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存废辩论赛-反方辩题:13、欲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而形成中国新医学 必先废除五行学说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5-11-20 00:16
标题: 存废辩论赛-反方辩题:13、欲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而形成中国新医学 必先废除五行学说
  请正方先发言。
  所有未参予人员,请勿发帖干扰双方讨论。
  各位请
记住,是跟帖,不要使用点评发帖。

欲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而形成中国新医学  必先废除五行学说

论点:欲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而形成中国新医学  必先废除五行学说

论据:   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一系列理论是横亘在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面前的难以逾越的横沟:
     1、外感病中的“风”邪
     2、内伤病中的内“风”
     3、脉诊中的脏腑分配寸口法
     4、五脏生理功能表述无需五行学说
     5、六腑生理功能表述中的五行学说
     6、奇恒之腑生理功能表述中的五行学说
     7、脏腑之间关系表述中的五行学说
     8、《伤寒论》是“六病辨证”而非“六经辨证”
     9、是脑主神明而非 
     10、五行相生称谓
     11、五行相克称谓
     12、“经络”本质及针灸作用机理表述中的五行学说
论证:
概述
1、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中医药学的区别
     中国医药学(中医药学)自古以来就是动态的、开放的体系,即凡是有用的东西,均来者不拒,并随着时代的进步,随时吸收当代的科技成果。她是汇集所有当代医药知识的精华于一身,为患者提供与时代科技水平相适应的、相对最完善的医疗服务。否则,就是“传统中医药学”,即目前有些人士所称的“纯中医”。“传统中医药学”或称“纯中医”,只是继承了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医药学的有用部分而停滞不前。因此,现代的中国医药学,确切地说,就是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并吸收包括西医知识在内的“传统医药学”。
      
2、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有人说,中、西医理论无法沟通,事实则不然。因为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人类进行防病治病的科学,并且中、西医所面对的是同一个病人,同一个病情,只是在注重宏观调控与注重直观结构功能之侧重点不同,而对其解释不同,治疗方法各异而已。
     毫无疑问,缺少了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学说这一根本精髓的西医学,不能透过直观的结构和功能上升到平衡阴阳的高度,而将完整的人体相对地割裂开来,虽四肢健壮,但缺少智慧的头脑。而缺少了西医对危、急、重症抢救技术的传统中医学,虽头脑聪明灵活,但缺血少肉,一至于目前的瘦骨嶙峋的状态。 
     显然,中医学长于宏观,西医学长于微观。由于宏观可容纳微观,微观可补充宏观。因此,二者为了互补,必然会在双方相互不甚明了的情况下进行初步粗放的结合;直到双方相互对对方的理论透彻明了之时,便必然地会融合为一体。因此,二者结合是融合的必要前提,而二者融合则是结合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
      
3、中西医融合的前提
     中西医结合工作在全国进行近百年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尽管多种多样,但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一系列理论牵强附会的地方太多,甚至可以说是谬误大多,而这一系列错误理论就是横亘在中西医融合面前的难以逾越的横沟。试想,把错误的理论当成正确的,还要将被吸收后的西医生理、病理等融为一体,岂不是幻想?因此,欲中西医融合成功,就必须先将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一系列错误中医理论剔除。

现逐项论证如下:

一、对外感病中的“风”邪
    中医学的外感病因,不应该受五行学说的束缚,不应该因五行学说的引入而扭曲中医理论。而应该是实事求是地处理,即现实中有多少病因,就算是多少病因。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之后,中医学外邪中的六淫,就只有“寒、热、燥、湿”四淫,说穿了,就是外界环境中,温度与湿度的太过与不及而已。因为风邪本来就是不存在的。风,流动的空气,没有寒、热、燥、湿因素的参与,是不会致病的。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所谓的外“风”,其实质就是指外来的“病邪”。如“风寒”、“ 风热”、“ 风湿”、“ 风燥”,可相应地用“外寒”、“ 外热”、“ 外湿”、“ 外燥”替代之。
二、对伤杂病中的内“风”   
       “内风”则是以类比的方法,将“似风非风”的一些内伤杂病的病因或症状,归纳为“风”类。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一些业已明了的病因病理,显然需要予以纠正。同时,对一些尚未明了的情况,则留待以后处理。——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医学发展原则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三、有关脉诊的实质
传统中医理论中所谓的左寸主心、右寸主肺、左关主肝、右关主脾、两尺主肾等情况,既与临床实际不符,也缺乏理论根据。故寸口脉应该以寸脉主上,关部主中,尺脉主下,浮主表、沉主里为宜。
四、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中的五行学说
          A-心,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中的五行学说
1、心主神明问题
    脱离五行学说后,心主神明的功能自然消失。因为神明中有关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及精神状态的内容,是由全身多脏器组织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而意识、思维等是大脑的功能范畴,而心、肺、肝、肾诸脏只能起到间接作用。
2、有关“热入心包”的问题
   是外感热病影响脑组织后所发生的病理反映。 “痰浊蒙蔽心包” 是由痰浊型外感热病影响脑组织后所产生的病理变化。二者均与心脏无关,故不在心脏生理、病理范围之内陈述。
3、心包络
    通过废除五行学说后,其功能不再在心脏中描述。

           B-肺,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中的五行学说
2.宣发与肃降
   肺主宣发与肃降予以废除:即通过肺的呼吸功能,使胸腔、腹腔内的脏器组织不断舒缩,以促进静脉血向心回流,加快胸腹腔内脏器的新陈代谢。也就间接地起到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有助于人体气机的升降运动,在肺主治节中已包含,两者没有根本上的区别。
   然而,严格地说来,人体中的宣发,是通过加快心率、使外周血管扩张等措施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而与肺关系不大。而肃降,在实证病情方面,则多通过清热泄火、减慢心率、通导大便等措施,在虚证病情方面,则多以清上补下、清上温下等措施,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宣发与肃降均非肺脏所独主。

           C-脾,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中的五行学说
1、“脾”改称为 “脾系统”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脾脏,应该是现在所称的胰腺。但是中医传统理论中的脾脏功能,几乎等同于西医之消化系统功能的总和,因此,有些中医人士将“脾”的功能称之为 “脾系统”。如果如此转换一下名称,这一部分内容就容易理顺了。因为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是在胰腺、肝胆、胃、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而不是脾(胰)的独自的功能。所以称之为脾系统,也是比较合理的。故暂称之为“脾系统”以为非常时期的中医理论过渡期所用,是否正确,有待中西医师长同仁讨论定夺。

2、“脾统血”
   所谓的“脾统血”,其实质是人体多脏器相互作用下的一个结果,但其中营养充足是重要因素之一。而尤其对于营养不良的出血患者,采用健“脾”方法,在临床上确实能起到止血的效果,这也是中医的一大贡献。因此,为了在治疗上的方便,这一生理功能,建议暂时不做改动。

           D-肝,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中的五行学说
并吸收西医学中肝的主要功能:
      肝具有分泌胆汁、贮存糖原,解毒和吞噬防御等功能,在胚胎时期还有造血功能。

           E-肾,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中的五行学说
1、命门  即是指肾脏、生殖系统等的综合生理功能。可以认为命门之说,是在解剖不细致的情况下出现的一个误判,或者是旨在说明肾脏在人体的重要性。因此,没有必要再另立“命门”一说。

2、肾主精  从传统中医理论中可以看出,所谓肾藏之精,事实上,一部分是生殖功能,而另一部分则是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反映出的整体机能。而传统上用一些强腰壮肾的中药,确能改善生殖机能方面的作用,是否属于这部分药有着双重作用,尚需大家商讨定夺。因此,肾主精的功能存疑待考,临时不考虑改动。

3、肾主纳气  “纳气”的本质,在于各脏器协同作用下,人体生理功能正常时所表现出来的固摄能力, 并非肾所主。临床上可以看到,不管什么样的病例,只要弱到一定程度,都会出现动则气喘、虚汗、乏力、烦躁等气机上浮的表现。在临床治疗上,用补下纳上法或清上补下法,属于固下纳气范围,并且均可取得良好疗效。因为这属于人体气机升降浮沉生理功能,及其在病理状态下的相应治法的具体体现,故将肾主纳气的功能移除。在这方面的不同意见,涉及的问题较多,还望与师长同仁们商榷。

4、有关肾主一身之阴阳   人一身阴阳的盛衰,是由心的泵血、肺的呼吸、肝的处理消化吸收来的营养、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肾的泌尿功能等,共同参与下,在人体生理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功能反映。其中每一个环节发生病变而使人体虚衰后,都会出现气虚的情况。因此,肾是不能独担一身阴阳之重任的。所以,将“肾主一身之阴阳”一条除掉,其生理方面只强调“肾中阴阳”较为合适。

五、有关六腑生理功能表述中的五行学说   
1、将三焦废除:  在传统中医理论三焦的生理功能中,通行元气的功能,是整个人体的功能;疏通水道是整个机体对水液代谢方面的作用;运行水谷的功能,则是整个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况且,在人体中又没有三焦这个具体脏器,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保留。
2.废除胆主决断:决断是体力、脑力、平时生活经历等综合素质在精神意志方面的具体体现,而非胆所主。通常胆囊大者,往往肉食多,胆汁相对分泌多,消化肉的能力强的一个表现。可以说胆囊大者,与勇气、决断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有勇气者,胆囊未必大。而胆囊大者,也未必一定有勇气。故将胆主决断一项废除。
3.废除胆调节脏腑气机:传统中医理论中所谓的调节脏腑气机,实际上是肝的功能,贮存胆汁的胆囊无此功能。故将胆调节脏腑气机一说废除。
4、至于胆的生理特点中所涉及惊悸、不寐甚则善恐等,均是脑的生理功能异常涉及精神方面的表现,因此均从胆的生理、病理特点中废除。

六、有关奇恒之腑生理功能表述中的五行学说
 将“脑主宰生命活动”项,改为了“脑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高级中枢”。
 髓的生理功能,增加“脊髓是周围神经与脑之间的通路”一项

七、有关脏腑之间关系表述中的五行学说
1、肝与胆
     在生理方面,胆囊仅仅是盛肝内分泌出来的胆汁的一个囊而已。在病理方面,胆囊炎症可以上行引起肝内胆管的炎症,而肝内胆汁分泌不正常时,或肝脏其它功能异常时,均可引起胆囊的舒缩障碍。因此,二者没有必要弄成表里关系。
2、心与小肠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心移热于小肠的实质,即是情志生火后,并在饮水比较少的情况下,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导致泌尿系感染。心脏本是动脉血运行的原动力,而小肠是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并将其获得的营养予以吸收。二者无论从生理方面,还是从病理方面,都是本风马牛不相及。因此,二者的表里关系是不能成立的。
3、脾与胃
      “脾脏”,从《内经》“脾与胃以膜相连”,以及现代研究之“胰腺”有重要的消化功能来看,传统中医理论中所称的“脾”,理应是“胰腺”。胃的功能,主要是受承水谷,并将之搅拌成糜状及具初步消化的作用等。二者,一个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一个是容纳饮食物的容器。胰腺在病理状态下,可以引起胃的病变,但胃的病变较少能直接波及胰腺。因此,二者的表里关系没有保留的必要。
4、肺与大肠
      传统中医理论中,泄大肠糟粕、积气及积液以降肺气的实质,就是经过通导大便及肠内积气、积液,使腹腔内的压力减小后,胸膈下移幅度相对增大,胸腔内的容积也就相应增大,从而改善了肺的通气。肺是主司血气交换的器官,大肠进一步吸收肠内容物的水分,并将肠内糟粕排出体外。二者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其表里关系也不存在。
5、肾与膀胱
     肾主泌尿,膀胱贮尿。膀胱有炎症时,可上行感染至肾;肾有病变时,其病理产物亦可对膀胱产生负面影响。二者的生理、病理既明,也就无须用模糊的表里关系进行诊断治疗了,从而其表里关系亦自行废止。

      综上所述,脏与腑的生理、病理均已明了,即使是脏腑表里关系都无需保留,更何谈用五行学说解释脏腑表里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八、《伤寒论》是“六病辨证”而非“六经辨证”  
《伤寒论》在包含了《内经》中“六经”病的同时,还包含了几乎全身脏器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的不同病理变化。因此将《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病等同于《内经》中的“六经”,进一步将《伤寒论》三阴三阳病称之为“六经”病,以致将 “六病辨证”称之为“六经辨证”是错误的。

九、五行相生称谓的更换  
滋水涵木法或可直接改为“滋阴养肝法”
益火补土法或可直接改为“益火补肠法”
金水相生法或可直接改为“滋阴益肺法”
培土生金法或可直接改为“补肠益肺法”

十、五行相克称谓的更换   
“培土制水法”或可直接改称“增加营养利水法”
“抑木扶土法”或可直接改为“调肝理胃肠法”
“泻南补北法”或可直接改称“泻火补水法” 
“佐金平木法”或可直接改为“清肺泻肝法”

十一、废除十二经循行路线 而以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取代之
通过大量临床事实表明,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而经络现象,或者说中医针灸作用的基础,是目前已知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组织等等功能的集合。而针刺作用的机理,恰恰就在于用各种针灸手法,通过上述诸系统对人体进行多向调节而实现的。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工作在全国进行近百年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尽管多种多样,但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一系列理论牵强附会的地方太多,甚至可以说是谬误大多,是横亘在中西医融合面前的难以逾越的横沟。试想,把错误的理论当成正确的,还要与吸收进中医理论中的西医生理、病理等融合,岂不是幻想?因此,欲中西医融合成功,就必须先将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剔除。

结论:欲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而形成中国新医学  必先废除五行学说
主要参考书目:
《人体解剖学》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rentijiepouxue/index.html

  请正方先发言。
  所有未参予人员,请勿发帖干扰双方讨论。
  各位请
记住,是跟帖,不要使用点评发帖。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20 06:52
            
无论中西医结合或者融合,必先老老实实、完整系统学习中医经典原著,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以及藏象经络的基本概念。差之分毫失之千里!
             论点:欲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而形成中国新医学  必先完整系统继承阴阳五行学说
论据:废除五行学说演绎出来一系列极端错误的概念!
论证:狗皮膏药反复贴,谎言重复一万遍还是谎言!我们已经逐条逐句批驳了仁海一方等等所有论据论证,在此不重复,我们只要看看他废除五行之后得出什么结果,就知道五行能不能够废除?!
废除五行之后得出如下结论:
    废除五行之后,人体就【如用塑料做成一个人形的皮囊,……因此,针剌身体上任一部位(除去重要器官组织、神经血管干线等之外)用泄法,都可以泄热】可以随便乱戳,而毫无感觉,没有皮了!
          心主神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所以,中医非常顾脸面。这是中医理论,废除五行之后,心不主神明,也不主血脉,因此,也不要脸面了!
         废除五行之后,人就是没皮没脸的人。永不脸红,不知羞耻,随便扎、戳没有感觉!
  【 针灸,按摩纯粹是安慰治疗。】不承认基本的医疗实践的客观事实!
【痰浊外感热病侵入大脑】,【针灸足三里治疗胃病是安慰治疗】【肝长左脚后跟上】
         肝气郁结就是胆汁淤积,妇女经前乳胀是胆汁淤积,流到乳房里引起的!肝气郁结月经不调是胆汁流到子宫里引起的!
  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嘴巴。先说【外周经络】是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经络】是中枢神经系统,废除五行之后,说经络不存在!那么,外周经络、中枢经络也不存在了!即外周神经、中枢神经也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一斑,举一反三,不必悉具!
结论:废除五行,抬手动笔就错!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0 09:58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20 02:52
无论中西医结合或者融合,必先老老实实、完整系统学习中医经典原著,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以及藏 ...

无论中西医结合或者融合,必先老老实实、完整系统学习中医经典原著,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以及藏象经络的基本概念。差之分毫失之千里!
             论点:欲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而形成中国新医学  必先完整系统继承阴阳五行学说
论据:废除五行学说演绎出来一系列极端错误的概念!
论证:狗皮膏药反复贴,谎言重复一万遍还是谎言!我们已经逐条逐句批驳了仁海一方等等所有论据论证,在此不重复,我们只要看看他废除五行之后得出什么结果,就知道五行能不能够废除?!
废除五行之后得出如下结论:
    废除五行之后,人体就【如用塑料做成一个“人形”的皮囊,……因此,针剌身体上任一部位(除去重要器官组织、神经血管干线等之外)用泄法,都可以泄热】可以随便乱戳,而毫无感觉,没有皮了!
          心主神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所以,中医非常顾脸面。这是中医理论,废除五行之后,心不主神明,也不主血脉,因此,也不要脸面了!
         废除五行之后,人就是没皮没脸的人。永不脸红,不知羞耻随便扎、戳没有感觉!
  【 针灸,按摩纯粹是安慰治疗。】不承认基本的医疗实践的客观事实!
【痰浊外感热病侵入大脑】,【针灸足三里治疗胃病是安慰治疗】【肝长左脚后跟上】
         肝气郁结就是胆汁淤积,妇女经前乳胀是胆汁淤积,流到乳房里引起的!肝气郁结月经不调是胆汁流到子宫里引起的!
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嘴巴。先说【外周经络】是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经络】是中枢神经系统,废除五行之后,说经络不存在!那么,外周经络、中枢经络也不存在了!即外周神经、中枢神经也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一斑,举一反三,不必悉具!
结论:废除五行,抬手动笔就错!——————————————————————————————————————————————————

       正方中西医融合观李同宪先生上述所谓的论据,除了粗俗不堪的如同患病者的梦话一般外,没有一条说明在中西医结合、直至融合中必须保留五行学说的理由。


       正方的如此回复,恰恰证明“挺五行学说的辩论方”,已经理屈词穷、溃不成军、闻风丧胆、语无伦次、、、、、、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20 10:13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0 01:58
无论中西医结合或者融合,必先老老实实、完整系统学习中医经典原著,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以及藏象经络的基 ...

        一锤定音!
     气急败坏,没有用!粗俗语言,也都是从你们那里来的!
     废除五行之后的恶果,哪一句不是你们说的?!我只是简要的重复了几个例子而已!你的所有帖子,每一句话都是错误的!我以批改作业的形式做过示范,你回头看看!
      擂台赛,一定要分输赢,不分输赢,狗皮膏药反复贴,论坛永无安宁之日!分出输赢,再说友谊第一!不分输赢讲友谊,助长歪风邪气!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0 10:37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20 06:13
一锤定音!
     气急败坏,没有用!粗俗语言,也都是从你们那里来的!
     废除五行之后的恶 ...

      一锤定音!
     气急败坏,没有用!粗俗语言,也都是从你们那里来的!
     废除五行之后的恶果,哪一句不是你们说的?!我只是简要的重复了几个例子而已!你的所有帖子,每一句话都是错误的!我以批改作业的形式做过示范,你回头看看!
      擂台赛,一定要分输赢,不分输赢,狗皮膏药反复贴,论坛永无安宁之日!分出输赢,再说友谊第一!不分输赢讲友谊,助长歪风邪气!
————————————————————————————————————————
       贵方中西医融合观李同宪老先生,在中西医结合、直至融合中,必须应用五行学说的理由在哪里?一个也没有啊?













        一锤定音!


————————————————————————

      您这锤子是用棉花做的?如同棒棒糖一般大?是新生儿拿着锤子捶打的?——怎么不痛啊?只感觉到有点痒?!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20 11:14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0 02:37
一锤定音!
     气急败坏,没有用!粗俗语言,也都是从你们那里来的!
     废除五行之后的恶果 ...

       因为没皮没脸,所以不痛!
     废除五行得出错误结论,从反面证明中西医结合、融合不能废除阴阳五行!
     你根本不懂逻辑学!缺乏基本科学素质的涵养!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0 11:4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20 07:14
因为没皮没脸,所以不痛!
     废除五行得出错误结论,从反面证明中西医结合、融合不能废除阴阳 ...

       狗皮膏药反复贴,谎言重复一万遍还是谎言!
      废除五行之后,心不主神明,也不主血脉,因此,也不要脸面了!
      废除五行之后,人就是没皮没脸的人。永不脸红,不知羞耻,
       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嘴巴
     因为没皮没脸,所以不痛!
     废除五行得出错误结论,从反面证明中西医结合、融合不能废除阴阳五行!
     你根本不懂逻辑学!缺乏基本科学素质的涵养!

————————————————————————————————————————-

       “挺五行学说辩论方在本辩论题的辩辞中,”没有一个在中西医结合、直至融合时必须保留五行学说的证据;却将废除五行学说后的心不主神明,狡辩成心也同时不主血脉;同时,还伴随着中西医融合观李同宪老先生一贯的粗俗不堪的口头禅。——如此的中西医学者粗野的精神面貌,毫无遮掩地呈现在论坛大庭广众之上,让中华民族的知识分子们的颜面丢失殆尽,以至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20 12:34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0 03:45
狗皮膏药反复贴,谎言重复一万遍还是谎言!
      废除五行之后,心不主神明,也不主血脉,因此 ...

       你这种口水战,不能证明【痰浊外感热病侵入大脑】等等谬论,是真理!
     谬论就是谬论!谎言还是谎言!
     越抹越黑!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0 12:5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20 08:34
你这种口水战,不能证明【痰浊外感热病侵入大脑】等等谬论,是真理!
     谬论就是谬论!谎言还 ...

      狗皮膏药反复贴,谎言重复一万遍还是谎言!
      废除五行之后,心不主神明,也不主血脉,因此,也不要脸面了
      废除五行之后,人就是没皮没脸的人。永不脸红,不知羞耻,
      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嘴巴。

      因为没皮没脸,所以不痛!
     废除五行得出错误结论,从反面证明中西医结合、融合不能废除阴阳五行!
     你根本不懂逻辑学!缺乏基本科学素质的涵养!

————————————————————————————————————————-

       “挺五行学说辩论方在本辩论题的辩辞中,”没有一个在中西医结合、直至融合时必须保留五行学说的证据;却将废除五行学说后的心不主神明,狡辩成心也同时不主血脉;同时,还伴随着中西医融合观李同宪老先生一贯的粗俗不堪的口头禅。——如此的中西医学者粗野的精神面貌,毫无遮掩地呈现在论坛大庭广众之上,挺五行学说的知识分子们的颜面丢失殆尽,以至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0 13:06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0 13:08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0 15:50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20 15:52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0 15:53
仁海,你否定五行,六经,在前边的辩论中已经驳斥了你的谬论,如果你不承认,在前边的辩论,我方所出示病案中,是肝郁引起的乳胀,根据你的解释,肝郁就是胆汁淤积,请回答如下问题:
1,你废除五行,那么“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是胆汁流到乳房的的原因?”,请回答?
2,你废除经络,那么肝与子宫存在内在的联系是什么?请回答?
  回复位置错了,请管理删除我的上一贴。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0 15:56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0 16:34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0 11:50
仁海,你否定五行,六经,在前边的辩论中已经驳斥了你的谬论,如果你不承认,在前边的辩论,我方所出示病 ...

      仁海,你否定五行,六经,在前边的辩论中已经驳斥了你的谬论,如果你不承认,在前边的辩论,我方所出示病案中,是肝郁引起的乳胀,根据你的解释,肝郁就是胆汁淤积,请回答如下问题:
1,你废除五行,那么“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是胆汁流到乳房的的原因?”,请回答?
2,你废除经络,那么肝与子宫存在内在的联系是什么?请回答?——————————————————————————————————————————————————
       是啊,在前面的辩论中我方已经阐明“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的观点。您又没有证据论证出十二经循行路线的存在。以下就是证据:




      驳斥反方“(1)”、反方说“(1)、脾脏具体所指至今都不明了,其经络起止,就无从谈起。”,那么《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脾与
肾以膜相连耳”说明脾有有具体所指。由于黄帝内经不是解剖的专著,不能因为描述简单而否定。
————————————————————————————
       那么,这个“脾”的解剖位置离肾有多远?没有确切的位置,何由立一“经线”?


      由于黄帝内经不是解剖的专著,不能因为描述简单而否定。
——————————————————————————————
       既然《内经》不是解剖的专著,那么,竟能描绘出位置相对精确的“十二经循行路线”来,今人到目前为止尚无法找到“经”线,这就充分说明《内经》时代的“十二经循行路线”是总结临床观察到的大量现象后,通过人为虚构并经过艺术加工等而成。——因为古人也是人,而不是神。


      驳斥反方“(4)、”   反方说“(4)、三焦具体所指是模糊的,却能绘出个“经”来。”不能因为其描述简单而否定其经脉的存在。
——————————————————————
       没有确切位置、没有事实存在的脏器,何来煞有介事的一“经”?因此,这个“经线”就是虚构的。



       如果反方认为其进入“经”的范围,加上“大脑经”,就破坏了“如环无端”,因此没有必要出现“大脑经”,
————————————————————————————————
       古代犯人被砍掉头颅后,这十二经还在“如环无端”的运行?人还能正常存活?



      十二经也好,十四经也罢,都是成对出现,一旦加入大脑经,请问反方,大脑经和谁称谓表里关系?
——————————————————————————————————
        必须成双成对,还必须有表里关系?男性阴茎、女性阴蒂,是否也要成对?请问,创立医学理论等同于搞艺术创作,可以随意而为?



       古典文献有记载“经”或“络”本身有腔隙,且有运行“气”和“血”的功能。如《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
隧,
————————————————————————————
       几千年之后,先生也成古人了,如果您的书到那时也成经典了,您认为您书中的说辞,几千年之后的人们会认为是绝对正确的,而且必须生搬硬套,还要世世代口呼“经典”万岁?——这样的后人不是有病吗?!



      既然承认“古人观察到体表和体表、内脏和体表的某种联系后,对它们进行解释而形成的东西”的这个事实,根据事实就不能描绘经络循行的
线条吗?根据事实描绘经络循行的路线就是人为构建的?据此推理,我们现在看到植物用线条描绘的图就是人为构建的?岂有此理?
————————————————————————————————
       “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任何人也无法否定的。例如,经过针剌,病人有时会感到某个线上有或胀、或麻或痛的感觉,这恰好证明是神经传导的功能,因为这种传导并没有按照“经络循行路线”在有感觉的部位处,自起始点至终结点运行完毕。



      反方论据“4、否认经络传统循行路线 经络的本质——不过是古人对于神经的深入认识――刘亦之先生”
      反方在论证中说“四、否认经络传统循行路线    经络的本质——不过是古人对于神经的深入认识  ――刘亦之先生”
既然反方说针感神经的反应,请问胃痛针刺足三里,这个腧穴的神经没有联通到胃,所以用神经学说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如果说“治疗胃病的
主穴在任脉上”,而对脾胃虚寒的胃痛,主穴则是脾腧、胃腧没有联通到胃,也看不到“解剖学中脊神经支配图,再对比一下中医经络的背部
内脏腧穴图,两个图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神经学说就是经络学说不成立。
——————————————————————————————————
       刘亦之先生用“解剖学中脊神经支配图,再对比一下中医经络的背部内脏腧穴图,两个图有着惊人的相似”的见解,恰好用客观事实证明我们古人的伟大。能在没有精确解剖的情况下,能探索出针剌与神经的关系。



      没有确切位置、没有事实存在的脏器,何来煞有介事的一“经”?
正方回答: 关键是没有读内经,这是其一,其二,你是按照西医的标准而言。就其目前你废 五行的行为,就是根据西医的理论而来。
———————————————————————————————————
       人类进化、科技发展到今天,那么当代的医学理论就要以当代人类的共同认识为准,而不分中医、西医。而应用标准,是以谁的理论能客观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在对疾病的诊疗方面的本质。
       综上所述,通过杨鹏举先生的辩辞等的证据,恰好也证明了“十二经循行路线事实上并不存在,只是人为的通过临床上的一些现象、艺术加工等等形式编制而成”。


以下是我方llyyjj老师的发言:
    建国后即开始的经络实质研究,几十年无任何进展,对于针灸疗效的研究,多从神经生理学来印证。其中最著名的是韩济生院士的内啡肽说,阐明了针刺针刺可促进神经系统中分泌出5-羟色胺、内啡肽等具有镇痛作用的化学物质。后来还获得国际脑研究组织与美国神经科学基金会联合颁发的"杰出神经科学工作者奖学金",这些研究,都与经络学说无关。

    从古籍记载到现在研究,都可以看出,经络循行路线是古人通过针灸效果的总结,对针灸穴位的整理,用一个个虚拟的路线串连起来,对古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总结经验的办法,但几十年的研究,并无法证明这种线路的存在。

   
    综上所述,通过我方两个人的辩辞中提供的证据已经完全证实,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
    但在本帖辩论题中,正方仅仅是照搬经文作为经络存在的依据,无视几十年研究毫无结果的现实,也无视我方提出的证据,现在正方已无新话题提出,且屡次申请锁帖。





1,你废除五行,那么“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是胆汁流到乳房的的原因?”,
2,你废除经络,那么肝与子宫存在内在的联系是什么?
——————————————————————————————————
       既然贵方不能证明十二经循行路线存在,那么,您在上面所提的两个问题,给回复如下:
一、与十二经循行路线无关,因为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嘛。
二、它们之间的确切关系,就是要看具体解剖了,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还是其它脏器组织的关系?一切以解剖为准,不得用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东西臆测之。




     我说出来,你懂吗?!
     中西医融合,我搞了十几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西医融合中,最困难、最精彩、最具说服力的内容!中西医融合抛开阴阳五行学说,就不是中西医融合。
     我运用反证法,证明了你废除五行得出的极端错误的结论,已经证明了中西医融合不能废除五行!对于你废除五行学说的错误论断,已经足够了!
     你的目的是废除五行!我们已经证明在中医理论中不能废除五行!废除五行之后就会得出许许多多的错误观念,害人害己,草菅人命!
     擂台赛的目的达到了!
     至于中西医融合,阴阳五行学说怎么样融合,那是另外一个话题,如果你真心学习,可以到我的专栏里去学习!把我写的三本书看完,自然明白。
     和杨教授发重复了,请屏蔽此贴!谢谢。


————————————————————————————————————————————————

       重复就重复吧,反正也不是什么难题。有,是五八,没有,也只是四十。一并回复得了:

一、您从来没有用证据论证出“十二经循行路经是存在的”,只会用胡搅蛮缠的方法当搅屎棍。

二、中西医融合观先生说出来的东东,我肯定不懂,因为大多数中医、西医都不懂,何况是我这样一个普通的民间中医:

       “因为春天风多,故称风温”。


        “中西医理论不可通约”。


        ——这是因为别的医学科学工作者,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研究人的,所以中医、西医理论可以通约;而唯有您自己不是研究人类,所以中西医理论不能通约。否则,就是您在故弄玄虚,自欺欺人!

       坦率地说,老先生您的书是费了很多心血的,对于一般的中医初学者应该有用,但对我来说,还不如手纸,因为太硬。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0 17:23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0 16:34
仁海,你否定五行,六经,在前边的辩论中已经驳斥了你的谬论,如果你不承认,在前边的辩论,我方所 ...

  管理监督小组:
  我在15楼问仁海如下:
“   仁海,你否定五行,六经,在前边的辩论中已经驳斥了你的谬论,如果你不承认,在前边的辩论,我方所出示病案中,是肝郁引起的乳胀,根据你的解释,肝郁就是胆汁淤积,请回答如下问题:
1,你废除五行,那么“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是胆汁流到乳房的的原因?”,请回答

2,你废除经络,那么肝与子宫存在内在的联系是什么?请回答 ” 、
  ———————————————————————————————
仁海在17楼回答如下“
“是啊,在前面的辩论中我方已经阐明“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的观点。您又没有证据论证出十二经循行路线的存在。以下就是证据:”
  在此,正方提请管理监督小组注意“以下就是证据:”看看他拿出证据了吗?
  不但没有拿出证据,且问是答非。鉴于如此情况,我方请求锁帖,理由是反方的第13贴都是之前辩论的内容,因此没有必要重复,反方也没有必要沾牛皮癣帖子,对于其中的是非曲直由管理监督小组根据前边的所有帖子的辩论内容,而后裁决。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0 17:46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0 13:23
管理监督小组:
  我在15楼问仁海如下:
“   仁海,你否定五行,六经,在前边的辩论中已经驳斥了你 ...

我在15楼问仁海如下:
“   仁海,你否定五行,六经,在前边的辩论中已经驳斥了你的谬论,如果你不承认,在前边的辩论,我方所出示病案中,是肝郁引起的乳胀,根据你的解释,肝郁就是胆汁淤积,请回答如下问题:
1,你废除五行,那么“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是胆汁流到乳房的的原因?”,请回答

2,你废除经络,那么肝与子宫存在内在的联系是什么?请回答 ” 、
  ———————————————————————————————
        仁海在17楼回答如下“
        “是啊,在前面的辩论中我方已经阐明“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的观点。您又没有证据论证出十二经循行路线的存在。以下就是证据:”
      在此,正方提请管理监督小组注意“以下就是证据:”看看他拿出证据了吗?
      不但没有拿出证据,且问是答非。鉴于如此情况,我方请求锁帖,理由是反方的第13贴都是之前辩论的内容,因此没有必要重复,反方也没有必要沾牛皮癣帖子,对于其中的是非曲直由管理监督小组根据前边的所有帖子的辩论内容,而后裁决。
————————————————————————————————————————
      是啊,在前面“12、“经络”本质及针灸作用机理表述无需五行学说”中的,”第一、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的辩论题中,我方已经阐明“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的观点。贵方不但没有证据论证出十二经循行路线的存在,反而还帮助我方证明十二经路线不存在。对此,我方非常感激,并准备以实际行动感谢——改日杀猪宰羊犒赏你们。所以嘛,既然贵方与我方一道证明出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那么,您在上面所提的两个问题,即给回复如下:
一、您上面所提及的原因和联系,均与十二经循行路线无关,因为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嘛,不能无中生有呀,要说实话啊。

二、至于它们之间的确切关系,那就是要看具体解剖了,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还是其它脏器组织的关系?一切以解剖为准,不得用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错误理论臆测之。
       这么回复,相信您肯定会感到满足的。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0 19:15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0 13:46
我在15楼问仁海如下:
“   仁海,你否定五行,六经,在前边的辩论中已经驳斥了你的谬论,如果你不承认 ...

我们也向贵方学习一下,也补充一点儿:

“理由是反方的第13贴都是之前辩论的内容,因此没有必要重复,”

——————————————————————————————————
       先生这样的回复,有失公允。


       例如,在紧张短暂的考试时间里解数学题时,遇上同类题,一般说来,都会用同一个公式的。难道您会不用现成的公认正确的公式,而是别开蹊径自己另造一个公式不成?如果您是天才,另造一个,您会得高分,会令我十分羡慕;但我本人笨拙,而用现成的公认正确的公式能解出来难题,已经非常非常地难得了,而且阅卷老师照样会给俺个及格分数的。是吧?谢谢!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5-11-20 19:56
  辩论赛已接近尾声了,希望各位能遵守既定的规则。谢谢。
  另,因ksjyjs违反规则,处以禁言两周的处罚。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0 23:02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0 17:46
我在15楼问仁海如下:
“   仁海,你否定五行,六经,在前边的辩论中已经驳斥了你的谬论,如果你不承认 ...


一,既然反方认为“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说明反方了解“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因此正方没有必要将循行将《灵枢经•经脉》篇的内容复制粘贴于此,即使我们不粘贴于此,难道你仁海自学中医教材没有经络的循行吗?说明反方装疯卖傻。我方用足三里,脾俞、胃俞这三个腧穴否定你们的神经说等,难道你没有看到?你说无关,你不拿证据否定,等于你的否定苍白无力的。
二,我方的“存废辩论赛-正方辩题:12、六经是人体结构系统
“六经”系统是人体结构,足手十二经分由脏腑所主。
  足三阳,膀胱,主足太阳膀胱经;胆,主足少阳胆经;胃,主足阳明味经。
  足三阴,肾,主足少阴肾经;肝,主足厥阴肝经;脾,主足太阴脾经。
  手三阳,小肠,主手太阳小肠经;三焦,主手少阳三焦经;大肠,主手阳明大肠经。
  手手阴,心,主手少阴心经;心包,主手厥阴心包经;肺,主手太阴肺经。
  三阴三阳互为表里,脏与腑互为表里。“
存废辩论赛-正方辩题:11、六经与脏腑
足太阳膀胱经的正经与足少阴肾经的正经,是表里相配的第一合;
  足少阳胆经的正经与足厥阴肝经的正经,是表里相配的第二合;
  足阳明胃经的正经与足太阴脾经的正经,是表里相配的第三合;
  手太阳小肠经的正经与手少阴心经的正经,是表里相配的第四合;
  手少阳三焦经的正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正经,是表里相配的第五合;
  手阳明大肠经的正经与手太阴肺经的正经,是表里相配的第六合;并将《灵枢经•经脉》12经脉与脏腑的关系以及表里关系归纳而系统,难道这不是证据?你说不存在,在之前辩论中已经驳斥你们的谬论,尤其是我方的第十二题,你们不驳斥,责任在你方。
三,正方为什么不直面驳斥下面两个问题,提醒监督小组注意
1,你废除五行,那么“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是胆汁流到乳房的的原因?”,请回答

2,你废除经络,那么肝与子宫存在内在的联系是什么?请回答、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0 23:04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0 23:02
一,既然反方认为“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说明反方了解“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 ...

补充说明:
管理监督小组:
 如果反方再不遵循直面的原则,我方请求锁帖。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1-21 10:10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0 23:02
一,既然反方认为“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说明反方了解“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 ...

肝藏血,子宫有排月经的功能。肝气郁结则藏血功能受影响,月经不调等子宫病就跟着来了。中医基础理论讲的很明了,和经络有什么关系?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1 10:23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1 10:28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1:44
llyyjj 发表于 2015-11-21 10:10
肝藏血,子宫有排月经的功能。肝气郁结则藏血功能受影响,月经不调等子宫病就跟着来了。中医基础理论讲的 ...

没有经脉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肝郁,难道没有联系?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1:51
补充说明,你的肝郁的概念,是胆汁淤积,既然有有胆汁淤积而四溢,血能到子宫,那么胆汁也应该流到子宫,难道以你的解剖学胆子有流到子宫的事实吗?胡编不会自圆其说的。
   这个辩完后,对于仁海的言论,我再辩。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1:57
再补充说明:
首先确定你肝郁的概念,反方说肝郁就是胆汁淤积,这是西医的概念,还是西医的概念,如果是西医的概念,请问“肝郁”在西医的那一部著作,或论文有这个概念?如果是中医的概念,胆汁淤积就是肝郁,在那一部著作有这样一个纯粹的胆汁淤积就是肝郁?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1 11:57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07:44
没有经脉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肝郁,难道没有联系?

       既然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那么,何来经脉的内在联系?除非您能证明出十二经循行路线存在。否则,这种情况,连海市蜃楼似的景观也没有理由出现。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2:12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11:51
补充说明,你的肝郁的概念,是胆汁淤积,既然有有胆汁淤积而四溢,血能到子宫,那么胆汁也应该流到子宫,难 ...

纠正:28楼的“胆子”,应为“胆汁”。
  顺便向管理说明,反方的24,25,26楼楼虽然违背的发帖额规则,为了有利于辩论,我方同意保留,可以不删去。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1 12:15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07:51
补充说明,你的肝郁的概念,是胆汁淤积,既然有有胆汁淤积而四溢,血能到子宫,那么胆汁也应该流到子宫,难 ...

补充说明,你的肝郁的概念,是胆汁淤积,既然有有胆汁淤积而四溢,血能到子宫,那么胆汁也应该流到子宫,难道以你的解剖学胆子有流到子宫的事实吗?胡编不会自圆其说的。
   这个辩完后,对于仁海的言论,我再辩。
————————————————————————————————
这个嘛,就无需劳驾llyyjj老师回复了,俺这个小卒子就能应付:
一、您以后能否尽量少弄些补充说明?补充说明多了,就不是补充说明了吧?
二、胆汁溢于血管内,通过血液循环的输送,无处不在,难道“子宫”不是血液循环的输送范围?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2:16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1 11:57
既然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那么,何来经脉的内在联系?除非您能证明出十二经循行路线存在。否则 ...

仁海,不要偷换概念,你仅仅的否定“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而不等于不存在。如果不存在,你否定从何谈起?既然你想否定,说明存在。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1 12:23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07:57
再补充说明:
首先确定你肝郁的概念,反方说肝郁就是胆汁淤积,这是西医的概念,还是西医的概念,如果是 ...

再补充说明:
首先确定你肝郁的概念,反方说肝郁就是胆汁淤积,这是西医的概念,还是西医的概念,如果是西医的概念,请问“肝郁”在西医的那一部著作,或论文有这个概念?如果是中医的概念,胆汁淤积就是肝郁,在那一部著作有这样一个纯粹的胆汁淤积就是肝郁?
——————————————————————————————————
一、您的补充说明真多呀!
二、不管中医理论,还是西医理论,只要是能真实反映出人体生理病理的本质,就用谁的。没有著作的,可以著;没有论文的,可以写;没有说,可以说;没有做的,可以做。——“地上本没有路,人走的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1 12:27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08:16
仁海,不要偷换概念,你仅仅的否定“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而不等于不存在。如果不存在,你否定从何谈 ...

仁海,不要偷换概念,你仅仅的否定“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而不等于不存在。如果不存在,你否定从何谈起?既然你想否定,说明存在。————————————————————————————————————————
      您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吧?

      真实存在的事实,如何能否定?原来先生否定的,都是真实存在的事实?您想笑煞谁?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3:11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1 12:27
仁海,不要偷换概念,你仅仅的否定“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而不等于不存在。如果不存在,你否定从何谈 ...

仁海,是谁开国际玩笑,请问你是谁是说的的经络“尚无定论”?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3:13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1 13:20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09:13
仁海,关键是你没有拿出证据来,说明你已经没有路了,只能跳东海了了。

仁海,关键是你没有拿出证据来,说明你已经没有路了,只能跳东海了了。
————————————————————————————————


        杨先生,您先别跳东海,虽然您肯定失败了,但未必彻底失败,或许还有局部性的胜利呢!

        您还要什么证据?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3:24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1 13:20
仁海,关键是你没有拿出证据来,说明你已经没有路了,只能跳东海了了。
——————————————— ...

仁海,你不要打心理战,我不怕,既然你说十二经脉“尚无定论”,就不足以你否定,兄弟,你不能卖矛又卖盾吧。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1 13:26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09:11
仁海,是谁开国际玩笑,请问你是谁是说的的经络“尚无定论”?

仁海,不要偷换概念,你仅仅的否定“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而不等于不存在。如果不存在,你否定从何谈起?既然你想否定,说明存在。————————————————————————————————————————
      您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吧?

      真实存在的事实,如何能否定?原来先生否定的,都是真实存在的事实?您想笑煞谁?

————————————————————————————
仁海,是谁开国际玩笑,请问你是谁是说的的经络“尚无定论”?——————————————————————————————————
      您这都是说了些啥跟啥呢?您还没睡醒吧?——先醒醒,再来辩论,好不?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1 13:30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09:24
仁海,你不要打心理战,我不怕,既然你说十二经脉“尚无定论”,就不足以你否定,兄弟,你不能卖矛又卖盾 ...

仁海,你不要打心理战,我不怕,既然你说十二经脉“尚无定论”,就不足以你否定,兄弟,你不能卖矛又卖盾吧。
——————————————————————————————-
       十二经脉“尚无定论”?我现在郑重地告诉您:人体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3:30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13:24
仁海,你不要打心理战,我不怕,既然你说十二经脉“尚无定论”,就不足以你否定,兄弟,你不能卖矛又卖盾 ...

补充:况且还没有用胡不群的病案分析具体分析你的谬论,要是以病案来分析,则会进一步让你无言以对,兄弟,信不信?不信的话,咱们就试试,兄弟,敢不敢试试?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1 13:32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09:30
补充:况且还没有用胡不群的病案分析具体分析你的谬论,要是以病案来分析,则会进一步让你无言以对,兄弟 ...

搬上来吧?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5-11-21 16:07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1 11:57
既然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那么,何来经脉的内在联系?除非您能证明出十二经循行路线存在。否则 ...

  25楼发帖时间与24楼相差2小时,故意违反规则第6条,且又来了个26楼补充,有意为之很明显,故屏蔽。希望各位能遵守规则。

  另,从此帖往后,双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再连续发帖了,如再发现某一方连续发帖,即随时可能遭到屏蔽违规帖子。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7:17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1 13:26
仁海,不要偷换概念,你仅仅的否定“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而不等于不存在。如果不存在,你否定从何谈 ...

仁海,这样吧,你说过没有说过“尚无定论”?就这一句话。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7:20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7:24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1-21 17:41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17:24
既然你说“只要是能真实反映出人体生理病理的本质,”那好吧,你既然按西医的病理生理,请问:“人的肝郁 ...

西医没有,这是中医病理研究的内容。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1 17:46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1 17:50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7:50
llyyjj 发表于 2015-11-21 17:41
西医没有,这是中医病理研究的内容。

1,仁海不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准则吗?何以没有呢?如果说没有,我们也不勉强,但是要是讨论中医的内容就不要用西医来衡量中医,也就是说,希望贵方争辩要有个准绳,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请贵方规定标准。
2, 仁海,根据你让发上来,咱们就再次讨论这个案例:“诸  病  不  愈    宜  从  中  治

——跟师临证体会点滴


  1985年,余受聘于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湖南分校任职,有幸随著名老中医刘炳凡先生侍诊,耳提面命,获益良多。刘老临证,注重调理脾胃,对金元•李东垣“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则诸病之所由生也”的病机理论和明•周慎斋“诸病不愈,宜从中(脾胃—刘老自注)治”的治则学说研究尤深。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余临证观摩、消化吸收、重复验证,亦获良效。兹就临证所及,试举验案四则如下:
一、崩漏
龙某某,女,35岁,1987年4月30日初诊。
患者月经1月两次,每次淋漓7~10天始尽,已3年。近年来经量增多,经中西药物治疗未见疗效,经人介绍来诊。刻下月经开始3天,时量多如崩,渐次淋漓约10天,1月之中无3~5天干净时,深以为苦。经色暗淡质稀,经前乳胀,牵引两胁,右腰骶部疼痛,头晕痛,甚则恶心,气短乏力,多梦纷纭,面唇萎白,舌淡胖有齿痕,脉微。辨证:脾虚气陷,血失统摄,兼肝郁血瘀。治法:补脾益气、升陷摄血,佐舒肝活血,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北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炙甘草5克、陈皮5克、炙升麻3克、软柴胡3克、蒲黄炭10克、荆芥炭5克、仙鹤草15克、地榆炭15克、莲房炭10克,10付,水煎温服。药后月经显著减少,且5天即净,疲乏无力,面白唇淡,舌质淡,脉细弱,予归脾汤原方10付,嘱药后服归脾丸2月善后。1年后随访,月经期、量、色、质均正常,基本治愈。
按:刘老治疗月经过多、崩漏,常从整体出发,以归脾汤加三炭(荆芥炭、灵脂炭、蒲黄炭)健脾益气,化瘀止血而收卓效。本例气短乏力属中气下陷,师其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补脾益气,升陷摄血以治主证,去辛温动血之当归,加地榆、仙鹤草、莲房炭、蒲黄炭、荆芥炭化瘀活血、收敛活血以治标证,且柴胡舒肝,蒲黄活血兼治次证。标本兼顾,主次同治,故获良效。若挟肝肾阴虚者,以桔梗易升、柴,否则耗劫肝阴,造成不良后果。”
3,广顾着看对方帖子而回复,忘了一方一贴的要求,我违规的地方,请删除,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1 17:59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13:50
1,仁海不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准则吗?何以没有呢?如果说没有,我们也不勉强,但是要是讨论中医的内容 ...

        我从来没有说过用西医理论衡量中医,也从来不去以中医理论衡量西医,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两相比较,看谁的理论客观地揭示了人体生理病理的本质,就以谁的为准。——或以中为主、以西为辅;或以西为主、以中为辅;或中西并重而互补。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8:11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1 17:59
我从来没有说过用西医理论衡量中医,也从来不去以中医理论衡量西医,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两相比较 ...

“ 我从来没有说过用西医理论衡量中医,也从来不去以中医理论衡量西医”,但是事实上已经这么作了,不管你如何狡辩,改变不了你用西医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医这个事实。
  现在就讨论这个崩漏案例吧。是肝郁脾虚引起的崩漏。按照你之前的肝郁的概念,就是胆汁淤积,请问,这个乳房胀是不是因为胆汁淤积而流到乳房了?肝郁脾虚,本质是肝木乘脾土,不承认肝木乘脾土,按照你之前的所谓“脾系统”(胃、大、小肠)与子宫的内在联系解释一下,再解释一下肝与子宫的内在联系。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1 18:49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14:11
“ 我从来没有说过用西医理论衡量中医,也从来不去以中医理论衡量西医”,但是事实上已经这么作了,不管 ...


  现在就讨论这个崩漏案例吧。是肝郁脾虚引起的崩漏。按照你之前的肝郁的概念,就是胆汁淤积,请问,这个乳房胀是不是因为胆汁淤积而流到乳房了?肝郁脾虚,本质是肝木乘脾土,不承认肝木乘脾土,按照你之前的所谓“脾系统”(胃、大、小肠)与子宫的内在联系解释一下,再解释一下肝与子宫的内在联系。
——————————————————————————————————————————————————
       我们之所以要从中医理论中废除五行学说,就是要让中医理论走出这个迷雾,而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寻找疾病的病因,寻找脏腑之间的真实的相互关系,以为发展中医学之所需。

      至于肝郁脾虚引起崩漏的问题,要点在于,一是肝郁,二是脾虚。

      一、中医所治疗肝郁的方法是什么?疏肝理气解郁,您细考虑一下,什么情况最影响肝功能的正常?如何解除肝郁?然而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使肝内环境得到最大可能的改善,、、、在肝内组织中所占容积方面,自然是肝内的各级肝胆管了、、、、如此,治法自然出来了。

      二、脾虚,也就是脾不统血的范畴,气虚不能固摄,营养不良导致的“正气功能低下”等等,、、、如此,治法也自然出来了。

     肝与子宫的问题,以上类推。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9:23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1 18:49
现在就讨论这个崩漏案例吧。是肝郁脾虚引起的崩漏。按照你之前的肝郁的概念,就是胆汁淤积,请问,这 ...

1,“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据此推理,所谓肝郁,就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是不是你真实本意的表述?请回答。
2,仁海,现在你说脾虚“也就是脾不统血,”我方也认可,但是这个脾,是不是你的脾系统?请回答?
3,现在你我都承认这个脾,没有争议,但是你的“脾系统”和这个病案的脾是不是一个概念?请直面回答。
4,没有直面回答“按照你之前的所谓“脾系统”(胃、大、小肠)与子宫的内在联系解释一下,再解释一下肝与子宫的内在联系。”很遗憾。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1 19:36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15:23
1,“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据此推理,所谓肝郁,就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 ...

1,“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据此推理,所谓肝郁,就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是不是你真实本意的表述?请回答。——————————————————————————————————
        具体内容,肯定还有很多,但在这里只要证明出与“十二经路线”无关,我的回答就已经该结束了。


2,仁海,现在你说脾虚“也就是脾不统血,”我方也认可,但是这个脾,是不是你的脾系统?请回答?
3,现在你我都承认这个脾,没有争议,但是你的“脾系统”和这个病案的脾是不是一个概念?请直面回答。
————————————————————————————————————
       是啊,中医目前所讲的脾的功能,就是西医所称的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称之为“脾系统”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很多中医师长同仁的见解,我只是赞同而已。而您有其它见解也未尝不可。——先生说得有理,就照先生说的办。


4,没有直面回答“按照你之前的所谓“脾系统”(胃、大、小肠)与子宫的内在联系解释一下,再解释一下肝与子宫的内在联系。”很遗憾。
——————————————————————
       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19:59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1 19:36
1,“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据此推理,所谓肝郁,就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 ...

仁海,根据你这样不直面,现在一个一个的辩论了,“1,“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据此推理,所谓肝郁,就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是不是你真实本意的表述?请回答。这个问题是涉及五行和五脏的问题,但是先不和你讨论肝木的问题,更不是涉及十二经的路线问题,——————————————————————————————————
      而你回答:“具体内容,肯定还有很多,但在这里只要证明出与“十二经路线”无关,我的回答就已经该结束了。”明显是问是答非,请直面回答:“所谓肝郁,就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你这里解释肝郁是“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与之前你解释的是“胆汁淤积不畅”,就其这个案例,乳胀是否就有“肝内组织的紧张度增高”?请出示证据。既然这个案例肝郁而乳胀,是不是胆汁淤积不畅流到了乳房?你前边说随着血液到处流,那么以此推理,这个崩漏流出的是胆汁,请拿出证据崩漏就是流出的是胆汁。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1-21 20:05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19:59
仁海,根据你这样不直面,现在一个一个的辩论了,“1,“解除肝郁的最终方法,就是解除肝内组织的紧张度 ...

胆汁在病态的情况下可以进入血液,进入血液以后,除大脑难进一点(我不知道能不能进入大脑),血液流入全身,要是这时候崩漏,崩漏的血里就有胆汁。

这不是解剖学看出来的,是生理学、病理学的内容。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20:16
llyyjj 发表于 2015-11-21 20:05
胆汁在病态的情况下可以进入血液,进入血液以后,除大脑难进一点(我不知道能不能进入大脑),血液流入全 ...

李榆军,你刚才既然承认西医没有肝郁,何来肝郁就是胆汁淤积不畅?既然贵方说肝郁就是胆汁淤积不畅,前边说西医没有肝郁,也就不存在胆汁不畅了,肝郁崩漏也就不存在胆汁了。不感觉前后矛盾吗?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1-21 20:22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20:16
李榆军,你刚才既然承认西医没有肝郁,何来肝郁就是胆汁淤积不畅?既然贵方说肝郁就是胆汁淤积不畅,前边 ...

这么简单的问题,胆汁淤积是西医的说法,在中医的肝郁证里就存在胆汁淤积。从西医病理上讲,胆汁淤积了就可能进入血液,进入血液就不一定跑什么地方了。
中医的证,是疾病的表现,西医的病理,也是病变的结果。中医的证相对应的都有西医的病理变化。你要问胆汁和崩漏的关系,我就给你讲这个道理,呢觉得有错,你指出来。


中西医融合先生刚才还发贴,讲中医证与西医病理的对应关系,你不知道你去看看。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20:29
llyyjj 发表于 2015-11-21 20:22
这么简单的问题,胆汁淤积是西医的说法,在中医的肝郁证里就存在胆汁淤积。从西医病理上讲,胆汁淤积了就 ...

李榆军,现在讨论这个崩漏病案,你按西医的标准,如果你按西医的标准,那么西医没有肝郁,何来胆子淤积?你要是按中医讨论,就说中医的内容,按西医的标准,可是西医没有肝郁,你是不是胡搅蛮缠是什么?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1-21 21:26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20:29
李榆军,现在讨论这个崩漏病案,你按西医的标准,如果你按西医的标准,那么西医没有肝郁,何来胆子淤积? ...

我针对你问崩漏的血中会不会有胆汁,在肝郁这种病理状况下,就有可能胆汁进入血液。至于你51楼的崩漏案,要讨论也可以讨论。


中医有肝郁,西医有胆汁郁积。这是中西医对病理的各自认识。如果两个认识是同一种病变的话,在一定条件下肝郁和胆汁郁结就是一回事。
西医的胆汁郁积是一种常见病理变化,你应该知道,不知道就不要拿这个问题说事。


另外,51楼的崩漏案,不是以肝郁为主要病机的,拿来讨论肝郁与崩漏是不对的。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1 21:57
llyyjj 发表于 2015-11-21 21:26
我针对你问崩漏的血中会不会有胆汁,在肝郁这种病理状况下,就有可能胆汁进入血液。至于你51楼的崩漏案, ...

“51楼的崩漏案,不是以肝郁为主要病机的,拿来讨论肝郁与崩漏是不对的。”有无肝郁的表现?作为大夫来讲,你总得给人家发说法,乳胀是不是肝郁?要是承认是肝郁,就得解释乳胀,我们有什么理由回避崩漏有肝郁的存在?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5-11-21 23:42
  自本帖44楼对规则进行最新说明以来,所有违规的帖子均予以了屏蔽。希望各位能严格遵守既定的规则。请各位继续。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2 10:57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1 17:57
“51楼的崩漏案,不是以肝郁为主要病机的,拿来讨论肝郁与崩漏是不对的。”有无肝郁的表现?作为大夫来讲 ...

现在讨论这个崩漏病案,你按西医的标准,如果你按西医的标准,那么西医没有肝郁,何来胆子淤积?你要是按中医讨论,就说中医的内容,按西医的标准,可是西医没有肝郁,你是不是胡搅蛮缠是什么?
——————————————————————————————————

       中国现在的医疗现状,就是中医与西医并存,但最终一定会融合成一种医学。为什么要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并存?就是因为二长各有长短,可以互补,如此,对诊治疾病有利。否则,就只保留一种医学即可。因此,作为医学科学工作者,我们现在讨论疾病时,就要客观地看待,不要人为地分出什么中医与西医,更不要人为地为中西医融合设置障碍。至于肝郁、胆汁淤积等情况,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尽管西医学中没有相关论述,这只能说明西医学在这方面的理论滞后。总而言之,我们不能撇开临床事实,而去教条地空谈医学理论。




“51楼的崩漏案,不是以肝郁为主要病机的,拿来讨论肝郁与崩漏是不对的。”有无肝郁的表现?作为大夫来讲,你总得给人家发说法,乳胀是不是肝郁?要是承认是肝郁,就得解释乳胀,我们有什么理由回避崩漏有肝郁的存在?

——————————————————————————————————————————

       乳房胀有肝郁的原因,这是客观事实。崩漏是否由肝郁所引起,还要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总之,我方已经证明出“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然后,无论是乳房胀的病理,还是崩漏的病因,都与十二经循行路线无关。而究竟与何种原因有关,那就要通过临床病例,经过具体分析,从而做出尊重客观事实地真实结论,最起码不得用已经被证实是荒谬的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一系列理论臆测。——因为中医学是科学。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2 12:16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2 10:57
现在讨论这个崩漏病案,你按西医的标准,如果你按西医的标准,那么西医没有肝郁,何来胆子淤积?你要是按 ...

仁海,
1,既然你提出“我们现在讨论疾病时,就要客观地看待,”请问,这个案例的肝郁是不是存在“肝内组织紧张度增高”的实质?如果如你所以,请你客观的出示证据。
2,你说“至于肝郁、胆汁淤积等情况,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现在倾注于你的现在的回答“肝郁、胆汁淤积”二者之间用的,是“、”号,这是并列关系,而你之前的解释是肝郁的原因是胆汁淤积不畅,这是因果关系,你如此前后矛盾,实在令人遗憾。究竟这个案例肝郁之崩漏有没有胆汁流进子宫?究竟这个案例的乳胀是不是胆汁流到了乳房?如果有,请出示证据。如不出示证据,恰恰证明你是既不“尊重客观事实”
,结论是荒谬的。
3,对于你说“尽管西医学中没有相关论述,这只能说明西医学在这方面的理论滞后。”,既然西医滞后,你又否定中医的经络,既然如此,请你你这个“中西医融合”对这个案例的肝郁是胆汁淤积引起的乳胀出示证据,不拿证据,在空口无凭,就意味着“败诉”请仁海回复的时候,就拿出证据来,事实胜于雄辩。
请管理监督小组注意对方是否直面我的上述所问和所要求出示证据的要求,否则仁海的论点就臆测。
4,根据这个案例,是要和你进入五行的讨论,为了便于讨论,现在要对这个案例和你讨论五行的问题了,
首先请你要确定如下两个问题:
1)你的“脾系统(胃,大小肠)”是不是等于脾,既“脾系统(胃,大小肠)”和脾是不是一个概念?如果不是,请说明。
2)肝和脾他们的正常的内在联系的基础是什么?肝和脾是什么关系?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2 12:20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2 12:16
仁海,
1,既然你提出“我们现在讨论疾病时,就要客观地看待,”请问,这个案例的肝郁是不是存在“肝内 ...

更正:“倾注于”,为“请注意”。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2 17:24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2 08:16
仁海,
1,既然你提出“我们现在讨论疾病时,就要客观地看待,”请问,这个案例的肝郁是不是存在“肝内 ...


1,既然你提出“我们现在讨论疾病时,就要客观地看待,”请问,这个案例的肝郁是不是存在“肝内组织紧张度增高”的实质?如果如你所以,请你客观的出示证据。
——————————————————————————————————————————       患者自觉肝区不适,肝区轻叩痛或不适,很多病人经B超示:肝的体积增大,门静脉直径增宽、入肝血流速度变慢、、、、、、、等。




2,你说“至于肝郁、胆汁淤积等情况,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现在倾注于你的现在的回答“肝郁、胆汁淤积”二者之间用的,是“、”号,这是并列关系,而你之前的解释是肝郁的原因是胆汁淤积不畅,这是因果关系,你如此前后矛盾,实在令人遗憾。究竟这个案例肝郁之崩漏有没有胆汁流进子宫?究竟这个案例的乳胀是不是胆汁流到了乳房?如果有,请出示证据。如不出示证据,恰恰证明你是既不“尊重客观事实”
,结论是荒谬的。
——————————————————————————————————
       我何处说过肝汁流入子宫了?何处说过胆汁流入乳房了?至于胆汁淤积之后,溢于血管内,通过血液循环,除中枢神经不易透入外人体几乎无处不在。例如黄胆引起的皮肤瘙痒症,黄胆只流到皮肤,不到其它脏器中去?所以,先生要求我方拿出上述证据,属于无理取闹。
       另外,请先生弄明白,本辩论赛,是“五行存废”辩论赛,我方只要论证出在中医理论中无需使用五行学说,我方的任务就业已完成,至于其它病理方面,是从事医学研究随时代科技进步的长期任务,并在随着人们认识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在随时纠正自己的偏差。也就是说,今天认为是正确的,可能明天认为需要纠正。但经临床事实证明是错误的理论,如五行学说,则不得再继续保留于以治病救人为目的的中医科学中。


3,对于你说“尽管西医学中没有相关论述,这只能说明西医学在这方面的理论滞后。”,既然西医滞后,你又否定中医的经络,既然如此,请你你这个“中西医融合”对这个案例的肝郁是胆汁淤积引起的乳胀出示证据,不拿证据,在空口无凭,就意味着“败诉”请仁海回复的时候,就拿出证据来,事实胜于雄辩。
——————————————————————————————————
       在某些方面,西医理论尚存在滞后的问题是事实;经过本“五行存废”辩论赛中的第十二辩题的激烈辩论,“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也是事实。其它问题我们可以继续探讨。



请管理监督小组注意对方是否直面我的上述所问和所要求出示证据的要求,否则仁海的论点就臆测。
4,根据这个案例,是要和你进入五行的讨论,为了便于讨论,现在要对这个案例和你讨论五行的问题了,
首先请你要确定如下两个问题:
1)你的“脾系统(胃,大小肠)”是不是等于脾,既“脾系统(胃,大小肠)”和脾是不是一个概念?如果不是,请说明。
2)肝和脾他们的正常的内在联系的基础是什么?肝和脾是什么关系?

————————————————————————————————
       这两个小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加上这一次,您可能提过三遍了。您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就直接说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22 17:48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2 09:24
1,既然你提出“我们现在讨论疾病时,就要客观地看待,”请问,这个案例的肝郁是不是存在“肝内组织紧 ...

           仁海  【胆汁溢于血管内,通过血液循环的输送,无处不在,难道“子宫”不是血液循环的输送范围?】
        李老师【胆汁在病态的情况下可以进入血液,进入血液以后,除大脑难进一点(我不知道能不能进入大脑),血液流入全身,要是这时候崩漏,崩漏的血里就有胆汁。】
       李老师【这么简单的问题,胆汁淤积是西医的说法,在中医的肝郁证里就存在胆汁淤积。从西医病理上讲,胆汁淤积了就可能进入血液,进入血液就不一定跑什么地方了。】
=========================================
       回复:       
     这些奇谈怪论,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肝气郁结,西医的胆汁跑到血液循环中,遍布全身,所以,崩漏时流出来的是胆汁!?男人肝气郁结的时候,射出来的也是胆汁?!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2 18:08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2 18:1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22 13:48
仁海  【胆汁溢于血管内,通过血液循环的输送,无处不在,难道“子宫”不是血液循环的输送范 ...

     这些奇谈怪论,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肝气郁结,西医的胆汁跑到血液循环中,遍布全身,所以,崩漏时流出来的是胆汁!?男人肝气郁结的时候,射出来的也是胆汁?!
——————————————————————————————

        啊?!  先生如果不提起这个问题,那么,咱们还真的就忘记了。

       大胆管的梗阻引起的黄疸,这时,男人的精液中是否有胆汁成分,就着老先生带领一个科研小组去进行研究。科题完成后,既给您加薪,又给您升职。今天立项,明天成立专题科研小组,这星期就开始运作吧。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2 18:26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2 17:24
1,既然你提出“我们现在讨论疾病时,就要客观地看待,”请问,这个案例的肝郁是不是存在“肝内组织紧 ...

仁海,我针对你68楼的帖子回复如下“

1,既然你提出“我们现在讨论疾病时,就要客观地看待,”请问,这个案例的肝郁是不是存在“肝内组织紧 ...
1,仁海,你的“ 患者自觉肝区不适,肝区轻叩痛或不适,很多病人经B超示:肝的体积增大,门静脉直径增宽、入肝血流速度变慢、、、、、、、等。”
  这个病案的肝郁没有你说的哪些表现啊,你如何解释?再说了,也未看到你的新医学的表述,仍旧是西医的内容。实在令人遗憾。
2, 对于你说“我何处说过肝汁流入子宫了?何处说过胆汁流入乳房了?至于胆汁淤积之后,溢于血管内,通过血液循环,除中枢神经不易透入外人体几乎无处不在。例如黄胆引起的皮肤瘙痒症,黄胆只流到皮肤,不到其它脏器中去?所以,先生要求我方拿出上述证据,属于无理取闹。”
   仁海,你虽然没有说“我何处说过肝汁流入子宫了?何处说过胆汁流入乳房了?”但是你说肝郁是胆汁淤积不畅,且现在你说“除中枢神经不易透入外人体几乎无处不在。”既然是“几乎无处不在,”现在个案例崩漏有肝郁之有乳胀,据此推理,自然肝郁之胆汁流到乳房和子宫 。且你用“黄胆只流到皮肤,不到其它脏器中去?”来反问我方,足以证明这个崩漏之肝郁的胆汁流到乳房和子宫。说明这个崩漏流出的是胆汁。

3,对于你说“我方只要论证出在中医理论中无需使用五行学说,我方的任务就业已完成,”我方并未要求你用五行来论证这个案例中所涉及肝脾,既然辩论,首先要确认你的“脾系统(胃,大小肠)”和脾是不是一个概念,是为了辩论,防止走弯路。
4,我方要求你确认肝和脾的内在联系,也是为了展开五行的存废的辩论,你回避正常的肝和脾内在联系,显然是躲避五行的存废的辩论,如果你不躲避五行的辩论,那么请你简述正常的肝和脾内在联系。
5,对于你的“经过本“五行存废”辩论赛中的第十二辩题的激烈辩论,“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也是事实。”至于十二经是否存在,我方用足三里,脾腧,胃腧这些腧穴没有直接联通到胃的事实,已经驳斥了,也不想和你浪费时间了,是非曲直,由管理监督小组裁决吧。
  对于我们提出的1)你的“脾系统(胃,大小肠)”是不是等于脾,既“脾系统(胃,大小肠)”和脾是不是一个概念?如果不是,请说明。
2)肝和脾他们的正常的内在联系的基础是什么?肝和脾是什么关系?
  上面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你“为了便于讨论,现在要对这个案例和你讨论五行的问题了,”难道你没有看见,还是装聋作哑?
     管理监督小组:
  现在双方已经阐明各自的观点,如果仁海不直面问题而辩论,如果仁海这次再回避我方的“1)、2)”,就等于承认“五行不可废”。因此我方就请求锁帖。
  既然我的70楼违规了,请管理删除70楼。致歉!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2 19:21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2 14:26
仁海,我针对你68楼的帖子回复如下“

1,既然你提出“我们现在讨论疾病时,就要客观地看待,”请问, ...


  4,根据这个案例,是要和你进入五行的讨论,为了便于讨论,现在要对这个案例和你讨论五行的问题了,
首先请你要确定如下两个问题:
1)你的“脾系统(胃,大小肠)”是不是等于脾,既“脾系统(胃,大小肠)”和脾是不是一个概念?如果不是,请说明。
2)肝和脾他们的正常的内在联系的基础是什么?肝和脾是什么关系?
现在双方已经阐明各自的观点,如果仁海不直面问题而辩论,如果仁海这次再回避我方的“1)、2)”,就等于承认“五行不可废”。因此我方就请求锁帖。

  ————————————————————————————————————————————————

        您如果想得到“五行不可废”的结果的话,那么,这太简单了。俺提醒您应该这样做:

第一、首先要论证出人体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真实存在”。

第二、这时,用“经络”线路的联系来说明肝与脾的关系,方有理论基础。

第三、最后,“1)、2)”  问题是否涉及五行学说,您就可以将五行学说引进来进行论证了。

       现在,您连“十二经循行路是真实存在的”,都没有能力用证据论证出来,何谈“五行不可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唉!这路子,还相差甚远!建议您就先从第一个课题开始做起吧。——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2 20:30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2 19:21
4,根据这个案例,是要和你进入五行的讨论,为了便于讨论,现在要对这个案例和你讨论五行的问题了,
...

1,对于五行不可废,这个案例就足以说明,至于“十二经循行路线”与五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方已经在前边的辩论中已经阐明,不再赘述。至于你提出的“十二经循行路线真实存在”。我方已经将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疗胃病事实已经说明,贵方没有真凭实据否定其功效的存在,用神经说否定我方的观点,可是这些腧穴部位是神经没有和胃联通,难道不是事实否定你的谬论,肯定我方的事实吗?
2, 既然用事实证明足三里,脾腧,胃腧,证明经络的存在,这个案例也说明肝经“绕阴器”的事实与崩漏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对于“脾足太阴之脉……交出厥阴之前,”而“肝足厥阴之脉,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绕阴器”,说明肝与脾有联系,这个案例不仅是经络上有内在的联系,这就是其理论基础之一。
3,鉴于反方不敢直面我提出的,“1)、2)”  问题 所涉及五行学说,我方重申,这个案例是肝木乘脾土而致崩漏。
4,必须指出,反方你有回答正方的质疑义务,反方连肝脾正常的内在联系基础是什么,就不敢回答,一旦回答,立即露馅,所以始终绕开走而不直面,既然如此,也没有必要和反方浪费时间。  
   管理监督小组,鉴于反方不遵循直面辩论的规则,因此我方请求锁帖。是非曲直由管理监督小组评说。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3 10:11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2 16:30
1,对于五行不可废,这个案例就足以说明,至于“十二经循行路线”与五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方已经在前 ...



1,对于五行不可废,这个案例就足以说明,至于“十二经循行路线”与五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方已经在前边的辩论中已经阐明,不再赘述。至于你提出的“十二经循行路线真实存在”。我方已经将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疗胃病事实已经说明,贵方没有真凭实据否定其功效的存在,用神经说否定我方的观点,可是这些腧穴部位是神经没有和胃联通,难道不是事实否定你的谬论,肯定我方的事实吗?
————————————————————————————————————————      请问,贵方用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的是哪种类型的胃病?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23 10:25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3 10:30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3 10:11
1,对于五行不可废,这个案例就足以说明,至于“十二经循行路线”与五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方已经 ...

脾胃虚寒型,见石学敏主编《针灸推拿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年8月第二版。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3 10:32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23 06:25
请问,贵方用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的是哪种类型的胃病?
=============================== ...

1,对于五行不可废,这个案例就足以说明,至于“十二经循行路线”与五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方已经在前边的辩论中已经阐明,不再赘述。至于你提出的“十二经循行路线真实存在”。我方已经将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疗胃病事实已经说明,贵方没有真凭实据否定其功效的存在,用神经说否定我方的观点,可是这些腧穴部位是神经没有和胃联通,难道不是事实否定你的谬论,肯定我方的事实吗?
————————————————————————————————————————        请问,贵方用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的是哪种类型的胃病?


      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23 10:34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3 02:32
1,对于五行不可废,这个案例就足以说明,至于“十二经循行路线”与五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方已经在前 ...

         回复:
    治疗的是安慰病!外感热病侵入大脑、崩漏流出来的是胆汁、肝生于左脚后跟上、换猪心等等疾病。
    这些疾病都是胆汁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拿针一刺,胆汁就流走了!病就好了。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3 10:40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3 06:30
脾胃虚寒型,见石学敏主编《针灸推拿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年8月第二版。

用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病,
————————————————————————————

       针剌脾腧,胃腧治疗虚寒胃病,是否通过神经起作用?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23 10:49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3 02:40
用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病,
———————————————————————————— ...

    1    通过【外周经络起】作用!
   2            人体就【如用塑料做成一个“人形”的皮囊,……因此,针剌身体上任一部位(除去重要器官组织、神经血管干线等之外)用泄法,都可以泄热】
  【 针灸,按摩纯粹是安慰治疗。】不承认基本的医疗实践的客观事实!
【痰浊外感热病侵入大脑】,【针灸足三里治疗胃病是安慰治疗】【肝长左脚后跟上】
=============================================
       回复:       
     以上是不是造假!?是不是脏话!“崩漏都流出胆汁了”,是不是造假!?
     把中医的肝说成:“肝生于左脚后跟上”是不是脏话?!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3 10:5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23 06:49
1    通过【外周经络起】作用!
   2            人体就【如用塑料做成一个“人形”的皮囊,……因 ...

用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病,
————————————————————————————

        针剌脾腧,胃腧治疗虚寒胃病,是否通过神经起作用?

      说!!!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3 11:00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3 10:30
脾胃虚寒型,见石学敏主编《针灸推拿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年8月第二版。

补充:仁海,对于五行的存废,是打算辩,还是不打算辩?如果不打算辩,就锁帖,要是打算辩论,根据这个案例所涉及到肝脾,请将我方如下所问予以回答。
1)你的“脾系统(胃,大小肠)”是不是等于脾,既“脾系统(胃,大小肠)”和脾是不是一个概念?如果不是,请说明。
2)肝和脾他们的正常的内在联系的基础是什么?肝和脾是什么关系?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3 11:12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3 11:00
补充:仁海,对于五行的存废,是打算辩,还是不打算辩?如果不打算辩,就锁帖,要是打算辩论,根据这个案 ...

再补充:
1,对于你的82楼的提问,请看我方74楼的回答。
2.仁海,你也不是女人,怎么你也能“难产”?打算辩,就直面回答我方83楼的“1)、2)”,不打算辩就锁帖,说过痛快话,耽误诸位的宝贵时间不合适。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3 11:15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3 07:00
补充:仁海,对于五行的存废,是打算辩,还是不打算辩?如果不打算辩,就锁帖,要是打算辩论,根据这个案 ...

用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病,
————————————————————————————

         针剌脾腧,胃腧治疗虚寒胃病,是否通过神经起作用?

        请回答!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23 11:24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3 03:15
用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病,
———————————————————————————— ...

        回复:
     不是通过神经起作用,而是通过【外周经络】起作用!
     回答是肯定的,没有任何含糊!
     请问仁海先生,你以为如何?!你敢回答吗 ?!
     如果你不敢回答,就回家吧!!!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3 11:4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23 07:24
回复:
     不是通过神经起作用,而是通过【外周经络】起作用!
     回答是肯定的,没有任何 ...

用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病,
————————————————————————————

         
针剌脾腧,胃腧治疗虚寒胃病,是否通过神经起作用?

        一个一个的来解决问题,请回答!说!!!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23 12:08
管理监督小组:
1,对于反方80楼提出的“ 针剌脾腧,胃腧治疗虚寒胃病,是否通过神经起作用?”我方告知反方已经在83楼有解释,按理说,对方不应再说什么了,可是反方却在85、87楼反复沾牛皮癣帖子。
2,反方不直面回答我方提出我方83楼的“1)、2)”,可以说是不回答
有鉴于上述问题反方违背辩论直面的规则,因此我方单方面提出锁帖的请求,如果管理监督小组认为我方的诉求不成立,可以驳回,如果成立,请予以批准。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3 12:44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23 08:08
管理监督小组:
1,对于反方80楼提出的“ 针剌脾腧,胃腧治疗虚寒胃病,是否通过神经起作用?”我方告知 ...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848&extra=page%3D1&page=8
74楼
1,对于五行不可废,这个案例就足以说明,至于“十二经循行路线”与五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方已经在前边的辩论中已经阐明,不再赘述。至于你提出的“十二经循行路线真实存在”。我方已经将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疗胃病事实已经说明,贵方没有真凭实据否定其功效的存在,用神经说否定我方的观点,可是这些腧穴部位是神经没有和胃联通,难道不是事实否定你的谬论,肯定我方的事实吗?77楼
脾胃虚寒型,见石学敏主编《针灸推拿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年8月第二版。
————————————————————————————————————————
       这是不是您发的帖子?是不是您让我回答的?



用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病,
————————————————————————————

         针剌脾腧,胃腧治疗虚寒胃病,是否通过神经起作用?

        
解决问题,要一个一个的来,请回答!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23 12:46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3 03:44
用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病,
———————————————————————————— ...

     
        回复:
     不是通过神经起作用,而是通过【外周经络】起作用!
     回答是肯定的,没有任何含糊!
     请问仁海先生,你以为如何?!你敢回答吗 ?!
     如果你不敢回答,就回家吧!!!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23 13:50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23 08:46
回复:
     不是通过神经起作用,而是通过【外周经络】起作用!
     回答是肯定的, ...

用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病,
————————————————————————————

         针剌脾腧,胃腧治疗虚寒胃病,是否通过神经起作用?

        
解决问题,要一个一个的来,请回答!说!!!————————————————————————————————————————
不是通过神经起作用,而是通过【外周经络】起作用!
     回答是肯定的,没有任何含糊!
     请问仁海先生,你以为如何?!你敢回答吗 ?!
     如果你不敢回答,就回家吧!!!
——————————————————————————————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zhenjiuxue/93-5-7.html#m0-0
(20) 脾俞 Pǐ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十一胸神经后支肌支。

[主治] 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脱、便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脾的背俞穴。


(21) 胃俞 Wèi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肋下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十二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胸胁痛,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

[配伍] 配中脘、梁丘治胃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胃的背俞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23 15:47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23 05:50
用足三里,脾腧,胃腧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病,
———————————————————————————— ...

        那是安慰治疗,屁股蛋上随便扎一针,把胆汁放掉,什么病都能治疗!
     另外,“外周经络”就是外周神经,经络不存在,外周神经就是子虚乌有!解剖学与【外周经络】相矛盾,解剖学不算数!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5-11-23 16:25
  根据辩论规则的规定,我现在锁帖,请各位管理人员不要在此贴后面跟帖。等所有辩题完成之后,我们会放开所有正反方辩题帖子,到时,让大家自由讨论。谢谢各位的支持。
  同时,请方提供正方辩题13的相关资料给我,准备发辩题开帖。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4 21:55
哈哈,俺先前来清扫街道,尽地主之谊,欢迎老朋友。——将帖子顶起来!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