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水气凌心证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5-28 10:49
标题: 水气凌心证
        我们还是讨论一些实际的、有用的东东吧!
     什么是"水气”?“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凌心”?
      请仁海先生、李老师、太白侠等等各位同仁发表高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5-28 10:56
           首先,把百度中的内容转载过来,作为靶子,开始讨论。

           1    病因病机
     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肺脾肾功能失调,阳虚气化失职,以致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形成水气。当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时,水气可上逆凌心,使心阳阻遏,功能减退。心受水气侵凌,故心悸怔仲;胸阳不振则胸闷喘满、气急气短。
         2辨证要点心悸、短气、浮肿。
          3临床表现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4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5常用 方剂苓桂术甘汤。
          6常用中药泽泻、猪苓、车前子、茯苓、桂枝、炙甘草、人参、白术、黄芪、远志、茯神、酸枣仁。
          7针灸治疗主穴:心俞、巨阙、神门、内关,配穴水分、关元、神阙、阴陵泉。先泻后补,针灸并用,以温阳化饮。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5-28 12:03
水气凌心一词,是谁首先提出来的,首见于哪本著作?应该看看原始概念的定义,找不到原提出者,再来分析公论下的定义是啥意思。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5-28 16:52
         为了弄清楚水气凌心证,恐怕还得从苓桂术甘汤说起。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5-28 18:26
水气凌心,首先,提出者可能把中医脏腑的心与解剖的心脏混为一谈了;
其二,把心脏衰竭直接等同于痰饮,忽略了还有若干个证;
其三,把病因弄颠倒个了;
其四,没有找到具体功能失调的脏腑;
其五,无法解释所用饮片的作用机理。


既然,只讲到了痰饮苓桂术甘汤证,那就咱们只围绕着苓桂术甘汤证来讨论。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5-28 21:55
      
         《伤寒补例》 [] 周学海(公元1644-1911)
   史载之论水气凌心。证治甚详。读医随笔。已备录之。近年历验。似于病机稍有确见。史载之叙疫痢水气凌心者。初起寒甚。大热不退。心中凛凛。时时呕恶。治以肉桂白芷细辛茯苓诸品。此水气凌心。证治之枢要也。巢氏病源候论。言噤黄隐黄初起。心中寒栗。口噤齿介。神识冥漠。不知东西。杀人甚速。此水气凌心之急证也。又近见疟疾。有寒起于少腹。不复转热而死者。香港脚。有气起于少腹。上冲急喘而死者。此皆水气凌心之类。
     肾水之胜,凌犯于心。经言∶心气上行,痛留眉顶间,甚则延及胸,头痛,脑户间痛,宜暖其肾。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5-29 07:00
       请仁海先生谈谈看法!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5-29 07: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5-29 07: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5-29 07: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5-29 07: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5-29 07: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5-5-29 16:4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5-28 08:52
为了弄清楚水气凌心证,恐怕还得从苓桂术甘汤说起。

从症状、病因,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可以倒推出此证的病理生理内涵。文献与训诂类方法,只能参考。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5-30 16:24
        讨论正经学问,寥寥无几。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5-30 16:44
从苓桂术甘汤的组成来看,“肺脾肾功能失调,阳虚气化失职,以致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形成水气”这句话是不能成立的。哪味药主肾?桂枝吗?若是桂枝是补肾阳的药,何以能清热解表?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5-31 01: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5-31 01: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5-31 01: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5-31 01: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5-31 08:22
阳虚则阴盛,阳虚水泛,阴盛就是水泛,阴就是水。阴是水,阳是什么?


肺通调水道,脾运化水湿,肾主水。阳就是它们?


阴虚就是水少了,喝点水能不能滋阴呢?中医教材,真让人头痛。要不现代中医界有句时髦的话,得有悟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5-31 08:46
        水气凌心中的“水气”在中医理论中是啥意思?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专门讨论水气病。痰、饮、水气是什么关系,可以帮助理解“水气”的含义。
       “凌”是什么意思?是欺凌的意思,在五行理论中是“相乘”。
      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请中医界的老师赐教!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5-31 09:0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5-31 08:46
水气凌心中的“水气”在中医理论中是啥意思?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专门讨论 ...

水气的气,以我的理解是个虚词,如影响力、号召力的力。水也不是具体的水,而是指水的功能,所以加不加这个气字都是一样的。水气,就是指水的运动功能。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5-31 09:09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5-31 08:59
讨论一下,水曰润下,润,慢慢的渗透,水是说慢慢渗透从右向左的运动。凌,形声。字从仌( bīng,从夌(l ...

正如老董所说,凌乃结冰的意思。痰饮就如冰凌一样,运动能力下降或丧失。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5-31 09:11
古本云:脾胃素寒,与湿久留,发为水饮,与燥相搏,发为痰饮,治属饮家。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5-31 13:49
《灵枢·五乱》:“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俛首静伏;乱于肺,则俛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是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5-31 18:31
相乘如肾阴寒盛水气凌心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5-31 18:48
      
        从中医的角度讲,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5-31 19:2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5-31 18:48
从中医的角度讲,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

从苓桂术甘汤的用药来看不存在肾水乘心火的情况,再则说了中医的心与心脏无关。这个证涉及到的是肺朝百脉通调水道,那么可以推测西医的心脏应该属于中医的肺。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5-31 21:53
       看来中医界里,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与西医的对比就无从说起了。看看中医对于水气凌心是不是能够统一?!
     对于水气凌心,我主要采用的是:赵金铎主编的《中医证侯鉴别诊断学》与王琦主编的《中医藏象学》。参考百度中的解释。
     水气凌心证,在不同的疾病中,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会有不同的治疗方剂,病理机制都是:肾阳不足,肾水过剩,过克(相乘传变)心火,造成水气凌心证。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5-31 22: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5-31 22: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5-31 22:55
       请先生说说西方科学中的“气体酶”与中医理论中的“水气”之间的关系!
     请直接讲道理!不要讲猜测、猜想等等,任何人都可以做出任何猜想、猜测!忽悠!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5-31 23: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5-31 23: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5-31 23: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5-31 23: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5-31 23:37

(气体酶)这是科学药理学的假说理论,不是正式的科学理论!
知道什么是科学假说吗!
============================
    回复:一语道破天机!不打自招!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5-31 23:39
     
知道什么是科学假说吗!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6-1 00: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6-1 00: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6-1 04:45
666lll 发表于 2015-5-31 14:21
水气的气,以我的理解是个虚词,如影响力、号召力的力。水也不是具体的水,而是指水的功能,所以加不加这个 ...

666lll先生来本论坛的时间不久,但是发的帖子不少,可谓斩获颇丰。但是他大多发一些西医的生理药理的内容,涉及中医药的内容很少,使人感到这些帖子有些不合时宜,甚至不伦不类!常言说:“入乡随俗,入国问禁。”否则,就会显得很另类,很OUT。

而今天所发的这个帖子却与中医药沾边了,显得他登堂入室了,颇令人惊喜和欣慰。

他说:
“中医治病实际就是,阳阴气血湿痰,表气滞,等,这些有限种的生理功能弱化或强的表现为根据治病开药方的。
但是将这些排列组合却可以有成千上万的类别!
如阴气虚,阴血虚,阴虚有痰,阴虚有湿---
阴虚加阳虚加湿,阴虚加阳虚加痰,阳虚加气虚加湿-----
这些组合每个都可起个中医的名!”

上述三言两语,话并不多,但很有味道,很有品位,令人刮目相看。谢谢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1 07:34
      这是科学药理学的假说理论,不是正式的科学理论!
    知道什么是科学假说吗!
    千万不要当真,不要上当。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6-1 07: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1 07:46
        先生证实了,再吹也不迟!没有证实之前,就不是真理,就不能够用来指导实践,因为无数的假设都是胡说!
     科学假设必须有科学依据,必须与以前的、现在的知识相衔接,必须是符合逻辑的推论!先生的气体酶与密宗开顶什么关系?不是想当然的猜测、猜想、没有逻辑关系的胡拉乱扯!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6-1 07: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1 07:54
         气体酶与密宗开顶什么关系就像你与肉包子的关系!666先生的科学假设!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1 08:1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5-31 21:53
看来中医界里,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与西医的对比就无从说起了。看看中医对于水气凌心是不是能够统一 ...

咱先不管其他人的看法,看看《内经》《伤寒》的原义,以我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寒燥两邪相摶,营卫乱于胸中(心脏),以至于宗气外泄。因为宗气、营卫三者呼三吸一,形成宗气,营卫乱,则宗气泄。宗气不足,推动无力,则肺(心脏肺脏)朝百脉通调水道的功能降低或丧失,以至水液泛滥。宗气(心脏)泄则心悸、肺(心脏肺脏)气虚通调水道失职则短气、浮肿。

按着西医的说法,可能就是致病因子导致心脏功能衰竭,心房钠尿肽分泌不足,以至于利钠及利尿作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用、抑制垂体后叶加压素的合成、释放作用、舒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减弱。

因为大脑也合成分布心房钠尿肽,这也解释了苓桂术甘汤为什么能对某些类型的高血压眩晕有效。心房钠尿肽分布体内多个部位,也许那就是营卫的一部分。心房钠尿肽减少使组织和血浆中的cGMP合成减少,而后者减少有研究表明与阳虚相关。这样看来,阳虚不是病因,而是病理状态。

一点浅见,仅作参考,不足之处,定要指出,以便反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1 09:55
                       
          病因病机: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肺脾肾功能失调,阳虚气化失职,以致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形成水气。当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时,水气可上逆凌心,使心阳阻遏,功能减退。心受水气侵凌,故心悸怔仲;胸阳不振则胸闷喘满、气急气短。水气病即水肿、浮肿。
        中医认为:肾阳虚,肾水过盛,过克心火,引起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肾水乘心(五行相乘),引起心主血脉(心悸)心主神明(怔忡、眩晕、站立不稳)功能障碍。
         心阳虚,甘草桂枝汤是苓桂术甘汤证的轻型,心阳虚是水气凌心的病机过程中的一个条件,或者说一个因素,二者息息相关。
          水气凌心证与心阳虚证、肾阳虚水泛证的关系。可以看做连续的过程,心阳虚加重,演变为水气凌心,再演变为阳虚水泛证;阳虚水泛证可以涵盖水气凌心与心阳虚。三者应该鉴别。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1 13:37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6-1 09:55
病因病机: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肺脾肾功能失调, ...

心主神明(怔忡、眩晕、站立不稳)功能障碍。
???????????????????????
神明就是管怔忡、眩晕、站立不稳的吗?所以任物为之心,神明障碍应该是思维障碍吧?

心阳虚加重,演变为水气凌心,再演变为阳虚水泛证;阳虚水泛证可以涵盖水气凌心与心阳虚。
??????????????????????????????????????????
这话不符合语言逻辑吧?根据前面说的,后面的涵盖应该是逐级的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1 15:00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6-1 05:37
心主神明(怔忡、眩晕、站立不稳)功能障碍。
???????????????????????
神明就 ...

    谢谢先生关注,并指出缺点。
   心阳虚、水气凌心、阳虚水泛三个证之间具有演变关系,同时需要鉴别。《伤寒论》中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1 15:02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6-1 15:00
谢谢先生关注,并指出缺点。
   心阳虚、水气凌心、阳虚水泛三个证之间具有演变关系,同时需要鉴别 ...

如果,水是水液,肾是肾脏,肾阳是气化功能,那么,气化不足,应该是肾脏的水液不能气化到四肢百骸,四肢百骸的水液不足,呈现脱水症状才对,而肾脏的水液要逐渐增多,只有肾脏积水才对。阳虚只能肾积水,何来阳虚水泛?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1 15:08
     根据太白侠的意见,更改如下:

   病因病机: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肺脾肾功能失调,阳虚气化失职,以致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形成水气。当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时,水气可上逆凌心,使心阳阻遏,功能减退。心受水气侵凌,故心悸怔仲;胸阳不振则胸闷喘满、气急气短。水气病即水肿、浮肿。
        中医认为:肾阳虚,肾水过盛,过克心火,引起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肾水乘心(五行相乘),引起心悸、怔忡、眩晕、站立不稳等等功能障碍。
         心阳虚,甘草桂枝汤是苓桂术甘汤证的轻型,心阳虚是水气凌心的病机过程中的一个条件,或者说一个因素,二者息息相关。
            心阳虚、水气凌心、阳虚水泛三个证之间具有演变关系,同时需要鉴别。《伤寒论》中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1 15:18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6-1 15:08
根据太白侠的意见,更改如下:

   病因病机: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肺脾肾功 ...

要出书吗?若是的话,很不错了,毕竟和现代中医教材能够比较衔接,中西医人员都能看懂。只是,若有可能,还是更深入些,当然这是后话。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1 15:28
       阳虚水泛证
   病因病机   本证多由久病损伤肾阳,或素体阳气虚弱,气化无权,水湿泛滥所致。
     辨证要点    肾阳不足,不能蒸腾气化,水湿泛滥肌肤,故身体浮肿;肾居下焦,阳虚气化不行,水湿趋下,故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小便短少;水气犯脾,脾失健运,则腹部胀满;水气凌心,抑遏心阳,则心悸;水寒射肺,肺失宣降,则咳嗽气喘,喉中痰鸣;阳虚温煦失职,故畏冷肢凉,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阳虚水停之征。
     临床表现     腰膝酸软,耳鸣,身体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没指,小便短少,畏冷肢凉,腹部胀满,或见心悸,气短,咳喘痰鸣,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法     温肾助阳,化气利水。
     方剂    真武汤加减。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1 15:35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6-1 07:18
要出书吗?若是的话,很不错了,毕竟和现代中医教材能够比较衔接,中西医人员都能看懂。只是,若有可能, ...

      水气凌心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证,把它与西医相应的病理状态搞清楚了,心、肺以及心肺相关的许多证之间的关系也就清楚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1 16:18
     水气凌心证、阳虚水泛证、寒水射肺证是相关而不同的证,三者的关系及其鉴别非常重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1 16:21
      “水气”是什么意思?在《金匮要略》中的水饮篇,对于痰、饮、水气作出了非常详细的解答。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1 17:01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诞,此为黄汗。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1 17:02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水在脾,少气身重。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水在肾,心下悸。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1 17:30
        谢谢先生关注。
     以上两篇,在《中西医融合观续》中,已经逐条逐句作了解读,与西医相应的病理状态进行了融合,在本论坛中已经全文发表过了,是否要求在此重新转载。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1 17:37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6-1 17:30
谢谢先生关注。
     以上两篇,在《中西医融合观续》中,已经逐条逐句作了解读,与西医相应的病 ...

不用转载,我没明白这个帖子的主题,以为是想征求一下意见,多方意见以备参考呢。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1 18:21
       先生没有错,我是为了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是中医界的朋友。我害怕对中医理论理解错误,再拉扯西医,差之分毫失之千里。
     水气病,实际上就是西医的粘膜下、皮下水肿。
     我之所以这样讨论问题,是为了给大家一个中西医比对的一种方法。中医的证与证之间具有两种基本关系:1   演变关系;2  鉴别诊断。这对于正确认识证本质极其重要,而对于中西医融合则更为重要。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1 18:38
本帖最后由 太白侠 于 2015-6-1 18:40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6-1 18:21
先生没有错,我是为了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是中医界的朋友。我害怕对中医理论理解错误,再拉扯西医, ...

融合得相当完美了,为什么要用现代中医的脏腑辨证理论解释呢?本来理解的相当透彻,用现代中医的脏腑辨证理论一解释反倒让现代中医糊涂了,西医倒是无所谓,按着这一手册理解也很清晰,愿意用足够用。

现代中医脏腑辨证理论是个大杂烩,把脏腑机理丢了很多,添加了藏象的五行生克,无论什么脏都要有气血阴阳虚实风热湿燥风,看着好看一点也不实用。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6-1 19:19
这几天没看这个帖,刚才看见的,太白先生说找找出处,应该先找找。等看了再说。这个问题可以和中西医博士以前发过的心气虚问题联系起来讨论。搜索
复制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1 19:19
我原以为还要写一本书,关于中医理论的书,按着现代中医脏腑辨证理论,解释给中医渎。因为现代中医基本遵循教材的主旨,所以,按着现代中医脏腑辨证理论来解释也未尝不可。不过呢,既然没有这个打算,不如再深入些,争取把仲景没有引述的病因病理添上,再把仲景用药规律研究透彻。前者,因为仲景是论,必然有经跟着,找到经也是可能的;后者,仲景用一味药就是一个功能,打个比方,枳实可能是调节平滑肌纵波的,相当于中医的什么概念,《胎臚药录》反推出来亦有可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6-1 21: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6-1 21: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1 22:02
666lll 发表于 2015-6-1 13:45
必须与以前的、现在的知识相衔接,必须是符合逻辑的推论!先生的气体酶与密宗开顶什么关系?不是想当然的猜 ...

        666先生的科学假设!  气体酶与密宗开顶什么关系就像你与肉包子的关系!
         请先生说说西方科学中的“气体酶”
这是科学药理学的假说理论,不是正式的科学理论!
知道什么是科学假说吗!
千万不要当真,不要上当!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6-1 22: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2 06:25
  666先生的僞科学假设!  气体酶与密宗开顶什么关系就像你与肉包子的关系! 而开顶用的能量来源就是气体酶!气体酶加速,可以有运动能量与电子能量的增加!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2 07:31
肾属水,这个水是木火土金水的水,与生长化收藏的藏,风热湿燥寒的寒,相对。肾主水,这个水是天水,又称天癸,是女子七,男子八的生长壮老已的规律。而水液的水,是三焦所出,营卫津液是水的不同形质,浊者为卫出上焦,清者为营出中焦,津液出下焦,津液由膀胱气化。


肾主水的水是水液的水,是现代中医的误读。那说现代中医发展了水液代谢理论行不行?若是有意而为之,请说明理由,根本没读懂经典叫什么发展?只能算发面发馊了。


即便想打算写书,也暂时不写,以免伟大落于平凡。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2 08:59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6-1 23:31
肾属水,这个水是木火土金水的水,与生长化收藏的藏,风热湿燥寒的寒,相对。肾主水,这个水是天水,又称天 ...

       谢谢先生赐教,我一定注意。
     肾主水;肾主精,应该是两个概念。还请先生明示。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6-2 09: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6-2 09: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2 09:1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6-2 08:59
谢谢先生赐教,我一定注意。
     肾主水;肾主精,应该是两个概念。还请先生明示。

《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五脏六腑各种精的一部分随着“水”进入肾,在肾中混合成人体最根本的“精”,后世称之为“元精”此“元精”补充了原在出生后消耗殆尽的父母之精,再随“水”分配到形器各部使其继续发育,这样就使形器各部都带有其它部位的精。肾也有自己的精,此精成熟,即肾的功能成熟后,可以使肾的元精排出,成为生殖之精,元精与生殖之精本是一个东西。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2 10:03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6-2 09:14
《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五脏六腑各种精的一部分 ...

《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试想啊,这个泻,泻什么?肯定是精啊。如果,肾者主水的水是水液,精随着水液泻的话,那么尿液、便液、汗液、泪液等等不都是大补元精的绝佳药食了吗?

肾与水液代谢有没有关系?当然有,《素问·水热穴论》:“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对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也就是说肾,作强之官,作强能力下降,使胃的门关闭不利,才使水液滥溢。胃为什么又管水了?三焦就是胃的三个输出通道啊。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6-2 15:37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5-28 21:55
《伤寒补例》 [清] 周学海(公元1644-1911年)   史载之论水气凌心。证治甚详。读医随笔。已 ...

昨天才看见这个帖,先生召唤,赶紧过来学习,这个问题一个和以前先生讲心气虚、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这些问题有关。

太白先生前面说,要从出处说起。“史载之论水气凌心”是周学海转述的,周是清末人(1856-1906年),那个时代是不是受到了西医的影响不好说,史载之论述的,应该是纯中医的观点,我们找找再说。
搜索
复制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2 16:38
llyyjj 发表于 2015-6-2 07:37
昨天才看见这个帖,先生召唤,赶紧过来学习,这个问题一个和以前先生讲心气虚、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这些问题 ...

     谢谢先生关注。
   请先生对于肾主水发表意见。水气凌心证,以前讨论过,接着再讨论。
作者: xiongyisheng    时间: 2015-6-2 16:58
所谓水气就是体内环境中水太多,这些水里还可能含有尚未完全分化的物质甚至毒素,而水气凌心,是因为水太多以及溶解于水中的半营养半毒素物质,聚集于心经或心包经,影响到胸腺、心和心包等脏腑组织机能!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6-2 19:47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6-2 16:38
谢谢先生关注。
   请先生对于肾主水发表意见。水气凌心证,以前讨论过,接着再讨论。

《内经》中不止一处提到肾主水,其含义也不指一处。上面太白先生举出的《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这一段,看出和现代生理学认识是一样的。本篇有五行学说的参入,但肾与水的关系论述,和五行无关。
肾为水脏,字面上看就是五行理论内容。肾属水与肾主水,是不是一回事,需要再结合经文的学习才能理解。


再说到肾与西医心衰的关系,倒是《内经》里能找到《素问逆调论》: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帝曰∶善。--------------这个很明显指的是心衰,喘不得卧。这样可以不涉及五行学说。
------------------
列出这些资料,想说明水气凌心的表现,是西医心衰的表现,在内经里,是联系到了肾和肾主氺液的原理。把这个道理讲清楚,还需要把《内经》肾与水的内容认真学习了才好说。
我还有个预计,如果我们把《内经》肾与水的关系整理清楚了,五行中的肾属水可能就不能落实了,就成了脏腑学说上多余的一层皮。
希望大家发表高见,这是我一个难道的学习机会。






搜索
复制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2 21:40
     水气凌心证的关键在“凌”这个字。肾阳虚不能制水,肾水过剩,过克心、火,引起心的病变,这就是水气凌心。“凌”是过克,按照五行学说就是相乘传变。这是按照五行学说对于水气凌心证的解释。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6-2 22:10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6-2 21:40
水气凌心证的关键在“凌”这个字。肾阳虚不能制水,肾水过剩,过克心、火,引起心的病变,这就是水气 ...

先生想要用五行解读,就往五行上拉,如果不用五行解读,水气凌心也可以解释的合情合理,五行是不是多余了?
搜索
复制



凌:
1,战争中是进攻、侵略的意思,凌余阵兮躐余行。水饮为阴邪,侵犯了心阳,出现一系列心的病变。
2 ,生活中有强者欺负弱者的意思,这里用克之太过还可以说的过去。但肾水怎么就会强盛到欺负心火的程度,也找不出来原因。
3,凌有上升、登高之意,水饮在下,心在上,在下的水饮影响了在上的心气的功能,使心阳不能温煦,也上逆影响了肺气的下降,出现喘促气短。


这里只有第2条以强凌弱,可以用五行学说来解读,但解读到后面就说不通了。肾属水,心属火,肾水过盛,乘了心火,这叫水气凌心。
可是,肾水怎么能过盛呢?这里的肾水,是五行之水,不可混做肾阴。
水来乘火,是肾来乘心。肾,凭什么乘心呢?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6-2 22: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2 22:53
llyyjj 发表于 2015-6-2 14:10
先生想要用五行解读,就往五行上拉,如果不用五行解读,水气凌心也可以解释的合情合理,五行是不是多余了 ...

       这不是我个人的认识,是中医五行学说的解释。这个解释在中医学的教科书中就有。我接受这个认识,我认为,这个解释符合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而且这个解释对于水气凌心证与心阳虚证、阳虚水泛证、水寒射肺证的鉴别,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先生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尽量发表,可以质疑,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6-2 22:53
666lll 发表于 2015-6-2 22:20
。肾阳虚不能制水,肾水过剩,过克心
------
你就是个二!

水肿激素多了就水肿,好像有道理,有这个激素,有名字没有?
激素增加与甲状腺素减少阳虚————有道理。

及受体气体酶离子门关闭有关------------受体是谁的受体?离子门是个什么东东?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6-2 23:33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6-2 22:53
这不是我个人的认识,是中医五行学说的解释。这个解释在中医学的教科书中就有。我接受这个认识, ...

我接受这个认识,我认为,这个解释符合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而且这个解释对于水气凌心证与心阳虚证、阳虚水泛证、水寒射肺证的鉴别,有着密切的关系。
搜索
复制

------------------------------------------------------------------------------------
水气凌心,是一种病机,一种病理变化。可以有几种解读,我前面说了。理论就是解释现象的,出来几种解释就相当于几种理论,大家各自选各自认可的理论,这是可以的。但是,选择哪一种理论,应该都有各自的理由。可您这次这个理由实在不成个理由。


我选择五行学说解释,因为这个解释符合五行理论。您自己看看,这话说的过去吗?因为今天是年三十,所以今天过年。


因为我不饿,所以我不吃饭,这话大家一听就懂。要说成因为我不吃饭,所以我不吃饭,谁能听懂啊?
先生后面还说:这个解释对于水气凌心证与心阳虚证、阳虚水泛证、水寒射肺证的鉴别,有着密切的关系。-------等先生把后面的这些内容讲了,我们再判断这个五行理论是不是用得着。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3 06:02
llyyjj 发表于 2015-6-2 19:47
《内经》中不止一处提到肾主水,其含义也不指一处。上面太白先生举出的《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 ...

怎么无论啥时候都忘不了批判五行呢?《素问·水热穴论》:“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对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这句话不正是《内经》告诉人们,不要瞎理解、瞎运用五行吗?时间机制的藏象发育正常否要用五行,机械联系的脏腑水气病不能用五行。


主水、盛水一个是指天癸,一个是指五行之水行。是说时间机制的藏象,肾充足才能让天癸自然运转,才有了生长壮老已。天癸不是精,是主管生殖之精泻否的时间机制,是生物钟。


积水,才是肾参与通调水道的脏腑机能。肺,相当于自来水的水泵,肾相当于密封圈。《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前面的是指五行的水行,后面的是指主管津液。“水者循津液而流也”,密封不好水则滥溢。


故,是个转折词,不光有所以的意思,还有而的意思。“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应该翻译成,而积水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自来水管像筛子似的,水泵还有什么用?


现代中医把肾主水直接定义成了,肾主管水液代谢,把主管天癸运行的生命机制给丢了。而主天癸,是西医至今还没有深入认识的东西,正是中医引领生命科学和现代医学的方向标。


现代中医又把时间机制的藏象辨证的五行生克,生硬地搬到机械联系的脏腑辨证当中,才让有思考的人产生对五行的误解。病理,就病理得了呗,还非得借用《内经》病机一词儿,对《内经》病机的定义进行曲解。《内经》病机,是专指藏象辨证的,也只有在这才能应用五行学说辨证的。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6-3 06: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3 06:18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6-2 22:02
怎么无论啥时候都忘不了批判五行呢?《素问·水热穴论》:“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对 ...

       肾主水,“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天葵(真水)、水液两个概念。水液、水液代谢,显然是受到了西医的影响而产生的。能不能返回去,寻找中医的原始概念,例如津液。中医理论中精气血津液本来是一个东西。
     请赐教。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3 06:41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6-3 06:18
肾主水,“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天葵(真水)、水液两个概念。水液、水液代谢,显然是受到了西医 ...

肾主水,主的就是天水。而水液是通过主津液来完成的。津液好比溶液,水不溶了,离脱了,才造成水气病。一个理论体系,必须严谨而自洽,不然就成一锅粥了,各家都有学说了。


《灵枢·决气》: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黄帝曰:六气有,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痹,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3 06:44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6-3 06:41
物候与物质结构搅和一起,不乱也难。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6-3 07: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6-3 07: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3 08:06
      水气凌心证与水寒射肺证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不叫水寒凌肺证?
作者: 666lll    时间: 2015-6-3 08: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3 08:24
水寒射肺证是指寒邪和水气侵犯肺脏而出现的肺气失宣,寒水逆阻等临床表现的概称。多由宿罹痰饮或水肿,复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所致。水寒射肺证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其临床表现各具一定特点,治疗亦不尽相同,必须加以分析。本证通常应与“水气凌心证”、“肾阳虚水泛证”、“寒痰阻肺证”相鉴别。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3 08:3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6-3 08:06
水气凌心证与水寒射肺证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不叫水寒凌肺证?

先生在《中西医融合观续》中解读得很清楚了,对证本质研究很有益,为什么要纠结一个证名呢?这些证名历史渊源很难搞清,不知道原提出者是咋想的,中医教材又不规范,以我之见不如就用汤名。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3 09:25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6-3 00:36
先生在《中西医融合观续》中解读得很清楚了,对证本质研究很有益,为什么要纠结一个证名呢?这些证名历史 ...

    谢谢先生关注。
   中西医沟通的关键在于“证”。中医方证对应,只要证的诊断正确了,方是现成的。证具有比较固定的病机、病位、病性、方药,因此,证包含着理法方药。
     证是客观存在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组症状与体征、脉象、舌象;证与证之间具有演变关系与鉴别诊断关系。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组症状与体征这个客观存在,古今中外都不会变,在西医学中,一定能够找到相对应的一组症状与体征(概括为病理状态),这就是中西医融合的共同参考系。例如:西医的高热、昏迷、惊厥与中医的高烧、神昏、抽风就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是一个共同参照物,热极生风与急性脑炎脑膜炎就是一个证态,治疗热极生风的羚角钩藤汤就能够治疗急性脑炎脑膜炎。(简单地说大致如此)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6-3 09:34
        以汤名代替证也有缺憾。以苓桂术甘汤为例,苓桂术甘汤在《伤寒论》中、在《金匮要略》中治疗的证是不同的,而且转换为西医病理状态时完全相反!
    在《伤寒论》中,苓桂术甘汤治疗失盐失水性血容量下降;而在《金匮要略》中治疗心力衰竭、水肿(轻型),一个是脱水,一个水储留!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6-3 15:0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6-3 09:34
以汤名代替证也有缺憾。以苓桂术甘汤为例,苓桂术甘汤在《伤寒论》中、在《金匮要略》中治疗的证是 ...

可也是啊,真的不好起名字。不然叫作伤寒吐下苓桂术甘汤证,心下痰饮苓桂术甘汤证?也不大顺溜。不过呢,苓桂术甘汤的作用机理是一样的,一个是吐或下失水造成营卫肺等功能紊乱,一个是营卫肺等功能紊乱造成水饮病,调理的都是营卫肺等功能。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