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第十一节 扁鹊、仓公、华佗与《内经》——《<内经>时代》补注 [打印本页]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16
标题: 第十一节 扁鹊、仓公、华佗与《内经》——《<内经>时代》补注
《<内经>时代》补注
赵洪钧著 金栋补注
第十一节 扁鹊、仓公、华佗与《内经》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16
金栋按:三国及以前的医家,在正史中有传记者,只有扁鹊、仓公和华佗。《时代》自然要探讨,这三位医家之学术和《内经》关系如何。
扁鹊约生当战国时期。先生认为:“扁鹊传中的医学理论已有阴阳说、早期经络说及刺法、脉诊等,和《内经》体系的基本内容相距还较远。”“最关键的缺陷是,五行学说未引进医学。这样便不可设想战国时期,有大体与《内经》相同的理论体系。”即《内经》不大可能成书于战国。
仓公生当西汉初期。据其传记所述,先生从七个方面与《内经》理论体系相较,认为仓公之学“比《内经》面窄,不很系统”。
最后对看华佗的医疗事迹,先生认为:“华佗的医术,完全是经方家气派”,与《伤寒杂病论》接近。“华佗问世前后,《内经》时代已宣告结束”。
对于《内经》时代的成书下限,先生明确说过:“对看《白虎通》可以肯定,那时中医的脏腑和经脉学说,以及阴阳五行学说,这几个《内经》的理论硬核和超硬核已经完全稳定或成熟。故可断定,《白虎通》是《内经》成书的下限”。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18
一、扁鹊传与《内经》
【原文】我们应该特别向司马迁⑴这位伟大的史学家致以敬意。他十分忠实地记述了关于扁鹊和仓公的资料。特别是仓公传,口头语言特点很明显,肯定是在原始记录基础上稍加整理而成。二千多年来,由于少有汉以前与医学有关的出土文物——特别是古医书,《史记》两医家传记只能是研究《内经》时代的最可靠、最丰富的史料。近年来,虽有重要出土文物,扁鹊、仓公列传⑵的价值仍不可低估。本节将就传记中的资料与《内经》体系略作对比。华佗生当汉末,一并探讨。
正式讨论前应说明,本节大多是纯医学内容。引文近于挑名词术语。论说方式很简略,学过中医的青年同道亦可能需看一下传记原文才能知道推论所指。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19
【补注】
⑴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早年遍游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后因对李陵军败降匈奴事有所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中国最早的通史。此书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书中不少传纪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史学与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司马迁怀疑天能赏善罚恶的神学观点,认为社会发展即人们对“利”的追求,谋利是人的天性,提出“人富而仁义附焉”,试图以经济生活说明社会道德。(《辞海》)又见第一节补注。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20
⑵扁鹊、仓公列传:《史记》第一百〇五卷《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是司马迁为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秦越人)和西汉名医淳于意所立的传记,开创了在正史中为名医立传的先例。
《史记索隐》云:“王劭云:‘此医方,宜与《日者》、《龟策》相接,不合列于此,后人误之也。’”
《史记正义》云:“此传是医方,合与《龟策》、《日者》相次。以淳于意孝文帝时医,奉诏问之,又为齐太仓令,故太史公以次述之。扁鹊乃春秋时良医,不可别序,故引为传首,太仓公次之也。”
金栋按:《索隐》、《正义》以陋儒之心度太史公之腹,谬论也。今本《史记》中《日者》、《龟策》乃褚少孙所补,述卜筮者之事迹。其“言辞最鄙俚,非太史公之本意也”。要之,《日者》、《龟策》乃卜筮之事,《扁鹊仓公》乃医方之宗,与卜筮无关。一为术数,一为方技,故司马迁将二者分开。《史记·太史公自序》:“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循序,弗能易也,而仓公可谓近之矣。作《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22
【原文】扁鹊⑴传的可靠性有多大?考证者甚多⑵,本节概不论。要之是太史公据传说整理而成,《史记》并不掩饰这一点。
1.扁鹊传第一段提示了这样一个背景:春秋末战国初,中国医学还完全处在禁方流传的阶段。长桑君为神人⑶,扁鹊一饮上池水⑷就有了隔墙见物的特异功能固不可信,却可看出当时的医术需“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这种极慎重的传授方式,在《内经》中亦多处见到。如“歃血而盟”“藏之金匮”“不敢慢泄天宝”“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⑸”等等,即是长桑君遗风。那时受术者往往自称得自神人,但没有托名黄帝的。
第二段和第三段除“血脉治⑹”三字外,没有医理,再对看第一段“特以诊脉为名”,可知已有脉诊。但何者为治,何者为不治,无具体说法。
2.治虢太子⑺一段涉及医理最多,可分析为以下几方面。
⑴讲病因只从血气立论⑻。虽有“邪气⑻”二字,不能确指为外因。
⑵论病机的术语中,阴阳两字已使用较多,但通篇不见五行说痕迹。
⑶诊断上已使用望、闻、问、切四种手段⑼。
⑷有了早期经络说。经络开始分阴阳,并与某些脏腑联系⑽。
⑸治病针、灸、药并用,以针为主,针刺有较固定的部位⑾。
3.见齐桓侯⑿一段,提示当时认识疾病传变的规律是由腠理至骨髓,逐渐由外入内⑿。可惜桓侯所患显然不是外感病。这种思想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还留有影响⒀。《内经》的说法有明显进步。
4.传中的尸厥、带下两病名见于《内经》⒁。“耳目痹疾”约是耳疾、目疾、痹疾的简称。后者是《内经》重视的专病。
综上分析,扁鹊传中的医学理论已有阴阳说、早期经络说及刺法、脉诊等,和《内经》体系的基本内容相距还较远。最关键的缺陷是五行学说未引进医学,这样便不可设想战国时期,有大体与《内经》相同的理论体系。
以上分析的前提是,扁鹊传中的医学内容完全可信,并且仅据此分析。太史公应很明白,按他的说法,扁鹊行医不下三百年,他距扁鹊之死又有约二百年。无奈他只能给我们留下这些史料。总之,单据扁鹊传断《内经》时代的上限,不可靠因素太多。令人欣慰的是,仓公传中有关资料的可靠性不容置疑。下面谨按《内经》体系的主要方面与之对比,看汉初的“医经”是什么样子。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23
【补注】
⑴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一说为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一带人。学医于长桑君。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邯郸为“带下医”(妇科),至洛阳为“耳目鼻医”(五官科),入咸阳为“小儿医”(儿科),医名甚著。后因诊治秦武王病,被秦国太医令李醯嫉妒杀害。《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和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今考其所治病人的年代,相距甚远。故有人认为扁鹊乃古代良医的称号,所记载的病案非出于一人。《汉书·艺文志》载有《扁鹊内经》、《外经》,已佚。现存《难经》题秦越人撰。(《辞海》)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扁鹊的传记中不乏传奇色彩,有些史料也有抵牾之处,如扁鹊传中三个案例在时间上互不衔接,赵简子案与《史记·赵世家》中记载重复,其史料的真伪问题使史家多有质疑。齐桓侯案与《韩非子·喻老篇》中蔡桓侯的案雷同,《战国策·秦策》中所载扁鹊见秦武王之事而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却未见记载。(《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第四章:秦汉时期医学》)
《史记正义》云:“《黄帝八十一难序》云:‘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乃号之为扁鹊。又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23
⑵考证者甚多:关于扁鹊和扁鹊学派的考证,请参看李伯聪著《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24
⑶长桑君为神人:《史记索隐》云:“隐者,盖神人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24
⑷上池水:《史记索隐》云:“案:旧说云‘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之水,取之以和药,服之三十日,当见鬼物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25
⑸歃血而盟:歃(音霎sha)。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泛指发誓订盟。(百度百科)
《素问·三部九候论》云:“歃血而受,不敢妄泄。”王冰注:‘歃血,饮血也。”
《素问识》云:“马云:‘歃,《孟子》云,束牲载书,而不歃血。’简按:《左传》正义云:‘凡盟礼,杀牲歃血,告誓神明。若有背违,欲令神加殃咎,使如此牲也。’《礼·曲礼》疏:‘割牲左耳,盛以珠盘,又取血,盛以玉敦,用血为盟书。书成乃歃血读书。’熊音:‘歃,音霎。’”
《灵枢·禁服》云:“此先师之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黄帝乃与俱入斋室,割臂歃血。黄帝亲祝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有敢背此言者,必受其殃。”《类经二十卷·针刺类二十九》注:“盟者以血涂口傍曰歃血。”
不敢慢泄天宝:《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
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素问·灵兰秘典论》黄帝曰:“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王冰注:“深敬故也。韩康伯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
《类经三卷·藏象类一》注:“洗心曰斋,远欲曰戒。盖深敬大道,而示人以珍重之甚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26
⑹血脉治:血脉运行正常。治,太平,正常。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26
⑺虢太子:《史记索隐》云:“案:傅玄云:‘虢是晋献所灭,先此百二十余年,此时焉得有虢’,则云‘虢太子’,非也。然案虢后改称郭,春秋有郭公,盖郭之太子也。”刘向《说苑·辨物》作“赵太子”。
虢:《史记正义》云:“陕州城,古虢国。又陕州河北县东北下阳故城,古虢,即晋献公灭者。又洛州汜水县古东虢国。而未知扁鹊过何者,盖虢至此并灭也。”
虢国,中国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前后有四个虢国,因位置不同为别被加以东西南北相区别,其国君均为姬姓。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虢叔封东虢,位于今河南荥阳县西汜水镇。虢仲封西虢,位于今陕西宝鸡市东。
西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陕西宝鸡附近,后因周平王东迁,迁河南三门峡,地跨黄河两岸,称为南虢,有别于虢叔后裔虢序夏阳之北虢,于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末代国君虢公丑携贵族奔东周京师洛邑,部分贵族、士兵和平民被强行迁至今山西汾阳,前541年置瓜衍县,南虢后裔世居之。原地留有一小虢,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后裔不见记载。
东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河南荥阳,公元前767年被郑国所灭,虢叔后裔虢序被平王封于夏阳(今陕西平陆),号北虢,因实力单薄而依附于南虢公(今人所谓“南北虢实为一虢”即源于此)。前658年,亡于晋,以郭为氏,郭偃即郭公序后裔,仕晋献公、文公。其后裔被安置在绛县,晋国末年转来到晋阳以北,秦汉以来形成太原望。(百度百科)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27
⑻讲病因只从血气立论:传云:“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史记正义》云:“《释名》云:‘蹶,气从下蹶起上行,外及心协也。’”
暴蹶而死,突然气逆如死尸状。蹶,通厥,气逆于上。死,其状如死尸。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27
⑼诊断上已使用望、闻、问、切四种手段:传云:“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切脉,脉诊。望色,望诊。听声,闻诊。写形,审察病者之体形,似望诊。写,犹审。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28
⑽有了早期经络说。经络开始分阴阳,并与某些脏腑联系:传云:“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中经维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之)色(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
动胃繵缘:即足阳明胃经“下膈、属胃、络脾”的循行与脏腑的关系。别下于三焦、膀胱:即手少阳三焦经“下膈,属三焦”的循行与脏腑的关系;或足太阳膀胱经“络肾,属膀胱”的循行与脏腑的关系。(《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
金栋按:这段话是说,阴阳二脉络离竭,上下不和,闭而不通,厥气上逆而乱,导致面色不正,脉象紊乱,昏愦无知,状如死尸。《素问·厥论》云:“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29
⑾治病针、灸、药并用,以针为主,针刺有较固定的部位:传云:“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厉针砥石,在磨刀石上磨针。厉,磨,通砺。《史记索引》云:“厉谓磨也。”砥,磨刀石。
外三阳五会,腧穴名称。《史记正义》云:“《素问》云: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也。五会谓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也。”
《中医大辞典》云:“三阳五会,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百会。”
金栋按:若以三阳五会治尸厥,以《内经》考之,《正义》及《大辞典》所引皆不当。《素问·缪刺论》有治尸厥的具体腧穴。所以《素问补识》云:“天雄按:守节注误,《甲乙》以三阳五会为百会穴亦误。三阳,太阳也。太阳居外,主表,故谓之外三阳。《灵·根结》云:‘暴病者,取之太阳。’《著至教论》云:‘三阳独至者,上为巅疾。’尸厥为暴病,为巅疾,故取之。五会,即‘以此五络俱会于耳中’而得名,亦即下文所指之少商、涌泉、厉兑、隐白、中冲五穴也。《韩诗外传·卷十》作‘三阳五输’无‘外’字,‘会’作‘输’可证。”
五分之熨,用五分(一半)功效的药物热敷。熨(音卫wei),用药物热敷的一种外治法,或相当于一种灸法。
八减之齐,药剂用减八成的剂量,即二成的剂量。齐(音剂ji),通剂,剂量。
《史记索引》云:“案:言五分之熨者,谓熨之令温暖之气入五分也。八减之齐者,谓药之齐和所减有八。并越人当时有此方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29
⑿齐桓侯:《史记集解》云:“案:傅玄云:‘是时齐无桓侯。’骃谓是齐侯田和之子桓公午也。盖与赵简子颇亦相当。’”《韩非子·喻老篇》作“蔡桓侯”。
疾病传变的规律是由腠理至骨髓,逐渐由外入内:传云:“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30
⒀这种思想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还留有影响:《阴阳应象大论》云:“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12 20:30
⒁传中的尸厥、带下两病名见于《内经》:传云:“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
《素问·缪刺论》云:“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类经二十卷·针刺类三十》注:“五络俱竭,阴阳离散也。身脉皆动,筋惕肉瞤也。上下离竭,厥逆气乱,昏愦无知,故名尸厥。”
尸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其状如死尸一样的恶候。
传云:“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
《素问·骨空论》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素问吴注》云:“七疝,寒、水、筋、血、气、狐、颓。带下,白赤带下也。瘕聚,气痛不常之名。”
《素问直解》云:“七疝,狐疝、颓疝及五脏之疝。带下,湿浊下淫也。”
带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扁鹊传之“带下”,指广义,泛指经带胎产等妇科疾病。“带下医”,指妇科医生。《素问》之“带下”,则指狭义的带下病。沈尧封辑著、张山雷笺正《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带下》云:“如其太多,或五色稠杂及腥秽者,斯为病候。”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2 23:08
赞!——江山代有才人出,各令风骚数百年。良有以也!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