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中医讲的肾,与西医讲的肾的比较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5-10-11 18:26
标题: 中医讲的肾,与西医讲的肾的比较
本帖最后由 大光明云 于 2015-10-11 18:29 编辑

中医讲的肾,与西医讲的肾的比较

中医讲的肾shen是个系统的肾,它包括了

1肾经起于涌泉,沿腿内侧上行至胸上俞府穴,另一分支沿脊椎上行至耳后;还包括,络脉,经别,经筋,皮部。
2 肾之五行气机属性为水,主令为冬,主闭藏。
3 肾藏之功能: (1)气化蒸腾作用,肾阳作用于肾阴以气化蒸腾的方式,向上输送肾阴以濡阳周身,其它脏腑;
               (2)纳气作用,肾的纳气作用,协同肺气的吸入功能,在这种气机运动下,可以带动其它脏腑之     
                    气来补益肾之阴阳。
               (3)控制膀胱的气化作用,肾气通过与膀胱的联系,引肾气入膀胱经,来强化膀胱的气化功能,
                    形成适当的尿液。
               (4)藏精的功能,有二,一个是为五脏六腑之精的根本,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肾精的主要
                    功能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人体的从生,长,状,老,死的过程,正是肾中精气从少转盛,
                    从盛到衰的过程。;另一个是藏生殖之精。
               (5)作强功能,为腰部力量的支撑之源。
4 肾藏志:主志向之意,同时肾也主短期之记忆,老年人常忘事,为肾精之不足。
5 在志为恐:恐伤肾气,影响肾气的蒸腾作用,气迫下焦,导致下焦胀满,甚则遗尿。
6 在液为唾:清稀唾液为涎,稠厚者为唾,唾为肾精所化,应咽而不吐,具有保护肾精的作用。
7 在体合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临床上补肾药常常能促进骨的生长发育,有加速骨折愈合作用。
8 在窍为耳和二阴: 肾的正经,经筋灌脊髓而上行至脑,髓海得养,则听觉敏锐。 人的生殖能力,排尿能力依赖于肾的生化作用, 这些病变直接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粪便的排泄古人是大肠的作用,但也与肾的气化作用有关,比如肾阴不足,导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而导致气化无权,以导致阳虚便秘和阳虚泄泻。

西医讲的肾kidneys
一个形成尿的器官,动脉毛细管肾小球单元,在动脉压力的作用下,在滤网形成渗透压,把废液通过输尿管输入膀胱以形成尿液。

通过二者的比较看,尽管都叫肾,但二者的内涵不同, 可以说中医讲的肾的作用,也包括了西医讲的肾的作用。

那么类比一下可不可以呢,

那就是中医讲的肾,包括了西医讲的,肾器官,肾上腺(肾上腺素高,人易于兴奋,阳亢比较明显,相当于肾阳的作用),内分泌系统(脑垂体控制释放的生长激素等),生殖系统,五官之耳, 以及部分的神经系统 。
具体怎么样的把中医讲的肾,转换为西医的几个大系统的对接,这是很难的事,但不是不可能的,是将来的事。

由上述所说,中医的肾shen,是个大的系统组合; 绝不仅仅是西医讲的肾kidneys 的那对腰子作用。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11 18:38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0-11 10:42 编辑

西医认为肾脏有哪些生理功能?


(1)分泌尿液,排出代谢废物、毒物和药物:肾血流量约占全身血流量的1/4~1/5左右,肾小球滤液每分钟约生成120mL,一昼夜总滤液量约170~ 180L.滤液经肾小管时,99%被回吸收,故正常人尿量约为1500mL/d.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多肽类物质和少量蛋白质,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全部回收,而肌酐、尿素、尿酸及其他代谢产物,经过选择,或部分吸收,或完全排出。肾小管尚可分泌排出药物及毒物,如酚红、对氨马尿酸、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等;药物若与蛋白质结合,则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而排出。

(2)调节体内水和渗透压:调节人体水及渗透压平衡的部位主要在肾小管。近曲小管为等渗性再吸收,为吸收Na+及分泌H+的重要场所。在近曲小管中,葡萄糖及氨基酸被完全回收,碳酸氢根回收70%~80%,水及钠的回收约65%~70%.滤液进入髓袢后进一步被浓缩,约25%氯化钠和15%水被回吸收。远曲及集合小管不透水,但能吸收部分钠盐,因之液体维持在低渗状态。

(3)调节电解质浓度:肾小球滤液中含有多种电解质,当进入肾小管后,钠、钾、钙、镁、碳酸氢、氯及磷酸离子等大部分被回吸收,按人体的需要,由神经内分泌及体液因素调节其吸收量。

(4)调节酸碱平衡: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包括:①排泄H+,重新合成HCO3-,主要在远端肾单位完成;②排出酸性阴离子,如SO42-、PO43-等;③重吸收滤过的HCO3-.(5)内分泌功能:可分泌不少激素并销毁许多多肽类激素。肾脏分泌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血管活性激素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类物质,参加肾内外血管舒缩的调节;又能生成1,25-二羟维生素D3及红细胞生成素。

(5)刺激骨髓造血,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止贫血。

(6)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激肽—缓激肽—前列腺素系统来调节血压。

(7)活性VitD3 。调节钙磷代谢。肾外激素的靶器官。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可影响及调节肾脏功能。

(8)许多内分泌激素降解场所——如胰岛素、胃肠激素等。当肾功能不全时,这些激素T1/2明显延长,从而引起代谢紊乱。

总之,肾脏是通过排泄代谢废物,调节体液,分泌内分泌激素,以维持体内内环境稳定,使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0-11 18:44
通过二者的比较看,尽管都叫肾,但二者的内涵不同, 可以说中医讲的肾的作用,也包括了西医讲的肾的作用。————————————————————————
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0-11 19:01
      
        具体怎么样的把中医讲的肾,转换为西医的几个大系统的对接,这是很难的事,但不是不可能的,是将来的事。
=======================================================
      回复:       
    牵一发而动全身。五脏与西医的器官系统既具有不可沟通之处,又有可沟通之处;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具有不可通约性,又具有可融合性。
    中西医概念之间的转换,对接,相互解释恐怕是不可能的事!二者之间的沟通,需要建立一个新理论,把中西医理论涵盖、包容、融合在一起,这就要同时舍弃中西医中那些次要的、不能够融合的部分内容。
     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是一定能够实现的,而且在可预见的不久的将来。


作者: 何九公    时间: 2015-10-11 20:04
先生是明白人,实际上是这个理。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5-10-12 04:31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0-11 18:38
西医认为肾脏有哪些生理功能?

谢谢千总的补充,这几年我把精力用在中医上较多,西医就是上学时的那点东西,千总的补充使得我有温故知新的感觉,我把您的这段西医肾的论述加入上面的文章中,这样看起来就全面了,千总不愧为论坛的基石。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5-10-12 04:32
何九公 发表于 2015-10-11 20:04
先生是明白人,实际上是这个理。

同感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12 05:51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10-11 20:31
谢谢千总的补充,这几年我把精力用在中医上较多,西医就是上学时的那点东西,千总的补充使得我有温故知新 ...

大光明先生言重了,我只是心直口快,喜欢实话实说罢了。先生做事光明磊落,果然不愧是大光明者也。肾脏对人体的重要性,无论中西医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愿意与先生共同探讨肾脏。谢谢。
作者: 箋疏    时间: 2015-10-12 12:40
问题是,太多人硬要把西医讲的肾来否定你中医的肾,说你这不对那错误。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10-12 13:03
肾藏之功能: (1)气化蒸腾作用,(3)控制膀胱的气化作用,
能不能在《内经》中找到依据?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12 16:31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10-12 13:03
肾藏之功能: (1)气化蒸腾作用,(3)控制膀胱的气化作用,
能不能在《内经》中找到依据?

不能,这些内容,大部分是明朝及以后解读《内经》著作中的,尤其张景岳的著作中较多。
张景岳解读《内经》的内容很丰富,现代许多中医基础理论的观点来于张景岳。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12 16:37
光明先生主帖,把肾看做一个系统,这是唯一正确的思路。
尽管古代中医靠解剖发现了肾脏,但和藏象学说里的肾,直接联系的很少。主帖此文,需要进一步论述的就是,中医是如何发现肾这个系统的?


肾是一个中医藏象学说的系统,肾脏是《解剖学》的一个器官名称。建议大家讨论时,分别用肾(或者藏象肾)与肾脏称呼这两个概念。这样明了
或者称作藏象肾、解剖肾。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0-12 17:12
     光明先生主帖,把肾看做一个系统,这是唯一正确的思路。
尽管古代中医靠解剖发现了肾脏,但和藏象学说里的肾,直接联系的很少。主帖此文,需要进一步论述的就是,中医是如何发现肾这个系统的?
=====================================
     回复:
    请先生说说:【把肾看做一个系统,】为什么【是唯一正确的思路。】?
    请先生说说 :【古代中医靠解剖发现了肾脏,但和藏象学说里的肾,直接联系的很少。】根据是什么?
    请先生【进一步论述一下】:【中医是如何发现肾这个系统的?】
   李老师,你说的这些话,听起来顺耳,咀嚼起来太费牙!能不能把你的观点先说出来!好像是温文尔雅,虚心好学的样子!实际上是套别人的话,以达到废除阴阳五行学说的目的!
    我知道,你的回答是:废除阴阳五行,我没有说,那是你说的!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12 18:18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0-12 10:23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5-10-12 08:37
光明先生主帖,把肾看做一个系统,这是唯一正确的思路。
尽管古代中医靠解剖发现了肾脏,但和藏象学说里的 ...

      不管中医还是西医,肾脏就是肾脏,没有必要故弄玄虚,也没有必要扭扭捏捏。说什么藏象肾,解剖肾?不就是指人体的肾脏吗?中医的藏象学说,不就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中医生理病理学吗?所谓解剖肾难道不是指人体的肾脏在尸体上的物体吗?但我们讨论肾脏功能的时候,说的绝不是解剖室里的肾脏,而是具有生命的人的肾脏。真的不知道有些人为什么如此的讳言人体的肾脏!偏偏喜欢那个死气沉沉的尸体上的解剖肾!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12 18:45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0-12 10:24
你看到的藏象不是物质吗?

董大师,你懂什么叫影像吗?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12 18:50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0-12 10:28
相应感应和合这些文字说明什么?怎么都装迷看不见?

李白 (唐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首唐诗,你能看懂吗?请董大师解释一下,好吗?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12 19:21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0-12 11:33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0-12 10:57
这是单方面感应,不是双向的。合,对接,对接就是本身就有,影像本身没有。

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你到底想说什么啊?这里讨论的是肾脏,你怎么又出来了感应,合?请先生先清醒一下,再回答问题,好吗?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12 21:37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0-12 12:42
请问你除了看到的肾脏,还看到什么?我说什么,我说你还有没有看到的东西。

在这个题目下,大家都在讨论肾脏,你也必须遵守。如果一再东拉西扯,说一些不相干的话,就一律按灌水对待!请董先生牢记和遵守。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12 23:04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0-12 18:18
不管中医还是西医,肾脏就是肾脏,没有必要故弄玄虚,也没有必要扭扭捏捏。说什么藏象肾,解剖肾? ...

两种叫法,只是分别代指中医的内容和西医的内容,为了说话方便。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13 03:34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0-12 12:42
请问你除了看到的肾脏,还看到什么?我说什么,我说你还有没有看到的东西。

董建军
“我不仅看到了肾脏还看到了藏象。 ”

您说您“不仅看到了肾脏还看到了藏象。”,我看你不是吹牛,就是撒谎。你在哪里看到了肾脏和藏象呢?按摩的时候吗?您所看到的肾脏和藏象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把您看到的肾脏和藏象的照片发上来,让我们大家见识一下!好吗?否则,就是吹牛和撒谎。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13 03:54
llyyjj 发表于 2015-10-12 15:04
两种叫法,只是分别代指中医的内容和西医的内容,为了说话方便。

请问llyyjj先生,同一个人的肾脏,分别让中医和西医看,会有形态和位置的不同吗?同一个人肾脏的B超或CT的影像片子,中医和西医会看出哪些不同呢?请指教。

面前摆着一种蔬菜,中国人叫它“土豆”,来了一个外国人叫它“马铃薯”(Potato),请问它们的形态,属性,以及成分和营养马上会出现哪些改变吗?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5-10-13 08:43
本帖最后由 大光明云 于 2015-10-13 08:46 编辑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10-12 13:03
肾藏之功能: (1)气化蒸腾作用,(3)控制膀胱的气化作用,
能不能在《内经》中找到依据?

气化这个作用的名词,本身就源自于内经,“灵兰秘典论”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就是说膀胱具有气化津液的作用,而这种气化作用的展现通过

1 从表里经的配属上,肾经之络穴连接膀胱经的原穴,即肾经起于涌泉穴,上行至络穴大钟穴,连接膀胱经之原穴京骨穴;

2 膀胱经自身经穴沿身后下行,连接肾和膀胱腑。

3 膀胱经之身体下部的膀胱腧入膀胱腑

可见,膀胱腑的气化蒸腾作用是在肾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

关于肾自身的气化蒸腾作用,肾经多条路线有贯脊髓至耳下,由从俞府穴入里下至咽喉部分,这些都是由肾气输送精气而上,上焦如雾,是上行气功能展现的结果,但根源在于肾之阴阳,肾阳之体现就是输送肾阴于上来濡养其他的脏腑经络,这种过程,包括了输送 气,津液(阴)。 而无用的浊阴则被排除体外,这个过程,就是肾的气化蒸腾过程。

肾的气化蒸腾,与膀胱的气化蒸腾有什么不同。

膀胱的气化蒸腾:指的是,1 形成合理的适量的尿液; 2 膀胱自身的气化作用,把有益的再次提炼的津液反送会膀胱经,这种气化作用,可以与内经讲“卫气出于膀胱,来护理身体腰下部”,来参考。

肾的气化蒸腾:不仅仅是协助膀胱的水液代谢过程, 而且自身的主水的气化功能,在津液没有送到膀胱腑形成尿液之前,就直接把有益的津液,蒸腾反送会人体,沿着肾经循行的路线来濡养人体。

以上说明,在内经原文中,素问中有,膀胱气化条文; 有灵枢中关于 肾经循行线路;有膀胱经循行线路。也有参考现代中医基础教材解释。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10-13 08:53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10-13 08:43
气化这个作用的名词,本身就源自于内经,“灵兰秘典论”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

最好引用原文,让读者自己读原文,进行重新思考。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0-13 09:07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10-13 08:53
最好引用原文,让读者自己读原文,进行重新思考。

赞同,原文全面、准确。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0-13 09:09
llyyjj 发表于 2015-10-12 16:37
光明先生主帖,把肾看做一个系统,这是唯一正确的思路。
尽管古代中医靠解剖发现了肾脏,但和藏象学说里的 ...

赞成。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0-13 09:11
此帖很好:让人们看到了中西在不同的认识论(思维方法)指导下肾的内容。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13 09:29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0-13 03:54
请问llyyjj先生,同一个人的肾脏,分别让中医和西医看,会有形态和位置的不同吗?同一个人肾脏的B超或CT ...

中国人叫它“土豆”,来了一个外国人叫它“马铃薯”(Potato),请问它们的形态,属性,以及成分和营养马上会出现哪些改变吗?
--------------------------------------------------------------------
土豆、马铃薯,是一个东西叫了两个名字。
中医的藏象肾,和西医的解剖肾,是“两个东西”叫了一个名字。这里的“两个东西”,是指中西医概念里各自的内涵。
如果千总认为,中医藏象学说里,肾的功能都在西医解剖学肾脏里面,那这个问题就有结论了。就不需要再讨论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13 09:39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10-13 08:53
最好引用原文,让读者自己读原文,进行重新思考。

光明先生28楼对肾与膀胱功能的解读,我基本认同,有个别不同认识,不重要。

他的这些解读,基本是推理和想象构成的。推理和想象,不能直接判断对错,只能看推理的理顺不顺(或许就是人们说的是否符合逻辑),推理的结果是对是错,最后要靠实践来验证。


临床上,膀胱的病,严重时,都要落实到肾上。(这里讲到的器官名称,都指中医脏腑学说概念)。比如癃闭,轻者开宣肺气,重者温肾或滋肾,这些具体内容不必要说了,因为有这些临床内容,理论上又以五脏为主导,膀胱就归属于肾了。
假如治膀胱病,都用的是治肝的方药,硬要说肾与膀胱关系密切,就怎么也说不过去了。
比如,心与小肠相表里,就怎么也说不过去。


总之,肾与膀胱的关系,在中医认识上,只能从临床实践反证。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10-13 10:33
llyyjj 发表于 2015-10-13 09:39
光明先生28楼对肾与膀胱功能的解读,我基本认同,有个别不同认识,不重要。

他的这些解读,基本是推理 ...

癃闭,轻者开宣肺气,重者温肾或滋肾
既然,可以从肺上治,那么,不足以说明膀胱与肾的关系
还有从肝脾上、热(心)上治,这又作何解释?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13 13:02
llyyjj 发表于 2015-10-13 01:29
中国人叫它“土豆”,来了一个外国人叫它“马铃薯”(Potato),请问它们的形态,属性,以及成分和营养马 ...

谢谢李先生的回复。先生说:“中医的藏象肾,和西医的解剖肾,是“两个东西”叫了一个名字。这里的“两个东西”,是指中西医概念里各自的内涵。”那么先生认为中医的肾和西医的肾有什么区别呢?一个人患了哮喘病,中医认为是肺病,西医认为是什么病呢?西医的肺脏和中医的肺脏也是两个东西吗?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13 15:19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10-13 10:33
癃闭,轻者开宣肺气,重者温肾或滋肾
既然,可以从肺上治,那么,不足以说明膀胱与肾的关系
还有从肝脾 ...

这个问题提得好,只是在这里未必能讨论下去,要讨论下去,中医理论里许多矛盾之处都会暴露出来。一般的解读是,膀胱的病变,在严重时,都属于肾的病变,要从肾论治,所以说肾与膀胱相表里。

其实这个说法,细究起来,也说不下去。中医辨证论治中,几乎所有的病变,到了严重时,都与肾有关。肾与膀胱相表里的说法就站不住了,肾者水脏的说法也站不住了,麻烦多着呢。太白先生如果想要探讨个究竟,恐怕过去许许多多概念都要颠覆。

要颠覆这些概念不太难,我找出来许多可颠覆之处,可是破坏容易建设难,真要把旧的都颠覆了,建立新的脏腑学说,我是没有这个能力。
前两天看见您哪个形器论,觉得可以试试,您可以以“形气论”为基础,展开论述。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0-13 15:21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0-13 13:02
谢谢李先生的回复。先生说:“中医的藏象肾,和西医的解剖肾,是“两个东西”叫了一个名字。这里的“两个 ...

哮喘病,如果定位,中医西医都说是肺病,这个没有区别。但认识病理时,中医西医就大不相同。中医辨证,哮喘病的根本是肾虚,而西医没有联系到肾脏。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0-13 15:39
      要颠覆这些概念不太难,我找出来许多可颠覆之处,可是破坏容易建设难,真要把旧的都颠覆了,建立新的脏腑学说,我是没有这个能力。
                    ==========================
   回复:
   正因为如此,中医才能够屹立在世界,不仅中国人看中医,外国人也看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能够废除吗?!西医传入中国,中医走向世界!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0-13 15:53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10-13 07:54 编辑

                看看什么是诡辩术!
            以下是我的发言:
             【奇恒之腑,对于人体的作用没有像五脏六腑那样明确地使用阴阳五行归类,这说明《内经》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因为如此,才把他们称之为奇恒之腑,即不同于正常的情况。
    奇恒之腑通过气血津液、血脉经络与五脏六腑发生联系,构成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不能够教条主义的看待奇恒之腑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世界上的事物,有常即有变,有恒即有奇。人体的奇恒之腑都不是独立的,自成系统的器官,它们都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老师不顾及全文的中心意思,只引用了【奇恒之腑,对于人体的作用没有像五脏六腑那样明确地使用阴阳五行归类,这说明《内经》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因为如此,才把他们称之为奇恒之腑,即不同于正常的情况】
    而在这一段话里,她又做了错误的误导!把“没有明确的使用”去掉,变成了“没有……使用阴阳五行归类!
     提醒各位,在与李瑜锦老师的讨论中,要时时刻刻提防他的这个诡辩伎俩!把1%的可能性无限放大,诡辩成100%必然性!断章取义,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完全不顾及文章的主题意思,歪曲主题意思,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李老师是一个高明的诡辩者,而且得心应手,随手拈来!我会随时揭露他的鬼把戏!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10-13 16:02
llyyjj 发表于 2015-10-13 15:19
这个问题提得好,只是在这里未必能讨论下去,要讨论下去,中医理论里许多矛盾之处都会暴露出来。一般的解 ...

《内经》一点也不矛盾,矛盾的是中医教材。
溯本逐源,理顺脉络,是中医可资发展的必由之路。
任何学科都有这种现象,经典理论屹立不倒,发展的理论过眼云烟,直到新的进步的理论诞生。
反中医的人,故意掩盖这一点,以时代进步为幌子,直接攻击中医经典。
可中医界也是这样认为,这样的话,中医就得一直矛盾下去。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10-13 16:31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10-13 16:02
《内经》一点也不矛盾,矛盾的是中医教材。
溯本逐源,理顺脉络,是中医可资发展的必由之路。
任何学科 ...

还得怎么讲?《形器论》就是专门贴给李老师的。就引起黄中正先生关注。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13 18:13
llyyjj 发表于 2015-10-13 07:21
哮喘病,如果定位,中医西医都说是肺病,这个没有区别。但认识病理时,中医西医就大不相同。中医辨证,哮 ...

说得好,赞一个。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13 18:18
llyyjj 发表于 2015-10-13 07:19
这个问题提得好,只是在这里未必能讨论下去,要讨论下去,中医理论里许多矛盾之处都会暴露出来。一般的解 ...

肾与膀胱相表里,不只是功能上的联系,更因为存在着结构上的联系。这方面,中西医的认识是一致的。肾主水,中西医也是一致的。这个是没有值得怀疑的。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0-31 12:55
ksjyjs 发表于 2015-10-31 03:54
西医解剖学中的肾就是俗称的腰子,而中医肾主骨从面色中看到为黑色的幅射光场中的固有频率,所以中医有气 ...

谢谢ksjyjs先生的参与和赐评。先生所说有理。人体的许多生理、病理活动,都是可因通过光电仪器测试到和测量的。祝贺先生在医学的光电应用方面不断做出新的业绩。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