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为中医书友会载文1000期而作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昆文
时间:
2016-6-7 20:28
标题:
为中医书友会载文1000期而作
为中医书友会载文1000期而作
王昆文
我认为,中医书友会比目前国内的许多中医药类杂志和报纸都办得更好,更吸引人,在中医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原因就在于它的纯粹、高质量,与读者的紧密联系与互动,及时反馈读者的意见(包括评论),完全是一种平等、自由和开放的态度。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它有一支称职、敬业、勤奋而又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编辑团队。他们朝气蓬勃,热情洋溢,为了一个共同的中医理想——复兴中医,而聚合在一起。它为我们众多书友搭建起了一个坚固而又实用的中医传承的桥梁与平台,从而使许许多多的中医人从这个桥梁跨越,在学术水平上得到充实、飞跃与提高。
在这个平台上没有官话、套话、空话,没有冗长无味的官样文章,没有院长、局长、科长,有的只是同道与同学,只是紧密联系临床实际的学术探讨。大家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共同学习与提高,其乐融融!
我与主编蔡仲逊先生曾有过“一面之缘”——不是亲自见过面,而是在邮箱上通过电子邮件,另外也通过一次电话。那是在2010年6月,我写了一篇关于《问中医几度秋凉》的读后感,题目为“不是中医,胜似中医”。我把文章发到北中医的《医天地——橘井论坛》,很快就收到管理员蔡仲逊先生的回复。其内容是:
“感谢楼主。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希望可以作为书评发表到报纸上,已通过您的新浪邮箱联系。盼复。阿德民 6月9日 ”次日,蔡先生又再次回复我:
“王老师:您好。我们一般是发到中国中医药报或新闻出版报,也有一些发表到地方晚报上。您已经寄发中医药报,那就等等那边的消息。若不能发表,再由我这边联系吧。祝好。”为了此事,后来我与蔡先生还通过一次电话。(注:遗憾的是,此文最终未能发表,现在我已把它收入了本人拙作《坐堂医笔记》一书)
也算是我与蔡先生有缘吧,时隔五六年后,我于去年12月又成为了中医书友会第5期亲情会员。这半年来,我几乎每天都会与会友们接触,阅读新刊载的文章。即使是旅游在外,也不忘在上面留言,总想说上几句,可谓“心想往之”。
我认为,中医书友会实际上相当于是一个在网上由民间自办的中医函授学校。教材是每天一期发表的一至三篇文章(有原创,也有转载)。虽然它不分班级,不考试,也不发文凭,但其函授的性质和功能是有的。学员来自四面八方、天南海北,都是自愿的、积极的和认真的;既有从医多年的中医师,也有业余的或刚入门的中医爱好者。持之以恒,他们必然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因为中医书友会的定位准确,它就是为中医师服务,为中医学者服务,不是为中医院或其它什么服务。
目前,社会上有许多人想学中医,但是苦于没有民办的中医学校,更没有传统的纯中医学校。公办的中医药大学又要通过高考录取,且是全日制的,收费既高,而且还要学习西医。中西医混杂而学,这就难以学得好,令人失望。
中医书友会使我们见到了中医未来发展的希望和可能繁荣兴旺的前景,它是民间中医人自己打造的,而不是官方主办的。迄今它已刊出文章即将至1000期,拥有关注它的人数接近40万。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数字!可以说,它已经成为振兴中医的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和有强大影响力的中医交流平台,事业前景光明。
今年2月,我曾写了一篇短文介绍中医书友会,把它发上几个中医论坛向网友们推荐,题目是“蔡仲逊先生谈中医书友会”。其中有《中医中药论坛》“医药热点”栏目的版主把此文用红字标题置顶,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
“民间路线加互联网精神传承中医”,这就是蔡仲逊先生创办灵兰书院和中医书友会的基本构想和初衷。现在他和他的团队已朝着这一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人气渐旺,曙光初现,前面任重道远,不可稍懈!
我很佩服蔡先生特立独行、“坚定地选择离开体制”、勇于开拓创新的果敢精神,但他又是头脑清醒的,理智的而不是鲁莽的。十年高校论坛,五年图书出版,近三年的中医书友会,蔡先生走过了一段探索与创业的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虽然艰辛,但有收获。首先是得到了许多中医人、同道与同学的认可和肯定。我相信,只要有适当的、宽松的条件,任何民办的、民间的中医学术组织及其产品,都一定能发展壮大,甚至其成绩有可能超过那些公办的和官方的。我毫不怀疑这一点——中医宜定位在民间。
祝贺中医书友会载文1000期!
2016、6、7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