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中医的未来希望在中医诊所
[打印本页]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2-5 14:15
标题:
中医的未来希望在中医诊所
中医的未来希望在中医诊所
2009-11-23 19:48:48|
俗语说:“西医看门,中医看人”。意思是说,选择西医治病,要找有实力的医院;选择中医治病,要找有实力的医生;西医的诊疗过程,从诊断、治疗到护理,分工极为精细,需多方面相互信配合才能完成。而中医的诊疗过程,仅凭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可以说,西医注重的是整体实力,中医强调的是个人修为。
比如:患者心痛。看西医首先要有相应的检查设备,要有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而且,需要检验的项目可能远不止一项。其次,如果需要手术,则需要多名医生共同操作,麻醉师,内科医师都要配合;最后是护理。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治疗效果。而中医,望闻问切,针药推拿,皆可一人操作;技艺精纯者,或针刺艾灸、推拿按摩,即可取得良效。”
西医是标准化的,每个人所学所用,大致相同。中医是抽象化的,所学相同,但用起来却千差万别。就像很多人学的是同一门功夫,但因各人悟性不同,技艺境界可能天壤之别。
中医治病的核心,取决于个人的学识与技术,这一点应该占到60%以上;药物纯正占30%,至于场馆是否气派,设备是否先进,跟中医没有多大的关系,很多时候,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一个好的中医师,就相当于一家中医院。中医院再大,如果医师素质不行,往往治不好病。硬件再好,若无过硬的医生,医院也只不过是外强中干。相反,即便是山村野老,僻街小巷,若有精研伤寒,穷究本草之人,遇病妙手回春,也不奇怪。 中医院本当是中医的主导力量,但现在很多信奉中医的患者前往看病时,受到的待遇跟西医没多大差别!有些小孩子感冒了,父母不想让孩子打抗生素,特意到中医院去看病,结果,依然西医那一套。当然,也有不同之处----多了份带回家喝的中成药或煎药!
中医院已被西化了。在有些中医院,西医往往有一种莫明其妙的优越感。你中医过硬并不一定受尊重;在中医过硬的同时,西医也不比他人差,这样,你才有说话的份。为了不被轻视,一些中医师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学习西医。
中医的收费低、经济效益差,也使得医院对中医重视不起来,甚至不断地压缩中医执业范围,取消中医科室或中药房。
大的中医院,工资比较稳定,不是真正热爱中医的人,很容易产生惰性;我的二个同学,分别在大医院与个体诊所工作;在医院上班的同学,下班后总是喜欢打麻将,赌球;而个体中医诊所的同学因为生存的压力,总是在看书请教。随着老一辈中医的去逝,支撑中医院的中医师被西化的倾向也更加严重,中医院还是中医的主导力量吗?
从事中医诊所个体医疗的人,大多十分热爱中医,以中医为终身职业,加上生存竟争的压力,学习的主动性极强,并勇于大胆实践;由于没有单位体制的约束,个人的学术态度较为自由,更能保持中医本色!
武侠小说中,欧阳锋、黄老邪等人,一个人的武学修为足以抗衡一个门派。而个体中医如果技术精良,其疗效及影响力将不低于一所中医院。 比如李可先生,他的诊所即使再简陋也比一些中医院强!“小”不等于“弱”,“大”不等于“强”,中医诊所虽小,但数量众多,如果都努力钻研技术,提高疗效,其影响力是不可小看的!
中医诊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http://zhongyi995.blog.163.com/b ... 042009102374848829/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2-5 14:16
如泣如诉,信哉斯言!?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2-5 14:18
乡村医生的肺腑之言
2010-06-16 10:08:58
最苦乡村医生,一辈输液打针。说他没有地位,也还受人尊敬。
只是习惯形成,服务伴你终生。都是乡里乡亲,邻里本家熟人。
一年到处奔波,送医送药到门。工作全是服务,卖药几乎成本。
收入多少是小,最担风险责任。尽管精心操作,仍怕万一碰准。
过敏不良反应,以及个别晕针。虽然明知无妨,也吓冷汗一身。
最怕出个事故,当头打你一棍。让你倾家荡产,永世不得翻身。
每天接触病人,还得格外谨慎。有时防不胜防,非典就是明证。
一线总打头阵,怎能没有牺牲。生命都要搭上,当时赢得赞成。
过后谁还提你,无名乡村医生。最苦最累最诚,还有就是能忍。
中央政策缺位,好象遗忘他们。当年赤脚医生,民办教员同等。
而今教员转正,工资年年提升。一年寒署两假,双休五天一轮。
再看乡村医生,常年不闲奔波。无论风雨雷电,岂管半夜三更。
同是阳光职业,为何不能平等。提高他们待遇,应该一视同仁。
医改关注民生,忘却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无望,九泉有人先行。
政策若不调整,下辈谁做医生?假若乡医全无,九亿农民健康?
敬请各位官民,关注乡医呼声。母猪都有保险,乡村医生是人!
http://zhongyi995.blog.163.com/b ... 800420105161085866/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6-2-5 14:56
确有道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2-5 16:11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2-5 06:56
确有道理。
谢谢杨版主光顾和点评。中医,每一名中医,一定要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确保疗效。这是个人行医的的需要,也是历史的使命所必须。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6-6-4 18:48
可悲的现代中医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