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零态理论反对“去中国化”复兴中医和中华文化的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9 10:32
标题: 零态理论反对“去中国化”复兴中医和中华文化的原理
2014年9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曾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其实,习总讲的这种情况只是“去中国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上升到理论层面,我们应该如何完整地表达“去中国化”的含义呢?
王君平同志于2014年9月26日在《人民日报》第19版发表的文章“中医药不能‘去中国化’”指出:“中医西化实质是‘去中国化’,如同割掉中医的‘根’和‘魂’。抛弃传统,丢掉根本,中医药只是徒具其表的‘黄皮白心’。”
既然“去中国化”在中医的表现是“中医西化”,那么,扩展到中华文化及其他领域,“去中国化”作为一种错误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其完整含义就是“全盘西化”。它体现的完全是西方科学文化“天人相分”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即西方科学文化的灵魂。 而“把人当做机器”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其与中医和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观”恰好相反。
由于“天人合一观”体现出来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同样是中医和中华文化的灵魂,所以,“去中国化”的本质是将中医和中华文化的灵魂置换成西方科学文化的灵魂。其对中医和中华文化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的相反是由于二者的语言表达都是哲学语言造成的。若用科学语言来表达“天人合一观”, 其对西医和西方科学成果是包容的。这样,既可使“天人合一观”得到普遍认可而提高中医和中华文化的地位,为中医和中华文化争得话语权,解决“去中国化”问题;也有利于消除东西方文化汇通的障碍。而屈三元先生创立的《零态理论》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我们将该理论介绍出来,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零态理论
自然界是物质的,一切物质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零态运行变化法则,揭示了宇宙万物特定的运动形式;揭示了宇宙万物运动的总规律;揭示了宇宙自然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转化、相互转换方式等系列的自然法则。以上这三大千古宇宙自然之谜的揭示,构成了零态学说理论体系的核心。
零为万物之始,万物以零为终。在自然宇宙中,在零态中,自然宇宙的万事万物无不遵循零态运行变化法则。
零态理论的论证及运用
1、屈三元先生明确指出:“零中无阴阳”。其与“零态”的区别,就像1.0与10中0的区别。对1.0来说,此0中无态即无阴阳而称为零或无极;而对10来说,此0中有态即有阴阳而称为零态。
再以我们改正自己的某个缺点为例:我们彻底改正了该缺点,就是将缺点化为零(无阴阳)了;但由于缺点所带的信息是信息层次的“物质”,而“物质”是不会彻底消失的,只是随缺点的改正而转化成了良性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将缺点化为“零态”了。其他问题的解决亦为此理,即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包括“把一切化为零(主要指宏观层次)”和“把一切化为零态(信息层次)”。只不过“无阴阳的零”代表 “矛盾已经消除”;而“有阴阳的零即零态”则代表“问题得到解决后的最佳有序化状态或物质、能量、信息转化成最佳有序化的过程”。正如零态理论创始人屈三元先生所说:“零态是自然宇宙中,一切物质、场、信息所处的最佳有序状态。”
2、现代科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指出:“我们所在的宇宙,初始为一个原始起点,时间为零,宇宙半径为零”。这说明,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状态是零(为无极没有阴阳)。其与中华文化的“无极生太极(道生一)”是一致的。即“无极”代表“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无时无空的奇点(零)”;“太极(一)”代表“从大爆炸开始的宇宙的运动规律”。故无极(零)与太极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西方科学也有“宇宙”这个概念,但却没有“太极”,就是因为西方科学既没有认识到宇宙开始生成的过程遵循怎样的运动规律,也没有认识到宇宙生成后遵循怎样的运动规律,只能笼统地称为“宇宙大爆炸”和“宇宙膨胀”。实际上,这两个过程均可用“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来概括。这个“阳化气,阴成形”中的“阴阳”就是“本义的阴阳”即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零态中有阴阳”说明,零态是太极。中华文化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若用传统语言表达从大爆炸开始的宇宙运动规律,就是太极;若用现代语言来表达,就是零态运行变化法则。
而“天人合一观”中的“天”恰恰是宇宙!既然宇宙的运行变化法则是零态,所以,“天人合一观”是人遵循零态运行变化法则提供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但由于“天人合一观”也是中医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即中医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四者的本质是相同的。故思维方式可作为四者的代表,所以,“天人合一观”可简称为“零态思维”。
3、零态理论的运用是“零态思维”。其全称是:通过“把一切化为零(包括把一切化为零态)”来遵循“零态运行变化法则”的思维方式。 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是要求我们从“把自己化为零”来入手“把一切矛盾化为零”。正如屈三元先生所说“修德修自己,不是修别人。”当然,这不是说“父母不能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老师不能批评教育自己的学生”;而是说,“修德修自己,不是修别人”是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
不难看出,“把自己化为零”与“把一切化为零”的关系,是“正人先正己”中,“正己”与“正人”的关系;也是党和政府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关系;同时也是“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说的“中医是仁心仁术”中,“仁心”与“仁术”的关系。
当然,中医和中华文化的经典对这一理念也有很多论述。例如:《黄帝内经》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先哲屈原说的“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和“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论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和“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身求诸己”;《道德经》的“胜人者力,自胜者强”;零态理论创始人屈三元先生说的 “修德修自己,不是修别人”;以及爱因斯坦在《我怎样看世界》一文中说的“我评价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都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4、既然零态是自然宇宙中一切物质、场、信息所处的最佳有序化状态,那么,当人的大脑处于这种状态时,必然形成最佳有序化的思维方式!这不但有利于中医和中华文化的复兴,也有利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如中国科学院朱清时院士所说:“我国科学技术要赶上西方,就不能忘记自己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忘了传统文化,不把传统文化的优点发挥出来,我们就难以赶上西方”。这个“优点”就是“天人合一观”即“零态思维”。例如:“二进制”是阴阳作用方式的数学表达,因之而诞生的计算机就是阴阳学说提供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的体现。其与中华文化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是一致的,都是天人合一观。
由于中医和中华文化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都是中医和中华文化的灵魂,其在二者的理论与实践(包括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当我们用科学语言“零态思维”表达中医和中华文化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时,既有利于中医和中华文化的复兴,也有利于中医和中华文化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统治世界!正如当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英国的汤因比先生所说:“西方无法引领人类未来文明,中国文明将统一全球”。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也指出:“中医的合理内核一旦被揭破,整个现代科学将重新改写。”也是指中医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对现代科学的全面超越,并非是对现代科学成果的否定。毕竟,现代科学成果也是自然规律以零态运行变化法则作用的结果
5、我们通常说的“阴阳五行”是指本义的阴阳五行。阴阳与五行的区别,就像我们看一座山脉时“横看成岭”与“侧看成峰”的区别。所以,阴阳与五行的本质是相同的。《素问●金匮真言论》说的“阳中之阳,心(火)也;阳中之阴,肺(金)也;阴中之阳,肝(木)也;阴中之阴,肾(水)也;阴中至阴,脾(土)也”就是这个道理。
也就是说,我们既可以把人体看做“一个阴阳”,也可以看做“一个五行”。但由于本义的阴阳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即阴阳不能分开而存在,所以,“阳中之阳(火),阳中之阴(金),阴中之阳(木),阴中之阴(水),阴中至阴(土)”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阴阳即太极(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生之本,本于阴阳”中的“阴阳”就是指此而言。
《素问●阴阳离合论》的“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说明,任何事物(包括现代科学已经认识和发现的最小的粒子)的阴阳均可“合则为一,分则可至无穷”。不难看出,阴阳学说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而在引申义的阴阳中,阴阳可分开而存在,如“男为阳,女为阴”和“附子药性为阳,黄连药性为阴”等。
同理,本义的五行中,“阳中之阳(火),阳中之阴(金),阴中之阳(木),阴中之阴(水),阴中至阴(土)”也不能分开而存在。否则,动植物就无法生长。而引申义的五行可分开而存在,如甘(土)苦(火)酸(木)辛(金)咸(水)作为中药的五行属性,可分开而存在。
总之,无论多么先进的现代科学仪器,都永远无法证实阴阳五行的客观存在性,也无法证实诸如“麻黄药性为阳、柴胡药性为阴”等中药的属性。这就是现代科学无法破解中医奥秘的原因。
综上所述,若零态理论得到推广,可利用零态理论对西方科学“天人相分”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判处无期徒刑,提高中医和中华文化的地位,为中医争得医学话语权,避免“中医去中国化”; 同时消除东西方文化汇通的障碍。毕竟零态理论是对自然宇宙的整体运动规律及一切物质、能量、信息转化规律的揭示,是科学理论。这样,可利用零态理论证明中医的科学性,从而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
两条腿走路的人类,以两种思维方式(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认识世界。古代的东方迈出了第一条腿,近代的西方迈出了第二条腿。当其潜力穷尽的时候,科学的革命性变革就会到来。现代科学革命的每一次“反之动”,都是向东方之道的回归,都是向中医理论的回归!自然也是向“零态思维方式”的回归!
二十一世纪,是东西方文化交会和共震的时代;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智慧超越和包容的时代。完成文化的复兴与崛起,实现民族的光荣与理想!历史赋予了我们神圣的使命,“零态思维”呼唤着我们认识的觉醒!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9 10:44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2-9 10:37
《素问●阴阳离合论》的“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 ...

我没说阴阳离合论的合与“合则为一,分则可至无穷”的合是一种含义啊!加素问●阴阳离合论一语是为了方便读者查阅原文,并非谈二者是否一个含义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9 11:01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2-9 10:42
本义的五行中,“阳中之阳(火),阳中之阴(金),阴中之阳(木),阴中之阴(水),阴中至阴(土)”也不 ...

以中药附子为例,附子之阳中之阳(火),阳中之阴(金),阴中之阳(木),阴中之阴(水),阴中至阴(土)俱全。这是附子中本义的五行
附子味辛,用五行归类属金。这是附子中引申义的五行
老董明白了吗?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12-9 11:58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12-9 12:00 编辑

西方科学文化“天人相分”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即西方科学文化的灵魂。 而“把人当做机器”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来小高一点也不懂西医,瞎乱说一气。
       近现代医学只有三四百年历史,“人是机器”的观点是最初时期提出的,这种观点早已是淘汰的过时观点,小高还往西医上安,自己设靶自己打,有意思吗?
       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生学、生化学、细胞学、基因学,哪门学科把人当机器了?竟瞎说。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9 12:09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9 13:21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12-9 11:58
原来小高一点也不懂西医,瞎乱说一气。
       近现代医学只有三四百年历史,“人是机器”的观点是最初时期提出的,这种观点早已是淘汰的过时观点,小高还往西医上安,自己设靶自己打,有意思吗?
       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生学、生化学、细胞学、基因学,哪门学科把人当机器了?竟瞎说。

1、把人当做机器是指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而这四个概念均属于哲学方法论范畴。其与您理解的把人当做机器为具体方法不是一回事。
2、既然西医不在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上把人当做机器,能对人体施行手术吗?我怎么瞎说了?您弄清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这四个概念的含义了吗?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12-9 14:34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9 12:09
1、把人当做机器是指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而这四个概念均属于哲学方法论范畴。其与您理解 ...

西医有手术,中医就没有手术吗?有手术就是把人当成机器吗?华佗曾为中医外科专家,现今的中医疮疡科不也是可以动刀吗?你是乱联系一气。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9 15:10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12-9 14:34
西医有手术,中医就没有手术吗?有手术就是把人当成机器吗?华佗曾为中医外科专家,现今的中医疮疡科不也 ...

不把人当做机器,手术时割下来的东西,能与人体分离吗?既然你认为把人当成机器不能说明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的区别,那用什么来说明中西医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的不同?中西医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到底是否完全相同?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9 15:21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2-9 15:15
高智海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不把人当做机器,手术时割下来的东西,能与人体分离吗”?

手术时割下来的东西,能与人体分离有事实依据啊!但需要注意的是,我说的西医把人当做机器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并非把人体变成机器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12-9 15:2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12-9 15:47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9 15:10
不把人当做机器,手术时割下来的东西,能与人体分离吗?既然你认为把人当成机器不能说明天人相分与天人合 ...

        中西医理念基本相同,只是我能看出来,其他人看不出来哪里相同。
      区别在于:
      中医理论先天不足,但经验较多,如今的创新停滞不前,中医的传承主要是经验传承,所以大力提倡师带徒。有句话叫“名师出高徒”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不靠师带徒,就是念到博士后,理论学的再多,也不会看病,所以说中医是以经验医学为主,理论对于中医大家有用,对于无经验者无用。
      西医理论全方位开发,创新速度奇快,目前西医已占领医疗市场约90%。西医理论一讲就明白,到临床一实习,用心去记,就可当医生,然后积累经验。所以,西医好传承。西医缺陷是治疗疑难病方面,一缺药物,二缺经验,所以,这方面不如中医。      
      

      但观察当今中西医的发展趋势,西医的空间会继续扩大,中医的空间还会缩小。中医今天能治的某些慢性病,会被西医逐渐取代。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保健意识增加,疑难病的发生率会越来越少,所以,中医汤剂治病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小,于是喝汤药的人会越来越少,具有淘汰趋势。比如,青蒿素治疟疾代替了汤剂,砒霜治白血病取代了汤剂,汤剂治疗心脑血管病正在被注射液和中成药取代。下一步,取代的病种更多,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今,在看门诊的大队患者中,真正患慢性疑难病证的又有几人?可以说是百不见一。            

      如今喝汤药的患者,已远不足1成。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9 22:40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12-9 15:23
中西医理念基本相同,只是我能看出来,其他人看不出来哪里相同。
      区别在于:
      中医 ...

中医的复兴需要提高人们智商,对中医和西医都正确认识才行。关键问题是中医包容西医,而非西医包容中医。否则,就会犯中医去中国化的错误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12-10 10:20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9 22:40
中医的复兴需要提高人们智商,对中医和西医都正确认识才行。关键问题是中医包容西医,而非西医包容中医。 ...

关键问题是中医包容西医,而非西医包容中医。否则,就会犯中医去中国化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高,恕我直言,以你的认识,很难看出中医与西医的关系。二者是互补关系,不是包容关系。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0 11:16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10 16:35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12-10 10:20
关键问题是中医包容西医,而非西医包容中医。否则,就会犯中医去中国化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西医临床确实是优势互补关系,但在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却是包容关系。例如:阴阳在现实世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阴阳学说提供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肯定能够包容西医和现代科学。这个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若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达,其对西医的包容就会更加明确。
若真像您说的那样中西医完全是互补关系,那么,其与您前面说的中西医理念基本相同不矛盾吗?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0 11:20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2-10 08:10
请你解释一下:中医去中国化是什么东东?

王君平同志于2014年9月26日在《人民日报》第19版发表的文章中医药不能去中国化指出中医西化实质是去中国化,如同割掉中医的。抛弃传统,丢掉根本,中医药只是徒具其表的黄皮白心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0 12:20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10 12:24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2-10 11:42
你是皇上,金口玉言,不是事实也是事实,想怎么编就怎么编。


你不相信就百度一下看看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0 13:04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2-10 11:42
你是皇上,金口玉言,不是事实也是事实,想怎么编就怎么编。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就是本义的阴阳。而男为阳女为阴不具备男中有女,女中有男的条件,故男为阳女为阴是引申义的阴阳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12-10 19:33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10 11:16
中西医临床确实是优势互补关系,但在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却是包容关系。例如:阴阳在现实 ...

       又糊涂了吧!
       治疗理念相同,但在治病方法的发展不平衡,当然要互补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2-11 07:29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12-10 11:33
又糊涂了吧!
       治疗理念相同,但在治病方法的发展不平衡,当然要互补了。,

     请先生具体说说,治疗心气虚,用西医的什么药、什么医疗器械互补?要不要放支架?!
    说大话,放空气,谁都会!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1:29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12-10 19:33
又糊涂了吧!
       治疗理念相同,但在治病方法的发展不平衡,当然要互补了。,

在用科学语言(零态思维)表达中医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的情况下,中西医治疗理念相同这句话是对的。否则,中西医治疗理念相同这句话就错了。毕竟,中医治病主要采用调理气机、平和气态、引导气势的方法;而西医治病,主要采用消灭病因、纠正病理、切除病灶的方法

作者: 理论求真    时间: 2015-12-11 12:18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11 11:29
在用科学语言(零态思维)表达中医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的情况下,中西医治疗理念相同这句话 ...

“零态思维”既不是“科学语言”也不是“中医语言”、“中国语言”。
古今中外的学术界从来就没有这种东西。
某些人自己瞎编胡造的东西能叫“中国化”吗?“科学语言”更是无稽之谈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2:22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11 12:24 编辑
理论求真 发表于 2015-12-11 12:18
“零态思维”既不是“科学语言”也不是“中医语言”、“中国语言”。
古今中外的学术界从来就没有这种东 ...


既然你不承认零态思维是科学语言,那你说说,中医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用什么语言表达才是科学语言?能说出来吗?

作者: 理论求真    时间: 2015-12-11 12:27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11 12:22
既然你不承认零态思维是科学语言,那你说说,中医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用什么语言表达才 ...

【中医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用什么语言表达才是科学语言】与【零态思维是不是科学语言】有什么关系?你什么时候学会用正常的逻辑思维思考问题?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2:30
理论求真 发表于 2015-12-11 12:27
【中医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用什么语言表达才是科学语言】与【零态思维是不是科学语言】有 ...

你的意思是中医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不能用科学语言表达

作者: 理论求真    时间: 2015-12-11 12:32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11 12:30
你的意思是中医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不能用科学语言表达?

现在在说【零态思维】是什么,
你说中医干什么?
【零态思维】和中医有什么关系?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2:34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11 12:35 编辑
董建军发表于 2015-12-11 12:22
想不到你都能瞎掰一起。你的零态与中医没有关系,你就能联想在一起。

零态与中医无关,就等于说太极与中医无关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2:40
理论求真 发表于 2015-12-11 12:32
现在在说【零态思维】是什么,
你说中医干什么?
【零态思维】和中医有什么关系?

本义的阴阳是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太极就是零态。你敢说太极(零态)与中医无关吗?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2:42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11 12:43 编辑
董建军发表于 2015-12-11 12:34

上纲上线,你的零态何时上升为太极?


有阴阳就是太极。零态中有阴阳难道不能说明零态是太极

作者: 理论求真    时间: 2015-12-11 12:44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11 12:40
本义的阴阳是太极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太极就是零态。你敢说太极(零态)与中医无关吗?

这不是谁敢说不敢说的问题,而是事实有没有问题。
从古至今,中医什么时候有过“零态思维”、“零态理论”?
中医什么时候说过太极是零态?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2:51
理论求真 发表于 2015-12-11 12:44
这不是谁敢说不敢说的问题,而是事实有没有问题。
从古至今,中医什么时候有过“零态思维”、“零态理论 ...

1、以前没有就等于以后也没有吗?伤寒论出现黄帝内经之后零态理论出现于以前的中医之后道理是一样的
2、关键问题是:弄清楚太极(零态)是否本义的阴阳?先讨论这个主要问题吧

作者: 理论求真    时间: 2015-12-11 12:53
本帖最后由 理论求真 于 2015-12-11 12:55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11 12:51
1、以前没有就等于以后也没有吗?伤寒论出现黄帝内经之后与零态理论出现于以前的中医之后道理是一样的
2 ...

中医有没有“零态思维”,这是以前和现在的事,与以后有什么关系?你的问题2是中医问题吗?
古今中外在哪里可以看到这种问题?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2:56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11 13:16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2-11 12:48
零态怎么有阴阳?阴阳又是什么东东?


零是无极中没有阴阳。但零态中有阴阳。零态的区别,就像1.0与10中0的区别。对1.0来说,此0中无态即无阴阳而称为零或无极;而对10来说,此0中有态即有阴阳而称为零态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3:06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11 13:11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2-11 12:56
太极生两仪,生可不是”是“,不能无中生有搞个东东让别人讨论。


太极本义的阴阳的关系,就像我们看一座山脉时,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的关系。所以,本义的阴阳太极本质是相同的。再如,我们可以把宇宙看做一个大太极,也可以看做一个大阴阳。太极生两仪是为了说明太极与阴阳的关系太极大于阴阳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3:10
理论求真 发表于 2015-12-11 12:44
这不是谁敢说不敢说的问题,而是事实有没有问题。
从古至今,中医什么时候有过“零态思维”、“零态理论 ...

以前没人说过,不等于以后不能说。关键问题是弄清零态中有没有阴阳?零态中若有阴阳,就说明零态是太极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3:15
董建军发表于 2015-12-11 13:06

打个比喻就能证明规律存在吗?太极是什么规律?

太极是运动规律。没有运动,就没有太极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3:47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11 13:50 编辑
董建军发表于 2015-12-11 13:10

大脑一发热,什么事都能做出来。



你若不相信零中有态零态中有阴阳,就把你们家银行存款数字中的0都去掉,看看有什么结果

作者: 理论求真    时间: 2015-12-11 14:12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11 13:10
以前没人说过,不等于以后不能说。关键问题是弄清零态中有没有阴阳?零态中若有阴阳,就说明零态是太极

以前没人说过,就证明中医没有。
你自己都承认没有,还有什么可说的?
哪里来的“关键问题是弄清零态中有没有阴阳”?
这是人类的问题吗?古今中外什么时候有过这种问题?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4:29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11 14:31 编辑
理论求真 发表于 2015-12-11 14:12
以前没人说过,就证明中医没有。
你自己都承认没有,还有什么可说的?
哪里来的“关键问题是弄清零态中 ...


你的意思是说中医以前没有的东西,今后永远不能有吗?这样,中医还能进步吗?你看不到标题吗?既然不想讨论零态中有没有阴阳这个问题,就滚出去,不要在这个主题帖发帖

作者: 理论求真    时间: 2015-12-11 14:47
本帖最后由 理论求真 于 2015-12-11 14:52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11 14:29
你的意思是说中医以前没有的东西,今后永远不能有吗?这样,中医还能进步吗?你看不到标题吗?既然不想 ...

中医有没有零态)用什么判断?
零态中有没有阴阳这问题是人类的问题?
如果不是人类问题,怎么讨论?依据什么讨论?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4:51
理论求真 发表于 2015-12-11 14:47
中医有没有用什么判断?

语言表达上讲,以前中医确实没有零态。但从本质上讲,由于太极是零态,所以,中医用太极实质是用了零态。黄帝内经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以证明这一点

作者: 理论求真    时间: 2015-12-11 14:54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11 14:51
从语言表达上讲,以前中医确实没有零态。但从本质上讲,由于太极是零态,所以,中医用太极实质是用了零态 ...

中医有“太极是零态”吗?哪里来的“由于”?你是不是瞎编胡造?
古今中外谁说过“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以证明“太极是零态”?
你是不是瞎编胡造?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4:55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11 14:59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2-11 14:31
银行存款数字中的0是整数,是数字的组合成分,你的零态是数?


我没说零态是数,而是说零态是太极。你说的银行存款数字中的0是整数可以证明零中有态。你不承认吗?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4:57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11 15:00 编辑
理论求真 发表于 2015-12-11 14:54
中医有“太极是零态”吗?哪里来的“由于”?你是不是瞎编胡造?
古今中外谁说过“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 ...


一个一个说,零态中到底有没有阴阳?警告你把47楼人身攻击的话改过来。否则,我就投诉

作者: 理论求真    时间: 2015-12-11 15:08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11 14:57
一个一个说,零态中到底有没有阴阳?警告你把47楼人身攻击的话改过来。否则,我就投诉

我只能说人类的问题,人类没有的问题无法讨论,因为没有讨论依据。
你依据什么
讨论零态中到底有没有阴阳

作者: 理论求真    时间: 2015-12-11 15:08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11 14:57
一个一个说,零态中到底有没有阴阳?警告你把47楼人身攻击的话改过来。否则,我就投诉

快去投诉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5:14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11 15:17 编辑
理论求真 发表于 2015-12-11 15:08
快去投诉

等你的帖子修改时间过后,我一定会投诉。目的是防止投诉后,你再把对我的人身攻击那一部分内容删除。你被禁言那么多次,若换做我,早就羞愧的上吊了

作者: 理论求真    时间: 2015-12-11 15:21
本帖最后由 理论求真 于 2015-12-11 15:26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11 15:14
等你的帖子修改时间过后,我一定会投诉。目的是防止投诉后,你再把对我的人身攻击那一部分内容删除。你被 ...

只有你才会做出这种“先骂人然后删除再去诬告别人”的卑鄙下作的事。
看证据:
证据1.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p;extra=&page=3
25楼我的引用,骂人“你这么无耻”,“先骂人然后删除再去诬告别人”
证据2:

举报高智海臭嘴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mp;page=1#pid467630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15:44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11 15:52 编辑
理论求真 发表于 2015-12-11 15:21
只有你才会做出这种“先骂人然后删除再去诬告别人”的卑鄙下作的事。
看证据:
证据1.


你在那个帖子故意混淆阴阳阴阳学说的区别,我说你无耻并不过分。我是联想到古人说的君子不跟小人斗才导致我修改了帖子。何况,我当时就修改了帖子,你还想怎么样?我不像你死不认错

作者: 理论求真    时间: 2015-12-11 15:46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11 15:44
你在那个帖子故意混淆阴阳与阴阳学说的区别,我说你无耻并不过分。就是我是联想到古人说的君子不跟小人斗 ...

举报高智海屡教不改又在骂人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11 21:11
理论求真 发表于 2015-12-11 15:46
举报高智海屡教不改又在骂人


你在55楼证据1那个链接中25楼的帖子是你骂我的证据,并非我骂你。你眼花了吧!

作者: 理论求真    时间: 2015-12-11 21:55
本帖最后由 理论求真 于 2015-12-11 21:56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11 21:11
你在55楼证据1那个链接中25楼的帖子是你骂我的证据,并非我骂你。你眼花了吧!

你眼瞎呀?我让你看引用,你看什么呢?

25楼引用你的24楼,是你臭嘴骂街,你在我引用之后才修改的。

是你24楼臭嘴骂街在前,我25楼是还击,打你臭嘴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0 11:02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20 11:04 编辑
董建军发表于 2015-12-11 15:14
董建军
你的零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丑,光荣。

假如你借朋友的钱,还钱后你虽然通过一正一负化为零不欠钱了,但你还得感谢人家对你的帮助。这个感恩的心就是零态心理。你还敢说感恩的心不光荣吗?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1-15 11:52
读了此王君平的文章,不敢苟同。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6-1-15 15:15
黄中正 发表于 2016-1-15 11:52
读了此王君平的文章,不敢苟同。

中医药不能“去中国化”。  


编者案:习近平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祝贺第三十个教师节时,明确指出反对课本去中国化,并说“去中国化很悲哀”。人民日报今日发文不吐不快称,中医药不能“去中国化”。这篇文章的作者王君平指出,中医西化实质是“去中国化”,如同割掉中医药的“根”和“魂”。抛弃传统,丢掉根本,中医药只是徒具其表的“黄皮白心”。
中医药不能“去中国化”。
全文如下:

日前,国医大师陆广莘走完88岁的人生路。他从医60多年,孜孜以求中医之道。在他看来,“君子和而不同,把西方的科学称为唯一科学,就把中医否了,那是同而不和。”

二十世纪以来,西学东渐。不少人认为,西方文化是先进的,中国文化是落后的。中医不如西医,必须用西医改造中医。于是,中医面临着被西化的危险。

中医西化实质是“去中国化”,如同割掉中医药的“根”和“魂”。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文化,滋养着中医药的发展。“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藏象经络”等中医基本理论,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医西化,就等于抛弃传统,丢掉根本,中医药只是徒具其表的“黄皮白心”。如果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被淡漠、被忽略,中医药就再难姓“中”了。

一个民族的语言,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想学好中医,重要环节是研读中医典籍。让人不解的是,虽然同属语言工具课,医古文只有半个学年,而外语要学两个学年。由于外语考级考试和毕业证书挂钩,中医研究生的外语水平很高,但基本的药性赋、汤头歌诀也不会背诵,甚至连《本草纲目》的《序》都念不懂。中医经典是构成中医理论的核心内涵,是中医临床思维观点的源泉和源头。《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部中医经典完整读过一遍的人寥寥无几。原因在于,中医经典的缺失,传统文化的断代。这就不难理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年来致力推动“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用心良苦。

中医西化割断了中国文化对中医药的滋养,“去中国化”让中医药思维很难确立起来。以前是师带徒传承,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中医名家辈出。如今院校教育鲜有名家大师,毕业生甚至被称为“中医的掘墓人”。因为接受西化思维的大脑里,已经容不下整体观的思路,更不相信辨证施治的方法。加拿大的胡碧玲来中国学习中医20年,她在一家中医院实习时发现,医生给患者开的处方中,一个12味的方子中控制胃酸的药就有7种。这是典型的西医药理思维,而不是中医“君臣佐使”的用药模式。西化思维模式的结果,只能是丰富西医而弱化中医,中医就变成西医的一个附庸物。

很多年前,被西医判了死刑的胡适将信将疑喝了中药,没想到几个月后症状消失,他的病竟全好了。他说:“现在已有人想把黄芪化验出来,看看成分究竟是什么,何以有这样大的功效。”对于接受西方思维的人看来,从复方中药寻找有效成分,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中医西化举着中医的牌子,走的是西医的路子。

最近这几年,朱砂和雄黄等中药“毒”名在外。每次都是出口转内销,外媒报道朱砂汞超标、雄黄砷超标,然后国内媒体跟风炒作中药有“毒”。在西方人眼里,他们发现某种有毒成分,必然认定是毒药。中医认为只是一味药,毒性只是一种偏性,是用药之偏性来纠正人之偏性。由此可见,中药成分论与中医理论大相径庭。

不可否认,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也会研制出新药。但这种唯成分论的思路,不能说是误入歧途,也是背离了“性味归经”的中医思路。离开中医理论的指导,仅借助于仪器设备,中药西化注定徘徊不前。

中医药不能“去中国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拒绝现代科技,而是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中医药要把根留住,永远打上“中国印”,再插上现代化翅膀,才能为人类健康造福。

    编后语:中医西化本来就偏离了中医的发展方向,脱离了中医的本质与精髓。如何让传统中医向现代中医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或过渡与传承,值得每一个有识之士研究探讨,寻找一条最正确的路,把中医发扬光大,让中医发挥更大效应,为老百姓健康服务,造福人类,而不是一味的黑中医、反中医。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