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给不读中医经典的人补课 [打印本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6-13 06:56
标题: 给不读中医经典的人补课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5-6-12 23:27 编辑
最近论坛有人发帖认为,《内经》不讲五行,“ 五行学说在东汉末没有进入《内经》,即使有,张仲景也没有见到,张仲景不讲五行就是自然的了。中医崇拜不讲五行的张仲景,不崇拜五行也是自然的。“张仲景不讲五行,甚至,《伤寒论》自序不是张仲景写的,《甲乙经》序也是伪托,总之,中医经典靠不住,不必学。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微,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吉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优,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威,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6-13 07:01
張仲景《傷寒論》自序: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徃未之聞也。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决診,九候曾無髣髴,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别生實爲難矣。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13 07:03
有人认为:这是忽悠!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13 07:06
人家给你上课:腰子与春夏秋冬、东南西北风马牛不相及!腰子就是制造尿的。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5-6-13 11: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6-13 12:17
都会背吗?我看未见得吧?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中医医术不高?正是不重视中医文化属性,轻视中医经典,热衷于西医解剖。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5-6-13 12:21
-----这个技术秘密除了我这个外行,医界的人是绝对不会透露的。-----
真是可惜了,没早发现人才阿。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5-6-13 12:32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5-6-13 04:50 编辑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中医医术不高?正是不重视中医文化属性,轻视中医经典,热衷于西医解剖。
一一热衷于西医解剖肯定是不行的。西医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与生理生化免疫病理关系更大些。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6-13 12:37
光会背不行啊,铁校长给讲讲吧。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5-6-13 12:43
另外,中医中的文化属性,并不能直接的治病救人。能够直接发挥治病救人作用的,是中医理论中的医学属性部分,如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医学方法或理论,不是文化。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6-13 13:13
谢谢陈总参与讨论。对中医的文化属性我感受较深。我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很多病人找医生看病,实际上是希望得到医生的帮助,让他们缓解一些自觉症状。虽然,任何人得了病,都希望医生能给他(她)“断根”。凭心而论,很多病根本不能治愈,因此,医疗是病人活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稻草”。医患之间的交流就是一种文化,心灵的沟通。人不是机器,医生更不是修理工。学习中医需要文化,没有文化学不好中医,传承中医更需要有文化。中医有很多防病治病的理念也是通过文化向老百姓普及……。这一切的一切说明医学与文化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试想一个野蛮的民族,他的医疗卫生会很发达,人们的健康会有保障!社会文明与人民健康长寿也是同步并行不可分割的。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6-13 13:14
g10101我对你的印象评价是爱好中医不读书!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5-6-13 13:57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5-6-13 09:58 编辑
西医界有一段谚语,大家共勉之:有时,去治愈;经常,去缓解;总是,去安慰。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6-13 15:52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5-6-13 16:00 编辑
嗯,请您把一楼的经文给讲讲吧。谢谢!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6-13 16:27
学中医靠悟性,自己悟!先背熟。不过你算开眼界了,知道五行《内经》中已经存在,张仲景也并非不熟悉五行。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6-13 16:34
完了?
作者: 谈玄说虚 时间: 2015-6-13 19:16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6-13 21:09
你糊涂呀,岳先生怎能和中医并论?中医学源于中华文化,中医药之所以长盛不衰,除了中医药能治病外,更于中医药文化及理念深入人心,中医人奋发努力,不断传承中医。岳先生可能连中医经典都没有读过,确要将中医文化与技术割裂开来,只承认中医技术,还奢谈什么中医!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6-14 07:25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谁说张仲景不谈五行?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6-14 07:28
中医药的文化属性,体现在中医诊病的整个医疗过程中。中医诊病,既是技术,也是艺术。其中包括语言,诊断用药标本缓急整个过程。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6-14 08:31
举个伤寒论的例子。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6-14 08:33
说说伤寒论,为什么不用五行?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5-6-14 08: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5-6-14 08:59
老铁,你这点料也敢大言不惭的说“给不读中医经典的人补课”,你能读懂哪本经典?请你说说,我再向你请教,希望你不要象杨鹏举那样乱解经典。关于《伤寒论》自序不是张仲景写的,《甲乙经》序也是伪托,这是我的关点,请提出反驳的证据,让大家看看你这个总版主的水平,请不要推托
作者: 谈玄说虚 时间: 2015-6-14 09:58
铁板教导,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重新认识:
岳砖家投胎之时,就是中医重生之日。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5-6-14 11: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6-14 12:36
被千百年来中医学人认同就是最好铁证。同理可证,从情理上说,如果赵洪均先生把他的内经时代序写上罗鸿声的名字,他除非疯了。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5-6-14 13:38
老铁,你答不出问题,又开始东拉西扯了,你是两头尖尖腹中空的料,只会跟在大铁杆老铁杆后面喊喊口号,要研究学问,就露陷了,所有的铁杆都一样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6-14 14:03
什么是学问?怀疑一切吗?扁鹊戎凭什么崇拜你吗?学中医如果失去了信念,就学不好中医,中医没学好于是就开始怀疑中医。这就是中医西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5-6-14 14:15
老铁,你懂多少中医文化和知识?晒出来给大家看看
作者: 谈玄说虚 时间: 2015-6-14 14:46
岳大师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对岳大师宣称的新中医迟迟不出世我本来是很怀疑的。在看到“也是从中医这个历史现象来推演,张仲景很可能没有见过《伤寒论》。正如李老师说道“孔子没有见过《论语》;老子没有见过《道德经》”一样。”这段话后,猛然醒悟,以此推论,岳大师不应该见到新中医,呜呼,岳大师尚在,新中医岂能面世?这正是:
岳砖家不死,新中医不生。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6-14 18:08
罗先生在国外生活多年,就差点悟性!国外有钱人多,您是否可以跟他说,你说你有钱,可不可以拿出来大家看看?其实有无文化,不用拿出来亮,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另一方面,有文化的人,自然懂道理,知道凡事有可为不可为。举个例子说,《甲乙经》序本来就是皇甫谧写的,而且上千年来一直是公认的,我绝对不会去质疑考证。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6-15 00:21
关键不在于我们懂多少中医文化和知识,而是需要明白,若将中医比作一片杏林,那么,中华文化就像这片杏林生存的土壤
作者: 水镜先生 时间: 2015-6-18 15:29
罗相公当斑竹??? 。。。。。。。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6-18 15:39
补课补课,谁来补课?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6-23 18:58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6-24 10:26 编辑
要学习和应用中医,做一个真正的中医人,就必须学习和熟悉中医经典,就像要学习和研究物理学,化学,数学,就必须学习和熟悉经典物理学,经典化学和经典数学一样,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一个自称要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人,不学习经典物理学,还想成为一名物理学家,那简直是太荒唐可笑了!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一个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说过反对学习经典理论的。偏偏中医的队伍里居然有人以反对学习经典为事业,为能事,这真是咄咄怪事!
有些人,自己不学习中医经典,根本不懂得中医经典,还要喋喋不休地污蔑和攻击中医经典,甚至不遗余力的反对别人学习中医经典,自吹自擂,胡言乱语,无疑是一些混进中医队伍里的害群之马!
铁板号召大家学习中医经典是值得称赞的,是应该受到所有真心热爱中医的人们的欢迎和支持的。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6-24 17:23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6-24 14:24 编辑
一个医学观点、一个医学理论是否正确,并不因为她出于什么书,也并不因为她出于什么人之口。而应该是需要我们事实求是地从实际出发,经过临床的检验,并进行分析,然后,是否正确就一目了然了。
难道经典著作上的东东,就是完全正确的?问题是,书写经典著作的是人而不是神;古人的书是死的,而我们读书的人是活着的。
因此,无论何朝何代的中医们必须一贯坚持的原则是:古人的理论需要我们去检验,并且其唯一的使命,是为后来者服务的,而不是相反,不是让古人的死的东西来禁锢我们活人的思想的。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6-24 17:33
我这是重复发帖吗?当然不是。 谁能把我的观点驳倒,我还会重复发帖吗?我发出的从中医理论中废除五行学说的学术争鸣帖子,无力来反驳,却继续倒处散发歪理邪说,那么,对不起,只要我能见到谁在宣扬五行学说的言论,我就要给谁填上这个楔子。
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根据
第一章、四季配属五行的错误 --------------------------------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146&extra=page%3D2
第二章、四季脉搏配属脏腑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170&extra=page%3D1
第三章、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267&extra=&_dsign=0c9e20fb
第四章、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282&extra=page%3D1
第五章、五脏配属五行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602&page=1&extra=&_dsign=80c12b92
第六章、五味配属五行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698&extra=page%3D2
第七章、五味配属五脏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773&extra=&page=1&_dsign=741572c4
第八章、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脏腑表里说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774&extra=page%3D1&_dsign=5b38b156
第九章、五行演绎出来的十二经及其循环路线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843&extra=page%3D1
第十章、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子午流注说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896&extra=page%3D1
第十一章、由五行学说等演绎出来的五运六气学说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015&extra=page%3D1
第十二章、由五行演绎出来预测生死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020&extra=page%3D1
第十三章、由五行演绎出来的灵龟八法及飞滕八法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049&page=1&extra=#pid405830
第十四章、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肝升肺降说、肝主左肺主右说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740&extra=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6-24 18:19
无论五行中各行的本来性质是如何的正确,但衍生出相生相克理论,形成了教条的系统理论五行学说,事实上就已经走上了不归路。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6-24 18:53
“没有运动的相生相克你的电脑手机可以用吗?电磁波携带声波就是相生相克,没有相生相克声波就没有办法传播。”说得好,赞一个!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6-24 19:34
是你爷爷生了你爸爸,你爸爸生了你,你又生了你儿子,你儿子又生了你孙子、、、、、、吧?
那么,根据五行学说来推论:你孙子会克你?你儿子会克你爸爸?你会克你爷爷?、、、、、是这样吗?你见过家族中存在这种普遍规律吗?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6-24 19:37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6-24 17:39 编辑
没有运动的相生相克你的电脑手机可以用吗?电磁波携带声波就是相生相克,没有相生相克声波就没有办法传播
——————————————————————————————————————————————————————————
这不正是阴阳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规律吗?与五行学说何干?
如此说来,你发现的电磁波,还有会木电磁波、火电磁波、土电磁波、金电磁波、水电磁波?还会有木生火电磁波、火生土电磁波、、、、、、?
还会有什么火克金电磁波、土克水电磁波、水克火电磁波、、、、、、?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6-24 19:53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6-24 15:55 编辑
哈哈,这个,这个吗,就需要你分别去问一下你爹、你儿子喽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15-6-25 11:16
辨证论治是方法,方法就是文化呀。——其实,这才是了解中医的关键!
作者: 红玉镯 时间: 2015-6-25 17:00
唉,中医太深奥,俺认为能顺应自然调节身体是有道理的。其他的不懂。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5 10:09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7-5 06:15 编辑
辨证论治是方法,方法就是文化呀。——其实,这才是了解中医的关键!
————————————————————————————————————
《孙子》:“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 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是指导用兵的方法,这个方法是文化吗?
按照孙先生的逻辑,兵法中的用兵方法是文化?兵法是文化?
数学中的加减乘除是计算方法,数学中的计算方法是文化?数学是文化?
、、、
、、、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7-5 20:43
文化中医实际上一直在边缘化中医、一直在把中医玄学化、一直在作死中医,不管你觉没觉得、看没看到、认识不认识、承认不承认。我这么说可能有的中医不以为然,这不要紧,出了中医界这个圈问问科学界、问问医学界、问问社会大众、问问反中医人士,出了中医界这个圈看看中医一百年来的发展历史、中医的现状和未来,回来告诉我。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7-5 22:52
中医是中国人创造的,就需要遵循中医自身的规律。若将中医比作一片杏林,中华文化就像这片杏林生存的土壤。所以,既不能把中医说成文化,就像不能把杏林说成土壤;又需要将杏林扎根于土壤。
你说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7-10 18:50
孙老说得对,辨证论治就是文化。学中医不懂辨证论治靠西医检查的人没有文化。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7-10 22:20
靠西医检查的人没有文化
————————————————————————————————
原来没有文化就能掌握了西医检查知识,没有文化就能做得了西医检查项目?原来西医都是没有文化?——这逻辑混乱得、、、、、、、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