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第一节 我为什么和怎样写《<内经>时代》?——《<内经时代>补注》 [打印本页]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17
标题: 第一节 我为什么和怎样写《<内经>时代》?——《<内经时代>补注》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6-3-1 00:46 编辑

<内经时代>补注》(赵洪钧医学传心堂定稿)
                                   赵洪钧著   金栋(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补注
        第一节  我为什么和怎样写《<内经>时代》?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18
金栋按:本节题目,犹如近代学者顾颉刚《古史辨》有“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故本节当为本书自序。自序亦作自叙,是作者自述写作意图、过程和作品大旨的文章。惟与中医类著作相较,此序篇幅较长。然名家著作,如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有自序一、自序二,篇幅都很长;而《古史辨》自序,竟编成两本书,即《古史辨自序》上下册。其篇幅又何止长!又如王星拱《科学方法论》有“引说”;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有“导言”;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有“导论”等均可谓鸿篇巨制,从中可见大家风范。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19
本节首先介绍了作者为什么要撰写《<内经>时代》。先生说:“《内经》研究方面,至今还有不少重大理论问题没有搞清楚,因而不能使人读懂《内经》,也不能更科学地、恰如其分地评价《内经》。”这就是撰写本书的原因。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20
不过,先生写此书的最初动机又不限于此。他说:
“写这本小书是亲眼看到我们的《内经》专家,丢人丢到外国去了,实在看不下去。”关于《内经》专家丢人的事件请看先生的“六十自述”。
然而,虽受该事件刺激,说到底《时代》还是为了:使人读懂《内经》,更科学地、恰如其分地评价《内经》。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20
其次,论述怎样撰写《<内经>时代》。先生说:“《<内经>时代》是把《内经》放回产生它的时代去,将和它有关的政治思想背景及各种同时代的学术,进行比较研究”,“把《内经》时代的各主要学科(包括社会科学)拿到一起来研究,方能揭示《内经》中许多难解之谜,给《内经》以恰当的评价”。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21
总之,文中旁征博引古今名家之说,以唯物的指导思想、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的治学精神、史家的睿智头脑,解说自己的心得和撰写过程。一读本节,会立即觉得,本书高屋建瓴,气概非凡,不但文笔犀利,语言流畅,论述简练,且先生的查考和分析结论,非常透彻精辟。书中立论坚实,无一语无出处。《内经》本来面目,将从此大白于学界。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21
正如时贤评价此书说:“全书笔酣墨畅,才气横溢,锐不可当,可喜可贺!”“是一本大破陈腐浊气,给人以新鲜之气的传世佳作。值得敬佩、庆贺!”
本节末附有“关于近代史学流派”一文。此文简约流畅而深刻,显示出先生的史学功底深厚。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24
【原文】看见这本小册子,读者先想到的应该是:“内经时代”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多数人会认为:大概是考证《内经》的成书年代吧?
笔者在此先告诉读者: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倒不是考证《内经》,至少和以往的“考证”大不同。真能明白《<内经>时代》,须待看过它的主要内容之后,但无妨先作简单说明。
《<内经>时代》是把《内经》放回产生它的时代去,将和它有关的政治思想背景及各种同时代的学术进行比较研究。当然,对这一切都力求作到用现代认识进行评价。其目的对《内经》来说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帮助人们更快、更好地读懂《内经》,使初学者迅速掌握《内经》体系的基本精神。但是,它不同于有关入门书。已经系统学过《内经》的人,翻开本书就会看到一些别开生面的内容。《内经》专家更能从中发现一些研究《内经》的新方法、新资料、新观点。总之,它对一切和《内经》打交道的人都有用处。
第二是更科学地、恰如其分地评价《内经》。这与第一个目的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若作者对研究对象没有科学的认识,则无论他写多少文字,终究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25
要达到上述两个目的是很困难的。比如,对怎样才算读懂了《内经》,就有几种有分歧的看法。有人说,通读几遍《内经》白文,就算懂了。有人则认为,必须多看几家注解或最好自己再作一次集注。有人以为,能从头至尾把《内经》讲“通”,水平才算可以。还有人则以能否细讲“七篇大论”为试金石。近年来的风尚,又把“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时间生物学”等新学说拿来围绕《内经》大做文章,以为这样才能领会《内经》的真谛。我曾经按照上述各种主张学过《内经》,觉得没有一种令人满意。最后,只好走自己的路。所以,这本小册子是我的学习心得,是把我的认识过程理一理写给大家看。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26
我感到,就《内经》读《内经》、就中医读《内经》或就医学读《内经》是读不懂《内经》的。即或再带点儿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头脑,也不能左右逢源,了无障碍。
如此说来,这是要否定前人的一切研究成果吗?是说别人都不懂《内经》吗?是说用“控制论”等新学说解释《内经》的作法均不可行吗?当然不是。不过,我至少可以指出,虽有上述研究,至今对《内经》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并未说清楚。后学者读了有关著述后,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很多地方是勉强说得通。有的地方尽力附会也说不通。其中不少问题本来不必等到现在才能研究得比较彻底。毛病就出在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上。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27
比如五行学说的研究吧。从王冰注《内经》、张景岳编《类经》,直到最近的教科书、最新的大部头《内经》注本,对五行与四季、五方、五味等相配的道理,都从常识出发解释,没有超出《尚书正义》的水平。这种解法只在五行配五味方面大体说得过去。即“木生子实,其味多酸”、“火性炎上,焚物则焦,焦是苦气”、“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甘味生于百谷,谷是土之所生,故甘为土之味”、“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卤,卤味乃咸”。(清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卷十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5:76)可是,许多学问家仍觉此说牵强。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28
【补注】
⑴“内经时代”:即围绕着《内经》研究其成书时代,同时也是围绕着产生《内经》的时代研究《内经》。书名中有时代二字者,如郭沫若有《青铜时代》、《奴隶制时代》等。时代“指历史上依据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来划分的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如新石器时代、封建时代。”(《辞海》)
《内经》的成书年代:正统观点及权威性著作认为,大约成书于战国、秦汉之际,唐宋时期仍有补缀。《中医大辞典》、《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中医辞海》、高校教材《中国医学史》及高校教参《内经》等均持此说。
有近人考证认为,《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不是今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素问》和《灵枢》的成书当在东汉,并非战国时期。如吴考槃撰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考(中华医史杂志,1983,2:85)、田树仁撰灵枢素问并非黄帝内经(中华医史杂志,1991,3:145-149)、余自汉等著《内经灵素考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版)、廖育群著《重构秦汉医学图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等均主此说。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29
金栋按:认为《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是《素问》和《针经》,始于晋代皇甫谧。他在《甲乙经·自序》中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唐代王冰在次注《黄帝素问》自序中亦宗其说,而且认为《针经》就是《灵枢》云:“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此说流传至今,成为正统的说法。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30
清·姚际恒不同意此说。其书《古今伪书考》说:“《汉志》有《黄帝内经》十八卷,《隋志》始有《黄帝素问》九卷,唐王冰为之注。冰以《汉志》有《内经》一十八卷,以《素问》九卷,《灵枢》九卷,当《内经》十八卷,实附会也。故后人于《素问》系以《内经》者,非是。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31
时贤廖育群著《重构秦汉医学图像》说:“突破《素问》、《灵枢》两书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十八卷’的禁锢之后,即打破了今本《黄帝内经》成书下限不会晚于刘歆《七略》的限制,使得我们需要重新考虑《素问》和《灵枢》作为两部独立的著作,其成书的上、下限究竟在何时。根据确切的文字记载,只能将这两部著作的成书下限定在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前。而其上限则应该定在刘歆《七略》之后。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汇集各种早期医学著作,进行校勘汇编工作,恐怕只有官府才能办到。如果在《七略》成书之前,就完成了这样两部大型医书的整理加工,而不加著录是不可能的。而且《七略》之前的许多其他医学著作,即或漏而未录,其命运也理应与《七略》著录之书的命运一样,不可能单独地、完整地保存流传下来。”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32
《<内经>时代》通过与《内经》同时代和之前的相关文献横向比较,以及对两汉的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脉络背景等梳理,对《内经》的成书年代,先生已了然于胸。《时代》明确指出:“《内经》成书的基本条件到西汉初才具备,灵素骨干内容成型不会早于两汉,一些篇章可粗定成文于东汉。‘七篇大论’出现更晚”。“只有到汉初,《内经》理论框架才具备,并且是汉代的统治哲学”。先生且旁征博引近现代学者如梁启超、顾颉刚、杨向奎、范文澜、冯友兰、任继愈、张岱年等人的观点,说明“阴阳五行哲学在汉代占统治地位,最盛行。《内经》的成书时代不应提前到汉代以前去”。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32
《时代》还提出不少考据依据。如《灵枢·肠胃》只可能是王莽之后成文;马王堆医书早于今《内经》,而且是当时流传的医书;扁鹊、仓公早于今《内经》;九卷和八十一篇是典型的汉代思想烙印;汉初尚黄老是《内经》的另一个政治和哲学思想背景;今《内经》带有董仲舒思想的明显烙印;天文历法方面的汉代特点;重火的五行说痕迹等等。总之,《<内经>时代》虽然不限于考证《内经》成书时代,对成书时代这个大问题,还是做出了回答。实际上,本书各节对这个问题都有或明言或暗含的回答。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33
读过《<内经>时代》,会认为此书乃解读《内经》成书年代的一把钥匙,但不是只限于考证成书年代。先生搜求古训,博采众家,考究源流,穷其所以然,目的是求得《内经》之正解。《时代》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即用阴阳五行说通释《内经》,把《内经》放回盛行阴阳五行思想的时代去,将和它有关的政治思想背景,及各种同时代的学术进行比较研究。先生研究《内经》的最后见解是:“《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体系,《内经》的方法是比类取象方法”,“阴阳五行学说为《内经》最高理论”。先生说:“阴阳五行是《内经》的统帅、灵魂。有了它,尽管各篇错乱重复,矛盾之处举不胜举,仍不失为一个整体。没有它,《内经》只剩下一堆零碎的臆测和经验知识。”《时代》除考证翔实外,其方法之严谨,视角之新颖,独具匠心,与以往考证大不同,字里行间无不与考证有关,故结论非常可信。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36
洪钧按:看来,必须对《内经》“成书”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即怎样才算 “成书”。本节即将提到“灵素骨干内容成型”,也就是今《内经》体系的天人相应学说、气化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脉学说,针刺学说、养生学说、诊法学说等大体完成,(除七篇大论之外),一般说来也编纂在一起了,算是成书。我认为,《汉书•艺文志》中的《黄帝内经》(或者再加上其它五种医经)至少包括了今《内经》主要的核心篇章。试读班固关于“医经”的定义,今《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的内容完全符合要求,而其他的现有汉代及以前的医学文献,基本上都不符合要求(“十一脉灸经”是单篇出土文献,暂不考虑)。故应该承认《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就是今《内经》的祖本。否则,《素问》《灵枢》都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过,都是九卷、八十一篇的《素问》和《灵枢》,最可能是东汉中期、班固之后出现的。这一点廖育群说得比较好。即刘歆的《七略》不可能漏掉这样两部大书。我再加上:班固也不可能漏掉这两本大书。或者说,班固写《艺文志》的时候,很可能还没有皇甫谧看到的《素问》和《灵枢》(即《针经》或《九卷》)。对看《白虎通》可以肯定,那时中医的脏腑学说、经脉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内经》的理论硬核和超硬核已经完全稳定或成熟。故可以断定《白虎通》是《内经》成书的下限。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38
某些时贤,完全否认《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和今本《内经》(即《素问》+《灵枢》)的承继关系未免武断。试看《汉书•艺文志》关于医经的定义即可知。
《汉书•艺文志•方伎略》云:“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死为生。
经方者,本草木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38
可见,今《素问》、《灵枢》乃至《伤寒杂病论》都属于“医经”且《灵枢》内容更切近“医经”。“经方”更接近于今所谓中药学和方剂学。换言之,今本《素问》和《灵枢》,只能属于《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等医经。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39
金栋又按:《素问》之名首见于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原序(有钱超尘、胡希恕等以为《伤寒杂病论》原序非全系仲景所为。因为无关紧要,本补注从略)。原书九卷,八十一篇。王冰搜集整理重新编次注释为二十四卷,林亿等《新校正》后,名之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即现通行本。自唐代人王冰次注本书开始,一般公认《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书组成。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40
关于《素问》书名含义,范登脉《黄帝内经素问校补》云“素”当释为“道”,《素问》当释名为《问道》。《素问校补》说:“《说文·素部》云:‘素,白緻缯也。’引申之,‘素’与白同义。凡本于自然、未加雕饰曰素、曰朴、曰白、曰真,而与‘道’同德。”又说:“‘素问’就是‘问道’,犹《天问》即《问天》;‘太素’就是‘大道’,别无深义。”范氏说最确。盖《素问》即“问素”,犹《楚辞·天问》之“问天”。素者,道也。问素即问道。《内经》所谓道即阴阳、五行、四时之道,天人相应之道。为道者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47
《灵枢》即《灵枢经》。《灵枢》之名始见于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当由王冰所定。王冰“弱龄慕道”,由《九卷》、《九灵》、《针经》结合道家《玉枢》、《神枢》、《灵轴》等名称而来。丹波元简《灵枢识·综概》云:“若《灵枢》之称,昉于唐中叶王冰注《素问》引本经文,或曰《灵枢》,或曰《针经》是也。林亿等因谓王冰名为《灵枢》,不可定然也。其命名之义,马氏云:‘《灵枢》者,正以枢为门户阖辟所系,而灵乃至神至玄之称。此书之功,何以异是。’张氏(按:指景岳)云:‘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王九达亦云:‘枢,天枢也。天枢运于上,枢机无一息之停,人身如天之运枢,所谓守神守机是也。其初意在于舍药而用针,故揭空中之机以示人。空者灵,机者枢也。既得其枢,则经度营卫,变化在我,何灵如之?’今考《道藏》中有‘玉枢’、‘神枢’、‘灵轴’等经,意者《灵枢》之称,岂出于道流欤?”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48
《灵枢》书名沿革如下。
汉末名《九卷》,晋代名《针经》,唐代名《灵枢》。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48
《九卷》的名称最早见于《伤寒论·自序》。《素问•王冰序》新校正说道:“《素问》外九卷,虽张仲景及西晋王叔和《脉经》只谓之《九卷》。皇甫士安(谧)名为《针经》,亦专名《九卷》。”是有根据的。王叔和《脉经·卷第七·病不可刺证第十二》引了一段文字,下面小注说:“新校正云:出《九卷》。”而所引的这段文字,却见于《灵枢·逆顺第五十五》篇。这些都是《新校正》的根据。可见,《针经》这部书,因为它只有九卷,张仲景、王叔和则称之为《九卷》了。到了晋代,《九卷》这部书,皇甫谧又称之为《针经》。到了唐代,出现了一部内容与《针经》相类似的书,王冰称之为《灵枢》。这一问题,也是《新校正》首先发现的。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49
《针经》的名称,可见于①《素问·八正神明论第二十六》云:“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注云:“此亦历解《针经》之辞也。《针经》者,即《灵枢经》也。第一篇《九针十二原》中,有先立《针经》一语,后世皇甫士安,易《灵枢》为《针经》之名,故王冰释《素问》、宋成无己释《伤寒论》宗之,己各医籍皆然。”)和②《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云:“令各有形,先立《针经》。”(张介宾《类经十九卷·九针之要》注云:“《灵枢》即名《针经》,义本诸此。”)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50
王冰在《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句下的注文引了一段文字,称为“《灵枢经》曰”;在《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句下的注文,也引用了同样的一段文字,却称为“《针经》曰”;《新校正》认为这是王冰指《灵枢》为《针经》的证据。如《新校正》说道:“详此注引《针经》曰,与《三部九候论》注两引之,在彼云《灵枢》而此曰《针经》,则王氏之意,指《灵枢》为《针经》也。”可见《灵枢》这一名称,是在公元8世纪中期王冰时代才能出现的,即始见于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0:51
《针经》和《灵枢》的内容是否完全相同呢?这两部书在南宋时代都还存在。有的学者考证,这两部书的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编次有些不同,文字“间有详略”而已。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05
⑵考证:依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刘因《夏日饮山亭》诗:“人来每问农桑事,考证床头种树篇。”姚鼐《复秦小岘书》:“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异趣而同为不可废。”(《辞海》)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05
⑶控制论:是研究动物(包括人类)和机器内部的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着重于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关系。(《汉典》)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06
⑷系统论: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性质和规律的理论,即一般系统论。广义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自动化理论、信息论、集合论、网络理论、对策论、决策论、电子计算机等理论和方法。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1937年首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通常认为他于1945年发表的《关于一般系统论》一文,是一般系统论正式创立之始。他1972年发表的《一般系统论的历史与现状》一文,认为一般系统论应该包括三个方面:⑴研究系统的科学和数学系统理论;⑵系统技术,包括系统工程;⑶系统哲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系统论是系统科学和哲学之间的中介理论。(《辞海》)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06
⑸信息论:研究信息的计量以及信息的发送、传递、变换、储存和接收的科学。(《汉典》)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07
⑹时间生物学:又译生物钟学(英语:Chronobiology),是一门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生物体内与时间有关的周期性现象,以及这些现象的机制。生物节律是凭经验总结得出的,但有其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生物钟学与所谓的生理节律无关。
时间生物学认为,生物的生理活动随着昼夜交替、四时更迭的周期变化,表现出周期性节律。古代医学视天地为大宇宙,人体为小宇宙,谓大小宇宙息息相通。故那时就有时间生物学的萌芽。现代研究认为,健康人体的活动大多呈现24小时昼夜的生理节律,这与地球有规律自转所形成的24小时周期相适应,表明生理节律和环境周期性变化(光照的强弱和气温的高低)同步。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生物的近似时钟的结构,被称之为“生物钟”。周期节奏近似昼夜24±4小时称“日钟”,近似29.53±5天称为“月钟”,近似周年12±2月称为“年钟”。时间生物学研究揭示了植物、动物乃至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持久的”、“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生物钟。(百度百科)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07
⑺王冰注《内经》:指王冰注《素问》。
王冰(一作砅),自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因避讳唐玄宗讳而改“玄”为“元”)。一般认为是唐代中期医学家。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说:“王冰……约生于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卒于贞元二十年(公元805年),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公元762~763年)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若据此推算,享年当在95岁,与《新校正》所引《唐人物志》“年八十余以寿终”不相符,存疑待考。
《素问》一书,传至唐代,纰缪甚多,内容混乱,影响授学和施用。王冰鉴于此书的重要性,立志寻访搜求诸本,编次整理历12年之久,于公元762年编成《黄帝内经素问释文》。调整篇目顺序,辨认错简,增补缺文,将原存8卷分编为24卷81篇;又为全书作注,注文相当精当,被后人视为重要的训诂文献。由于对《素问》做了大量的整理研究,所以称之为“重广补注”,流传至今,成为学习研究祖国医学的重要经典。尽管人们对他所增补的第七卷即七篇大论,颇多非议,怀疑它并非原著,但这些内容仍有研究价值,而王氏对保存整理古典医籍、阐发其义理的贡献,是不可泯灭的。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09
⑻张景岳编《类经》:即张介宾著《类经》。
张介宾:(1563~1640)字会卿,号景岳,又号通一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原籍四川绵竹。其先于明初因军功世授绍兴卫指挥,迁浙江会稽。父张寿峰为定西侯客,14岁随父进京,学医于京畿名医金英(梦石),尽得其传。青年时期未以医为业,而从军。“壮岁好谈兵击剑,思有所用于世”(《景岳全书·鲁序》)。游燕冀间,从戎幕府,出榆关,履碣石,经凤城,渡鸭绿,因无成就,返京师,专心于医术。张氏医名噪京师,“时人比之仲景、东垣”,“延边大帅皆遗金币致之”。(黄宗羲《南雷文定·张景岳传》)后返会稽行医,其间到过西安和河南,为河南学政叶秉敬之母治病。《类经》刊行时,叶氏给予大力赞助。
张氏早年崇丹溪阳有余阴不足之说,中年后,以《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为据,并受张元素影响,转而抨击丹溪且“医法东垣、立斋”。受王冰影响,并发挥说命门之火为元气,肾中之水为元精。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亦常不足之说,成为温补学派主要人物。
张氏著有《类经》32卷,《类经图翼》11卷,《附翼》4卷,《景岳全书》64卷。另有《质疑录》1卷,有人疑为伪托。张氏重《易》,并受王守仁“心学”影响,强调“医易同源”,“医之为道,身心之易”。他说:“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必须“摭易理精义用资医学变通”。易论阴阳,医用阴阳,抓住它,就能“运一寻之木,转万斛之舟”。张氏接受“阴阳者一分为二”的观点,阐发阴阳互根之理,指出阴阳“彼此相须”,缺一不可。如气为阳,精为阴,“精之与气,本自互生”。所以,“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
基于以上认识,张氏对河间、丹溪之说,进行强烈抨击谓:“刘、朱之言不息,则轩、岐之泽不彰”。又撰《大宝论》、《真阴论》,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因而阳非有余,人之真阴亦常不足。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张氏自制左归、右归饮和丸,分培左肾之元阴和右肾之元阳。(《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第九章:明代医学》)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09
《类经》:(张介宾)精研《内经》凡三十余载,数易其稿,著成《类经》,是现存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著作。张氏采用从类分门的方法,将《素问》、《灵枢》的全部内容分为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十二大类,凡三十二卷,三百九十篇,经文虽因类分而颠倒,但仍一一注明出处篇名,以便查核,且有详尽的注释。由于张氏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之文字简明畅达,所以他的注释多能结合实际,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问题,除注释外,还结合临床实践体会,用“愚按”的形式,进行专题发挥。此书为研究《内经》者所必读。(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内经》)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11
⑼最新的大部头《内经》注本:到目前为止,研究《内经》部头最大的著作是,王洪图总主编《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其内容包括:《黄帝内经》文献及语言文字研究、《黄帝内经》学术研究发展史、《黄帝内经》理论研究、《黄帝内经》病证与临床研究、《黄帝内经》多学科研究与实验研究、《黄帝内经》近代校释珍本辑录、《黄帝内经》研究文献汇编,共七编四百五十万字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13
⑽《尚书正义》:指汉·(伪)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的《尚书》,是儒家经典《十三经注疏》之一。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13
《尚书正义》是唐初《五经正义》的第二部,孔颖达、王德韶、李子云等奉诏撰,朱长才、苏德融、隋德素、王士雄、赵弘智复审,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张行成等人刊定。此书凑合《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并采用伪孔安国《尚书传》,将伏生本今文《尚书》20篇分为33篇,加上所谓的出自孔宅夹壁的《古文尚书》25篇,定为58篇,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经书。此书流传千余年,对后世影响巨大。孔颖达等在此书《正义》中较多地谈到了天人关系,反复阐明用天道治理民众的道理。他们是以君为师,而不敢像孟子、杨雄那样以师自任,这是汉代以后尤其是当时现实的反映。但是如果君主不好好地治理百姓,就是违背天意,这时,天就会离他而去,也即“天不可信”。这些观点都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另外,此书还保存了不少旧说典故,在训诂学上也有较大的价值。(百度百科)但是,蒋伯潜《十三经概论·第二编尚书概论》则说:“至于十三经所用之注,则为伪孔安国《传》。此传虽题孔安国撰,实与伪古书《尚书》同出王肃伪造,可以不阅。孔颖达据伪孔《传》为疏,除有小处可采外,亦不足观。”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14
正义:正确的含义,古时指经史的注疏,如唐代孔颖达等有《五经正义》,张守节有《史记正义》。(《汉典》)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15
⑾木生子实,其味多酸:《尚书·洪范》:“三曰木……木曰曲直……曲直作酸。”孔安国《传》:“木实之性。”孔颖达《正义》:“木生子实,其味多酸。五果之味虽殊,其为酸一也,是木实之性然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16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6-3-1 07:26 编辑

金栋按:《内经》时代相关著作记载如下。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孟春纪》:“其味酸。”高诱注:“木味酸。酸者钻也,万物应阳钻地而出。”
    西汉·刘安《淮南子·时则训》:“其味酸。”高诱注:“木味酸。酸之言钻也,万物钻地而生。”
    西汉·戴圣(辑)《礼记·月令·春》:“其味酸,其臭(音嗅xiu)羶。”郑玄注:“木之臭、味也。凡酸羶者皆属焉。”孔颖达《正义》:“通于鼻者谓之臭,在口者谓之味。臭则气也,《尚书》孔《传》云:‘木实之性。’然则木实酸,凡草木所生,其气羶也。”
    东汉·班固(执笔)《白虎通·五行》:“木味所以酸何?东方万物之生也。酸者以达生也,犹五味得酸乃达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木生酸。”王冰注:“凡物之味酸者,皆木气之所生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17
⑿火性炎上,焚物则焦,焦是苦气:《尚书·洪范》:“二曰火……火曰炎上……炎上作苦。”孔《传》:“焦气之味。”孔《正义》:“火性炎上,焚物则焦,焦是苦气。嗅之曰气,在口曰味。”
金栋按:《内经》时代相关著作记载如下:
《吕氏春秋·孟夏纪》:“其味苦。”高诱注:“火味苦。”
《淮南子·时则训》:“其味苦。”高诱注:“火味苦也。”
《礼记·月令·夏》:“其味苦,其臭焦。”郑注:“火之臭、味也,凡苦焦者皆属焉。”孔《正义》:“夏,其味苦,其臭焦者,《尚书》孔《传》云:‘焦之气味,火烧物焦,焦则味苦。’”
《白虎通·五行》:“火味所以苦何?南方主长养,苦者,所以长养也,犹五味须苦可以养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火生苦。”王冰注:“凡物之味苦者,皆火气之所生也。”
《素问·五运行大论》:“火生苦。”王冰注:“物之味苦者,皆始自火之生化也。甘物遇火,体焦则苦,苦从火化,其可征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18
⒀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尚书·洪范》:“四曰金……金曰从革……从革作辛。”孔《传》:“金之气味。”孔《正义》:“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辛’为‘金之气味’。”
金栋按:《内经》时代相关著作记载如下:
《吕氏春秋·孟秋纪》:“其味辛。”高诱注:“五行,金味辛。”
《淮南子·时则训》:“其味辛。”高诱注:“金味辛也。”
《礼记·月令·秋》:“其味辛,其臭腥。”郑注:“金之臭、味也。凡辛腥者皆属焉。”孔《正义》:“秋,其味辛,其臭腥者,孔《传》云:‘金之气味,言金臭之气则腥,在口则辛。’”
《白虎通·五行》:“金味所以辛何?西方煞伤成物,辛所以煞伤之也,犹五味得辛乃委煞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金生辛。”王冰注:“凡物之味辛者,皆金气之所生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19
⒁甘味生于百谷,谷是土之所生,故甘为土之味:《尚书·洪范》:“五曰土……土爰稼穑……稼穑作甘。”孔《传》:“甘味生于百谷。”孔《正义》:“甘味生于百谷,谷是土之所生,故甘为土之味也。”
金栋按:《内经》时代相关著作记载如下:
《淮南子·时则训》:“其味甘。”高注:“土味甘也。”
《礼记·月令·中央》:“其味甘,其臭香。”郑注:“土之臭、味也。凡甘香者皆属之。”孔《正义》:“中央云‘其味甘,其臭香’,孔《传》云:‘甘味生于百谷,味甘则气香。’”
《白虎通·五行》:“土味所以甘何?中央者,中和也,故甘,犹五味以甘为主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土生甘。”王注:“凡物之味甘者,皆土气之所生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19
⒂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卤,卤味乃咸:《尚书·洪范》:“一曰水……水曰润下……润下作咸。”孔《传》:“水卤所生。”孔《正义》:“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为卤,卤味乃咸。《说文》云:‘卤,西方咸地。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禹贡》云‘海滨广斥’,是海浸其旁地,使之咸也。”
金栋按:《内经》时代相关著作记载如下:
《吕氏春秋·孟秋纪》:“其味咸,其臭朽。”高诱注:“水之臭、味也,凡咸朽者皆属焉。气之若有若无者为朽也。”
《淮南子·时则训》:“其味咸,其臭腐。”高诱注:“水味咸也,水臭腐也。”
《礼记·月令·冬》:“其味咸,其臭朽。”郑注:“水之臭、味也。凡咸朽者皆属焉。”孔《正义》:“冬云‘其味咸,其臭朽’者,孔《传》云:‘水卤所生,故味咸。又水受恶秽,故有朽腐之气。’”
《白虎通·五行》:“水味所以咸何?是其性也。所以北方咸者,万物咸与所以坚之也,犹五味得咸乃坚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生咸。”王注:“凡物之味咸者,皆水气之所生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20
⒃清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指清代学者阮元校订刊刻的儒家经典丛书《十三经注疏》。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20
阮元:(1764~1849)清代学者、文学家,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末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谥文达。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等。兼治金石、天文、历算、地理之学,撰有《畴人传》、《两浙金石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论文重文笔之辨,以用韵对偶者为文,无韵散行者为笔,提倡骈偶,对桐城派“古文”的形式有所不满。有《琅嬛仙馆诗略》、《揅经室文集》等,后合为《揅经室集》。(《辞海》)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21
十三经注疏:即《周易正义》,魏王弼等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等注、宋刑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刑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刑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22
十三经:儒家奉为经典的十三部古籍,即《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汉代,立《诗》、《书》、《礼》、《易》、《春秋》于学官,定为五经。唐以“三礼”、“三传”合《诗》、《书》、《易》为“九经”;开成年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至宋,列《孟子》于经部,始为“十三经”。
随着儒家之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定于一尊,历代学者纷纷为诸经做注解。除注经之作外,又出现了对旧注进行解释和发挥的义疏。南宋以前,经与疏各单行,南宋绍兴年间始有汇集唐宋之前最具权威性的“十三经”注、疏的合刊本,后复有十行本。……阮元以十行本为主,校以他本,主持重刻《十三经注疏》,并撰《校勘记》,号为善本,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本子。(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出版说明》1997年版)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23
蒋伯潜说:“彼时所谓‘经’者,仅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六经无《乐》,实际上仅有五经。但‘经’之外,又有释经之‘传’焉,如《春秋经》之传,著录于《汉志》者有《公羊传》、《榖梁传》、《左氏传》、《邹氏传》、《夹氏传》五种,今尚存前三种;又有附经之‘记’焉,如《礼》有《礼记》,《乐》虽无经而有《乐记》。《论语》者,记孔子之言行者也,故亦附于经类;《孝经》者,孔子后学论孝道者也,依托孔子,故亦附于经类;《尔雅》者,缀辑汉代经师诂经之辞而成者也,故亦附于经类;此解传记之属,《汉志》均入之《六艺略》中。而先秦时人记其理想的官制之《周官》,《汉志》亦附录《礼》类,刘歆又改称《周礼》,以其依托周公,故以附于经也。于是《易》、《书》、《诗》之外,《礼》则《周礼》、《礼记》并《仪礼》而为三,《春秋经》则随三传而分为三,加以《论语》、《孝经》、《尔雅》,凡十有二矣。《孟子》,在《汉志》尚列诸子略儒家中。但赵岐《孟子题辞》谓西汉文帝时曾立博士,则其地位,在汉世已列于经子之间。五代时蜀主孟昶石刻十一经,去《孝经》、《尔雅》,而入《孟子》,此孟子入经部之始。及朱子取《礼记》中之《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定位四书,以为孔、曾、思、孟四子道统之传,于此可见。《孟子》在经类中之地位,于以确定;经部唯一大丛书‘十三经’,亦至是始完成焉。此十三经,宋以前已各有注;其疏,则亦至南宋时始告完全。清高宗乾隆时,既刻十三经经文于石,立之太学,而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且附以校勘记。此十三经完成之经过也。”(《十三经概论·绪论·十三经之完成》)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23
十三经概论自序摘:十三经者,我国古代之丛书也;《易》、《书》、《诗》、《礼》、《春秋》五经为其中坚,余则附庸而已。
以传统的观念,定其等级,则五经为“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为《春秋经》之“传”;《礼记》为“记”;《孝经》虽独以经为书名,亦“记”也;《论语》为孔子之言行记录,亦“记”也;《孟子》本列诸子,而其体仿《论语》,则亦“记”尔;《尔雅》集录汉代经师之训诂,又其次矣。
以经学的立场,别其今古,则《易》为《费氏易》,《诗》为《毛诗》,虽本经今古文无大异,要皆为古文;《礼》之《周礼》,《春秋》之《左传》,皆古文;《尚书》则为伪古文;《仪礼》与《春秋》、《公羊传》、《榖梁传》及《孝经》皆今文;《论语》则为张禹混合之本,而篇目与今文之《鲁语》同;《礼记》本集七十子后学下及秦汉儒者之论文而成,本身无所谓今古,而其中如《王制》,则今文说也;《尔雅》本身亦无所谓今古,而其训诂,则古文说也;《孟子》,子也,故独无今古之别。
以现代的眼光,辨其性质,则《易》本卜筮之书,而寓哲理;《诗》本歌谣之集,纯为文学;《论语》、《孟子》记孔孟之懿行嘉言,与诸子论哲理之书相近;《春秋》为雏形粗具之编年史;《左传》详于记事,亦史也;《公羊》、《榖梁》详于义理之笺释,别为经解,而以大体言之,亦史也;《仪礼》记礼俗,《周礼》记官制,《尚书》记言者多,记事者少,皆史料;《礼记》半释《仪礼》各篇之义,半为通论,皆儒家言,《孝经》为后儒论孝之言,皆可隶之诸子之儒家;《周礼》,如余所揣度不缪,为战国才士之理想的官制,则亦可以成一家之言,而隶之诸子;《尔雅》直是杂录训诂,为字书辞典之滥觞。
故十三经之内容,实非常庞杂。虽然,于此可以见古代之文学焉,见古代所崇尚之卜筮焉,见儒家孔孟以下之哲理焉,见古代之史实焉,见古代之礼俗焉,见古人理想的或曾实行的官制焉,甚且见汉代经师之故训焉。吾人如欲了解古代之文化,终当于十三经中求之。
平心论之,谓经为专制思想之渊薮,读经足以酿成帝制者,是惩羹而吹虀(音计ji),因噎以废食也;谓学校教育科目繁多,吾国科学落后,尤当侧重,无暇遍读群经,则为时势所趋之事实。谓经为天经地义,天不变,道亦不变,故虽万世之后,亦必人人读经,故为盲从传统的尊经之说;谓经为古代文学哲理政俗所汇萃,固有文化之精华,不当完全屏弃,则又合于事理之谈也。故现行大学选修课中,列有“群经概论”一科。既曰“概论”,限于时间,若举十三经一一讲读,非仅为势所不能,抑亦为理所不必。爰特不揣谫陋,编著《十三经概论》一书,就所谓十三经者,首录解题,次述内容,俾教者可省编纂之劳,学者可得诵习之资,有志深造者亦可先获一概念焉。(蒋伯潜《十三经概论·自序》)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26
【原文】郭沫若先生说:“润下作咸是从海水得来的观念,炎上作苦是物焦则变苦,曲直作酸是由木果得来,稼穑作甘是由酒酿得来。从革作辛想不出它的胚胎。本来辛味照现代生理学说来不是独立的味觉,它是痛感和温感合成的。假使侧重痛感来说,金属能给人以辛味,也说得过去。”(张子高.中国化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4年:61)
蒋伯潜先生说:“我国言五行者往往以与五味、五色、五方、五官、五脏等相配。至今中医尚以此诊病处方焉。说者乃谓水可制盐,故曰作咸。火焦味苦,故曰作苦。果实未熟时皆酸,故曰作酸。然则金之作辛,土之作甘,又将如何解之?”(十三经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254)
五行配五味最好解,亦有牵强处。五行为什么与五方、五季那样配,至今没人说清楚。北方水、南方火、东方木、西方金、中央土,靠常识说不通。四时为配五行改为五时尤难为常人接受。我们何以能让现在的青年从信数理化,一下子接受这种学说呢?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27
有人说:“我国地处北温带,从地理上看,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方位,气候条件有很大差异。经过长期观察,古人认识到,春季多东风,其风柔和温煦,万木荣发,大地苍青。……秋季燥凉,西风扫落叶,犹如金戈挥舞,一派萧杀。田里庄稼收割,大地脱下绿装,给人以白空之感。”(刘长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科学出版社,198293
简言之,木配以东、春、青,就是从春天里刮东风,万木荣发来的。金配以西、秋、白,就是从西风扫落叶,如金戈挥舞,给人以白空之感来的。这说得通吗?春天果然多东风,秋天果然多西风吗?现代气象资料不能证实这一点。难道真的古时也其风正,今世也其风不正吗!况且风不论东西又都要去配木的。这样解只能使现代学生怀疑五行说。现行《中医学基础》教材中,连这种解释也没有。一个五行归类表,加上几句《内经》等书中的话,就算交待了五行说的渊源。这样,学生接受的五行理论必然不牢靠。它经不起有心人稍稍一推敲。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27
【补注】
⑴郭沫若:(1892~1978)中国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四川乐山人。1914年初抵曰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运动。1924年后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写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国民党右派的反动面目。同年参加南昌起义,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起旅居曰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等。旅日期间,积极支持中国留日青年和国内文艺革命文化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这一时期著有《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甲申三百年祭》。所著《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等书对考证先秦社会历史和评价各派思想家,颇多创见。(《辞海》)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28
⑵金属能给人以辛味:五行与五味相配乃比类推演而来,非指五行本身之口味。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28
⑶张子高:(1886~1976)中国化学教育家、化学史家。原名准,字芷皋,湖北枝江人。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毕业,后就读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曾任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副校长。早年在美国化学家诺伊斯(Arthur Amos Noyes,1866~1936)和布雷(WilliamC.Bray,1873~1946)的指导下,对稀有元素定性分析体系中有关钨、钼、铌、钽的分离研究有贡献。毕生致力于化学教育工作,是中国最早讲授近代化学的学者之一,并最早倡议用近代科学实验方法研究中国化学史。主要著作有《中国化学史稿》等。(《辞海》)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29
⑷蒋伯潜:(1892~1956),名起龙,又名尹耕,以字行,现代学者、教育家,浙江富阳新关乡(今大源镇)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入府中学堂。毕业后,先后在阆苑小学、美新小学任教。
1920年夏,蒋伯潜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国文系,在钱玄同、胡适、鲁迅等名师熏陶下,学业日进。“五四”爱国运动中,积极参加游行示威,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毕业后,先后任浙江省立第二中学教员、校长并在第一中学、第一师范、女子中学等校任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讲授基本知识,诱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对学生作文,主张多改少批,提高写作水平。1926年,参与策动浙江省省长夏超起义,响应国民革命军。次年,任《三五日报》主笔,抨击时政,文名鹊起。抗日战争时期,应邀赴上海大夏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任教,同时兼任世界书局特邀编审。上海沦陷后回乡,从事著述,一度任富阳县立中学教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上海任上海市立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主任。1948年,陈仪主持浙政时,出任杭州师范学校校长,延聘进步人士袁微子等共襄校务。建国后,应张宗祥之邀,任浙江图书馆研究部主任。同时,被选为省第一届人大代表。此后,连续担任省、市人大代表。1955年秋,调任浙江文史馆研究员。蒋伯潜于经学、文学、校雠、目录学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文思敏捷,著述等身。(百度百科)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30
⑸北方水、南方火、东方木、西方金、中央土:此乃五行配五方。为何这样配呢?
《白虎通·五行》:“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准也,养物平均,有准则也。木在东方,东方者,阳气始动,万物始生;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躍触地而出也。火在南方,南方者,阳在上,万物垂枝;火之为言委随也,言万物布施;火之为言化也,阳气用事,万物变化也。金在西方,西方者,阴始起,万物禁止;金之为言禁也。土在中央,中央者土,土主吐含万物,土之为言吐也。”
金栋按:先生言“水、火、木、金、土”之序乃《尚书·洪范》之次序,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孔《传》:“皆其生数。”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30
⑹四时为配五行改为五时:指为了与五行相配,四时再勉强加上季夏而成为五时。即春、夏、秋、冬变成了春、夏、季夏、秋、冬。
金栋按:古人对“季夏”说法有两种:⑴夏季的最末一个月,即农历六月;⑵春、夏、秋、冬四季最后各十八天。请参看第五节“五家月令比较表”。医家谓季夏为长夏,此两说均可见于今《内经》。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脾主长夏。”王冰注:“长夏,谓六月也。”《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王冰注:“土气于四时之中,各于季终寄旺十八日,则五行之气各旺七十二日,以终一岁之日矣。”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31
⑺刘长林:(1941~)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后改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1988年任研究员,2002年退休。曾任曲阜孔子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主要著作有《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1982)、《中国系统思维》(1990)等。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32
《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本书以《内经》为主体,对整个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作了比较系统的探讨。
作者除简括地介绍了《内经》的成书年代和沿革外,还着重论述了《内经》中的气、阴阳、五行、形神等范畴,同时就中医学的藏象、辨证、病因、诊断、治疗等基本原理的特殊认识方法和逻辑方法作了阐述,有利于说明和掌握中医学的实质。作者以这些分析为依据,提出用现代系统论整理和提高中医基础理论的建议。下面摘引任应秋先生对刘长林及该书的评价:
“刘长林同志是搞哲学的,1977年他听说我在讲《内经》,要求来听课,我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益友,便欢迎他来听讲。寒暑无间,风雨不辍。未久,见到长林同志论《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形神统一几篇文章先后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哲学研究》《文史哲》杂志,知道他对《内经》的钻研确是下了功夫。现在《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这一洋洋专著又出版了,不能不令人有“观止”之叹。在我的师友中研究《内经》而有成就的,除廖季平先生外,刘长林同志可是我三十年来所见到的第一人。他挟其修养有素的哲学武器,从多方面探索《内经》的认识论,提出许多新的见解,实为我的学力所未及。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一个自然科学的理论,没有认识论作为依据,是站不住脚的。”读了长林同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后,使我在认识论方面颇受启发。我认为探索中医学的方法论的同志,和那些不承认中医学有科学理论的人们,都很值得一读。任应秋时年六十有七。”(刘长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任应秋序》)
刘长林先生对如何认识中西医关系颇有见地。他说“中医和西医就是从不同方面把握人体的。西医经过四、五百年的发展,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可是截止目前为止,用西医科学仍然远远不能完满地解释《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中医方法在认识人体过程中的特殊意义,说明整体系统方法和元素分析方法存在巨大差别,各自具有强烈的特殊性,二者谁也不能代替谁。即使将来发现了沟通系统方法与分析方法的途径,恐怕二者仍然不会失去各自的独立价值。
因此,中西医结合,决不应该是取消一种认识方法,保留另一种认识方法,也不应该主观地人为地将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硬捏合成一个体系。结合,不是一方吃掉一方,也不是合而为一。只有各自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才谈得上结合。无论什么时候也不应该只允许存在一个学派,一种理论体系。为了繁荣科学,正确的方针只能是,努力使中医和西医一样,都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同时又在各自保持自己特点的前提下,相互吸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所谓统一,只能统一在现代化上,而不能统一在哪一个学派上。”(《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第七章:从方法论看藏象》)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33
⑻一个五行归类表:高校教材第二版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三节五行学说》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如下:
图表(略)。感兴趣者请参看原书。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35
【原文】
上面所说还基本上是《内经》之外的五行理论。五行与医学结缘,最关键的一步是五行配五脏。其配法更难靠常识理解。假如学生又知道古代文献中还有与《内经》不同的配法,就更要怀疑了。
五行学说研究的不彻底处,先举上面几点,约已足以说明问题了。至于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与五运六气的关系,则真正能用现代认识说清其本来意义、发展过程者则还没有一家成说。想知道拙见的,请看第四至八节。这是本书想重点解决的问题。
近代以前,很少有人用唯物辩证思想解释阴阳学说,故常被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利用。近代医界也只有杨则民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予以解释。请参看旧作《近代中西医论争史》第五章第四节。解放后,大量的文章和专著都这样讲了。近年尤其活跃,但并非研究深透了。试问:既然“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何以《内经》说理又多用三阴三阳呢?至今并无有深度的文章说清这一问题。阴阳说也大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35
再如运气学说,很多人视为深奥。其实,接受《内经》原说很容易。只是进一步问:五行与六气为什么只少一个“火”?太过、不及、平气等术语来自何处?原始意义是什么?从来无人讲明白。好讲运气者至今仍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一种书讲“七篇大论”竟写了近百万字。翻翻内容还是老一套。宜乎能读下去的人很少。有些人用时间生物学来证明运气学说的科学性,文章虽多,见解均浅。今日已极少有人用《内经》推运指导临床实践。连最受重视的病机十九条也大多被冲破。若不能深入运气说腹地,结果必然是泛泛曲护,反而在古人基础上后退。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36
【自注】六气:“六气”就是地气,《素问·天元纪大论》中称为“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
【补注】
⑴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全句为:“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王冰注:“太阳为寒,少阳为暑,阳明为燥,太阴为湿,厥阴为风,少阴为火,皆其元在天,故曰天之阴阳也。木,初气也;火,二气也;相火,三气也;土,四气也;金,五气也;水,终气也。以其在地应天,故云下应也。气在地,故曰地之阴阳也。”
五行与六气为什么只少一个“火”?五行中增加了一个“火”,而成地之六气——“木火土金水火”。五行中的一个火变成了两个火,分别为君火、相火,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完全是为了与天之三阴三阳相配。不如此,就不能构成“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素问·天元纪大论》)。《新校正》云:“按《六微旨大论》曰:‘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此即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之义也。”
简言之,这是五行勉强与阴阳相合的结果。单数的五行不可能两两相对,也不便与偶数的阴阳以及由其派生的三阴三阳相合,于是只好再增加一个火。此外无理可说,无事实可以证明。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37
以上举了较重要的三方面问题。意在指出《内经》研究方面至今还有不少重大理论问题没有搞清楚,因而不可能使人读懂《内经》,也不可能更科学地、恰如其分地评价《内经》。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内经>时代》。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37
【补注】
⑴古代文献中还有与《内经》不同的配法:五脏配五行在古代有两种配法,《内经》的配法只是其中之一。
龙伯坚说:“对于它们的配合,古代的医学家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黄帝内经》的说法,这一种配合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另一种是《阴阳疗疾法》的说法,这一配合是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肾水。《淮南子·时则训》与此相同,《吕氏春秋·十二纪》及《礼记·月令》缺心土,其余亦均与此相同。《阴阳疗疾法》也是一部古代医书,早已亡佚,但关于它所说的五藏和五行的配合,却一鳞半爪地见于《周礼·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句下贾公彦疏中的引文。这两种不同的配合,在汉代经师的经说中也是同时存在的,古文说和今文说完全不同。……《黄帝内经》说即是今文说,而《阴阳疗疾法》说则是古文说。……现在除贾公彦《周礼疏》中一引《阴阳疗疾法》外,这个不同的学派在医学上竟找不出一点痕迹,全部淹没了。”(《黄帝内经概论·第二篇·第三章:五藏与五行的配合》)
金栋按: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是汉代以来中医公认的五脏与五行的配法,一直指导中医说理。但须知,五脏与五行相配,在《内经》中要与五方、五时、五气、五味、五色、五音等合言之,从而形成了《内经》天人相应的理论体系。《素问·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六节脏象论》、《脏气法时论》、《五运行大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等篇均有详细叙述。
又须知,《内经》之五脏附五行,与汉代今文《尚书》经说全同。许慎《五经异义·五脏所属》云:“今《尚书》欧阳说:‘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肾,水也。’”
但汉代古文《尚书》经说之五脏附五行与《内经》不同。许慎《五经异义·五脏所属》云:“古《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许慎案:《月令》‘春祭脾,夏祭肺,季夏祭心,秋祭肝,冬祭肾’,与古《尚书》同。”
总之,五脏附五行在汉代有两套配法。
今文经学盛行于西汉至东汉中期,《内经》之五脏附五行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至于为什么五脏与五行发生了关系,请看本书第四节儒家思想与《内经》中的“五行配五脏的由来”。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39
⑵五运六气:简称运气。五运,是探讨一年五个季节变化的运行规律,即将一年气象分为五季,各按五行之性有规律地运行。六气,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简言之,五运即五行,六气即地气木、火、土、金、水、火,见上文先生自注及本书第七节。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39
⑶近代(医界):一般认为中国近代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此时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亦有主张其下限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者。(《辞海》)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40
⑷唯物辩证思想:即“唯物辩证法”。见下注⑻。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40
⑸唯心主义:亦称“唯心论”,是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精神(意识、观念)是世界的本原,世界则是精神的产物。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思想的萌芽是由于原始人的迷惘无知,但发展成为哲学体系的社会根源,乃是阶级和剥削的产生。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保守势力和没落阶级的世界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则在于将认识复杂过程的某个方面、某一部分夸大或僵化成为绝对。(《辞海》)
主义:某种特定的思想、宗旨、学说体系或理论;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汉典》)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40
⑹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彼此孤立,永远不变;即使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事物外部。(《汉典》)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41
⑺杨则民:(1893~1948),一名寄玄,字潜盦(即庵)。浙江诸暨人。青年时就读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由此参加革命,从事党的地下活动。曾回原籍担任诸暨民报编辑、诸暨南屏学校校长。1927年至1929年因参加共产党的革命活动两度被捕入狱,其间广泛浏览中西医籍。获释后潜心钻研医学,对《内经》、《伤寒论》等经典造诣颇深。并且广泛涉猎数理、哲学,学识日益渊博。杨氏治学勤奋,卓有见地,因而受到浙江医界名贤赏识。1932年左右,应聘担任浙江中医专门学校教职,讲授《内经》等中医基础课程。此前,中西医界激烈论争,恽铁樵作《群经见智录》驳斥余岩《灵素商兑》,捍卫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医论体系。杨氏承恽氏之余绪而另辟途径,从揭示《内经》思想方法入手研究。杨氏认为:吾人欲认识《内经》学术之真价值,应以哲学的眼光去衡量。他明确指出:《内经》之哲学思想符合辩证法。杨氏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思想武器研究《内经》,在30年代初完成其代表作《内经之哲学的检讨》。该文从哲学高度论证《内经》学术思想的真价值,在近代中医界产生很大影响。杨氏还深信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方药必定符合科学道理,不应当以所谓自然科学的见解去否定它。杨氏还编有《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方剂学》等数十种讲义稿。1948年农历6月24日,杨氏遇害牺牲,终年56岁。(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41
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亦称“唯物辩证法”。它“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列宁把唯物辩证法看做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根本的理论基础’。”(《列宁选集》第2卷第278页)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42
⑼《近代中西医论争史》:赵洪钧先生撰。学苑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主要内容包括:中西医论争的历史背景、清末医学界的变迁、辛亥后中西医论争大事本末、论争中的中医教育、论争中的名家和学术问题、废止中医思想研究。
金栋按:此书原为先生的硕士学位论文,填补了中国近代医史的空白。因中医研究院的学委对先生无端压制,至今未获学位,乃中医学术界一大憾事!正如很多时贤所说,《论争史》是开创性的工作,工程浩大,当时文史专业的研究生,也没有人完成如此大的题目。至今国内的研究生,也无人可以与先生相埒,授予《论争史》博士学位也当之无愧。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43
⑽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韩康伯注:“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故至乎神无方而易无体,而道可见矣。故穷变以尽神,因神以明道,阴阳虽殊,无一以待之。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故曰‘一阴一阳’也。”
孔颖达《正义》:“‘一阴一阳之谓道’者,一谓无也,无阴无阳,乃谓之道。一得为无者,无是虚无,虚无是太虚,不可分别,唯一而已,故以一为无也。若其有境,则彼此相形,有二有不得为一。故在阴之时,而不见为阴之功;在阳之时,而不见为阳之力,自然而有阴阳,自然无所营为,此则道之谓也。故以言之为道,以数言之谓之一,以体言之谓之无,以物得开通谓之道,以微妙不测谓之神,以应机变化谓之易,总而言之,皆虚无之谓也。圣人以人事名之,随其义理,立其名号。”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云:“一阴一阳,矛盾对立,互相转化,是谓规律。”
金栋按:因为《易传》吸收了道家思想,所以陈鼓应说:“《系辞》这里以阴阳为‘道’的内涵,正是出自《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系辞》作者承袭了这一观点,综合而成为形而上学的基本哲学命题”。“《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以阴阳解《易》是《易传》(尤其是《系辞》)的特点……阴阳学说在《系辞》中已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而且构成了它的一个重要理论内容。考其渊源,主要应该是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影响。我们知道,阴阳观念最早出于史官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后来做过史官的老子曾概括地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同时代的孙子及范蠡也都运用阴阳概念解释自然及社会现象”。(《易传与道家思想》)
洪钧按:《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阴阳谓道”或“阴阳是道”,也就是《内经》说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其中的两个“一”不是强调数量是一个,而是如英语中的不定冠词a。即这两个“一”字不过是为了念起来顺口,因而是可有可无的。之字不是冠词,却也是为了顺口,即也是可有可无的。韩伯康和孔颖达把一说成无,完全是瞎附会。他俩不但不懂汉语,也不懂道家之道。道家尚无,但它的道却不是“无”,而是独立于万物且先于万物的本体,即所谓:“有物浑成,先天地生”。故道家之道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概念,阴阳之道可以体验因而是唯物的。对阴阳之道的最恰当的理解,是对立统一的古典表达。“阴阳始终没有取得如我们今天所说的‘矛盾’那种抽象性格,阴阳始终保留着相当实在的具体现实性和经验性,并没有完全被抽象为纯思辨的逻辑范畴……这种与生活实际保持直接联系的实用理性,不向纵深的抽象、分析、推理的纯思辨方向发展,也不向观察、归纳、实验的纯经验论的方向发展,而是横向铺开,向事物之间相互关系、联系的整体把握方向开拓。”(李泽厚.秦汉思想简议.中国社会科学,1984(2):129~131)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44
⑾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谓变化生成之道也。《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之谓也。”
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内经·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天地,泛指自然界。道,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规律、规范的意思。春秋时期已用来表示自然天象的运行规律,所以这里的道和道家的‘道’含义是不同的。‘天地之道’,就是指自然变化的规律。”
金栋按:王冰注《老子》句,见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河上公章句》:“道始所生者一也,一生阴与阳也,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天地人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万物无不负阴而向阳,回心而就日。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与气通,故得久生矣。”冲,交互冲撞之义,一本作“中”,中间、适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指天地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混合交互冲撞就生成了新的和气。有云“和为贵”,盖源于此矣。王冰“弱龄慕道”,引《老子》和《易传》以释道,实乃道家之道。
洪钧按: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古人说的“天地”解为“自然界”。但须知,和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一样,阴阳之道不是只宜于解释自然现象。古人也不是只用阴阳学说解释自然。比如有礼法阴,乐属阳之说,也有君属阳,臣为阴之说,还有尊者为阳,卑者为阴之说。至于男属阳而主外,女属阴而主内,更为多数人熟知。就是儒家的五常也曾被赋予阴阳属性。不过,单就《内经》而言,“天地”就是自然界。
《内经》把阴阳视为道,故和道家所谓道不同。在道家那里,道比阴阳高两个层次。道家的道先派生出“一”。这个“一”是无区别的物质。“一生二”,这个“二”相当于阴阳,即物质开始有了阴阳之别。阴阳交合产生新的物质,就是“二生三”。于是出现万物,即“三生万物”。这是道家对宇宙演化的哲学解释。《内经》对宇宙演化或万物生成的解释与道家不同。《素问》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耀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这是混一了《易》的阴阳思想和五行学说的结果。它不承认有一个先于万物的道,而是认为有个绝对空间(即太虚),万物在其中产生,而且最早产生的是五行。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45
⑿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谓之三阴,太阳、少阳、阳明谓之三阳。《内经》中其义有二:①指六经;②指六气。
指六经者,如《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别论》、《阴阳类论》等篇。指六气者,如运气七篇大论等篇。
金栋按:《内经》有两处提到三阴三阳的解释。
《素问·天元纪大论》:“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至真要大论》:“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但是还是没有说清为什么会有三阴三阳。关于三阴三阳的来路或本义,见本书第五节原文“关于三阴三阳”。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46
⒀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规律对生物、对人体生命影响的学说。它是关系到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物候学、历法学、医学等多学科的一门科学。它反映出“人与天地相应”的中医学术的整体观念,突出了自然变化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节律,在《内经》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校教参《内经·附篇:运气学说》。
金栋按:本书有专节讨论运气学说,即第七节:“运气学说——《内经》体系的终结”。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47
⒁太过、不及、平气等术语来自何处:这三个名词,《内经》中其义有二,一指时令节气。太过,谓节(时)气先期而至;不及,谓节(时)气延期而至;平气,谓节(时)气如期而至。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和《六微旨大论》。二指五运值年之气——木火土金水五运之岁气。太过,指岁气有余;不及,指岁气不足;平气,指岁气和平。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并有一套专门术语,如下: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愿闻平气何如而名?何如而纪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帝曰:其不及奈何?岐伯曰: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帝曰:太过何谓?岐伯曰: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
又,“本节所谓‘平气’,乃指气无‘太过’与‘不及’,即为‘平气’。五运值年,凡阳年为太过,阴年为不及,一阳一阴迭为交替,为什么还会出现‘平气’呢?……平气是根据气运关系‘太过被抑、不及得助’的原则来确定的。”(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校释》)
金栋按:平气之说来自古历法,即把一周年平分为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每过15.22日就交一个新的节气,这样定的节气叫做平气。当然,《内经》不完全是原义。请参看第六节。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47
⒂有一种书讲“七篇大论”竟写了近百万字:应指方药中、许家松著《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版,814千字。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01:48
⒃病机十九条:见《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经文如下: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金栋按:病机十九条中,五脏病各1条,计5条;属上、下各1条,计2条;六气致病共12条,内属热者4条,属火者5条,风、寒、湿各1条;缺属燥者。金代医家刘完素补充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见《素问玄机原病式》。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6-3-1 10:19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3-1 01:47
⒁太过、不及、平气等术语来自何处:这三个名词,《内经》中其义有二,一指时令节气。太过,谓节(时)气先 ...

金栋按:平气之说来自古历法,即把一周年平分为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每过15.22日就交一个新的节气,这样定的节气叫做平气。当然,《内经》不完全是原义。请参看第六节


“古历法”这提法可被解读为现在的历法不用此法,实际不然。

二十四节气是对太阳年进行划分,最初一开始只是简单把太阳年周期日数用24去平分;后来发现实际上地绕日运行并非均速,有天文历法家提议按照一周天360度等分24份,每个节气对应黄道上的一个特定点,所以有了2个计算节气的方法,故而把前者称为平气,后者称为定气。


值得指出的是:无论用平气还是定气,从一个节气转到另一个节气,并不刚好发生在每天的某一特定时刻。而对古代术数家来说,这个叫“入气”的时刻十分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之前和之后同一个日月干支的不同称谓和由此而来的阴阳五行特性。由此亦可看出古代术数的局限性。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6-3-1 17:39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6-3-1 18:01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3-1 00:18
金栋按:本节题目,犹如近代学者顾颉刚《古史辨》有“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故本节当为本书自序。自 ...

好帖,很喜欢看金栋先生的帖。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17:40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3-1 17:39
好帖,很喜欢看金东先生的帖。

是金栋,不是金东。
谢谢!欢迎交流。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17:43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3-1 17:39
好帖,很喜欢看金东先生的帖。

欢迎批评及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6-3-1 17:45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6-3-1 18:01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3-1 17:40
是金栋,不是金东。
谢谢!欢迎交流。

不好意思  已经改过来了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3-1 17:45
萧铁 发表于 2016-3-1 10:19
“古历法”这提法可被解读为现在的历法不用此法,实际不然。
二十四节气是对太阳年进行划分,最 ...

谢谢!
欢迎补璧。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6-3-1 17:47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6-3-1 17:59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3-1 00:33
读过《时代》,会认为此书乃解读《内经》成书年代的一把钥匙,但不是只限于考证成书年代。先生搜求古训,博 ...

先生说:“阴阳五行是《内经》的统帅、灵魂。有了它,尽管各篇错乱重复,矛盾之处举不胜举,仍不失为一个整体。没有它,《内经》只剩下一堆零碎的臆测和经验知识。”

说的非常好,客观而公正。
所以,我认为,读懂内经,就首先要读懂,阴阳五行。读不懂阴阳五行,被称为中医的人,就很难说入了中医学的门。

今见中医内,对阴阳五行,还在纷争不断,所以说,今天的中医人,入了中医学的门的人,真的不是很多。所以,中医学今天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6-3-1 17:57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6-3-1 18:02 编辑

阴阳五行   不仅要读懂,还必须要有突破和创新。尤其是对   五行在中医学里的应用的突破,是中医学必须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很多人,连阴阳五行的含义,都没有搞清楚。谈五行学说,结合中医学的临床,客观正确的使用,那就更成问题了。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6-3-1 17:59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6-3-1 18:03 编辑

改正不了   对五行错误的使用,中医学就只能原地踏步。认识不到,五行学说的价值,中医学,就不能称其为,中医学。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