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解密中医穴位》出版上市 [打印本页]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6-18 01:20
标题: 《解密中医穴位》出版上市
  拙著《解密中医穴位》终于上市了。感谢辽宁科技出版社的广大同仁,感谢各位网友一直以来对本书的关注。

  该书与以往针灸穴位书籍的编辑明显的不同点是:

  1、该书大部分内容是做出来的而不是编出来的。
  2、该书既没有发明什么,也没有创造什么。该书所做的仅仅是重复了一遍古人在穴位方面所做的医学实验。
  3、该书总结了穴位的总体标准条文并用这个标准一一验证常用的几百个穴位。
  4、该书对每一个验证的穴位做了穴位经络感传研究,包括感传的强度、方向、生理特点、感传的重点部位、串经等等内容。
  5、该书从甲骨文的角度解释穴位的名称。同时参考穴位验证的情况和经络感传研究的结果。
  6、该书从经络感传的角度分析每一个穴位的治疗原理。
  7、该书把近现代发现的常用穴位也进行了经络感传研究,使已经脱离了经络体系的奇穴和新穴重新回到了经络体系中来。
  8、该书对穴位的重新归经提出了最基础的研究资料,为穴位重新归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9、该书改动了一些错误的穴位位置,使错误不再继续下去。
  10、该书把穴位的使用经验变成理性的东西。至于效果除了作者来自临床的自信以外,也只能够等待广大读者的检验了。

  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为盼!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6-18 12:13
人类经络敏感人的比例大约在25%。因此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不同程度的重复这些穴位经络感传实验。退一步说,即便是没有经络敏感的体能,不能直接验证穴位经络感传现象。他们依然可以得到以下收获:
1、验证穴位的位置是否正确。
2、参考作者超高级经络敏感人的实验结果。
3、从与现在不同的角度认识穴位名称的释义。
4、把穴位的经验总结换成科学理论指导临床。
5、心中有一个穴位的总体标准概念。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6-18 12:18
这本书并不是教人怎样从事中医科研,而是要把中医对穴位的研究成果提供给读者。有能力的人可以重复这些实验,没有能力重复这些实验的人可以应用这些研究的成果。重点在使用!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6-19 03:40
第一章 神秘的中医穴位
神秘一词在字典里被描述为:“高深莫测,难以捉摸”。中医的穴位就属于神秘的范畴。穴位的神秘性主要有三:一是位置神秘;二是名称神秘;三是功效神秘。下面分述这三个方面的神秘性。

第一节 穴位位置的神秘性
说穴位位置的神秘可能有很多人不认同。因为穴位的位置在历代古医书中早有记载。现如今还有针灸穴位国际标准在那里供着呢!按图索骥,一目了然。只要按腧穴国际标准的要求找准解剖标志,测量相关尺寸,穴位就算找到了。其实不然。因为穴位国际标准的主要依据是,古医书的记载和少量的现代实验。可是古书中只记载了取穴的大体方法并没有记载确定穴位位置的基本要素。所以实际上根据什么条件来验证穴位位置的正确与否还不得而知,或者说还是一个谜。现在我们不能否认穴位国际标准所记载的穴位位置是基本上正确的。因为它们大都是有传承,有疗效的。同时也不能认定穴位国际标准就是绝对标准的,没有错误的。因为:
一、穴位有个体差异。这个差异包括遗传上的差异、后天营养上的差异和某些疾病所造成的差异。即便是使用古人遗留给我们的骨度法和同身寸法,依然不能精确的找到真正的穴位。例如有的人足三里的正确位置在膝眼下两寸半或三寸半而不是三寸。又如对于腹部特别肥胖或鼓胀的病人,脐旁两寸肯定不是天枢穴的正确位置。
二、古书记载的穴位位置还有错误。例如任督穴位并不在前后正中线上而是在正中线的两旁。
三、有些穴位的定位太粗,实际上这些穴位具有两到三个位置相近而疗效不同的治疗位点。例如太溪穴实际上有两个。前太溪穴在内踝后缘通肾经前线;后太溪穴在跟腱前缘通肾经后线;古书记载的太溪穴位于内踝尖和跟腱之间。不仅针刺传统太溪穴的疗效差,还经常刺中动脉而出血。又如筑宾穴的前后还各有一个穴位。这三个穴位分别通脾经、肾经前线和后线。如果使用艾灸和按摩这些穴位还可以合二为一或合三为一。但是如果使用现代的毫针其差别就很大了。
四、目前还没有一个可行的方法让我们去一一验证古书中记载的穴位。有穴位记载而不能验证,这些穴位还可以让现代人相信吗?

第二节 穴位名称的神秘性
有穴就有名称,很多穴位还有数个名称。《千金翼方》记载:“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因此,自汉以后人们就对穴位的名称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所用文献资料众多,涉及行业非常广泛。结果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按理说穴位的命名应当涉及穴位的解剖位置,生理效能和主治疾病等内容。可后人的解释却多涉及天文、地理、音乐、建筑、宗教、哲学等等内容。如果能将以上内容与医学相联系起来也就罢了,实际上却很难把它们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例如肺经的中府穴,其本意是指刺激此穴诱发的经络感传方向和重点部位是向下到胃府。可是现代的解释却都往肺脏上使劲。结果原本主治胃府疾病的穴位,就都给改成了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如此舍本求末的事情都是源于对穴位名称的误解所致。那么:
一、古人是在什么年代命名的穴位?
二、古人命名穴位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三、古人命名穴位的文字意义选择范围是什么?
四、古人命名穴位的临床意义何在?
现如今穴位名称已经简化成数字码了,所能提示的信息也只有所归经络和序号而已。因此,穴位的信息很难记忆,也不方便应用。很明显传统的中医模糊和无视了穴位名称的本意而现代穴位国际标准的代码更是抛弃了穴位名称中的医疗信息。很遗憾!两千年的穴名探索几乎没有收获。

第三节 穴位功效的神秘性
近年来有美国的科学家认定,中医的穴位并没有特异性。具体地说就是“中医的穴位之间除了位置和名称的不同,在治疗效果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个说法在针灸行家们来看明显就是外行们对中医的癔语,因为在展示针灸穴位的特异性方面,连普通的针灸师都可以让他们看得目瞪口呆,无地自容。无疑穴位的特异性是十分明显的,同时也是很神秘的。穴位功效的神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诊断的神秘性。古人用检查穴位的体征判断经络的病变和虚实,现代人用穴位判断脏器疾病(如胆囊穴、阑尾穴)。其中有规律也有经验,只是原理不详。
二、选穴的神秘性。治疗同一个疾病,有人用a穴,有人用b穴。有时都会取得较好的疗效;有时却会出现明显的疗效差异。古人告述我们循经取穴,这个选穴原则对提高疗效的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可是也有人不循经取穴,竟然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三、手法的神秘性。治疗一个疾病,使用同一个穴位。手法不同疗效也明显不同。到底是什么组织结构使得穴位具有这样不同的反应呢?
四、经络感传的神秘性。近代用刺激穴位的方法诱发经络感传,结果刺激同一条经络上的不同穴位诱发的经络感传方向、感传重点和串经明显的不同。用此法绘制的经络图除了大体上符合传统经络线路外,第二个印象就是一个字“乱”。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穴位依然神秘。作者认为造成腧穴神秘的基本原因是:
一、以往研究腧穴使用的都是汉以后的字典(包括《说文解字》)和文献而对甲骨文的应用却一直缺如。
二、汉以后的医家们不知道商周时的古人早已使用了穴位经络感传方法,而现代人竟然还把穴位的串经当作经络感传研究的阻碍。
由于本书作者利用了现代对甲骨文的研究成果,对大部分的穴位也都做了经络感传试验。所以不仅能解释以上基本问题,还可以破解更多、更为详细的穴位秘密。
作者: Tikitaka    时间: 2016-6-19 12: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6-20 12:44
不损伤组织的经络疗法有很多。例如:
1、轻度的艾灸(直接灸会伤害组织)。
2、轻度的按摩(重手法会伤害组织)。
3、语音(例如五声宫商角徵羽)。
4、乐音(例如五音宫商角徴羽)。
5、玉石、宝石等晶体。
6、彩色光。
7、磁场。
8、脉冲波。
9、中药。
......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6-20 12:54
修复是针对损伤的情况。经络的病变有三种:
1、实证指经络气血流通过盛,一般没有损伤。严重时会有损伤。例如化脓性扁桃体炎。
2、虚症指经络气血流通不足,一般没有损伤。严重时会有坏死。例如股骨头坏死。
3、外伤指外力作用于组织,经络常有损伤。
脉经中说的是通过利用针刺的损伤来调节经络气血的流量,与修复无关。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6-6-20 19:02
《解密中医穴位》出版上市 。

热烈祝贺先生的大作出版上市。有机会我买一本,给先生以支持。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6-6-20 19:24
请先生告知   在哪里可以买到。谢谢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6-6-21 11:28
  我们欢迎这样的交流、探讨。各位继续。。。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6-21 22:36
       三、太溪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现代定位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2)手指探穴
       用手指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寻摸,可以摸到前后两个凹坑。用指尖按压前面的凹坑很敏感,有肾经前线的经络感传;用指尖按压后面的凹坑较为敏感,有肾经后线的经络感传。
         3)牙签刺激
           (1)前面的凹坑(前太溪穴)在内踝后缘,用牙签刺激这个凹坑,可以发现肾经前线***的经络感传。感传呈双向传导:下前外行线到小趾内侧端;上行线到扁桃体前半***,眼**,鼻**,唇**,齿**,耳**,脑干**。中途有分支到肾**和生殖器官**。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心包经*,心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后线*和膀胱经小趾内外侧线*。
           (2)后面的凹坑(后太溪穴)在跟腱前缘,用牙签刺激这个凹坑,可以发现肾经后线***的经络感传。感传呈双向传导:下行线沿跟腱内侧下行,经足跟内侧和前缘到足外侧缘,前行到小趾外侧端;上行线到内耳***,眼**,鼻**,舌**,牙**,唇**。中途有分支到肛门**。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心包经*,心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线*和膀胱经小趾内外侧线*。
         4)结论探讨
       太溪穴的定位不精确,可以分成前后两个穴位。
       2、穴位经络感传内容归纳
         1)穴位归经
           (1)前太溪穴归属于肾经前线。
           (2)后太溪穴归属于肾经后线。
         2)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
           (1)前太溪穴在扁桃体前半***,眼**,鼻**,唇**,齿**,耳**,脑干**,肾**和生殖器官**。
           (2)后太溪穴在内耳***,眼**,鼻**,舌**,牙**,唇**和肛门**。
         3)穴位感传的串经
       前后太溪穴都是大全息的穴位,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心包经*,心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或后线*和膀胱经小趾内外侧线*。
         4)左右穴的感传的差异不明显。
       3、太溪穴释名(别名:大溪、吕细)
         1)穴名字解
           (1)太字指大的最高程度,特大,超大。此处指感传较强。
           (2)溪字是谿的通假字,指手足掌的两侧。
           (3)大字指成年人。引申为外形规模超常的情况。此处指感传较强。
           (4)吕字指两人合唱或指膂。此处指脊椎。
           (5)细字指丝线团。引申为横截面小的或形体小的。此处指感传显较弱。
         2)穴位名称的意义
           (1)太溪穴指有较强的感传到手足掌的两侧。
           (2)大溪指有较强的感传到手足掌的两侧。
           (3)吕细指有较细的感传到脊椎(督脉)。
       4、主治疾病分析
         1)《针灸大成》记载的内容
       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喘息,呕吐,痰实,口中如胶,善噫,寒疝,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黄,消瘅,大便难,咽肿唾血,痃癖寒热,咳嗽不嗜食,腹胁痛,瘦脊,伤寒手足厥冷。
         2)现代治疗的病症
       头痛目眩,牙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3)本穴治疗的重点疾病
           (1)前太溪穴有:扁桃体炎,肾炎,面肌痉挛,面部五官疾病和生殖器官疾病。
           (2)后太溪穴有:耳聋,痔疮,面部五官疾病。
         4)属于本经治疗的其它疾病
       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5)串经治疗的疾病及归经
       头痛(督脉、肺经、胆经、肝经等),目眩(肝经),咳嗽(肺经),气喘(肺经等),胸痛咳血(肺经),消渴(脾经),失眠(小肠经等),健忘(小肠经),阳痿(肝经)。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6-22 06:30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16-6-22 06:33 编辑

天突穴传统上只有一个穴位位点。我研究的结果有三个:二十二、天突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现代定位
       天突穴位于颈部,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正中。
         2)手指探穴
       用手指在胸骨上窝正中寻摸,可以摸到一个大凹坑。大凹坑的中线有一条较细的韧带,韧带两侧有小凹坑。用指尖按压这个大凹坑的中心稍有敏感,有肺经的经络感传;用指尖按压两侧的小凹坑较为敏感,有十七经的经络感传。
         3)牙签刺激
           (1)用牙签刺激这个大凹坑的中心处(中天突穴),可以发现肺经***的经络感传。感传呈双向传导:感传向左右两侧行走,到拇食指两侧端。中途有分支到头部**,肺**,气管**,咽喉**,面部五官***,胃**和大肠**。有串经到心经*,脾经*和肝经*。
           (2)用牙签刺激这个大凹坑旁边的小凹坑(旁天突穴),有十七经脉***的经络感传。
         4)结论探讨
       天突穴的定位比较模糊,可以细分成左中右三个穴位。
       2、穴位经络感传内容归纳
         1)穴位归经
           (1)中天突穴归属于肺经。
           (2)旁天突穴归属于任脉,有感传直通其他十六条经脉。
         2)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
           (1)中天突穴有:头部**,肺**,气管**,咽喉**,面部五官***,胃**和大肠**。
           (2)旁天突穴没有重点部位。
         3)穴位感传的串经
           (1)中天突穴有串经到心经*,脾经*和肝经*。
           (2)旁天突穴直通十七条经脉,没有串经。
         4)左右穴感传的差异不明显。
       3、天突穴释名(别名:玉户、天瞿)
         1)穴名字解
           (1)天字指人头顶上的无限天空。此处指头。
           (2)突字指犬从洞中突然窜出来。此处指喉头。
           (3)玉字指用丝绳串起来的珍玩宝石。此处指胸骨。
           (4)户字指居室出入的可以开闭的双户。此处指穴位。
           (5)瞿字指鹰隼瞪着双眼。此处指眼睛。
         2)穴位名称的意义
           (1)天突穴指有感传到头部和咽喉。
           (2)玉户指穴位在胸骨上缘,有感传到胸骨和外阴部。
           (3)天瞿指有感传到头部和眼睛。
       4、主治疾病分析
         1)《针灸大成》记载的内容
       主面皮热,上气咳逆,气暴喘,咽肿咽冷,声破,喉中生疮,喉猜猜喀脓血,喑不能言,身寒热,颈肿,哮喘,喉中翕翕如水鸡声,胸中气梗梗,侠舌缝青脉,舌下急,心与背相控而痛,五噎,黄疸,醋心,多唾,呕吐,瘿瘤。
         2)现代治疗的病症
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打嗝,咳嗽,呕吐,神经性呕吐,扁桃体炎。
         3)本穴治疗的重点疾病
           (1)中天突穴有:头痛,扁桃体炎,面部五官疾病,胃痛,腹泻,便秘,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
           (2)旁天突穴有:高血压病,皮肤过敏。
         4)属于本经治疗的其它疾病
       瘿气,颈肿,梅核气,胸中气逆。
         5)肺经以外治疗的疾病及归经
       打嗝(心经、胆经前后线),呕吐(胃经),暴喑(所有经脉),黄疸(肝经)。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6-22 06:32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16-6-22 06:34 编辑

行间穴有四个位点:   
   二、行间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现代定位
       行间穴位于足背部,在第1、2 趾之间,蹼缘上方的横纹头处。
         2)手指探穴
       用手指在第1、2 趾之间,蹼缘上方的横纹头处寻摸,可以摸到一个凹坑。用指尖按压这个凹坑的两侧很敏感,有胆经前线、肝经、胃经和脾经的经络感传。
         3)牙签刺激
       用牙签刺激这个凹坑,可以发现有四个敏感点。
           (1)内侧赤白肉际上方3mm 处的敏感点(内背行间穴),可以诱发出胆经前线**的经络感传。感传呈双向传导:前行线到足大趾外侧端;后行线在外踝前上行到头侧部**、面颊部**、下眼眶***和泪囊腺***。期间有分支到膈肌的前1/3 **、喉咙**和尿道**。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胃经*、脾经*、肝经*、胆经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2)内侧赤白肉际下方3mm 处的敏感点(内掌行间穴),可以诱发出肝经**的经络感传。感传呈双向传导:前行线到足大指外侧端;后行线经内踝前方向上行走,到眼睛**。中途有分支到肝脏**和生殖器官**。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胃经*、脾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3)外侧赤白肉际上方3mm 处的敏感点(外背行间穴),可以诱发出胃经**的经络感传。感传成双向传导:前行线到足2 趾内侧端;后行线经解溪穴上行,到眼睛***和前额***。中途有分支到胃***和咽喉***。有串经到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脾经*、胆经前线*。
           (4)外侧赤白肉际下方3mm 处的敏感点(外掌行间穴),可以诱发出脾经**的经络感传。感传呈双向传导:前行线到足2 趾内侧端;后行线经内踝前上行到舌**和眼睛**。中途有分支到胰脏***和脾脏***。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4)结论探讨
       行间穴的定位不精确,可以分成四个穴位。
       2、穴位经络感传内容归纳
         1)穴位归经
           (1)内背行间穴归属于胆经前线。
           (2)内掌行间穴归属于肝经。
           (3)外背行间穴归属于胃经。
           (4)外掌行间穴归属于脾经。
         2)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
           (1)内背行间穴在头侧部**、面颊部**、下眼眶***、泪囊腺***、膈肌的前1/3 **、喉咙**和尿道**。
           (2)内掌行间穴在眼睛**、肝脏**和生殖器官**。
           (3)外背行间穴在眼睛***、前额***、胃***和咽喉***。
           (4)外掌行间穴在舌**、眼睛**、胰脏***和脾脏***。
         3)穴位感传的串经
           (1)内背行间穴属于大全息穴,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胃经*、脾经*、肝经*、胆经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2)内掌行间穴属于大全息穴,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胃经*、脾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3)外背行间穴有串经到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脾经*、胆经前线*。
           (4)外掌行间穴属于大全息穴,有串经到任脉*、督脉*、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小肠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肾经前后线*和膀胱经小指内外侧线*。
         4)左右穴的感传的差异在胃、肝和通往胆囊的路径上。
           (1)左侧到胃的左上半、肝左叶、在膈下横行到胆囊。
           (2)右侧到胃的右下半、肝右叶、直接到胆囊。      
       3、行间穴释名
         1)穴名字解
           (1)行字指纵横通畅的十字路口。此处指有多方向的经络感传。
           (2)间字指月光从门缝中照入室内。引申为两个物体的空隙。
         2)穴位名称的意义
       行间穴指此穴位于足大指和2 趾之间,行间的经络感传有四条,方向也不同。
       4、主治疾病分析
         1)《针灸大成》记载的内容
       主呕逆,洞泄,遗溺癃闭,消渴嗜饮,善怒,四肢满,转筋,胸胁痛,小腹肿,咳逆呕血,茎中痛,腰疼不可俯仰,腹中胀,小肠气,肝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息,口喎,癫疾,短气,四肢逆冷,嗌干烦渴,瞑不欲视,目中泪出,太息,便溺难,七疝寒疝,中风,肝积肥气,发痎疟,妇人小腹肿,面尘脱色,经血过多不止,崩中,小儿急惊风。
         2)现代治疗的病症
       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喎,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尿,癃闭,疝气和胸胁胀痛。
         3)本穴治疗的重点疾病
           (1)内背行间穴有:偏头痛、面颊肿、眼眶痛、眼干燥、迎风流泪、膈肌痉挛、咽喉肿痛、尿路感染。
           (2)内掌行间穴有:内眼疾病、肝炎和生殖器官疾病。
           (3)外背行间穴有:外眼疾病、前额痛、胃痛、咽喉肿痛。
           (4)外掌行间穴有:舌炎、胰腺炎(右侧穴位)、糖尿病(右侧穴位)、外眼病等。
         4)属于本经治疗的其它疾病
       中风,癫痫,口喎和胸胁胀痛。
         5)串经治疗的疾病及归经
       遗尿(肾经前后线、小肠经),癃闭(肾经前后线、小肠经)和疝气(肾经前线)。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6-22 06:36
fayuan_guo 发表于 2016-6-22 06:30
天突穴传统上只有一个穴位位点。我研究的结果有三个:二十二、天突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 ...

传统的经穴都是凹陷的,有些小儿推拿穴位和奇穴摸不到凹陷。这一部分在理论部位有介绍。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6-22 07:47
第一节   穴位的定义
       穴位是一个很大众化的名词,大多数的人都知道人体上有很多可以治疗疾病的穴位。不过即便是针灸学的专家和教授也未必能够讲明白什么是穴位,至于那些普通民众就更难讲明白了。究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各个时期对穴位的定义或概念是明显不同的。因此,很难界定什么是穴位。下面是历史上不同时期对穴位的基本概念:
       一、穴的时期
       穴的时期就是在对穴位的经络感传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之前的时期。那时人们只知道人体身上有一些能够治疗疾病的位点,这些位点的特点就是可以用手指在这些位点上摸到一个凹坑。这些可以用手指摸到的凹坑并不一定能够用眼睛看得出来,因此寻摸就是确定穴位位置的基本方法。当然在寻摸的时候还可以发现在穴位的位点上有对按压的特殊感觉。例如:酸、麻、重、胀、痛等。
       简单的给出一个定义就是:穴是在人体皮肤下面可以摸到的较为敏感的有治疗作用的凹坑。
       当时对穴位的基本要求是:穴的名称、位置和能治疗什么病症。
       回顾一下古人对穴的定义有二:
      1、甲骨文的穴是指人类居住的山洞。用在穴位上是指骨骼的凹坑、缝隙或边缘。
      2、《说文解字》中的穴是指人类在高地上挖出一个平底的坑,上面覆盖草木。人类就居住在这个坑中。用在穴位上是指肌肉的缝隙或皮下软组织的凹坑。
       以上两种类型的穴就是早期穴位的基本类型。
       二、腧穴的时期
       腧穴的时期是在刺激某些经络敏感人穴位的时候,人们发现:受刺激的人还有经络感传现象。于是古代的医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广泛和持久的研究。研究的结果是:
       1、发现了经络系统及其气血运行的规律。
       2、发现了穴位与经络之间的关系。
       3、发现了穴位经络感传的普遍规律和每一个穴位经络感传的特异性。
       4、发现了经络理论在穴位治疗疾病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5、古人在对穴位的命名中充分的体现了穴位的经络感传研究结果。
       从此人们对穴位有了新的概念。
       腧穴的定义如下:腧穴是人体经络线上气血输注量较多的位点。这个位点在人体皮肤的下面,在此处可以摸到较为敏感的有治疗作用的凹坑。
       腧穴的定义体现的内容有:
      1)腧穴在人体皮肤下面,可以摸到的较为敏感的有治疗作用的凹坑。
      2)腧穴在人体的经络线上。
      3)腧穴气血输注量较多。
      这个腧穴的腧字是俞的演化字。其原本的字是俞。甲骨文的俞字指河边的码头,因此,腧穴早期也叫俞穴。古人用河流比喻经络,用码头比喻经络线上的穴位。从此穴位便与经络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经络介入穴位,使得穴位的治疗效果出现了明显的提高。
       三、小儿推拿穴位的时期
       大约在明朝的时候,小儿推拿渐渐兴起。由于推拿疗法的治疗特点,导致小儿推拿穴位的定义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其特点是:穴位由小点扩展成有一定范围的大点,大片和或长或短的线状、带状、圈状。其中有很多的穴位已经失去了穴的凹坑和点的概念。
       小儿推拿穴位的定义是:在小儿皮肤下有一些与经络有某种联系的有治疗价值的一些点、线和片。
      小儿推拿穴位继承了腧穴概念中穴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特点,这在穴位经络感传研究已经长期失传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另一方面小儿推拿穴位却抛弃了最原始的穴的内容。这也许是因为小儿推拿行业特点所决定的。继小儿推拿之后的一些经外奇穴也以另一种方式突破了一个穴位名称对应一个位点的传统方式。例如十宣穴,八风穴,八邪穴和四神聪穴等。
       三、近代对穴位的定义
       如果单从近代对一些新穴的命名来看。这些穴位的名称和使用完全失去了与经络相关的内容。唯一还剩下的内容就是皮肤下面有治疗价值的点。因此,近代对穴位的定义应当是:人体皮肤下面的有一定治疗价值的点。
       新穴位在抛弃了经络理论之后,陆续发现的穴位越来越多,但治疗的效果却越来越差。其实除了近代发现的新穴位以外,那些名称上与经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传统穴位(就是经穴)也已经是名存实亡了。现代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将经络理论与穴位的应用连接在一起了。所以现代对穴位的定义就仅仅是人体皮肤下面的有一定治疗价值的点。在这样一个穴位定义指导下,经络理论对穴位应用的指导意义几乎消失殆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7-5 17:33
    向二位学习!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7-5 18:10
       郭发渊?百度没有找到这本书!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7-5 18:43
      我们要有自信,对于经络的认识,我们要有自信。经络是中国古代发现的,西医没有发现他,西方科学也没有发现他!腧穴,经络是客观存在,能够治病就是证据。
        经络把人体的四肢、躯体与内脏联系起来了,而且有特异性的对应关系,足三里与胃肠道,内关与心脏……。西医西方科学没有发现他!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虽然把全身连接为一个整体,但是没有体表与内脏的特异性联系,无论生理学还是解剖学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现二者的特异性联系!单凭这一点,就能够颠覆西医学与西方科学的真理性!!科学性!!发现规律,发现真理,不是西方科学的特权!实际经验发现规律,发现真理,与西方科学没有关系!没有西方科学,照样能够发现规律,发现真理!
       经络超越了西医,超越了西方科学!西方科学需要一场革命,彻底打破西方科学神话,西方科学迷信!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7-7 13:5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7-5 18:43
我们要有自信,对于经络的认识,我们要有自信。经络是中国古代发现的,西医没有发现他,西方科学也没 ...

这番话中医人士还是不说为好,以免引起对中医产生新的不良看法。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7-7 16:38
黄中正 发表于 2016-7-7 05:55
这番话中医人士还是不说为好,以免引起对中医产生新的不良看法。

       中医的存在,彻底否定了真理一元论!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真理只有一个!现在出来两个真理,机械唯物主义彻底失败了!建立在机械唯物论基础上的西方科学是不完备的,有缺陷的,需要革命的!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7-8 02:28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16-7-8 02:32 编辑

下面是小儿推拿穴位中的几个以经络命名的穴位研究情况:      
       一、脾经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现代定位
        脾经穴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
         2)手指探穴
       用手指在拇指末节螺纹面处寻摸,可以摸到一个凹坑。用指尖按压这个凹坑较为敏感,有肺经和脾经的经络感传。
         3)牙签刺激
       用牙签刺激这个凹坑,可以发现肺经**和脾经***的经络感传。感传先向两侧横向传导到少商和老商穴,再沿肺经向心传导。经中府穴下行传到脾经的周荣穴。下行线到足大趾内侧端,足2、3 趾的两侧端和足4 趾的内侧端;上行线到舌边***。中途有分支到咽喉**,下颌**,脾***或胰***。有串经到心包经*,心经*,脾经***,胃经**,肝经**,肾经前后线*。
         4)结论探讨
       脾经穴的定位准确。
       2、穴位经络感传内容归纳
         1)穴位归经
       脾经穴归属于肺经。
         2)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
       舌边***,咽喉**,下颌**,脾***或胰***。
         3)穴位感传的串经
       有串经到心包经*,心经*,脾经***,胃经**,肝经**,肾经前后线*。
         4)左右穴感传的差异在脾或胰。
           (1)左侧到脾。
           (2)右侧到胰。
       3、脾经穴释名
         1)穴名字解
           (1)脾字指象小团扇那样的脾脏(扇柄)和胰脏(扇面)。
           (2)经字指织布机上的纵线。此处指经脉。
         2)穴位名称的意义
       脾经穴指穴位感传的重点在脾经。
       4、主治疾病分析
         1)现代治疗的病症
       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黄疸等。
         2)本穴治疗的重点疾病
       舌边肿痛,咽喉肿痛,下颌淋巴结炎,腹泻,食欲不振。
         3)属于本经和串经治疗的其它疾病
       待定。
         4)串经治疗的疾病及归经
       便秘(胃经),痢疾(胃经),黄疸(肝经)。


       二、心经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现代定位
       心经穴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2)手指探穴
       用手指在中指末节螺纹面处寻摸,可以摸到一个凹坑。用指尖按压这个凹坑较为敏感,有心包经和心经的经络感传。
         3)牙签刺激
       用牙签刺激这个凹坑,可以发现心包经**和心经***的经络感传。感传向两侧传导,在指甲角旁转入心包经。感传在腕横纹处向尺侧传导到心经的神门穴后呈双向传导:离心线到小指桡侧端;向心线到面部五官的耳**,眼结膜**,鼻**,舌***,牙***,唇***。中途有分支到心脏***,咽喉**,脑干**和边缘叶**。有串经到肺经**,小肠经*,脾经*,胃经**,肝经**,和肾经前后线*。
         4)结论探讨
       心经穴的定位准确。
       2、穴位经络感传内容归纳
         1)穴位归经
       心经穴归属于心包经。
         2)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
       耳**,眼结膜**,鼻**,舌***,牙***,唇***,心脏***,咽喉**,脑干**和边缘叶**。
         3)穴位感传的串经
       有串经到肺经**,小肠经*,脾经*,胃经**,肝经**,和肾经前后线*。
         4)左右穴感传的差异在心脏。
           (1)左侧到左心房和左心室。
           (2)右侧到右心房和右心室。
       3、心经穴释名
         1)穴名字解
           (1)心字指动物的泵血器官。
           (2)经字指织布机上的纵线。此处指经脉。
         2)穴位名称的意义
       心经穴指穴位的感传重点在心经。
       4、主治疾病分析
         1)现代治疗的病症
        高热昏迷,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心血不足,惊烦不安等。
         2)本穴治疗的重点疾病
       中耳炎,舌炎,结膜炎,鼻炎,牙痛,唇肿,心痛,咽喉肿痛,昏迷。
         3)属于本经和串经治疗的其它疾病
       惊烦不安,心血不足。
         4)串经治疗的疾病及归经
       五心烦热(肾经前线、心包经),小便赤涩(小肠经、肾经前后线)。

     三、肝经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现代定位
       肝经穴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2)手指探穴
       用手指在食指末节螺纹面处寻摸,可以摸到一个凹坑。用指尖按压这个凹坑较为敏感,有肺经,心经和肝经的经络感传。
         3)牙签刺激
       用牙签刺激这个凹坑,可以发现肺经**,心经**和肝经***的经络感传。感传先向两侧行走到食指两侧指甲角旁,再沿肺经到腕,沿腕横纹到心经的神门穴。至此感传呈双向传导:离心线到小指桡侧端;向心线到心脏***,在纵隔处连接肝经。感传上到头顶**百会穴,下到足大趾外侧端和足4 趾外侧端。中途有分支到耳**,眼**,鼻**,舌**,牙**,唇**,咽喉**,脑干**,肝脏***和生殖器官**。有串经到三焦经*,心经**,胃经*,脾经*,肝经***和肾经前后线*。
         4)结论探讨
       肝经穴的定位准确。
       2、穴位经络感传内容归纳
         1)穴位归经
       肝经穴归属于肺经。
         2)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
       心脏***,头顶**,耳**,眼**,鼻**,舌**,牙**,唇**,咽喉**,脑干**,肝脏***和生殖器官**。
         3)穴位感传的串经
       有串经到三焦经*,心经**,胃经*,脾经*,肝经***和肾经前后线*。
         4)左右穴感传的差异在心脏。
           (1)左侧到左心房和左心室。
           (2)右侧到右心房和右心室。
       3、肝经穴释名
         1)穴名字解
           (1)肝字指动物膈右下,肠上方的赤褐色代谢器官。
           (2)经字指织布机上的纵线。此处指经脉。
          2)穴位名称的意义
       肝经穴指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再肝经。
       4、主治疾病分析
         1)现代治疗的病症
       烦躁不安,惊风,目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
         2)本穴治疗的重点疾病
       巅顶痛,中耳炎,舌炎,结膜炎,内眼病,鼻炎,牙痛,唇肿,心痛,咽喉肿痛,昏迷,惊风,肝炎和生殖器官疾病。
         3)属于本经和串经治疗的其它疾病
       口苦咽干。
         4)串经治疗的疾病及归经
       烦躁不安(心经),五心烦热(心包经、肾经前线)。

      四、肺经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现代定位
       肺经穴位于环指末节螺纹面。
         2)手指探穴
       用手指在环指末节螺纹面处寻摸,可以摸到一个凹坑。用指尖按压这个凹坑较为敏感,有心包经和肺经的经络感传。
         3)牙签刺激
       用牙签刺激这个凹坑,可以发现心包经**和肺经***的经络感传。感传先向两侧传导经环指两侧指甲角连接心包经,再沿心包经传到腕横纹,沿腕横纹向桡侧传导到肺经的太渊穴。由此感传呈双向传导:离心线到拇指桡侧端;向心线到扁桃体后半**。中途有分支到耳**,眼**,鼻**,舌**,牙**,唇**,咽喉**,气管***,肺***和脊椎(C1、2、7,T1、2、3,L3)**。有串经到肺经***,大肠经*,心经*,胃经**,脾经**,肝经**和肾经前后线**。
         4)结论探讨
       肺经穴的定位准确。
       2、穴位经络感传内容归纳
         1)穴位归经
       肺经穴归属于心包经。
         2)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
       扁桃体后半**,耳**,眼**,鼻**,舌**,牙**,唇**,咽喉**,气管***,肺***和脊椎(C1、2、7,T1、2、3,L3)**。
         3)穴位感传的串经
       有串经到肺经***,大肠经*,心经*,胃经**,脾经**,肝经**和肾经前后线**。
  4)左右穴感传的差异不明显。
       3、肺经穴释名
         1)穴名字解
           (1)肺字指胸腔内两个海绵状的呼吸器官。
           (2)经字指织布机上的纵线。此处指经脉。
         2)穴位名称的意义
       肺经穴指感传的重点在肺经。
       4、主治疾病分析
         1)现代治疗的病症
       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2)本穴治疗的重点疾病
       扁桃体炎,咳嗽,气喘,咽喉肿痛,中耳炎,舌炎,结膜炎,鼻炎,牙痛,唇肿,脊椎损伤(C1、2、7,T1、2、3,L3)**。
         3)属于本经治疗的其它疾病
       虚汗,胸闷。
         4)串经治疗的疾病及归经
       脱肛(大肠经、肾经后线)。
  
     五、肾经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现代定位
       肾经穴位于小指末节螺纹面。
         2)手指探穴
       用手指在小指末节螺纹面寻摸,可以摸到一个凹坑。用指尖按压这个凹坑较为敏感,有心经和肾经前后线的经络感传。
         3)牙签刺激
       用牙签刺激这个凹坑,可以发现心经**和肾经前后线***的经络感传。感传呈向心向传导。感传从极泉穴到天突穴进入胸腔上部连接肾经后线。上行线到内耳**,下行线到足小趾外侧端。中途有分支到咽喉**,脑干**,前列腺**和肛门***。另一个分支经锁骨下的俞府穴连接肾经前线。上到扁桃体前半***,下到足小趾内侧端。中途有分支到脑干**,咽喉**,肾脏***和生殖器官***。有串经到肺经*,大肠经*,小肠经*,脾经*,胃经*,肝经*和胆经前后线*。
         4)结论探讨
       肾经穴的定位较为准确。
       2、穴位经络感传内容归纳
         1)穴位归经
       肾经穴归属于心经。
         2)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
       内耳**,咽喉**,脑干**,前列腺**,肛门***,扁桃体前半***,肾脏***和生殖器官***。
         3)穴位感传的串经
       有串经到肺经*,大肠经*,小肠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前后线*和肾经前后线***。
         4)左右穴感传的差异不明显。
       3、肾经穴释名
         1)穴名字解
           (1)肾字指人和某些高等动物分泌尿液的器官。深红色,椭圆形,一握大小。
           (2)经字指织布机上的纵线。此处指经脉。
         2)穴位名称的意义
       肾经穴指刺激穴位诱发的经络感传重点到肾经前后线。
       4、主治疾病分析
       1)现代治疗的病症
       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虚喘,膀胱蕴热,小便淋漓刺痛等。
       2)本穴治疗的重点疾病
    耳聋,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抽搐,遗尿,小便淋漓刺痛,腹泻,脱肛,肾炎,生殖器官疾病等。
         3)属于本经和串经治疗的其它疾病
       先天不足,久病体虚。
         4)串经治疗的疾病及归经
       待定。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7-8 05:53
热烈祝贺guo先生的新书《解密中医穴位》出版上市。先生继承传统,勇于实践,发前人所未发,是对中医和医学的新贡献。
作者: 更新    时间: 2016-7-14 16:01
一本书出版了是好事情,应该值得庆贺。但我看到大家的回复多数都是在打嘴仗。有那闲工夫去学习多好,这是个人提议。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10-15 02:50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7-8 05:53
热烈祝贺guo先生的新书《解密中医穴位》出版上市。先生继承传统,勇于实践,发前人所未发,是对中医和医学 ...

非常感谢你的祝贺。不过此书继承为主,发展的部分实在不多。所做的贡献只在于把失传的东西给还原回来罢了。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0-24 07: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9-10-24 11:38
事实胜于诡辨,存在揭穿谎言。亦之论坛行骗,神经可有家园。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20-4-28 15:10
传统的经穴都是凹陷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20-4-28 15:11
经络把人体的四肢、躯体与内脏联系起来了,而且有特异性的对应关系,足三里与胃肠道,内关与心脏……。西医西方科学没有发现他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20-5-25 01:12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7-5 14:43
我们要有自信,对于经络的认识,我们要有自信。经络是中国古代发现的,西医没有发现他,西方科学也没 ...

       我们要有自信,对于经络的认识,我们要有自信。经络是中国古代发现的,西医没有发现他,西方科学也没有发现他!腧穴,经络是客观存在,能够治病就是证据。
        经络把人体的四肢、躯体与内脏联系起来了,而且有特异性的对应关系,足三里与胃肠道,内关与心脏……。西医西方科学没有发现他!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虽然把全身连接为一个整体,但是没有体表与内脏的特异性联系,无论生理学还是解剖学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现二者的特异性联系!单凭这一点,就能够颠覆西医学与西方科学的真理性!!科学性!!发现规律,发现真理,不是西方科学的特权!实际经验发现规律,发现真理,与西方科学没有关系!没有西方科学,照样能够发现规律,发现真理!
       经络超越了西医,超越了西方科学!西方科学需要一场革命,彻底打破西方科学神话,西方科学迷信!——————————————————————
废话一堆。
十二经循行路线尚不存在,还自信个什么劲儿
十二经路线的衔接,是如何得出来的?
重复几千年就成真理了?跳大神重复的历史更久远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0-5-29 06:33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5-29 06:34 编辑

经络是客观存在,十二经循行路线是客观存在,十二经衔接是客观存在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0-5-29 06:40
经络发现超越了医学科学,科学需要一场革命,不需要科学迷信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20-5-29 18:54
武极 发表于 2020-5-29 02:33
经络是客观存在,十二经循行路线是客观存在,十二经衔接是客观存在

说一下三焦是什么形状,三焦与三焦经是如何联接的吧?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20-5-29 18:58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   
但“经络”现象的本质是神经、循环、淋巴、内分泌等系统及肌肉组织等功能的集合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1、十二经是由五行学说再加变通而套生出来的。
       因五脏配五腑之和等于10,无法与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总数的12相对应,故将“孤之腑”“ 三焦”拉上凑数。但还欠少了一个脏,即又牵强地将 “心之包膜”算做一个脏来填空缺。
       2、十二经循行路线、乃至相互顺接的内容,是通过临床所见、、猜测、艺术加工等形式,人为地编制而成。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证实:
          1)、脾脏具体所指至今都不明了,其经络起止,就无从谈起。
          2)、如果说心包络能算一经的话,那么,肾包络呢?肝包络呢?而胸腔则更不应该遗漏。
          3)、胆囊、膀胱不过是替肝脏、肾脏贮存胆汁、尿液的一个囊而已,自然不能与心、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相提并论。
          4)、三焦具体所指是模糊的,却能绘出个“经”来。
          5)、大脑如此重要器官,竟然没有进入“五行学说”所规定的“经”的范围。
       3、经络与神经    针剌时的得气,显然是神经的反应。
       6、经络与腺体   人体的腺体可分为有管腺和无管腺两大类。有管腺又叫外分泌腺,其分泌物需经导管排出,如消化腺、汗腺;无管腺又叫内分泌腺,它由腺细胞为主体组成,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没有腺导管,其分泌叫激素,直接进入血管。腺体分泌的激素,既然进入血管,也就敷布到全身。
       总之,由五行学说等演绎出来的,并经过人为编制而成的“十二经及其循行路线”,事实证明不存在。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0-5-29 20:55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5-29 21:08 编辑

三焦不是一个脏,三焦中,中医心,中医肝,中医肾,有气,气联接三焦经,气联接十二经,气联接肝经,气联接肾经,气联接心经,针剌时的得气是气反应,不是神经的反应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20-5-29 23:01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20-5-29 19:08 编辑
武极 发表于 2020-5-29 16:55
三焦不是一个脏,三焦中,中医心,中医肝,中医肾,有气,气联接三焦经,气联接十二经,气联接肝经,气联接 ...

三焦不是一个脏,三焦中,中医心,中医肝,中医肾,有气,气联接三焦经,气联接十二经,气联接肝经,气联接肾经,气联接心经,针剌时的得气是气反应,不是神经的反应
——————————————————
先生很诚恳,但这解释太牵强。
经络用气联接三焦,既然如此,全身的组织都在气联接的范围了,除三焦经外,其它的十一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针剌时的得气是气反应,不是神经的反应
————————————————————
行相关神经手术切除后,那得气还会存在吗?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0-5-30 07:29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5-30 07:47 编辑

十二经对脏腑是药理作用,不是生理作用,十二经对循行路线皮肤肌肉是生理作用,没有十二经经气,就没有十二经循行路线皮肤肌肉生理功能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0-5-30 07:51
没有十二经,没有十二经经气,脏腑生理功能存在,十二经对脏腑药理作用不存在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0-5-30 07:58
相关神经手术切除后,那得气还会存在吗?没有相关实验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0-5-30 08:00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20-5-29 18:58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   但“经络”现象的本质是神经、 ...

很明显针灸一个足三里穴治疗作用与人体很多不同系统都有联系。
说明经脉经络绝不是以神经产生药理作用,这太清楚了。
因为如果针灸是神经作用,必然在一个穴足三里有很多种不同的神经组织存在,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也不可能以对于一个足三里一个地方的不同的多种神经组织选择其中某一个神经组织用针灸。
而如果有免疫生理学常识应知道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毫无关系,免疫系统是免疫细胞及免疫物质免疫信号传递产生产生理免疫或病理免疫。
用神经生理调节根本就不会对病理免疫对炎症有治疗作用。
说明针灸根本就不是对神经生理调节作用,针灸完全与神经生理调节无关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0-5-30 08:10
腺体分泌的激素,既然进入血管,也就敷布到全身。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0-5-30 08:14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5-30 08:20 编辑
武极 发表于 2020-5-30 08:10
腺体分泌的激素,既然进入血管,也就敷布到全身。

激素是生理信号,没有气对激素作用,激素不能与激素受体结合,激素不能与激素受体结合,激素不能产生生理信号作用,激素,生理信号分布全身,气也就分布全身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