官方提倡,政府颁布“运历”:
运气学说在医界的影响和地位自北宋中后期始有较大改观。宋仁宗嘉佑至宋英宗治平年间(1057~1067),由北宋中央政府设立的“校正医书局”将王冰重新编次的含有“运气七篇”的24卷本《黄帝内经素问》选作范本,加以校正并颁行全国。“运气七篇”在王冰次注本《黄帝内经素问》中占有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它被作为医学经典——《素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官方颁行全国,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它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扩大了运气学说在医界的影响。因此,北宋的医学校——太医局及地方医学校也将王冰注本《素问》作为教科书,并将“运气”列为基本考试课程之一。北宋末年,运气学说由于受到宋徽宗赵佶的大力提倡和推广而进入鼎盛阶段。徽宗本人笃信运气学说,他认为“造化必本之运气”,只有懂得运气学说,“始可与议道之太常”,才“足以语造化之全功”,才“能已人之疾”,把通晓运气学说视为掌握天地大道和养生治病之术的基本功。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的《圣济经》,以及其以后以他的名义撰成的《圣济总录》,更将运气学说置突出的地位。不仅如此,自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起,徽宗还诏会“公布次年运历,示民预防疾病”。同时,宋徽宗还推行“天运政治”,逐月公布各月“月令”(自政和七年十月始颁布)。“月令”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各月的运气及其气候、物候、病候特点以及防病治病的药食性味宜忌,公布“月令”也具有“示民预防疾病”的意义(“月令”中还有政治、法律、祭祀、生产等方面的内容)。各年的“运历”和各月的“月令”,由皇帝诏令“布告中央,咸使闻知”,“其令诸路监司郡守行讫以闻”。这一措施不仅在全国医界,而且在全民范围内推广普及运气学说知识,运气学说的影响和应用至此也达到空前的兴盛时期。(《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第七章:两宋时期医学》)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6:07
王冰把“七篇大论”补入《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王冰序》新校正云:“王冰,唐宝应中人,上至晋皇甫谧甘露中,已六百余年,而冰自谓得旧藏之卷,今窃疑之。仍观《天元纪大论》、《五运行论》、《六微旨论》、《气交变论》、《五常政论》、《六元正纪论》、《至真要论》七篇,居今《素问》四卷,篇卷浩大,不与《素问》前后篇卷等。又,且所载之事,与《素问》余篇略不相通。窃疑此七篇乃《阴阳大论》之文,王氏取以补所亡之卷。”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6:10
七篇大论的成书年代(《内经时代·第七节》)
要断定七篇大论成书的上限,第一条证据是:中国何时开始用干支纪年。这一点现经多方考定为始自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①七篇大论之成书自应在这之后。
[自注]①网上一篇文章说:干支纪年始于东汉建武三十年(54)。
第二条证据是:关于“七曜”的说法。史书中最早记载七曜的是《后汉书·律历志中》:“常山长史刘洪上作《七曜术》。……固(班固)术与《七曜术》同。”这是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左右的事。
第三条证据是:关于“九星”的说法。这应是唐代传入的印度占星术语。
第四条证据是:全元起于公元479年左右注《黄帝素问》无“七篇大论”。
第五条证据是:杨上善于公元668年左右编《黄帝内经太素》,亦无“七篇大论”,但有前两篇的部分内容。
第六条证据是:现《内经》流行注本,王冰序称,从郭子斋处 “受得先师张公秘本……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宋臣新校正“窃疑此七篇(指七篇大论)乃《阴阳大论》之文,王氏取以补所亡之卷”。《伤寒论》序中提到《阴阳大论》,我们不知是什么样子,宋人的这种猜测漏洞太大。
综上述六证可断论,“七篇大论”加入《内经》肯定在唐代。其成书时代不会早于唐中叶。北宋以前的医家博学如孙思邈者亦不谈运气亦是一证。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6:12
运气余论(《内经时代·第七节》)
欲深究细研运气说渊源发展,需明了古代科学、宗教、术数发展史。
一为天文学史。中国一进入文明时期,天文历法便成为最高统治者垄断的东西,尽力使之为奴隶主、封建统治服务。以实测为基础的律历不断进步,越来越精确地反映日月运行的规律,但仍不免要蒙上天命、迷信的外衣。其中所使用的术语是运气学说名词的间接来源。
如“太过”、“不及”、“平气”这三个术语原本是历法术语。平气的意思是把一回归年平分为24等分对应24节气。实际上地球运行的速度略有快慢,故“平气”定节气法不合理。它不能反映“太过”或“不及”。这一点是隋代人刘焯最先发现的。历法上的这种术语与五行生克根本无关。经迷信术数家一附会便大非原意了。
二为汉代谶纬书,这些书是阴阳五行化的儒学与当时的迷信术数相糅合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曾有过莫大的势力。其中应有与运气说关系很密切的内容。可惜这些书在两晋南北朝之间被禁绝殆尽,现在能见到的已很有限。
三为古代风角、星占、六壬、八卦、阴阳禄命、诸家相法等迷信术数演变。其中所用术语应是运气说的直接来源。试读《类经图翼》解运气处,其作者多引此类书籍为说,亦可知两家原不可分。但景岳先生不辨各家说的演变,故虽能讲通运气,但不能述其源流。
四为道藏文献。其早期著作始自东汉,粗成于唐代,与上三类内容亦颇有关。
这本小册子名为《内经时代》,下限断至东汉,故不把“七篇大论”的时代包括于其中。它日倘有余力,再将所得公诸学界。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6:28
《黄帝内经·素问》开卷第一篇叫做“上古天真论”,论述的是天人相应的基本思想。
上古天真论(篇):今本《素问》第一篇篇名。南朝至隋代人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本篇在第九卷。篇名含义是:论述远古时代,先民们自然纯真,质朴无邪的天性。如《素问直解》说:“天真者,天性自然之真,毫无人欲之杂也。”
上古,即远古时代,指有文字以前的时代。《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结绳而治。”《韩非子·五蠹》云:“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王冰注:“上古,谓玄古也。”《素问直解》云:“上古者,黄帝之时追溯混沌初开,鸿蒙始辟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8 16:30
本篇论述养生之道的主要经文如下:
①“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②“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金栋按:养生需遵循天地之道,因天人相应也。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9-18 16:59
中国人读经典,历来就有意会的传统,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国人《黄帝内经》的运气七篇的解读还处在意会的水平和阶段。
读经典,其实意会是最靠不住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8 17:25
科学主义者,读不进去,连意会也意会不了!对牛弹琴!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9-18 17:41
“七篇大论”基本不讲望、闻、问、切。
------------------------------------------------
“七篇大论”论的是【望、闻、问、切】之理,望什么?望神,神自何来?闻什么?闻味,味自何来?问什么?问病史,以查病机。切什么?切脉,脉成于什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必用哲学搅混医学。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9-18 19:00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五运指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与五行相配。六气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与天之阴阳(风、寒、暑、湿、燥、火)及地之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和三阴三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相配。
--------------------------------
五运来自天干:五是天之五位,五位生五气,五位之气按天干之序运行,就是五运。天干是天之序,十天干是两个天之序,天之序是天体按东,南,中,西,北的顺序运行。
六气起于地支。十二地支建十二月,一月二气,一年二十四气。子午化少阴之气,丑未化太阴之气;寅申化少阳之气;卯酉化阳明之气;辰戎化太阳之气,巳亥化厥阴之气。六气各主四四地气。天体运行,天动地静,动静相召,天气下降于地,地气上奉于天,天地气交而生万物。
五运六气是天地之气的气化规律,是人对自然之道的认识,何来人为的阴阳五行相配?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8 21:05
寒热燥湿对人体肯定会产生影响,但将其弄成教条公式了,则是弄巧成拙了。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9-18 21:49
五行与六气都是地气,五行行五方之气,六气是四时之气。五方,四时都是24气,12月是月运行周期,每月主二节气。12月之气自化和对化为三阴三阳六气,是一年的24气所化,也就是把五方之气化为六气,都不出一年的总气数。所以,【五行中增加了一个“火”】说明五行,行的是气,与气数相对应,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8 22:32
一吐了之
影响的规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热燥湿的致病特点是什么,规律就是什么。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9-18 22:43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6-9-18 22:44 编辑
本篇文章,标题,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的源头,这应该是顾先生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对是错,可以讨论。尽管我对五运六气、五运六气对中医的意义,都是否定的。但我不反对讨论顾先生的观点。理不辨不明。
另外一句话,讲的不单是观点,还介绍了一件事情,就是:
我们已用大量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证明五运六气客观规律的存在,
这是讲事情的,也算一项科研活动。讲活动,就不能随意讨论了。首先,有没有这事?其次,资料是否充分?第三,结论是否正确。
结论部分可以讨论,前两条,有没有研究,和研究资料是否符合要求,是不能讨论的。
大家谁知道这事?如果没有这事,写在文章中介绍,就是弄虚作假。
我说这话,是因为我严重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9-19 08:45
我说这话,是因为我严重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
李老师懂五运六气吗?若懂,李老师就讲一讲。若不懂,又有什么根据严重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呢?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9 09:15
见顾植山《疫病钩沉》一书。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9 09:24
该书是——从运气学说论疫病的发生规律。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9-19 09:33
我看主要的东西,有两种没有。一是极少涉及经络针灸学说。另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运气学说当中没有辨证论治思想。
---------------------------------
运气学说,明明是说“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论的是天体运行产生的天气,地气的变化规律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醒人类同此变化,明病生之机,是予防疾病,不是临床,何需【涉及经络针灸学说和辨证论治思想。】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9 09:42
顾植山的运气学说理论对中医学的影响——有过度解读、拔高之嫌。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9-19 10:13
不懂可以学,不懂不应批。清朝有个读书人乱批三国,现在又出现读书人乱批内经。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9-19 10:31
五运六气学说不是中医理论的一个分支,而是中医理论的源头,是五藏六府、三阴三阳六经、十二经络等中医概念形成的基础。从五运六气入手,是解读《黄帝内经》和中医理论的不二法门。”
-----------------------------------------------
这个说法合乎事实。因为五运是天体守天位运行,产生的气数的生化规律是中医理论的源头。三阴三阳六经是天地气交的生化表现,五脏六腑是天之位的表现。不读运气,怎知阴阳五行?又怎知三阴三阳的气化?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9-19 11:27
李老师懂五运六气吗?若懂,李老师就讲一讲。若不懂,又有什么根据严重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呢?---------------------------------------------------------------------------------------------------
这里发现一吐先生又一次看错我的话了。这里说的“事”,是指顾先生讲他用五运六气研究气候这件事。这件事有没有,和我懂不懂五运六气没有关系。
如果我要评论顾先生的研究,当然我要懂运气学说才行。
我现在是不知道他有没有这个研究,还谈不到评论这个研究。
打个比方,一位朋友说他考上驾照了,我可以怀疑,你真考上了?把驾照拿出来看看。
我怀疑他没考上,和我会不会开车,会不会考驾照,没有关系。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9-19 11:30
金栋先生读书多,简单介绍一下,是不是:我们已用大量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证明五运六气客观规律的存在,……已经不单纯是研究疫病,而是研究气候。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9 11:35
本人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9 13:06
河间金栋先生是个老好人,他才不会轻意地得罪人呢。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9 13:12
我看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炫耀无知。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9 13:18
按照五运六气的规律,应该五天一循环吧?
那么,有时五天都是雨,有时三天都是风,有时数天万里无云。
为什么?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9 14:53
实际上,作为一个中医大夫,从临床角度而言,不学五运六气,不影响中医临床。说句实在话,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弄懂吃透五运六气学说。一看内容,就让人怵头。根本看不懂。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9 15:00
文中说——“从五运六气入手,是解读《黄帝内经》和中医理论的不二法门。”
对于上述这个结论,同道是否认同?从非常难懂得“五运六气”入手,犹如一盆雾水,到头来只会坠到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9-19 15:34
一位朋友说他考上驾照了,我可以怀疑,你真考上了?把驾照拿出来看看。
我怀疑他没考上,和我会不会开车,会不会考驾照,没有关系。
-------------------------------
你是交警,你凭什么捡查驾照?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9-19 16:10
我不是交警,没有权利查驾照,这话说的一点也没错。查驾照是一项执法活动,必须有执法权的人才能进行。
交警在什么情况下才有权力查驾照?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9-19 16:34
对于上述这个结论,同道是否认同?从非常难懂得“五运六气”入手,犹如一盆雾水,到头来只会坠到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
一一解读中医理论,只有从临床实践入手,在临床实践中去理解中医,及发展中医。
以经解经,从哲学的角度去解读中医,只会脱离实际,华而不实。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9-19 16:35
说句实在话,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弄懂吃透五运六气学说。一看内容,就让人怵头。根本看不懂。
------------------------------------------------------------------------------------
金栋先生,不能吃透、弄懂五运六气,说明了什么?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9-19 16:39
医学专业,无论中西医,须时时具有“实践”的自觉观念与意识。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在实践中继承理论,实践中应用理论,实践中修正理论,实践中发扬理论。
对于中医言,临床实践与事实是第一位,理论是第二位;实践是客观的,理论是主观的;理论必须符合实践,而不是实践必须符合理论,前者是唯物,后者是教条。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9-19 17:07
【“从五运六气入手,是解读《黄帝内经》和中医理论的不二法门。”】 请注意,是【解读《黄帝内经》和中医理论的不二法门。】你要解读内经,须懂运气。你要明中医之理,须明运气。中医治病就是治气,内经是气之经不从运气入手,能明中医之理吗?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9-19 17:23
说来说去,又回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话头上来。
我一直说,改革开放为国家带来最根本最彻底的改变,从思维方式上说最根本的就是两条:一是实事求是,二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且两者有不同角色。而就对一个理论/学说的检验来说,传统思维方式与现代思维方式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现代思维方式重视反证,一个反证就可否定一个理论;而传统思维方式却是一个实证(譬如医案)就可支撑一个理论。像运气说这么个根本不堪一击的“理论”,竟然可以撑得那么多年还有人一本正经地讲成是中医的“源头”,真是不知人间何世。
很多人可以抽象地赞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再深入检查实践的验证,两种思维方式的冲突就突显出来。所以说,中医界至今抗拒改革开放,却老想搭国家强盛的便车;民众想的是强国梦,倒骑驴及其帮闲却在发复古梦,俺就等着看这帮人什么时候被天收。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9 18:32
解读中医理论,只有从临床实践入手,在临床实践中去理解中医,及发展中医。
以经解经,从哲学的角度去解读中医,只会脱离实际,华而不实。
——————————————————————————————
然!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9 18:34
别搞笑了,行吗?
————————————————————
吹捧五运六气者才是搞笑。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9 18:36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9-19 16:07 编辑
——现在吹捧五运六气者,要么,就是无知;要么,就是名副其实的江湖骗子。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9-19 20:43
五运六气是学术,是中医学术,学中医成了无知,成了江湖骗子。仁海真是进步了。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9-19 21:22
像运气说这么个根本不堪一击的“理论”,竟然可以撑得那么多年还有人一本正经地讲成是中医的“源头”,真是不知人间何世。
----------------------------------
这才是货真价实的牛家说的话,同仁海相比,都是一个调,仁海骂街,萧铁把骂街作了装饰,好象吊死鬼抹粉后现身。难以想象,一个读不懂【应近则小,应远则大】,就说原著错误的人,却高谈什么实事求是和实践捡验是何内容?萧铁是实事求是吗?运气是论天体运动,日月五星在运动,萧铁说不是事实。运气是论气候的变化,萧铁说不堪一击。否定存在,混淆黑白,是萧铁的拿手戏。
有本事批运气批出个道道来,连书都读不懂,还有啥资格滥萸充数呀。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6-9-19 21:23
笔者认为,对五运六气学说,既不宜无限拔高,又不应全盘否定,至低是中医学中的医学气象学,对干支年份的气象变化与发病趋势以及一些流行病的预测和诊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9 21:23
那么,你说这个“五运六气”对中医诊治疾病有什么用吧?
如果有用,那么,就是我说错了。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9 21:27
那么,你给预测一下今后五天会流行什么病?
五十天会流行什么病?
五个月会流行什么病?
五年会流行什么病吧?
请给出相应地治疗原则,咱们测验一下。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9 21:33
萧铁
是假学术啦
————————————————————————
五运六气,不是假学术,是真学术。——但它是真的名副其实的谬论学术。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9-19 21:33
你啥时说对过,不骂街就行了。你承认阴阳,阴阳不是气?外感不是气伤?杂病不是气伤?诊脉不是诊气?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9 21:34
那么,你说这个“五运六气”对中医诊治疾病有什么用吧?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9 21:36
五运六气——一个用“五”来无限循环的套来套去的教条游戏而已,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6-9-19 21:42
呵呵!你否定不等于所有人都否定,运气学说对你没用不等于对所有人都没用。我只回答到此,恕再没有必要回答你的提问。谢谢关注!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9 21:43
由五行学说等演绎出来的五运六气学说的错误
我的论据:
一、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五运六气说”,经过机械化、教条化、公式化地加工,“用木、火、土、金、水五行来说明一年五个季节的基本性质,这就是名为五运的基本意义所在。”本来就四季,但为了照顾五行,就强划成五季。
二、“一候五日,一气三候,一时六气,一岁四时。”认为世界是五种物质之特性的运动生成的,故弄出五行学说,然后就顺理成章的弄出个“一候五日”来。如此简单地认识,就能掌握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显然是不可能的。
三、五行的分配十天干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而推测五运则与此大不相同,须把十干的阴阳干重新调整一番,而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说:“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戌癸。”之所以化运的十干要不同于五行十干的阴阳配合,是因五行十干的配合,是以五方、五季等关系而确定的。尽管两种配属方法所产生的结果是五行的相生不变,但这同样说明了五行的配属不准确,可以任意相配、相互矛盾。如此卜算出来的结果有多少可靠性,就可想而知了。
四、“六质者,即经曰木、火、土、金、水、火”,五行为了配六气,将火分成君火与相火两种。那么木、土、金、水为何不弄上两个呢?
五、“六气者,即经曰风、暑、湿、燥、寒、火”,天气千变万化,而简单化成六种,将“六”视为真理而套来套去,而现实中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六、“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这些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
肝病与饮食、精神状态、及感染等因素有关,而与春季没有必然联系。心脏病与感染(如心肌炎)、惊吓、高血压、阻塞性肺病、风湿病等有关,冬、春季气候寒冷时血管收缩痉挛等因素,也可使心脏病加重。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饮食物易发霉变质,如饮食不洁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机会较多。但实际情况是,胃肠病全年均可发生,并且与饮食是否规律、精神状态、劳逸是否适当等因素有关。肺病之哮喘则于草木开花季节花粉飘散时发作,沿海地区尤甚;慢性支气管炎则遇寒凉时易加重。肾病之风水与感染有关,泌尿系结石则在夏季及中国南方时,令人出汗多而尤重,慢性肾病则与食盐多少、体力强度、饮酒等有关。因此,四季对身体各个脏器的影响,是阴阳消长转化过程中的寒温变化,对身体、食物、植物、环境等产生诸多影响,综合起来作用于身体所造成的结果,而与五行学说无关。
综上所述,疾病预测与天气预报、地震预测等一样,属于对自然界运动变化趋势的前瞻性研究。古代医家创建了五运六气学说,为医学气象学和疾病预测学做出了努力。五运六气的作者,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打破了迷信思想,利用当时掌握的有限知识,想找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便更深入地认识世界,预测季节气候与疾病发生的内在联系。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相对于今天还有那么多的玄学、神学论者而言,这是非常值得赞许的。只可惜,其理论建立在正确的阴阳学说与错误的五行学说混合基础之上,而其结果必然是错误的。因而“五运六气”学说只能为后人对疾病的预测起到了一次尝试的作用。
同时,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如此演绎出来的“五运六气说”,其实质只是承载了古代的一些文化。但就其用途而言,说穿了,只有七个字:“高级的文字游戏”。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9 21:44
有用,您就说嘛。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9-19 22:01
“阴阳首先代表的是气化运动的两种象态,太极图由衰到盛叫做阳,由盛到衰叫做阴。”由于摈弃了五运六气,现代教科书对阴阳的解释往往脱离了《黄帝内经》中阴阳概念的本意,仅仅把它看作对两种事物的分类,完全改变了阴阳的基本含义。
---------------------------------
中医不知阴阳是对中医的最大嘲弄。中医不知三阴三阳,是中医不知中医之体。否定运气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医。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9 22:06
请问,历史上哪次瘟疫是通过五运六气预测出来之后,被人为干预、控制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9-19 22:23
我看这个五运六气大家不要在这里吵了,吵不出来名堂,因为,首帖是一篇新闻报道,没有运气学说以及研究运气学说的资料。这里吵,是隔山打牛。z报道里有个线索:
这是安徽中医药大学顾植山教授9月6日在中国中医药报社举办的第五届“北沙滩讲坛”上所作《从中医五运六气看中华文明》
----------------
顾教授这篇讲座,大概是讲五运六气的,大家把这篇讲座找到,放上来,讨论讲座内容和观点,这才有意义。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20 07:36
[attach]11147[/attach][attach]11148[/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20 07:39
[attach]11149[/attach]
[attach]11150[/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20 08:01
[attach]11156[/attach][attach]11157[/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20 08:03
[attach]11158[/attach][attach]11159[/attach][attach]11160[/attach]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9-20 11:24
萧铁说 一吐请学会自我节制一下,不要肆无忌惮地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原则乱吐口水
-----------------------------------------------------
你知什么是节制吗?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言天者气,气分为六。言地者位,正位为五。五运来自天干,天气行于五位。六气起于地支,12月之24气正化和对化为六气上奉于天。天气下降,有太过,不及,地气上升有司天,在泉。生生化化六十年一周,1440气,展现出天地气化的各种变化。这便是运气的节制。不堪一击吗?你击击试试。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9-20 11:34
学运气,内经为道,参照百家,明其理,考其法,在实践中验正。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20 12:51
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
——————————————————————————
一、“一候五日,一气三候,一时六气,一岁四时。”认为世界是五种物质之特性的运动生成的,故弄出五行学说,然后就顺理成章的弄出个“一候五日”来。如此简单地认识,就能掌握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显然是不可能的。
二、“六质者,即经曰木、火、土、金、水、火”,五行为了配六气,将火分成君火与相火两种。那么木、土、金、水为何不弄上两个呢?
三、“六气者,即经曰风、暑、湿、燥、寒、火”,天气千变万化,而简单化成六种,将“六”视为真理而套来套去,而现实中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什么“六”啊“五”的,咋不是三四、七八呢?
——五运六气,毫无道理可言。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9-20 16:28
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具体内容与结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这个可以商榷探讨。但研究讨论的方向——气候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说是江湖骗子,这是过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9-20 18:14
《黄帝内经》的运气七篇,是《黄帝内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医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黄帝内经》科学不科学、中医理论科学不科学,除了看阴阳五行科学不科学,就要看运气七篇科学不科学了。所以,要说对《黄帝内经》的质疑、要说对中医理论的质疑,除了对阴阳五行的质疑,就数对运气七篇的质疑了。由此可以看出运气七篇对《黄帝内经》的重要、对中医理论的重要,也可以看出正确解读运气七篇对正确解读《黄帝内经》、正确解读中医理论的重要。
后世中医对运气七篇的解读没有能够支撑起《黄帝内经》、没有能够支撑起中医理论,反而引起和加深了人们对《黄帝内经》的质疑、对中医理论的质疑,这完全是由于受所谓“医者意也”的影响任意意会造成的后果,这种后果是极其严重和极其恶劣的,一定程度上是致命的。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要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有志于此,就共勉吧。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9-20 20:11
除了对阴阳五行的质疑,就数对运气七篇的质疑了。由此可以看出运气七篇对《黄帝内经》的重要、对中医理论的重要,也可以看出正确解读运气七篇对正确解读《黄帝内经》、正确解读中医理论的重要。
-----------------------------------------------------------------------------------------
您这个推理不对头。
质疑的多反倒有理了?没有质疑的反倒不重要了?这道理讲不下去。
质疑的多,一个原因是荒唐多,另一个原因是有人盲目夸大其重要性,所以引起了质疑。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9-20 20:15
顾先生的原文资料没有拿来,大家直接学习运气大论如何?内容多不怕,学一点是一点,摘出来一段,大家充分讨论,不看原文,讨论就是空对空。
凡此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肃、地气静。寒临太虚,阳气不令,水土合德,上应辰星镇星。其谷玄黅,其政肃,其令徐。寒政大举,泽无阳焰,则火发待时。少阳中治,时雨乃涯。止极雨散,还于太阴,云朝北极,湿化乃布,泽流万物。寒敷于上,雷动于下,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萎不收,濡泻血溢。
先讨论这一段吧。
假设:本论坛大家都不能理解运气七篇的内容,咱们还有其他办法来探讨。先讨论这一段吧。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9-20 20:33
好好看看我的帖子,多想一想再说话。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9-20 20:40
主要内容应该都在一楼了吧。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20 20:42
这个问题很简单,测验一下就行。
那么,给预测一下今后五天会流行什么病?
五十天会流行什么病?
五个月会流行什么病?
五年会流行什么病吧?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20 20:45
一吐了之
他是疯子,别接近他。
————————————————————
要是有能力,还怕什么疯子?
来吧,用运气学说给预测一下今后五天会流行什么病?
五十天会流行什么病?
五个月会流行什么病?
五年会流行什么病吧?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