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阴阳五行不是中医里的巫卜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妙之门    时间: 2014-11-21 19:39
标题: 阴阳五行不是中医里的巫卜文化!
本帖最后由 妙之门 于 2014-11-21 19:41 编辑


      有人认为中医关于阴阳五行说的运用是巫卜文化,这种认识显然与事实不符。众所周之,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理论,由于它含有朴素的唯物观念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不仅被我国古代各哲学流派和思想家们所接受,而且它的哲理被运用于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以至于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最显著的特色。
    中医之所以运用阴阳五行说,是为了分析和解释中医当时还无法探知的医理,而不是像某些人说是用来代替药物,代替针灸等为人医病。
    当然,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在我国远古时代,医术和巫术是混杂在一起的。从事医疗活动的是巫医,在驱病过程中,医术和巫术不分,表现出人类社会那种原始宗教的迷信愚昧状态。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人们不断摆脱“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观念”(恩格斯)的束缚,医与巫开始长期斗争,到春秋时期,医术与巫术分离,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时期,医学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名医不断涌现,他们身怀精湛的医术,在为民治病的同时,研讨病因,解说生理,著书立说,为中医学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名医医和,第一个把“五行说”运用于中医理论的阐述,“天有六气,将生五味,发为五色,微为五声,淫生六疾”,将气味声色与病患联系起来;并说六气“分为四时,序为五节”,人的生理和病因在于五行生克阴阳消长。开辟了运用“阴阳五行说”解说中医理论的先河。
      名医扁鹊,著有《难经》。在病症病因的诊断上,对切脉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中医脉学的基础,“望色”、“听声”、“写形”,初步形成了中医诊断学的“望”、“闻”、“问”、“切”。
      战国时期,中医已具备解剖学基本常识,认为人有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对人体组织器官的基本功能有了初步了解。各器官的协调运营,是人身健康和防病治病的根本途径。认为“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并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蝼”(杨朱)形象说明经脉通,气血流对生命活力的意义。这一时期,生理病因的探索与发现,医疗技术的发明和进步,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学术思想的活跃,医疗科技的大发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作了充分准备。而完成这一体系的是《黄帝内经》和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是先秦到西汉时期一部伟大的医学总集。它吸收归纳了西汉以前的中医成果,集医疗学、病理学、养生学、生理学、医学地理学、医学物候学、人体构造学、脏腑经络学说之大成。并运用“元气论”、“阴阳五行说”作为认识的方法论,对中医理论进行了全面论述。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把人自身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将人的生理病因置于自然界的变化之中,从而提供了从自然原因寻找病变的原则。“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由于人的“正气”(生理机能)虚弱,又受“邪气”(致病因素)侵袭的结果。这样一来,就彻底否定了神鬼天命、灾异附会决定人的生老病死的迷信思想,摒弃了疾病治疗中的巫术活动。“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万物的生灭变化,都是自然的原因,世上不存在超自然的力量,人的生命过程与天地四时息息相关,人只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按自然规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才会少生病,否则疾患常起。疾病的发生规律与四季有关,疾病的治疗也要注重春夏秋冬四季的因素。
      《黄帝内经》还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把人的生理与人的心理关联起来,“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把病患的发生与人的情绪变化关联起来,“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暴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人的思想情绪变化,直接影响着病患与治疗。这样一来,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了起来。人能够适当地调整心理,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有利于养生健体,除疾免患。同时,在治病中,要身心兼顾,相机施医。
      《黄帝内经》已具备人体解剖的基本常识,对人体骨骼的形状和数量,血脉的长短,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都有明确的记述。并且比较正确的论述了人体器官的生理功能和属性,在功能方面指出“心主身之血脉”,血液在脉道内“如水之流......如环无端......终而复始”。在属性方面指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同时,依据人的生理现象,以及人体器官的功能联系,通过分析梳理和归纳总结,提出了脏腑经络说,把人体分成十二正经八奇经。经络是连接和沟通每一经组织器官的纽带,以经脉为主干,络脉为分支,呈网状分布,贯穿于人的全身。在这个学说里,经内联系,某一病症的体征和证候将沿着所在经络循行分布,内脏功能失调会影响本经器官病变,在体表产生反应。在这个学说里,各经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牵制,产生着影响。脏腑经络说把人的内脏器官、四肢关节、五官九窍、筋骨皮肉等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黄帝内经》把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人的生理病因、脏腑经络内环境,都纳入了阴阳和五行的解说中。“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人和自然界都是阴阳二气消长作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结果。按照这一原则,人体各器官只有与阴阳变化相协调,机能才会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人身的健康。有了健康的体魄,“正气”固,“邪气”不侵,少病患。按照这一原则,五脏与五行相附会,内脏的营卫与病变,会通过经络反应到体表,与五色、五声、五味相对应,这是辨别脉象,诊断疾病,推测预后的依据。
      这样以来,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一致性,经络的经内联系和经间影响的关联性,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协调和制约的统一性,构成了中医对人的生理功能认识的整体观念,对防病治病认识的调理与治疗相结合的健体固本观念,可概括为贴近自然,整体联系,调理固本的中医医学理念和方法论。
      总之,《黄帝内经》归纳了当时医药两个方面的科学发现,在前人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对临床经验和医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运用“元气论”和“阴阳五行说”等我国古代哲学理论,作为认识的方法论,以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将人的生理贯以五行相生克,阴阳消长作用进行阐述,创立了中医学理论。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分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部伟大的著作,丰富并提升了《黄帝内经》的中医理论。他把病因说、脏腑经络说与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结合起来,以六经论证伤寒,以脏腑论证杂病,总结出一套辨证施治的诊疗方法和原则,为中医理论的科学化和体系化做出了贡献。
      中药以原生态动植物为主,兼有矿石、化石、微生物等。经过精选炮制入药。其特点是药用物质成分主要是有机物,不含有害化学成分,毒副作用小。这种把原生态自然物作为药物,反映了人们对药物科学发现的直观性。药性研究是用“阴阳五行说”关于气味的分析,“水曰润下,火曰上炎,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汉代《神农本草经》就把中药药性归为寒、热、温、凉四气(也为四性)和咸、苦、酸、辛、甘五味,四气五味又分阴阳。中药的五味,人体的五脏,与五行相附会,通过阴阳变化,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了中药的配伍和主治功效。后经南北朝陶弘景的《本草经集》,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类证本草》,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药物学。
      明代李时珍看到“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中药分类杂乱,偶有一药多名,药物时有定性不准等问题。他历经二十七年,参考了八百多种文献,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药物学成果;并遍走祖国山川,寻访中药产地,深入调查研究,对中药诸味鉴别,“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订正了药材的自然形态和习性,气味和主治功效。新增药物374味,共收录药物1892味,医方11096付,编著成《本草纲目》这一东方药物学巨典。
      从以上论述可知,阴阳五行说在中医里决不是什么巫卜文化,恰恰相反,它是为了说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为了说明疾病的产生是自然原因,而不是神鬼天命、灾异附会原因,从而使得中医彻底与巫卜划清了界限。      
    当然,目前中医界的确有人否认中医的主体是关于生理病因和药物药性等医药科学知识,否认阴阳五行说是中医用来认识的方法论,反而用阴阳五行的哲理诋毁中医的医理,用道诋毁中医在学术上的医学属性,甚至利用一组五行数字给人治病,用道物协同、零态等西方式样的哲学理论来解释中医,企图西话中医,或将中医拉进“巫”中。但中医毕竟是自然科学中的医学,任何想改变中医在学术上的医学属性都是徒劳的。
作者: 妙之门    时间: 2014-11-22 08:24
董建军 发表于 2014-11-21 20:15
巫是测量工具,测量轨迹的常数,问龟曰卜,用龟壳观测星体的运动轨迹就叫问龟。楼主这种测量方法你会吗?

      鄙人不是干这个的,的确不会。想必先生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吧。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1-22 11:09
  中医的阴阳五行不是哲学理论,而是医学理论。“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天有五行,以生寒暑燥湿凤。”中医阴阳五行明明取于天道,取于日月,为什么要与哲学混在一起呢?

补充内容 (2014-11-23 14:47):
三阴三阳六经成了人体结构,你说他还是哲学?

补充内容 (2014-11-29 11:49):
妙之门请答什么是医之理。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4-11-22 11: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4-11-23 19: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4-11-23 20: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4-11-23 22: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