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浅论标本
[打印本页]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4-8 19:10
标题:
浅论标本
浅论标本
论标本
经言∶标本之道,浅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举
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度毕矣。
(旧经)六气标本,所从不同,有从本者,有从标者,有不从标本者。少阳、太阴,从本,
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
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以六气为本,以三阴三阳为标也。
(新添)少阳之本火,太阴之本湿,本末同,故从本也。少阴之本热,其标阴,太阳之本寒,
其标阳,本末异,故从本从标。阳明之中,厥阴之中,气之化者∶阳明中气为湿,厥阴之中气热,
故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之化,从乎中。中者,人气也,人气为病矣。
(旧经)经言∶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
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
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然寒暑燥湿风火者,气谓本也,则三阴三阳上奉之。
三阴三阳者,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厥阴、阳明,是谓标也。与本相合,为表里者,是谓中
也。是故太阴阳明合,太阳少阴合,厥阴少阳合。合而为六,分而以为手足,应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也。
(新添)又,少阴、太阳,有标本之化,然少阴本热,其标少阴也,太阳本寒,其标太阳
也,遂从标从本之化也。太阴、少阳,从本,然太阴之本湿,其标阴,少阳之本热,其标阳,故
各从其本化也。阳明、厥阴,不从标本,皆从乎中气,阳明其本燥,标为阳,其性凉,清化凉,
与标本不同,而反同其太阴湿土也,又厥阴不从标本,而反从乎中气矣。
(旧经)大凡治病,必明标本中气之化,而寒热温凉治之耳。又,经曰∶气有国中,凡三十
度而有奇,气同位者,何也?然∶国中者,谓一步间气分为二分,故言三十日而有奇也。奇为四
十三刻七十五分。国中相合,而成六十日余八十七刻半,乃为一步也。所以气之国中者,是以明
其天地气之升降也。气之初,地气升,气之中,天气降,升降不以,为造化之由也。故经曰∶天
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化作矣。故出入废则神
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
出入,无器不有。故知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故无不出入,
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远近,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之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
谓也。又曰,有不生不化手?然∶与道协议,唯真人。故曰∶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
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
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也。及夫至人,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
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皆成道者。天地人三才,
运气加临胜复,注上中下矣。癸未日患,便是两感,火运加临上,见子少阴。其运火,两感合死,
标本合病。粗工不识阴阳升降,不知酸苦甘辛咸药性者,十人病,九人死也。
治病必求于本
将以施其疗疾之法,当以穷其受病之源。盖疾 之原,不离于阴阳之二邪也,穷此而疗之,厥疾弗瘳
者鲜矣。良工知其然,谓夫风热火之病,所以属乎阳邪之所客。病既本于阳,苟不求其本而治之,则阳邪滋蔓
而难制。湿燥寒之病,所以属乎阴邪之所客。病既本于阴,苟不求其本而治之,则阴邪滋蔓而难图。诚能穷原
疗疾,各得其法,万举万全之功,可坐而致也。治病必求于本,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者如此。夫邪气
之基,久而传化,其变证不胜其众也。譬如水之有本,故能游至汪洋浩瀚, 而趋下以渐大,草之有本,故能
荐生茎叶实秀,而在上以渐蕃。若病之有本,变化无穷。苟非必求其本而治之,欲去深感之患,不可得也。今
夫厥阴为标,风木为本,其风邪伤于人也,掉摇而眩转, 动而螈 ,卒暴强直之病生矣;少阴为标,君火为本
,其热邪伤于人也,疮疡而痛痒,暴注而下迫,水液浑混之病生矣;少阳为标,相火为本,其热邪伤于人也,
为热而瞀 ,躁扰而狂越,如丧神守之病生矣。善为治者,风淫所胜,平以辛凉;热淫所胜,平以咸寒;火淫
所胜,平以咸冷。以其病本于阳,必求于阳而疗之。病之不愈者,未之有也。太阴为标,湿土为本,其湿邪伤
于人也,腹满而身肿,按之而没指,诸痉强直之病生矣;阳明为标,燥金为本,其燥邪伤于人也,气滞而 郁
,皮肤以皴揭,诸涩枯涸之病生矣;太阳为标,寒水为本,其寒邪伤于人也,吐利而腥秽,水液以清冷,诸寒
收引之病生矣。善为治者,湿淫所胜,平以辛热;以其病本于阴,必求其阴而治之。病之不愈者,未之有也。
岂非将以疗疾之法,当以穷其受病之源者哉?抑尝论之,邪气为病,各有其候;治之之法,各有其要。亦岂止
于一端而已。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入里者,下而夺之;其在高者,因而越之,谓可吐也;剽悍者,按而收
之,谓按摩也;藏寒虚夺者,治以灸 ;脉病挛痹者,治以针刺;血实蓄结肿热者,治以砭石;气滞痿厥寒热
者,治以导引;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者,治以醪醴;血气凝泣,病生于筋脉者,治以熨药。始焉求其受病之
本,终焉蠲其为病之邪者,无出于此也。噫!昔黄帝处于法宫之中,坐于明堂之上,受业于岐伯,传道于雷公
,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纲纪万物,变化生杀之妙。盖有不测之神,斡旋宰制于其间也。人或受邪生病,
不离于阴阳也。病既本于此,为工者岂可他求哉!必求于阴阳可也。《至真要大论》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
。此求其病机之说,与夫求于本,其理一也。
人为本,病为标
在中医看来,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为本,病为标”。中医是要关心人,而不是人的病。他首先要发现人
的问题出在哪儿,先得改变这个人,然后才能治愈这个人所得的病。
《黄帝内经》认为,病只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坏毛病不断发展而产生出
来的一个东西。病能否治好关键性的因素是人——病人能否改变生活习惯,能否改变人生态度,这是能否治好
病的一个根本性的决定因素。用古人的话说,“人死于疾病者,色欲居其半,气郁居其半”,“香附解郁,只
解易解之郁,而相思之病,必得其心上人而郁乃解”。病人不能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欲望观念,其病总有后患。
这是《黄帝内经》里边的一个要点,这同样也是中医学一个重点,它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
《黄帝内经》强调和谐,强调止于至善,意思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度越高就越接近于至善。你能够做到
“因天之序”,你就达到最高点了。之前我们过十二时辰的养生和四季养生,实际上最重要的一个主旨就是我
们要因循着天的顺序,因循着身体的本性去生活,而不能逆反身体的本性。所以,要改变“人”才是最关键的
,而不是改变病。
在《史记·扁鹊传》中提到“六不治”,就是有六种不治的病,不是医生不给治,而是这六种病人无
法改变。第一种是“骄恣不论与理,一不治也”。什么意思?就是不讲道理、特别任性的人,医生不能给他治
病。因为他头脑中自有一套想法,根本不相信医生,不仅不听医生的话,而且“我执”特别重,就是“骄恣不
论于理”。
“轻身重财,二不治也”,一听说看病还得花钱,就不看了,这种人也没办法治。现在有些人特别奇
怪,有的人没病却偏偏要吃药,天天维生素大把大把地吃;有的人是有病偏不吃药,要钱不要命,这是第二种
不治的人。
“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这就是之前说的“饮食不节,起居无常”的人,医生对这种人也基本放
弃。比如说我们在对病人提要求的时候,让他几点睡觉,他都说做不到;不让他吃什么,他说也做不到。这种
人不遵医嘱,也没法治。
然后是第四种人:“阴阳并,脏气不定。”就是阴阳气血和脏腑气脉都已经飘忽不定了。中医认为当
病人出现“七怪脉”时,就是病人已经有病危的相了,一般的医生也不给他治。古代的医生要论“把脉”,并
且一定要学会把七怪脉和死脉。当出现这种现象时,一般的医生都会明哲保身,说“我没有什么太大的能力,
不能给你治病了,我给你点钱,你就爱吃什么吃什么吧!”古代人只要一听到这话,就明白了。
“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形羸是特别瘦弱,身体已经瘦弱到极点了,连药都喝不下去了,这是
第五种不治的人。其实古代对这种人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神奇的灸法。关于这种方法,有一本书记载得比较详
细,叫做《扁鹊心书》。实际上灸法在古代既是一种强身健体方法,也是救命法,但如果你把元气耗光了,神
仙也救不了你人。
第六就是“信巫不信医”。现在来说,就是只信西医不信中医,或只信气功师不信医生,等等。既固
执又偏执,而唯独不相信自己,不相信治疗疾病的根本力量源于自身的元气和自愈能力。这种人把如此宝贵的
生命完全依托于他人手,任人摆布,从不反省自己得病的根由。事实上,这种人已经放弃了自己,后果就可想
而知了。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6-4-13 10:28
本帖最后由 柴胡汤 于 2016-4-13 10:30 编辑
“第六就是“信巫不信医”。现在来说,就是只信西医不信中医,或只信气功师不信医生,等等。既固
执又偏执,而唯独不相信自己,不相信治疗疾病的根本力量源于自身的元气和自愈能力。这种人把如此宝贵的
生命完全依托于他人手,任人摆布,从不反省自己得病的根由。事实上,这种人已经放弃了自己,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古为今用也!观今之人:得病往医院甚至“大医院”跑,信西不信中,最终自食恶果,糖尿病、癌症、高血压等患者多是!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