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五行学说中的生克乘侮理论无法成立 [打印本页]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4-30 07:49
标题: 五行学说中的生克乘侮理论无法成立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4-30 04:03 编辑

       五行学说中的重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五行的特性,二是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理论。

一、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日稼穡
       这些原始的认识是有道理的,其思想对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无所谓什么五行。事实上,随着人类认识的提高,自然界的物质有多少种类就是多少种类,无需用“五”限制住;同理,人类发现的物质,有多少特性就应该让其有什么特性,也无需被固有的思维限制住。


二、五行之间的相互生克乘侮关系,是无法成立的。


                  从一年四季、一日十二时等配属五行看五行学说生克乘侮理论无法成立

--------------------------------------
-------------------------------------
------------------日中-----火克金----------------
------------------------按季节推算是火生金----------
--------↗---------------------↘--------------
----------------------------------------
---木生火-------------------------------
-------------------------------------
-木生土?土生木?→---是土生金,还是金生土?-→日西-------
--------------------------------------
----------------------------------------
-木之生,需土、水、火的配合得力---------------金生水-------
----------------------------事实上,谁见过金生水了?----
--------↖---------------------↙-----------
------------------子夜-----------------------
----------------------------------------
-----------------------------------------
-------------------------------------------
----------------------------------------
----------------------------------------
-------------------------------------------



       从四季顺序看,春——夏——秋——冬——春,再套上“行”,那么,就成了
                           木——火——金——水——木
       从其中可以看出,夏生秋,代入“行”,就成为:火生金了,不是传统五行学说中的火生土了。显然,这种人为地乱插队,只是为了扭曲自然界规律以服从于人们的臆想。



       因此,五行学说中生克乘侮理论是无法成立的。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4-30 08:04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4-30 04:07 编辑

董建军
睁着眼睛说胡话,一方面存在,一方面说不成立
——————————————————————————
      等于没有说。
      ——这里说的是,五种行的性质、特点存在,而五种行之间相互的生克乘侮关系不成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4-30 16:22
     阴阳,也是无稽之谈!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4-30 18:22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30 12:22
阴阳,也是无稽之谈!

如果阴阳学说经不起推敲,需要质疑,进一步说应该需要纠正的话,那么,我支持您。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4-30 21:50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4-30 10:22
如果阴阳学说经不起推敲,需要质疑,进一步说应该需要纠正的话,那么,我支持您。

     不是纠正,而是废除!!!!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4-30 21:57
        按照先生们的思维,阴阳不能看西医的病!阴阳能够治疗急性腹膜炎?多器官功能障碍?……??
        阴阳应该直面西医理化检查!你行吗??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4-30 22:0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30 17:50
不是纠正,而是废除!!!!

先生有这个能力的话,我第一个支持。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4-30 22:09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30 17:57
按照先生们的思维,阴阳不能看西医的病!阴阳能够治疗急性腹膜炎?多器官功能障碍?……??
     ...

我当然不行了。               不是您自己夸下海口要废除的嘛!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因为您已经是成年人了哟!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5-1 06:44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4-30 14:09
我当然不行了。               不是您自己夸下海口要废除的嘛!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因为您已经是成年人 ...

         
         你既然承认  【阴阳不能看西医的病!阴阳不能够治疗急性腹膜炎?多器官功能障碍……】【 阴阳不能够直面西医理化检查!】阴阳就应该废除!你说是不是啊?
        阴阳应该废除!你表个态,可不要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含糊其辞啊!!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5-1 06:51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4-30 10:22
如果阴阳学说经不起推敲,需要质疑,进一步说应该需要纠正的话,那么,我支持您。

看来,仁海先生真的要“走火入魔”了!主张废弃五行学说,尚且可谓认识片面;如果再主张废弃阴阳学说,那就不是认识问题而是立场问题了!不要认为是学术论坛,就可以肆无忌惮!人,还是有点信仰,有点底线的好。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1 07:49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5-1 02:51
看来,仁海先生真的要“走火入魔”了!主张废弃五行学说,尚且可谓认识片面;如果再主张废弃阴阳学说,那 ...

老先生啊,要废除阴阳学说,是融合观老学士的意思。我一向主张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灵魂。不信,您再看看上下文?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1 07:50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5-1 02:51
看来,仁海先生真的要“走火入魔”了!主张废弃五行学说,尚且可谓认识片面;如果再主张废弃阴阳学说,那 ...

老先生啊,要废除阴阳学说,是融合观老学士的意思。我一向主张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灵魂。不信,您再看看上下文?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1 07:53
董建军 发表于 2016-5-1 03:20
王锡民 五行学说当然是不成立的。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王教授,阴阳周期 ...

实验在哪里?说来看看?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5-1 09:46
用四季描述阴阳五行原理本是有点牵强。四季中的现象与阴阳五行的内容相似的地方主要有这二点:一是周期性,阴阳五行是描述周期现象的理论,四季是周期变化的。二是周期现象有四个阶段,阳升阴降、阳降阴降、阳升阴升、阳降阴升,与四季变化相似。用四季变化主要解释阴阳变化,无法解释五行。四季的周期基本是不变,但五行的变化会改变阴阳变化的周期,“土”增大则周期变长,“金”和“水”增大则周期缩短。阴阳和五行的内在关系比较复杂,不在这详细介绍。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1 09:46
董建军 发表于 2016-5-1 03:20
王锡民 五行学说当然是不成立的。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王教授,阴阳周期 ...

董建军:
这是机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我说您跟杨月举教授是同学吧!

        一一要么,根本就不懂理;要么,根本就不讲理。


        机密也能拿来当证据辩论?在法庭上,让你出示证据证明你没犯罪时,你可以说那是机密?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5-1 11:54
黄中正 发表于 2016-5-1 09:46
用四季描述阴阳五行原理本是有点牵强。四季中的现象与阴阳五行的内容相似的地方主要有这二点:一是周期性, ...

说得好,可惜谬以千里。
1,【四季是周期变化的】,周期是360度,也叫太极,也叫天周。既是周期,就可无限分纪。四季是四分,24气是24分,72候是72分,为什么不能五季五分?
2,【周期现象有四个阶段】,周期是阴阳变化的周期,阴阳是气化,不仅仅是四个阶段,而是“不可胜数”个阶段。四个阶段是日月运行周期的四个正位的时间。而四个正位是以地球为中心的正位,没有地球还有什么东西南北?还有什么春夏秋冬?所以,地球居四个阶段之中,即四个阶段也可分成五个阶段。
3,【四季变化主要解释阴阳变化,无法解释五行】,五行是日月的五方之行,是日月的天周之行。日月之行产生阴阳气数的变化,也产生金木水火土有形之质的变化。所以,五行是五行之质,阴阳是五行之时,七星是五行之源。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1 12:15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5-1 07:54
说得好,可惜谬以千里。
1,【四季是周期变化的】,周期是360度,也叫太极,也叫天周。既是周期,就可无 ...

那么,您还是先让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一年四季改成五季,公众都认可之后再来讨论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5-1 15:52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4-30 23:50
老先生啊,要废除阴阳学说,是融合观老学士的意思。我一向主张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灵魂。不信,您再看看上 ...

       仁海先生,你用阴阳治疗一个急性腹膜炎看看!你能不能治疗?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5-1 15:57
你把辩论的内容好好翻翻看看!
废除五行学说,金间接生木,间接生孙子!还要重复吗??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5-1 16:22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5-1 11:54
说得好,可惜谬以千里。
1,【四季是周期变化的】,周期是360度,也叫太极,也叫天周。既是周期,就可无 ...

你受易的影响真不小。可是易的阴阳和五行的阴阳有可能有本质的区别。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5-1 16:58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4-30 23:50
老先生啊,要废除阴阳学说,是融合观老学士的意思。我一向主张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灵魂。不信,您再看看上 ...

         【 我一向主张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灵魂】那是假的!
           废除五行学说,就是废除阴阳!道理是一样的。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5-1 17:20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6-5-1 09:22 编辑

仁海先生又把这个问题展示出来了,他用一年有四季,难于和五行相吻合,尤其出现了夏季转为秋季是火变为了金,而火是不能生金,并以此质疑和否定五行学说的正确性。乍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是被仁海先生钻了空子,或者说仁海先生还没有真正了解四季的实质。

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客观的,经久不变的,但是季节的划分是人为的,可以改变的。而且由于人处的地球的经纬度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季节里,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的感受也是差异很大的。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而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地球上,中国大地上,四季分明的地方不是没有,但是四季不分明的地方也是存在的,所以,人为的四季划分并不能成为否定五行规律的可靠依据。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5-1 17:38
四季的划分虽然是人为的,但是气候以及物候的变化确是客观的。也就是说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变化,以及人体的生、长、壮、老、已变化是不容否定的,也是与五行规律丝丝相扣的。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6-5-1 20:12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5-1 21:22
黄中正 发表于 2016-5-1 16:22
你受易的影响真不小。可是易的阴阳和五行的阴阳有可能有本质的区别。

先生可能不是搞中医的,不仅医易不分,连事实也不懂。你说,我说的,哪是易?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5-1 21:31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5-1 12:15
那么,您还是先让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一年四季改成五季,公众都认可之后再来讨论吧。

春夏秋冬四时,是阴阳之气;金木水火土五季,是阴阳之质。中医是以中医法典而行,用不着法律。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1 22:06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5-1 17:31
春夏秋冬四时,是阴阳之气;金木水火土五季,是阴阳之质。中医是以中医法典而行,用不着法律。

金木水火土五季,是阴阳之质
——————————————————
如何划分出来的五季?没听说过啊。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1 22:19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5-1 13:38
四季的划分虽然是人为的,但是气候以及物候的变化确是客观的。也就是说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变化,以 ...

人为的划分,也是要复合客观规律,否则,乱划分就会站不住脚,久而久之,就会被否定。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5-1 22:20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5-1 14:06
金木水火土五季,是阴阳之质
——————————————————
如何划分出来的五季?没听说过啊。

   废除五行,你已经输了,金间接生木,间接生孙子!就是明证!
       阴阳你就搞不懂了!阴阳治不了急性腹膜炎!也不能直面理化检验!要不要废除?你不敢表态,因为你没有根据!!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1 22:28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5-1 18:20
废除五行,你已经输了,金间接生木,间接生孙子!就是明证!
       阴阳你就搞不懂了!阴阳治不了急 ...

       你这是根本不懂阴阳学说,越说越丢人。

       你何时赢过?无非是用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捆绑在一起以达到胡搅蛮缠的目的,或者讲什么生理与五行无关,病理与五行无关。这些有用吗?


      “中西医不可通约”,这一条就说明你的中医理论仅仅是半瓶子水了。——如此教条,读的书再多,也不过是读书的机器。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5-1 23:09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5-1 22:19
人为的划分,也是要复合客观规律,否则,乱划分就会站不住脚,久而久之,就会被否定。

  不懂就是不懂,360天不是规律吗?5日一候不是规律吗?3候一气不是规律吗?72候,24气不是规律吗?这就是阴阳。五行是阴阳的物质表现,即万物生化的表现。你不承认五行,是不承认物质,是不承认万物的存在,是不承认人体的存在,故也是不承认中西医学的存在。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1 23:55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5-1 19:09
不懂就是不懂,360天不是规律吗?5日一候不是规律吗?3候一气不是规律吗?72候,24气不是规律吗?这就 ...

那么,将一年划出五季来看看。——那就是不符合客观规律,所以普通民众不采用,中医界中大部分人也不认可。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5-2 00:07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6-5-2 00:09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5-1 21:22
先生可能不是搞中医的,不仅医易不分,连事实也不懂。你说,我说的,哪是易?


所谓“医易不分”倒底是什么含义,先生可去看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

再说阴阳五行不是中医的专利。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5-2 08:54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5-1 14:28
你这是根本不懂阴阳学说,越说越丢人。

       你何时赢过?无非是用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捆绑在 ...

        我不懂阴阳,你懂,你说说阴阳怎么治疗急性腹膜炎的??废除五行的时候,你不是说五行不能治病!!阴阳能不能治病??你直接说!不要说别人不懂!!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5-2 09:03
       金生木,间接生孙子!谁能够证明间接生孙子,五行就一定废除!如果不能,五行就废除不了!仁海先生,你能够证明吗??
      不用再纠缠五行了!越描越黑!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5-2 09:36
黄中正 发表于 2016-5-2 00:07
所谓“医易不分”倒底是什么含义,先生可去看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

再说阴阳五行不是中医的专利 ...

你不懂中医,说又说不出个理来,教你又不听,你掺乎个啥?我学中医,读中医书,科技史与医何干?中医的阴阳五行,是中医的专利。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5-2 10:38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6-5-2 10:40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5-2 09:36
你不懂中医,说又说不出个理来,教你又不听,你掺乎个啥?我学中医,读中医书,科技史与医何干?中医的阴 ...


是谁说不出理由?真是好奇怪。科技史告诉你,阴阳五行引入中医有二千年,在医书中出现易经不到一千年,是宋以后,而且从此后除温病学外,中医理论再也没有出现之前的发展速度和超越《内经》《伤寒论》等的论著。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5-2 11:33
黄中正 发表于 2016-5-2 10:38
是谁说不出理由?真是好奇怪。科技史告诉你,阴阳五行引入中医有二千年,在医书中出现易经不到一千年, ...

你说的科技史是不正确的,因为《内经》立书明意“昔在黄帝”,即阴阳五行自远古始。我学《内经》,不干《易经》,你既知【中医理论再也没有出现之前的发展速度和超越《内经》《伤寒论》等的论著。】为什么不懂内经之理?为什么把内经当易经?为什么用科技史取代内经?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5-2 12:50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6-5-2 13:48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5-2 11:33
你说的科技史是不正确的,因为《内经》立书明意“昔在黄帝”,即阴阳五行自远古始。我学《内经》,不干《 ...


是你说的医易不分家。一般技术史不是由一二个专家来制定,最后定稿是要通过集体认可。你认为技术史是错的,却认可个人常识。

朱震亨 滋阴派 在治疗上提倡滋阴降火之法。

李东垣 补土派 治疗上当以升发脾阳为主。

张从正 攻下派 去邪的方法主要有汗、吐、下三法,张氏特别善于应用这3种方法,他扩大了三法的应用范围 。

刘完素 寒凉派 六气皆可从火化,因而大力倡导火热论,治疗上以清热通利为主,善用寒凉药物。

这四大家在临床上将阴阳五行某一行在医病上发扬光大。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2 13:54
董建军
无中生有,农历有五季吗?
————————————————————————
小董说得好,农历有五季吗?——赞一个!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2 13:57
黄中正 发表于 2016-5-2 06:38
是谁说不出理由?真是好奇怪。科技史告诉你,阴阳五行引入中医有二千年,在医书中出现易经不到一千年,是宋以后,而且从此后除温病学外,中医理论再也没有出现之前的发展速度和超越《内经》《伤寒论》等的论著。

先生这才是真正地做学问的人士!赞!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5-2 14:05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5-2 05:54
董建军
无中生有,农历有五季吗?
————————————————————————

五季养生:春夏秋冬四季养生法则


  五季养生 春夏秋冬四季养生法则

  我国古代对一年季节的划分有四季和五季两种方法。因人体有五脏,故常用五脏与五季相对应来说明人体五脏的季节变化。《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就是以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来分别对应的。其含义是说春天肝脏功能强盛,夏天心脏功能强盛,长夏脾脏功能强盛,秋天肺脏功能旺盛,冬天肾脏功能强盛。正因为五脏与五季相应,因此在春、夏、长夏、秋、冬这五个季节应分别以相应的脏器作为养生重点。具体的保健方法如下:


  ○春、立春到立夏养肝之道

  春天的到来,温暖的气候将会使人的活动量日渐增加,新陈代谢日渐加快。在人体内部,血液循环加快,营养供应增多,以适应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血液循环的加快主要在于血量的调节;营养供给的增加则重在消化、吸收。这些功能在中医看来,均与肝脏有密切的关系。“肝藏血”其意为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之功能。肝的另一功能是管理情志,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对营养物的消化和吸收。在春天,人体的新陈代谢与肝脏有很大关系。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就必须保持肝脏旺盛的生理机能。如果肝脏运作失常,适应不了春季的气候变化,就有可能出现一些病症,精神病及肝病患者尤其容易在春季发病。中医的“春宜养肝”、“春应在肝”是很有道理的。

  因此,春天的养生重点要放在对肝脏的保养之上。在春天三月里,切忌过分劳累,以免加重肝的负担。与此同时,肝病患者及高血压病患者,也应在春季到来之时,加强服用养肝、降压之药物,精神病患者宜于此时定期服药,避免精神受到刺激。这些都是顺应春季变化特点,保肝养肝之养生法则。

  春天为何要养肝:

  春天万物复苏,细菌也大量繁殖,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细菌大量的繁殖加大了肝脏解毒的负担,所以春天要补充肝脏能量。

  养肝蔬菜、水果:白菜、菠菜、四季豆、胡萝卜、青枣、青苹果、柠檬等。

  生活养肝:晚上11点-3点式肝胆经运行时间,保持正常睡眠、有益于养肝。保持心情平和、性格开朗、多穿平底鞋走路等。


  ○夏、立夏到小暑养心之道

  夏季是人体体内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候,室外活动多,运动量也相应增大,加上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不易入睡,人的睡眠时间自然比其他季节少一些,因而体内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流汗也多。上面这些因素决定了在夏季里心脏的负担明显加重,如果此时不注意对心脏的保养,则很容易使心脏受到损伤。正如《养生论》里所说:“夏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如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为热矣。”其大意是说,夏天应该调节养息心脏,尽管夏季热浪滚滚,但人们应该经常如冰雪在心一样静养心脏,不可以因为天气炎热而浮躁,这样会增加心脏负担,甚至损负心脏,要“心静体自凉”。另外,夏天天热,容易失汗,这样给暴饮提供了条件,对心脏害处极大。因为,短时间内喝下大量的水或饮料会迅速增加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年高或心脏功能欠佳者尤应引起注意。夏天尽管天热难当,也要适当地运动,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增加心脏血流量,对心脏会有很大的好处。


  ○长夏、小暑到立秋养脾之道

  长夏,是指夏末初秋那段时节。此时的天气特征是:炎热而多湿。此期,万物丰茂,蔬菜、瓜果陆续上市,由此极大地促进了人体的消化功能,因此应该注重对脾脏的保养,防止因饮食而带来的消化道疾病。天气炎热,人们喝水就多,喝水多就冲淡了胃液,从而降低了胃液的杀菌能力,使细菌容易侵入肠道。与此同时,湿热的天气极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食物极易腐烂变质。因此,长夏之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年迈体弱者消化功能较差,最好少吃一些油腻的食物,多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这是因为含脂肪多的食物会使胃液分泌减少,胃排空减慢。“湿邪困脾”。由于长夜多湿,湿邪之气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要注意防止湿邪伤脾,如居室应保持干燥、少接触生水等等。

  仲夏为何要养脾

  答仲夏介于夏和秋之间,这个季节气候湿热,特别容易造成湿热困脾、脾胃不和、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所以仲夏需要养护脾、胃功能。

  养脾蔬菜、水果:南瓜、红薯、玉米、芒果、哈密瓜、葡萄柚、香蕉等。

  生活养脾:早上7点-11点是脾胃经运行时间,此事应给脾脏补充能量、有益于养脾,减轻思想负担、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等。


  ○秋(立秋到立冬)养肺之道

  秋天一到,天气就慢慢地变得凉爽了。秋天是由炎夏走向寒冬的过渡季节,天气变幻莫定,时凉时热,时寒时暖,如此多变之节,最难将息。这种多变的气候往往容易使人着凉感冒,所以秋天发生咳嗽痰喘的病人很多,患有咳嗽老病的人最易发作。中医根据季节的变化对人体影响的规律,总结出了秋季易损肺气的理论,警示人们在秋季应注意天气的不断变化,好好保护肺气,避免发生感冒、咳嗽等疾病。中医学认为,“肺开窍于鼻”,鼻为肺之门户,外邪侵肺常曲鼻孔入肺,因此时常按摩、洗浴鼻子有助于增强肺脏功能。不少人鼻腔粘膜对冷空气过敏,秋季一到便伤风、流涕。除需必要的治疗外,还需经常按摩鼻部。其方法是以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待有热感后,用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20次。每天按摩1-2次,可增强鼻的耐寒能力,亦可治疗伤风及鼻塞不通。如果每日清晨或傍晚用冷水浴鼻,效果更好。办法是:将鼻浸在冷水中,闭气不息;一会儿后,抬头换气,再浸入水中;如此反复5-10遍。此二法皆能增加肺脏功能,有利于防治吸呼道疾病,对身体大有益处。

  秋天天气干燥,肺于外界直通易导致咽干、鼻燥、干咳等,肺需要润化其燥,导致肺脏功能负荷加大,所以需要加以润肺、养肝。

  养肺蔬菜、水果:白萝卜、藕、淮山、百合、银耳、莲子、人参果、梨等。

  生活养肺:早上3-5点是肺经运行的时间,也是一天当中空气最好的时候,此时去树林散步和运动,有益于养肺,忌久卧和过度悲伤等。


  ○冬、立冬到立春养肾之道

  隆冬季节,天寒地冻,草木凋谢,冻冰伏出,北风呼啸,动物进入了冬眠时期,人们的室外活动也大大减少。冬季的严寒气候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降到了一年的最低潮。在这个严冬的季节里,年老体弱者非常容易感觉到寒冷的可恐可怖。这是由于代谢水平较低,能量和热量供应不足所致。

  人体的阳气来源于肾脏,肾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寒冬来临之时,人体需要有足够的热量和能量来抵御寒冷。倘若肾功能虚弱,就会出现阳气不足的现象,甚至出现头晕、心慌、气短、腰膝疲软、乏力、小便失禁等症状。所以,冬季理应滋养肾脏,这样不仅可以防止疾病,还可增进健康。养肾的方法很多,如在冬季可适当进补,使较充分的阳精保持在体内,一旦春季到来,阳气升发,即可及时供给能量及营养,不至于由于阳精亏乏而使阳气生发困难;一些阳气虚弱的人在冬季往往更加虚弱,这可在夏季阳盛之时预先给以治疗,以扶助阳气,即“春夏养阳”,使阳气得到恢复和调养,待到冬季来临不致因为阳气过度虚弱而生发疾病。

  冬藏养肾

  中医五行-水(元素)-黑色(颜色)-咸(味道)-恐(情绪)-站(行动)

  经络运行时间:

  肾经   17:00―19:00

  膀胱经  15:00―17:00

  三焦经  21:00―23:00

  免疫疗法:

  食疗:以纯天然黑色食品为主,吃微咸,不宜过咸。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葡萄,栗子,等。

  运动:每天至少站10――20分钟(静心)

  口服:葡萄柚,薰衣草,丝柏,橙花,玫瑰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112/12/10261947_247375690.shtml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5-2 14:06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5-2 05:54
董建军
无中生有,农历有五季吗?
————————————————————————

[attach]10868[/attach]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2 14:22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5-2 10:05
五季养生:春夏秋冬四季养生法则

       这些东东如果是正确的话,那么, 中医们早就全部成神仙了,而且呢,西方医学哪里还能有进入中国的机会?——门儿都没有。

      事实上呢?


      ——唉,不说了,说多了眼里都是泪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5-2 16:13
       阴阳 这个东东如果是正确的话,那么, 中医们早就全部成神仙了,而且呢,西方医学哪里还能有进入中国的机会?——门儿都没有。

      事实上呢?


      ——唉,不说了,说多了眼里都是泪水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5-2 16:28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6-5-2 08:34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5-2 06:22
这些东东如果是正确的话,那么, 中医们早就全部成神仙了,而且呢,西方医学哪里还能有进入中国的 ...

实际上,古代一年有四季、五季两种分法。分四季,每一季中的三个月可分别冠上表示前期、中期、末期的“孟”、“仲”、“季”三字以为称呼。分五季,是从四季中的夏季又分出一季的结果。具体说来,是将夏季中的季夏之月(夏历六月)这一时段分出来作为一 季,是为“季夏之季”(季夏之月被分出之后,夏季就只包含孟夏、仲夏两个月)。如此,五 季即为:春季、夏季、季夏之季、秋季、冬季。

五季之分,殆始于周代。 分出季夏之季,殆有其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的原因。 这一时段,“蟋蟀在壁”,“树木方盛”,“水潦盛昌”,“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礼记・月 令》),其气候风物,且勿论与之后的孟秋之月(夏历七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同上)有很大差异,就是与之前的仲夏之月(夏历五月)“小暑至,螳螂生,鴂(即伯劳)始鸣, 反舌(即蛤蟆)无声(指未鸣)” (同上)也有较大差异。将季夏之月,与孟夏之月(夏历四月)和仲夏之月分离,以成为两个季节,客观上是由于其与前后时段均显然不同的,以高温多雨、植物茂盛———如上举杨诗“无穷”、“别样”二语所表现者即是———为最主要特征的自然气候风物方面的原因。

中国原始哲学中,“数”是个中心范畴,“五”是个基本数位,朱熹《周易本义・序》所谓“天数五(指奇数一、三、五、七、九),地数五(指偶数二、四、六、八、十)”是也。与“五”之数位相适应的木、火、土、金、水“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包罗万象、无处不至、近乎普适性的超级哲学思想。除天干十位二位一组被配合以五行(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之外,举凡方位(东、南、中央、西、北)、颜色(青、赤、黄、白、黑)、五音(角、徵、宫、商、羽)、气候(风、热、湿、凉、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乃至人之貌、视、思、言、听,等等,都被与五行配合上了。

至战国时代“五行相生相胜”思想完整形成之后,王朝兴替也被诠释为五行之德的回环更始。汉代纬书中的“五帝说”实质也是一种五数的配置


http://wenku.baidu.com/view/8c34a7791711cc7931b71627.html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5-2 17:25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5-2 08:28
实际上,古代一年有四季、五季两种分法。分四季,每一季中的三个月可分别冠上表示前期、中期、末期的“孟 ...

      先生如此苦心,他们根本不看,一门心思间接生!而且委屈的满眼泪水!
       我建议,关于科学,阴阳五行学说。今后不用再讨论了,反反复复就是那些话!世界观形成之后,很难改变!各人保留自己的意见,不用再争论,企图说服对方,是不可能的!
       从此,我也感受到为什么中西医融合观不被接受的道理。没有一个人或者说只有少数人愿意接受别人的新观点。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5-2 18:48
本帖最后由 一吐了之 于 2016-5-2 19:46 编辑
黄中正 发表于 2016-5-2 12:50
是你说的医易不分家。一般技术史不是由一二个专家来制定,最后定稿是要通过集体认可。你认为技术史是错 ...

  先生不仅没有中医理论基础,且没有文学基础。【医易同源】不是医易不分,连这也读不懂,还论什么中医?【技术史】不是中医,其是否正确,要经得实践验证。
  四大家的临床是局部经验,而中医是整体论治,这个整体就是六经。六经为阴阳之道,升为阳,降为阴,出为阳,进为阴。病在三阳,多为外邪,当祛,病在三阴,多为内邪,当扶正。故,阴阳是五脏之气。五脏,是阴阳之质。阴阳行五脏是五行,五行五脏是人体结构。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2 20:49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5-2 17:34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5-2 12:28
实际上,古代一年有四季、五季两种分法。分四季,每一季中的三个月可分别冠上表示前期、中期、末期的“孟 ...

       至战国时代“五行相生相胜”思想完整形成之后,王朝兴替也被诠释为五行之德的回环更始。汉代纬书中的“五帝说”实质也是一种五数的配置
——————————————————————————————
       谢谢老先生的教诲!

       正因为王朝兴替也被诠释为五行之德的回环更始”,五行学说被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利用了,或称绑架了,所以,五行学说才得以成为神秘学说,也因之泛滥成灾。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5-2 21:49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5-2 20:49
至战国时代“五行相生相胜”思想完整形成之后,王朝兴替也被诠释为五行之德的回环更始。汉代纬书中 ...

千总47楼讲的内容意义大。

1,一年气候变化是客观规律。四季、五季、12月、72候都是人为的认识方法。人为的,就是想怎么划分就怎么划分。只要不违背本身的规律。以前和光明先生讨论五行内容,他讲的春夏秋冬气候变化用五行解读,我觉的很合理。可是,要联系到人体上,就很难讨论的下去。


2,千总说:至战国时代“五行相生相胜”思想完整形成之后,王朝兴替也被诠释为五行之德的回环更始。汉代纬书中的“五帝说”实质也是一种五数的配置
------------------因为参合了政治原因,以致五行学说泛滥。泛滥的久了,被当成真理。千总说到关键之处了。中医受五行之说束缚,由来已久,废除不是一日之事。所谓除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5-3 08:00
        间接生孙子,肝生于左脚后跟,月经里有胆汁、烤鸭的一部分……心中之贼也!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5-3 08:44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5-2 18:48
先生不仅没有中医理论基础,且没有文学基础。【医易同源】不是医易不分,连这也读不懂,还论什么中医? ...

不想与你争论了。只想说,阴阳五行不是中医专有的,是自然规律。本月7日在成都西南交大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大会,会议上我作一场关于阴阳五行科学原理的学术报告,有兴趣你来听一下,当面交流。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5-3 09:45
黄中正 发表于 2016-5-3 08:44
不想与你争论了。只想说,阴阳五行不是中医专有的,是自然规律。本月7日在成都西南交大全国动力学与控制 ...

  你就不知五行,又怎知科学原理?我提出的基本问题你就回答不了,还谈什么学术报告?不错,阴阳五行是自然规律?是天体运行的规律。日月运行于五方之位是五行,阴阳是五行之气,金木水火土是五行之质。阴阳五行是地气,恒年不变,周而复始。阴阳五行之源是七曜周肇,日月会五星。而五运六气则是七星运行六十年的气化规律。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5-3 10:12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5-3 08:00
间接生孙子,肝生于左脚后跟,月经里有胆汁、烤鸭的一部分……心中之贼也!

您老还纠结烤鸭。
如果所有女人月经里没有烤鸭的成分,有一个可能,就是全中国的烤鸭都男人吃了,没有女人的份。是不是这样啊?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3 10:55
黄中正 发表于 2016-5-3 04:44
不想与你争论了。只想说,阴阳五行不是中医专有的,是自然规律。本月7日在成都西南交大全国动力学与控制 ...

       会议结束后,可否请先生将您的论文及其他人士有关对此的看法,一并发到本论坛上,让我们学习一下?谢谢!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5-3 11:23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5-3 02:55
会议结束后,可否请先生将您的论文及其他人士有关对此的看法,一并发到本论坛上,让我们学习一下 ...

    先生除了“间接生”之外,什么也学不进去!!!白费蜡!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3 13:27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5-3 09:53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5-3 07:23
先生除了“间接生”之外,什么也学不进去!!!白费蜡!

       是啊,辩不过对手时,我就象下等女人那样撒泼耍赖。我就大量的复制粘帖什么“三八二五O ”啦、“胆汁流到子宫里 ”啦、“间接生孙子”啦、、、。一一反正我没有被驳得 哑口无言,那就不能算输。哼! 哼哼!这是我保持永远不会败的至高无上的、不能外泄的、秘而不宣的、的、的、、、法宝。

        同时,俺的脸皮还出奇的厚,中国长城的城墙够厚的吧?那都被俺比败了。俺不管别人对俺如何评价,俺从来没有因为做错事儿而脸红过。

         爱咋滴咋滴!能奈俺何?!哼!  !  !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5-3 16:04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5-3 05:27
是啊,辩不过对手时,我就象下等女人那样撒泼耍赖。我就大量的复制粘帖什么“三八二五O ”啦、“ ...

       金生木,间接生孙子……不都是你的原话吗!?不敢承认啦!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5-3 19:53
世上事物发展变化,各自有各自的规律。但按我的理解,大体分,规律有两大种,一种是循环的,一种是不循环的。比如,地球围太阳转,这是循环的。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就是不循环的,陕北话叫一出出。


五行学说,生克规律,基本特点就是循环,用来解释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是比较合适的,当然,这种解释有两个大问题,一个大问题就是解释了现象,但没有认识原因。另一个问题就是比较粗糙。一年分四季也罢,五季也罢,还是粗糙的。古人其实有很细的,比如十二月、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等等,这些也可以和五行学说结合起来,或者纳入五行学说体系。五行学说对气候的论述,只是就我们已知的气候变化做个描述,对未知的无法预测,原因在于五行学说无法认识气候变化的原理。
就古人的水平和条件来说,能用五行学说解读一年气候变化,已经很了不起了。


生物体生命过程和气候变化不一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冬尽春来,这是肯定的。可是生命的过程是一出出,木火土金水,水能生木,转回去了。生长壮老已,已,就完了,再转不回去了。返老还童是幻想啊。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5-3 20:48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6-5-3 20:51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5-3 09:45
你就不知五行,又怎知科学原理?我提出的基本问题你就回答不了,还谈什么学术报告?不错,阴阳五行是自 ...


你说的是内经里的阴阳五行吗?内经里有这些描述吗?你的相生相克在何处,如何解释。你的这些能解释阳化气,阴成形吗?你能解释脏象中的五行?为什么 心是火?。。。。。。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6-5-5 14:42
五行生克乘侮当是反映事物相互联系制约的学说,客观存在。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永远存在……。只有不懂哲学的人,才会认为五行是机械的,只有被西医,科学主义洗脑的人,才认为中医当废除阴阳五行。那种认为是阴阳五行制约了中医发展的人,是多么的片面和幼稚,是不是说,废除了阴阳五行,你技术,医术就得到了很大提高,中医y就发展强大了呢?大家都很清楚,事实明摆着的嘛!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5-5 16:52
          世上事物发展变化,各自有各自的规律。但按我的理解,大体分,
=============================================================
        回复:
       阴阳五行,本来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经你,王先生,仁海先生等科学主义者一“理解”,就理解到迷子地里了!请你们不要胡乱“理解”客观规律,请你们按着客观规律办事,不要胡乱理解客观规律!把自己错误理解强加于客观规律!!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5-5 20:38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5-5 12:52
世上事物发展变化,各自有各自的规律。但按我的理解,大体分,
============================== ...

您根本就弄不懂什么是客观规律,所以吗,能弄明白盆是盆、锅是锅,就不错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