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发于阴发于阳诹议 [打印本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5-14 15:26
标题: 发于阴发于阳诹议
发于阴发于阳诹议
王叔文 河北省赞皇县东街卫生所
    《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3月20日载梁华龙先生《“发于阴”“发于阳”是指风寒风热》一文,认为《伤寒论》第7条“发于阴”“发于阳”的阴、阳是风寒邪气和风热邪气的代指。对此,笔者有不同意见:“发于阴”“发于阳”应是指病位而言,即病发于阴经、病发于阳经之义,而不是指邪气的性质。

    风热不恶寒

    目前普遍认为:伤寒、中风为风寒,温病为风热。《伤寒论》第6条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说明“不恶寒”是风热证的特征。对此,梁华龙先生解释说:风热表证发展可不恶寒,但初期必是发热、恶寒并见,故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既然风热表证只有初期恶寒,那么以“发热恶寒”作为风热的特点,便有悖于仲景给温病(风热)下的定义。笔者认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论述的不仅仅是风热表证,应囊括外感风寒、风热的三阳证,而以风寒为主。

    风寒也发热

    梁华龙先生认为:风寒表证初期有发热,也有未发热,但必定恶寒,故云“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从《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来看,风寒表证未发热是尚未发热,不等于“无热”。桂枝汤、麻黄汤是治疗风寒表证的主方,在《伤寒论》中应用广泛,如第12条、13条、54条、95条桂枝汤主治的病症中都有发热,35条麻黄汤证亦有发热;其他治疗风寒表证的方剂,如第23条的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有发热,第27条的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有发热,第38条的大青龙汤证也有发热。既然风寒表证多数有发热,那么以“无热恶寒”作为风寒表证的特点,便完全错误了。

    “寒入里为痞证,热入里成结胸”

    梁华龙先生认为:要真正理解“发于阴”“发于阳”中的阴、阳所指,必须要与《伤寒论》第131条综合看待。《伤寒论》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同是误下,形成结胸和痞证截然不同的结果,说明其原始证候不同,即“寒入里为痞证,热入里成结胸。”

    梁华龙先生上述论述看似有理,然而事实上,《伤寒论》并非如此机械。如《伤寒论》149条说:“伤寒五六日……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这里说的是,小柴胡证误下后既能导致结胸,又能导致痞证。并不像梁华龙先生在解释131条时说的那样,只有“寒入里为痞证,热入里成结胸”。既然“寒入里为痞证,热入里成结胸”不是规律,那么以此来推断“发于阴”“发于阳”的阴、阳是风寒邪气和风热邪气的代指,也是站不住脚的。

    《伤寒论》判断疾病成因的句式

    梁华龙先生说:“第7条是太阳病表证的成因,‘发于阳’、‘发于阴’是对太阳表证发病成因的概括,这里的阴、阳应该是指病因属性,寒邪属阴,热邪属阳。发热恶寒者,是风热阳邪致病;无热恶寒者,是风寒阴邪致病。两者是对寒、热邪气致病的概括,不应该是单纯指风寒邪气。”

    笔者认为,把“发于阳”说成是风热阳邪致病;“发于阴”说成是风寒阴邪致病,不符合《伤寒论》行文格式。

    《伤寒论》在论述病因的时候多用判断句式或反问句式,如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46条“太阳病……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这里的“此为……”“所以然者……”等,均为《伤寒论》论述病因的常用句式。而梁华龙先生把“发于阳”“发于阴”说成是对太阳表证发病成因的概括,这在《伤寒论》中没有相同的句式佐证,属于孤证。

    “发于阴”“发于阳”是指病位

    “发于阴”“发于阳”是表示疾病处所的句式,即病发于阴经、病发于阳经之义,也可以理解为病发于三阴、病发于三阳的意思。

    《伤寒论》269条说:“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这里的“阳去入阴”就是由阳经传入阴经的意思。《伤寒论》270条说:“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此处的“三阳”“三阴”与“发于阴”、“发于阳”的阴、阳都是病位,指阴经、阳经,而不是指外感风寒、风热邪气。正如钱天来说:“发于阳者,病入阳经而发也;发于阴者,邪入阴经而发也。”

    “发于阴”“发于阳”的意义

    《伤寒论》以六经(三阴三阳)作为辨证纲领,第7条的“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又是六经中的总纲,即以阴阳统帅“三阴三阳”。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前一个“恶寒”是表证恶寒,是麻黄汤、桂枝汤的适应症(见于《伤寒论》35条、54条);后一个“恶寒”是里证畏寒,以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为主方(见于《伤寒论》353条、317条)。

    关于恶寒和畏寒的区别,一般认为:恶寒是指病人怕冷,加衣添被或近火都不能缓解。畏寒则指病人怕冷,加衣添被或者是接近火取暖能够缓解。

    总而言之,三阳病多表证、热证、实证,因而以“发热恶寒”为特点,性质为阳证,病位在阳经;三阴病多里证、寒证、虚证,所以以“无热畏寒”为标志,性质为阴证,病位在阴经。而第7条的意思是说,以“发热恶寒”为主证的疾病,多为病在三阳;以“无热畏寒”为主证的疾病,多为病在三阴。文字清晰,医理昭然,与全书主旨并无相悖。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5-14 16:27
得一遭能解读,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让叔文琢磨琢磨。
作者: 王叔文    时间: 2015-5-14 20:07
谢谢铁总转帖!
作者: 王叔文    时间: 2015-5-14 20:09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5-14 08:27
得一遭能解读,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让叔文琢磨琢磨。

没有看懂大侠的意思。
得一遭能解读?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5-14 20:40
王叔文 发表于 2015-5-14 20:09
没有看懂大侠的意思。
得一遭能解读?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为什么“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也应该一起解读,最终才知道何为阴与阳。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5-14 21:11
欢迎于兄指导!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5-15 08:42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5-5-14 21:11
欢迎于兄指导!

岂敢指导,我还等着叔文解读清楚了,验证我的想法对不对呢。
作者: 王叔文    时间: 2015-5-15 12:08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5-15 00:42
岂敢指导,我还等着叔文解读清楚了,验证我的想法对不对呢。

谢谢大侠!对于你说的问题我也没有什么特别认识。我写的一段话被编辑删除了。现在附在这里:

以六日、七日分病程长短意义不大

《梁文》认为:第7条:“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正说明感受温热邪气的表热证痊愈较慢,用时较长;而感受风寒邪气的表寒证痊愈较快,用时较短。
这里的六日、七日只是约数,没有多大意义。既使真的是风热感冒七日愈,风寒感冒六日愈,这一日之差,也没有什么统计学意义。因此,以病程长短来证明“发于阴发于阳是指风寒风热”,不能令人信服。

欢迎太白侠先生提出高见!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5-15 15:07
王叔文 发表于 2015-5-15 12:08
谢谢大侠!对于你说的问题我也没有什么特别认识。我写的一段话被编辑删除了。现在附在这里:

以六日、 ...

这应该说的是卫气与外邪相摶走行的规律,中于阳经要走行六日,中于五藏要走行五日,因为中国古代,序列数没有零的概念,故得加上一。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5-5-16 23:37
笔者有不同意见:“发于阴”“发于阳”应是指病位而言,即病发于阴经、病发于阳经之义,而不是指邪气的性质。
---------------------------------------------
  领导的文章,赶来拍拍马屁。力挺笔者的意见。恶寒是太阳伤寒的特征,发热恶寒是是气有余,外邪侵入太阳的表现,即太阳病。无热恶寒是气不足,外邪直入少阴的表现,太少两感。七为阳数,阳病欲愈于阳。六为阴数,阴病欲愈在阴。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5-5-17 22:51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5-15 15:07
这应该说的是卫气与外邪相摶走行的规律,中于阳经要走行六日,中于五藏要走行五日,因为中国古代,序列数 ...

先生说的好,承教。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5-5-17 22:55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5-15 15:07
这应该说的是卫气与外邪相摶走行的规律,中于阳经要走行六日,中于五藏要走行五日,因为中国古代,序列数 ...

先生说的好,承教。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5-5-18 07:01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5-5-17 22:55
先生说的好,承教。

还有待进一步论证,现在仅仅是个想法。

作者: 王叔文    时间: 2015-5-18 21:26
下面把梁先生的文章转来,供大家对照、评判!
作者: 王叔文    时间: 2015-5-18 21:27
本帖最后由 王叔文 于 2015-5-18 13:29 编辑

发于阴发于阳是指风寒风热
□ 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
    关于《伤寒论》第7条的“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其中的“发于阴”“发于阳”后世医家争论颇大,提出的假说也五花八门,但都不能完整说明伤寒发病机理,尤其是没有前后联系,与后面的条文产生违拗,也与临床实际不相符合。

    要真正理解“发于阴”“发于阳”中的阴、阳所指,必须要与《伤寒论》第131条所说:“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综合看待,还要结合其他原文和临床实践。

    其实“发于阴”“发于阳”的阴、阳是风寒邪气和风热邪气的代指。它指出了两种寒热性质不同的邪气所导致的证候、传变,治疗也就迥然不同。其根据如下:

    太阳病分类之后便是发病成因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的第1、2、3、6条是太阳病表证的概念和分类,定义了表寒证和表热证,而第7条则是太阳病表证的成因,发于阳、发于阴是对太阳表证发病成因的概括,这里的阴、阳应该是指病因属性,寒邪属阴,热邪属阳。

    发热恶寒者,是风热阳邪致病;无热恶寒者,是风寒阴邪致病。两者是对寒、热邪气致病的概括,不应该是单纯指风寒邪气。

    “恶寒”为太阳表证必备症

    恶寒一症是太阳表证的必备症状,第1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3条“必恶寒”,而第6条则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吴鞠通说“仲景所云不恶风寒者,非全不恶风寒也,其先亦恶风寒,迨既热之后,乃不恶风寒耳。”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发展,并非是温病的最初起。风寒证最初期强调的是“恶寒”;风热证最初期强调的是发热,但开始的发热必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寒。风寒表证初期有发热,也有未发热,但必定恶寒,故有“无热恶寒者,发于阴”;风热表证发展可不恶寒,但初期必是发热、恶寒并见,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一发病就发热恶寒的是表热证,是感受温热邪气所致,所以说是发于阳;刚发病时无热恶寒的是表寒证,是感受风寒邪气所致,所以说是发于阴。

    寒入里为痞证,热入里成结胸

    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同是误下,形成结胸和痞证截然不同的结果,说明其原始证候不同。结胸是热自外来,水由内生,水热互结,其病在水分。痞证是寒自外来,热自中生,寒热互结,其病在气分。

    结胸是表热误下,邪热入里,病发于阳是指感受风热邪气而成表热证,所以强调“热入”,恐人误为寒邪,特加注明;痞证是表寒误下,寒邪内入,病发于阴是指感受风寒邪气而成表寒证,因伤寒以“寒”为主,表寒自在理中,故不需强调。

    脉浮动数为表热后成结胸

    第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脉象浮数为风热,数则为虚的“虚”,是和有形实邪相对而言,属于无形的邪热,不能攻下,若攻下就会“动数变迟”成为里实证。表证显属风热,下之后变成结胸,说明结胸是由表热证误下而成。

    依据“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阳”就是指感受温热邪气而产生表热证,阳指温热邪气,病指表热证。

    同理可证“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病指表寒证,阴指风寒邪气。

    表热与停饮合而成结胸协热利

    第139条:“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本条既有表证,又有停饮,在未下之前,停饮被称作“寒分”,也就是饮邪属阴的意思,而误下之后的两种结果:结胸和协热利都是水热互结所致,水饮是原有的阴邪,热自何处而来?

    内本无热,表寒因误下入里也很难化热,如果使用寒下则更难有热产生,那么这里的“热入”只能说明是原有的表热因误下入里与水饮互结,也反过来证明这里的太阳病是“病发于阳”的表热证。

    表热误下形成众多内热证

    第140条:“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太阳病误下后有脉细数的头痛、脉紧的咽痛、脉沉滑的协热下利、脉浮滑的便血、脉弦的两胁拘急、脉浮的结胸证,均为热邪入里所致,热自何来?就是感受热邪而成的太阳表热证的原有热邪误下而来。

    与131条和139条结合起来理解,“病发于阳”应该是感受温热病邪所成的表热证。

    表寒证误下大多形成痞证,而表热证误下才能形成热证。既要了解到不同的表证误下的结果截然不同,更需了解到在《伤寒论》中温病表热证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如第131、134、139、140条,均是对风热表证的救治论述,不仅仅是原文第6条所限。

    表寒证易愈表热证难愈

    临床上风寒感冒痊愈的时间,大多比风热感冒时间短,风寒感冒往往在汗出后即可痊愈,而风热外感本身即有汗出,并不因汗出而祛邪,同时风热犯肺,往往咳嗽难愈,甚至可以迁延月余。

    第7条:“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正说明感受温热邪气的表热证痊愈较慢,用时较长;而感受风寒邪气的表寒证痊愈较快,用时较短。

    细菌型感冒多属风寒型,治疗容易,病程较短,痊愈较快;病毒性感冒多属风热型,治疗复杂,病程较长,痊愈较慢。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的道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