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请问:有谁能说清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元气、阴阳、命门、脏腑之间的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10-27 06:13
标题: 请问:有谁能说清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元气、阴阳、命门、脏腑之间的关系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10-29 15:39 编辑

0
            我在论坛上提出,中医理论自身还不完善,需要补充,提高,加以完善,居然引起少数人的非议。
      任何理论体系都必须说理清楚、自圆其说,才能以理服人。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否则,就很难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现在,我们就证实一下,看我说的对不对?到底是谁说的是事实:

       中医理论既然称为一个理论体系,那么,这个理论体系最低要符合如下几个条件:
       1、理论体系必须建立在基本的概念基础之上:
       2、每个概念都必须清晰明了:
       3、理论体系之中的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必须要阐述清楚,不能自相矛盾。

      这是最基本的道理。那么,谁能说清中医的基本概念命门、精、元气、阴阳、脏腑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向论坛所有人发问:
     1、命门究竟在哪里?为什么不能统一?不统一是不是自相矛盾?
     2、精与气的关系是怎样的?
     3、命门、精、元气、阴阳、脏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表为什么属阳?里为什么属阴?
     5、伤寒六经及六病,如何与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对应?
     6、阴阳是怎样平衡的?
     7、内经中为什么会出现心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心开窍于目三个说法?这种自相矛盾能说明内经是成熟的理论体系吗?谁能解释清楚?  

      如果无人说得清,应不应该虚心学习,探讨究竟?这样的理论应不应该提高、补充和完善?这是一严肃的学术问题。请发言者慎言。
       杜绝不懂装懂者上来胡说!要说,就要说清楚,说透彻!不能想当然。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7 11:21
这个坛子里只有王锡民教授能说清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元气、阴阳、命门、脏腑之间的关系,可是他不说,他问:有谁能说清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元气、阴阳、命门、脏腑之间的关系?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7 11:26
王教授啊,别问了,你能说清楚你就说吧。看你很忙,你就举个例子只简单说说中医概念就可以了,别的你还要出书呢,就不要说了。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0-27 11:45
gl0101 发表于 2014-10-27 11:21
这个坛子里只有王锡民教授能说清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元气、阴阳、命门、脏腑之间的关系,可是他不说,他问 ...

哈哈,先生真的是善解人意型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7 12:05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0-27 11:45
哈哈,先生真的是善解人意型

谢谢!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4-10-27 12:39
        我来说清楚,请到“如何认识概念的流易与混乱”帖子中讨论。可不要叶公好龙啊。
作者: 无敌的烈士    时间: 2014-10-27 12:46
支持      应该按照现代论文格式    严谨周密的那种    好好规范一下   
作者: 无敌的烈士    时间: 2014-10-27 12:51
gl0101 发表于 2014-10-27 11:21
这个坛子里只有王锡民教授能说清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元气、阴阳、命门、脏腑之间的关系,可是他不说,他问 ...

这是严肃的学术理论探讨    不准冷嘲热讽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7 12:54
无敌的烈士 发表于 2014-10-27 12:51
这是严肃的学术理论探讨    不准冷嘲热讽

烈士能说清楚只管说。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7 14:41
谁能说清中医的基本概念命门、精、元气、阴阳、脏腑之间的关系。
-----------------------------------------
   这是中医基本知识考问吧?中医是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人体生化系统,如果连这也说不清,怎能立世两千年?伤寒序早有明言:“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7 14:52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7 14:41
谁能说清中医的基本概念命门、精、元气、阴阳、脏腑之间的关系。
-------------------------------------- ...

一吐来了?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7 15:36
gl0101 发表于 2014-10-27 14:52
一吐来了?

老朋友了,谢谢。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7 16:24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7 15:36
老朋友了,谢谢。

一吐你忙啥呢,老也不见你。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10-27 16:45
中医理论继续混乱下去,等待中医学的结局,只能是萎缩,直至消亡,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10-27 17:51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10-27 20:15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4-10-27 16:45
中医理论继续混乱下去,等待中医学的结局,只能是萎缩,直至消亡,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仁海先生说的是实在话,西医学高速发展,过去不能解决的不少病,今天都有先进的技术来解决,特别是近十年,的确是发展太快。留给中医的空间和病人已不太多了。中医理论如果还不提高,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可惜中医界看不出来,仍然夜郞自大,天天唱太平调。但老百姓和西医并不是这么认识的。没有硬本事不行。
      这几年我已说过多次,老百姓患急性病不可能找中医,患慢性病也是找西医先确诊,接着吃西药,吃不好,再上更高一级的西医院去看病,如地市级医院看不好上省级医院,省级医院看不好上北京、上海的大医院,还是看西医。一连看了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直到对西医失望了,才想到去看中医。所以,中医的就诊量很低,因而中医师的收入不高。这种客观情况,谁都能看得见。我在医院天天与患者打交道,看得一清二楚,对他们的心理非常了解。中医就是这个局面,难道不应该有急迫感吗?等到西医把治疗这些慢性病的方法都找到了,中医的患者就会更少。虽然绝不了根,但前景不是乐观的。
      中医要想保住,或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疗效上高过西医。要想在疗效上高过西医,那就必须在理论上提高,易学易用,保证高疗效。不这样做,就是死路一条。


      疗效就是硬道理。上星期有一个患者到我科,患双下肢瘫半个多月了,来6个亲属轮流抬着来的。诊为癔证性瘫。在下面的县医院等处看了半个多月,也没好转。后到神经一科就诊,随即转来我科。电疗10分钟,令他下床,当即能走,只是无力。又嘱其明天再来治疗,一天一次,共治三次,功能基本恢复。神经科为什么介绍给我科,那是因为我科治此病拿手。多少年来,内、外、妇、儿、中医科等各科,遇到这病人就介绍我科。为什么?就是因为治这病拿手,各科医生都知道了。所以,我说,不管啥法。只要疗效高,就能有患者。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7 19:56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4-10-27 16:45
中医理论继续混乱下去,等待中医学的结局,只能是萎缩,直至消亡,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等死也是死,作死也是死,作死可能死的更快些。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7 20:26
董建军 发表于 2014-10-27 16:02
傻笑

   老乡好,笑而不傻。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7 20:28
gl0101 发表于 2014-10-27 16:24
一吐你忙啥呢,老也不见你。

被人家流落街头,成了无处息身的流浪者。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7 20:39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4-10-27 16:45
中医理论继续混乱下去,等待中医学的结局,只能是萎缩,直至消亡,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中医理论混乱在背离经典,自以为是。几年来先生一直反五行,然而你却不知何为五行,你反的是什么?所以,中医当前重在继承。中医消亡的是伪中医,真中医将万古长存。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0-27 21:34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10-27 17:51
仁海先生说的是实在话,西医学高速发展,过去不能解决的不少病,今天都有先进的技术来解决, ...

,好  厉害。真是真功夫,不是嘴皮子。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0-27 21:34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4-10-27 16:45
中医理论继续混乱下去,等待中医学的结局,只能是萎缩,直至消亡,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确实如此。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0-27 21:35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7 14:41
谁能说清中医的基本概念命门、精、元气、阴阳、脏腑之间的关系。
-------------------------------------- ...

哈哈  欢迎一吐。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7 22:22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0-28 04:42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10-27 17:51
仁海先生说的是实在话,西医学高速发展,过去不能解决的不少病,今天都有先进的技术来解决, ...


   中医、西医的发展,都是患者的福旨,理应受到欢迎。但是,“先进的技术”是西医学的发展吗?一个朋友患脑瘤,放疗过程中,并病耳流液体。五官科动用三种仪气捡查,最后还是冲洗内耳。病没治好,变成慢性中耳炎。出院后,中医用麻附辛治愈。此外,在医院看到小儿鼻流青涕,肿瘤科的无食欲,呕吐,咽如物梗,西医公认没办法。所以说,西医应用技术,技术并非西医。中医同西医正相反,中医六经辩证,治的是本,是根。也就是说中医的理论是正确的,而中医探索的是用什么样的术,方能同理论统一,成为疗效。因此,有中医在,西医就独霸不了天下。
  老百姓不找中医,是中医西化的结果,是中医断层的表现。中医同西医一个调,跟在西医后边跑,老百姓咋能去找中医呢?近年来,老百姓对西医的捡査指标,倒背如流,却不懂脉的浮沉迟数,连中医师也不懂阴阳五行,老百姓找中医看啥病?何况还有个医保报销问题,因此王教授的看法是片面的。
  中医要发展“就必须在疗效上高过西医”是正确的,事实是中医的很多疗效高于西医,只是医师的水平差距大。所以,中医理论要继承,要学习先进,中医的前途就是光明的。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7 22:27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10-27 21:35
哈哈  欢迎一吐。

多谢,多谢。山不转水转,又碰上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7 22:28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7 20:28
被人家流落街头,成了无处息身的流浪者。

谁?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7 22:32
gl0101 发表于 2014-10-27 22:28
谁?

一吐是流浪汉,请领导手下留情。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7 22:38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7 22:32
一吐是流浪汉,请领导手下留情。

一吐你说谁呢,谁是领导啊?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7 22:44
gl0101 发表于 2014-10-27 22:38
一吐你说谁呢,谁是领导啊?

看破不说破,不然又禁言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7 22:54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7 22:44
看破不说破,不然又禁言了。

说一下就禁言了?那个领导是老虎吗?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7 22:58
gl0101 发表于 2014-10-27 22:54
说一下就禁言了?那个领导是老虎吗?

谢谢兄弟关注。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7 23:03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7 22:58
谢谢兄弟关注。

有QQ吗,我把你加上,QQ聊。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7 23:21
gl0101 发表于 2014-10-27 23:03
有QQ吗,我把你加上,QQ聊。

有QQ,还没用过。学会再聊吧。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7 23:27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7 23:21
有QQ,还没用过。学会再聊吧。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7 23:30
主帖讲的中医概念混乱问题,明明白白地在哪里放着,就是大家不愿意把它说清楚。产生混乱的原因,是因为《内经》不是一人一时所著,各自有各自阐述,后人再只添不减,概念重叠混乱之处自然越来越多。比如,李东垣添了个阴火,王清任添了个血府,李时珍添了个脑为元神之府,前几年姜良铎还添了个排毒,大家只管添,不管整理,就和衣柜里面放衣服一样,往进去一扔就不管了,也不愿意往整齐放放,找起来就乱刨一气。

这种处理概念的习惯,直接导致了各种“创作”理论的出笼。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7 23:46
主帖讲的问题有些复杂,那些问题说起来又得很长时间吵,咱们先从简单的开始:

解表是什么意思?

要求:让外行听得懂。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10-28 07:37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10-28 07:38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7 23:30
主帖讲的中医概念混乱问题,明明白白地在哪里放着,就是大家不愿意把它说清楚。产生混乱的原因,是因为《内 ...


           李老师此认识非常客观、准确、公正,深谋远虑;比喻恰当、深刻。是中医界少见的头脑清醒的老教师。假如当年学中医时遇到这样的老师,会使我少走很多弯路。如果不是我有深厚的西医理论功底,要想认识中医理论的实质,可以说,结果就会与当今的中医学术界一样,难于上青天。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8 08:21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4-10-28 08:23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7 23:30
主帖讲的中医概念混乱问题,明明白白地在哪里放着,就是大家不愿意把它说清楚。产生混乱的原因,是因为《内 ...

您说的太好了,其实每个喜欢“创新”的人都应该自己先好好论证一下:我是不是在“创作”呢?比如王锡民教授的“破解”,就应该自己先好好论证一下:他“破解”的那个东西是经典的还是各家的、是不是后人“添”上去或者“创作”出来的,尤其要好好论证一下是不是他自己“创作”出来的。这应该是理论研究者一个起码的、负责任的态度。但是现在他的书已经写出来出版了流传开了,他的那个“论证”还不知道有没有。鼓励创新,并不是鼓励无中生有,以假乱真。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8 08:29
“传非其真,流散无穷”,古人说的多好啊,但是后人很难做到。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4-10-28 11:07
      产生混乱的原因,是因为《内经》不是一人一时所著,各自有各自阐述,后人再只添不减,概念重叠混乱之处自然越来越多。比如,李东垣添了个阴火,王清任添了个血府,李时珍添了个脑为元神之府,前几年姜良铎还添了个排毒,大家只管添,不管整理,就和衣柜里面放衣服一样,往进去一扔就不管了,也不愿意往整齐放放,找起来就乱刨一气。
===============================
         回复:
      王清任认为膈膜的低处,且如池,满腔存血,名曰“血府”。根据“血府”产生“血淤”的理论,王氏创立血府逐瘀之剂,称之为“血府逐瘀汤”。
      《内经》中的血府指脉管。概念清清楚楚。
      王清任与内经相距将近2000年,脉管与膈膜之上用了一个词汇,至于为什么王清任使用血府这个词汇,需要一些考证,但是,王清任对于“血府”这个概念的表述是清清楚楚的:膈膜之上的低洼处,积存着血。
     至于正确与否,另当别论,更不能拿现代解剖学去衡量他,认为:解剖部位都错误了,治疗还能够正确?!实际上,血府逐瘀汤的治疗原则是吴以岭、赵步长、陈可冀的祖师爷,他们的活血化瘀法则 都是继承王清任血府理论。
      这是客观事实,王清任对于血府的表述是清清楚楚的!血府逐瘀汤的治疗效果也是其实可靠的!至于先生们如何认识,清楚不清楚?科学怎么样证明,那是先生们的本事!不要把罪责归于中医学,改造中医,提高中医,破解中医,中医科学化等等。科学能够证明血府逐瘀汤治疗疾病的道理,科学就是有用的;科学证明不了血府逐瘀汤治疗疾病的道理,那是科学的无能。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8 12:05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4-10-28 12:06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4-10-28 08:21
您说的太好了,其实每个喜欢“创新”的人都应该自己先好好论证一下:我是不是在“创作”呢?比如王锡民教 ...


这个很明确啊。破解的对象是中医经典里的,破解的工具是现代医学的,这里不存在“创作”,创作是要提出新概念才算的,对原有的概念做解读,不管对不对,不是创作。您对那一部分有疑问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心主血,这里心,是心脏,血是血液,主是管负责血液运行。虽然中医没有发现血液循环的整个过程,但发现血液在循环,发现循环都要经过心脏。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8 12:1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0-28 11:07
产生混乱的原因,是因为《内经》不是一人一时所著,各自有各自阐述,后人再只添不减,概念重叠混乱之 ...

不是批评王清任,也不是否定血府逐瘀汤。也不否定血府这个概念。

脉者,血之府也,《内经》里明明白白说过。王清任把他自己的发现(或曰认识,不管对不对咱们不说),命名为血府,赋予他自己的含义,现在血府一词最少有了两个含义,或许其他人还赋予了其他含义,我不知道。

这样在客观上给中医概念造成了混乱。中医学里这种现象很多,现代中医应该厘清了。我上论坛就为了弄清楚中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所以从什么是肾阴虚开始。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0-28 12:18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0-27 04:39
我来说清楚,请到“如何认识概念的流易与混乱”帖子中讨论。可不要叶公好龙啊。

勇气可嘉,骨气可敬,搞学术探讨,就是要较真!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豪杰自风流。我们且看下回分解!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0-28 12:31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10-27 09:51
仁海先生说的是实在话,西医学高速发展,过去不能解决的不少病,今天都有先进的技术来解决, ...

西医学高速发展,过去不能解决的不少病,今天都有先进的技术来解决,特别是近十年,的确是发展太快。留给中医的空间和病人已不太多了。中医理论如果还不提高,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可惜中医界看不出来,仍然夜郞自大,天天唱太平调。但老百姓和西医并不是这么认识的。没有硬本事不行。这些话很实在。必须加强中医基本理论改革、提高和普及,必须加强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我非常欣赏和钦佩王教授这种对中医理论追求甚解,追求准确的认真精神。许多中医人对中医理论和概念不求甚解,只是一知半解。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0-28 12:51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0-28 04:52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7 14:22
中医、西医的发展,都是患者的福旨,理应受到欢迎。但是,“先进的技术”是西医学的发展吗?一个朋 ...

老百姓不找中医,是中医西化的结果,是中医断层的表现。“说得好!许多人,身为中医,却不去认真钻研中医,努力提高中医技能,而是一味地迷信西医,维西医是举。自己对中医一知半解,不是去责怪自己是个中医界的南郭先生,还反过来责难中医,藐视中医。许多时候,不是中医学不强大,而是有的中医人太屑小!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10-28 13: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0-28 13:28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10-28 13:10
老百姓不找中医,是中医西化的结果,是中医断层的表现。中医同西医一个调,跟在西医后边跑,老百姓咋能去 ...

好办啊,刘先生说的这些病,中医可以绕着走,不治疗、不沾边,自然就不会暴露什么弱点了。

我还是想提起当年,古早古早的当年,康熙大帝患n疟疾,众多御医束手,还是传教士的金鸡纳救了康熙•••
那些御医难道也西化了?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10-28 13: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8 13:51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8 12:05
这个很明确啊。破解的对象是中医经典里的,破解的工具是现代医学的,这里不存在“创作”,创作是要提出 ...

明确就好。
作者: 无敌的烈士    时间: 2014-10-28 14:21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0-28 13:28
好办啊,刘先生说的这些病,中医可以绕着走,不治疗、不沾边,自然就不会暴露什么弱点了。

我还是想提 ...

这不说明问题     给皇帝治病和给普通人治病不一样    可能会掉全家甚至全族脑袋的    所以只能群医束手    赶上命不好的像扁鹊华佗那样的    越会治死的越快

作者: 无敌的烈士    时间: 2014-10-28 14:31
gl0101 发表于 2014-10-27 12:54
烈士能说清楚只管说。

关键是怎么才算“说清楚”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0-28 14:56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0-28 06:57 编辑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0-28 05:28
好办啊,刘先生说的这些病,中医可以绕着走,不治疗、不沾边,自然就不会暴露什么弱点了。

我还是想提 ...

现代的中医学确实与现代科技结合太不到位,与西医相比,确实棋输一着。但是急腹症、高烧,昏迷也绝不是中医的禁区!作为中医人,应该有志气、有骨气,应该看到差距,承认差距,奋发图强,迎头赶上或超越。西医生是人,中医生也是人,西医能做到的,中医也应该能做到。那种自甘落后,不求进步,自惭形秽,还自鸣得意的中医人,真让人无语!中华民族的先辈,地下有知,面对此情此景,也应垂泪到天明!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8 15:15
无敌的烈士 发表于 2014-10-28 14:31
关键是怎么才算“说清楚”

你说呢?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10-28 15: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0-28 15:50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0-28 14:56
现代的中医学确实与现代科技结合太不到位,与西医相比,确实棋输一着。但是急腹症、高烧,昏迷也绝不是中 ...

千总版说的是,中医人应该自强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10-28 16: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8 16:06
论坛本来是最好的讨论概念的方式,要不,编一本词典或名词解释的书,出版了再商榷,不知道何年何月有结论。

我提出一个“解表”请大家解读,可能因为太简单,大家不愿意,就老董说要用现代科技解读,也不见说出来,我再举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看大家有兴趣没有,如果还嫌简单的话,接着再来:

祛湿是什么意思?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8 16:08
康熙治疟疾的故事,我还是听“反中医”的人讲的,也不知道真假,哪位知道,把原始资料找出,大家可以聊聊。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0-28 16:08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10-28 07:27
人最可贵的是有自知之明,中医也一样!!中医自有中医的治疗范围,最让人无语的是有些人死抱着古人的理论 ...

谢谢刘先生的惠顾和回复。
刘先生的胆气和口才,很让人另眼相看。但是你真的了解中医吗?你真的是西医行家里手吗?你有多少运用中医药治病的经验和体会呢?历史悠久的,就一定都是落后的吗?古人留下的,就一定都是错误的吗?人应该有自信,但更应该有自知之明。鲁迅说过:恐吓和谩骂决不是战斗,你一天到晚,谩骂祖先,诋毁经典,说这个无知,说那个愚顽,你以为你是谁呢?你对中医药冷嘲热讽,挖苦打击,就是在改进中医理论吗?你说”经络的实体就是神经系统“,把神经等同于经络,你有什么证据和理由能说服大家相信呢?请拿出事实来。恐吓和谩骂还是少来些吧!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10-28 16: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8 16:25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10-28 16:04
你真逗,治病都是治好为原则!!!难道因为怕掉脑袋才故意不治好康熙的病!!啥逻辑!!!

清代太医给宫里治病,确实有怕但罪责不敢放手治疗的情况,以前有过太医回忆此事。清朝后期,宫中太医是有固定职位的,遇到重病,还常请民间名医共同会诊。到民国年间,原太医和曾经入宫诊病的医生多有记叙宫中治病事情的。有的回忆录还出版了,我手头就有一份《德宗请脉记》,就是回忆入宫给光绪皇帝治病事的。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0-28 16:28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0-28 14:56
现代的中医学确实与现代科技结合太不到位,与西医相比,确实棋输一着。但是急腹症、高烧,昏迷也绝不是中 ...

千总版于中医临床经验丰富,艺高自然胆大,所以有些急症也会涉猎,这个好理解。

但是,就大方面来说,中医短板不容忽视,譬如“肺结核”!估计千总版也会第一时间使用抗痨药吧?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10-28 16: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18:34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7 23:30
主帖讲的中医概念混乱问题,明明白白地在哪里放着,就是大家不愿意把它说清楚。产生混乱的原因,是因为《内 ...

  李先生是中医学校的老师,对中医的认识理应高人一筹,可是说出的话总是眉目不分,糊糊涂涂的。【《内经》不是一人一时所著,各自有各自阐述】不假,但是各篇都是以阴阳五行为纲,为道,为理。七篇大论是主线,各篇是对主线的补充,诠释,说明。仲景著伤寒论,论的是内经。明明是论,为何公认为圣,是因为伤寒体现了内经的道。内经揭示出的医道,就是三阴三阳六经。刘度舟先生说,读不懂伤寒就读不懂内经。而先生却在西医的概念中打转转,怎窥内经之奥妙?后世著作,汗牛充栋,无一超出经典,是在经典指导下,以术彰道的探索,是术非道,正确与否,要接受临床的验正。先生以术代道,还是不要论了吧。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18:36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7 23:46
主帖讲的问题有些复杂,那些问题说起来又得很长时间吵,咱们先从简单的开始:

解表是什么意思?

解表是祛太阳之外邪。对吗?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18:48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8 12:05
这个很明确啊。破解的对象是中医经典里的,破解的工具是现代医学的,这里不存在“创作”,创作是要提出 ...

心主血,这里心,是心脏,血是血液,主是管负责血液运行。虽然中医没有发现血液循环的整个过程,但发现血液在循环,发现循环都要经过心脏。
----------------------------
中医之 心是手少阴心经的一个点。心主血与肺主气是统一的,气行血行,升降出入,周流六经。你说,与西医的认识一样吗?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18:51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0-28 12:51
”老百姓不找中医,是中医西化的结果,是中医断层的表现。“说得好!许多人,身为中医,却不去认真钻研中 ...

谢谢总版和高先生的鼔励。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19:04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10-28 13:10
老百姓不找中医,是中医西化的结果,是中医断层的表现。中医同西医一个调,跟在西医后边跑,老百姓咋能去 ...

  刘先生是在说话,怎么总是屎呀,茅坑一类的,这样伤不了别人,骂的是自己。【老百姓才不管你是谁只要能够治好病就找谁!!一句话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话说的对。所以有的中医门厅若市,有的中医门可罗雀。没有本事,什么医也干不好。【不明原因的高烧哪个中医敢伸手??对于昏迷哪个中医敢指点一二??所以中医最主要的是认清自己的位置不要自高自大老是自己喊自己大爷!!】你不敢吗?落伍了好好学习吧。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19:11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10-28 15:27
人最可贵的是有自知之明,中医也一样!!中医自有中医的治疗范围,最让人无语的是有些人死抱着古人的理论 ...

经络的循行路线是古人想象出来的!
----------------------------------------------神经,经络路线一样吗?刺经络为什么有作用?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19:16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10-28 16:04
你真逗,治病都是治好为原则!!!难道因为怕掉脑袋才故意不治好康熙的病!!啥逻辑!!!

西医能治好中医的病,中医也能治好西医的病,没什么奇怪的。问题在于是偶然还是必然,是缓解还是治愈。千万别以讹传讹。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10-28 19: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10-28 19: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19:19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8 16:06
论坛本来是最好的讨论概念的方式,要不,编一本词典或名词解释的书,出版了再商榷,不知道何年何月有结论。 ...

六经都会有湿,你说的哪一经呀?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19:27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10-28 19:17
【不明原因的高烧哪个中医敢伸手??对于昏迷哪个中医敢指点一二??所以中医最主要的是认清自己的位置不 ...

你不敢是你不懂,你治不好病,是老百姓不敢让你治,并非老百姓不敢让中医治。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19:28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10-28 19:18
一吐,神经、经络的路线不一样,你认为哪一个是正确的????

都正确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8 19:34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8 18:36
解表是祛太阳之外邪。对吗?

应该是一个意思。
如果给外行讲,还得再讲清楚太阳之邪是什么,对吗?
请继续。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8 19:37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8 18:48
心主血,这里心,是心脏,血是血液,主是管负责血液运行。虽然中医没有发现血液循环的整个过程,但发现血 ...

中医之 心是手少阴心经的一个点。心主血与肺主气是统一的,气行血行,升降出入,周流六经。你说,与西医的认识一样吗?
--------------------------------------------------


《内经》、《难经》讲解剖的时候。有一些和西医解剖相同的地方,但后来就抛开了解剖。您在这里讲的周流六经,就和西医没有什么关系了。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19:39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8 19:34
应该是一个意思。
如果给外行讲,还得再讲清楚太阳之邪是什么,对吗?
请继续。

外行看病只求疗效无须讲,内行若连这也不懂,还称什么中医呀?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8 19:39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8 19:19
六经都会有湿,你说的哪一经呀?

中医讲祛湿,有不从六经论者,先生如欲讲六经之湿,欢迎!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8 19:41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8 19:39
外行看病只求疗效无须讲,内行若连这也不懂,还称什么中医呀?

本帖主帖是想阐明中医概念,您如果认为不需要讲,自然就不必讲了。且看认为需要讲的朋友怎么讲。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19:50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8 19:37
中医之 心是手少阴心经的一个点。心主血与肺主气是统一的,气行血行,升降出入,周流六经。你说,与西医 ...

中医、西医治的是同一人体,解剖或简或繁,结构是一样的,只是认识不同。如同水路与陆路去北京,陆路备车,水路备船。现在是硬要水路也备车,行得通吗?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8 19:51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8 19:50
中医、西医治的是同一人体,解剖或简或繁,结构是一样的,只是认识不同。如同水路与陆路去北京,陆路备车 ...

您说的对。

可是,谁也没有说要水路备车啊?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19:54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8 19:39
中医讲祛湿,有不从六经论者,先生如欲讲六经之湿,欢迎!

请李老师读读刘度舟先生的水论,如何?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19:58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8 19:51
您说的对。

可是,谁也没有说要水路备车啊?

硬要变中医之理为西医之理,不是水路备车吗?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10-28 20: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20:12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10-28 20:04
一吐认为经络、神经的路线都是正确的,那么您认为同一个人体会存在两套不同的控制系统这可能吗????

会的,一是有形,一是无形。无形统帅有形,比如心衰,西医以心论心,中医以经论心,你说哪个对?是不是两套控制系统。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8 20:13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8 19:58
硬要变中医之理为西医之理,不是水路备车吗?

不是要变中医为西医。

中医放在那里,谁也可以研究,也可以用任何方法研究。用西医研究也是一种方法。至于研究的结果会如何,只有研究了以后才知道。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8 20:18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8 19:54
请李老师读读刘度舟先生的水论,如何?

刘渡舟的著作,多年前学过通俗讲座,不知“水论”是指讲座中关于水饮部分内容还是另有专论?

我前面提到祛湿,仅为做个名词解释。没有想到要讨论水饮问题。一吐先生如对水饮问题又兴趣,我们也可以讨论。
再,一般讲祛湿,和治饮还是不同的。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20:20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8 20:13
不是要变中医为西医。

中医放在那里,谁也可以研究,也可以用任何方法研究。用西医研究也是一种方法 ...

研究了六十年,把中医研究丢了,就是成果。比如先生丢了经典,站在中医门外说话,的确够悲哀呀。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8 20:25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8 20:18
刘渡舟的著作,多年前学过通俗讲座,不知“水论”是指讲座中关于水饮部分内容还是另有专论?

我前面 ...

先生请讲,洗耳恭听。并请不跑楼主的主题,否则是不礼貌的。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0-28 20:27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0-28 12:29 编辑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0-28 08:28
千总版于中医临床经验丰富,艺高自然胆大,所以有些急症也会涉猎,这个好理解。

但是,就大方面来说, ...

谢谢梁院长的勉励。说艺高自然胆大,则愧不敢当。先生说到“肺结核”的治疗,这在中医确实是一个短板,肺结核俗称“痨病”,在旧社会里是“十痨九死”。中风,痨病,鼔症,噎嗝,过去是中医所面临的传统的四大顽症,可见中医是将这四种疾患的治疗视为畏途。而西医自从使用了链霉素,雷米封,以及目前常用的利福平,利福喷汀、乙胺丁醇、呲嗪酰胺等,并坚持采用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五原则,使许多结核病能很快控制,或彻底治疗。这的确是目前中医药所不能比拟的。西医药的长处必须承认,必须学习。中医药在治疗痨病上,虽然也做了许多探索和实践,比如山西运城焦安国开创的中医抗痨新疗法,但是毕竟还没有西医药的成熟和普及。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0-28 21:20
如果  古人说   人体里有一个不是命门  而是天门的东西

呵呵  找吧   那更难

如果在把天门给出了一个玄妙的解释   我们再去考证,累死人,万年也没结论。古人说什么  我们就去考证什么那还有完吗?古人弄出来个鬼和神,研究吧,八辈子也研究不完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8 21:46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8 20:25
先生请讲,洗耳恭听。并请不跑楼主的主题,否则是不礼貌的。

祛湿的提出,是我在前面举例说的,主帖的内容如果大家觉的复杂的话,先讨论一个简单的概念,比如祛湿。

您本条是要谈祛湿呢还是谈主帖的精、元气、阴阳、命门呢?

谈祛湿,几句话,祛湿,是针对湿邪引起的疾病的治法,具体内容有燥湿、化湿、渗湿、祛风除湿(或称祛风湿),…………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8 21:47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0-28 20:20
研究了六十年,把中医研究丢了,就是成果。比如先生丢了经典,站在中医门外说话,的确够悲哀呀。

您可以举出这六十年丢了中医的研究成果,咱们共同讨论这些研究的得失。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10-28 22: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0-28 23:36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0-28 20:27
谢谢梁院长的勉励。说艺高自然胆大,则愧不敢当。先生说到“肺结核”的治疗,这在中医确实是一个短板,肺 ...

       结核病说点我的了解,在抗结核药发明出来以前,中医、西医几乎都是死症,几乎,但还不是全部。结核病病程较长,病人体质消耗严重,在没有有效抗结核药的时代,如果能够减少病人的消耗,就可以延长寿命,而且,病轻者也有治愈的可能。西医在肺结核确诊以后,注重的是保养,比如,讲究空气疗法,营养疗法等等,从中医来说,调整虚损的办法和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所以中医把治疗肺痨的方法,归到理虚法里面。有一本讲肺痨的书,就叫《理虚元鉴》,不过,在那个时代,中国人普遍贫穷,中医的调整虚损用药及生活调理,可能很多人没有那个条件。

       有了抗结核药以后,西医针对病原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中医,但在病重,消耗严重的情况下,中医的理虚治法还有重要作用。

      在此后,中医治疗结核病,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因为病原弄清楚了,中医可以在中药里面寻找具有抗结核作用的药物,把中医治虚劳方法和有抗结核作用的中药结合起来使用,单独使用中医中药治疗结核病的疗效,比建国前确实有提高。这也该算中西医结合吧。
还有,肺结核外的其他结核病,用中药或中西药并用,效果明显比单用抗结核药好。比如腰椎结核比较多见,单独用中药治愈的例子很多。

      对于单独用中医药治疗结核,许多人有怀疑,实际上并不少见。我是八零年参加工作以后开始学中医的,因为家庭的关系,从小整天“看治病”,在七十年代,抗结核药里链霉素是随时有的,其他药却经常出现买不到的情况,大约八十年代后期,才能够保证供应。所以,单独用中药治结核病的情况还是经常有的。
      说起治结核,记忆中有一个镜头一般的印象,一位病人托人买到一瓶利福平,拿着药瓶给医生讲他买到这药的经过,好像一瓶四十多元,当时算天价了。大约是七十年代的事吧,记不清楚了,我还上学着。

       肺痨病的“痨”字,就是指这病是虚劳病里的一种特殊病。
      另外,中医古籍里讲的肺痨,比肺结核的范围大,应该还有其他不是肺结核的病。从痨虫一词就可以看出来。


中西医融合博士前面说,治疗结核和营养关系密切,确实是这样,过去结核病难治,和人群中普遍缺乏营养有关。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0-29 06:48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0-29 10:14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8 15:36
结核病说点我的了解,在抗结核药发明出来以前,中医、西医几乎都是死症,几乎,但还不是全部。结 ...

谢谢llyyjj先生的赏评。先生的朴实真诚的回复,令人心悦诚服。

先生说的不错,先生所说:“在抗结核药发明出来以前,中医、西医几乎都是死症,几乎,但还不是全部。结核病病程较长,病人体质消耗严重,在没有有效抗结核药的时代,如果能够减少病人的消耗,就可以延长寿命,而且,病轻者也有治愈的可能。”这些都是历史的真实。

发明抗菌素,发明抗结核药,确实是对人类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的翻天覆地式的贡献,从此改写了人类与细菌做斗争的历史。但是自古以来,中医与结核病作斗争的历史功绩,也不可埋没。总结中国医学对肺痨的认识,可大约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汉朝以前认为肺结核属于虚劳病的范畴。二是从汉代至唐代,古人已经认识到肺结核具有传染性。三是宋代以后,对于结核病的病因机理的认识和治疗方药日趋系统完善。


记得解放后,我的一个在政府工作的叔叔,得了肺结核,治疗的主要方法就是休假疗养,加强营养,多晒太阳和服用中药铁破汤(铁包金60克、穿破石60克、当归10克、北杏仁10克、川贝10克、瓜蒌仁10克、薏苡仁18克、紫苑10克、白芨12克、阿胶(烊)10克、半夏10克,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后来也治愈了。我就亲历过一例患了腰椎结核的病人,患者为一中年妇女,腰部溃烂,窦道形成,脓水流离,衰弱不堪,终日卧床不起,生活都不能自理。使用链霉素等抗痨药,甚至用大把的链霉素药粉直接涂于伤口,也久治不愈。后来求治中医,用虎骨、鹿茸、藏红花三味药服用,最后竟然治愈,健康如初。




作者: 无敌的烈士    时间: 2014-10-29 15:55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8 16:08
康熙治疟疾的故事,我还是听“反中医”的人讲的,也不知道真假,哪位知道,把原始资料找出,大家可以聊聊。

http://tieba.baidu.com/p/1242873500据说康熙用金鸡纳治好了自己的疟疾···其实这是个搞笑的事
特地去百度了一下···
发现没有这个史料(也许是我的搜索能力不行)
而发现的相关文章,则在内容上有据说二字,在标题上有传说二字
到底是咋回事呢?
后来找到一篇天主教宣传文章, 恍然大悟··
中国果然是傻子太多了骗子都不够用了····

另外一提,有文章说康熙给曹寅送奎宁,可惜药没到曹寅就死了
李煦的奏折,百度上是这么说的
李煦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十八日(8月19日)奏曰:“江宁织造曹寅于六月十六日(7月19日)自江宁来扬州书局料理刻工,于七月初一日感受风寒,卧病数日,转而成癯,虽服药调理,日渐虚弱。”七月二十三日又上奏:“曹寅七月初一日(8月2日)感受风寒,辗转成癯,竞成不起之症,于七月二十三日(8月24日)辰时身故。”
没有提到疟疾,没有提到求药

























作者: 无敌的烈士    时间: 2014-10-29 16:15
gl0101 发表于 2014-10-28 15:15
你说呢?

把中医说来说去的说成西医     比如元气就是细胞     经络就是神经·····      就算说清楚了    否则就是没说清楚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0-29 16:44
无敌的烈士 发表于 2014-10-29 16:15
把中医说来说去的说成西医     比如元气就是细胞     经络就是神经·····      就算说清楚了    否则 ...

让王教授给你评评分吧,估计能得高分。
作者: 无敌的烈士    时间: 2014-10-29 16:47
llyyjj 发表于 2014-10-28 16:08
康熙治疟疾的故事,我还是听“反中医”的人讲的,也不知道真假,哪位知道,把原始资料找出,大家可以聊聊。

这个事是方舟子说的    据说是天主教的宣传资料有这个    历史资料找不到这个的任何证据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