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中风病“中风”病因学说探讨 [打印本页]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5 15:29
标题: 【原创】中风病“中风”病因学说探讨
中风病中风病因学说探讨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摘要 中风病是以外受风邪命名的内科疾病,其病因学说是否与外受“风邪”有关?经检阅历代医籍发现,在历代医家中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唐宋以前的“外风”学说与金元以后的“内风”理论,时至清代的医家,由于西学渐进则参以西说,提出“内风脑病”学说。实际上“风邪”是外感病邪之统称,代表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可以成为中风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对于某些中风病患者来说可能与之有关。
关键词 中风病;中风病因学说;风邪
中风病是以病因命名的内科疾病,即感受风邪、中风而已,至今一直沿用。是否与中风有关,历代医家的观点不一。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进一步探讨和发挥,就病因学说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1];至明清及近代一些医家,师承前哲,并折衷中西医学而倡导内风脑病说,实为近代医家对中风病的重大贡献[2]。近代学者多认为,中风病皆由内因所致[3]。兹不揣浅陋,探讨如下。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5 15:31
1、中风病中风病因源流略考
1.1 中风病外风病因学说
在唐宋以前,中风病以“外风”病因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以中医经典《内经》和《金匮要略》为理论依据。《内经》认为中风病之发生与“正气不足,外受风邪”有关,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居,发为偏枯”及《素问•风论》云:“风之伤人……或为偏枯”等。纵观《内经》全书,有关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论述,非只限于外受风邪一种,尚有如“暴怒伤肝,气机逆乱;火热亢盛,上扰神窍;饮食伤脾,痰湿阻络;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及体质因素等”[4]内风因素。医圣仲景秉承经旨,明确提出中风病之病名及中风病与中风有关,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并创“络脉空虚”,外(寒)邪入中论,此后隋、唐、宋时期之医家皆宗之,而很少有质疑者。如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孙思邈《千金要方•卷第八•诸风》、王焘《外台秘要》及宋代方书如《和剂局方》等,皆强调外受风邪,而其治法方药亦多温燥祛风之剂,如大、小续命汤,大秦艽汤等。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5 15:32
1.2中风病内风病因学说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至明清及近代一些医家,师承前哲,并折衷中西医学而倡导“内风脑病”说。
1.2.1金元医家的内风学说
时至金元,用温燥祛风之剂治当时之中风病,结果多变证或死亡,故此时有金元四大家的三子“内风”学说,即刘完素主“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热生风”以及元代王履“真中风”与“类中风”之别,是中风病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
首先金代医家刘完素力劈时弊,倡言新说。刘氏认为中风病既不是肝木之风实甚,亦非外中于风,乃由于将息失宜,五志过极,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约的“内风”论[5]。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于风尔。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6]及《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悲》云:“中风偏枯者,由心火暴甚,水衰不能制之……则卒暴僵仆,多因五志七情过度,而卒病也。”[6]对后世医家影响巨大。
其次是李东垣的“正气自虚”的内风学说。李氏认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者,多有此疾。壮岁之际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形盛气衰如此。”[7]虽主张“正气自虚”、本气自病之气衰病因学说,但未有明确的病机阐述,所用之方药大多系续命汤之类,如小续命汤、加减续命汤(麻黄、桂枝、白虎、葛根、附子、桂附、羌活连翘诸续命汤)及羌活愈风汤和大秦艽汤等,终究未脱“温燥祛风”之窠臼。但其气虚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
最后朱丹溪提出中风病“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学说,并指出半身不遂在左侧属血虚有痰挟瘀血,治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在右侧属气虚有痰挟热邪,治以二陈四君子汤加竹沥、姜汁。如《丹溪心法•中风》云:“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或属虚,挟火(一作痰)与湿,又须分气虚血虚。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瘀(一作少)血,在右属痰有热,并气虚。左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右以二陈四君子等汤加竹沥、姜汁。”[7]
元•王履从中风病因学出发,首创“真中风”与“类中风”,将内风与外风做了本质上的区别。如《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云“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8]对明清的中风理论有很大影响。
1.2.2明清医家的内风学说
明清时期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中风病病因的认识则更加完善。比较有影响的有缪希雍的“内虚暗风”学说、张景岳的“非风”学说、王清任的“气虚血瘀”理论和叶天士的“肝阳化风”之说等。
缪希雍承前人中风病有内风、外风之论,并在河间火热之说及丹溪湿、痰、热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内虚暗风”之说。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风》云:“凡言中风,有真假内外之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真阴既亏,内热弥甚,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亦致猝然僵仆类中风证……刘河间所谓此证全是‘将息失宜,水不制火’;丹溪所谓湿热相火、中痰中气是也。此即内虚暗风,确系阴阳两虚,而阴虚者为多,与外来风邪迥别。”[9]
张景岳认为中风病与外风无关,而创“中风非风”学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观点。如《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云:“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10]并提出本病乃由真阴亏损,元气虚脱所致,“凡病此者,多有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此致病之本也。再或内外劳伤,复有所触,以损一时之元气;或以年力衰迈,气血将离,则积损为頽,此发病之因也。盖其阴亏于前,而阳伤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愦,卒然仆倒,此非阳气暴脱之候乎?”[10]
张景岳的非风之说,颇为清代王清任所推崇,王氏在《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论》中说:“独张景岳有高人之见,论半身不遂大体属气虚,易中风之名,著非风之论。”王氏对中风病病机以气虚血瘀立论,并创补气活血的补阳还五汤治疗半身不遂之证[2],至今仍沿用,疗效确切。
叶天士秉承缪希雍“内虚暗风”之说,遂创“肝阳偏亢,阳化内风”理论,始明确提出中风病“内风”学说。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云:“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11]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5 15:33
1.2.3 晚清及近代医家的内风学说
时至晚清及近代,由于西说渐进,受其影响,晚清及近代一些医家,师承前哲,并折衷中西医学而倡“内风脑病”说,实为近代医家对中风一病之重大贡献。而影响最大者则属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等三张之参以西说、中西汇通,创“内风脑病”学说,即肝阳化风,挟气血上逆,直冲犯脑。至此中风病病因之认识渐趋深化和完善。
首先张伯龙师承前哲,对河间刘完素中风病“火热”学说,甚为推崇,云:“惟刘河间谓‘将息失宜,心火暴盛,肾水虚衰’。丹溪又赞之曰:河间谓中风由‘将息失宜,水不制火’极是……河间属火之说,最为允协。但火亦有二,有肝木自旺之火……有肾水不能制灭之火,则即此病之类中风是也。”[2]又参以西说,中西汇通,倡“肾虚肝旺,内风脑病”之说,如其云:“中风一证,肾水虚而内风动者多,若真为外来之风所中者则甚少……其内动之中风,是为肝风自中而发。由于水亏木动,火炽风生而气血上奔,痰涎猝壅,此即《素问》气血并走于上之大厥,亦即西医所谓血冲脑经。若激扰后脑,则昏不知人;激扰前脑,则肢体不动;激扰一边,则口眼歪斜,或为半身不遂,左右瘫痪等证。”[2]
而后张山雷加以扩充发挥,完善其说。如《中风斠诠》云:“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中风,皆由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犯冲脑,震扰神经,而为昏不识人,㖞斜倾跌,肢体不遂,言语不清诸证,皆脑神经失其功用之病。”[2]
张锡纯则以《内经》“大厥、煎厥、薄厥”之论,并衷中参西,提出了“内中风”与“脑充血”、“脑贫血”之病证名,对中风病病因(病机)学说发挥至极。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内外中风方》云:“内中风之证,曾见于《内经》。而《内经》初不名为内中风,亦不名为脑充血,而实名之为煎厥、大厥、薄厥……盖肝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夹气血上冲脑部,以致昏厥……盖血不自升,必随气而上升,必至脑中充血。至所谓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者,盖气反则下行,血即随之下行,故其人可生。若其气上行不反,血必随之充而益充,不至血管破裂不止,犹能望其复苏乎。”[12]
其“脑充血”相当于出血性脑血管病变,而“脑贫血”则相当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在当时无头颅CT的情况下,详细区分实属罕见。如其云:“夫人身之血,原随气流行,气之上升者过多,可使脑部充血,排挤脑髓神经,至于晕厥……若气之上升者过少,又可使脑部贫血,无以养其脑髓神经,亦可至于晕厥。……脑充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多,固能伤其脑髓神经。脑贫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少,又无以养其脑髓神经。是以究其终极,皆可使神经失其所司也。”[12]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5 15:34
2、中风病中风病因新识
2.1风之概念
风是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一,而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正常情况下,六气不会使人患病。但在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此时伤人致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13],亦称六邪。六淫致病,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内[13]。
《素问•风论》云:“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骨空论》云:“风者,百病之始也。”因风(邪)为百病之长及百病之始,风邪既常兼他邪(如寒湿暑燥热等)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又袭人致病最多,故风邪是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因六淫是气候异常变化的结果,而风邪又是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故风邪则代表异常的气候变化。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5 15:34
2.2中风病与中风有关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不足,外受风邪”而得名,此“风邪”非指风邪一种,当是外感六淫之统称,实指气候的异常变化。
通过流行病学观察发现,中风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从时间分布看,脑血管病(CVD)发病高峰在1月中上旬。”[14]而这个时间气候最为寒冷,即在冬寒季节气候寒冷时最易发生,说明气候异常变化与中风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冬寒季节,气候寒冷,气温低下,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导致血管痉挛、收缩,血液黏稠度加大,机体抵抗力低下。在原有心脑血管病,或有其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糖尿病等,容易导致相应器官、组织的缺血,诱发或发生中风。中医则认为:血液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侵犯人体,可导致经络、筋脉凝滞,拘急,挛缩等,使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凝结瘀阻,相应脏器发生缺血,诱发或发生中风[15]。另外在夏暑季节,由于气候炎热、潮湿,大气压低下,空气中氧气相对不足,加之出汗过多,血液浓缩、粘滞,血流缓慢,气血运行不畅,在原有心脑血管病,或有其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糖尿病等,容易导致相应器官、组织的缺血,此时亦最易诱发或发生中风。
实际上“中风病的形成,有原始病因和诱发因素。原始病因有情志不调,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素体阳亢为主。诱发因素主要为烦劳、恼怒、醉饱无常、气候变化等。”[1]此系今之高校本科教材《中医内科学》对中风病病因学说最科学、客观、合理的解释。其中气候的异常变化,是中风病诱发因素之一,对于某些中风病患者来说则可能成为病因之一,故云中风病与“中风”有关[16]。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5 15:35
3、结语
综上所述,中风病病因学说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唐宋以后,突出以“内风”立论,时至明清及近代一些医家,则师承前哲,并折衷中西医学而倡导“内风脑病”说。而外风之风邪,当是外感六淫之统称,实指气候的异常变化。气候的异常变化,是中风病诱发因素之一,对于某些中风病患者来说则可能成为病因之一,故云中风病与“中风”有关。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5 15:35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4,312
[2]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3,49-52,52,
56-57
[3]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31
[4]金栋.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7):
458
[5]范永升.素问玄机原病式新解[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98
[6]刘完素. 素问玄机原病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6-47,
27
[7]何清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4669,
7898
[8]王履.医经溯洄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6
[9]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2
[10]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88,
189
[11]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14
[12]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2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112,
114-116
[13]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17,
218
[14]韩仲岩,唐盛孟,石秉霞主编.实用脑血管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88
[15]金栋.输血栓预防药有益处吗[N].健康报,2009-03-04(4版)

[16]吴立欣,金栋.中风病因新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5):160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5 15:47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ZYYXH/T22-2008)
1.1概述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犯冲脑,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或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疼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愦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多难救治;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均有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2疾病诊断
临床表现以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缺血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1.3病类诊断
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或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1.4病期诊断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9-15 16:17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9-15 08:18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9-15 07:34
2.2中风病与中风有关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不足,外受风邪”而得名,此“风邪”非指风邪一种,当是外感六淫之 ...


实际上“中风病的形成,有原始病因和诱发因素。原始病因有情志不调,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素体阳诱发因素主要为烦劳、恼怒、醉饱无常、气候变化等。”[1]此系今之高校本科教材《中医内科学》对中风病病因学说最科学、客观、合理的解释。其中气候的异常变化,是中风病诱发因素之一,对于某些中风病患者来说则可能成为病因之一,故云中风病与“中风”有关。

一一在现代医学体系里,风,气候的变化,只能属于诱因,发病条件,不能算作是病因。在西医理论体系中,脑出血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脑梗死最常见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9-15 16:38
中风病辨证中出现某些与风相关的证候,其实已经与外在的风(气候)无关,是机体内某些特定的病理过程或状态的概括与反映(如某些神经系统神经兴奋性与传导过程异常)。这些特定的病理过程或状态,其在症状表现上,具有某些象"风"一样变化的特征,如病变发展快,症状复杂多变(风性主动,善行数变)。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5 16:48
       “内风脑病”如何解释: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邪入络,由络入经,入腑,入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含糊。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9-15 17:20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9-16 04:11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9-15 08:48
“内风脑病”如何解释: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 ...

——邪在于……,可以理解为病变(病理过程或状态)在于……

【病理过程或状态在于络,肌肤不仁;在于经,即重不胜;入于(发展至)腑,即不识人;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病理过程或状态入络,由络入经,入腑,入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含糊。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5 17:21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9-15 07:35
3、结语综上所述,中风病病因学说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唐宋以后,突 ...

    拜读先生大作,受益匪浅,有理有据。病因有内风,外风之说。
    “内风脑病”之说,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仔细推敲,值得商榷。
       【脑】是中医理论中的脑还是西医理论中的大脑、小脑??西医的大脑与中医的“风”或者“内风”发生关系,恐怕不这么简单!!二者不能直接发生关系!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5 17:28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9-15 09:20
邪在于……,可以理解为病变(病理过程或状态)在于……

【病理过程或状态在于络,肌肤不仁;在于经,即 ...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
          是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6-9-15 19:59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9-15 17:28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
...

络在哪里,他是指什么  经在哪里?他是什么。邪入于府,真的就即不识字吗?邪入于藏,就真的舌即难言吗???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9-15 21:07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9-15 13:11 编辑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9-15 11:59
络在哪里,他是指什么  经在哪里?他是什么。邪入于府,真的就即不识字吗?邪入于藏,就真的舌即难言吗? ...

邪入于府,真的就即不识字吗?邪入于藏,就真的舌即难言吗???

一一不识人,舌即难言,是对临床症状的客观描述。邪入于府,入于藏,是中医理论的主观阐述与解释。症状表现是客观的存在,不容更改与歪曲。理论则是主观的,可以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修正发展。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5 22:18
这样的探讨,才是真正的中医学术争鸣。

赞!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5 22:21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9-15 17:07
邪入于府,真的就即不识字吗?邪入于藏,就真的舌即难言吗???

一一不识人,舌即难言,是对临床症状 ...

症状表现是客观的存在,不容更改与歪曲。理论则是主观的,可以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修正发展。
————————————————————————————

说得好!赞!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6 06:13
       第1条: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解读:对本条文“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的解释,有两种不同意见;一者认为是提出中风与痹证的鉴别。再者认为:“此为痹”,痹:指中风病机,经络血脉气血不通。从临床上看,中风引起整个半身不遂者多见,单单引起上臂运动障碍者非常少见,单独上臂运动障碍或者一个肢体运动障碍应当属于痹证,或者应当首先考虑痹证。所以,在这里是鉴别的意思。全文应当解释为:中风的临床表现应当是半身不遂,如果单单出现上肢运动障碍,这是痹证,应当与以鉴别。
      第2条: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词解】
贼邪不泻:“贼邪”指伤人之邪气,如风邪、寒邪等。“不泻”是说邪气留于经络血脉,不能排出。
僻:指口眼歪斜。
重不胜:指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舌即难言:谓舌强,语言不清。
      解读:根据原文,中风按照病情的轻重辨证如下:
病变轻浅者,邪中络脉,营气不能运行于肌表,以致肌肤麻木不仁。
病变较重者,邪中经脉,经脉阻滞,气血不能运行于肢体,以致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病势更为深重者,是邪气传入于腑,如胃腑缓弛不用,胃中湿浊郁蒸,神失清灵,故不识人。
病势最为深重者,邪气传入于脏,如邪气归心,乱其神明,则舌强难言,津液失摄而口中吐涎。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6 06:15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6-9-15 22:16 编辑

       古汉语转变为现在中医语言与现代汉语,再转变为现在的西医语言,这个转变不出现任何偏差与错误,这就是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症状描述的变化如下表:
         
  
原文(古汉语)
  
  
现代中医语言
  
  
西医术语
  
  
肌肤不仁
  
  
皮肤感觉麻木,针刺、温热感觉迟钝
  
  
感觉神经障碍
  
  
即重不胜
  
  
肢体重滞不易举动,运动不灵便。
  
  
运动神经障碍
  
  
不识人
  
  
神失清灵,故不识人。
  
  
昏迷(中枢神经障碍)
  
  
舌即难言,口吐涎
  
  
舌强难言,流口水
  
  
舌下神经、面神经障碍。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僻不遂
  
  
指口眼歪斜
  
  
面神经麻痹(中枢性,周围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6 06:20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6-9-15 23:25 编辑

古汉语转变为现在中医语言与现代汉语,再转变为现在的西医语言,这个转变不出现任何偏差与错误,这就是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症状描述的变化如下表:



原文(古汉语)                           现代中医语言                                                                西医术语
肌肤不仁                    皮肤感觉麻木,针刺、温热感觉迟钝                                         感觉神经障碍
即重不胜                       肢体重滞不易举动,运动不灵便。                                                运动神经障碍
不识人                          神失清灵,故不识人。                                                      昏迷(中枢神经障碍)
舌即难言,口吐涎                舌强难言,流口水                                                 舌下神经、面神经障碍。
  (口咼) 僻不遂                         指口眼歪斜                                                         面神经麻痹(中枢性,周围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6 06:22
        以上中西医概念的对应关系仅适用于脑中风。这是中西医融合的第一步,即症状与体征基本概念的融合,首先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医的基本概念,用现在中医语言及现代语言表述出来,再转换为西医医学语言。需要注意的是:1 准确无误;2 概念的语言背景。例如肌肤不仁,转换为现代中医语言是:“皮肤感觉麻木,针刺、温热感觉迟钝”,这一步必须准确无误。其次,肌肤不仁见于中风后遗症,也见于风湿痹证,在中风范畴内的肌肤不仁与风湿痹证的肌肤不仁是有差别的,所以,需要强调概念所处的语言背景。再如 僻不遂是指口眼歪斜,在中风的语言背景下是指中枢性面神经麻痹。这样准确无误的中、西医概念之间的转化,是中西医融合的第一步。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9-16 08:32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9-15 22:20
古汉语转变为现在中医语言与现代汉语,再转变为现在的西医语言,这个转变不出现任何偏差与错误,这就是中西 ...

      古汉语转变为现在中医语言与现代汉语,再转变为现在的西医语言,这个转变不出现任何偏差与错误,这就是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

一一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核心在症状。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6 08:53
          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核心在症状。
         完全同意先生的见解。症状,包括体征,是客观的,古今中外都不会改变,这是表述不同。头痛,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黄疸,昏迷,发热,寒颤供热,月经不调,……古今中外不会改变,是共同参照物。
        因此,一组相对固定的症状体征的组合,也是共同参照物。中医称为证,西医称为病理状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6 09:00
      【  肌肤不仁;即重不胜;即不识人;舌即难言,口吐诞。】是症状,古今中外不会改变,是中西医的共同参照物。只是语言表达有差别。
      【邪在于络;邪在于经;邪入于府;邪入于藏,】这是病机,病理机制,是认识!中西医可以不同!以后再讲。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9-16 23:43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9-16 09:00
【  肌肤不仁;即重不胜;即不识人;舌即难言,口吐诞。】是症状,古今中外不会改变,是中西医的共同 ...

本帖主题是探讨中风病病因,您跑题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7 06:32
llyyjj 发表于 2016-9-16 15:43
本帖主题是探讨中风病病因,您跑题了。

不要着急!慢慢绕!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7 09:29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病因不是风,而是邪!所谓“内风”是为了与太阳中风相鉴别,实为内邪!
       《金匮要略》中的“中风”是一个病名,是形容疾病的的变化很快,如同风性善变。病因是邪!而不是风。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7 09:31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所论的中风,属内伤杂病,故与《伤寒论》所述中风不同。其发病急骤,病症多端,有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故称中风。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7 09:34
       疾病症状及鉴别诊断:脑中风应当与下列疾病鉴别。
1.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因口眼歪斜有时伴流涎、言语不清。多由正气不足,风邪人中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中风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体瘫痪或偏身麻木,病由气血逆乱,血随气逆,上扰脑窍而致脑髓神机受损,且以中老年人为多。(前者属于周围型面神经麻痹,后者属于中枢型面神经麻痹,二者的鉴别诊断要点等同于口僻与脑中风的鉴别诊断要点)
2.痫病与中风中脏腑均有卒然昏仆的见症,而痫病为发作性疾病,昏迷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双目上视,或作异常叫声,醒后一如常人,且肢体活动多正常,发病以青少年居多。(中医的痫病即西医的癫痫,癫痫与脑血管意外的鉴别诊断要点等同于中医痫病与中风中脏腑的鉴别诊断要点)
3.厥证神昏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晕厥或者休克与脑血管意外的鉴别诊断要点等同于厥证神昏与脑中风的鉴别诊断要点)
4.痉病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病发亦可伴神昏,但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中医的痉病即西医的肌肉紧张、痉挛,痉病与脑中风的鉴别等同于肌肉痉挛与脑血管意外的鉴别)
5.痿病以手足软弱无力、筋脉弛缓不收、肌肉萎缩为主症,起病缓慢,起病时无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以双下肢或四肢为多见,或见有患肢肌肉萎缩,或见筋惕肉膶(低血钾)。中风病亦有见肢体肌肉萎缩者,多见于后遗症期由半身不遂而废用所致。(中医的痿病即西医的肌肉松弛、萎缩,常见于低血钾、进行性肌肉萎缩、脊髓横断损伤,痿病与脑中风的鉴别等同于肌肉萎缩、松弛与脑血管意外的鉴别)
     可以看出,脑中风的中医鉴别诊断与脑血管意外的西医鉴别诊断,无论是病种还是各病种的鉴别要点,都是完全一致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7 09:35
        复习一下西医脑血管疾病:
     临床上中风病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以急性发病居多,多为中、老年患者,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等。急性脑血管病一般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
      脑溢血(脑出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脑出血急性期病情最不稳定,特别是在24—48h以内,最易发生再出血。一般情况下一次性出血通常在30min内停止,致命性出血可直接导致死亡。CT应用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脑动脉破裂后出血仅是一个短暂的活动性出血,一般为20—30min,入院后症状加重是由于脑水肿、脑积水或全身因素所致。随着CT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脑出血后存在血肿继续扩大的情况。继续出血的发生率为20—75%。由于早期持续性出血量和体积的不同,有的病情患者无明显变化,有的则成加重趋势甚至危及生命。
     相比较而言,脑出血一般起病较急,发病时间只有数分钟或数小时,但脑出血还是有其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在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中,50%有先兆症状。先兆症状出现后的第一年内发生脑出血的危险性很大,尤其在两个月内最为危险。一旦出现这些先兆表现,就预示着脑出血即将发生,或已是脑出血的前驱阶段。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
      先兆症状:脑血管病的预兆征象表现为各式各样,有人统计有40种之多。在众多预兆之中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类:
(1)运动神经功能失灵。这一类先兆征象最常见。由于脑供血不足使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为突然嘴歪,流口水,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跌跤,有的出现肢体痉挛或跳动等。(中经络)
(2)头痛头晕。通常的表现是头痛的性质和感觉与平日不同,程度较重,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头痛,如果头痛固定在某一部位可能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先兆。头痛、头晕和血压的波动有关。(肝阳上亢)
(3)感觉功能障碍。由于脑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部的分析区域、感觉器以及感觉神经纤维,常表现为面麻、舌麻、唇麻以及一侧肢体发麻或异物感;有的人视物不清,甚至突然一时性失明;不少人有突然眩晕感;有的肢体自发性疼痛;还有的突然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中经络)
(4)精神意识异常。如总是想睡,整天昏昏沉沉地睡,不是过度疲劳所致,而是脑供血不足的先兆征象。有的人表现为失眠,有的人性格有些变化,如孤癖、沉默寡言或表情淡漠,有的为多语急躁,有的则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智力衰退,甚至丧失了正常的判断力,这些都与脑供血不足有关。(不识人,中脏腑)
(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虽然比较少见,也不具有特异性,但在少数脑血管病病人发病前由于脑血管病变,血压波动,脑供血的影响而出现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全身明显乏力,出虚汗,低热,心悸或胸闷不适;有的人出现呃逆,恶心呕吐等。
     除上述五类外,少数人在脑血管病发病前可以出现鼻出血,眼结膜出血,但应排除鼻部本身疾患如鼻息肉、眼结膜炎症或小血管出血所致的局部病变。如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出血,常预示有发生脑血管病的可能。上述种种预兆都与血压波动,脑供血不足,血液成分改变等有关。一般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兆以头痛头晕为多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7 09:40
     可见,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与《金匮要略》中风病的临床表现完全等同;他们的发病过程,由轻到重的描述完全等同(病理过程);脑卒中的肢体运动障碍与风湿病(痹证)的肢体运动障碍应当鉴别,中风与痹病应当鉴别,中、西医也是等同的。所以,脑卒中与中风等同。这个结论大家是一致的:中风也叫脑卒中。这又是一个共同参照物,余类推,逐步建立起中西医沟通的参考系。

          以上几个帖子从语言翻译,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西医理论比较。证明了中风与脑血管意外是一个证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反过头来,再说病因。见下帖。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7 09:41
       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塞,瘀血内阻。
     常见的病因有忧思恼怒,饮酒无度,或恣食肥甘,纵欲劳累,或起居不慎等。这与西医中风的危险因素:①高血压;②糖尿病;③肥胖体态;④吸烟;⑤坐位生活方式,体力运动减少,完全一致。
        以上这些危险因素也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原因、组成部分,代谢综合征的发展结果除了脑卒中之外还可以引起心肌梗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神经系统病变等等。
         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主要是在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加上血液成分及/或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1.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约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之)、动脉炎(风湿、结核、钩端螺旋体、梅毒等)、先天性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外伤、中毒、肿瘤等。
2.血液成分改变               
(1)血液粘稠度增高。如高血脂症、高血糖症、高蛋白血症、脱水、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瘤等。
(2)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应用抗凝剂、弥漫住血管内凝血等。此外,妊娠、产后、手术后及服用避孕药等可造成易凝状态。
3、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病(约占非栓塞性脑血管病的55~75%)、低血压、心脏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冠心病、心房纤颤、传导阻滞)等。
4、其他  血管外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大血管邻近的病变(如颈椎病、肿瘤等)压迫,影响供血不全,颅外形成的各种栓子等。
           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是痰瘀阻络,病因病理多属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证。其本为肝肾亏虚,其标为风火相扇,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机逆乱。急性期标实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本虚为主。化痰行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单纯活血化瘀治疗从理论上讲是有失偏颇的。
         痰浊和瘀血是众多老年性疾病的常见病理产物,而脑卒中患者表现为痰瘀互结者则更为常见。这固然与痰瘀同生互化有密切关系,但与脑卒中病人病位主要在络脉直接相关,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年龄偏高,脏腑功能减退,易生痰瘀也密切相关。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7 09:51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论证,我们才可以说,中风与脑血管意外基本上是一致的!
      问题到这里是不是完全解决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痰浊瘀血西医是什么意思??能不能与血管壁变化,血粘稠度……概念相对应?这个问题,在《中西医融合观续》中也已经解决了!

        李老师,慢慢绕,绕到了病因上来了吧!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7 09:52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9-17 05:53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9-15 12:38
中风病辨证中出现某些与风相关的证候,其实已经与外在的风(气候)无关,是机体内某些特定的病理过程或状态的 ...

       这些特定的病理过程或状态,其在症状表现上,具有某些象"风"一样变化的特征,如病变发展快,症状复杂多变(风性主动,善行数变)。
——————————————————————————————————
      非风,而象“风”、类似“风”。

      这才是之所以将脑血管意外称之为“中风”的根本原因。赞!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7 09:55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第3条: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词解】
瘾疹:即风疹类疾病,由邪气闭于肌表,故时发时止。
入中:指邪气内传,伤于脏腑。
        解读:本条可分两段解释,从开头至卫迟则为中风为第一段,论中风的病机;寸口主表亦主营卫。如寸口脉见迟而缓,则迟脉属寒,缓为荣卫气血不足。荣卫不足,表气不固,故易为风邪所中,产生中风。
       第二段,从“邪气中经”以下为第二段。风寒之邪,乘营卫气血之虚而入侵,病重者可发为中风,与上条同。病轻者可发生风疹,身体奇痒。瘾疹身痒是风邪外泄表现,非坏事。如正气不足,无力抗邪,邪不外泄,反向内传,影响及心肺,使胸中气机不利,此时会出现胸闷,短气(是心肺中风为病也)等症。
       历代对“风”的论述颇多。早在《内经》中就有“风论”专篇,对风邪的性质、致病特点和病理变化,甚至预防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详细论述了太阳中风的证治,《金匮要略》又提到风邪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的临床表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将中风分为偏枯、风痱、风懿、风痹四类,使中风病分类更为具体。金元时期的刘河间、李东垣都曾明确指出中风病并非均由外感风邪所致,也可由劳逸不当,情志所扰等因素引起。明代张景岳在此基础上将由内而生的风定为“非风”,以资同外风鉴别。同期戴原礼、王肯堂将外感风邪而病者称为真中风,由内而生者称为类中风。清代叶天士结合临床经验,创立了“镇肝熄风”这一内风的治疗大法,从而使风证在症、因、脉、治各个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概念和划分。
     前已论及瘾疹与过敏性荨麻疹是一个证态,与荨麻疹病机相类似的、出现胸闷短气表现的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过敏性哮喘。
      中风与脑血管病是一个证态;瘾疹与荨麻疹是一个证态;心肺中风与支气管哮喘是一个证态;太阳中风与轻型感冒是一个证态。这是中医的几种风证,此处举例几种风证以资相互鉴别。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9-17 09:58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9-15 15:47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ZYYXH/T22-2008)
1.1概述中风病是在 ...

据此可知,中风病与外受风邪无关。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9-17 10:31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9-17 01:58
据此可知,中风病与外受风邪无关。

   结合西医知识,脑血管意外与季节,气候变化也有一定关系,是一个诱发因素。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9-17 21:5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9-17 09:29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

《金匮要略》中的“中风”是一个病名,是形容疾病的的变化很快,如同风性善变。病因是邪!而不是风。
---------------------------------------------------------
这句话,前一半本来准备加分的,后一半又不对了。病因是邪,这话说了和没说一样啊?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9-18 02:0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9-17 01:41
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塞,瘀血内阻。
  ...

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主要是在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加上血液成分及/或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1.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约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之)、动脉炎(风湿、结核、钩端螺旋体、梅毒等)、先天性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外伤、中毒、肿瘤等。
2.血液成分改变               
(1)血液粘稠度增高。如高血脂症、高血糖症、高蛋白血症、脱水、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瘤等。
(2)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应用抗凝剂、弥漫住血管内凝血等。此外,妊娠、产后、手术后及服用避孕药等可造成易凝状态。
3、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病(约占非栓塞性脑血管病的55~75%)、低血压、心脏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冠心病、心房纤颤、传导阻滞)等。
4、其他  血管外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大血管邻近的病变(如颈椎病、肿瘤等)压迫,影响供血不全,颅外形成的各种栓子等。

一一善!

血液流变学改变可放在哪个位置?可否独立成列?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10-30 22:21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9-15 16:17
实际上“中风病的形成,有原始病因和诱发因素。原始病因有情志不调,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素体阳诱发因 ...

今天将这个帖子又重发了一次。
作者: 李同宪    时间: 2017-10-31 06:08
       谢谢陈斌先生把《中西医融合观续》中的相关内容发表出来。请批评指正。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