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五苓散不是利水方 转 [打印本页]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26 04:27
标题: 五苓散不是利水方 转
们现在讲五苓散。题目我们就叫五苓散不是利水方。

你们在讲祛湿剂、利水剂的时候,五苓散是一个代表方,在历代的方剂学中,一般都把五苓散当成一个利水方对待,几乎没有什么异议。但是纵观五苓散的记载,我不敢同意。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伤寒杂病论》里面有关五苓散的记载,在伤寒论第71条讲,说“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这是在《伤寒杂病论》五苓散出现的第一条。这里面讲的是什么呢?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这种病人怎么办呢?少量的喝点水就好了。如果说这病人表现为脉浮,小便量少,低热,口渴多饮,这种情况下用什么办法呢?用五苓散。从这儿看,这里面为什么要利尿呢?汗出、发汗,没有多余的水,为什么要利水呢?

我们再来看五苓散这个方子,大家在读这个方子的时候不太注意,五苓散里面有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每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注意最后几个字,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果说要利水的话,为什么还要多饮暖水?利水还要喝水吗?不需要!而且他说了一个汗出愈,这样治疗以后,汗出就好了,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利尿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再一个是72条,说“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说你用发汗的办法发汗完了,津液丢失了,脉浮数,还渴的特别厉害,你看这里面有多余的水让你去利吗?没有!那能当成利水剂对待吗?也不能。

我们在看下一个,73条,说“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说汗出口渴用五苓散,根本没有提小便利和不利,它的原则就是汗出,一个是口渴,就可以用五苓散。那汗出津液丢失,口渴是津伤的表现,需要利水吗?不需要!

再看74条,说“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水逆”这个词容易引起误解,好像体内的水饮过多,水饮上逆。水饮停留在胃肠,就容易理解成里面有水饮。口渴想喝水,但是水入则吐,就把这个叫水逆。水逆的原因是因为胃里面有水,才能够往外吐。这里面有水,需要利小便治疗吗?这里面有水,口渴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水液不能够进入到血液里面去,不能够上承于口,所以才出现口渴。在这种情况下,使水液上于承口就能够止住,可以用五苓散,在这里也没有体现出是一个利水的方。

我们再看141条说“病(结胸)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栗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结胸病,在治疗的时候想喝水,但是又不渴,就给他文蛤散,如果用完还不好,就给五苓散,这意思就是如果有口渴感你就可以用五苓散。

在伤寒论156条,说“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这就出现一个口渴、口干、心烦、小便不利,这时候用五苓散。好,就这一个小便不利,大家很容易想到这是利小便的,可是口渴、口干呢?是津液不足的一个表现,为什么要利小便呢?实际上小便不利也是津液不足的一个表现,那五苓散还是一个利水的方吗?

再看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这里面就出现了大便干,小便数,不更衣,十日无所苦,这说明一个什么情况?尿的次数多,大便干,如果想让他渴想喝水怎么办呢?让他喝,也可以用五苓散,这又说明一个问题,这里他是小便数,这显然不能用五苓散再去利水吧?从这儿也证明它不是一个利水方。

再看伤寒论385条,说“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它说的是头痛、发热、身痛、想喝水,这种情况下就用五苓散治疗。大家知道,霍乱是一个剧烈吐泻的疾病,大量津液丢失,你再用五苓散利水对吗?不对,那是要他命的,对不对?所以从这儿看五苓散也不是一个利水药。

在《金匮要略》第32篇,第11条,说“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水停脐下,水停心下,吐涎沫,这个吐涎沫实际上就是痰饮停聚在胃肠,才有的这种表现。在这种情况下,这水液在胃肠,在心下,这种情况也导致体内的津液不能够进入到血脉里面去,不能够上承到全身各处。

第13篇第4条是这么讲的,“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这是引起大家对五苓散误解的一条。脉浮,说明脉道还比较宽阔,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说明津液也伤了,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五苓散并且要多饮暖水,小便就利了,并不是说去利水。再一个“汗出则愈”,用上五苓散后疾病好转的标志。这不是说它是一个利水方,只是说让小便保持通畅罢了。保持通畅的原因就是用上五苓散,多饮暖水,这是一个具体的用法。

再看第13篇第5条,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这个在伤寒论里面也有。

综合以上的条文,我们就发现有以下的特点,五苓散的基本适应症,包括渴欲饮水与小便不利同时出现。或然症就是可见可不见的,或者是呕吐、腹泻、身痛、发热,或者是口燥、烦,或者是心下痞,或者是脉浮,或者发热,或者呕吐涎沫,或者是癫痫,这些症状都是可见可不见的,不是说必见的,必见的就可以引起小便不利。基本不可见的症状是什么呢?是水肿!我们没有看到哪一个条文里面说到病人水肿了,用五苓散,可是方剂里面在讲的时候,把水肿当成了一个适应症。然后我们再看它的服用方法,多饮暖水。病愈的指征就是汗出愈,就是汗出就好了。我们分析以上这五个特点,显而易见,湿邪侵犯脾胃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或者是通降过度,那么它就表现为呕吐泄泻,因此而导致津液不足,津液不足就出现了口渴,小便量少,就是小便不利,服用五苓散以后,多饮暖水目的是为了补充丢失的津液,津足才能上承于口,解除口渴;才能够化成尿液,去除小便不利;才能够化成汗液,而见汗出则愈。所以说五苓散的功效应该概括为是化湿邪,健脾胃,生津液,这才是五苓散的功效。

金匮要略第12篇31条,“消瘦、呕吐涎沫、癫眩”它的病机也应该是脾胃虚弱、胃失和降、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所以说用五苓散治疗它,也是可以的,你没有看到明显的水液的丢失,但是他确实有脾胃功能的失常,所以用五苓散也是可以治好的。

至于后世因为五苓散治疗水肿能够获效,主要是因为五苓散本身的健脾作用,它通过脾的运化水湿,它不但能够使肠胃的湿邪得到化解,也能够使肌腠水湿得到化解,停留在肌肉里面的水也能够得到化解,因为脾是运化水湿的。所以说切不可因为能够治疗水肿,就将五苓散完全作为利水剂或利尿剂对待,这就是我要给大家明确的,五苓散的药效是化湿邪、健脾胃、生津液,它不是利水剂。

http://bbs.zhongyicun.com/thread-80411-1-1.html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10-26 06:25
一篇好文章,发人深省。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26 06:53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10-25 22:25
一篇好文章,发人深省。

谢谢王教授光临和首肯。 这确实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值得一读。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26 10:29
祛湿、化湿、燥湿、健脾、去饮、利水、利尿、逐水……,都是治法,有时候一个方或药可能同时具有这几方面功效,有的方或药,只具备某一种功效,中医有效的方剂,都是综合了几个治法,实际组成比君臣佐使更复杂,要一句话介绍这些基础名方很难说清楚。本文就给人越说越乱的感觉。如果要讲治法,也就是方药的功效,首先得把功效或治法这几个名词的基本概念理顺,说清楚,否则,一个化湿,大家一人一个理解,怎么也说不到一块。
中医理论的许多争议,就是由此产生的。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26 12:34
在伤寒论第71条讲,说“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这是在《伤寒杂病论》五苓散出现的第一条。这里面讲的是什么呢?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这种病人怎么办呢?少量的喝点水就好了。如果说这病人表现为脉浮,小便量少,低热,口渴多饮,这种情况下用什么办法呢?用五苓散。从这儿看,这里面为什么要利尿呢?汗出、发汗,没有多余的水,为什么要利水呢?
---------------------------------------------------------
少少与饮之,是害怕胃气虚弱,喝水多了水渚留成饮,并不说明体内是否缺水。中医常讲究不能暴饮,病后更不能,缺水与否都要“少少与饮之”。
汗出、发汗不一定就会造成缺水。


就按一般感冒发热看,中西医药的解热药都能发汗,但很少有因为吃中西药的解热药而造成脱水的。用五苓散有用的需要,和缺水不缺没有直接关系。。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26 13:40
llyyjj 发表于 2015-10-26 02:29
祛湿、化湿、燥湿、健脾、去饮、利水、利尿、逐水……,都是治法,有时候一个方或药可能同时具有这几方面功 ...

谢谢llyyjj先生惠顾和赏贴
先生说:“祛湿、化湿、燥湿、健脾、去饮、利水、利尿、逐水……,都是治法,有时候一个方或药可能同时具有这几方面功效,有的方或药,只具备某一种功效,”此话有理。

先生说:“中医有效的方剂,都是综合了几个治法,实际组成比君臣佐使更复杂,要一句话介绍这些基础名方很难说清楚。”世界上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毕竟很少,既然一句话说不清楚,就不妨多说几句。有时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常常写一本几万,甚是几十万,几百万字的书,也不足为奇。

先生说:“如果要讲治法,也就是方药的功效,首先得把功效或治法这几个名词的基本概念理顺,说清楚。”一种病症的治法和一个方剂的功效并不是一回事,这个不能互相取代,更不能混为一谈。至于每一种“功效或治法”的概念,应该精确理解,准确应用,否则就会南辕北辙,甚至错误百出。

先生说:”一个化湿,大家一人一个理解,怎么也说不到一块。“这个就有点耸人听闻了。化湿就是化湿,怎么能一人一个理解呢?化湿法确实有多种,诸如健脾化湿法,清热化湿法,益气养阴化湿法,利水化湿法,宣肺化湿法,温阳化湿法,疏风化湿法,祛痰化湿法等,但是都有独特的自身的含义,不可能没有一定之规,随意编排的。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26 13:45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0-26 05:48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5-10-26 04:34
在伤寒论第71条讲,说“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 ...

在伤寒论第71条讲,说“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这个病症,先生说不一定说明体内是不是缺水,并说发汗和出汗不一定会缺水,此话就有点OUT了!大汗出,体内还不缺水,这个可能吗?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26 15:40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0-26 13:40
谢谢llyyjj先生惠顾和赏贴
先生说:“祛湿、化湿、燥湿、健脾、去饮、利水、利尿、逐水……,都是治法, ...

化湿法确实有多种,诸如健脾化湿法,清热化湿法,益气养阴化湿法,利水化湿法,宣肺化湿法,温阳化湿法,疏风化湿法,祛痰化湿法等
---------------------------------------------
这些治法,说出来以后,确实都有各自的含义。但大家的理解是不是都一致,应用这些治法表述的时候是不是都按标准的含义来表述,这就很难保证了。许多争议也就产生了。


这里实际是中医“标准化”的问题。说开又成另一个话题了,绕两句吧。
  八十年代,出过一套《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还有“证候、病名诊断学,一套三本,我只有”症状“,这是中医研究院组织编的,赵金铎主编。当时编这套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中医的概念定一个”标准“,现在人们说的标准化不知道什么意思,咱们就是知道,中医的基本概念应该有一个权威的解读,如果大家一人一个理解,一人一种用法,就只能一直争吵下去。
后来听说有人编过中医治法概念方面的书,我没有见过。
具体到化湿这个治法上,中医教材《中药学》、《方剂学》里对治湿治法的分类还是比较合理,但在实际使用这些名称时,大家还是随意性很大,争议也就多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26 19:14
llyyjj 发表于 2015-10-26 07:40
化湿法确实有多种,诸如健脾化湿法,清热化湿法,益气养阴化湿法,利水化湿法,宣肺化湿法,温阳化湿法, ...

谢谢llyyjj先生惠顾和赐评。
任何一门学科,对相关的概念必须有严格的定义和共同的认识,这样才能方便交流和学习。如果各成一统,歧义遍地,那就是乌合之众了,那就不是一门严格的真正的学科了。中医学里的各种概念本来是有固定的、公认的含义和定义的。可有的人不好好学习,不认真体会,而是自以为是,胡乱解释,搞得面目全非,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其实目前中医界的困境,许多时候都是这帮人造成的。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5-10-26 20:34
哈哈  这个说法有意思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5-10-26 20:35
小沈阳讲   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5-10-26 20:49
可是  这个贴  也说明可一些道理
不是事实有错  就是伤寒论  有错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5-10-26 20:50
其实  这个贴的作者   就是用文字推理  否定事实的  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26 22:04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0-26 13:45
在伤寒论第71条讲,说“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 ...

伤寒发汗,有大汗出的,但大汗出不一定就是缺水,伤寒原文里大汗出后,有用继续用桂枝汤,有用五苓散的,有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的,有用四逆汤的,说明,大汗有可能造成缺水,也可能不缺水但出现其他问题。


我前面用“缺水”这个词用的不对,是说话不严谨。缺水类似西医的脱水,中医的应该叫伤津液,因为中医西医认识病理的方法不同,中医的伤津液和西医的脱水各有各自的含义。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26 23:14
杨金峰 发表于 2015-10-26 20:34
哈哈  这个说法有意思

中医的名词、概念确实需要认真整理,并且以某种权威的形式公布。即使有一点错误也不要紧。慢慢完善,总比一人一套,吵个没完好。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26 23:36
llyyjj 发表于 2015-10-26 14:04
伤寒发汗,有大汗出的,但大汗出不一定就是缺水,伤寒原文里大汗出后,有用继续用桂枝汤,有用五苓散的, ...

患者大汗之后,已经出现烦躁口渴了,还不缺水吗?还需要咬文嚼字,胡乱猜疑和解释吗?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26 23:40
llyyjj 发表于 2015-10-26 15:14
中医的名词、概念确实需要认真整理,并且以某种权威的形式公布。即使有一点错误也不要紧。慢慢完善,总比 ...

中医的名词本来是有固定的明确的概念和含义的,只是有些人不去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而是胡乱猜测,且自以为是。所以导致歧义百出,莫衷一是!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26 23:52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0-26 23:36
患者大汗之后,已经出现烦躁口渴了,还不缺水吗?还需要咬文嚼字,胡乱猜疑和解释吗?

按《伤寒论》对症状的描述。五苓散证和白虎汤证的口渴还是有区别的。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这是五苓散证的表现,也有形容为烦渴的,烦渴有人释为心烦口渴,有人释为渴的厉害,可能两种情况都存在。白虎汤证有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两个证还是有区别的。同样是大汗出,但伤津液的程度有区别。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27 00:16
llyyjj 发表于 2015-10-26 15:52
按《伤寒论》对症状的描述。五苓散证和白虎汤证的口渴还是有区别的。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这是 ...

      这个问题先生说得好。非常喜欢和先生这样平静而深入的讨论问题。正如先生所说:“五苓散证和白虎汤证的口渴还是有区别的”,我们治疗疾病,首先必须辩证求因,找出不同的病因,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才能药到病除。下面我简述一下伤寒论里的口渴情况。请先生参考和指导。

      渴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伤寒论》对渴证有许多论述。据不完全统计,全书涉及渴证的条文共40条,整理和探讨这些条文,对于我们临床辨证论治很有启发,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一下仲景对渴证的认识。
一 、渴证的表现形式
       在《伤寒论》中,仲景对渴证的描述很多,由于病情的轻重及兼证不同,故渴证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形式有:渴、意欲饮水反不渴、但欲漱水不欲咽、欲得饮水、渴饮水浆、口燥渴、本渴饮水而呕、大渴、消渴、烦渴、大烦渴不解等。
二、 渴证的病理机制
      渴证虽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但主要病理机转不外津伤和水停两端。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水停不布: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要靠脾的运化,肺的宣降,肾与膀胱的气化与排泄来完成。若水液的正常代谢遭到破坏,水停不布就可以产生渴证。如太阳病表邪入里与水结于膀胱,影响膀胱气化,水液蓄留,津液不能上承,从而形成口渴(72、73、74、98、137、141、147、156、244,《伤寒论》条文号码,下同)。
2 .阳虚不化:肾主水,肾阳虚衰则不能温化水液,亦可形成水液内停,出现渴证(282、316)。
3 .邪热伤津:病入阳明,化热化燥,里热内炽,伤津耗液,可以形成口渴(97、168、169、170、222、244);其中亦有因汗出过多而引起的(26、71、244);湿热交蒸于里,往往亦能出现口渴(109、326);邪在少阳,热结于胸,津液不能布达也可出现口渴(96、99、147);阴虚内热,热与水结也多见口渴(223、319)。
4.火逆伤阴:温热病误用火热疗法,伤人津液也能出现口渴(113)。
5. 病愈体虚:病经治疗后,已趋痊愈,但大病初愈,体虚未复,津液尚亏,故见口渴(329、360、361、267);或水饮内停,服药后出现口渴(41),是病情好转的佳兆。
三 、渴证的治疗方法
      由于造成渴证的原因很多,所以其治法也非一种。根据伤寒论治疗渴证的方剂,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化气行水:用于太阳蓄水证,主证是小便不利、发热、烦渴、脉浮数等,方用五苓散。
2 .化饮涤痰:太阳表证兼水饮,可出现发热而咳,小便不利,少腹满,喘息,口渴等,治宜温肺化饮,方用小青龙汤;太阳病误治,邪热内陷与痰水互结胸中,可以出现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热、不大便、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治宜涤痰逐水,方用大陷胸汤。
3 .清热泄火:阳明胃腑热盛,伤耗津液。可以出现舌上干燥而烦、大渴欲饮水数升、恶风、脉滑等证,治用白虎或白虎加人参汤。
4 .清热利湿:阳明里热汗不出,湿热相蒸,可出现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渴饮水浆等证,治用菌陈蒿汤;肝热下迫于肠,湿热内蕴所出现的里急后重、下利赤白、渴欲饮水、脉数等证,治用白头翁汤。
5. 和解少阳:邪入少阳,有时也会出现渴证,多兼口苦,咽干,目眩,治用黄芩汤或小柴胡汤去半夏加人参,栝楼根;邪入少阳兼有水饮的,多出现胸肋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等,治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6.滋阴利水:阴虚有热,水热互结,可出现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咳而呕、心烦不得不眠、下利等。治用猪苓汤。
7.温阳化气: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饮,可以出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利而渴等,治用真武汤。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27 15:41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5-10-27 15:44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0-27 00:16
这个问题先生说得好。非常喜欢和先生这样平静而深入的讨论问题。正如先生所说:“五苓散证和白虎汤 ...

千总学力深厚,整理的全面。
中医的优势,就在于辨证论治的条分缕析,都是跟《伤寒论》学来的。尊张仲景为医圣的原因就在此。

化气行水:用于太阳蓄水证,主证是小便不利、发热、烦渴、脉浮数等,方用五苓散。-----这一条其实就明明白白了,也得到中医界的广泛认同,首帖提出的看法其实多余。一个化气行水就说明了问题。行水,不是重点,可能是利水,也可能不是利水,重点是化气,恢复气化功能,恢复水液的正常布散。所以,水液停留多了、水液有所不足、水液潴留在局部(如水饮在胃脘,西医叫胃液潴留的),这些原因造成口渴的,都需要化气行水。千总这一条,把伤寒论里的相关内容都总结出来了。


五苓散是名方,再多说几句。(说这个,先明确用词,中医说的利水相当于西医的利尿,中医的利尿与西医的利尿含义不同,所以我说利尿,是指西医名词)
现代研究对五苓散研究的不少,用的是西医药理学研究方法,药理学研究先是发现,全方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后来又分药研究,五味药都有利尿作用。让中医感到有点意外的是,研究发现方中桂枝的利尿作用最强。
虽然西医研究发现桂枝利尿作用最强,中医也发现了桂枝的利水作用,但中医应用桂枝,需要利水的时候用,不需要利水的时候也用。利水的方剂也有很多不用桂枝。这就是中医与西医的一个很大不同,西医利尿,有了多余的水才利,或者需要排水的时候才利尿。中医不着眼于排水,着眼于气化的恢复,实际是着眼于全身功能的调理。所以,水多了固然要利水,水不多的时候,甚至有一点缺水的时候,也要用桂枝来恢复气化,至于缺水的时候能不能用桂枝,这又有用桂枝的原则与方法,不因为有一点缺水就不敢用桂枝。比如,太阳病大汗后,应该是有点缺水,但气化不行更严重,用五苓散或用桂枝,为了恢复气化,可以不顾虑那点缺水的问题。气化恢复以后,喝点水就把缺水的问题解决了,伤寒论里就讲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27 16:45
llyyjj 发表于 2015-10-27 07:41
千总学力深厚,整理的全面。
中医的优势,就在于辨证论治的条分缕析,都是跟《伤寒论》学来的。尊张仲景 ...

谢谢llyyjj先生的回复和分析。
经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正如先生所说:“中医不着眼于排水,着眼于气化的恢复,实际是着眼于全身功能的调理。”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可谓一言中的。

作者: 胡子+新疆    时间: 2015-10-30 00:29
不敢苟同《五苓散不是利水剂》一文中的观点。作者虽引用了仲圣关于五苓散的全部条文,但仅仅是望文生意,不求甚解而已。余不敏一点看法供参考。一   :五苓散证的机理。举个不太适合的例子——大家喝功夫茶的紫砂小壶,壶盖上有个小孔,如果你堵住这个小孔,茶水将无法倒出。原因是空气不能进人壶里,茶水被闭于壶内,五苓散证有若于此。五苓散证阳气浮于外,胃中干燥,水停于水道水腑。其关键在于卫气浮于外不能渗人膀胱,导致气化不利而小便不能出。二:五苓散证之渴。这个渴条文中讲的很明白,就是因胃中干燥所导致的消渴烦渴渴欲饮水。胃中干燥阳无所依则阳浮于外而发热汗出。当饮人水可以气化时表现为渴,当饮冷水或水多不能气化时表现为水逆或痞证。三:瘦人脐下动悸吐涎沫而癫眩者用五苓散。脐下动悸亦为无阳以制水,其未发于奔豚而发为癫眩吐涎沫,故以五苓散。四:理既已明,五苓散是否利水剂也就不须辨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30 06:26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0-29 22:44 编辑
胡子+新疆 发表于 2015-10-29 16:29
不敢苟同《五苓散不是利水剂》一文中的观点。作者虽引用了仲圣关于五苓散的全部条文,但仅仅是望文生意,不 ...

谢谢胡子+新疆先生惠顾和赏评。
先生所说不错,五苓散可以是一个温阳利水剂,用其利水,也是正当其用的。因为其中五味药均有利水作用,均与水液代谢有直接关系。其中泽泻性寒泄热、甘淡渗湿,茯苓、猪苓渗湿利水,白术健脾利水,桂枝通阳利水,说其为利水剂也是成立的。

但是五苓散更是一个温阳化气剂,桂枝通阳化气,白术健脾益气,桂枝与白术相配则阳气升腾,属向上向外之运动。五药相配,下焦通利,郁滞尽除,中焦健运,得以正常转枢,上焦得阳气蒸腾而通畅,此可荡涤上下各部位的水道郁滞,使水液代谢之气机正常,此谓通调上下。所以五苓散的作用不只是利水。更是调节全身气机,温阳化湿的方剂。现代人用其治疗尿崩症,小儿尿床,手脚多汗,鞘膜积液,湿疹,头疼等也无往而不利。

至于先生所说“壶盖上有个小孔,如果你堵住这个小孔,茶水将无法倒出。原因是空气不能进人壶里,茶水被闭于壶内,五苓散证有若于此。”这个并不恰当。先生所比喻的是中医的“提壶揭盖”法,那是通过宣肺而达到利水的作用,不是说的五苓散的化气行水。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30 16:49
与四苓散比较,五苓化气、四苓专门利水,就是一味桂枝的区别。《医方考》:湿胜则濡泻。故湿生于内者,令人水泻;湿并于大肠,故小便不利。白术燥而淡,燥则能健脾,淡则能利湿;茯苓甘而淡。甘则能补中,而淡亦渗湿矣;猪苓苦而淡,泽泻咸而淡,苦者有渗利而无补益,咸者直能润下而兼渗利。丹溪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5-10-30 17:37
讨论的很精彩,关注中。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30 18:07
llyyjj 发表于 2015-10-30 08:49
与四苓散比较,五苓化气、四苓专门利水,就是一味桂枝的区别。《医方考》:湿胜则濡泻。故湿生于内者,令人 ...

谢谢先生高论。四苓散:猪苓3钱,茯苓3钱,泽泻1钱半,生于术1钱,椒目5分。确实是属于利水渗湿之剂。没有桂枝,则温阳化气,升阳降浊之功减缓,利水有余,温化不足了。谢谢。



作者: 胡子+新疆    时间: 2015-10-30 22:14
回千秋雪先生:我的比喻果然不适合,让先生误会了。我不大明白提壶揭盖法的具体含义,只是想借此比来说明五苓散的通阳化气利水的作用。五苓散为散剂以白饮合服方寸匕,盖取其散结之意,量又极轻取气味俱薄使阳上通而水下泄。另  服药后多饮暖水者一为胃中干二为助药力。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31 07:11
胡子+新疆 发表于 2015-10-30 14:14
回千秋雪先生:我的比喻果然不适合,让先生误会了。我不大明白提壶揭盖法的具体含义,只是想借此比来说明五 ...

谢谢先生的回复,先生如此谦虚,坦诚,令人感佩。五苓散确实不属于提壶揭盖发的范畴。伤寒论中确实有“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之述说,但那不是为了宣肺。
下面,转载有关文章如下。及供参考。
一位病人4天不能大便,服用了不少中药西药都不见效。后来去找一位老中医,老中医见其有咳嗽之症,思量片刻,便采用治肺的宣利肺气法,两副药就解除了病人之苦。后来病人登门感谢时说:服药之后,腹中如有气转,大便即下,畅快淋漓,而且咳嗽之症亦除。病人问医生,所处之方并无大黄、芒硝、郁李仁之类通便药,何以有此神效?老中医笑言:便秘治肺实乃开上窍、通下窍之提壶揭盖之法也。
  为什么治肺可以治疗二便不通?这与肺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先从治肺与大便秘结来解析。中医认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通过经脉相互络属,即手太阴肺经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络肺。因此,大肠的传导功能要依赖于肺气的清肃下降。肺气清肃下降,大肠之气随之而降,从而糟粕能下。如果肺失肃降,则大肠之气亦不下降,故导致大便秘结。若肺阴亏虚,津液不布大肠,大肠失却滋润,亦可导致便秘,养阴润肺、条畅肺气即可解除便秘。因此,《医经精义》点明“理大便必须调肺气也。”
  通过治肺来治小便不通也有深意。中医认为,肺主行水,通调水道,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肺气肃降,将机体代谢后的水液下行到肾,经肾和膀胱的作用生成尿液排出体外。如果肺功能失常,行水失职,则水道不通,小便不出。而且,行水失职也使大肠失去水分的润滑,而影响到大肠的功能,导致便秘。
  由于肺属上焦,中医认为治上焦如羽,当用轻浮之品,故临床上可少量投以苏叶、枇杷叶、桔梗、荆芥、防风、独活、白芷、浮萍、杏仁、前胡之类来提壶揭盖,亦可运用桑白皮、白芥子等宣肺之品来调肺揭盖。像老年人因肺气虚所致的小便不利,使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利尿、提壶揭盖,数剂即可去病。(http://www.39.net/zhongyi/bzlz/qtbzff/105460.html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31 07:22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0-30 23:24 编辑

五苓散的方义:
本方在《伤寒论》中,原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其症以小便不利为主,同时伴有头痛身热,口渴欲饮。由于水蓄不化,精津不得输布,故渴欲饮水。愈饮愈蓄,愈蓄愈渴,饮入之水,无有去路,甚则水入即吐,而成“水逆证”。治宜急利其小便,兼解外邪,水气一去,清阳自升,水津四布,则小便通利,烦渴自止。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健脾而运化水湿,转输精津,使水精四布,而不直驱于下。又佐以桂枝,一药二用,既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桂枝能入膀胱温阳化气,故可助利小便之功。若欲其解表,又当服后多饮暖水取汗,以水热之气,助人体之阳气,以资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五药合用,利水渗湿,化气解表,使水行气化,表邪得解,脾气健运,则蓄水留饮诸证自除。
本方重在利水渗湿,故又可用于水湿内盛之水肿、小便不利。湿盛之泄泻,以此分利小便,湿去泻必止。痰饮,脐下动悸而头眩者,为饮停下焦,用本方利水,则饮去悸眩自愈。霍乱属湿浊而兼表邪者,亦可以此方利湿解表而治之。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5-10-31 07:24
大家以证论方十分精彩,在下尝试一下以方论证。

桂枝:味苦,甘,性温。入膀胱经,心,肺经。功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白术:味苦,甘,性温。入脾,胃经。功能: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安胎。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经。功能: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猪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肾,膀胱经。功能:利尿渗湿。

泽泻:味甘,性寒。入肾,膀胱经。功能:利水,渗湿,泄热。

这五味药构成一个组合,五苓散:猪苓18铢,白术18铢,泽泻1两6铢,茯苓18铢,桂枝半两。 

1 从药物的构成作用来看:桂枝与白术,健脾兼通阳化气,正如千总说的,其气机运动,有向上,向外分布的形态,桂枝的温通血脉作用,就是扩展这种气机外散的作用,外散至肢端(指趾尖)而不是出汗,对于水液有重新排布的意思,白术其味香,苦,温,有健脾作用。 茯苓健脾利水,利上焦,中焦水;猪苓,泽泻利下焦水湿。

2 从药物的剂量看:下焦药:猪苓,泽泻用量较大,说明水湿障碍以下焦湿滞为主。

3 从现代西医对中药的药理研究看:泽泻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抗脂肪肝作用,抗炎作用等,临床上湿证兼有小腹前列腺肥大引发的小便不利,以及湿证伴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小便不利,泽泻则是必用的要药。 

4 仿五苓散的其它配伍参考: 桂枝,白豆蔻,佩兰,茯苓,茯神,地肤子,车前子,冬葵子,土茯苓,萹蓄。。。 这样的配伍也属于五苓散的思维方式,不过药力有所重指,比如说地肤子,土茯苓之类,对于下焦明显的湿热,带有浊臭味,或起红疹等,其解毒利湿作用,强于泽泻,而此处的配伍的桂枝用量或可减少,或+丹皮,赤芍之类,以监制其温性,总之临床变化多端,病机相应才是,不能仅守一方。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5-10-31 12:05
本帖最后由 大光明云 于 2015-10-31 12:09 编辑

海仁先生,我没有反西医,我是向张锡纯学习,衷中参西,什么有利于治好病人,什么就可以应用,泽泻降油脂,去脂肪肝这是西医的说法,从中医的角度看,可以归类到,具有治疗无形之痰的作用。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31 13:08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10-30 23:24
大家以证论方十分精彩,在下尝试一下以方论证。

桂枝:味苦,甘,性温。入膀胱经,心,肺经。功能:发汗 ...

仁海中西医
还以为先生不屑用西医理论来着,原来却不然。
---------------------------------------------------------------------
中西医面对的都是人,也都是为了人的卫生保健,为什么非要搞得壁垒森严呢?人们不论吃中餐还是吃西餐,都是为了充饥保命,吃面包的时候也不妨吃叫花鸡,吃锅包肉的时候也不妨来瓶白兰地。中西医只是看问题的角度和观念不同,而目的和效果,应该是异曲同工的。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31 13:12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10-31 07:24
大家以证论方十分精彩,在下尝试一下以方论证。

桂枝:味苦,甘,性温。入膀胱经,心,肺经。功能:发汗 ...

2 从药物的剂量看:下焦药:猪苓,泽泻用量较大,说明水湿障碍以下焦湿滞为主。

-------------------------------------------------
猪苓泽泻量大是为了利水。这一点还需要说明一下。一个方剂中,某味药剂量大,一种情况是主药,针对主要病变的,一种情况是这药作用力较弱,或者说气味薄,只要用就得大量,比如芦根、玉米须之类。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0-31 14:36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0-31 09:08
仁海中西医
还以为先生不屑用西医理论来着,原来却不然。
----------------------------------------- ...

大光明云
好家伙,大椎的脊脑神经也上来了, 身体痛,您也可以说是皮部的感觉神经影响的。
————————————————————————————————
这是大光明云先生耻笑我用西医理论解释问题的回复,而他自己也在用嘛。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551&extra=&page=22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5-10-31 17:40
llyyjj 发表于 2015-10-31 13:12
2 从药物的剂量看:下焦药:猪苓,泽泻用量较大,说明水湿障碍以下焦湿滞为主。

------------------ ...

李老师说的没错,但大剂量用的轻药通常是,草类,味淡类用量较大,泽泻显然不属于这类药。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5-10-31 17:42
本帖最后由 大光明云 于 2015-10-31 17:43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0-31 14:36
大光明云
好家伙,大椎的脊脑神经也上来了, 身体痛,您也可以说是皮部的感觉神经影响的。
————— ...

海仁先生,如果是辩论的话,我也可以用泽泻去无形之痰来描述,西医对于中药的某些病理分析,我不认为是什么错误, 问题是这些分析,从中医的角度怎么去认识的问题。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0-31 17:51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10-31 13:42
海仁先生,如果是辩论的话,我也可以用泽泻去无形之痰来描述,西医对于中药的某些病理分析,我不认为是 ...

       不是从中医的角度去认识西医,也不是从西医的角度认识中医,而是比较一下,中、西医理论,谁的理论更能反映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诊治的本质,然后,就以谁的为准。而不是先入为主,先界定以谁为主以谁为次。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5-10-31 17:55
本帖最后由 大光明云 于 2015-10-31 17:57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0-31 14:36
大光明云
好家伙,大椎的脊脑神经也上来了, 身体痛,您也可以说是皮部的感觉神经影响的。
————— ...

有关伤寒论的六经还是六病问题,那个是辨论问题,解释伤寒论时,最好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可惜的是,你把经络全部给否定了,那么自然也就解释不了为何项强了。而我要解释项强的问题,是因为颈椎部位的大椎,它是六条阳经的交会点,其经气通道比较狭窄,风邪外侵先入大椎,引发项强,头紧痛,从大椎至风府,风池一带是主要的头痛区,你要否定这个,那么你必然要用西医凑份子来解释了。而我说的泽泻消脂问题,可以归类到中药里的化脂类的部分焦山楂,丹参之类的作用,这个是从西医的药理研究, 反过来进一步的加深对于中药作用的理解,更好的去理解同类中药的作用彼此之间的不同。
作者: 胡子+新疆    时间: 2015-10-31 18:11
回千秋雪先生:谢谢您解惑--提壶揭盖之法,受教了。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0-31 18:19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10-31 13:55
有关伤寒论的六经还是六病问题,那个是辨论问题,解释伤寒论时,最好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可惜的是,你把 ...

      这些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探讨。认识中药,参考并吸收当代的药理研究成果,您做得很好,咱们就应该这样做。
      至于我否定经络的十二经循行路线,是经过很长时间的一系列研究得出的结论,既然十二经循行路线不存在,那么伤寒论的六经辩证就无从谈起。但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否定不了的。学术就需要探讨,互通有无,从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31 18:47
胡子+新疆 发表于 2015-10-31 10:11
回千秋雪先生:谢谢您解惑--提壶揭盖之法,受教了。

先生客气了,我们是一起讨论,互相学习罢了。很喜欢和先生讨论问题,希望先生常来,多参与。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5-11-1 04:29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0-31 18:19
这些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探讨。认识中药,参考并吸收当代的药理研究成果,您做得很好,咱们就应该这 ...

“ 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海仁先生说的好
作者: HE逆风飞扬    时间: 2015-11-1 08:52
学习受教了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5-11-4 19:03
探本求源学经方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1-4 19:53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5-11-4 11:03
探本求源学经方

谢谢老先生惠顾和赐评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5-11-4 20:22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1-4 11:53
谢谢老先生惠顾和赐评

千总客气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