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天人合一”,中医的自然哲学基础和基本科学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6-3-26 10:45
标题: “天人合一”,中医的自然哲学基础和基本科学方法
“天人合一”,中医的自然哲学基础和基本科学方法2016-03-26 建成 淑然 子惠 [url=]岐黄正传[/url]
提示天人合一
人为自然所创造,必然遵循自然规律,是《内经》奠定的“天人合一”的中医自然哲学观。《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attach]10794[/attach]

提示心物统一
不仅生命的肉体是自然所创,精神意识亦是如此,也就是说中医的哲学观是心物统一,既不唯心也不唯物。精神意识不过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提示对立统一
《内经》认为天地万物乃至生命的运动都由宇宙中一对相互拮抗的根本势力决定,借用背阴和朝阳,夜和昼,寒和暑的阴阳概念,赋予了决定天地运动和生命生长老已的这一内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类经图翼》:“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一切常人,分阳不尽则不死”。

提示时间联系
阴阳随着生命的一生,阳从最大值趋向于零,阴从零趋向于最大值,这个过程可以分出几个阶段,其阴阳的比值会有不同。不仅如此,在年、季、月、日等时间段中,阴阳比值也应呈现出节律性变化。阴阳在时间上的表现,就是藏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提示空间联系
阴阳在身体上也具有比值上的差别,在空间上的表现,就是经络。《灵枢·经别》:“余闻人之合于天地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

提示统计学
基于这种哲学观,对天体运行、气候、物候、流行病、生理表现,进行长时间(也许是几千年)大样本大数据的观测,通过统计分析,找出关联性,建立一个数理(古称术数)模型,就像阴历十五涨大潮,就是科学预测一样。至于为什么,那是未来科学的事儿。竺可桢及广大气象工作者进行了五十多年的气候和物候观测,长此以往,必将能验证《内经》气候和物候的预测是否准确。

提示机械联系
这个数理模型就是五运六气,除了藏象和经络,还有通过生理病理表现,借用解剖名词,现代称之为“黑箱法”虚拟构建的藏府,《白虎通卷八·性情》:“人本含六律五行之气而生,故内有五藏六府。”而精神意识分属五藏,不像西医一样成为单独系统,无需另外单独辨证。《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

提示辨证论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做为辨证论治的范例,把客气、主气和五藏机织在一起,像篮球循环赛一样捉对厮杀,奠定了公式化的辨证论治基础。无论从运气,还是从经络、藏府入手辨证皆是如此,一个咳嗽,五藏六府、六经、“六淫”皆可致咳,例如风寒客肺咳嗽、太阳中风咳嗽、肝脾不和咳嗽等。后世医家的所有辨证理论,皆滥觞于此,未脱离其桎梏,不过是各执一偏罢了,极大发展和丰富了辨证论治的内容。

这里揭示的仅仅是中医最基础的自然哲学观和科学方法,远不是中医的全部,相关文章,另有阐述,敬请关注。

[attach]10795[/attach]
[attach]10796[/attach]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