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临床擂台赛(三)卢某某心慌心跳治疗经过 [打印本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10 07:26
标题: 临床擂台赛(三)卢某某心慌心跳治疗经过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12-10 10:20 编辑

    卢某某,女,43 岁。此例患者从 2010年8 月28 日 起,经人介绍 来我处 就诊。一直服药至 2011年 2月 1 日,历时半年,服药约50剂,病情渐趋好转,现已三个月未服药了,病情稳定。

    主要症状:语言急促,呈现焦急躁之表现,心慌心跳呈阵发性加 重。多梦善 恐,卧不安稳,头 痛。舌红 绛,苔 薄黄,脉律不齐。经医院检查,有:左心房正常高值,室间隔增厚,主动脉活动度下降,三尖瓣足部性返流等……。

欢迎论坛给位高手出拳。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2-10 11:22
采用刘绍武老先生的调神汤加味:


柴胡 9      苏子12   人参10  甘草6  黄芩9       生姜12     


川军6  桂枝6   车前子6  生石膏18   牡蛎12    龙眼肉 9


川楝子9   生地12     远志6  枣仁6   小麦30   大枣6个


日一剂、水煎服。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2-10 11:36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2-10 03:53 编辑

介绍一下调神汤
组方:石膏30g,牡蛎30g,桂枝10g,大黄10g,车前子30g,柴胡15g,黄芩15g,党参30g,苏子30g,川椒10g,甘草10g,大枣10枚。

组方的原则:寒热并用、升降并用、收散并用、补泻并用,此方反映的是治疗的四个矛盾点,八个矛盾面,使四方同调,八方共治,相反而又相成,使机体达到一个有机的协调。其中寒有生石膏、黄芩,热有桂枝、川椒;补有党参、大枣,泻有大黄、车前子;升有柴胡,降有苏子;散有柴胡,敛有牡蛎,由于寒热、补泻、升降、散敛共用,使全方具有双向调控的性质,不仅调节阴阳,而且利于久服。

治疗效果
服用调神汤后,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这与病者的体质、情绪和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2-10 11:57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10 11:36
介绍一下调神汤
组方:石膏30g,牡蛎30g,桂枝10g,大黄10g,车前子30g,柴胡15g,黄芩15g,党参30g,苏子 ...

谢谢!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12-10 12:44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4-12-10 08:45 编辑

女,43 岁。此例患者从 2010年8月 28 日 起,经人介绍 来我处 就诊。一直服药至 211年 2月 1 日,历时半年,服药约50剂,病情渐趋好转,现已三个月未服药。

    主要症状:语言急促,呈现焦急躁之表现,心慌心跳呈阵发性加 重。多梦善 恐,卧不安稳,头 痛。舌 红 绛,苔 薄黄,脉律不齐。经医院检查,有:左心房正常高值,室间隔增厚,主动脉活动度下降,三尖瓣足部性返流等……。

————————————————————————————————————————

栝蒌仁30  枳实12  桂枝10   半夏12

生龙骨30 生牡蛎30 生地50  麦冬20

五味子15  甘草15  阿胶15  红花10

当归12  丹皮12  黄芩30  生石膏30

外加口服丹参滴丸,日三次。

枳实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血府逐瘀汤等加减。

献丑了。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10 12:57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2-10 03:22
采用刘绍武老先生的调神汤加味:

感谢梁总重拳出击。论坛平时高手多,到了该出手时有很多人就难出手了。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10 13:00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4-12-10 04:44
女,43 岁。此例患者从 2010年8月 28 日 起,经人介绍 来我处 就诊。一直服药至 211年 2月 1 日 ...

仁海中西医,就是中医西医都懂一点。像这种病例,一般西医难取效。用中医中药能够缓减病人自觉症状,这就是中医能够存在的理由。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2-10 13:26
桂枝 芍药 泽泻 甘草

这次不写药量了,请铁总版给分析一下。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2-10 14:36
gl0101 发表于 2014-12-10 13:26
桂枝 芍药 泽泻 甘草

这次不写药量了,请铁总版给分析一下。

兄弟,程咬金还有三板斧呢,敢情您老就一个方啊?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2-10 14:41
本帖最后由 梁常兵 于 2014-12-10 15:45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10 11:36
介绍一下调神汤
组方:石膏30g,牡蛎30g,桂枝10g,大黄10g,车前子30g,柴胡15g,黄芩15g,党参30g,苏子 ...

谢谢千总版解读!


因其舌红较明显,故未用川椒,而仍用生姜。


有心悸、乏力等,故合入了一贯煎、归脾汤的几味药...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2-10 14:41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2-10 14:36
兄弟,程咬金还有三板斧呢,敢情您老就一个方啊?

这不是学习呢吗,也欢迎梁总版给分析一下。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12-10 18:05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2-10 11:22
采用刘绍武老先生的调神汤加味:


同意此方。
作者: 杏园春    时间: 2014-12-10 21:02
生地 20克 阿胶9克(烊化) 鸡子黄两枚(药汁冲) 黄连3克 黄芩6克 茯神10克 炙甘草6克
滋阴降火,养心除烦。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12-10 22:25
gl0101 发表于 2014-12-10 14:41
这不是学习呢吗,也欢迎梁总版给分析一下。


     光用这一个斧子,倒是挺亮,但那两个时间长了容易生锈,不可不防。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2-11 11:22
本帖最后由 梁常兵 于 2014-12-11 16:10 编辑
杏园春 发表于 2014-12-10 21:02
生地 20克 阿胶9克(烊化) 鸡子黄两枚(药汁冲) 黄连3克 黄芩6克 茯神10克 炙甘草6克
滋阴降火,养心除 ...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减!

杏版所用方药很是高明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2-11 15:11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12-10 22:25
光用这一个斧子,倒是挺亮,但那两个时间长了容易生锈,不可不防。

我就是磨磨,看看还亮不亮。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11 17:01
自己不学,老是让梁院长指导,累不累?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2-13 22:05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2-13 15:07 编辑

感谢铁板先生隆重的推出了这个病例。根据现有的资料,粗看起来,这应该是一个心脏病患者,但是到底是什么心脏病,却语焉不详。(如果能提供医院检查的全部有关原始资料,就善莫大焉了。)为了研究这个病例,只好推而论之。

文中说:“经医院检查,有:左心房正常高值,室间隔增厚,主动脉活动度下降,三尖瓣足部性返流等……。”这说明什么呢?“左心房正常高值,室间隔增厚,主动脉活动度下降”,由于没有心电图等相关资料,只能推测左心室承载的负荷较大,也可能是由高血压或主动脉弹性差(主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而三尖瓣返流,如果不是先天性的,那就是由于右心室扩大而导致。除此之外,患者还有“脉律不齐”,这个脉律不齐到底是早搏还是房颤或是其他什么,文中没有资料,也难以确定。总而言之,简而略之,心脏病是存在的。此情况下,患者是否还同时服用西药,也不得而知。

换一个角度,从中医的眼光来审视。患者“主要症状:语言急促,呈现焦急躁之表现,心慌心跳呈阵发性加 重。多梦善 恐,卧不安稳,头 痛。舌红 绛,苔 薄黄,脉律不齐。”这里的“语言急促,呈现焦急躁之表现”是属于构音困难还是心态急躁呢?不得而知。“心慌心跳呈阵发性加 重”结合“脉律不齐”,应该是心气不足,血行艰涩。或痰阻血瘀,脉络不畅。至于“多梦善 恐,卧不安稳”应该是心神不宁,魂不守舍,不是由于血虚,就是由于血瘀了。至于头痛,是怎样性质的痛,却语焉不详。再看“舌红 绛,苔 薄黄”,应该是血分有热或有淤,同时气分有热。综合起来分析,应该是一个心气不足,血分瘀阻的证态。不揣浅陋,冒昧言之。欢迎评说。谢谢。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2-13 23:22
由于没有见到原始的医院检查资料,且资料不全,只能恍兮惚兮的评判。单凭“语言急促,呈现焦急躁之表现,心慌心跳呈阵发性加 重。多梦善 恐,卧不安稳,头 痛。舌红 绛,苔 薄黄,脉律不齐。”这些症状,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颇似一例更年期妇女的表现。既然患者曾经到医院做过检查,如果有完整的原始资料,就更能准确地判定,可惜没有。建议铁板能更详细地阐述病情,并提供相关检查资料。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14 06:58
感谢千总参与,重拳出击。这个病案所描术的检查是作的超声心动图显示,虽不完整,重点也突出。西医检查只供参考。另外,病人的主症是心慌,心跳(心悸),通过治疗,症状缓解。该病治疗历时五月,说明,服用中药效果不错。病人能坚持治疗这么久,足以说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其实,不管中医西医,临床当以缓解病人症状为首务。至于治愈,很多病都不能够。谢谢千总指导!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14 10:28
此案没有脉象,在心脏病病案里,脉象尤其重要。铁板补上,咱们好看。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14 12:47
欢迎李老师出拳。脉律不齐(脉结代)。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2-14 15:07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14 12:47
欢迎李老师出拳。脉律不齐(脉结代)。

铁骨兄,这位患者没有甲亢吧?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14 16:32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4-12-14 16:46 编辑

按脉结代,指结脉和代脉。


《伤寒论》里,“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经》:“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结者生,代者死”。
《脉经》中代脉是来数,显然结与代有迟缓之别,自然有阴阳之别,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患者身上。
现代的《中医诊断学》:“结脉  脉来缓,时而一止,止无定数。代脉  脉来时见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没有说代脉是数还是迟,但止无定数,是和结脉有区别,也说明结代脉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病人身上。


结代对应的心电图是过早搏动,一般解读结脉是二连律,代脉是三联律。一个病人可能以前二联律以后出现三联律,但不会在医生诊脉那几分钟内两种早搏不停地出现。所以,医案中脉结代的写法是不认真的。
现代的医生,中医看病,心电图是必做的,铁板举这个病案,应该把心电图报告也发出来。


问脉象的内容,追究结脉代脉不重要,快慢重要。心动过速与过缓,对中医辨证论治意义大。


看资料:

主要症状:语言急促,呈现焦急躁之表现,心慌心跳呈阵发性加 重。多梦善 恐,卧不安稳,头 痛。舌红 绛,苔 薄黄,脉律不齐。经医院检查,有:左心房正常高值,室间隔增厚,主动脉活动度下降,三尖瓣足部性返流等……。
------------------------
这里的三尖瓣足部性反流大约是局限性之误。

心律不齐,进行西医检查,重要的是看器质性病变如何。本例就现在的报告内容看,器质性病变似乎不明显。这就比较好治了。
炙甘草汤大家都熟悉,心动悸,脉结代。动辄心悸,本例就是,脉结代,张仲景原意是脉结或脉代,反正是要用本方的。
张仲景讲治法,可以说脉结代,因为结脉代脉的情况都有。我们写病历,不能写出脉结代来。
炙甘草汤大家都知道,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化裁使用时,滋阴与温阳、益气与补血,孰轻孰重,可以灵活掌握,本案就症状表现看,似乎虚损不明显,B超报告也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也好像正常。

如果从虚论治,炙甘草汤首选,根据脉数与缓,确定生地与桂枝等药的用量比例。如果从实论治,前面杏园春的黄连阿胶汤还有几位的疏肝方都可以用。

需要说明:
1,病历资料不够,不好判断虚实,起码得知道一分钟跳多少次啊。
2,案中”舌红绛“一词不准,杂病中,红绛舌都是大病极重时才出现,看病人一般情况,好像没有那么严重。心脏病出现红绛舌还没见过,肝硬化、癌症后期、高血压等等有过,和本例没什么关系。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14 18:10
本帖最后由 梁常兵 于 2014-12-15 09:11 编辑

印象中是结脉。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2-14 20:55
llyyjj 发表于 2014-12-14 08:32
按脉结代,指结脉和代脉。

十分欣赏llyyjj先生的发言。先生辛苦了。
现在,心电图检查已经很普及,做心电图很方便。既然彩超发现其心脏已经存有一定程度的器质性病变,而且发现脉搏不规整,为什么不做一个心电图呢?如果有心电图检查结果,为什么不报告出来呢?心电图对鉴定心律紊乱的位置和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了这些,对我们的中医诊断也极具参考价值的。作为现代中医,不能对脉搏的认识,仅仅一个“脉率不齐”敷衍了之。再说古人也是努力对不规整的脉搏进行区别,以分寒热虚实。现在笼统的说一个脉结代,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了。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15 06:33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12-14 22:50 编辑

希望大家继续讨论,最好给出治疗方药。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15 09:33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14 18:10
印象中是结脉。

如果是结脉,病就比较重了。一般心律不齐,心动过缓者比过速者难治。本案中舌红绛一词疑点甚多,应该反复观察,判断明确。真是红绛舌,必另有大病。

介绍一董建华方,供参考:

党参10克  黄芪10克  附子3克  桂枝3克  甘草6克  丹参12克  川芎5克  炒赤芍10克  炒枣仁10克  龙齿30克    水煎服。

董氏当年来榆林做报告间隙,有许多病人求诊,留下此方。董氏处方,药量多不重,但疗效似乎不减。

此方后来用治心动过缓,病情不太严重者,效果颇佳。是否适合本例,请斟酌。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15 09:44
本帖讲心律不齐,顺便介绍一验方,供交流:


东北名老中医彭静山,曾介绍:


枸杞20克   炒枣仁40克   五味子9克     捣碎,开水冲泡,半小时候代茶饮。治心悸,失眠,脉缓或迟。


临床应用多例,效果不错,对病情不重者见效比较明显,有许多服药后,心率没有提高,但自觉心悸、失眠明显好转或者完全消失,也有的心率提高到6、70次。


此方后来在几个资料中见到,但用量叙述不同,就原方用量,有说是三天服完,有说是五天服完,我最早见到是一天服完,这个量的差别就很大。也可见中医知识流传不易,既容易失传,又容易误传。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15 12:48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2-14 07:07
铁骨兄,这位患者没有甲亢吧?

回梁总,患者应该没有甲亢。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15 12:49
llyyjj 发表于 2014-12-15 01:33
如果是结脉,病就比较重了。一般心律不齐,心动过缓者比过速者难治。本案中舌红绛一词疑点甚多,应该反复 ...

关键是您怎么看?要本人拟方。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2-15 14:41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15 12:48
回梁总,患者应该没有甲亢。

谢谢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15 23:19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15 12:49
关键是您怎么看?要本人拟方。

前面提到的两个方子,我是觉得很宝贵的,发的时候还稍微有点犹豫,铁板怎么看不知道。就是借这个案例,介绍一点自己的体会,也想把好方子推荐给大家。

千方易得,一效难求。古人就有这个感慨。古今方书不能用汗牛充栋来比喻,因为远远超过这个程度。这些处方大部分是有过效验才被收录的,但要在其中找到现实中病人适合的处方,是又一层功夫。这是闲话几句。


关于本例,提供出来的资料有两部分,一是病人自觉症状,似以肝气郁滞心神不宁为主,脉象您说是“结脉”,结脉属于迟缓类脉,迟缓类脉的心律不齐本来就比较难治,再有歇止,更重一层。我提出的两个方子,我估计消除脉的歇止还不容易。
如果要开出一个妥帖的处方,确实很难,一是因为资料不全,即使资料齐全了,隔手写出来的四诊资料和医生亲自诊查的还有很大区别,二是资料中的舌红绛让人犹豫,恐怕是某种大病。当然,如有资料说明没有大病也就不用考虑这个舌象了。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4-12-16 12:37
本帖最后由 溪流 于 2014-12-16 06:22 编辑

铁总版,你这个病案发的有些问题。
主要症状:语言急促,呈现焦急躁之表现,心慌心跳呈阵发性加 重。多梦善 恐,卧不安稳,头 痛。舌红 绛,苔 薄黄,脉律不齐。经医院检查,有:左心房正常高值,室间隔增厚,主动脉活动度下降,三尖瓣足部性返流等……
先谈绛舌,一般出现于温病热入营血的阶段,表示病邪已经深入营血,章虚谷说:“热入于营,舌色必绛。”一般内科杂病出现绛舌几率较少。假若真的是绛舌,那也表明病情危重,
绛舌主阴虚血热,且火旺。舌苔薄黄也可以佐证火旺。内科心脏病出现此舌,其病恐怕已经很严重。
谈及到脉,你先说脉结代,后来又补充结脉。说明脉率不齐。这使我如坠五里雾中。这里有必要再重复一下脉结、代、促的区别。
{体状诗』结脉缓而时一止,独阴偏盛欲亡阳。浮为气滞沉为积,汗下分明在主张。

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脉经》,体状诗:促脉数而时一止,此为阳极欲亡阴。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可生。
毋庸讳言,结脉属阴脉,主阳气衰微。促脉属阳脉,属于三焦郁火太旺,这个郁字很重要,郁者不通也,中有留滞,故数中有节律不齐之像。
以你所述的舌红绛,苔薄黄,脉象有可能结吗?似乎应该只能是促脉。
阴虚火旺的舌像配上了阴寒凝重的脉象!。
由于前后矛盾的病情叙述病情,误导了许多网友,许多答案不对路子就是自然的了。
心病而脉结代,大家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须知,炙甘草汤治疗心病,用于心气血不足,阴阳两亏,故以人参甘草补心气,阿胶麻仁养血,桂枝助阳,生姜温行阳气,生地麦冬滋阴。
在大家的答案中,我不止一次看到了桂枝、生姜、等益阳之药,甚至出现了附子。明明是阴虚火旺之证,为什么用桂枝附子?阳中求阴吗?百思不得其解。
关于伤寒之复脉汤如何变成温病的复脉汤,吴鞠通有完整解释:“在仲景当日,治伤于寒之脉结代,自有取于参、桂、姜、枣以复脉中之阳,今伤于温者阳亢阴竭,不得再补其阳也。用古法而不拘于古方,医之化裁也”
病情叙述矛盾,谁人能找出正确答案?
多说一句,假如病情确属阴虚火旺,那么柴胡不可轻用。阴虚不能敛阳,阳气易于上浮,柴胡升提不利,陈士铎《本草新编》中说:“盖柴胡入于表里之间,自能通达经络,故可为佐使,而性又轻清微寒,所到之处,春风和气,善于解纷,所以用之,无不宜也。然世人正因其用无不宜,无论可用不可用,动即用之。如阴虚痨瘵之类,亦终日煎服,耗散真元,内热更炽,全然不悟,不重可悲乎。夫柴胡止可解郁热之气,而不可释骨髓之炎也,能入于里以散邪,不能入于里以补正。能提气以升于阳,使参、芪、归、术,共健脾而开胃,不能生津以降于阴;使麦冬、丹皮,同益肺以滋肾,能入于血室之中以去热,不能入于命门之内以去寒。无奈世人妄用柴胡以杀人也,余所以探辨之耳”陈又说“ 至于阴虚火动之人,火正炎上,又加柴胡以升提之,火愈上腾,而水益下走,不死何待乎?此阴虚火动,断不可用柴胡,不更可信哉”
我认为假如是阴虚轻症,少用一点,亦不妨。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16 16:37
溪流 发表于 2014-12-16 04:37
铁总版,你这个病案发的有些问题。
主要症状:语言急促,呈现焦急躁之表现,心慌心跳呈阵发性加 重。多梦 ...

感谢溪总关注。这个病案当属疑难重症。至于症状描述,以及舌脉。也许不太准确。但是,作为临床医生,以及临床病人生病,很难和教科书吻合,这点大家都知道。至于,一定要做某些检查,临床上也很难做到。因为我们在诊治任何病之初,并没有想到要把它作为典型案例报道。至于千总所说真理标准只有一个,不以临床治愈为标准,那也是脱离实际的。按照规定,半个月就会公布治疗有效方药,希望大家各抒己见。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12-16 21:58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12-17 09:21 编辑

卢某某,女,43 岁。此例患者从 2010年8 月28 日 起,经人介绍 来我处 就诊。一直服药至 2011年 2月 1 日,历时半年,服药约50剂,病情渐趋好转,现已三个月未服药了,病情稳定。
    主要症状:语言急促,呈现焦急躁之表现,心慌心跳呈阵发性加 重。多梦善 恐,卧不安稳,头 痛。舌红 绛,苔 薄黄,脉律不齐。经医院检查,有:左心房正常高值,室间隔增厚,主动脉活动度下降,三尖瓣足部性返流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上述症状,这无疑是一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肌缺血的病人。但有无传导阻滞不详,病程多久也不详,脉率(心率)次数不详,血压不详。加上舌红绛与病情不太相符,很费思量。总体来看,确实是资料不全,很难进行精细辨证,也只能大约摸连辨带猜,这样下的方法肯定不会准确。
      刘主任说,病人不可能与书上的证一样,这话虽对。但不能亲自看到病人,有些资料收集不了,出个方也不可能准确。

      在这样模糊不清的前提下,大约摸出个方供参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基础上加味,据真实病情加减。
      以我个人经验,曾治过不少类似病情的较重心脏病人,只要西医诊断明确,再辨证准确,未达器质性病变者,治愈它不算难事。但若是器质性病变引起,则只能缓解症状,加以维持。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2-17 05:42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2-17 00:25 编辑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16 08:37
感谢溪总关注。这个病案当属疑难重症。至于症状描述,以及舌脉。也许不太准确。但是,作为临床医生,以及 ...

铁板说:“至于千总所说真理标准只有一个,不以临床治愈为标准,那也是脱离实际的。”不知道这些话是从何说起?牵强附会的话,还是少说为佳!
说什么“语言急促,呈现焦急躁之表现,心慌心跳呈阵发性加 重。多梦善 恐,卧不安稳,头 痛。”这些描写是患者的主诉吗?还是医生的观察和总结呢?患者的主诉能这样描述吗?
“舌红 绛,苔 薄黄,脉律不齐。”这里的“脉律不齐”是中医的脉象描述吗?中医的脉学里有这样的脉象吗?舌红绛,苔薄黄的病人,出现结脉,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此例患者从 2010年8 月28 日 起,经人介绍 来我处 就诊。一直服药至 2011年 2月 1 日,历时半年,服药约50剂,病情渐趋好转”,请问,好转到什么程度了?接着又说“现已三个月未服药了,病情稳定。”而现在是2014年12月。请问,从2011年到现在已历时三年十个月了,这“三个月未服药了”应该怎么理解?所谓“病情稳定”是指什么?
“经医院检查,有:左心房正常高值,室间隔增厚,主动脉活动度下降,三尖瓣足部性返流等……。”后面是省略号,看来还应该有些检查省略未报,起码应该还有心电图检查吧?心电图检查结果是什么呢?患者既然脉律不齐,那又该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脉律不齐呢?是早搏,迟搏,逸搏,还是停搏呢?还是房颤呢?
既然讨论,我们就要认真一些,要正确的诊病,辨证和用药,原始资料是否齐全和准确是关键,恳请铁板尽量详细地提供相关资料。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17 07:27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12-16 13:58
卢某某,女,43 岁。此例患者从 2010年8 月28 日 起,经人介绍 来我处 就诊。一直服药至 2011年 2 ...

这个病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报告显示,显然是器质性病变。通过服药治疗,心慌心跳缓解,显然是一大进步。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17 07:36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16 21:42
铁板说:“至于千总所说真理标准只有一个,不以临床治愈为标准,那也是脱离实际的。”不知道这些话是从何 ...

中医治病常重视病人感觉,这个病人重点是心慌心跳。至于描述的检查应该是超声心动图报告。从西医或中西医结合角度应该是再进一步作心电图检查。作为中医,并不一定非要要求。所谓三个月病情稳定,是指治疗半年后三个月记录。中医医案大都这样描述。事实上这应该算不错的疗效了。这种病也可能因为感冒或心情不好,等因素复发。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2-17 08:51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17 07:36
中医治病常重视病人感觉,这个病人重点是心慌心跳。至于描述的检查应该是超声心动图报告。从西医或中西医 ...

这个病人重点是心慌心跳。
-------------------------
这个铁总版的帖子标题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2-17 09:00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2-20 10:17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4-12-17 00:51
这个病人重点是心慌心跳。
-------------------------
这个铁总版的帖子标题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101先生认为“标题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看来先生才是个大明白人。那么请问,这个患者的“心慌心跳”是实证,还是虚证?是寒症,还是热症?是心气虚,还是心血虚?是淤血,还是痰饮呢?请先生不吝赐教。
病案中铁板还提供了西医的检查,那么请问先生,这个患者的心慌心跳是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还是其他精神神经紊乱的表现呢?还是心脏有哪些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病变呢?请先生一一有理有据地阐述一下。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2-17 09:24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17 09:00
101先生认为“标题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看来先生才是个大明白人。那么请问,这个患者的“心慌心跳”是实 ...

1.铁总版的这个医案虽然是中西医混杂寥寥数语,但是如果是中医那就得站在中医的角度来分析。

2.这个医案是铁总版发的擂题,既然是打擂嘛,也只能以擂题为准了。

3.千总版的几个问题很好,这在西学中的中医是很自然的事情。

4.我的帖子只是说铁总版“这个病人重点是心慌心跳”这句话铁总版的帖子标题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就这个意思,没有别的意思。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2-20 17:01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17 09:00
101先生认为“标题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看来先生才是个大明白人。那么请问,这个患者的“心慌心跳”是实 ...

在临床案例中,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条件应该尽量给充分一些,否则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千总版的要求是合理的,也是最起码的。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2-20 18:31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2-20 15:05 编辑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2-20 09:01
在临床案例中,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条件应该尽量给充分一些,否则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千总版的要求是合理 ...

谢谢梁院长的惠顾和赏评。不管是中医的“望闻问切”,还是西医的“望触叩听”,以及各种理化指标,了解的越详细越好啊,只有充分调查了,才更有发言权啊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2-21 10:13
铁骨兄应该揭开谜底了吧?

看看老兄是如何辨证论治的,谢谢!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22 07:42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2-21 02:13
铁骨兄应该揭开谜底了吧?

看看老兄是如何辨证论治的,谢谢!

    2010 年 8月 28 日 初 诊:语言急促,心慌心跳呈阵发性加 重。多梦善 恐,卧不安稳,舌 红略绛。
脉 细 数 而结。处以下方:生地 30g,白 芍 30g,合 欢 皮 30g, 夜 交 藤 30g ,人 参20g ,麦冬 20g, 五 味 子 10g ,龙骨、石 决 明、牡 蛎 各40g,石菖蒲、炙远 志、枣 仁 各 15g,川 芎10g,郁 金10g,山 栀 仁15g 石膏 60g 知母 20g。 水煎服,3次 1日,共 3剂。
    9月 12日二诊:石决明、龙骨、牡蛎各 40g, 茜草根、乌贼骨各15g,北 五 味 10g,人 参、枣 仁 各15g, 天 冬、白芍、夜交藤、百合各 30g, 独活、寄生、当归、丹参各 20g。煎服法同上,共 5剂。
    9月23日三 诊:上 方 加 合 欢 皮 30g 远 志 15g,郁 金15g。 共 4剂。
    201 0年 10 月 10 日四诊:生地、百 合、北五味、炙 远志、酸枣仁、白芍、生地、天冬、龙骨、牡蛎、石菖蒲、山茱萸、蔓荆子、白芷、牛膝、辽细辛。煎服法同前,4剂。
    按:此例患者按以上 4次诊断用药,每次略有增损,出入不大,共捡药10次,大约 50 剂左右,目前病情大有改观。从2010年 8月服药至 211年 2月 19 日以后,即停药调养,心态已趋平和,失眠、多梦、善恐诸证大减。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2-22 09:34
铁总版这是你的医案吗?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4-12-22 10:10
杏园春 发表于 2014-12-10 21:02
生地 20克 阿胶9克(烊化) 鸡子黄两枚(药汁冲) 黄连3克 黄芩6克 茯神10克 炙甘草6克
滋阴降火,养心除 ...

在其心脉,即左寸脉细弱时,此方好用。 若左心脉滑实,为痰热扰心,则以清化痰热为主。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2-22 15:27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22 07:42
2010 年 8月 28 日 初 诊:语言急促,心慌心跳呈阵发性加  ...

谢谢刘总版。刘总版辛苦了!

生脉散贯穿于始终,这个很好,证大减就是很好的疗效
作者: 它山之石    时间: 2014-12-26 14:04
我比较欣赏铁总版初诊时的那张处方,当然后面几诊的加减也不错。我的意见,此证为心气虚而兼有郁热。我在临床上,一般都以生脉饮为基础方加味,可以贯穿始终。此证还有阴虚血热之表现,故生地、丹参、知母、赤芍等俱可用。
另外,“临床擂台赛”之名似欠妥。我认为,临床上不宜分输赢、胜负。治疗有效的处方,不一定就是最佳处方,也许别人用另一个处方也能见效。但大家一起来对某一病案加以讨论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互相观摩、交流、借鉴,共同学习与提高。因此我建议,不妨把“临床擂台赛”改名为“临床切磋”或“病案切磋”。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2-26 16:51
它山之石 发表于 2014-12-26 14:04
我比较欣赏铁总版初诊时的那张处方,当然后面几诊的加减也不错。我的意见,此证为心气虚而兼有郁热。我在临 ...

王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啊,谢谢!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2-26 17:47
综合铁总版在1楼提供的各项参数,本人诊断和处方如下,欢迎批评,欢迎检验:

中医诊断:少阴病

处方:桂枝 芍药 泽泻 甘草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2-27 19:40
它山之石 发表于 2014-12-26 14:04
我比较欣赏铁总版初诊时的那张处方,当然后面几诊的加减也不错。我的意见,此证为心气虚而兼有郁热。我在临 ...

王老师好!
此版块本来就叫医案讨论,如果再搞个"医案切磋",是不是觉得重复了?
叫擂台,其实就是觉得名字响亮,也没别的意思,重在交流吧。
谢谢王老师的关注,还请王老师多赐教
作者: 它山之石    时间: 2014-12-27 21:15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2-27 11:40
王老师好!
此版块本来就叫医案讨论,如果再搞个"医案切磋",是不是觉得重复了?
叫擂台,其实就是觉 ...

谢谢梁总版的回复!
我也来参加这个有意义的“病案切磋”,但不是来比赛的,故不以“临床擂台赛”作题目。请鉴谅!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2-28 09:59
它山之石 发表于 2014-12-27 21:15
谢谢梁总版的回复!
我也来参加这个有意义的“病案切磋”,但不是来比赛的,故不以“临床擂台赛”作题目 ...

谢谢王老师,谢谢!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12-30 19:43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22 07:42
2010 年 8月 28 日 初 诊:语言急促,心慌心跳呈阵发性加  ...


  2010 年 8月 28 日 初 诊:语言急促,心慌心跳呈阵发性加 重。多梦善 恐,卧不安稳,舌 红略绛。
脉 细 数 而结。处以下方:生地 30g,白 芍 30g,合 欢 皮 30g, 夜 交 藤 30g ,人 参20g ,麦冬 20g, 五 味 子 10g ,龙骨、石 决 明、牡 蛎 各40g,石菖蒲、炙远 志、枣 仁 各 15g,川 芎10g,郁 金10g,山 栀 仁15g 石膏 60g 知母 20g。 水煎服,3次 1日,共 3剂。
    9月 12日二诊:石决明、龙骨、牡蛎各 40g, 茜草根、乌贼骨各15g,北 五 味 10g,人 参、枣 仁 各15g, 天 冬、白芍、夜交藤、百合各 30g, 独活、寄生、当归、丹参各 20g。煎服法同上,共 5剂。
    9月23日三 诊:上 方 加 合 欢 皮 30g 远 志 15g,郁 金15g。 共 4剂。
    201 0年 10 月 10 日四诊:生地、百 合、北五味、炙 远志、酸枣仁、白芍、生地、天冬、龙骨、牡蛎、石菖蒲、山茱萸、蔓荆子、白芷、牛膝、辽细辛。煎服法同前,4剂。
    按:此例患者按以上 4次诊断用药,每次略有增损,出入不大,共捡药10次,大约 50 剂左右,目前病情大有改观。从2010年 8月服药至 211年 2月 19 日以后,即停药调养,心态已趋平和,失眠、多梦、善恐诸证大减。
————————————————————————————
       此病人病情已大有改观。刘主任可否讲解一下此病的病机,以及辨证依据?多谢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