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从《道德经》看老子“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 [打印本页]

作者: 妙之门    时间: 2016-6-29 10:13
标题: 从《道德经》看老子“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
本帖最后由 妙之门 于 2016-7-1 19:36 编辑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在诸子百家中,老子的哲学思想最深刻,最富有哲理。处处闪耀着辩证法思想。
      1、对立与统一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提出了一系列矛盾概念和范畴。如大小、高下、长短、音声、进退、前后、生死、难易、正反、智愚、巧拙、有无、阴阳、损益、荣辱、强弱、重轻、静躁、祸福、吉凶、善恶、美丑等。其中生死、静躁、有无、损益、祸福、荣辱、进退、吉凶、善恶,用来表达事物的两种对立状态。而大小、高下、长短、重轻、难易、正反、阴阳、强弱、前后、智愚、巧拙,用来表达事物间的相对关系。在这些矛盾概念和范畴中,无论是事物的两种对立状态,还是事物相对关系的双方,均为统一体中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的,但不是孤立的,它们互为条件而存在。
      例如在汽车的运行中,“进”与“退”是汽车两种不同的运行状态。这两种状态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依存的,之所以汽车有前行之“进”,是由于汽车有倒行之“退”,反之亦然。但在地球绕日运行中,我们就无法确定地球的运动是“进”还是“退”。因为在地球绕日运行中,既没有“退”作为“进”的存在条件,也没有“进”作为“退”的存在条件。由此看来,“进”与“退”这两种对立状态,虽然是单个出现的,但不能各自独立,只能互为条件而存在。有“退”才有“进”,有“进”必有“退”,如果失去一方,对立的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
      又如,“阴阳”这一矛盾范畴,用以表述有关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只能在一事物与它事物的相对关系中相互依存,倘若关系改变了,原来阴阳分属便随着改变。比如在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中,父为阳,母为阴。但在母与女的关系中,则母亲为阳,女儿为阴。母亲这个人虽然没有变,但她所处的场合不同了,相对关系发生了变化,便有了阴到阳的转换。显然,阴和阳不是宇宙的构成要素,而是以阴阳作为两个纲领,对宇宙要素的分类;阴和阳不是事物的固有属性,而是将事物的不同属性概括为阴阳两个类别;阴和阳不是事物的具体状态,而是将事物相互对立的状态用阴阳进行表述。由于“阴阳”这对矛盾概念抽象于事物的相对关系,所以,阴阳分属只能取决于事物的相对关系。如果关系改变了,便会产生新的阴阳分属。
      老子为了说明矛盾双方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有着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在这段话里,老子用“生”、“成”、“形”、“倾”、“和”、“随”,把“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矛盾范畴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述的维肖维妙。例如,在“有无相生”中,“有”和“无”用以说明事物的存在状态。由于“有”是从“无”中产生的,因此“无”和“有”是“生”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的,但在“生”的共同体中相互依存,统一了起来。“无”是“生”的前提,“有”是“生”的结果。又如,在“前后相随”中,“前”和“后”用以说明事物的位置关系。它们相比较而成立,没有前边的存在,就无所谓后面的跟随。同样,如果没有后面的跟随,也就无法规定何谓前边。这就是说,在“前”与“后”这对矛盾中,虽然它们是对立的,但不是独立的,不可能单方面出现。两者在相对关系中,相互作为对方存在的条件,一起形成了“相随”。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6-29 11:15
“阴阳”这一矛盾范畴,用以表述有关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只能在一事物与它事物的相对关系中相互依存,倘若关系改变了,原来阴阳分属便随着改变。
-----------------------------------------------------
  哲学思想对事物的认识是对立统一的观点,如阴阳是整体事物,【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可分无数的阴阳。论的是理。
医学不是哲学,是理中求实。求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什么是阴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阴阳相交则为天地之道,说明阴阳气化。日月相推,则运行于天道。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6-6-29 14:03
我有一个哲学教授的同学和朋友对我说:现代科学家艰难攀登到达某些科学峰顶,上去以后,发现中国古代哲学家早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们了。
莫要轻谈老子的缺点与不足,因为我们还根本没弄懂老子的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是超前的,甚至超越几千年。老子、孔子、庄子、孙子、荀子、岐黄等等,他们的思想到现在仍然是哲学和科学的指路灯!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6-6-29 14:43
本帖最后由 柴胡汤 于 2016-6-29 14:51 编辑
溪流 发表于 2016-6-29 14:03
我有一个哲学教授的同学和朋友对我说:现代科学家艰难攀登到达某些科学峰顶,上去以后,发现中国古代哲学家 ...


完全赞同!有人总是用现在的认识去要求古人,无知之极也!未知他是想说古人不如他还是要向世人展示:他远远不及古人!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6-29 15:02
          很好,煤、石油等能源都挥霍光了,也不要再研究后人如何继续生存了,就专等古人从坟墓里出来救助吧。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6-6-29 15:46
仁海,你的知识浅薄令我吃惊,这辈子注定无所作为。我劝你早回头吧!一切还来得及,否则终有后悔的一天。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6-6-29 15:47
谢谢柴胡先生的点评。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6-29 15:55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6-29 11:15
“阴阳”这一矛盾范畴,用以表述有关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只能在一事物与它事物的相对关系中相互依存,倘若 ...

医学不是哲学,是理中求实。求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什么是阴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阴阳相交则为天地之道,说明阴阳气化。
-------------------------------------
这段话我赞成。医学不是哲学,哲学的抽象概念,用在医学具体内容上才有指导意义。如果不能落实中医学的阴、阳,只讨论哲学的阴阳,就是空话,没有意义的。
什么是肾阳虚?什么是脾阳不振,这些都有落实在具体病症、辨证论治上。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29 16:36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6-29 07:02
很好,煤、石油等能源都挥霍光了,也不要再研究后人如何继续生存了,就专等古人从坟墓里出来救助 ...

        我有一个哲学教授的同学和朋友对我说:现代科学家艰难攀登到达某些科学峰顶,上去以后,发现中国古代哲学家早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们了。
=========================================================
      回复:
       仁海先生,你不是科学家,你也达不到顶峰!只能在山下瞎咧咧!
      为了解决人类的未来生存,只有依靠我们的老祖先,他们早就提出了“节制欲望”的观点!!道法自然,不要为了永不满足的欲望,无休止的改造自然!而是要节制欲望,改造人类自己!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29 16:53
           现在就要节制欲望,改造人类自己!而不是等到煤,石油……挥霍殆尽之后!!!放纵欲望,无休止的消耗自然能量,引起空气污染,全球温度升高……厄尔尼诺现象脾频发,是地球发出的警告信号!人类不节制欲望,不改造自己的不良行为,人类就得灭亡!!这绝不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
         用科学解决科学发展带来的危害,用发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都是错误的,只有用中国哲学解决人类未来的生存问题!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29 16:56
        以人为参考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时代即将过去;以自然为参考系,按照自然规律自觉的、有意识的改造人类、改造自然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人与自然互动,相互改造,和谐相处是人类继续生存的根本法则。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欲望是指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可归结为“不足之感”和“求足之愿”。欲望是不足的感觉和追求满足的愿望之间的统一。希望得到超出本能需求的占有就是欲望。欲望满足之后会产生快感或幸福感,表现出快乐的情绪,是一种享受或享乐。所以人们永远追求欲望,欲望满足之后还会产生新的欲望,因此,人们永远得不到满足而永远苦恼。“知足者常乐”就是节制欲望而得到快乐。
        欲望是由动物本能进化而来,本能只具有生物学性质,是动物所共有的;欲望不仅具有生物学性质,而且具有心理学性质与社会性质,是人类独有的。欲望对于个体是一种心理现象,对于人类不同群体,欲望具有社会性质。为了满足个体与不同群体的欲望,人类不断的提高、发展生产力制造各种消费品及消费行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为了争夺消费(消费品及消费行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不间断的进行着各种斗争;欲望的无限膨胀,消费品的无限占有不仅产生了腐败,而且引发了疾病和生态破坏。欲望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如果无限制的放纵欲望,其结果是导致人类灭绝,社会发展也就自然结束。我们必须在社会进步与人类灭绝之间进行协调,因为我们不能在社会进步与人类灭绝之间只选择一个,我们必须同时选择社会进步与人类生存、发展,因此只有节制欲望,规范人类的行为,改造人类自己,使我们的欲望在自然规律之内涌动。

         转载自《中西医融合观》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29 17:05
      
       转载自《中西医融合观》

         小结:在奴隶社会中晚期,地中海沿岸、印度、中国先后出现了的三大文明、四大宗教,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都对欲望进行了认真系统的讨论,得到了几乎相同的认识,即程度不等的禁锢欲望。文艺复兴之后,全世界先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提倡解放人性,放纵欲望,导致生态平衡与社会经济危机。
    人类欲望的特点是无限性,一个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正是这种欲望的无限性推动着人们不停地去追求满足。从这种意义上或许可以说,欲望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如果人没有了欲望,没有了满足欲望的追求,社会就无法进步了。封建传统伦理观把欲望看作万恶之源,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是对人性的扼杀。但要特别强调的是,欲望并不等同于贪婪。……欲望是人正当的要求,它与人满足欲望的能力应该是匹配的。为了节制欲望,就个人而言,其办法是提高自己的道德自律,这是先贤们经常劝告我们的。但仅靠这种劝说是不够的,对社会来说,还需要有制度上的防范,这就是法律的威慑力。当这些方法达不到效果时,欲望无限膨胀还会引起机体疾病,从而起到遏止欲望的作用。伦理道德、法律监狱以及疾病是遏止欲望的武器。而疾病则是最终的武器,爱滋病遏止了性解放、性革命;代谢综合征遏止了无限膨胀的食欲;抑郁-躁烦综合征遏止了功利欲望。人类三大基本欲望都找到了自己的克星,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界的惩罚。
   节欲保精,现在很多人都把它解释成:节制性欲,保养精气,固摄阴精。其实这种解释很不全面,节欲不单纯是节制性欲,欲指欲望,包括财欲、权欲、物欲、情欲等。节欲是指节制奢侈的欲望,减少过度的思想负担和精神紧张,要清心养神,恬淡虚无,精神松驰,去除烦恼郁怒,避免憎恨忧愁。节欲静养可以修复心理创伤,恢复功能障碍,保养肾精。如对金钱财产、权力官职、名望地位过度的追求,势必耗精伤神,在追求这些欲望时常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精神紧张,耗精伤血。节制情欲,合理安排性生活,可减少体力消耗,保精养神。节制物欲、权欲等奢侈的欲望更能起到蓄精养神的作用。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6-6-29 17:25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6-29 15:02
很好,煤、石油等能源都挥霍光了,也不要再研究后人如何继续生存了,就专等古人从坟墓里出来救助 ...


煤、石油不是不能用,也不是不应该用,而是您说的不应该过度挥霍!西方科学的指导思想就是无节制的随意用(即您说的挥霍);以古人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并非不让我们用煤、石油,而是主张勤俭节约,细水长流。难道古人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不值得提倡?。您是否知道煤、石油是无法再生的矿产资源?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6-29 17:49
溪流 发表于 2016-6-29 11:46
仁海,你的知识浅薄令我吃惊,这辈子注定无所作为。我劝你早回头吧!一切还来得及,否则终有后悔的一天。

        先生的知识渊博,按一下耳朵就能发生冠心病,甚至心梗。因此,应向全世界提出建议,从儿童开始就戴上金属的耳朵套壳,以防被触动时发生冠心病、甚至心梗。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6-6-29 18:48
你嘴巴最硬,胆子最小,不信试试,借你一个胆子也不敢。,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6-29 21:22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6-30 17:01 编辑
这个帖子删除,应该不是重复发帖了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6-6-30 09:25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6-29 21:22
让您按一下耳朵嘛,俺真的不敢。

       但是,既然先生的知识非常渊博,那么,俺要问一下在五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老仁啊,打住吧!
作者: 妙之门    时间: 2016-6-30 10:06
本帖最后由 妙之门 于 2016-6-30 10:08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6-29 16:53
现在就要节制欲望,改造人类自己!而不是等到煤,石油……挥霍殆尽之后!!!放纵欲望,无休止 ...


       用哲学解决科学问题,用一般道理替代具体原理,这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显示了中医人的大智慧,而在科学昌明的现代,则是某些人的无知与守旧。这种无知与守旧只能阻碍中医的振兴与发展。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6-30 13:57
妙之门 发表于 2016-6-30 06:06
用哲学解决科学问题,用一般道理替代具体原理,这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显示了中医人的大智慧, ...

先生说得好!可惜僵化的老融合什么也听不懂。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30 17:21
妙之门 发表于 2016-6-30 02:06
用哲学解决科学问题,用一般道理替代具体原理,这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显示了中医人的大智慧, ...

          回复:
          为什么?
           古代,哲学能够指导科学,现代为什么不能??
          我的回答是:同样能!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