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二、五行配五脏的由来-《内经时代》补注 [打印本页]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4 17:14
标题: 二、五行配五脏的由来-《内经时代》补注
<内经>时代》补注(第五节草稿)

赵洪钧著  金栋(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补注


第五节  儒家思想和《内经》

                                二、五行配五脏的由来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4 17:15
金栋按:赵先生的另一本著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三讲五行学说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三、五行与医学结缘》亦有此内容,可参看。

赵先生在该书中说:五行与医学结缘,最关键的一步是五行附五脏。因为,五行不与人体发生关系或泛泛地发生关系,还不算是医学理论。这一步是怎样完成的呢?

原来,它源于儒家的祭礼。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4 17:17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5-7-20 23:38 编辑

【原文】阴阳五行说混一之后,先是象邹衍那样鼓吹“五德终始”,为改朝换代服务。一经汉室统治稳固,这种学说就得再改进。于是,它组织的更加严密,网络许多内容,意图指导一切政令。结果出现了所谓“月令-各季各月政府应该干什么大事,发布什么政令。

“月令”是有一个完善过程的。现存最复杂的“月令”,在《礼记》中。从医家观点看,《礼记》中五行和五脏搭配的关系与《内经》不同。它是:木配春配脾,火配夏配肺,土配夏配心,金配秋配肝,水配冬配肾。只有肾属水与《内经》同。这作何解呢?下面列一表先看“月令”发展情况,然后再略作分析考证。“月令”内容很繁琐,需先读一段原文,才知道下表的意思。《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如下: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4 17:19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5-7-20 23:40 编辑

【补注】

⑴月令《汉典》云:“1.《礼记》篇名。礼家抄合《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而成。所记为农历十二个月的时令、行政及相关事物。后用以特指农历某个月的气候和物候。”

《礼记正义·月令》郑玄注:“陆曰:此是《吕氏春秋》十二纪之首,后人删合为此纪。”孔《疏》:“按郑目录云:名曰《月令》者,以其纪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也,《礼》家好事抄合之,后人因题之名曰《礼记》,言周公所作。其中官名、时、事,多不合周法。此于《别录》属《名堂阴阳纪》。”


孙希旦《礼记集解》:“愚谓是篇虽祖述先王之遗,其中多杂秦制,又博采战国杂家之说,不可尽以三代之制通之。然其上察天时,下授民事,有唐、虞钦若之遗意。”

黎翔凤《管子校注卷第三·幼官第八》:“陈澧云:《管子·幼官篇》、《四时篇》、《轻重己篇》,皆有与《月令》相似者。四时篇‘春行冬政则雕’云云,尤与《月令》无异,故《通典》云:‘《月令》出于《管子》。’其书虽不韦之客所作,其说则出于《管子》也。汉儒以《月令》为周公所作,郑君不从其说,以《月令》之文明见于《吕氏春秋》,不能舍此实据,而以空言归之周公也。”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云:“又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述每年夏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事物,并把各类事物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比最早的行事月历《夏小正》丰富而系统。”


金栋按:月,指天文节气。令,指国家政令。本篇的内容,是依据一年的十二个月,逐月记载当月的天象特征、物候变化,所主的神与物,天子所宜的居处、车马、服饰、饮食和器具,应当实施的国家政令,以及国家政令违反时令将招致的灾害等。

“天人合一”是古代哲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思想,其具体运用便是古人所说的“因天时,制人事”,“上察天时,下授民事”。《月令》一篇便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按照现代天文学的观点,《月令》一篇中的许多内容早已过时,而且不少内容已被证明是不科学的,但其中贯穿的“因天时,制人事”的思想仍值得后人借鉴。

《月令》一篇的来源,多认为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吕氏春秋·十二纪》,因此成文年代当在战国末期。(儒家道家经典全释,艾钟、郭文举注译《礼记》,大连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4 17:21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5-7-20 23:43 编辑

⑵“月令”是有一个完善过程的:或由《管子·幼官篇、四时篇、五行篇、轻重己篇》(雏形)→《吕氏春秋·十二纪》→而成《礼记·月令》成熟)。

⑶礼记《汉典》云:“中国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汉初儒家礼仪论著的总集。内容包括礼制和儒家哲学两部分,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物制度、典礼、祭祀、教育、音乐和儒家学说的重要参考书。《汉书·艺文志》著录131篇,西汉戴德删为85篇,名《大戴礼记》。他的侄子戴圣又删为49篇,名《小戴礼记》,收入‘十三经‘中。其中《中庸》、《大学》、《礼运》等篇是儒家重要的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金栋按:《十三经概论·第五编仪礼礼记概论·第二章礼记解题》:“《礼记》则是‘记’,非‘经’。
《礼记》本有二部,一为戴德所辑,谓之《大戴礼记》,凡八十五篇;一为德从兄子圣所辑,谓之《小戴礼记》,凡四十九篇(见《礼记正义序》引郑玄《六艺论》)。今存十三经中,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已仅存北周卢辨所注之三十九篇矣。二戴之《礼记》,不著录于《汉书·艺文志》。《汉志》‘礼’类但有《记》百三十一篇。《经典释文叙录》引晋陈绍《周礼论序》曰:‘戴德删古礼二百四篇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圣删《大戴礼》为四十九篇,是为《小戴礼》。后汉马融、卢植诸家考诸家同异,附戴圣篇章,去其繁重,及所叙略,而行于世,即今之《礼记》是也。’……
则《礼记》各篇,大都采自他书,要为周秦间作品,撰辑或始自叔孙通,后来亦必有所增损,而其为四十九篇之定本,则似在戴圣时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4 17:23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5-7-20 23:43 编辑

⑷土配夏:当为“土配季夏”。赵先生于“夏”前脱一“季”字。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4 17:23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5-7-20 23:44 编辑

⑸这作何解呢因为《尚书》有今古文之分,结果导致五脏附五行说法不一。《月令》的配属与古文《尚书》同。《内经》的配属与今文《尚书》同,如此而已。实际上,赵先生于本节后面内容中已作了解释。

金栋按:许慎《五经异义·五脏所属》:“今《尚书》欧阳说:‘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肾,水也。’古《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许慎案:《月令》‘春祭脾,夏祭肺,季夏祭心,秋祭肝,冬祭肾’,与古《尚书》同。”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7-14 19:50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7-14 19:55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7-14 17:17
【原文】阴阳五行说混一之后,先是象邹衍那样鼓吹“五德终始”,为改朝换代服务。一经汉室统治稳固,这种学 ...

   阴阳五行说混一之后,先是象邹衍那样鼓吹“五德终始”,为改朝换代服务。一经汉室统治稳固,这种学说就得再改进。于是,它组织的更加严密,网络许多内容,意图指导一切政令。结果出现了所谓“月令-各季各月政府应该干什么大事,发布什么政令。

“月令”是有一个完善过程的。现存最复杂的“月令”,在《礼记》中。从医家观点看,《礼记》中五行和五脏搭配的关系与《内经》不同。它是:木配春配脾,火配夏配肺,土配夏配心,金配秋配肝,水配冬配肾。只有肾属水与《内经》同。这作何解呢?下面列一表先看“月令”发展情况,然后再略作分析考证。“月令”内容很繁琐,需先读一段原文,才知道下表的意思。《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如下:———————————————————————————————————————————————————————————           由这个事实可见:古人一开始用五行配五脏,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没有准则,非常随意,乱套一气。最后就看谁配的能流传后世。

       若不是医史名家赵洪钧先生揭示此事,中医界还要继续蒙在鼓里,还在迷信古人高明。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4 19:55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7-14 13:23
⑷这作何解呢:因为《尚书》有今古文之分,结果导致五脏附五行说法不一。《月令》的配属与古文《尚书》同。 ...

       许慎《五经异义·五脏所属》:“今《尚书》欧阳说:‘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肾,水也。’古《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许慎案:《月令》‘春祭脾,夏祭肺,季夏祭心,秋祭肝,冬祭肾’,与古《尚书》同。”
——————————————————————————————————————————
      给迷信五行者当头棒喝。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4 21:56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7-14 11:55
许慎《五经异义·五脏所属》:“今《尚书》欧阳说:‘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 ...

你把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的关系搞清楚了,再棒喝别人!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4 21:56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4 22:32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7-14 18:34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7-14 13:23
⑷这作何解呢:因为《尚书》有今古文之分,结果导致五脏附五行说法不一。《月令》的配属与古文《尚书》同。 ...

中医理论使用了五行学说的早期,让中医学脱离了“鬼神”这个迷信,但后来却又很快陷入了“五行”这另一个迷信。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7-15 05:25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7-15 05:32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7-14 22:32
中医理论使用了五行学说的早期,让中医学脱离了“鬼神”这个迷信,但后来却又很快陷入了“五行”这另一个 ...
       我平时很少谈论五行,因为五行学说就象一个多余的赘生物,是中医理论中最糟糕的理论。讨论它没啥实际价值,有它用处不大,没它也不受影响。看到金栋先生的介绍,我不得不说几句。
         我认为,五行如果在中医理论中确实真有使用价值的话,完全可以继续使用。
      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只看到有人迷信五行,但却没有人能说出它的使用价值来,这便是历代医家质疑五行的原因。
      金栋先生引用医史名家赵洪钧先生论述,揭示出五行配五行早期的乱套一气的证据,无疑给大家一剂清醒剂。
      所谓五脏相生相克理论,只是一个空洞的模型,讲不出道理。通常只有一个“肝克脾”可以应用,其他都经不起推敲。实际上,肝乘脾完全可被中医另一理论“肝为五脏之贼”所代替。

      不知哪位能够从道理上说清五行的临床意义。若说得有道理,任何人反五行都不会成功。我们期待中医界能否有这样的人才出现。
      必须清楚,谈五行不是谈出处,也不是空谈,而是要结合临床实际才有意义。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7-15 06:24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7-14 22:48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7-14 21:25
我平时很少谈论五行,因为五行学说就象一个多余的赘生物,是中医理论中最糟糕的理论。讨论它没啥实 ...

非常赞赏王锡民先生的这段话:“能够从道理上说清五行的临床意义。若说得有道理,任何人反五行都不会成功。我们期待中医界能否有这样的人才出现。   必须清楚,谈五行不是谈出处,也不是空谈,而是要结合临床实际才有意义。” 这段话可谓真知灼见,振聋发聩!
一,五行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成分,千百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医疗实践中,都与中医同在共存着。中医学和五行学说到底谁更需要谁?
二,现在人研究或者评判五行学说的功过是非,应该主要依靠“五行的临床意义”,而不是无休止的众说纷纭和脱离临床实际的七考八证。
三,五行学说有没有道理?是不是合乎客观规律?有没有医学价值?是不是能为临床服务?这些都要靠事实说话,而不是靠一通又一同通“空谈”。
四,邹衍和董仲舒等人,用五行学说演绎社会演变,为封建统治服务; 邵伟华等人用五行学说演绎生辰八字,预测吉凶祸福,那与医学无关。不要与之混为一谈。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5-7-15 08:11
理论是可以创造的,所以不可如此考证而去否定。

但是是否有价值,要从中医的原始著作去认识。

很多人读书,往往是本末倒置,捡芝麻而丢西瓜。阴阳,五行之类,目前的原始著作以素问为祥,其在素问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地位?究竟读懂没有?作者写作时要表达什么意思?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5-7-15 08:22
很多概念都是后人杜撰的。譬如,肾阳虚,肝阳亢之类的。作为中医理论的原创著作,素问中就从来没有这样的概念。以讹传讹而写入教材,皆因随心所欲乱解原著之故。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5-7-15 08:40
乱七八糟的概念满天飞,是江湖术士的流习。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7-15 08:48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5-7-15 08:49 编辑

本末倒置。正本清源,追本溯源,继续挖。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7-15 08:5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7-15 08:54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7-15 06:24
非常赞赏王锡民先生的这段话:“能够从道理上说清五行的临床意义。若说得有道理,任何人反五行都不会成功 ...

      千先生所言有道理。
      说清五行在临床上的实际意义,才是重中之重。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5-7-15 09:00
王叔和撰次伤寒论,其弟子作注,撰用素问,也没有引用什么离谱的概念。

可见我们现在很多人,远远不如王叔和,很多人缺少医学家的基本素质。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5-7-15 10:33
要学习张仲景,王叔和等先贤的治学态度。

即使认为某些东西不正确,也不是去否定,或者攻击。而选取有用的谨慎引用在自己的著作中。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5-7-15 16:25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7-15 06:24
非常赞赏王锡民先生的这段话:“能够从道理上说清五行的临床意义。若说得有道理,任何人反五行都不会成功 ...

说的好。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5 18:15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7-15 05:25
我平时很少谈论五行,因为五行学说就象一个多余的赘生物,是中医理论中最糟糕的理论。讨论它没啥实 ...

其实,只要有足够的理性和临床经验,就不难发现,五行学说对中医体系基本上限于五脏五腑说的理论意义。五行生克乘侮之说,不足以统帅药物、方剂、诊法和治则,因而不足以指导临床。只是因为近2000年的传统影响,大多数人不会发现或不愿意明确指出这一点。(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三讲五行学说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5 19:02
       【其实,只要有足够的理性和临床经验,就不难发现,五行学说对中医体系基本上限于五脏五腑说的理论意义。五行生克乘侮之说,不足以统帅药物、方剂、诊法和治则,因而不足以指导临床。只是因为近2000年的传统影响,大多数人不会发现或不愿意明确指出这一点】
=============================================
     回复:
   1    把五行改为“阴阳”,看看这段话是不是也成立!
   2     一个临床医生完全可以凭自己的经验治疗病人,不学习任何理论都可以做到!
   3     一个临床医生总得有一个老师教他吧,这个老师也不懂阴阳五行?!
   4    老师教给他的第一个处方中用不用四气五味,这个处方的治则寒者热之,虚则补其母等等原则?!
   请先生们深入的想想!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5 19:04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7-15 10:15
其实,只要有足够的理性和临床经验,就不难发现,五行学说对中医体系基本上限于五脏五腑说的理论意义。五 ...

    这个“理性”是什么?!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5 19:10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7-15 15:02
【其实,只要有足够的理性和临床经验,就不难发现,五行学说对中医体系基本上限于五脏五腑说的理论 ...

治则寒者热之,虚则补其母等等原则?
————————————————————
寒者热之,属阴阳学说范畴;虚则补其母,属子虚乌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5 19:14
         还是老问题:阴阳五行学说存在不存在!阴阳、五行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关系?
      即就是阴阳、五行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学说,阴阳必定是阴阳五行学说中的阴阳,五行必定是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五行,否定五行,必然否定阴阳五行学说,阴阳还能够存在么?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
      唯一的结论是,阴阳五行学说全部否定!或者全部肯定,没有中间路线!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5 19:33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7-15 15:14
还是老问题:阴阳五行学说存在不存在!阴阳、五行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关系?
      即就是阴阳、五 ...

有阴阳学说,有五行学说,何来阴阳五行学说?
有社会主义,有资本主义,还有社会资本主义?
有毛泽东思想,有蒋介石思想,难道还会有毛泽东蒋介石思想不成?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5 19:47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7-15 11:33
有阴阳学说,有五行学说,何来阴阳五行学说?
有社会主义,有资本主义,还有社会资本主义?
有毛泽东思 ...

       先生说:从来就没有阴阳五行学说!是这个意思吧!请先生确定一下,以免我理解错误。
     先生的意思是:阴阳、五行敌对的两个学说?请先生确定一下!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5 19:56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7-15 15:58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7-15 15:47
先生说:从来就没有阴阳五行学说!是这个意思吧!请先生确定一下,以免我理解错误。
     先生的 ...

是。
作者: 谈玄说虚    时间: 2015-7-15 20:06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7-15 19:33
有阴阳学说,有五行学说,何来阴阳五行学说?
有社会主义,有资本主义,还有社会资本主义?
有毛泽东思 ...

有中医,有西医,还有仁海中西医嘛。
作者: 杏园春    时间: 2015-7-15 20:43
千秋雪版主这句话很到位:“必要的考证是可以的,但是无事生非,辣一个简单的问题搞得乱七八糟,实属庸人自扰。”!



请问河间金栋先生:你这样的考证到底是为了说明什么?意义何在?请简单总结一下!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5 20:50
杏园春 发表于 2015-7-15 16:43
请问河间金栋先生:你这样的考证到底是为了说明什么?意义何在?请简单总结一下!

还原历史,认清真相。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5 21:29
         先生确定:从来就没有阴阳五行学说。

   514,仁海中西医发帖:
            老先生,【我何时何地要否定阴阳五行了】?再提醒您一次:俺主张废除的只是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灵魂,如何能否定得了?
     下次再出现如此概念混乱的低级错误,对不起,俺就认为您是故意的。

         仁海先生,两次发帖是不是矛盾了!既然先生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根本不存在,怎么又说:,【我何时何地要否定阴阳五行了】?请先生现在确定一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5 21:3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7-15 17:29
先生确定:从来就没有阴阳五行学说。

   5,14,仁海中西医发帖:            老先生,【我何 ...

请问先生:阴阳学说是何时引进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学说是何时引进的?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5 21:58
杏园春 发表于 2015-7-15 20:43
千秋雪版主这句话很到位:“必要的考证是可以的,但是无事生非,辣一个简单的问题搞得乱七八糟,实属庸人自 ...

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是很难读懂《内经》的。

要想读懂《内经》,当读《内经时代》;要想读懂《内经时代》,就必须读那个时代的经、史、子、集,以释疑解惑,客观、公正的看待《内经》这部中医经典。或是或非,或褒或贬,明智者自有公断。

赵洪钧先生考证认为:《内经》以阴阳五行为最高理论,《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体系,《内经》的方法是比类取象方法。


刘明武先生考证认为:中医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医术。但中医首先是文化,是哲学。只有站在中华文化与中国哲学的立场上才能解读《内经》这部中国医学的奠基之作。从根本上说,中医是文化,是哲学,是以道为根演化出的医术。

本人认为:欲穷其远流,知其所以,必须精研《内经》;其方法之一便是考证之学。所谓的考证:《辞海》云:“依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刘因《夏日饮山亭》诗:‘人来每问农桑事,考证床头种树篇。’姚鼐(nai)《复秦小岘书》:‘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异趣而同为不可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5 22:04
比如,《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这个饱受争议的经典名句,是糟粕还是精华,是科学还是瞎说?读读《内经》时代的经书、子书等,或可找到答案。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5 22:06
再比如,《灵枢·邪客》:“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等,亦读读《内经》那个时代的经书、子书等,或可找到答案。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5 22:10
赵洪钧先生说:“五行为什么与五方、五季那样配,至今没人说清楚。北方水、南方火、东方木、西方金、中央土,靠常识说不通。四季为配五行改为五季尤难为常人接受。”读读《内经》那个时代的作品,比如经书、子书等,或可找到答案。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5 22:13
《白虎通·五行》:“人有五脏六腑何法?法五行六合也。人目何法?法日月明也。”

五脏法五行,六腑法六合。两目法日月。

金栋按:《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六合,即上下四方,然六腑当法六律,一说法六气。

《灵枢·经别》:“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

《灵枢·邪客》:“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

《白虎通卷八·性情》:“人本含六律五行之气而生,故内有五藏六府。”

《五行大义·卷之三·第十四论杂配·四者论配藏府》:“藏府者,由五行六气而成也。藏则有五,禀自五行,为五性。府则有六,因乎六气,是曰六情。”

由此可见,五脏之五,来自五行。六府之六,乃应六律。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5 22:22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7-15 06:24
非常赞赏王锡民先生的这段话:“能够从道理上说清五行的临床意义。若说得有道理,任何人反五行都不会成功 ...

五行是汉代的思想律,《内经》是那个时代的作品,《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读《内经》则会发现,其理论体系更多地是天人相应体系,其方法是比类取象方法。其类比推演的结果,则是或然性,即不确切。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5 22:26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难道人长两个眼睛就是为了与日月相配吗?读读《内经》那个时代的经书、子书等,是否可以找到答案?

考镜源流,辨章学术,欲知其所以然也。求知、求理、求真也。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5 22:31
赵先生说:形式逻辑有三种推理方法,即演绎、归纳和类比。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属于必然性推理。即只要前提真,推出的结果必然真。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是或然性推理。即前提真,推论不一定真。类比是从特殊到特殊,更是或然性推理。总之,对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要时常保持警惕。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5 22:34
天人相应,未必皆然。但《内经》那个时代就是如此,当时的主流观点则认为是非常科学的。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5 23:03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7-15 18:26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难道人长两个眼睛就是为了与日月相配吗?读读《内经》那个时代的经书、子书等,是 ...

考镜源流,辨章学术,欲知其所以然也。求知、求理、求真也。————————————————————————————————
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5 23:07
      【《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读《内经》则会发现,其理论体系更多地是天人相应体系,其方法是比类取象方法。其类比推演的结果,则是或然性,即不确切。】
=========================
      回复:
    1    【《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是阴阳五行理论,而不是阴阳理论、五行理论!
    2     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理论使用的方法是取象比类,取象比类只具有或然性而不具备必然性,这是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是这种或然性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际反复验证、修正、反复排列组合,理论推导,才形成了完整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把或然性锤炼成了比较高的必然性!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7-15 23:12
只有系统读《内经》,然后细品其所指,才知道《内经》阴阳五行的理论与其在临床意义。内经始终没有过五行配五脏。

补充内容 (2015-7-16 10:36):
如果把个人的理解说成是“配”,恐怕内经的原意不会同意的。
作者: googooeyes    时间: 2015-7-15 23: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7-15 23:57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7-15 18:15
其实,只要有足够的理性和临床经验,就不难发现,五行学说对中医体系基本上限于五脏五腑说的理论意义。五 ...

太白侠按,赵洪钧老先生,蛮有趣的。从炫耀辨证,吹捧病机,吹捧病机十九条,吹捧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之后否定五行,当然还有五运六气。
赵洪钧老先生,训诂没训诂出来,没有五运六气哪来的病机十九条,没有病机十九条哪来的病机,没有病机你靠什么吹嘘所谓审机就是辨证,没有以上这些哪来的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
赵洪钧老先生,训诂没训诂出来,病机十九条只讲六气,未讲五行,刘完素开篇就错了?
赵洪钧老先生,训诂没训诂出来,病机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洪钧老先生,辨证收集症候,望闻问切之五色、五音、五声、五味、五脉、五季、五淫、五志、五神、五窍、五体、五化、五精、五脏你是怎么辩出个所以然的?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7-16 00:03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7-15 22:22
五行是汉代的思想律,《内经》是那个时代的作品,《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读《内经》则会发现, ...

能不能规范一下术语,什么叫比类取象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7-16 00:03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7-15 22:31
赵先生说:形式逻辑有三种推理方法,即演绎、归纳和类比。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属于必然性推理。即只要前提 ...

既然讲必然性,何不讲讲西医为什么搞有效率?量子力学为什么引进统计学?波粒二象性怎么必然?轻轻滴张开你们的命门,看看科学的世界有多大。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5-7-16 08:23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7-15 23:12
只有系统读《内经》,然后细品其所指,才知道《内经》阴阳五行的理论与其在临床意义。内经始终没有过五行配 ...


“《内经》始终没有过五行配五脏”,所以,赵先生说:“五行与医学结缘,最关键的一步是五行附五脏。因为,五行不与人体发生关系或泛泛地发生关系,还不算是医学理论。这一步是怎样完成的呢?原来,它源于儒家的祭礼。”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6 09:29
       “《内经》始终没有过五行配五脏”,
===========================================================
       请先生把这句话再讲明白点,谢谢!
      是不是“《内经》始终没有【说过或者讲过】过五行配五脏”?“《内经》始终没有【存在】过五行配五脏”?“《内经》与五行配五脏【无关)”?
      请不吝赐教,谢谢!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5-7-16 09:36
若如此考证,则在没有文字之前,什么都没有记录的。


考证与是非无关!这是常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7-16 10:12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7-16 00:23
“《内经》始终没有过五行配五脏”,所以,赵先生说:“五行与医学结缘,最关键的一步是五行附五脏。因 ...
《内经》始终没有过五行配五脏”,

《黄帝内经·素问》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篇》: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 ,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内外之应,皆有表里。其信 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 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 ,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 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 为嚘,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 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 ,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 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 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 ,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 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请问,这段话,应该怎么解释,又说明了什么呢?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7-16 10:13
本帖最后由 杨鹏举 于 2015-7-16 10:17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7-16 08:23
“《内经》始终没有过五行配五脏”,所以,赵先生说:“五行与医学结缘,最关键的一步是五行附五脏。因 ...


“最关键的一步是五行附五脏。因为,五行不与人体发生关系或泛泛地发生关系,还不算是医学理论。对于”其根本不存在“五行附五脏”的说法是本末倒置;“五行不与人体发生关系或泛泛地发生关系,还不算是医学理论”此话更是错误的,五星之气的盛衰更迭的变化,则直接影响人体的变化,所以是“医学理论”。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7-16 10:17
原文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俞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7-16 10:21
本帖最后由 杨鹏举 于 2015-7-16 10:27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7-16 09:29
“《内经》始终没有过五行配五脏”,
========================================================= ...


融合观、千秋雪二位先生:是的,原文没有讲过他们之间存在“配”的问题,原文大意是其气通五脏,也就是说其气的变化,则五脏功能随之变化,也就是其气通于天的依据。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7-16 10:24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7-16 02:41 编辑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起源于殷商时期,它的标志是五方观念的产生;形成于西周时期,五行的概念出现;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有了五行相生、五行相克及五行阴阳配合的说法;汉代以后阴阳五行就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医学等等。

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水作咸,火作苦,木作酸,金作辛,土作甘

意思是五行即水火木金土,水的性质是润下,火性火焰炎上,木可曲直,金属可以改变,有土于是才有种植和收割。水润下发生咸,火炎上发生苦,木曲直发生酸,金属的改变发生辛,土地的种植和收割发生甜。

五谷由五行所生,五行的各项各元素相互制约,可以排泄各自的过错,划者各项互助,可以补充各自的不足,即五行相克,可以克制各自过错;五行相生,可以弥补各自不足。

黄帝内经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木火土金火五种属性的基本物质生成的,这五种属性又要以理解为五种功能、作用,五行的运作变化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

五行理论

《黄帝内经》的五行可表示如下:

五方:东 南 中 西 北

五气:风 热 湿 燥 寒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即五行是由五方开始到五气,由五气到五味,由五味到五脏,形成了一个由天地到人体、天人合一的五行模式,这就是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体的各脏腑内容进行五行归类,按各事物的不同属性作五行相配,展示了一个无所不包的五大系统,并且这五大系统由于其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而被表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天给人吸食五气,地给人食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它使人的五色修明,声音响亮;五味入口,藏于肠胃,能养五气,气各而生,津液相生,精神也就充沛。人通过呼吸饮食不断从自然中摄取养料,使生命得以维系和延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气

中央生湿,湿生木,木生甘,甘生脾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

阴阳五行理论,从系统结构的角度观察世界,观察人体,有助于辩证地认识自然与人,认识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生活环境的和谐统一。

五行相生

相生就是相互促进,相互资生的意思,表述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

相克就是相互抑制,相互制约的意思,表述的是事物间的相互作用的表现。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d2709c0100i2g0.html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7-16 10:30
余晓辉 发表于 2015-7-16 09:36
若如此考证,则在没有文字之前,什么都没有记录的。

考证不能说与是非无关,就怕瞎考证,本来是猫,考证说是虎,这是最可怕的,也是最忽悠人的。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7-16 10:43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7-15 22:22
五行是汉代的思想律,《内经》是那个时代的作品,《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读《内经》则会发现, ...

如果说“五行是汉代的思想律,《内经》是那个时代的作品”,众人皆知,汉代文字已经隶变,请问内经出现的“籀文”如何解释?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7-16 10:45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7-15 22:26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难道人长两个眼睛就是为了与日月相配吗?读读《内经》那个时代的经书、子书等,是 ...

希望对““天有日月,人有两目”正确理解,否则就没有标准了,也就不存在是非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7-16 10:46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7-16 02:30
考证不能说与是非无关,就怕瞎考证,本来是猫,考证说是虎,这是最可怕的,也是最忽悠人的。

很欣赏先生的这个评议,赞一个!这个评议比较公允,比较可观。
没有是非,考证还有意义吗?关键是,考证的时候,不能无事生非,更不应颠倒是非。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7-16 10:48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7-16 10:24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起源于殷商时期,它的标志是五方观念的产生;形成于西周时期 ...

“天食人以五气”,画龙点睛的说明五脏受五气的影响,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6 11:22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7-16 02:17
原文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 ...

    谢谢先生,我正在找这两段话呢,学生发出来了。
   考证,一定要符合原文的内容!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7-16 16:35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7-15 22:31
赵先生说:形式逻辑有三种推理方法,即演绎、归纳和类比。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属于必然性推理。即只要前提 ...

太白侠按,赵洪钧老先生,蛮有趣的。把归纳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只具有或然性联系,只能用概率论解决,说成了前提真,推论不一定真。薛定谔猫不一定是真?测不准定理可能是假的?摘录一段归纳推理发展史一段话,让赵洪钧老先生,看看归纳逻辑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赖兴巴赫早年曾受I.康德哲学的影响。非欧几里得几何的出现和牛顿力学(见牛顿,I.)为相对论所代替,促使他后来抛弃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他认为,康德哲学把18世纪的科学当作普遍必然的真理,但在现代物理学出现以后它就站不住了。他指出,康德对D.休谟归纳问题的解决是失败的,必须运用概率论来解决归纳问题,从而为经验科学建立可靠的基础。为了表明统计方法用于描述物理实在的有效性,赖兴巴赫提出了概率概念与因果原则、归纳原则的联系。他认为,严格的因果陈述只是概率陈述的极限情况,科学中尤其是量子力学中的因果概念,并不一定要求概率接近于 1。概率陈述必须以归纳原则为前提,因为归纳原则是确定陈述概率值的唯一根据。在他看来,如果世界可被预测,归纳原则即是科学为作出预测所必须采用的预设。这就是赖兴巴赫所谓的归纳原则之正当性的实用辩护。在他那里,一切科学陈述均是概率陈述,理论陈述与观察陈述之间的关系是概率蕴涵,科学的逻辑不是两值逻辑,而是取值为区间0~1上的全部实数的概率逻辑。赖兴巴赫提出这套概率推理规则,与数学上的概率演算法则是相容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6 20:33
      
     先生还是回家吧,在蒙古国的大草原弹琴,角宫商徴羽,……,不是自娱自乐嘛!风吹草低见牛羊啊!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6 23:20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7-16 06:21
融合观、千秋雪二位先生:是的,原文没有讲过他们之间存在“配”的问题,原文大意是其气通五脏,也就是 ...

是的,原文没有讲过他们之间存在“配”的问题,原文大意是其气通五脏,也就是说其气的变化,则五脏功能随之变化,也就是其气通于天的依据。
——————————————————————————————
气不通,能相配属?既然相配属,能不通?气通与相属,还不是换了换说法?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6 23:55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7-16 20:03 编辑

金栋先生:求真、求是、求理也!


千总版老先生,用朱元璋军师刘伯温:“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让我们共勉吧。
————————————————————————————————————————
       上述两位先生说得何等好呵!


       今天大家在这里探讨中医学术问题,不管是通过临床实例来证明,还是根据考证史实来甄别,总而言之,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求真、求是、求理”;同时,不管您为中医说了多少,还是为中医做了多少,归根结底,都要“无愧我心”,也就是无愧我们的子孙后代。
       因此,中医学术争鸣首先无需忠实于原著,因为这不是翻译什么作品,所以应该是即是,非即非,无需看古人的眼色行事,我们的宗旨,是要为后人负责。其次不要感情用事,因为人们的一切努力,只是为了揭示自然与社会的客观规律。换句话说,人们之所以创造、使用丰富的词汇,是为了更好地描述、反映客观规律的,而不是要扭曲客观规律以适应人们的任性所行。
        ——即:人们的思想言行要服从于客观规律,而不是相反,不是要让客观规律服从于人们的思想言行。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7-17 04:07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7-16 23:20
是的,原文没有讲过他们之间存在“配”的问题,原文大意是其气通五脏,也就是说其气的变化,则五脏功能随 ...

首先,在内经中,作为五行与五气的关系而言,请仁海请确认一下相配属与相属是不是一个概念,如果不是同一概念,然后请你各自解释一下他们的意义,免得我错误理解你的话。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7-17 04:25
本帖最后由 杨鹏举 于 2015-7-17 04:31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7-16 23:55
金栋先生:求真、求是、求理也!


“中医学术争鸣首先无需忠实于原著,”请问如果不“忠实于原著”那还是“实事求是”吗?不论古代文学作品,还是古代其他内容,解释要准确,最好的标准的雅、达、信,如果不要“达、信”,就不会“是即是,非即非”,而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的信口雌黄,把是说成非,把非说成是,所以“中医学术争鸣首先无需忠实于原著,”为指鹿为马铺平道路,这样的话,连三岁的孩子说谎就知道脸红,就知道说谎不是好孩子,就知道说谎会输掉人品。
其次,搞不明白原文所指,你也就失去了“揭示自然与社会的客观规律”的基础,基础坍塌,说明谎言犹如豆腐渣。所以不要打着“学术争鸣”的旗号来反中医。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7-17 05:22
如果“中医学术争鸣首先无需忠实于原著,”何以“求真、求是”?如果“中医学术争鸣首先无需忠实于原著,”其“ 求理也!”求什么理?其结果只能是求歪理邪说而已。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7 05:47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7-17 00:25
“中医学术争鸣首先无需忠实于原著,”请问如果不“忠实于原著”那还是“实事求是”吗?不论古代文学作 ...

       中医理论中的藏象、脏腑表里,是不是从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这还需要从《内经》中直接找到“配属”字样? 难道母牛生了崽子,没有公牛与母牛交配的解释,人们就不知道这是公牛与母牛所交配的产物?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7 06:00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7-17 02:17 编辑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7-17 00:25
“中医学术争鸣首先无需忠实于原著,”请问如果不“忠实于原著”那还是“实事求是”吗?不论古代文学作品,还是古代其他内容,解释要准确,最好的标准的雅、达、信,如果不要“达、信”,就不会“是即是,非即非”,而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的信口雌黄,把是说成非,把非说成是,所以“中医学术争鸣首先无需忠实于原著,”为指鹿为马铺平道路,这样的话,连三岁的孩子说谎就知道脸红,就知道说谎不是好孩子,就知道说谎会输掉人品。
其次,搞不明白原文所指,你也就失去了“揭示自然与社会的客观规律”的基础,基础坍塌,说明谎言犹如豆腐渣。所以不要打着“学术争鸣”的旗号来反中医。

       首先请您弄清楚,什么是用白话文翻译文言文,什么是学术争鸣,然后再来参入探讨不迟。
       第二,如果您再继续使用诸如“反中医”之类的言辞表述来改击我,那么,我将保留行施诉讼的权利,因为您毕竟是一个所谓的大学“教授”。请自重。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5-7-17 07:06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7-17 06:00
首先请您弄清楚,什么是用白话文翻译文言文,什么是学术争鸣,然后再来参入探讨不迟。
       第 ...

“中医学术争鸣首先无需忠实于原著”仁海兄这句话有很大的语病。我想仁海兄的意思应该是“无需受限于经典”。“忠实于原著”中的原著不一定是经典,但不管是经典与否,任何时候主观客观上都应该忠实于原著,因为这是“实事求是”中属于实事的部分,如果实事都不能做到,求是就不必谈了。

进一步讲,“忠实于原著”具体说其实也有实事和求是两个不同部分。譬如这个帖子里杨教授讲了句内经没有说五行配五脏就引起很多人异常激动,然后很多帖子来回讨论,其实就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搞清楚是“实事”还是“求是”的视角问题。如果认为这不是事实,什么都不用说,直接引内经某章某段就好了。但如果是求是,则明显应该可以有不同的意见,甚至是错误的意见,因为意见只是个人求是的结果。(全世界的人都认为樱桃好吃,某人就是认为它难吃,这有什么问题呢?)由此想到,理想的学术气氛应是对事实很较真,对意见很宽容。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5-7-17 07:11
有些人很糊涂,从他看见的历史文献顺序定是非,那样的人是缺少是非观念。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7-17 09:25
金栋先生已经随赵洪均先生走进歧途了。

补充内容 (2015-7-17 14:28):
赵洪钧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7-17 10:00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7-16 23:55
金栋先生:求真、求是、求理也!

五行与五脏的关系,虽然其有存在着关联性,但是五脏是五脏,五行是五行,他们分别是不同的事物,脏腑怎么由其其演绎出来呢?连问你的问题你就不回答,难道你这是搞什么学术争鸣吗?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7-17 10:08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7-17 06:00
首先请您弄清楚,什么是用白话文翻译文言文,什么是学术争鸣,然后再来参入探讨不迟。
       第 ...

1,对于你的“什么是用白话文翻译文言文”不知所云,无法回答;2,学术争鸣难道就不需要实事求是吗?学术争鸣难道就不需要忠实于经典原著吗?你诉讼我,请便。说说你废除中医的五行后,你发展了什么?如果你没有发展什么,你废除中医的目的居心何在?
作者: 杨鹏举    时间: 2015-7-17 10:14
融合观先生几次说要有人品,不忠实于原著,是不是不要人品了?不要人品搞打着搞学术的旗号会是什么结果?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9 03:19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7-18 23:34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15-7-17 03:06
“中医学术争鸣首先无需忠实于原著”仁海兄这句话有很大的语病。我想仁海兄的意思应该是“无需受限于经典 ...

     学术争鸣,是针对的某一观点,或某一著作中的观点等进行的评论,这里不需要计较经典与否。所谓经典,无非是正确的东西多一些;所谓中医经典,就是中医界认可的东西多一些。
      用白话文翻译文言文与学术争鸣二者的最显著特点,就是能否被原著作者牵着鼻子走。也就是说,翻译的作品,是相对地要忠实于原作者的主观愿望,而学术争鸣就如同“文学批评”、“电影评论”等一样,是透过原作者所表述的现象,相对的是力争去洞察其本质。换句话说,学术争鸣的目标就是要揭示某些文章、书籍中的内容所产生的客观实际效果。例如,毒药加糖精,良药不加掩饰的苦口等。
      ——我认为这依然是实事求是。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5-7-19 05:49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7-19 03:19
学术争鸣,是针对的某一观点,或某一著作中的观点等进行的评论,这里不需要计较经典与否。所谓经典 ...

“学术争鸣,是针对的某一观点,或某一著作中的观点等进行的评论”明显有两个部分,一是某一观点,一是对该观点的评论。所谓“忠实于原著”,显然是指对第一部分的“某一观点”(如内经认为脏腑中以心为最重要)是不是确实是原著所主张的,与随后的评论(如某人认为屁眼最重要)无关。

眼前就有个现成的例子:刘铁版把别人文章的标题去掉,弄一个自己的标题还注明是转载,整个帖子自己一句话都没说,看上去就全是转载出来的,实质上根本就是把自己的话塞到别人嘴里去。(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如果按照不需要忠实于原著的主张,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我不知道世界上还会有那个从事学术研究的机构会认可这种行为仍然符合“学术规范”,不明白为什么在中医界不少人好像觉得这仍可叫“学术”。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9 07:29
        
    有阴阳学说,有五行学说,何来阴阳五行学说?
    有社会主义,有资本主义,还有社会资本主义?
    有毛泽东思想,有蒋介石思想,难道还会有毛泽东蒋介石思想不成?
    先生确定:从来就没有阴阳五行学说。
   514,仁海中西医发帖:
            老先生,【我何时何地要否定阴阳五行了】?再提醒您一次:俺主张废除的只是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灵魂,如何能否定得了?
     下次再出现如此概念混乱的低级错误,对不起,俺就认为您是故意的。
===================================================================
         回复:以上都是仁海先生的原话。
        请问:仁海先生,两次发帖是不是矛盾了!既然先生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根本不存在,怎么又说:,【我何时何地要否定阴阳五行了】?请先生现在确定一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大丈夫,不要输了人品!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9 08:34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7-19 05:19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15-7-19 01:49
“学术争鸣,是针对的某一观点,或某一著作中的观点等进行的评论”明显有两个部分,一是某一观点,一是对 ...

      学术争鸣,是对某些文章、著作中的客观事实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只是不受原作者主观思想的影响(也可以说是诱导),但决不可以人为地违背作者的本意而无中生有,更不可以歪曲事实嫁祸于人。
      因此,萧先生在这里提出的这类例子,是引用者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原作者,这已经不是学术争鸣、文章评价等内容的范畴了,而属于造假行为,属于引用者学术道德不端的问题了。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9 08:58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7-19 05:01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7-19 03:29
有阴阳学说,有五行学说,何来阴阳五行学说?
    有社会主义,有资本主义,还有社会资本主义 ...

回复:以上都是仁海先生的原话。
        请问:仁海先生,两次发帖是不是矛盾了!既然先生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根本不存在,怎么又说:,【我何时何地要否定阴阳五行了】?请先生现在确定一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大丈夫,不要输了人品!

————————————————————————————————————————
      老先生面对这么点儿矛盾就无计可施了?
      首先,我不承认“阴阳五行学说”这种说法。因为可以说有“阴阳学说”,可以说有“五行学说”,没有充分根据必须说成“阴阳五行学说”,况且“五行学说”本来就谬误百出,并且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以及人们对大自然认知水平的提高,“五行学说”除了中医界部分保守人士还在鼓吹有利用价值外,已被广泛的民众所抛弃。
      因此,对先生或某些同仁硬要提出什么“阴阳五行学说”,我可以肯定之,也可以否定之,二者一点也不矛盾。因为:这里的肯定,指的是肯定其中的“阴阳学说”部分;这里的否定,是否定其中的“五行学说”部分。
      如此回复,不知先生同意否?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9 10:02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7-19 00:58
回复:以上都是仁海先生的原话。
        请问:仁海先生,两次发帖是不是矛盾了!既然先生认为阴阳五行 ...

      先生的回答不符合逻辑!
    阴阳五行学说,是一个整体,如果,不是一个整体,而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两个学说,先生可以否定五行!
    我觉得先生说得对:何来阴阳五行学说!根本就不存在阴阳五行学说!这样,你否定五行就符合逻辑了!
    再请教:先生以为,是不是存在一个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请先生不吝赐教。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9 10:33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7-19 06:34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7-19 06:02
再请教:先生以为,是不是存在一个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

不存在。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9 10:43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7-19 02:33
不存在。

        谢谢先生的回答。
     中医理论中或者说中国古代哲学中,根本不存在一个完整统一的阴阳五行学说。
     我觉得,先生可以理直气壮地否定五行学说了!
     先生反对的五行学说,不是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五行,而是与阴阳五行学说毫不相干的五行学说!
     我支持先生否定那个与阴阳五行学说 毫不相干的五行学说!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9 11:00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7-19 07:04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7-19 06:43

     谢谢先生的回答。
     中医理论中或者说中国古代哲学中,根本不存在一个完整统一的阴阳五行学说。
     我觉得,先生可以理直气壮地否定五行学说了!
     

五行学说就只是一堆糊涂说教,其中的内容基本上都是错误的,因此,五行学说不能成立,俺嘛,自然也就不予承认。如此这般,五行学说尚且不能成立,又如何能组成一个什么“阴阳五行学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9 12:04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7-19 03:00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7-19 06:43

     谢谢先生的回答。     中医理论中或者说中国古 ...

       先生已经说了,阴阳五行学说根本不存在!你所说的五行决不是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五行!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9 12:09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7-19 08:04
先生已经说了,阴阳五行学说根本不存在!你所说的五行决不是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五行!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学说不管在哪里应用,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9 14:59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7-19 04:09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学说不管在哪里应用,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仁海先生,你否定的、反对的、废除的五行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五行,不是一回事!在中医理论中从来就没有你头脑中的那个五行学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9 17:50
          没有阴阳五行学说?!内经、春秋繁露、等等著作中都有阴阳五行学说,不是我创造的。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9 19:04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7-19 15:32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7-19 13:50
没有阴阳五行学说?!内经、春秋繁露、等等著作中都有阴阳五行学说,不是我创造的。

《中医基础理论》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jichulilun/index.html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气一元论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第四节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
http://www.21nx.com/lilunshuji/jichulilun/index.html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气一元论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第四节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
老先生,这是《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目录,哪地方有“阴阳五行学说”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9 22:03
        王新华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就在我身边,是一本地地道道的的假中医!我批评你,就是冲着他来的!他的书里没有阴阳五行学说!气一元论属于修正的二元论归根结底是唯心主义,中国哲学界早已经定论了,王新华不知道而已!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19 22:10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7-19 14:11 编辑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为“一”,用“一分为二”解释世界的一切,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既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亦同历史上不彻底的唯物主义有原则区别,它在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上坚持了完整的和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所以,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理一元论、心一元论从根本上说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一元论是有区别的。】
        这是中国哲学界的看法总结。不是我说的!
        详细的论证明天再发上来,以免先生消化不良。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20 05:4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7-19 18:10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为“一”,用“一分为二”解释世界的一切,这 ...

就谈“阴阳五行学说”的出处就行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20 07:00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7-19 23:38 编辑

           理论的相对性是指: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相对应的适用范围,出了这个范围,他没有任何用处;任何理论都不能够完全解释其适用范围内的所有问题。其时代性仍然是相对性,指的是:任何理论都具有时代局限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任何理论都可能出现错误。
      中国古代所说的天地、宇宙、万物与现代社会中所说的天地、宇宙、万物是不同的,中国古代的天地宇宙上下不超过十公里,东至曰本列岛,西至罗马、西班牙;南至南洋诸岛,北至外贝加尔而已,而且也不包括物质的分子、原子等等。中国古代的天、地、宇宙万物,即有限的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范围之内发生的万事万物。
      所以,阴阳五行学说只适用于中国古代的哲学、社会、自然、医学、天文地理、建筑文艺等等领域,不适宜于现代科学、医学、生物学、社会、自然、现代哲学等等。阴阳五行学说与现代一切学科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不能够相互直接解释、破解,二者不是一个范式。
     假中医不懂得阴阳五行学说适用范围与现代科学的适用范围,把意义相近的概念不加分析地拉扯到一起,创造了许多只有自己知道的所谓“新概念”,或者运用现代科学破解阴阳五行,或者运用阴阳五行随意解释现代科学、社会现象等等,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20 07:36
        阴阳五行学说没有那么伟大,他解决不了现代科学中的任何问题,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万事万物,是指中国古代的万事万物;而不是现代科学的宇宙、太阳系、星云、细胞、原子、现代科学的天文学、天气预报、地球、南半球……,在这个领域内阴阳五行学说毫无用处。仁海中医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于阴阳五行学说的质疑,都是正确的!经典中的阴阳五行既没有地球的概念,也没有南半球的概念,只说黄河流域;而假中医说阴阳五行适用于宇宙的万事万物!包括现代的天文地理学,诸如地球、南半球等等。仁海中医质疑、否定假中医,阴阳五行运用到解释南半球上发生的事情是错误的!仁海中医运用现代知识否定的是假中医的五行学说。我支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7-20 07:58
      “ 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是指中国古代、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范围之内的天地、万事万物,而不是现代社会中的现代科学中的天地、宇宙、原子、地球、南半球、细胞、生物学……,不能够胡拉乱扯!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