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医学衷中参西录续---中医鬼谷子医经》连载之4【内科篇】(老青龙汤)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医鬼谷子    时间: 2015-7-21 00:06
标题: 《医学衷中参西录续---中医鬼谷子医经》连载之4【内科篇】(老青龙汤)
内 科 篇

  老青龙汤

  法夏10克  生白芍10克  桂枝10克  炙甘草10克  干姜6克   细辛3克  五味子6克  人参10克  蛤蚧6克  紫石英15克(先煎)
  治体弱肾虚,寒饮停肺之或咳或喘,痰多而稀或成泡沫状,不得平卧,或喘不得眠,舌苔白滑,脉沉迟或弱者。
  此方为《伤寒论》小青龙汤去麻黄,加人参,蛤蚧,紫石英而成,专门针对年老体弱肺肾两虚,寒饮停肺之证而设,故曰老青龙汤。
  方中干姜温以化饮,细辛辛以散寒,五味子酸以敛肺,凡水饮射肺之咳喘,三药合用,无不效验,是为临床温肺化饮之经典药对!法夏祛痰和胃而散结,防饮成痰;桂枝振胸阳而助干姜温化之功;生白芍益阴血而敛津液,为佐制之用;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人参大补元气而扶正;紫石英温肺平喘,温肾助阳,镇心安神,对肺寒气逆,痰多咳喘而兼有肾阳亏虚者尤为适用,实乃画龙点睛之妙笔也!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平喘,以摄气之下元。诸药合用,扶正祛饮,肺肾两补,咳喘自平也。
  紫石英,甘,温。归心,肺,肾经。《神农本草经》:“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温中,轻身延年。”此药纳入此方,真神来之笔也!
  或问曰:补肾纳气之品甚多,如补骨脂,核桃,肉桂,冬虫夏草等,何故独用蛤蚧耶?
  答曰:补骨脂,核桃虽可补肾纳气,但其力过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此方为速效之方,故不用之;肉桂研粉吞服效价高于汤药后下者,而粉末者不利于咳喘之人,故弃用之;冬虫夏草虽肺肾两补,且能纳气,然其过于昂贵,实不易普及也;至于沉香,磁石之辈,虽皆能纳气,然全无补肺肾之功也;唯蛤蚧只归肺肾二经,专走二脏,补肺益肾之力专,纳气平喘之功强,且其为血肉有情之品,能益精血,与人参同用以助其补益之功也。用药之妙,贵在一药多用,尽用其功,但观蛤蚧在此之用,诚可见一斑也!
  2010年夏,安徽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住院部干部病房心血管科,科室主任安徽名医胡业彬查房,愚与恩师姚淮芳随查,某媪,82岁,咳喘月余,西药中药尽用,皆无效。管床医师何佳知愚擅中医,遂交于愚处理之。愚细查之,此媪体弱住院已有三年之久,咳喘白色泡沫状痰涎,喘不得卧,夜不得眠,观其舌苔黄腻而滑,脉象芤数,但观其穿棉袄于炎热之夏。愚查其服过之中药三十余剂,皆清热化痰之品,清金化痰之类,愚窃以为大谬矣!虽其舌苔黄腻而滑,脉象芤数,似有热象,然其咳喘乃为白色泡沫状痰涎,况其穿棉袄于炎热之夏,故愚以为其乃真寒假热,实则为寒饮停肺,肺肾两虚,寒极而热,故舌苔黄腻而滑,脉象芤数。如此简单之真寒假热缘何会被其他医生投以清热化痰之品,清金化痰之类耶?愚思之,芤数之脉是否被其认为是滑数之脉?滑数者如珠走盘,往来流利而数;芤数者中空如葱而数。滑数为湿热或痰热;而芤者主“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芤数为虚证是也,此二脉可谓天壤之别!中医基础之重要可见一斑!至于舍脉从症,舍症从脉,舍舌从脉,舍脉从舌,真寒假热,假热真寒,上寒下热,上热下寒,寒包热,热包寒等等,临证需仔细观察,去伪存真,明察秋毫,方能准确辨证论治,不至于沦为误人之庸医也!老青龙汤便是愚在此种情况之下所创。愚以为咳喘白色泡沫状痰涎者必为寒饮,然此媪并无表证,故不能投以小青龙汤原方,须去麻黄,又其住院三年,咳喘月余,年岁已过八旬,肺肾两虚无疑,又久病及肾,肾不纳气必有之,故加人参以大补元气,紫石英温肺平喘,温肾助阳,镇心安神,蛤蚧补肾纳气,又助人参益精血,此方即成,因其治疗老人体虚咳喘,又为小青龙汤变化而来,故命名为老青龙汤。然此媪穿棉袄于炎热之夏,舌苔黄腻而滑,脉象芤数,寒极生热之象尽显,故在老青龙汤基础上加黑附子30克以助火散寒,则假热自退,此《黄帝内经》之热因热用也。遂投方如下:法夏10克  生白芍10克  桂枝10克  炙甘草10克  干姜6克   细辛3克  五味子6克  人参10克  蛤蚧6克  紫石英15克(先煎)黑附子30克  服药后两剂痊愈,皆为之奇!正所谓“吃药不对方,吃药用船装”,观此病案,诚如是也!
  2011年冬,武汉张胜兵中医门诊部,某翁,78岁,咳喘不得卧半月余,西医予以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氨茶碱一周,皆无效,遂慕名寻求中医于愚之门诊,愚观其痰多而稀,咳引腰痛,舌苔白滑,脉沉迟。愚不假思索,立投老青龙汤原方,一剂痊愈!由于此方在临床中创造多次奇效之验案,愚不敢私藏,且归属肺系咳喘门,故愚将此方列于内科篇第一个方剂,望能多造福于人类。

临江仙
老青龙汤

  干姜细辛五味,温肺化饮最贵!法夏桂枝炙甘草,助阳化痰好,白芍生用早。     大补元气人参,纳肾气蛤蚧真。老人体弱又咳喘,寒饮停肺转,石英紫色选!

作者: 中医鬼谷子    时间: 2015-7-21 00:08
由于白天可能没有时间发帖,现在已经过了12点,我就先把21号的连载先发上来吧
作者: bianji    时间: 2015-7-21 00:57
谢谢,辛苦了
作者: 中医鬼谷子    时间: 2015-7-21 15:01
感谢泰然居士!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15-7-22 11:20
中医鬼谷子 发表于 2015-7-21 15:01
感谢泰然居士!

不客气,希望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5-7-22 14:04
... 某媪,82岁,咳喘月余,西药中药尽用,皆无效。管床医师何佳知愚擅中医,遂交于愚处理之。愚细查之,此媪体弱住院已有三年之久,咳喘白色泡沫状痰涎,喘不得卧,夜不得眠,观其舌苔黄腻而滑,脉象芤数,但观其穿棉袄于炎热之夏。愚查其服过之中药三十余剂,皆清热化痰之品,清金化痰之类,愚窃以为大谬矣!虽其舌苔黄腻而滑,脉象芤数,似有热象,然其咳喘乃为白色泡沫状痰涎,况其穿棉袄于炎热之夏,故愚以为其乃真寒假热,实则为寒饮停肺,肺肾两虚,寒极而热,故舌苔黄腻而滑,脉象芤数。如此简单之真寒假热缘何会被其他医生投以清热化痰之品,清金化痰之类耶?愚思之,芤数之脉是否被其认为是滑数之脉?滑数者如珠走盘,往来流利而数;芤数者中空如葱而数。滑数为湿热或痰热;而芤者主“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芤数为虚证是也,此二脉可谓天壤之别!中医基础之重要可见一斑!


理论上,号脉是为了辨证,就文中所述黑体字部分,不用号脉都应知道是虚证,滑数之脉不可能出现在此等病患身上,这应该是属于常识范畴。如果脉诊的结果连常识都不如,这不是中医基础问题,而是中医教育的失败。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5-7-22 15:27
谢谢张先生以临床秘验示人啊,谢谢!


先生云“此方为《伤寒论》小青龙汤去麻黄,加人参,蛤蚧,紫石英而成”。在下私下琢磨,如果此方不去麻黄,会是什么景象呢?不知先生可否指点一二?
再次感谢先生

作者: 王叔文    时间: 2015-7-22 20:15
欢迎张先生光临!
作者: 中医鬼谷子    时间: 2015-7-22 20:32
梁常兵 发表于 2015-7-22 15:27
谢谢张先生以临床秘验示人啊,谢谢!

感谢梁老师关注!此方所设之证并无表证,小青龙之证乃外寒内饮,如果此病初发,表证明显,或可加之,晚辈愚见,望梁老师指点为感!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5-7-23 08:04
中医鬼谷子 发表于 2015-7-22 20:32
感谢梁老师关注!此方所设之证并无表证,小青龙之证乃外寒内饮,如果此病初发,表证明显,或可加之,晚辈 ...

谢谢先生回复,谢谢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5-7-23 12:04
此媪体弱住院已有三年之久,咳喘白色泡沫状痰涎,喘不得卧,夜不得眠,观其舌苔黄腻而滑,脉象芤数,但观其穿棉袄于炎热之夏。愚查其服过之中药三十余剂,皆清热化痰之品,清金化痰之类,愚窃以为大谬矣…

一一慢支肺气肿肺心病,若是急性发作继发感染(出现表证),当用抗生素。若后期仍然喘咳,特别是咳轻喘重,此时多半以心肺功能不全为当前疾病的主要矛盾,呼吸气道的高反应状态,缺氧,心功能不全,机体虚弱等,此时继续强调抗生素或清热,是不得当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5-7-23 12:20
欢迎张先生!论坛欢迎新生力量,欢迎新观点,新思想,特别是能够帖近临床,贴近实践,贴近辨证论治的新文章,新观点,新思想!
作者: 中医鬼谷子    时间: 2015-7-23 12:24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5-7-23 12:04
此媪体弱住院已有三年之久,咳喘白色泡沫状痰涎,喘不得卧,夜不得眠,观其舌苔黄腻而滑,脉象芤数,但观其 ...

陈老师高见!
作者: 中医鬼谷子    时间: 2015-7-23 12:24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5-7-23 12:20
欢迎张先生!论坛欢迎新生力量,欢迎新观点,新思想,特别是能够帖近临床,贴近实践,贴近辨证论治的新文章 ...

谢谢陈老师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7-23 16:26
中医高手出江湖,论坛虎将普新篇。
作者: 奔月    时间: 2015-7-27 08:17
功底深厚组方严谨,真挚交流无私奉献,感谢分享
作者: 中医鬼谷子    时间: 2015-7-28 12:36
奔月 发表于 2015-7-27 08:17
功底深厚组方严谨,真挚交流无私奉献,感谢分享

晋老师抬举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