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没有名师只学经典不会成为中医高手 [打印本页]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0 07:05
标题: 没有名师只学经典不会成为中医高手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8-20 07:10 编辑

         经典是中医理论的源头,不学经典是无源之水,这个道理没有疑问。
      但话又说回来,是否学过四大经典就能成明医了呢?民国之前,人人学经典,没有现代中医理论,不存在西化,为什么中医高手仍然廖如晨星呢?病死率是今天的很多倍呢?

       我给的结论是,中医是经验医学,只有高手才能教出中医高手,这些经验在内经中没有,伤寒论中的小方子也没有直接治疗当今的疑难病的,需经过医者的辨证施治和重新组合才能有的放矢,治疗复杂病。好中医难培养,这才是关键问题所在。
       经典对于较高治疗技术的人来说,才会受益。这是我的认识。
       不知各位有这种体会没有?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0 07:08
        张锡纯说过,学四大经典十年,尚不能自如应付临床,只须学他的《衷中参西录》三年,就可自如应对临床。这说明什么?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6-8-20 07:40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8-20 07:08
张锡纯说过,学四大经典十年,尚不能自如应付临床,只须学他的《衷中参西录》三年,就可自如应对临 ...

王先生说的有道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8-20 16:33
我给的结论是,中医是经验医学,只有高手才能教出中医高手,这些经验在内经中没有,伤寒论中的小方子也没有直接治疗当今的疑难病的,需经过医者的辨证施治和重新组合才能有的放矢,治疗复杂病。好中医难培养,这才是关键问题所在。
--------------------------------------------------------


王教授这个结论,说的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却又十分准确。
关于中医人才培养,大家对王教授的这个说法,起码在表面上没有人反对。但实际运行中,情况很复杂,分析起来,内容很多,请大家继续讨论。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0 21:34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8-20 21:35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6-8-20 16:33
我给的结论是,中医是经验医学,只有高手才能教出中医高手,这些经验在内经中没有,伤寒论中的小方子也没有 ...

       谢谢李老师参与。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0 21:35
      
       中医是实用科学,是否实用,要接受患者的检验。可是,在近百年医疗市场的残酷竞争中,中医的主体地位逐渐被西医取代。要注意的是,是逐渐取代的,不是一下子取代的。这个取代的过程,是患者进行检验的结果,不是中医与西医拼杀的结果。中医与西医并没有拼杀,而是各做各的生意,是患者在实用过程中选择了西医,疏远了中医。这个事实是不能否认的。
      那么,这是为什么?最简单的答案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中医的总体实有价值不如西医实用,否则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实用在什么地方,我的答案是,实用在急症上。西医治急症,总体疗效来看,比中医靠谱。中国80%的老百姓是一个穷人群体,只会把钱花在急症,没有钱治慢病。只有一小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们才有钱治慢病,也重视治慢病。但这部分人太少,靠做他们的生意振兴不了中医。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0 21:36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8-20 07:40
王先生说的有道理。

       谢谢杨先生参与。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0 21:4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8-20 21:44 编辑

       西医的理论能够直接指导临床应用,所有的西医学了就能用。
       可中医治病技术是经验医学,经验在中医高手的手里,他不教你就学不会,你靠悟,悟一辈子也成不了高手。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中医的理论与临床应用之间脱节。四大经典对于今天治疗疑难病来说,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强调学经典,还是无法很好地传承中医技术。不是经典不好,而是因为经典不是治疗当今疑难病的中医实用技术。靠中医学子自己悟,他有那个能力吗?
        所以,我认为,空洞地喊学经典,喊100年,学100年,还是振兴不了中医。        有人说,某某中医高手水平如何如何高。请问,几个高手能够代表中医界的整体水平吗?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0 21:53
      我认为,中医的根本问题,在于基础理论与实际辨证施治脱节,不能用现代语言解释原理,不能自圆其说,没有有的放矢的教科书。空谈者多,搞玄者多,实用者少。
      说到理论脱节,实际上是理论自身有问题。
      中医治病技术传承失败,在于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临床,没有具体病种的指导方案,无法具体操作。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6-8-21 06:01
有些人对于杂病也是动辄伤寒六经,我是不同意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不是一本伤寒论能完全概括的,如果伤寒论能包揽一切病,仲景为什么还写金匮要略。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6-8-21 06:04
临床高度灵活,不受一切本本框框束缚,但又符合中医的辨证施治精神,这才是中医的灵魂。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6-8-21 06:06
许多误诊误治都是临床医生太囚于以前的治病框框,所以久治不愈甚至加重病情。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8-21 06:11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6-8-20 22:12 编辑

关键是不学经典的人根本不会成为名师;有一技之长的中医也只能是走方郎中!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8-21 07:23
Well,俺来和教授抬抬杠。经典有很多,甚至四大经典都有好几个不同版本。先不说有没有名师,先问问只学经典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医高手?我认为有可能。印象中的一个例子是章太炎,据他的弟子章次公说,章教他“上不取灵枢内难,下不取元明诸家,以长沙为师”,所以,只要所认经典中包括伤寒金匮,对灵枢内难有个批判性的学习态度,可能性是有的。不过,可能性虽有,但只能等N世一出的人出现自然发生,显非通过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


另一方面,再看看每个时代的名家高手,我的印象是,好像没有那一条线是传两三代的。有的绝对是例外,反倒是自己悟出来的是常态。不过,也不独中医,其他的“术”似乎也是这样;即使放眼全世界和当代,这点好像反而是学术的常态,值得深思。


中医人才培养问题的表象是周期太长,但根源在于传统思维模式与现代思维方式格格不入,加上传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这可说是我作为已掌握别的专业以后学习中医的体会)。最近百年来虽然有了很多进步,但总体来说中医界缺乏改革精神和心态,尤其过去~40年更是如此,就倒骑驴集团写进国家政策文件的那句暗语“中医自身发展的规律”即可见一班。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8-21 10:57
萧铁 发表于 2016-8-21 07:23
Well,俺来和教授抬抬杠。经典有很多,甚至四大经典都有好几个不同版本。先不说有没有名师,先问问只学经典 ...

章太炎不是医生,是国学大师,(国学这一词恐怕就是给章太炎起的),当初上海某中医学校请他讲中医古籍,具体课程不清楚。
讲中医古籍,内难伤寒,以章的学问和教授方法,大概中医界无人可比,所以,章太炎获得中医界尊崇。后人误会为名医了。
章本人好像说过,他的各门学问是中医第一,玩笑话,不能当真的。


从中医人才培养上讲,在古代,是实践加经典。在现代,再加现代医学知识。近现代的名医都如此。


岳美中医话曾有一篇,讲章太炎与中医。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8-21 10:58
萧铁 发表于 2016-8-21 07:23
Well,俺来和教授抬抬杠。经典有很多,甚至四大经典都有好几个不同版本。先不说有没有名师,先问问只学经典 ...

根源在于传统思维模式与现代思维方式格格不入,加上传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
这句话是关键,要细讲才行。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1 12:03
溪流 发表于 2016-8-21 06:01
有些人对于杂病也是动辄伤寒六经,我是不同意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不是一本伤寒论能完全概括的,如果伤 ...

溪流先生言之有理,谢谢参与。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1 12:14
萧铁 发表于 2016-8-21 07:23
Well,俺来和教授抬抬杠。经典有很多,甚至四大经典都有好几个不同版本。先不说有没有名师,先问问只学经典 ...

谢谢萧先生参与。
只学伤寒、金匮,不学内难者,确实有成为中医大师者,太少,如胡希恕大师。但胡希恕还是有老师亲自传的。但对于大多数中医学子来说,很难成为大师级人物。

要想把中医的高技术传下来,唯一可能有效的办法,就是一人继承多位名家的技术,得到真传。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1 12:18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8-21 16:59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6-8-21 10:57
章太炎不是医生,是国学大师,(国学这一词恐怕就是给章太炎起的),当初上海某中医学校请他讲中医古籍, ...

      谢谢李先生参与。
      章太炎是国学大师,好像也是中医大家。如果没记错的话,朱良春大师的师父就是章太炎。曹东义先生最近写了章朱学派,就是章太炎——朱良春系。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8-21 15:28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8-21 12:18
谢谢李先生参与。
      章太炎是国家大师,好像也是中医大家。如果没记错的话,朱良春大师的师父 ...

朱良春的老师是章次公,章次公曾经求学于章太炎。按年齿,章太炎是章次公师长辈。或许章次公在中医学校里是章太炎的学生,或许单独向章太炎学习国学、中医经典之类。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1 17:02
llyyjj 发表于 2016-8-21 15:28
朱良春的老师是章次公,章次公曾经求学于章太炎。按年齿,章太炎是章次公师长辈。或许章次公在中医学校里 ...

       李老师说的对,是我记错了,朱良春的师父是章次公。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8-21 22:11
中医、西医其实都是经验科学。西医因为学术特点不同,再加上有许多标准化的东西,所以积累经验较容易。一般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市级以上医院工作五年,就是一位优秀的临床大夫。各科成才时间有点差别,各级医院差别较大,这些是环境条件决定的,与个人努力关系不大。
中医五年成名医的不多,也不是没有,但前提是跟着了一位名师。跟了名师还要老师实心培养,学生用心努力,五年成名的也有一少部分。


这里说的中医西医大学生,都指在校学习成绩好的。不比较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水平一样的医生,提高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跟随的老师。


从培养临床中医大夫上讲,学习经典著作是基础知识范围的事。进一步研究经典著作,不是普通临床大夫的事。
普通临床大夫达到一定水平,想要全面提高,返回来钻研经典著作,可能会更上一层楼。


现代的中医大夫,还有一个必备的知识就是现代医学知识,实际上现在合格的中医医师,西医知识也基本合格,要提高、搞研究,西医知识与研究方法更是必须掌握的。


现在中医院校教学,弱项在实习上,实习效果好的,在县以上医院病房,结果是掌握了西医的常规方法。中医方面,主要是名师太少。名师少不一定是绝对数量少,是学生太多,能带、有条件带、愿意带的老师太少。
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中医方法没有学多少,西医的倒是基本完成了,到了自己临床时,难免就西化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8-22 13:30
谁是高手啊,最好现身说法举个医案看看。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3 06:50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8-23 07:03 编辑

        我认为,中医继承不力、疗效不高的关健,还是出在辨证施治上。治病经验是中医学、也是西医学的一大特点,医生的经验起决定性作用。对于一种难治疾病,如果以往没有足够的经验,而是单靠辨证施治这把武器,有时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对于一种不熟悉的疾病来说,即使辨证准确,但中药的选择上,仅凭四气五味和归经,也很难选择好最为有效的药物,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比如说,需要补气,到底选哪味药更佳,如何配伍成最佳效果的处方,这些都是未知数。这些未知数, 是因为四气五味和归经是一种非常粗糙的选药手段,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选药手段。对于病理、药理和医理都是模糊的,当然有碰运气的成分。
      这实际上不难理解,以西医学为例,对于化脓菌感染,首选青霉素这是死规诀,只要认准病情,理化检查一佐证,谁用都好使。已形成某种病用某种药的治疗规范性标准。中医辨证施治,没有这种规范,对于任何一种病,都要靠医者自己判断,没有足够的经验,这是疗效不高的根源所在。
      

      如果形成了确实有效的中医治疗规范,谁用都好使,那么,中医疗效提高是必然的。


      人们常说,跟师几年几年,跟了几个师父。什么意思?还不是说,跟老师时间长,学的老师的治病经验多,水平就高。
    由此可知,在现实实际治病中,跟师学经验要比学经典、学中医理论更重要。进一步说,这是因为,中医理论与临床实际治病是脱节的,是模糊的,不准确的,不然,怎么都学糊涂了呢?这表明,中医理论本身具有很大缺陷,实用度不高。而究其实用度不高的原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论太过粗糙,没有细化,在治疗中难以对号入座。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8-23 11:14
本帖最后由 萧铁 于 2016-8-23 11:17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8-23 06:50
我认为,中医继承不力、疗效不高的关健,还是出在辨证施治上。治病经验是中医学、也是西医学的一大 ...

严格的说,应该是传统中医理论本身有很大的缺陷。可以预见,有些人对这个评价会非常的不以为然,所以,应该进一步探讨其原因及改进之道。

我认为主要原因至少有三,一个是技术性的,二个是思维模式的问题。只有从根子上认识到传统中医理论缺陷的原因,才有可能提出改进之道。


术性的问题比较简单,就是在传统理论生成的时代,很多想法没有相应的技术配套手段去支持。譬如说药物的归经,照理应是与脏腑理论衔接的关键,但古代不可能有如现代生物化学那样的手段去验证。但问题是,现在已经具有这种手段,却似乎仍然没有把归经的判断(定性)建立在可以客观验证的基础上,实在很难理解。想想如果归经这个概念不仅能客观定性和细化(譬如对某经的寒凉平温热),甚至进而客观定量,那归经这个“设计”理论上还可运用到方剂上,即是说,一个方剂的效用甚至可以计算出来,作为助检是否对证而达到预判的效果,当然这中间会经历很多曲折,但从归经这个概念来说,理论上应该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不然讲完归经就把它丢开有什么意思?现实上,因为归经的判断完全没有客观验证的依据,每个药物都讲,而且几乎者是头两句话里讲,好像很重要,然而后面的运用实际上基本上就不再提了,很是莫名其妙。

再讲思维模式的两个问题:一是定义;二是验证。传统思维的特点是这两方面都不注重,在古代社会可能恰恰是个优点,因为对很多问题的认识都是在初级阶段,不严格定义概念(如道呀气呀之类)方便把不同的内容塞进贴了个招牌标签的容器来推销。但时代不同了,过去这种不严格定义验证的思维模式不要说外国不会接受,现代的中国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不从这些根本问题上去认识中医理论改革的必要性,像一些帮闲一天到晚抄一两句内经来说事,好像就是继承传统了,这样下去,中医最后的出路恐怕只剩下申遗一条了。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4 07:28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8-24 07:32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16-8-23 11:14
严格的说,应该是传统中医理论本身有很大的缺陷。可以预见,有些人对这个评价会非常的不以为然,所以,应 ...

      实际上,中医疗效不高的最重要的问题出在“辨证施治”上。疗效不高,就是因为辨证不准确、施治用药也不准确造成的。
辨证不准确是由四诊不准确造成的,而施治不准确是因为用药不准确造成的。中医界瞎吵吵了几十年,至今都没有发现这个根本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经典不经典的问题,更不是中医西化的问题,而是治病经验问题。这是我一直坚持中医是经验医学的主要原因,中医理论较治病经验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请大家讨论我提出的这个观点。
              

      我这个观点可能会遭到有些人的反对,但只要你拿出来理由和证据说服我,我就信你的。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8-24 08:38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8-24 07:28
实际上,中医疗效不高的最重要的问题出在“辨证施治”上。疗效不高,就是因为辨证不准确、施治用药 ...

请王教授现身说法举个医案看看。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8-24 11:36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8-24 07:28
实际上,中医疗效不高的最重要的问题出在“辨证施治”上。疗效不高,就是因为辨证不准确、施治用药 ...

Well,辨证是目的,四诊是手段,我想这应该没有人会不同意吧。“辨证不准确是由四诊不准确造成的”,当然有可能,但那只是手段问题;如果手段完善(当然也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了,辨证不准确的原因消除了,那问题就解决了。如果是这样,那24楼所说“中医理论本身具有很大缺陷”的缺陷,逻辑上不可能是指四诊的准确性,那是指什么呢?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8-24 11:47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8-24 08:00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8-23 23:28
实际上,中医疗效不高的最重要的问题出在“辨证施治”上。疗效不高,就是因为辨证不准确、施治用药 ...

实际上,中医疗效不高的最重要的问题出在“辨证施治”上。疗效不高,就是因为辨证不准确、施治用药也不准确造成的。

辨证不准确是由四诊不准确造成的,而施治不准确是因为用药不准确造成的。

这个问题不是经典不经典的问题,更不是中医西化的问题,而是治病经验问题。


——
一、中医中药是以中药与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一门医学,中药只是一种药物,中药与针灸再神奇,辨证论治再高明,其疗效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其应用是有一定范围的。比方说,先天性心脏病,外伤脾破裂,必须依靠手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靠辨证论治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二、在中医中药能够起作用的疾病领域范围内,存在着诊断正确性的问题。证诊断的正确与否,固然与经验密切相关,与证的本质不清关联更大些。由于证的本质不清,中医证与西医病概念的关系不清,西医的病诊断及众多的理化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诊断手段不能充分的引入到中医证的诊断中来,中医证诊断的依据只能停留在数百年上千年来的症状及体征(舌脉象)水平上,不能得到根本性的突破。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8-24 14:16
gl0101 发表于 2016-8-24 08:38
请王教授现身说法举个医案看看。

这帖是讨论中医人才培养的,一个病案说明不了问题,我给您发几个人才介绍的资料吧:

祝谌予(1914.11.30~1999.8.12),原名续,字慎余。著名中医学家,中西医结合专家。北京市人。19岁拜施今墨为师,跟师学医六年,并随清光绪年间翰林周介人学习中医经典。1937年于天津悬壶。1939~1943年,赴曰本金泽医科大学系统学习西医,获学士学位。1943年底回国,在北京开办联合诊所。1947年,任…………(中间一段任职经历,略去)1975~1988年任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1983年晋升主任医师。1986年支持开设北京市第一个面向农民的中西医门诊部(1989年改称“顺义国医院”)。1990年7月起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1年7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确定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曾任……(任职略去)

代表论著:《祝选施今墨医案》、《施今墨临床经验集》、《施今墨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经验集》、《祝谌予临床经验集》、《金匮要略心传:祝谌予课徒实践录》等。

--------------------

待会再找几个。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8-24 15:33
llyyjj 发表于 2016-8-24 14:16
这帖是讨论中医人才培养的,一个病案说明不了问题,我给您发几个人才介绍的资料吧:

祝谌予(1914.11.3 ...

要医案,不要这个。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4 19:21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8-24 19:35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16-8-24 11:36
Well,辨证是目的,四诊是手段,我想这应该没有人会不同意吧。“辨证不准确是由四诊不准确造成的”,当然 ...

那24楼所说“中医理论本身具有很大缺陷”的缺陷,逻辑上不可能是指四诊的准确性,那是指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的好。
      中医理论应包括基础部分和临床部分。基础是为临床服务的。
      基础部分包括内难经典和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虽然后者较前者前进了一大步,但二者仍然都具有重大缺陷,在于不能有效地解决临床。
      临床部分包括伤寒、金匮和现代中医内科学。前者可直接用于古代相关疾病和部分当今的简单病,对于复杂病则需重新组方。所以,不能直接用于治疗当今的难治病,虽然胡希恕、刘渡舟等伤寒大家可治疗疑难病,但实际上是有经验在内。当今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院的教材,从学生毕业不会看病的事实来看,此理论也不能很好的指导实践。辨证施治,看起来还得靠经验为主。有了经验,再用理论解决疗效才好使。如果没有经验,用原方去套患者的病情,往往有差距,疗效不能保证。
     
      总之,中医理论运用治病,与临床是脱节的,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西医治病,青霉素治化脓菌疗效百分之百,其理论指导实践是一对一的,简单明了,一学就会。这是中医治病难精、西医好学的关键。说到底,中医理论处于古代哲学层面,太粗糙,对应性不强,答案具有可选择性。这样的理论,如果不能进行精细化和准确化,再过一百年也振兴不了。从80年代,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大力提倡振兴中医,到今天已30几年过去了,中医的疗效并不见有任何提高的迹象。一些人为了推拖责任,找了一大堆理由,什么“中医西化”,实际上全是骗人的鬼话,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近几天,重温钱学森院士的《论中医》,更加佩服这位大科学家的先天之明。说的太对了。
      我研究了几十年,其结果完全符合钱学森院士关于大方向上的论断。可谓不谋而合。回头一看,人家早就说过了。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4 19:4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8-25 11:14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8-24 11:47
实际上,中医疗效不高的最重要的问题出在“辨证施治”上。疗效不高,就是因为辨证不准确、施治用药也不准 ...

一、中医中药是以中药与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一门医学,中药只是一种药物,中药与针灸再神奇,辨证论治再高明,其疗效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其应用是有一定范围的。比方说,先天性心脏病,外伤脾破裂,必须依靠手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靠辨证论治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
         不仅是那些手术疾病。就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有很多患者服了某中医、某中医一个月、二个月不见效,是司空见惯的事。就是治病技术低,理论不能指导实践造成的。

二、在中医中药能够起作用的疾病领域范围内,存在着诊断正确性的问题。证诊断的正确与否,固然与经验密切相关,与证的本质不清关联更大些。由于证的本质不清,中医证与西医病概念的关系不清,西医的病诊断及众多的理化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诊断手段不能充分的引入到中医证的诊断中来,中医证诊断的依据只能停留在数百年上千年来的症状及体征(舌脉象)水平上,不能得到根本性的突破。
——————————————————————————
        这是中医治病疗效不高的主要原因,所以,那些没得经验真传的中医只能在低疗效上徘徊。     

     如果不能把现代医学的微观理论和理化诊断引入中医诊治疾病之中,中医永远不可能提高疗效。中医高手,是那些得过经验真传的中医学子。没有治病经验者,再不学前人的经验,结果只能是盲人瞎马,半夜临深池,摸索之中带有危险伴随。     

      所以,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中医高手,都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自己悟的东西很少。
      当然,如果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临床互参,往往可取捷径,并减低危险性。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8-24 20:23
讲中医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学校,讲中医教育离不开教材,讲到《中医基础理论》,最近也刚看了几个教材,发现一个“中国特色”:教材虽然有一二个大教授挂名,但通常里面都有个几十人的委员会。回想起来,国外的大学教科书不管是那个专业,绝大部分是一两个作者署名,不会有个什么编委会审核以示负责。想来只要编委会里有那么一二个泰斗权威,产出的东西恐怕就很难有什么进步。也许先要在此引入些PK机制才能突破现行体制所造成的制约。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8-24 23:04
萧铁 发表于 2016-8-24 20:23
讲中医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学校,讲中医教育离不开教材,讲到《中医基础理论》,最近也刚看了几个教材,发现一 ...

教材、在校期间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从实习算起。应该分两段来分析。
第一段,在校学习期间,有几个问题可以讨论:
1,现行教材的评价。
2,在校教育期间学习经典著作的评价。不是评价著作本身,是评价经典著作在培养中医大学生中的作用。
3,西医课程的作用。


第二阶段,从实习到工作五年以后。
五年的划分,是我约估的。一般中医大学生临床五年以后,可以晋升主治了,就是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了。这时候,要不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中医大夫,要不已经完全西化了。
所以把实习到临床工作五年看做一个阶段。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8-25 08:33
llyyjj 发表于 2016-8-24 23:04
教材、在校期间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从实习算起。应该分两段来分析。
第一段,在校学习期间,有几个 ...

这个第二阶段应该再细分。[从电视剧集所得来的]印象中,实习时不算是正式医生,通常应该还是正式拿到医生学位/证书的条件之一,实习完了才转正,转正以后过若干年才成主治。分开这两个阶段还因为正式毕业前理应属教育部管辖,当上医生后应是卫生部的事情。从国家资源使用效益的情况来检讨,应该是各有各的帐要算;这中间怎么衔接当然也是个问题。


从学校的书本知识到真实的社会实践之间有差距不是只有中医才有。像我们搞工程的,通常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只是“半制成品”(这个词儿是学校教授们自己给的),至少在公司经过一年半到两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研发才能达到“成品”的标准。所以,一个普遍现象是刚从学校毕业很难找工;而两三年后公司很难留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个“世界性”规律。


把“成才”的过程细分以后,关键还是在于如何“算帐”,即是有个可以量化的目标,然后搜集相关数据来分析发现问题差距所在。这就涉及专业管理的问题。中医界的改革开放还未开始,意识形态还在凌驾专业,所以这些问题在未来一段长时间内看来还不具备解决的条件。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8-25 11:16
萧铁 发表于 2016-8-25 08:33
这个第二阶段应该再细分。[从电视剧集所得来的]印象中,实习时不算是正式医生,通常应该还是正式拿到医生 ...

中医界的改革开放还未开始,意识形态还在凌驾专业,所以这些问题在未来一段长时间内看来还不具备解决的条件。
——————————————————————————————————
      言之有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8-25 14:31
萧铁 发表于 2016-8-25 08:33
这个第二阶段应该再细分。[从电视剧集所得来的]印象中,实习时不算是正式医生,通常应该还是正式拿到医生 ...

我那个划分是从接触临床前后划分的,您这个更合理些,因为独立应诊更能反映问题。


过去跟师学习,老师讲的认真,随时有实例,跟师时间长,有的就分不开是跟师学习还是独立应诊,现在的实习多流于形式。
以前跟师,或许有跟一二十年的。


说两句闲话吧。
我们这里有家祖传中医,六七代了吧,我接触过的就有四代,最后这四代,前两代是我老师,下来是我同学,再下来算我师侄。
倒数四代上面那位,是倒数五代,哪位小名叫猪娃,土生土长的,虽然名气很大了,年龄也大了,但大家还叫他小名猪娃。
他的儿子自小跟着学医,学几年就父子一起给人看病,大家一看病就说找猪娃去,实际父子两个谁碰上算谁。


到了儿子三十多岁了,老子年龄大了,慢慢有些迟钝了。大家说起看病,还说找猪娃去,不过遇到复杂一点的病,有人就会给病人叮嘱,老猪娃老了,你去了一定让小猪娃也看看。
大家看出老大夫有点迟钝了,知道要专门找找小猪娃才放心,倒退二十年,小猪娃看过以后,大家一定要老猪娃把把关的。
小猪娃有小名,有官名,但大家都顺着他老子的名字叫他小猪娃,叫到几十岁上。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16-8-29 16:42
中医是一门实践的的学问,只 看书不看人家怎样看病,还是学不会中医的。目前传统中医越来越少,学起来就越来越困难了。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8-29 19:12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8-29 17:36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16-8-21 03:23
Well,俺来和教授抬抬杠。经典有很多,甚至四大经典都有好几个不同版本。先不说有没有名师,先问问只学经典 ...

      其实,还是萧铁说的对。

      学经典,要学习其中的正确部分,即使没有老师,只要思维正常的成年人,也有可能成为高手。如《伤寒杂病论》、温病著作等。

      学经典,如果学习了错误的东西,即使有老师指导,也绝对成不了中医高手。如《内经》、《难经》中的五行学说有关理论。如有个精通五运六气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无非是能忽悠罢了。


      ——因此,能否成为中医高手,学习的医学理论正确与否至关重要,老师的有无并不重要,除去一些特殊学科如骨伤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8-31 02:47
中医有一个好老师很重要,但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高手。要想成为大师就要学习经典。不知道有没有人想成为宗师。想成为宗师就要思考一个问题,这就是经典是怎么来的?我知道《内经》中的理论来自于实验。只有重复《内经》中的实验才能够真正理解中医的理论。只有突破或超过《内经》的理论才能够成为宗师。那些认为中医来自于经验的人只能够成为临床上的高手。仅此而已。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6-9-6 21:05
赞成王先生的观点!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9-6 22:07
我只知道学经典,不管是师傅还是徒弟、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光靠悟是万万不行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9-10 06:28
溪流 发表于 2016-8-21 06:01
有些人对于杂病也是动辄伤寒六经,我是不同意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不是一本伤寒论能完全概括的,如果伤 ...

有些人对于杂病也是动辄伤寒六经,我是不同意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不是一本伤寒论能完全概括的,如果伤寒论能包揽一切病,仲景为什么还写金匮要略。
————————————————————————————
       确实如此。
      我认为,这两本书,再加上后世的所有书都概括不了实际中疾病的千变万化。若果真如此的话,中医就应当能治所有的病。但现实中,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癌症的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中医、西医都解决不了。这说明中医还没有找到解决这些疾病的根本方法。虽然有不错的疗效,但不足以解决问题。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9-10 06:3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9-10 06:36 编辑
溪流 发表于 2016-8-21 06:06
许多误诊误治都是临床医生太囚于以前的治病框框,所以久治不愈甚至加重病情。

临床高度灵活,不受一切本本框框束缚,但又符合中医的辨证施治精神,这才是中医的灵魂。
许多误诊误治都是临床医生太囚于以前的治病框框,所以久治不愈甚至加重病情。经典一定要熟读,临证一定要灵活。
————————————————————————————————————
      真知灼见!这是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来看,但靠中医自身解决不了这一状况。
      要提高疗效,解决的唯一根本方法,是揭示中医的治病原理,找到中药治疗靶点,才能做到治疗上的有的放矢。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6-9-10 07:05
谢谢评论。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9-13 21:25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6-9-6 21:05
赞成王先生的观点!

谢谢!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6 13:32
gl0101 发表于 2016-9-6 18:07
我只知道学经典,不管是师傅还是徒弟、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光靠悟是万万不行的。

这,就是说经典内容有问题。

进不步说,中医经典中的内容,并非全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因此,中医界一定时期的任务,就是要厘清中医传统理论中的是与非。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9-17 23:12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9-16 13:32
这,就是说经典内容有问题。

进不步说,中医经典中的内容,并非全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读经典,辨别是非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还有比辨别是非更重要和必要的一点,你知道我要说什么吗?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8 08:27
gl0101 发表于 2016-9-17 19:12
读经典,辨别是非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还有比辨别是非更重要和必要的一点,你知道我要说什么吗?

请道其详。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9-18 11:02
gl0101 发表于 2016-9-17 23:12
读经典,辨别是非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还有比辨别是非更重要和必要的一点,你知道我要说什么吗?

我猜,你想说,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更重要。
这也是我想说的。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9-18 15:52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9-18 11:02
我猜,你想说,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更重要。
这也是我想说的。

中医现代化和科学化当然重要也当然必要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9-18 16:49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9-18 08:27
请道其详。

读经典,比辨别是非更重要和必要的是辨别真伪,前一个时期坛子里搞的那个“五行存废辩论赛”之所以会乱做一锅粥,槪由于此;中医现代化、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之所以会十分艰难曲折,槪由于此。

一家之言,不必苟同,知道有这么一说就可以了。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9-18 20:58
gl0101 发表于 2016-9-18 12:49
读经典,比辨别是非更重要和必要的是辨别真伪,前一个时期坛子里搞的那个“五行存废辩论赛”之所以会乱做 ...

有道理。谢谢!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