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附子汤与真武汤及其适应证的区别 [打印本页]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6-4-15 18:14
标题: 附子汤与真武汤及其适应证的区别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6-4-15 10:16 编辑

      附子汤由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组成,真武汤由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组成,药物只有一味不同,附子汤有人参无生姜,真武汤有生姜无人参。附子汤以附子为君,白术为臣,附子温经助阳,白术燥湿健脾,组成祛寒湿之剂,主治寒湿所致的痹证;而真武汤则以附子与茯苓配伍,附子温阳,茯苓利水,组成温阳利水之剂,主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诸证。
      附子汤证与真武汤证同属肾阳不足,水湿之邪为患。但附子汤证为下焦阳虚,寒湿之邪凝滞于骨节经络所致,以恶寒、身痛、脉沉为主。真武汤为下焦阳虚不能制水,水气泛溢所致,以头眩、心下悸、身润(应为目旁+闰,电脑无此字)动为主,甚者浮肿、小便不利。在治法上,附子汤重在温补元阳,除寒湿而止痛,偏补;真武汤重在温阳化气,以散水饮,偏泻。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4-15 18:37
谢谢分享!辛苦了!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6-4-15 19:32
谢谢千总评分、点评!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6-4-15 19:33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4-15 10:37
谢谢分享!辛苦了!

谢谢王先生回复
作者: 常其柏    时间: 2016-4-16 07:14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6-4-16 07:15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4-15 18:37
谢谢分享!辛苦了!

真武之治身重湿盛为实证,无以人参之补;附子汤之治,口中和,背恶寒,阳虚不运之虚证,故有人参之补。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6-4-16 11:40
常其柏 发表于 2016-4-16 07:14
真武之治身重湿盛为实证,无以人参之补;附子汤之治,口中和,背恶寒,阳虚不运之虚证,故有人参之补。

谢谢回复!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6-4-21 12:30
谢谢溪流版主评分、点评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4-21 15:06
想请教一下,如果病人是附子汤证,用附子汤再加生姜会有问题吗?照说既然附子汤证有恶寒之象,生姜也是去寒之物,加进去即使不增加疗效,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反效果吧?

如果从基本方加减的角度看,这两方可以看成是
1)从基本方【附子、茯苓、白术、芍药】分别+人参 或 +生姜 而来;或
2)从基本方【附子、茯苓、白术、芍药、人参、生姜】 -人参 或 -生姜 而来。
如果只要记一个方子,2)似乎更好,所以产生前面的问题,即附子汤证不减生姜又如何?或是附子汤证可不减生姜,但真武汤证需减人参?从医理药理的角度,能不能把它们归纳为基本方2)同时用于上面讲的两证?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4-21 16:09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6-4-21 16:11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16-4-21 15:06
想请教一下,如果病人是附子汤证,用附子汤再加生姜会有问题吗?照说既然附子汤证有恶寒之象,生姜也是去寒 ...

首帖文章是《方剂学》教材里讲二方方义部分的内容,属于学习方剂学的基本内容,对于初学者,需要区别二方原义。中医学习者有了一定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以后,需要学习此二方里适应症方面的内容,通过二方的比较,认识两种不同病机和治法。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4-21 16:43
后世临床使用,真武汤用的机会远多于附子汤。方名和附子用量显示出区别之处。真武为治水,多用于阳虚水泛的脏腑病症,许多治疗心力衰竭方剂以此为基础方。附子汤附子量大,重在驱寒除痹,所治之病在经络、肌肉、筋骨。按现在药理研究,强心用时小剂量即可,而痹症使用时,剂量一般偏大。二方原方剂量也如此。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4-21 16:47
萧铁 发表于 2016-4-21 15:06
想请教一下,如果病人是附子汤证,用附子汤再加生姜会有问题吗?照说既然附子汤证有恶寒之象,生姜也是去寒 ...

二方区别重点一是附子用量,一是人参。附子汤多了生姜不碍事,真武汤少了人参就不行。

作者: 常其柏    时间: 2016-4-21 20:40
llyyjj 发表于 2016-4-21 16:43
后世临床使用,真武汤用的机会远多于附子汤。方名和附子用量显示出区别之处。真武为治水,多用于阳虚水泛的 ...

真武汤治有随证加减的变动,附子汤便无。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4-21 21:39
萧铁
“真武汤少了人参就不行”之“少了”似是“多了”之误?为什么?人参变成助湿邪?
---------------------------------------------
不好意思,是真武汤少了生姜就不行。真武汤主要是化饮,治水饮上犯、水气凌心的,需要生姜。附子汤治经络筋骨间风湿,有无生姜关系不大。
人参助湿,是讲其他治法上的说法,对水饮上犯的病证中,后世也用人参的,只是这里讲仲景两个方里的不同。
(从“心力衰竭”用药看,人参现在越用越多,只是张仲景真武汤没有用。)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4-21 21:43
常其柏 发表于 2016-4-21 20:40
真武汤治有随证加减的变动,附子汤便无。

可能因为内伤病真武汤用的多,加减法也多。

作者: 常其柏    时间: 2016-4-22 07:34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6-4-22 08:08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6-4-21 21:43
可能因为内伤病真武汤用的多,加减法也多。

论中有:阳脉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可知津液在不同的情况下即为阳气。因此附子汤用人参,补阳气,同时也在补津液。真武汤当水气为患,所以不需人参甘补,只用生姜辛散。再以真武与小青龙作比,真武之治地气不能上为云,因云出天气,是天气不出,其治在地;小青龙之治,天气不能下为雨,因雨出地气,是地气不出,其治在天。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4-22 10:29
llyyjj 发表于 2016-4-21 21:39
不好意思,是真武汤少了生姜就不行。真武汤主要是化饮,治水饮上犯、水气凌心的,需要生姜。附子汤治经络筋骨间风湿,有无生姜关系不大。
人参助湿,是讲其他治法上的说法,对水饮上犯的病证中,后世也用人参的,只是这里讲仲景两个方里的不同。
(从“心力衰竭”用药看,人参现在越用越多,只是张仲景真武汤没有用。)

如此说来,是不是应该把附子汤和真武汤合起来成一基本方(不妨就叫它附真汤)?

这样做有很多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医理与现代生理可有更紧密系统的结合。这个帖子前面已经讲了这两方的中医医理证候,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这两个方子。中医常说气血要通,如果以自来水作比喻,“不通”其实有三个可能性,一是源头水压方面(推)问题,二是水管通畅(排堵)问题,三则是前两者都有问题。一和二分别用来比喻心血管功能和肾脏排水功能,见水肿知主要矛盾是排堵问题,见湿痹则知是心力不足问题,故真武汤和附子汤和可说是分别从排和推的角度去处理,反映在两方用药的主要差异上,就是附子汤有人参且附子量大,都是强心之药。

除了差异,其实更重要是两方的共性:4个共药中3个是四君子汤的药,都是补气药。所以回过头来看前面说的推/排问题,是在这个共性基础上的差异。

如果从形而上/形而下的角度讲,“附真汤”可说是附子汤和真武汤的“形而上”,反过来说,附子汤和真武汤则是“附真汤”的“形而下” 一 在基本方上“加减”去应对以推或排为主的个案。但在讲授时,所谓系统的意思,就是应该从整体再到局部(由表入里)、从高层次再到低层次而不是相反。这样做的优点在这个例子里就很明显。譬如病人如果同时有水肿和湿痹(在老年人当有可能),马上就是想到用“附真汤”应对,而不是再从附子汤和真武汤去合成。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附真汤”当然还要和四君子汤去作“形而上”的整合。如果把中医教材里通常包含的4-500个方子,按这个方法思路整合成不超过50个左右的核心方,然后按照这些核心方的加减把其他方带出来,我相信如果能这样做,对中医无论是学习效率和应用效果来说,应该都有好处。



作者: 常其柏    时间: 2016-4-22 13:15
萧铁 发表于 2016-4-22 10:29
如此说来,是不是应该把附子汤和真武汤合起来成一基本方(不妨就叫它附真汤)?

这样做有很多好处。 ...

说得好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4-22 16:54
附子汤重在温补元阳,除寒湿而止痛,偏补;真武汤重在温阳化气,以散水饮,偏泻。
----------------------------------------
  辨证知因,审因论治。附子汤与真武汤临床区别得好,学习了。《伤寒论》少阴病,
附子汤证:
      1,(伤寒304)“少阴病,得之一两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 附子汤主之。”
      2,(伤寒30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 附子汤主之。”
     由证而知病为寒湿之痹,治寒重用附子温阳,以人参生气,气行血行。治湿用白术、茯苓,白术燥湿,茯苓祛邪。用芍药和营敛阴,同建温经逐寒,益气健脾之功。

真武汤一为太阳病证,一为少阴病证。
1,(伤寒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2,(伤寒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太阳病证,发汗伤及肾阳。郑钦安云:“太阳底面即是少阴,此际发热者,阳越于外也,心下悸,头眩身瞤动 者,阳气外亡而群阴僭上也。振振欲擗地者,,阳欲藏而不得也。”主以真武汤温经复阳。
      少阴病证,皆为阳不化水的水气病,治水贵在温经扶阳,阳旺水消。故附子、生姜温阳散水,茯苓、白术制水,利水。附子,芍药同用,回阳保阴,同起回阳行水之妙•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6-4-22 20:08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4-22 08:54
附子汤重在温补元阳,除寒湿而止痛,偏补;真武汤重在温阳化气,以散水饮,偏泻。
---------------------- ...

谢谢详解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4-22 22:37
首帖和后面15、16、18楼意见可整理一下,综合发表出来。


16楼萧先生提出的“附真汤”设想,古人研究伤寒论也一直用这这种方法,比如泻心汤类、柴胡汤类、桂枝汤类等等。不过,现代人学习伤寒论,要注意外感病与内伤杂病的区别。附子汤用附子,显然有回阳的意思,15楼里常先生讲了。真武汤也是温阳的,但没有到回阳的程度。现代中医,应用真武汤明显多于附子汤,也和现代中医主要治杂病有关。
如果要合并学习方剂,可以考虑附子汤和四逆类方合并。真武汤与五苓散、小青龙、苓桂术甘汤类合并。这种合并,是自古研究伤寒论的一个方法。如《伤寒来苏集》的方法。

作者: 常其柏    时间: 2016-4-23 06:09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6-4-23 06:38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6-4-22 22:37
首帖和后面15、16、18楼意见可整理一下,综合发表出来。

论中有: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阵阵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主之。此脉沉紧,是不是脉阳微之类。因此用苓桂术甘汤和之使汗出少而自和。若用汗剂,则汗出多为太过。而见真武汤证。大青龙汤证亦有脉微若不可与大青龙汤之例似情况。故曰:脉微弱者不可与之,服之则筋惕肉()此为逆也。真武汤证也有便硬的,不然,何以小便利去茯苓 ,不惧白芍小大黄之过。如大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为芍药益阴也。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4-23 07:33
llyyjj 发表于 2016-4-22 22:37
首帖和后面15、16、18楼意见可整理一下,综合发表出来。

谢谢李老师提点。我是想用信息技术做个分析,基本构想是先搜集~1000个古今名方,然后写一套程式去按前面所说的“形而上”方法,以用药的相关性为抓手自动总汇成30-50个核心方。因为没有实战经验,故在分类上难免纸上谈兵,看来还得将前人N大汤证之类的分类法想办法加进去才成。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4-23 07:41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4-22 16:54
附子汤重在温补元阳,除寒湿而止痛,偏补;真武汤重在温阳化气,以散水饮,偏泻。
---------------------- ...

嗨,抄书吐,若碰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又有“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证候者,不知兄台会如何处理呢?

作者: 常其柏    时间: 2016-4-23 07:56
萧铁 发表于 2016-4-23 07:41
嗨,抄书吐,若碰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又有“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证候 ...

这可能要用四逆汤了。我是农人,自学伤寒论几十年,临床少,上网多学些。还望多多得到指正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6-4-23 18:23
萧铁 发表于 2016-4-23 07:41
嗨,抄书吐,若碰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又有“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证候 ...

抄书吐,若碰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又有“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证候者,不知兄台会如何处理呢?
-----------------------------
   老弟呀老兄,你是随心所欲,不守医道,不读书不行呀。楼主说的明白,【附子汤重在温补元阳,除寒湿而止痛,偏补;真武汤重在温阳化气,以散水饮,偏泻】。方剂之秘在用量,附子汤治寒,故用附子两枚,温补元阳,真武汤治水,故用附子一枚,生姜三两,温阳散水。你说的证会不会同时出现?不知道,但要有主证,中医要抓主证,胡子眉毛一把抓,啥也抓不到。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4-23 23:02
萧铁 发表于 2016-4-23 07:33
谢谢李老师提点。我是想用信息技术做个分析,基本构想是先搜集~1000个古今名方,然后写一套程式去按前面 ...

您这个想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我不大懂。用先收集一部分基本名方,在此基础上扩展应用,由此总结出一套中医经验用方来,或者是名方的使用方法。这个怎么总结,我以前好像有过这种想法,但又像理不出来头绪。

我拉扯点其他内容。
学习《伤寒论》一个方法是用方证统帅内容,代表的著作就是我前面说的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再一个就是现代的教材《方剂学》。方证统帅内容的方法,是研究《伤寒论》的一种方法,内容也限于本书。《方剂学》内容全面,几乎包括了中医理法方药的全部。中医教材重复处甚多,实际把《方剂学》再填充一下,其他教材都不需要了。
前几天我一个侄子,想用一本书了解一下中医,我手头的教材都是中医专业用的,内容分的比较细,总不能让他把全套教材都看一遍,这是大学三四年的课程。想了一下,只有《方剂学》合适。
如果您有总结方剂的想法,直接用《方剂学》内容如何?教材里所采用的方剂,大约仲景方占三分之一以上。


再拉扯远点,中医对经验的依赖远大于西医,以前常听老中医或介绍老中医或跟随老中医学习时,发现许多名医常用的方剂很少,一般三个五个,超过十个的也不多,可是真要把他们的加减做个总结,却又有许多不确定处。
老中医自己介绍,他们随着经验的累积,所用方剂越来越少,这一点,许多人也都发现了,也都说过,这种情况甚至给后学的年轻医生一些神秘感。
怎么他老人家就那么几个方子,却都收到好效果了?


出现这个现象的一个原因自然是老中医经验越来越成熟,处方越来越准确。另一个原因是我这些年才明白的,就是来找某老中医的病人,本身就是适合老中医这几个方子的。呵呵,这个原因,中医界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反正是没有人明确讲过。

您的这个想法,我一时说不清楚什么,就说这么些杂乱的内容,或许您能参考。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4-23 23:45
常其柏 发表于 2016-4-23 06:09
论中有: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阵阵摇者,茯苓桂枝白 ...

《伤寒论》条文不像现代中医内科学教科书,不一定舌、脉等资料齐全,或许是原著脱简等所致。所以学习《伤寒论》常有以方测证、以证测脉或以脉测症等等方法。
就现有资料看,小青龙脉弦,苓桂术甘汤脉沉紧,应该指水饮在上、在中的不同,真武汤没有脉象,阳虚较二方证更甚,脉应该是微细类。这三方里,小青龙用麻黄,苓桂术甘主药用桂枝(还有加桂的),真武用附子,可以代表三方在温阳驱寒上的区别,散寒,通阳,温阳。也代表三方证水饮重点,上、中、下。随证加减后,三方就有接近的趋势,比如,真武汤有加姜、细、味的,小青龙汤后世有加附子的,真武如果去掉附子,和苓桂术甘汤意思就差不多了。
祛饮方中用芍药,其实就从利水、通便理解即可,三方或用或不用,不是主要的。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4-23 23:54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4-23 18:23
抄书吐,若碰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又有“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证候者, ...

附子汤治寒,故用附子两枚,温补元阳,真武汤治水,故用附子一枚,生姜三两,温阳散水
------------------------------------
这个说的准确,简练。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4-24 00:05
萧铁 发表于 2016-4-23 07:33
谢谢李老师提点。我是想用信息技术做个分析,基本构想是先搜集~1000个古今名方,然后写一套程式去按前面 ...

再举个例子,比如,我因为听过几次董建华的讲座,和他的几位弟子接触过,所以对他经验关注多些。看他的文章,也主要是弟子们总结经验的文章,其中治胃病部分,各篇文章中所述治疗经验、验案,似乎用药规律很明显,正要提取出来几个固定方剂,却又拿不准。实际上他的治胃病经验方,也就有一个应用还较广泛,制成了成药,就是“胃苏冲剂”,弟子们文章中介绍出来的其他方剂,每一篇文章都略有不同。“胃苏冲剂”治轻症的脾胃气滞,胃脘痞满,稍重点也不行。



作者: 常其柏    时间: 2016-4-24 05:34
llyyjj 发表于 2016-4-23 23:54
附子汤治寒,故用附子两枚,温补元阳,真武汤治水,故用附子一枚,生姜三两,温阳散水
---------------- ...

多谢指正。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4-24 08:40
本帖最后由 萧铁 于 2016-4-24 08:41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6-4-23 23:02
您这个想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我不大懂。用先收集一部分基本名方,在此基础上扩展应用,由此总结出一套 ...


就李老师的回帖讲到方剂总结的两个方面(材料来源和如何总结),再讲讲我的想法。

就材料来源来说,我最初其实也是由方剂学入手的。量和来源都不是问题,也都是问题,问题是太多。莫说一千方,在网上,一万方甚至十万方的网站都很容易找到,约两年前还看到过有个新闻,介绍有个老中医哂出自己开过的所有十万方(,当然没说有多少是重复或加减而成的)。方剂学当然已经有个按中医的证治概念来分类的简单系统,但对学习来说仍有个很大的、甚至是根本的缺点:没有重点。严格来说,现时的方剂学只是比字典稍好一些的工具书,其他来源如网站就更不用说了。

如何找出重点?无论是之前提到的“形而上”还是按经验而来的“汤系”,目的都是先理清作为分析对象的内在枝干关系,这其实只是找出重点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在临床的实践应用中,从这些方剂的使用频率来判别那些方剂相对来说更有用,因而应该成为学习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导师会按自己的经验指出那些是重点,但光看书本,实在很难看得出来。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里先介绍一个叫“80/20定理”的概念,基本意思是80%(或R%)的结果可归因于20%(或f%)的因素(f<<R,详见百度)。如果世上真有绝对真理这回事,我想这定理可能是最接近的了,因为这个概念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很实用。应用到我们有兴趣的方剂学,就是说80%的病用20%的方剂就可以了(实际上80和20是个比喻,不是严格的标准,关键是要找出最常用的那f%)。由此,我之前在别的帖子提过“排行榜”的概念,如果有了由使用频率多少来决定的方剂排行榜,就很容易找出那10%或20%甚至30%的方剂了。

当然,反过来说,是不是另外那80%方剂可以忽略呢?当然不是,另外那80%更可能恰恰是专家大师和合格医生的区别。但是,与其把4-500个方剂丢给学生在2-3年内把它背熟而实际上大部分难得一用,不如第一年集中学好排行榜上头10%,第二/三年再学好之后的20%,这样,三年过后,就已经有把握应对80%甚至90%最常见的病了。如果能这样安排课程,我想中医教和学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

除了教学效率的提高,这样做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好处:就是学生毕业后经常会使用的中药会大幅减少,这对培养出能在农村紥根经营的中医个体户来说,可说是善莫大焉。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4-24 21:04
萧铁 发表于 2016-4-24 08:40
就李老师的回帖讲到方剂总结的两个方面(材料来源和如何总结),再讲讲我的想法。

就材料来源来说, ...

这个工作量太大,即使完成了这个工程,涉及教学时,人为的阻力是根本无法克服的。
您这个想法,可以落实在某位名中医个人经验、学术总结上,现代的老中医经验总结就用这个办法,但这里面也有许多蹊跷之处,一下子说不清楚。


比如,看老中医经验一类书,最好选择七、八是年代的,老中医人还在世的这种著作。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