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 [打印本页]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15 12:56
标题: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

论点: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

论据:
1、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于殿生
2、       经络循行路线的实质——古代医家在人本上创建的论理工具 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许进京先生
3、       现行的经络循行的线条是人为构建的——郑金生先生
4、       否认经络传统循行路线 经络的本质——不过是古人对于神经的深入认识――刘亦之先生

论证:
                                                                   概   述
        经络,分经与络。经,是主干;络,是分支。经,主要是指十二经。根据一部分学者及临床工作者的研究,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是不存在的。因此,传统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只能称之为一种现象——“经络现象”。
现通过几个中医的见解分析如下:

一、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   但“经络”现象的本质是神经、循环、淋巴、内分泌等系统及肌肉组织等功能的集合
               于殿生   家传中医    中医自学考试毕业  从事中西医门诊病房工作三十余年。
       1、十二经是由五行学说再加变通而套生出来的。
       因五脏配五腑之和等于10,无法与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总数的12相对应,故将“孤之腑”“ 三焦”拉上凑数。但还欠少了一个脏,即又牵强地将 “心之包膜”算做一个脏来填空缺。
       2、十二经循行路线、乃至相互顺接的内容,是通过临床所见、、猜测、艺术加工等形式,人为地编制而成。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证实:
         (1)、脾脏具体所指至今都不明了,其经络起止,就无从谈起。
         (2)、如果说心包络能算一经的话,那么,肾包络呢?肝包络呢?而胸腔则更不应该遗漏。
         (3)、胆囊、膀胱不过是替肝脏、肾脏贮存胆汁、尿液的一个囊而已,自然不能与心、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相提并论。
         (4)、三焦具体所指是模糊的,却能绘出个“经”来。
         (5)、大脑如此重要器官,竟然没有进入“五行学说”所规定的“经”的范围。
       3、经络与神经    针剌时的得气,显然是神经的反应。
       6、经络与腺体   人体的腺体可分为有管腺和无管腺两大类。有管腺又叫外分泌腺,其分泌物需经导管排出,如消化腺、汗腺;无管腺又叫内分泌腺,它由腺细胞为主体组成,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没有腺导管,其分泌叫激素,直接进入血管。腺体分泌的激素,既然进入血管,也就敷布到全身。
       总之,由五行学说等演绎出来的,并经过人为编制而成的“十二经及其循行路线”,事实证明不存在。

二、经络循行路线的实质——古代医家在人本上创建的论理工具 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许进京先生     著有《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等    作者曾担任中医内科医师、针灸科医师、门诊部主任、院长。现任定州市卫生学校中医教师。
       总而言之,“经络”本身的实际意义,是古代医家在人本上创建的,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不是有腔隙的管道,不能容纳“气”和“血”,没有运行“气”和“血”的功能,而是概括或反映“气血”的运行规律。《内经》对“经络”的解释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天文学和地理学对“经纬”的应用也能说明这一点。并且,从古典文献的记载看,根本没说“经”或“络”本身有腔隙。所以,在近代,把“经络”说成是人体上有生理功能的一种特殊结构,认为“经络”有运行“气血”的生理功能,是错误的。

三、现行的经络循行的线条是人为构建的
       郑金生先生 (1946.5-)男,196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首届医学史硕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史研究所客座教授,曰本茨城大学人文学部客座研究员,现任德国柏林洪堡大学Charité医科大学客座教授。2003年荣获国际传统医学年度大奖。
       郑先生在“两极看中医与中医理论“蚕山”(《科学文化评论》第6卷 第5期2009)一文中说: “在经络学说研究方面,我特别赞同我的朋友黄龙祥教授的观点。什么是经络理论?就是古人观察到体表和体表、内脏和体表的某种联系后,对它们进行解释而形成的东西。,,,。可是现行的经络循行的线条是人为构建的。”

四、否认经络传统循行路线    经络的本质——不过是古人对于神经的深入认识
       ――刘亦之先生
       作者:祖传中医针灸   
        理由1、说经络就是对神经的认识,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截瘫病人没有针感,医生针下没有手感,全身麻醉的病人也出现同样的状况,局部麻醉区的穴位同样没有针感和手感。另外对于穴位的针刺都要求一定的深度,如果您能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针尖刺入的深度恰恰在神经主干附近或者靠近神经的地方才会出现针感,每次情况都一模一样,这绝不是偶然现象。
       理由2、另外看一看解剖学中脊神经支配图,再对比一下中医经络的背部内脏腧穴图,两个图有着惊人的相似。
       理由3、治疗胃病的穴位,应该在足阳明胃经上,但事实是,治疗胃病的主穴在任脉上。

结论: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  可以看出,以上诸位对于传统理论中十二经循行路线的认识大致相同,于殿生先生是根据五行学说的配属错误及人体解剖脏器的功能等方面,认为经络循行路线不存在。许进京先生疏理经络起源及其演变,从而得出“经络循行路线”本身的实际意义,是古代医家在人本上创建的,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郑金生先生经过研究认为,经络循行的线条是人为构建的。刘亦之先生从临床实践证明,得出结论:经络现象即神经功能的表现。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15 12:58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11-15 09:12 编辑

       发到这里来,以供‘五行存废’辩论赛场外的中西医师长同仁进行讨论。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循行路线存在与否”,关系到临床用药、针灸等治疗措施的正确与否、临床疗效的有无、大小等。这一关键问题关系到中医的发展与否,甚至关系到中医的生死存亡。因此,这是每一个中医生都不能回避、都必须面对的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大家都应该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对待五行学说的存废问题。不要因为是废除五行派,就总是说五行如何不科学;反之,也不要因为自己是挺五行派,就千方百计地为五行学说护短。总而言之,大家各抒己见,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为了发展中医。


       谢谢各位!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15 16:12
       经络是否存在,决定于穴位是不是存在!针灸穴位是不是能够治病,治病的机理是什么?

    请仁海先生回答:
         
        你们说,经络是神经,请问:针刺足三里,神经冲动通过哪条神经,传递到脊髓的哪里,经过哪些神经传导通路,到达了哪里,怎么样与胃电图发生了联系?为什么出现双向调节作用?而不出现单向调节作用?怎么样与胃泌素发生了联系?请出示实验证据!
     针刺足三里,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发生变化了没有?转氨酶、血脂、血糖、血压、水电解质……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出示实验证据!
     足三里的治疗范围涉及许多器官,治疗许多疾病,请一一运用科学实验证明之。
     余类推,“神门”也是一样的问题。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15 16:18
       一并回复中西医融合观先生: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只是一种现象,因此,既然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那么,“外周经络”也就不存在了,本来使用“中枢经络”、“外周经络”那样的称谓,就是为改成“中枢神经”、“外周神经”留下的伏笔。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经络”一词将被送进中国医学历史博物馆中。
======================================
      回复:如此看来,外周经络与外周神经等同!现在外周经络不存在了,外周神经不是也不存在了!
    仁海先生,你不仅否定了五行,经络,连外周神经都不存在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15 16:27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循行路线存在与否”,关系到临床用药、针灸等治疗措施的正确与否、临床疗效的有无、大小等。
=======================================
       回复:
    说得好!
    请问仁海先生,你针灸的时候,是扎神经,还是扎经络上的穴位?!胃痛首选足三里,还是神门,还是屁股蛋上随便扎一下?!
    “痰浊外感热病侵入大脑”扎哪条神经?!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15 16:42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15 12:27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循行路线存在与否”,关系到临床用药、针灸等治疗措施的正确与否 ...

就扎你的大椎、、、、、、灌服安宫牛黄丸,静滴清开灵、甘露醇、、、、、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15 16:4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15 12:12
经络是否存在,决定于穴位是不是存在!针灸穴位是不是能够治病,治病的机理是什么?

    请仁海 ...

你们说,经络是神经,请问:针刺足三里,神经冲动通过哪条神经,传递到脊髓的哪里,经过哪些神经传导通路,到达了哪里,怎么样与胃电图发生了联系?为什么出现双向调节作用?而不出现单向调节作用?怎么样与胃泌素发生了联系?请出示实验证据!
     针刺足三里,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发生变化了没有?转氨酶、血脂、血糖、血压、水电解质……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出示实验证据!
     足三里的治疗范围涉及许多器官,治疗许多疾病,请一一运用科学实验证明之。
————————————————————————————————————
先生不是号称精通西医吗?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15 16:46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15 08:42
就扎你的大椎、、、、、、灌服安宫牛黄丸,静滴清开灵、甘露醇、、、、、

         你的回答,就是三八250!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15 16:51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15 08:45
你们说,经络是神经,请问:针刺足三里,神经冲动通过哪条神经,传递到脊髓的哪里,经过哪些神经传导通 ...

      你回答不了,就承认错误!不要强词夺理。
    你承认了错误,我自然会证明,经络是客观存在,而且与阴阳五行学说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15 16:51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15 12:46
你的回答,就是三八250!

春季风多,所以称风温;中西医理论不能通约。
——————————————————————————
这样混乱的神明,该换上猪心,还是该换上猪脑呢?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15 16:53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15 12:51
你回答不了,就承认错误!不要强词夺理。
    你承认了错误,我自然会证明,经络是客观存在,而且 ...

你就等下辈子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15 17:54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15 08:51
春季风多,所以称风温;中西医理论不能通约。
——————————————————————————
...

     因为你换上了猪心,所以,断章取义!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11-15 20:49
仁海,你、许、郑、刘的论点,是不是“证据必须用临床事实”了呢?你们连经典的证据就没有,而是“个人”认为是什么,难道贵方可以没有临床事实,对方就必须有?知道什么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5-11-15 23: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16 06:28
       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在大地上是找不到的。人体图中的12经络在人体上也没有找到。
=================================================
       回复:
     地球上的任何一个村庄、城市、工厂、学校……最精确的定位就是经纬度。没有经纬度,整个现代世界就会混乱不堪!地域、气候、季节、地缘政治、动物迁徙……没有依据,定位系统就没有任何意义!没用经络,就没有人体的调控系统!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16 06:34
            你能够找到时间、空间、温度、长度、重量……吗?他们存在不存在?!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16 15:42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11-16 11:45 编辑

非常感谢杨鹏举教授的精彩辩辞,且听本人细细评论之:


  由于五行和十二经是两个不同学说,因此三焦与心包络的出现与五行无关,但是不可否认二者有密切联系,故其经脉不存在“由
有五行学说再加变通而套生出来的。”
————————————————————————————————————————————
      “无关”与“密切联系”,——这是用己之矛,击己之盾。




  驳斥反方“(1)”、反方说“(1)、脾脏具体所指至今都不明了,其经络起止,就无从谈起。”,那么《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脾与
肾以膜相连耳”说明脾有有具体所指。由于黄帝内经不是解剖的专著,不能因为描述简单而否定。
————————————————————————————
       那么,这个“脾”的解剖位置离肾有多远





由于黄帝内经不是解剖的专著,不能因为描述简单而否定。
——————————————————————————————
       既然《内经》不是解剖的专著,那么,竟能描绘出位置相对精确的“十二经循行路线”来,今人到目前为止尚无法找到“经”线,这就充分说明《内经》时代的“十二经循行路线”是总结临床观察到的大量现象后,通过人为虚构并经过艺术加工等而成。——因为古人也是人,而不是神





  驳斥反方“(2)、”反方说“(2)、反方说“(2)、如果说心包络能算一经的话,那么,肾包络呢?肝包络呢?而胸腔则更不应该遗漏
。”心包络在内经有记载,至于“肾包络、肝包络”不存在这个事实,因此不存在遗漏。《灵枢经·邪客第七十一》"包络者,心主之脉也,"
而“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胀论第三十五》)”《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可刺心包络所流。”从这里
我们不难看出,心的外围是心包络,心包络之内有膻中,其是心主之宫城,其有病,则刺心包络所流。
————————————————————————————————————————
      ——这等于先生什么也没有说。




驳斥反方“(3)、”   反方说“(3)、胆囊、膀胱不过是替肝脏、肾脏贮存胆汁、尿液的一个囊而已,自然不能与心、肺、肝、肾等脏器
的功能相提并论。”你这些话,与你的题目““经络”本质及针灸作用机理表述无需五行学说”,文不对题,是南辕北辙,故我方不用驳斥。
————————————————————————————————
       请先生弄明白,本辩题二个分题中的第一题是: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






驳斥反方“(4)、”   反方说“(4)、三焦具体所指是模糊的,却能绘出个“经”来。”不能因为其描述简单而否定其经脉的存在。
——————————————————————
       没有确切位置、没有事实存在的脏器,何来煞有介事的一“经”?






       如果反方认为其进入“经”的范围,加上“大脑经”,就破坏了“如环无端”,因此没有必要出现“大脑经”,
————————————————————————————————
       古代犯人被砍掉头颅后,这十二经还在“如环无端”的运行?人还能正常存活?




十二经也好,十四经也罢,都是成对出现,一旦加入大脑经,请问反方,大脑经和谁称谓表里关系?
——————————————————————————————————
        必须成双成对,还必须有表里关系?男性阴茎、女性阴蒂,是否也要成对?请问,创立医学理论等同于搞艺术创作,可以随意而为?




驳斥反方“3、”   反方说“3、经络与神经    针剌时的得气,显然是神经的反应。”如果说“得气”“是神经的反应”,请问足三里腧穴
这个部位的神经没有联通到胃,何以是神经的反应?再,仁海承认有“外周经络”,说明神经不是经络。既然仁海有“外周经络”之说,说明
经络存在。
——————————————————————————————
       针剌足三里没有治胃病的效果,纯属心理安慰作用。

       该“外周经络”和称谓,本来写上的是“外周神经”,但为了照顾保守中医们的情绪,而改成“外周经络”。因为十二经循行路线是人为虚构的,所以,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






      从反方所述,看不出反方通过论证腺体就是经络的概念,不能因为激素通过血管“敷布到全身”来证明其是经络,我们喝的水,也到达全
身,难道水也是经络?因此,其说不成立。
————————————————————————————
       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只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象,而这种“经络现象”有激素的参与。





   反方论据“2、经络循行路线的实质——古代医家在人本上创建的论理工具 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正方驳斥如下:
   古典文献有记载“经”或“络”本身有腔隙,且有运行“气”和“血”的功能。如《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
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
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灵枢经·营气第十六》:“ 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
,上行注足阳明……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灵枢经·玉版第六十》:“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而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
由此可见,经络运行气血不存在错误,而是正确的。由于经络运行气血,而神经不运行气血,经络有腔隙的管道,神经没有腔隙的管道,故神
经不是经络。
————————————————————————————
       几千年之后,先生也成古人了,如果您的书到那时也成经典了,您认为您书中的说辞,几千年之后的人们会认为是绝对正确的?


  反方论据“3、 现行的经络循行的线条是人为构建的——郑金生先生”,
  反方在论证中说:“什么是经络理论?就是古人观察到体表和体表、内脏和体表的某种联系后,对它们进行解释而形成的东西。,,,。可
是现行的经络循行的线条是人为构建的。”
既然承认“古人观察到体表和体表、内脏和体表的某种联系后,对它们进行解释而形成的东西”的这个事实,根据事实就不能描绘经络循行的
线条吗?根据事实描绘经络循行的路线就是人为构建的?据此推理,我们现在看到植物用线条描绘的图就是人为构建的?岂有此理?
————————————————————————————————
       “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任何人也无法否定的。例如,经过针剌,病人有时会感到某个线上有或胀、或麻或痛的感觉,这恰好证明是神经传导的功能,因为这种传导并没有按照“经络循行路线”在有感觉的部位处,自起始点至终结点运行完毕。




    反方论据“4、否认经络传统循行路线 经络的本质——不过是古人对于神经的深入认识――刘亦之先生”
      反方在论证中说“四、否认经络传统循行路线    经络的本质——不过是古人对于神经的深入认识  ――刘亦之先生”
既然反方说针感神经的反应,请问胃痛针刺足三里,这个腧穴的神经没有联通到胃,所以用神经学说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如果说“治疗胃病的
主穴在任脉上”,而对脾胃虚寒的胃痛,主穴则是脾腧、胃腧没有联通到胃,也看不到“解剖学中脊神经支配图,再对比一下中医经络的背部
内脏腧穴图,两个图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神经学说就是经络学说不成立。
——————————————————————————————————
       刘亦之先生用“解剖学中脊神经支配图,再对比一下中医经络的背部内脏腧穴图,两个图有着惊人的相似”的见解,恰好用客观事实证明我们古人的伟大。能在没有精确解剖的情况下,能探索出针剌与神经的关系。这也用事实说明,临床一线医生对针剌作用机理的见解有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说服力。
       针剌足三里没有治胃病的效果,纯属心理安慰作用。


        综上所述,杨鹏举先生的辩辞,恰好也证明了十二经循行路线事实上并不存在,只是人为的通过临床上的一些现象、艺术加工等等形式编制而成”。

       在此,非常感谢杨鹏举教授事实求是、严肃认真的辩辞!因为大家都知道,论坛之所以举行五行存废辩论赛,是为了寻求中医学的真理,而非其它。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1-16 15:47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11-16 11:50 编辑

转载:大光明云

     五:经络与五行的关系


五:经络与五行的关系
以阴经五输穴为例:五输穴+五行
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
其作用:井主心下满,荥主身上热,输主四肢关节重,经主咳喘寒热,合主逆气而泻。这些作用从何而来的呢,从两点而来。
1 五行之,木升发,火宣通,土运化,金肃降,水闭藏。
2 五输穴之,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它预指什么呢,它所依据的是针灸经络流向的两大理论(1)向心理论;(2)自我循环理论。 向心理论就是指宇宙的气通过指端部位的穴位向体内输送,通过五个能量集中点来输入,那么起始点的井穴能量最大,冲击力最大,依次是荥,输,经,合,到经合气脉道变宽,输入五脏。
3 五输穴本意:
(1)井主心下满:表示其为外在能量输入人体的压力点,其能量最大,因此针刺此点可以解决一切淤滞,类比于春季之木升发之象,故以心下满来替代
(2)荥主身上热:能量输入,但脉道细微,容易发生热积,;类比于夏季之宣通,针刺此点,可以《1》清热;《2》行气。
(3)输主四肢关节重:此为脉道渐宽之点,力稍弱,容易发生运化不及,以长夏脾土表示,脾主四肢如运化不及则肢体繁重。
(4)经主咳喘寒热:能量流此,脉道变宽,唯输入力道不足,类比于秋之肃降不足,易发生咳喘现象,针刺此穴可以有助于肃降功能。
(5)合主逆气泻下:能量流此入河,即入五脏也, 寓意于冬季的闭藏作用,如秋金肃降不足,则冬季的闭藏不够,称之为气逆;如漏下的泄泻也为闭藏不足。 故,针刺合穴可以治疗闭藏的病。
——————————————————————————————————————————————

这年月还有相信这东东的,真是好可怜啊!



                                   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子午流注说的错误  
                                                        青岛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子 午 流 注 示 意 图

--------三焦---胆---肝------------
----------  --→---→--------------
------- ---亥---子---丑  -------------   
-- -----↗ ------------ ↘-----------
----------------------------
-心包络-戌  ------------ -寅--肺---
---↑------------------↓-----
------------------------------
-肾--酉---------------  卯--大肠---
------------------------------
---↑---------------- --↓-----
-膀胱--申--------------辰---胃---
------------------------------
-- --↖---------------↙---------
---------未----午--- 巳----------
------------←---←------------
---------小肠---心---脾-----
-----


                                                         有关子午流注的说明:

      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把一天24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及五腧穴的开合进行结合,在一日十二时辰中人体气血的循环流注。

子午流注针法有两种,
一、为按天干开穴,又称纳干法,也称纳甲法,或称日干子午流注;
       这是根据每日气血输注十二经的天干时辰,进行配穴针刺治病的方法。首先推算患者来诊的年、月、日、时干支,再以经脉五输穴的五行相生规律而顺次开穴。
1、为按值日经的天干,每日分配一经,在该日内开取该经的任何腧穴,都可治疗该经病症。
2、是按时的天干,在这个天干时辰内开取该经的任何一个五俞穴,都治疗该经的病症。
二、为按地支开穴,又称纳支法,也称纳子法,或称时支子午流注。  
    这是根据每日气血输注十二经的地支时辰,病症之虚实,配合五行生克穴位,取穴治病的方法。
1、按一天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各配一经,在这个时辰内,该经从起点到终点的任何腧穴都可以选用。例如,肺经病,每日寅时都可取肺经从中府到少商的任何腧穴针刺治疗。此方简便易行。
2、根据气血流注到某经的时辰,再结合五俞穴,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进行针刺治疗。
       纳子法是依据"日周期",用本经的井、荥、俞、经、合五俞穴配属木火土金水五行,根据气血流注本经的时间,在每日的十二个地支时辰按时开穴。
开穴的原则:
       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在气血流经本经的时辰,本经气血最虚,取母穴用补法,可以扶正补虚,使气血通畅。若本经为实证,则取子穴以泻之。 

——————————————————————————————————————————————

                                                                我的论据:
        一、首先说,每个脏器并不是代表一个时辰,或者说,并不是旺于一个时辰。人体的生理功能是诸多脏器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每个脏器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作用,只有大小之分。
       二、如果说十二经相互顺接、四季配属五行、昼夜十二时配属五行都正确的话,那么,寅、卯、辰三时就应该相当于四季之“春”、五行之“木”;巳、午、未三时就应该相当于四季之“夏”、五行之“火”;申、酉、戌,三时就应该相当于四季之“秋”、五行之“金”;亥、子、丑三时就理应相当于四季之“冬”、五行之“水”。既然心属“火”为阳中之阳,旺在“午时”,那么,肾属“水”为阴中之阴,就该旺于“子时”;肝属“木”为阳中之阴,就应该从寅、卯、辰三个时段中找某时对应,而不应在相当于四季的冬天、属水的夜间“丑”时;肺属“金”,为阴中之阳,就应该旺于相当于四季之秋的申、酉、戌三个时段中的某一个时间。因此,子午流注说是错误的。
       三、通过上几场辩论,我们已经知道五行配属脏腑、由五行演绎出来的十二经循行路线是错误的,五行配属井荥俞原经合自然也是错误的,所以这种在错误的基础上,构建的错误公式,自然是不能成立的。
       四、心包只是为了减少心搏时摩擦的囊,胆只是给肝脏贮存胆汁的囊,膀胱只是为肾脏存贮尿液的囊,三焦又是虚拟脏器,她们显然不能与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相提并论。况且人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在十二经中竟然还没有位置。因此,十二经尚且不能成立,从十二经循行路线中强硬套出来的子午流注,又有什么理由存在?

        五、至于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上热、输主四肢关节重、经主咳喘寒热、合主逆气泻下”  的问题,更无科学道理可言。在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之:如用塑料做成一个“人形”的皮囊,则无论从什么位置进气,都可以使皮囊充盈;反之,无论从什么位置泄气,都可以使皮囊陷瘪。因此,针剌身体上任一部位(除去重要器官组织、神经血管干线等之外)用泄法,都可以泄热;用理气法,均可以治满病;通行气血法,均可以舒缓关节;以下类推,不再细述。


                                                                  结  论
       综上所述,子午流注说是在五行配属脏腑演绎出来的十二经循环理论、五行配季节、五行配昼夜时辰、五行配穴位等错误理论下形成的,自然是错误的。但古人能通过探索、猜测,创造出这些理论来,以抛弃、冲破迷信的思想,崇尚科学的精神,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因为人体是一个相对密闭的有机整体,其气血的运行,是周而复始、循环不止的。所以只要是实证,不管泻什么部位,都有泻火作用。只要是虚证,同样不管补什么部位,都能起到扶助正气,行气血、有益于新陈代谢的作用。只是部位不同,距离病灶远近不同,所产生效果的大小有所不同而已。
      可以认为,子午流注所选穴位都在四肢远端,即使在针灸时出些许差错,也不会对人体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而对于一些无病呻吟者,以及对患重病已回天乏术者,作为一种安慰剂,也是可以运用的,而且对于相信这些理论者,自会有一定镇静安慰“作用”的。








       综上所述:经络点,循行方向,寓喻五行配属是不可缺少的大系统理论,穴位点的具体功能,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框架建立起来的,此文仅仅举例五输穴本意来论述,叙述了少量内涵,还有“自主循环论”,原穴论,郄穴论,四门论,头尾相接论,四海论,八脉交会论,上合下合论等等,这些都是穴位点功能的基础,没有这些前提,穴位点的功能是瞎编的吗?反方反经络论,结果必然是反穴位点功能,那么请反方给具体的穴位点,重新下定义,期待反方“穴位点的定位以及功能新论的讲解”,如穴位A,在小腿前侧膝盖下2寸, 功能:促进乙酰胆碱合成,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等; 反方反对没问题,请问你们建立了什么样的针灸理论体系?什么样的具体的穴位点功能? 什么都没有,整个一个嗡嗡乱叫,自觉了不起呢。
————————————————————————————————————————————————————
       就具体穴位有什么功能,其产生功能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自然是比较复杂的。传统中医探索了几千年,近代医学界、科技界大规模研究也有上百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公认的精确论断。因此,这将在本辩论题中的第二小题“针灸是通过神经、循环、淋巴、内分泌等系统起到调节作用”中,与中西医各位师长同仁、中医爱好者、中医粉丝进行充分地探讨。应该说明的是,我方参与“五行存废”辩论赛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探讨,既希望能推进中医理论的发展,更能借此机会向诸位师长同仁学习。谢谢!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1-16 16:29
      
       四、心包只是为了减少心搏时摩擦的囊,胆只是给肝脏贮存胆汁的囊,膀胱只是为肾脏存贮尿液的囊,三焦又是虚拟脏器,她们显然不能与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相提并论。况且人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在十二经中竟然还没有位置。因此,十二经尚且不能成立,从十二经循行路线中强硬套出来的子午流注,又有什么理由存在?
===================================
      反驳:
    你把中西医概念直接对接,胡拉乱扯,不正是三八250吗?!中医的心肝肾与西医的大脑、胆囊……能够胡拉乱扯到一起吗?三八是中国字,250是阿拉伯字!三八250是什么意思?
        


      五、至于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上热、输主四肢关节重、经主咳喘寒热、合主逆气泻下”  的问题,更无科学道理可言。在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之:如用塑料做成一个“人形”的皮囊,则无论从什么位置进气,都可以使皮囊充盈;反之,无论从什么位置泄气,都可以使皮囊陷瘪。因此,针剌身体上任一部位(除去重要器官组织、神经血管干线等之外)用泄法,都可以泄热;用理气法,均可以治满病;通行气血法,均可以舒缓关节;以下类推,不再细述。
=====================================
       反驳:
     你是一个皮囊吗?给你屁股上扎一针泄热!?用气管子给你胃里打气治满!把空气打到你的血管里通行气血,你的关节就不痛了?!
     你给病人就是这么看病的!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5-11-16 17:38
  以上各位朋友,因此帖的内容与与辩论赛的某此辩题重合,也就是与辩论赛的规则出现了严重的冲突,故关闭此帖。
  请参加辩论赛的朋友回归辩论赛,谢谢配合。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