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yyjj 发表于 2016-4-1 16:04
中医辨证,靠的是四诊资料。理化检查,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西医诊断的必要条件。
如果单纯从辨证上讲, ...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6-4-3 11:54
还有一类,就是国外的中医,他们根本没有西医的,化验权,处方权;必须依靠传统中医,闯出一条路来,要么 ...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4-1 13:08
理化检查成为中医学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适应当代科技进步必须迈出的一步,是中医 ...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6-4-3 11:54
还有一类,就是国外的中医,他们根本没有西医的,化验权,处方权;必须依靠传统中医,闯出一条路来,要么 ...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4-3 07:33
中医未必就必须依赖理化指标,但是,有了理化指标 ,不会更坏。
一个胃胀的患者,我们可以用中医的诊断 ...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4-3 08:48
单纯的依靠中医的诊断 其实 还存在很多不够准确的问题。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其实,对中医是非常不利的,
llyyjj 发表于 2016-4-3 11:21
老兄这话太婉转了。
理化检查不是新生事物,医院的相关规定要求有些检查必须做,该做不做是违规的。比如 ...
llyyjj 发表于 2016-4-1 08:04
中医辨证,靠的是四诊资料。理化检查,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西医诊断的必要条件。
如果单纯从辨证上讲, ...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4-3 19:35
不是关键问题,点到为止就行了,没有必要将关系都弄僵嘛。一时不接受,一定时间之后,就会明白的 ...
谈玄说虚 发表于 2016-4-4 13:39
老于啊,也这么长时间了,辩论赛的结果接受了吗?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4-4 12:51
中医辨证,靠的是四诊资料。理化检查,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西医诊断的必要条件。
如果单纯从辨证上讲 ...
llyyjj 发表于 2016-4-5 14:40
这个问题,是个有深度的问题,大家参与积极性不高。这里面涉及:1,中医辨证论治的范围。2,中西医结合的 ...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4-6 11:53
中医的辨证论治,大部分情况下,应该以西医的病名为范围。
——先辨西医的具体的病,后辨证,实质上是 ...
llyyjj 发表于 2016-4-6 12:32
陈先生好,前面您讲的急性热病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这个好理解。一般没有异议。
慢性杂病中 ,西医诊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6 23:38
首先看看热实结胸证,太阳蓄血证,膀胱蓄水证,肝气郁结证……,西医的哪些理化检查结果与之相关?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6 23:51
以眩晕诊治为例(具体细节可商榷讨论,大的方向路径基本如此)
……就个人在临床所见,眩晕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6 23:51
以眩晕诊治为例(具体细节可商榷讨论,大的方向路径基本如此)
……就个人在临床所见,眩晕 ...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4-7 04:14
先生的大方向,是中西医概念直接对接,是完全错误的,臆想的,没有根据的。
——只存在如何正确具体对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7 04:50
先生的对接,恰恰是不正确的对接!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4-7 07:43
对接正确与否,一个是看医理上能否自洽,一个则是看医学实践上能否验证,后者是核心标准。
贫血(各种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7 09:18
对接正确与否,一个是看医理上能否自洽,一个则是看医学实践上能否验证,后者是核心标准。
贫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7 09:46
可能先生看到的贫血,都是血虚,用补血药都治好了!这一点我相信,可是,先生一辈子能够看到几个贫血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7 09:29
热实结胸证,阳明腑实证,太阳蓄血证,膀胱蓄水证,白虎汤证……,我能够说出来他们的理化指标,你 ...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4-7 10:02
可能先生看到的贫血,都是血虚,用补血药都治好了!
——补血药是可以治疗改善贫血状态的(贫血本身) ...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4-7 10:08
热实结胸证,阳明腑实证,太阳蓄血证,膀胱蓄水证,白虎汤证……,我能够说出来他们的理化指标,你们不能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8 00:07
补血药还可以治疗发热(不是因为贫血引起的)!如何解释?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8 00:17
例如:热入气分~SIRS证态
西医SIRS诊断标准(符合其中二项或二项以上)
体温>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8 00:10
给先生一个目录,请参考。每一个证,都有相应的西医诊断指标。
第一章 卫分表证-前驱 ...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4-8 03:13
给先生一个目录,请参考。每一个证,都有相应的西医诊断指标。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8 08:07
我说,是把西医解构,融入到中医理论之中,西医消灭了!热实结胸证,可以使用大陷胸汤,针灸,有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8 08:19
我早已经注意到先生去哲学化的主张。把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去除掉,而后把中医的证全部转化为西医的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8 08:19
我早已经注意到先生去哲学化的主张。把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去除掉,而后把中医的证全部转化为西医的 ...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4-8 09:18
我早已经注意到先生去哲学化的主张。把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去除掉,而后把中医的证全部转化为西医的病,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10 06:40
关键时刻,李老师不发言。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9 22:39
如此一来,中医“证”的诊治体系将有可能会最终消失,而留下的,将是一个渐趋成熟而全面发展的西医 ...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4-12 11:19
中西医结合学派的最终目的是消灭中医,统一到西医!或者说,中医被西医通约!
——中西医结合学派最终 ...
llyyjj 发表于 2016-4-12 07:45
不必在意谁通约谁,毛主席当年就说过,要“创造新医药学”,两个医学体系要是合并了岂不是如虎添翼吗?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12 16:40
你的骨子里是中医被消灭!
西医的理化检查那么神通广大,月经里查出胆汁了吗?!!查出烤鸭的一 ...
llyyjj 发表于 2016-4-12 13:33
您老又纠结烤鸭,烤鸭的成分没有进到血液里,难道直接拉出去了?
这帖里您提出的正经问题还没谈,不要瞎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13 08:53
“理化检查是西医辨病的重要方法,对中医有什么帮助?”
========================================= ...
llyyjj 发表于 2016-4-13 02:48
您老也是老来犟啊!
您要我承认烤鸭没有到血液里,有个前提,您给我说出来烤鸭到哪里去了?
再说,烤鸭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13 18:22
不是我的问题,是你硬犟着,至今不承认错误!
你不是说,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蛋白质就不 ...
llyyjj 发表于 2016-4-13 15:19
这次就说清楚了,该结束了吧?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14 05:47
你承认错误,不否定阴阳五行学说,才能结束!我说清楚了,你不承认错误,就不能结束!
llyyjj 发表于 2016-4-14 02:24
论坛里有时会一些争吵,是说话说得不清楚,引起的误会和偏差,您本来不应该出现这偏差与误解的。
我这几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14 16:40
本论坛里仁海先生和我辩论过阴阳的问题。他说阴阳是正确的,我说,按照你们的标准,阴阳是错误的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15 08:41
中医辨证论治中,热实结胸证,要不要西医理化检查?
========================================= ...
llyyjj 发表于 2016-4-15 15:03
热实结胸是中医病名,您意思不要理化检查了。
那,中医遇到“热实结胸”怎么诊断和辨证论治?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16 06:15
伤寒论:热实结胸证.大陷胸汤证 (2013-12-07 21:08:46)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 伤寒论
...
llyyjj 发表于 2016-4-17 06:55
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16 02:27
李老师,说正事就稀松。《伤寒论》你不懂了吧!
想不想知道西医是怎么样的诊断“热实结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17 18:13
本例或本证,如果医生没用下法,会不会形成结胸?
==========================================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17 21:13
想不想知道西医是怎么样的诊断“热实结胸证”的??
热实结胸证“前状态”,不用下法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18 08:23
记住了,看后一定要发表意见!我可以知道你看了没有,看的仔细不仔细。
llyyjj 发表于 2016-4-19 11:11
腹膜炎是肠或胃穿孔引起的。如果用了泻法。肠胃穿孔容易发生,不用泻法,也有可能发生。这是我学习您这段知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19 21:52
135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
llyyjj 发表于 2016-4-19 14:05
说的好!
中医就是靠辨证。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主观症状、体检、脉象(中医的特殊体检)都有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20 09:51
在历代注家注解热实结胸证的时候,对于下法的作用,都做了说明,下法误治,可以引起热实结胸证,但 ...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4-22 02:33
学过伤寒论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将有关中医的生理病理与西医理论相对应一下,这本是很平常的事。如果 ...
llyyjj 发表于 2016-4-22 14:46
这个不急,等老先生慢慢讲解。
中西医融合的内容,老先生发表出来,一看都是长篇,一时难以学习,我想就 ...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4-23 06:48
我的不解处是:中医治疗结胸证,要不要区分这几个原发病?
===================================== ...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