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温病发热的效方及验案
[打印本页]
作者:
万里朝阳
时间:
2016-4-1 19:08
标题:
温病发热的效方及验案
温病发热的效方及验案
小儿外感热病治验枚举
小儿外感病十分常见,若粗分寒热,则其中热病多而寒病少,温病多而伤寒少。良好的居处环境使小儿不易感受寒邪,而即便感受了寒邪,往往又会迅速化热。因当今小儿饮食,甘厚有余而清淡不足,脾胃多有积热,且小儿生来便接触电视、手机等物,暗耗其阴,虚热内生,故感寒后,寒邪极易从化为热。除发热症状外,尚可见咽喉肿痛、咳嗽咯痰、舌红脉数等一派温病之象,迥异于伤寒。笔者治疗小儿外感热病,取法于“京城小儿王”王鹏飞老先生的用药经验,临证加减运用,常收温酒斩华雄之效,兹举隅如下:
韩某,女,3岁。2015年9月13日初诊:患儿4天前感冒后发热,咽痛,口服退热药物无效,体温达40℃。遂就诊于三级综合医院,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住院接受输液治疗,每日点滴4瓶液体,并配以打退烧针,2天内花费近八百元,热势反复不退,故延余诊视。查双侧扁桃体绿豆大小脓点,体温39℃,夜寐多汗,大便干,舌红,苔厚,脉浮数。治以清肺胃之热,兼平肝理脾法,处方:
青黛6g(包煎) 藿香6g 石膏4g(先煎) 玄参6g 地骨皮4g 全瓜蒌4g 罗汉果4g 神曲10g 甘草2g。三剂,日一剂,水煎,顿服。
余谓其父母曰:此儿虽高热,但非疟非疹,服中药即可,但服本人方药,唯有一点要求——停用一切西药。(三剂汤药共花费10元)
2015年9月17日二诊:家长述患儿服第一剂当晚,热势减,体温未超过38℃。服第二剂后,热退,体温恢复正常,咽痛感消失。三剂服完,患儿扁桃体不肿,脓点消失,夜汗大减,大便正常,精神状态佳,惟跑跳、打闹后偶有一二声咳嗽,舌尖红,苔略厚,脉略数。治以清解余热,健运脾土,处方:青黛3g(包煎) 石膏4g(先煎) 地骨皮6g 罗汉果6g 神曲9g 焦山楂9g 茯苓9g 陈皮6g 甘草2g,三剂,日一剂,水煎服。
按:小儿脏腑娇嫩,肺为娇脏故容易感受外邪,脾胃不足故容易内蕴积热,加之肝常有余,故外感热病常表现出较高之热势。且小儿用药,稍呆则滞,稍重则伤,故用药务必轻灵。方中青黛、藿香、石膏为青寒退烧汤(注:此方名乃内蒙古医科大学张明锐教授拟定,石膏原为寒水石,笔者应用时常以石膏代替),其中青黛性寒而色青,能泻肺肝;石膏性寒而色白,能清肺胃;藿香辛而微温,透表且无发汗之弊,并能理脾。又骨皮止其夜汗,瓜蒌清金润肠,玄参解咽喉火毒并滋肾水,神曲能和中运化兼解表邪,罗汉果润肺清热,因其味极甜,笔者常用于小儿方中以调整汤药口感。诸药合用,清肺胃为主,兼顾肝脾,准切证机,效如桴鼓。且用药如羽,避免了辛散攻伐之品伤其元气,过汗之品伤阴伤阳,大苦寒之品峻伤脾胃。二诊去藿香、玄参、瓜蒌,入焦山楂、茯苓、陈皮,直指中焦运化,兼以酸甘化阴,共为热病之善后。
吴瑭云“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治疗小儿外感热病,医者多能做到慎用麻、桂等大发汗之品,但对于西药(如布洛芬、尼美舒利、对乙酰氨基酚等)的应用却不假思索,试问退热之西药哪个不是发汗之品?只知道外感热病忌用中药之“麻、桂”,却不知忌用西药之“麻、桂”,重发其汗,耗损津液,直致热势反复燔炎。又匆忙以抗生素静脉点滴,本是卫分之病,却将战场直接引到血分,纵使表面热势暂退,然内热遏伏,日后外邪相感,热病极易再发,终成恶性之循环,能不慎乎!
附:上述用药经验,不惟小儿外感热病可法,笔者用之于成人外感热病,仍常常一剂知而二剂已。
某某,男25岁,2015年12月8日诊:患者2天前外感风寒,1天后迅速化热,刻下身热,体温37.6℃,微恶风寒,咽痛,双侧扁桃体红肿,有黄痰,舌红,苔黄厚腻,脉数略滑。予:青黛6g(包煎) 藿香9g 石膏9g(先煎) 玄参9g 木蝴蝶12g 竹茹9g 神曲10g。三剂,日一剂,水煎服。
患者服上方二剂后,诸症悉愈,第三剂留待日后备用。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4-3 06:23
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热,咽痛,白细胞升高,扁桃体上有脓点,诊断就能成立。西医使用抗菌素加激素效果肯定而且迅速。三日之内可以回复到正常体温。西医也有不少庸医,不足为奇。
白细胞升高,肯定不是太阳表证,本例化脓性扁桃体炎属于温病卫分证与气分证的中间型,常规治疗应该是银翘散与白虎汤相机而用。先生根据患儿病情,全面考虑,难能可贵。使用甘草,具有激素之作用,不可或缺。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4-3 06:25
北京首例H7N9患者中药方曝光:银翘散配白虎汤
发稿时间:2013-04-13 18:10:48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中国青年网
中广网北京4月13日消息 据北京市官方通报,北京市昨日发现的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经中国疾控中心复核,该患者被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目前该患者病情稳定,两名密切接触者未发现异常。
病例详情:患者姚某,女,7岁,居住在顺义区后沙峪镇古城村中心街。患者父母在居住地从事活禽贩卖工作。患儿4月11日上午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头痛等症状,11时到地坛医院急诊就诊,下午1时以“肺部感染”收治入院。根据入院后进一步检查结果和病情发展情况,医院于12日凌晨1:50按流感监测病例上报朝阳区疾控中心,3:00将标本送到朝阳区疾控中心。12日10:00朝阳区疾控中心确认甲型流感通用引物核酸检测阳性,并于11:00将标本送北京市疾控中心进行复核检测。12日15:30北京市疾控中心检测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定,以疑似病例将样本送中国疾控中心复核检测。13日凌晨,中国疾控中心反馈复核结果。北京市临床专家组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和北京市疾控中心病原学检测和复核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综合判定该病例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该患儿入院后,医院予以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在确认为流感监测病例后,医院于11日23:50(距离发病时间15小时)给予患儿达菲抗病毒以及补液支持治 疗,后因病重给予心电监护,转至ICU病房,给予吸氧治疗;同时,在中医药服务方面给予中药方剂银翘散加白虎汤治疗。经过积极治疗,患儿咳嗽憋气症状明显好转,体温从最高40.2℃下降到37℃,肺部湿罗音消失。目前该患者病情平稳。
在确认为疑似病例后,北京市疾控中心、顺义区和朝阳区疾控中心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置,确认2名密切接触者并采取医学观察措施。截至目前,两名密切接触者未发现异常。
通报中指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确诊和救治过程,从首次就诊到确诊的过程,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患儿病情也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充分显示了我市前期防控工作的成效。一是患儿根据宣传获得的信息直接到定点医院地坛医院就诊,提高了诊疗效率,减少了密切接触者。二是地坛医院严格按照规定的防护措施开展诊疗行为,确保了医务人员的安全,重视流行病史问诊和甲型流感通用引物监测,及时报告疫情,为尽快确诊创造了条件,早期应用达菲抗病毒治疗,使患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缓解。三是区、市、国家三级疾控中心快速反应、无缝连接、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在24小时内完成了检测、复核和再次复核的过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4-3 06:34
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同一个病人,开出不同的方剂,都能够治愈,不足为奇。对于化脓性扁桃体炎,中医还可能开出不同的方剂,这一点与西医的规范化治疗,有所不同,是正常现象。不属于太阳表证,则是一致的,麻黄汤禁忌。
禽流感中医辨证为温病,而不是伤寒!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4-3 06:53
这样,我们对于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不是就有了更多的认识与诊断治疗方法!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