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清代名医张令韶——聆声辨证案
[打印本页]
作者:
万里朝阳
时间:
2016-3-20 11:12
标题:
清代名医张令韶——聆声辨证案
清代名医张令韶——聆声辨证案:
清朝有一位妇人得了伤寒病,十多天后,手足躁扰,口目抽搐,面自身冷,谵语发狂,不省人事,病情危重。家里人以为是风气内动,便把她手脚都捆绑起来,然后四处求医。有的医生诊为痰迷心窍,用开窍豁痰药;有的医生诊为虚证,用参归大补气血;有的医生诊为寒证,用桂附回阳救厥;还有的医生因诊断不清而推辞不治。医生请过不少,但皆无效险。
后来,请到一位名叫张令韶的医生。张令韶先给她切脉。发现脉已全无;再问她有何感觉,数问不应;手按其身,已无热感。心想,此证要么是实热,要么是虚寒,非此即彼,对证则生,反之则死。
然而,到底是实热,还是虚寒,又实在难以决断。张令韶一时束手无措,眼看着病人痛苦万状,犹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
突然,病人呻吟了一声。张令韶侧耳聆听之后,不由得拍案而起,连声说道:“有了!有了!”当时在场的还有别的医生,忙问何故。张令韶先将自己的疑惑说出,然后讲道:“你们听到了没有——刚才病人那声呻吟深长有力。要是虚寒证的话,临到脱脉之际,已是气细声弱,奄奄一息,哪里会发出这种声音?看来,是非实热证莫属了!”同道听他言之有理,也都点头称是。
张令韶当下就为病人开了一剂荡除实热的大承气汤,煎好后,撬启牙关强行灌下。当晚,病人便解出许多黑色粪便。第二天早上,病人脉出身热,己省人事,舌头也能伸缩,观其舌苔,燥而且黑。连服小陷胸汤二剂后,病告痊愈。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3-22 10:47
这样的病人,为什么不问二便,不摸摸肚子呢??也没有记载!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