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震惊,中医思维正在弱化!——中医思维问题的十五个关键点 [打印本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18 17:41
标题: 震惊,中医思维正在弱化!——中医思维问题的十五个关键点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9-18 09:43 编辑

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中医药文化研究与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点,在关于中西医思维方式比较的调研中,我们设计了一些医学思维方式的问题,希望通过调查,了解中医思维的独特性以及考察中医、西医思维的差异性。因为是十分专业的思维题目,对这些问题的信度和效度的判定,就需要业内专家给出点评意见,笔者就此请教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医大师陆广莘教授。

一、中医药文化需要建设

提起我们所做的中医药文化工作,陆广莘教授指出两点需要我们清楚:“第一,中医药文化不是现成的,是需要建设的;第二呢,我们搞这个中医药文化,是文化人教育中医队伍。我们都在学习,什么是中国文化?什么叫国学?国学实际上是章太炎把曰本的中国学搬过来了,是曰本人的眼睛里看你的东西,咱们自己没有东西啦!中国这百年来基本上走的是西学为用,中学不能为体的不归之路,所以中医药文化需要建设。”

二、中医是实践论

对于思维方式的调查我们是这样设想的,先拟定一些诊疗思路的陈述,让中医、西医的人都来答,比如第一道题“如果病人神志不清,还说胡话,应该从他的脑部找原因,和他的大便是否正常关系不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否可以考察出他的思维方式呢?

陆广莘教授认为,中医的理论是实践出来的,反过来指导实践,那么这个题目所说的实践,在《伤寒论》里面是阳明腑证,一通下,病情就改善,这个观念就成立了。所以没有这个实践概念的人是不会理解的。光有解剖学的知识,也不能说明问题。马克思曾经说过,“以往的唯物主义,主要的缺点就是把客观实在的感性世界只是作为一种客体的形式来理解,就是对象性思维,找原因,而不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这段话恩格斯把它评价为“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实际上,中国人就是这样考虑问题的,就是实践主体的文化直觉,我是解决问题,我不想回答什么因果关系,所以为什么我们就考虑他大便通不通,大便如果不通,通大便可能有助于减轻脑子的症状。

如此看来,作为一个西医的学生,或者没有学过中医的人,他没有这个实践,他就不可能有这种思维方法。所以陆老认为,中医作为一个临床家,要见很多老师,要看医案,中医几千年来那么多人,那么多著作,我们的老大夫晚上还得看医书,就是通过这些间接经验得到灵感。所以说,马克思的这段话,是批判了西方的科学理性,从人的实践出发,去理解,理解就是理论解释,这个理论解释是后加的,前人的经验是第一位的。

三、“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什么

关于情绪与五脏的关系,有人认为 “大脑是思维的器官,所以人的情绪失常,应该直接伤害大脑而不是五脏。”“心是循环器官,肝是消化器官,脾是免疫器官,肺是呼吸器官,肾是水液代谢器官,它们与情绪的功能没有关系。”陆老认为,这是在认识论上求“病”的本,是西医的思路。认识论是诊断,实践论是治疗,我不光是解释问题,还要解决问题,情绪问题我可以通过补肾、可以疏肝、可以健脾、可以升阳来解决。

中医提出“治病必求于本”,西医可以批评你,说你不认识“病”的本,可是中医是不是研究“病”的本呢?陆老认为,中医研究的是“治”的本,是“治病必求于本”,这是个动词,就是我实践主体直觉。中医讲“治”,是“治”向何去;西医问“病”,是病从何来。病从何来有三个问题:病因、病理、病位。治向何去六个问题:到哪里去,这是什么路,从哪里出发,依靠什么,利用什么,什么方法。因为对于生命来说,你问他怎么来的是没用的,吃不了后悔药的。

现在比较流行基因诊断,基因治疗,WHO发布的数据认为,疾病的产生15%是遗传因素,10%是社会,7%是气候,8%是现代医疗,个人的生活方式、心情等占60%。是不是遗传、社会、气候、生活方式、心情等等都是治病的本呢?陆老认为,中医是养生保健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是“治”的依靠对象,是恢复健康的动力,我不是找病的原因,中医的诊疗思想主要是激发人的自我痊愈能力,改变其他条件的目的也是为了激发人的自我痊愈能力。

四、病因从哪里来?怎样祛?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七情失调导致内环境紊乱,然后才有外邪的侵入。那么中医的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外在因素是不是病因呢?陆老认为,一切对生命体产生影响的东西是刺激因,都是由生命体独立地决定改变和改造的东西,所以生命体是独立地起反应的,因此疾病也好,健康也好,都是有机生命对环境刺激变化因素作出的反应,和适应过程,这个西方已经认识到了,而且后来发展到病理生理学,就是病理反应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这一条,我们现代中医反而搞不清楚。实际上刘河间对这个问题清楚了,《病机十九条》“夫百病生也,即生于风寒暑湿燥火”陆老说:“有一次我给学生讲课,我问这句话对吗?他们说:‘对’。我说,‘错了’,这里涉及了一个问题:经言‘盛则泄之,虚则补之,……方士用之,未能十全’,所以怎么办呢,就是‘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然后举例子,‘诸风吊眩皆属于肝,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所以风是谁发动的?是肝发动的。湿是谁发动的?是脾。这个就是‘求属之道’。风不是外来的,内生五邪,那外面的邪你能测定吗?你能量化吗?你能客观化吗?不可能的,所以中医把这个问题弄清了,它是机体的一种反应,这个反应是一个适应过程,当适应成功了,没问题。如果适应不够,‘非其位则邪,邪之变甚’,亢进了,亢进了怎么治啊,就是‘甚者从之’。所以79年福建的俞长荣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甚者从之》的文章,这是几十年来中医界能够站在中医的立场上,因为过去都是对抗吗,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盛者泄之,虚者补之吗。”

中医对于外界因素的认识是“无不为利,无不为害”。没有绝对有利的东西,也没有绝对有害的东西,因此没有绝对的病因。关键在于自身对外界因素是如何反应的。陆老认为,“扶正祛邪”不是我扶正,不是我祛邪,是扶“正祛邪”,“正祛邪”是个词组,这个现象“风”是抗病反应,湿是个抗病反应,跟痰一样,跟发烧一样,都是抗病反应。所以这个诊疗思想不解决,想解决思维问题是不可能的。

五、中医的思维方式来自于创生性实践的文化直觉

中医是如何认识生命的呢?中医的理论体系来源于哪里?中医的概念、中医的规则、原理并不是按照科学研究的计算或实验方式得出,也因此遭到一些人的抨击。然而在中医的实践应用当中,我们按照中医理论指导去做,得到的效果常常会让我们自己都觉得震撼。陆老举例说,比如中医说肺与大肠相表里,咳嗽、喘、舌苔厚,大便不通,那么一通大便,减轻了,那我们就提出了肺与大肠相表里,早期恶寒,那么我们就解表,所以说肺主皮毛,这样就是一个认识方法,又是千百年来长期的临床实践教育我们可以这么做,中医的汗法,中医的下法,适用证很多,这样的东西,叫实践悟性知识,实践意会知识,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有这么一个事实,我们都用了,有效,然后我传给你,这就是实践智慧。我们现在强调的知识,或者某种表述,大量的是从实践里来的,所有的能够说清楚的理性知识,只是众多实践知识上面的一个小尖尖,但是20世纪的所谓理性知识,就高高在上,自认为了不得了,瞧不起其他的实践悟性知识。

在认知心理学的领域有这样一个流派叫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在德文里是整体的意思。这个理论就讲到了基于某些现象产生的悟性思维,又叫做完形,我们现在人类的真正的知识,是这样从实践中来的,当然它有个具体的条件,越经验丰富的,这几个条件认识得越清楚,知识把握得更好。陆老认为,这种思维方法是无法规范的,因为规范化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机械可以客观化,可以标准化,而中医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创生性实践的文化直觉。为什么呢?“天地之大德曰生”因此我们人类活在地球上,我们就要帮助生命去更好地完成它的任务。《方技略》总结了“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也”,认为方技是对人的生命活动的生存、健康、发展服务的方法、技术工具。那么,由于中国的历史比较久,同时人口也比较多,所以积累的一些经验,往往是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他悟出来了,他这么做了,你瞧不起他,但是你跟他抄抄方,就慢慢懂了。

六、该研究“气”还是研究“质”?

陆广莘教授是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的创建人,但是他说“我现在很惭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到现在,我们还没说清楚。”陆老坚决反对“用现代理论把中医理论的哲学外衣剥掉,还原它的自然科学的本质、医学的本质”这种所谓的基础理论研究。陆老说,梁启超曾经给中医提出了一个难题,就是“中医诚能愈病”,“诚能愈”就是中医确实能治好病,这是个前提,“终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说没有人能把中医能治好病的道理告诉大家。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我们今天的中医基础该研究什么?陆老说,“毛泽东在1913年曾说,‘中西医道各有所长’,中医讲什么?中医讲气脉,西医讲什么,西医讲实验,然后说‘言气脉者理太为妙,常人难识,’这个批评得对,下面一段话,‘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本质、本质,你光有质没有本了。中医是很多人都参加过讨论的,陈独秀、鲁迅、胡适、毛泽东、梁启超……听听他们到底怎么考虑问题的,百年前,企图用科学来说明,但是到现在为止,我在西医医院呆了三十年的,我是系统学了五年西医的,我见了一流的西医老师,但是看来解释不了。”

七、医学研究的关键是实践,还是实验?

中医的很多治疗思路是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比如“人体排尿就像茶壶能倒出水一样,所以治疗小便不通可以从茶壶倒水的原理中得到启发。”所以有些人就批评中医,说“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人体的脏腑功能,那只是想象,不能得出人体的真实结论。”陆老认为,隐喻是一种实践的智慧,不要贬低。实验就是把它进行条件限制了,变成比较简单的因果关系,这个因果关系不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现象,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上是可以的,人文社会是不可能的,这样做就是简单化了,而忘了有机生命对外界刺激独立性的反应。

中医不是环境决定论,中医比较强调主体环境决定论。清朝有一个伤寒学家,叫钱天来,他总结了几句话,叫“受本难知”就是刺激是好的还是坏的不能马上去判断,“发处可辨”就是根据发出来的反应来判断刺激因是什么东西,这句话在600多年前王履的医学思想里面就表示了的,有了病理反应才能知道它的病理。陆老反对通过动物做药理实验,他说这是对正常生理活动的干扰,不能外推为药理理论。然而这种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论,现在中医迷上了,陆老认为,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是不成立的,人的生命过程是以物质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自我独立性,没有环境是不行的。比如说,讨论五运六气,宏观的哪一年哪个病多发了,你是受环境的影响,但是呢,对于我们每一个服务的对象来说,人的自我独立性是根本的。“用同一套科学的标准来衡量生命现象”,就是否认了人体的个体性。

实验研究的主张者认为:“人体就像一个精密的仪器,只要找到出现问题的位置,处理好这个局部,人体就会照常运转。”实验医学是聚焦在具体病位上研究病理变化,认为应该将事物与其所在环境尽可能分离,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它。陆老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不是机器。生命里面有五个自,自组织的、自演化的、实现自稳态的、自适应的、自调节的。将某个部位与生命整体剥离,复杂的东西没有了,这实际上是特殊环境下的一个产物。比如,我们现在知道,荨麻疹肯定是有某种物质过敏,但是我解决问题的时候,怎么清除这种物质?它作为血管反应,一种是血热受风,一种是血虚受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个血行风自灭是通过实践证明的,血通了,风就没有了。风是什么?风是小血管的痉挛,这个病理生理学就回答我们的问题了,血行不了,就渗透出来了,渗透出来就皮肤肿,毛细血管前动脉和毛细血管后动脉短路了,就缺氧,缺氧以后就b细胞兴奋,就渗出了,渗出就痒痒了,这就解释了。你说是过敏,那我们就把过敏源去掉,我们一查,结果是灰尘过敏,西红柿过敏,大米过敏,你能去掉吗?不可能的。这还是一个诊疗实践的问题。所以中医的实践是用“治风先治血”的思路解决了荨麻疹问题,而不是通过实验找到过敏源并回避过敏源来解决问题。

八、医学求的是“道”的问题

我们研究医学的问题,首先要清楚医学研究的宗旨是什么,有人认为医学研究的宗旨是弄清楚生命运作的理,我们认为医学的宗旨是顺应生命之道,践行生命之道。“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医学立论的一个起点,天地之大德,宇宙的所有规律,它的最大的一个目的就是“生”,是“生生”。医学是“生生之具”,医生的使命就是“赞天地之化育”,所以什么叫“有道德”?我们要认识这个道,我们要顺道而行,我们要帮助生命体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这样,医者认识到生命之道了,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这就是有道德。

所以陆老认为,养生不是说让我自己活得多长,养生是要珍惜整个的生命世界,你得活,让细菌病毒也得活。你杀死了它,想维持生命,大概是妄想。西医是问“病从何来”,认识论的知识论,中医是“治向何去”,是实践论的智慧学。“病从何来”是我想弄清楚它的真相,是讲“理”,中医是讲“道”。

九、生命的关键在于神气

神和气,就像人驾驭着马一样,人是神,我的马就是气,我作为神我想去哪里,就可以驾驭我的马载着我到哪里,我的马跑到哪里,我的神也就跟着到哪里,所以气和神是这样一种关系,如果说没有神去指挥我的气,我的气就会乱,我的马就会不知道方向乱跑。

《吕氏春秋》说,“神者,生之制也,制则生化”,陆老解释说,控制、抑制才能够生生化化,就是机体都有它的积极性,你要不管它就会乱七八糟,所以调理呢就是去抑制,比如说大脑细胞,10%是神经细胞,90%被认为是没有用的,实际上这90%是抑制的,就是使它不过多地兴奋,如果这90%的功能不行了,会癫痫、抽风,所以说制约者、管理者实际上是这么一个作用,是让气血更好地运行的。当你这个地方需要的时候,它把这个地方管起来了,肠系膜循环的血液挤出来到肌肉、心脏、大脑,去跟外界要打架,但是要静下来,血液又到肠系膜循环,成为营,一个营,一个卫,它是互相调节的,你老是去保卫了,那营就受损害了。晚上就要合成,白天你得干活,没有合成你怎么去干活,这个可以在完整的人的层次上,把神和气两个说清楚。

所以我们说抓到神气就抓到养生、治病的要害了。当面对患者,面对疾病,只求形上的变化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这还是停留在物质层次上在研究生命体,要上升到人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神气才是关键。

十、医学是科学吗?

关于克隆人的问题,支持者认为,这个技术可以让我们弄清楚生命的真相而驾驭生命。陆老认为,这是现代科学的思维,不是医学的思维。医学的科学化从1761年莫干尼《疾病的位置和原因》这本著作开始,人们沿着这个思路往下走,位置、原因,确实这200多年来人们发现了好些问题,实际上带来了全球性的医疗危机,带来了全球性医改难题。陆老在07年发表的文章说“医学不能拜倒在科学的脚下”,科学应该为医学服务,你不要居高临下,来束缚医学。有人提出,“医学能成为科学吗?”我们要明白,医学有必要成为科学吗?医学就要干医学的事,变成科学你就不是医学了。

科学是以物为本,体现的是工具理性;医学是以人为本,体现的是价值理性。科学是物质界的认识论,而医学是生命层次的实践论,这个差别多大。宇宙150亿年,地球50亿年,那么就是前100亿年没有生命,地球的前15亿年也没有生命,35亿年以前出现单细胞生物,由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经过了25亿年漫长的进化,多细胞生物有信息海洋,然后细胞与细胞通过信息海洋转化建立了信息网络,出现生态的共演,然后到1亿年以前出现脊索,出现大脑,这样出现了生物大爆炸,地球上的生物多的不得了,然后千万年以前,出现了灵长类了,300万年前人类站起来了,才有动物,才有人类,因此呢,人类是生命的最高点,但是它是信息的演化,信息网络的演化,它不是物质的进化,也不是能量的进化。它具有几个特点:一,它的反应,自组织的决定论,第二它反应里边有适应性功能的,第三它的目的是为了稳态,就是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稳态是西方生理学发现的,中医强调内环境的稳定胜于直接治疗疾病,所以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十一、结构、功能,谁是医学的抓手?

陆老认为,“我们清楚了身体的功能,不用考虑身体的结构,也可以把握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观点原则上是完全可以的,可是按照另一种思维,78年就有人提出来,“中医的现代化就是要把中医理论的物质基础搞清楚”,陆老认为,把物质基础搞清楚是没用的,那是死人一个,应该“让活人回到医学中来。”

现在很多人认为是结构决定功能,比如说我得了癌症,炎症,是因为我这里面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会有相应的反应,所以我才会有这样的癌变或者是肿瘤。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实际上是我们首先让我们的功能混乱了,才会带来这样一个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功能的异常也可以改变器质结构。”照此推理,我们说正常细胞可以癌变,那么癌症细胞也应该可以转为正常细胞。陆老同意我这种观点,认为从进化论角度讲,是这样的。所谓癌细胞是该死的不死,正常细胞是生长壮老已,这个现象我们叫做细胞凋亡,实践证明,我们治疗白血病,用雄黄、砒霜,结果使癌细胞走向凋亡,就叫诱导细胞凋亡,所以说坏的可以变好的。

药物的成分、结构,与药物的功能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陆老说,62年,北医的王叔咸教授提出“中药是个前体药”。协和的谢少文教授提出“中医研究的是非特异性抵抗”。抗原抗体反应都是特异性抵抗,更重要的是特异性抵抗是建筑在完整的非特异性抵抗的基础之上的。所以陆老说,光是追求特异性抵抗效果是不行的,尤其是自身免疫病方面。

另外,经络的功能是存在的,可是经络的器质结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因而有些人认为经络本身是不存在的,是臆想出来的。针对这种观点,陆老认为,经络的感传现象是存在的,刺激局部,影响远端部位,刺激皮肤影响内脏是存在的,但是它的通路就很难说了。比如打手机,从北京到上海是通过什么呢?是无线波,我们没有必要知道这个波是怎么走的。陆老认为,在局部刺激,改变微环境,它的传导跟血液传导、神经传导是不一样的,我们没有必要费那么大的劲,研究这些结构问题,通过对人体功能的把握来解决问题,这才是对医学实践有意义的研究。

十二、疾病与健康的变易智慧

我们应该意识到,健康和疾病不是对立的,比如说发烧、呕吐、咳嗽,都是在为健康帮忙。陆老也认为,疾病的许多表现,都是带有恢复健康的积极因素。但是有时候还没达到目标,所以是机体里面正反馈的放大,会带来痛苦,带来连锁反应,应该看到疾病也是为实现健康的一种努力。

陆老说,1962年有个曰本人写了一本书,叫做《疾病的春天》,指出化肥和农药的弊端,十年以后,1974年这个人有田政写了又一本书《公害引起的疾病》,他下了一个定义,什么叫疾病?疾病是有机生命对环境变化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和适应过程。陆老说不光疾病是如此,健康也是如此,健康也是有机生命对环境变化作出刺激的反应和适应过程,健康这个适应过程是完美的,疾病是这个适应还没有找到目标,没达到完美,所以说,“非其谓之邪,邪之变甚”,邪亢进了,亢进不是要压制的对象,应该是你帮助它实现的对象,压制的治疗某种意义上可以取得暂时效果,中医从这里得到教训,“大毒治病,十去六七,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是个教训,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原理。

所以我们认为,不管是外在的物质,还是人体的生理结构、以及人的心理、性格等,他们在健康与疾病的转换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陆老认为,生命的生长过程中不断得了一些小病,却换得了中年以后的健康,这是小孩的免疫成熟过程,我们叫做辨证,孙思邈的《千金方》里面就说,小孩儿,断奶了,就发烧,两三个月发一次烧,这实际上就是免疫器官的发育,就跟打预防针一样要发烧的,你说是病吗?也是病,他是在斗争中成长。那么现在的孩子干干净净,结果呢,是虚弱儿。

这就是说疾病不一定是错误,正确和错误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的前半生不断从错误中学习,医学之所以正确,是不断从错误中学习来发展的,就像兵法,《孙子兵法》是死了很多人才总结的这个规律,现在是西点军校都在当教材。中医的研究正像张仲景说的,我们是在“勤求古训”的基础上,才能“博采众方”,这个训,里面有教训,有失败的教训,告诫我们别再犯这个错误,这个错误就是为人类造福了。

实际上,很多中药对西药有增效的作用,但是西医治疗中因为要控制数据而不让患者使用中药,我想,健康与疾病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变易中寻求生命的平衡,中医和西医也应该抛开对立的思维,如果用中药可以增强西药的疗效,甚至单用中药也可以达到西医想要的治疗效果,为什么不敞开胸怀,欢迎中医呢?中医和西医也该在变易的智慧中寻求生命的解决之道啊。

十三、现代中医教育存在问题

现在我们中医院校的学生是在西方知识体系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有一些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和我们中医教给他的接不上轨,而且我们现在中医院校的教育是上中医课程,同时还上西医课程,这样他的思维就有些混乱。

陆老认为,这个问题不能怪学生,是老师教的。20世纪中医面临的是一片乱战。第一,是对中医的诊疗思想,否了。从1912年开始北京大学要开始办医学院,只许办西医。到了1929年,国民党要取消中医,因此当时的中西汇通派,都开始用西医的东西来解释中医了。然后50年代初,北中医的一些老师,开始进修传染病,美国发生细菌战,传染病怎么样?致病因素决定疾病的性质;病理变化决定疾病的转归。这个思维很简单,很容易学。等到这些老师编教材了,就提出:辨证求本,本是疾病的本质,疾病的本质是什么,就是病因、病机、病位。这就糟糕了。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从这里出来的。所以中医学院毕业生成才周期比较长,他必须经过临床去体会,才能慢慢明白,62届的毕业生,像王永炎啊、付世垣啊,基本上是在这个基础上造就的。中医的底子比较深的,临床上基本上不丢,当西医没办法的时候,他就用中医。有些人早点觉悟,有些人晚一点觉悟。但是绝大多数的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满脑子都是西医。

十四、中医现在缺乏的是向古人学习

我觉得我们用中医的理论应该能够解释,不管是活血化瘀,还是汗吐下和,这些方法怎样去用,它是有它的理的。我们现在只会按照西医的思路解释中医理论,是因为我们缺乏向古人学习。历代医家的成就,譬如对刘河间的理论,李东垣、朱丹溪、王履的思想,我们都缺乏深入了解。刘河间发挥病机十九条,成为两万多字,这里边有许多珍贵的思路。

陆老给我讲了他的体会,58年他给西医讲课,经常和西医打交道,有一次,一个80多岁的老人,口腔癌,一放疗,肺炎,肺炎以后心梗,心梗以后肝肾功能衰竭。西医呢,心梗就用活血化瘀,溶栓,肺炎就抗菌抗炎,是合理的吧?但是不行啊,没效果啊,陆老就给西医专家解释,“你们是用活血化瘀了,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我得补气。肺炎你用抗菌了抗炎了,我说这个肺炎是放射后的肺炎,又是80多岁的老人,所以是肺气虚了,肺气我得健脾,补土生金吗,所以这张方子我是健脾补气的,你们请我会诊是肺炎、心梗,我用的方子是健脾补气的,我说清楚了,噢,他懂了,为什么这样做。”

十五、沟通中西思维的大工程,谁能胜任?

中医的理陆老讲得很清楚,这就是中医的思维方法,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这种思维的方法提炼出来,讲给我们的学生,讲给西医大夫,讲给科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我们的学生不理解中医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受的教育就是这样的,陆老也是这么过来的,他是学工的,学机械的。我更是开始就学的是西医,思维方式与中医大相径庭。

陆老肯定地说:“这个工程很有价值,但是,谁能胜任,如果没有临床体会怎么去胜任,没有临床体会的人,没有接受你们这些训练的人,怎么表达?这都是问题。”

我觉得,中医界要有一批像国医大师陆广莘一样的专家加入到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的队伍中来,文化研究人员也要走出书斋,投身于临床实践,不能纸上谈兵,因为中医药文化工作者要承担起沟通中西的使命,站在更高、更深的层面去思考中医,把中医的世界观、生命观、思维方式、医学理论,用现代科学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论证和表达,我们要站在生命的立场上理解中医、西医的不同视角,更清晰地展现解决生命问题的多元路径,马克思说过,“几千年来,医药是和全人类最崇高美好的指标相结合的。”当有一天,人们公平地评价中医为人类最根本的健康长寿服务所做的贡献,有更多的人热爱中医、学习中医、弘扬中医,那时,中医药文化或许就已经升华为世界公认的生命文化了。

作者:周晓菲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作者: 吃草的猫    时间: 2014-9-18 18:00
中医缺少碰撞!“学院派”与“民间派”、什么“火神派”与“补阴派”等等。达到溶合。中医有派那也应该以地域与气候来“区分”,不应以实践的方式来区分的。中医其实是全科,手一搭脉,人迎、寸口、趺阳等等就知道在哪有结节、有瘀滞点,病在五脏六腑还是六经;用针、用灸、用刮痧、用药、用放血、用点揉以达补、泻泄、和阴阳、调三焦以至修身之功。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4-9-18 18:34
         中医的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西医的基础是解剖学。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18 18:3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9-18 10:34
中医的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西医的基础是解剖学。

说得对。可是有的中医总是往西依靠。
作者: 奔月    时间: 2014-9-18 18:52
第十四条说的很好,中医该向古人学习。
不要把中医的五脏愣向解剖上靠,不要一遇炎症就清热解毒。。。。。。几千年的中医积累是经得起考验的,虽然也有有待完善的地方。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8 18:53
是是非非。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8 18:53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9-18 18:34
中医的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西医的基础是解剖学。

阴阳五行的基础是什么?
作者: 孤狼啸月    时间: 2014-9-18 19:56
现在弱化的不仅仅是中医思维。现在说谁谁谁有什么病,或者看病时说自己有什什么病,全是西医病名。西医的甲亢,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塞什么的是个人就能说得头头是道。可是,中医真有这样的病名吗?大众思想上所能接受的病症也全是西医之病。说到底,还是普及的问题。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4-9-19 07:41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4-9-18 23:46 编辑

        阴阳五行来源于天圆地方!还要追问吗?
        欢迎任何人的追问。

作者: 鞍山小花-晴梅    时间: 2014-9-19 08:18
说到发展中医,指责、报怨、发劳骚都没有任何意义。每个现在的以及未来的中医人都应该把这个责任担当起来,不能在理想与现实相冲突的时候,一下子就倒戈到堕性、利益和从众思维当中去了。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4-9-19 12: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19 12:43
奔月 发表于 2014-9-18 10:52
第十四条说的很好,中医该向古人学习。
不要把中医的五脏愣向解剖上靠,不要一遇炎症就清热解毒。。。。。 ...

现在某些中医西化倾向严重,不往西医靠就不自在。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4-9-19 13: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19 13:58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19 14:03 编辑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9-19 13:31
十四、中医现在缺乏的是向古人学习
      我觉得我们用中医的理论应该能够解释,不管是活血化瘀,还 ...

振兴中医需要纯中医和中西医互参都发挥作用。就像国家设立大学,不能只有清华、北大而没有其他高校。也不能只有其他高校而没有清华北大。但相比之下,能够完全用纯中医解决临床比那些不用中西医结合就不知所措的人,更难得。毕竟,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振兴中医。若没有了中医或中医被消灭了,让谁跟西医结合去?也就是说,每个人悟性不同,有能力用纯中医方法解决问题的要鼓励;没有能力用纯中医解决问题而愿意用中西医结合的,也不能阻挡。所以,不能把中西医结合作为中医唯一的发展方向。毕竟,每个人的先天和后天条件不一样。是不是这个道理?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19 14:26
据我所知陆广莘大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疗系,干了26年西医,然后学中医取得很好的成绩。说明西医有严重缺陷!要解决人民群众健康疾病问题,离不开中医!学中医必须具备中医思维!中医思维确正在弱化!试问,那些热衷于西化的人还有多少中医思维?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4-9-19 15: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etcore11    时间: 2014-9-19 16:13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9-19 12:42
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非得把中医文化化?医者技也。医疗是技术,技术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何苦不叫小名叫大 ...

你是个思维清楚、正常的人。


作者: netcore11    时间: 2014-9-19 16:18
那些把文章写的“老太太撒尿,一大片”的人,认为自己说得明白了,别人也看明白了,其实是把别人吓跑了,别人认为不值一驳,远远的闪开,他自己还自我感觉良好。

自己糊涂,能把别人说明白了吗?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4-9-19 16: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14-9-19 20:52
老前辈的眼光还是看的更远,应该像老前辈学习,老前辈的话无疑对像我这样刚学医不久的中医学子来说指请了方向,我感到非常的幸运,能够看到老前辈的经验之谈,没有走错方向坚持下去必定能够取得成就,还得感谢有一群奋斗在临床前线老师的指点。。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4-9-19 23: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4-9-19 23: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20 07:3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9-19 07:41
阴阳五行来源于天圆地方!还要追问吗?
        欢迎任何人的追问。

我问的是阴阳五行的基础是什么,没有问阴阳五行的来源是什么。欢迎先生释疑解惑。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20 21:34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9-19 23:47
高兄弟的零理论确实有包容性。能够用纯中医方法解决问题的当然要鼓励。作为个人,采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只要为大众解除病患就可以。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方向,向纯中医方向,就不叫发展,而叫自保;只有向中西医结合方向,才叫发展。

我觉得老兄没弄明白什么是纯中医。纯中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纯中医的方法。二是指纯中医的方法论。前者是狭义的纯中医;后者是广义的纯中医。广义的纯中医能够包容西医和西方科学的所有成果。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20 21:45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9-19 23:47
说得好,正因为我担心中医被消灭或被没有,才一再强调。纯中医能否生存下去,不是靠中医人的大肆弘扬,也不是靠国家保护。而是靠它自身的生命力。这一点谁都帮不了它。也就像一个百岁老人,能否继续生活下去,子女儿孙无论多么孝顺,都不可能孝顺得他不死。


纯中医不是百岁老人。原因在于,不管宇宙如何膨胀,也不管宇宙膨胀到什么程度,均可用阴阳五行表达宇宙的运动规律。也就是说,阴阳五行的年龄可以和宇宙一样大。所以,纯中医演绎阴阳五行的潜力永远挖掘不完。而百岁老人不可能像阴阳五行那样与世同存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20 22:15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20 22:17 编辑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9-19 23:47
看来高兄弟还是没有搞清楚结合中医是怎么回事。我也打个比方,能够完全靠自身体力和功力上天的人,也只能上到珠峰之顶,绝上不到月球。
依靠现代手段就能上到月球。不能理解为,没有火箭,他们就不知所措,连珠峰都爬不上去。
我为什么一直坚持中医走科学道路,是因为没有科学,中医的原始医疗手段治病受局限,很难提高,也无法育人。

人能上到月球也有中华文化的功劳。原因在于:上月球所需要的一切设备的研制离不开计算机。而计算机恰恰是受到易经阴阳二进制的启发才发明的。
传统中医和西医的力量都强大了,中西医结合的基础才能坚实,才能长久。中西医为保障我国人民健康做贡献的作用就像人的两条腿,一强一弱是不行的。而您说的通过中西医结合创立一个新医学就像将人的两条腿用一条绳子捆在一起,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傅教授就主张中西医优势互补。

作者: netcore11    时间: 2014-9-20 22:17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9-19 23:55
我并非本界人士。只是看到这帮人把中医这块瑰宝,当成了玩尿尿泥,实在看不过去了,才上网讨论。
已经与 ...

中国人的素质如此,不愁亡国灭种。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4-9-21 05:33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9-19 15:55
我并非本界人士。只是看到这帮人把中医这块瑰宝,当成了玩尿尿泥,实在看不过去了,才上网讨论。
已经与 ...

支持岳兄!!!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4-9-21 05:35
netcore11 发表于 2014-9-19 08:18
那些把文章写的“老太太撒尿,一大片”的人,认为自己说得明白了,别人也看明白了,其实是把别人吓跑了,别 ...

说得好!!!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4-9-21 05:36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9-19 07:47
据我所知陆广莘大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疗系,干了26年西医,然后学中医取得很好的成绩。说明西医有严 ...

非常赞同!!!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4-9-21 05:37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9-19 05:31
十四、中医现在缺乏的是向古人学习
      我觉得我们用中医的理论应该能够解释,不管是活血化瘀,还 ...

非常赞同!!!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21 07:06
不要过高估计了自己!做学问必须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如果你认真通读一遍《内经》就可能会有一点进步。中医科学化,中医西化,实质上就是中医思维弱化!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9-21 09:32
       哈哈!铁总真会拐弯子。中医思维正在弱化不就说明了中医边缘化了吗?社会的现实表明,流传了中国几千年的经典概念也许要用恰当的现代化、科学化的语言进行置换,传统的东西不吃香了。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9-21 09:49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9-19 07:41
阴阳五行来源于天圆地方!还要追问吗?
        欢迎任何人的追问。

       阴阳五行的基础是什么?那就让我来回答吧:这就是道。阴阳五行的基础就是道,道是指必然的规律。101君,这下应该明白了吧。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4-9-21 09:55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4-9-21 01:59 编辑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9-20 23:06
不要过高估计了自己!做学问必须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如果你认真通读一遍《内经》就可能会有一点进步。中医科 ...


先生,你这个中医文化化即非科学化的倡导者,在把中医导向玄化与虚化,干着中医人埋葬中医的勾当!生于这样昌明社会中的你,竞没有一丁点的唯论知识,枉然啊!
没有现实的人体客观存在应对因应于中医理论中,中医能行效吗?
中医没有显徽镜,更没其它认识人体的工具以认识人体,所以,古中医人迫不得已借助已认识了的样板、认识方法等,以比对人体所表达出来的相关形式,进行认识甄别,达到终极确立对人体的认识。如此形成了中医人的对人体的认识方法和认识方法论。中医正是依靠这样的认识方法认识人体而形成了中医理论。
中医依据这样的认识人体方法论形式认识到了人体的相关生命规律形式,形了中医学理论的真理、文明、生命、不灭和不能被灭。
在这里,你必须明白,中医的对人体的认识方法论是中医的认识人体的工具,如此而已。中医理论所承载的人体生命规律真理形式才是中医理论的主体。而你却置中医理论的人体生命规律的真理主体形式不顾,而把中医的认识工具当成了中医理论的主体,并无限放大!
如此的结果是,把中医理论虚化成了没有关联人体存在的思维形式!中医理论到了不人体了,何以诊治疾病?!

所以,尔等的行为,既笨,更不可恕!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9-21 09: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9-21 10:03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9-19 12:42
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非得把中医文化化?医者技也。医疗是技术,技术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何苦不叫小名叫大 ...

       限于您西化观点的思维,您当然不明白中医属文化层次上的深刻道理啦!希望贵卿粗阅一下内经、伤寒、本草等经典著作,从中悟出个理性的思路来,才是您在中医方面进步的阶梯呢!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9-21 10: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9-21 10:15
gonmai 发表于 2014-9-21 09:55
先生,你这个中医文化化即非科学化的倡导者,在把中医导向玄化与虚化,干着中医人埋葬中医的勾当!生于这样 ...

       仍然是限于您西化了的思维才得出如斯结论,是相当符合情理中的事实。道不相同,不相与谋,如此而已。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9-21 10:20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9-21 05:35
说得好!!!

不能就这么草率地说 说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呀?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9-21 10:42
       亦之君此言差唉!您这是站在西化思维的角度来审视中医,当然不可避免地犯主观主义上的错误。这些天来我十分忙碌,有空余了才发个主题帖与您讨论这个问题。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9-21 10: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9-21 10:56
孤狼啸月 发表于 2014-9-18 19:56
现在弱化的不仅仅是中医思维。现在说谁谁谁有什么病,或者看病时说自己有什什么病,全是西医病名。西医的甲 ...

       中医思维上的病是指总体而言,即是指个人的精神面貌。我父在生时,往往把如今看病称为看什么证候,证候才是正确的病名,那些所谓肺炎、尿毒症、脑水肿等等的称谓只不过是形容而已,又岂能当病名?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9-21 10: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9-21 11:01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9-21 10:48
中国人无论生活在世界哪个国家,无论说哪国语言,无论穿哪个民族的服装,他的身上始终流着中国人的血液! ...

西医当然没有自己的思维,西医只不过是瞎子摸象而已。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9-21 11: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9-21 11: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9-21 11:09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9-21 10:59
啥叫西化??中国清朝末期派出那么多留学生就是主动接受西化的!!包括现代中国派出的留学生也是主动接受 ...

       亦之君:您应该明白,我这里所说的西化已是专有名词了,是指那些“弃旧迎新派”而已。我是看到了您帖子中的观点才作出这般结论的。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9-21 11: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9-21 11:20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9-21 11:04
哈哈,先生还倘佯在古人土枪土炮的时代!!面对洋枪洋炮倒不适应了!!这就是思维的闭关自守!!!

您这般形容太不恰当了。总的来说,当新的东西未能明确到来之前,旧观念仍是应该主宰一切的。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9-21 11: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21 12:52
刘亦之先生自身文化素养不高,又不喜欢读中医经典,就喜欢拿点西医技术来用。骨子里在走西化路子,却总是标榜热爱科学。其实包括西医在内的医学,都不是纯科学!走错了路,误了你一辈子!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9-21 13: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4-9-21 13:38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9-18 18:36
说得对。可是有的中医总是往西依靠。

对吗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21 14:25
如果你辈中医功底确实很扎实了,汲收一些现代科技武装一下中医也是可取的。问题是你并无中医功底可言,笼统认为中医是旧的,西医技术是新的,想用西医技术取代中医。你的出发点就错了!比如中国人用筷子吃饭,外国人用钗子吃饭。不能说谁比谁先进。对吧!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9-21 16:04
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中医药文化研究与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点,在关于中西医思维方式比较的调研中,我们设计了一些医学思维方式的问题,希望通过调查,了解中医思维的独特性以及考察中医、西医思维的差异性。因为是十分专业的思维题目,对这些问题的信度和效度的判定,就需要业内专家给出点评意见,笔者就此请教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医大师陆广莘教授。
——————————————————————————
中医的思维方式不是中医药文化研究与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点,而是哲学与科学的关键点。——中医是科学,而文化是其次。



一、中医药文化需要建设
提起我们所做的中医药文化工作,陆广莘教授指出两点需要我们清楚:“第一,中医药文化不是现成的,是需要建设的;第二呢,我们搞这个中医药文化,是文化人教育中医队伍。我们都在学习,什么是中国文化?什么叫国学?国学实际上是章太炎把曰本的中国学搬过来了,是曰本人的眼睛里看你的东西,咱们自己没有东西啦!中国这百年来基本上走的是西学为用,中学不能为体的不归之路,所以中医药文化需要建设。”
——————————————————————————————————————
熟读五经四书的老学究们能会治病?中医学需要中国哲学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建设,而非文化建设。



二、中医是实践论
对于思维方式的调查我们是这样设想的,先拟定一些诊疗思路的陈述,让中医、西医的人都来答,比如第一道题“如果病人神志不清,还说胡话,应该从他的脑部找原因,和他的大便是否正常关系不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否可以考察出他的思维方式呢?
陆广莘教授认为,中医的理论是实践出来的,反过来指导实践,那么这个题目所说的实践,在《伤寒论》里面是阳明腑证,一通下,病情就改善,这个观念就成立了。所以没有这个实践概念的人是不会理解的。光有解剖学的知识,也不能说明问题。马克思曾经说过,“以往的唯物主义,主要的缺点就是把客观实在的感性世界只是作为一种客体的形式来理解,就是对象性思维,找原因,而不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这段话恩格斯把它评价为“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实际上,中国人就是这样考虑问题的,就是实践主体的文化直觉,我是解决问题,我不想回答什么因果关系,所以为什么我们就考虑他大便通不通,大便如果不通,通大便可能有助于减轻脑子的症状。
如此看来,作为一个西医的学生,或者没有学过中医的人,他没有这个实践,他就不可能有这种思维方法。所以陆老认为,中医作为一个临床家,要见很多老师,要看医案,中医几千年来那么多人,那么多著作,我们的老大夫晚上还得看医书,就是通过这些间接经验得到灵感。所以说,马克思的这段话,是批判了西方的科学理性,从人的实践出发,去理解,理解就是理论解释,这个理论解释是后加的,前人的经验是第一位的。
——————————————————————————————
单纯强调实践也是片面的。
由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然后再指导实践,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截然分开。否则就象狗熊掰玉米一样,掰一个,丢一个,虽然掰了好多,但最后只剩一个。




三、“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什么
关于情绪与五脏的关系,有人认为 “大脑是思维的器官,所以人的情绪失常,应该直接伤害大脑而不是五脏。”“心是循环器官,肝是消化器官,脾是免疫器官,肺是呼吸器官,肾是水液代谢器官,它们与情绪的功能没有关系。”陆老认为,这是在认识论上求“病”的本,是西医的思路。认识论是诊断,实践论是治疗,我不光是解释问题,还要解决问题,情绪问题我可以通过补肾、可以疏肝、可以健脾、可以升阳来解决。
中医提出“治病必求于本”,西医可以批评你,说你不认识“病”的本,可是中医是不是研究“病”的本呢?陆老认为,中医研究的是“治”的本,是“治病必求于本”,这是个动词,就是我实践主体直觉。中医讲“治”,是“治”向何去;西医问“病”,是病从何来。病从何来有三个问题:病因、病理、病位。治向何去六个问题:到哪里去,这是什么路,从哪里出发,依靠什么,利用什么,什么方法。因为对于生命来说,你问他怎么来的是没用的,吃不了后悔药的。
现在比较流行基因诊断,基因治疗,WHO发布的数据认为,疾病的产生15%是遗传因素,10%是社会,7%是气候,8%是现代医疗,个人的生活方式、心情等占60%。是不是遗传、社会、气候、生活方式、心情等等都是治病的本呢?陆老认为,中医是养生保健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是“治”的依靠对象,是恢复健康的动力,我不是找病的原因,中医的诊疗思想主要是激发人的自我痊愈能力,改变其他条件的目的也是为了激发人的自我痊愈能力。
————————————————————
这是一种偏见。
西医也讲究治病必求于本,如心衰所引起的泡沫痰,西医要比中医明白得多。
中医治疗阴虚、阳虚,很大程度上就缺少求本。是什么情况引起的阴虚、阳虚?这才是“本”,阴虚、阳虚,这只是病因引起的结果,是“”。






四、病因从哪里来?怎样祛?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七情失调导致内环境紊乱,然后才有外邪的侵入。那么中医的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外在因素是不是病因呢?陆老认为,一切对生命体产生影响的东西是刺激因,都是由生命体独立地决定改变和改造的东西,所以生命体是独立地起反应的,因此疾病也好,健康也好,都是有机生命对环境刺激变化因素作出的反应,和适应过程,这个西方已经认识到了,而且后来发展到病理生理学,就是病理反应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这一条,我们现代中医反而搞不清楚。实际上刘河间对这个问题清楚了,《病机十九条》“夫百病生也,即生于风寒暑湿燥火”陆老说:“有一次我给学生讲课,我问这句话对吗?他们说:‘对’。我说,‘错了’,这里涉及了一个问题:经言‘盛则泄之,虚则补之,……方士用之,未能十全’,所以怎么办呢,就是‘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然后举例子,‘诸风吊眩皆属于肝,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所以风是谁发动的?是肝发动的。湿是谁发动的?是脾。这个就是‘求属之道’。风不是外来的,内生五邪,那外面的邪你能测定吗?你能量化吗?你能客观化吗?不可能的,所以中医把这个问题弄清了,它是机体的一种反应,这个反应是一个适应过程,当适应成功了,没问题。如果适应不够,‘非其位则邪,邪之变甚’,亢进了,亢进了怎么治啊,就是‘甚者从之’。所以79年福建的俞长荣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甚者从之》的文章,这是几十年来中医界能够站在中医的立场上,因为过去都是对抗吗,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盛者泄之,虚者补之吗。”
中医对于外界因素的认识是“无不为利,无不为害”。没有绝对有利的东西,也没有绝对有害的东西,因此没有绝对的病因。关键在于自身对外界因素是如何反应的。陆老认为,“扶正祛邪”不是我扶正,不是我祛邪,是扶“正祛邪”,“正祛邪”是个词组,这个现象“风”是抗病反应,湿是个抗病反应,跟痰一样,跟发烧一样,都是抗病反应。所以这个诊疗思想不解决,想解决思维问题是不可能的。
————————————————————————————————
首先,正气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不要过分夸大,要正确掌握与处理正与邪之间的辨证关系。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说的就是同样的道理。否则,强调防不胜防还有什么意思?
其次,内邪不是不能量化,是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无法达到,会达到的。





五、中医的思维方式来自于创生性实践的文化直觉
中医是如何认识生命的呢?中医的理论体系来源于哪里?中医的概念、中医的规则、原理并不是按照科学研究的计算或实验方式得出,也因此遭到一些人的抨击。然而在中医的实践应用当中,我们按照中医理论指导去做,得到的效果常常会让我们自己都觉得震撼。陆老举例说,比如中医说肺与大肠相表里,咳嗽、喘、舌苔厚,大便不通,那么一通大便,减轻了,那我们就提出了肺与大肠相表里,早期恶寒,那么我们就解表,所以说肺主皮毛,这样就是一个认识方法,又是千百年来长期的临床实践教育我们可以这么做,中医的汗法,中医的下法,适用证很多,这样的东西,叫实践悟性知识,实践意会知识,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有这么一个事实,我们都用了,有效,然后我传给你,这就是实践智慧。我们现在强调的知识,或者某种表述,大量的是从实践里来的,所有的能够说清楚的理性知识,只是众多实践知识上面的一个小尖尖,但是20世纪的所谓理性知识,就高高在上,自认为了不得了,瞧不起其他的实践悟性知识。
在认知心理学的领域有这样一个流派叫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在德文里是整体的意思。这个理论就讲到了基于某些现象产生的悟性思维,又叫做完形,我们现在人类的真正的知识,是这样从实践中来的,当然它有个具体的条件,越经验丰富的,这几个条件认识得越清楚,知识把握得更好。陆老认为,这种思维方法是无法规范的,因为规范化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机械可以客观化,可以标准化,而中医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创生性实践的文化直觉。为什么呢?“天地之大德曰生”因此我们人类活在地球上,我们就要帮助生命去更好地完成它的任务。《方技略》总结了“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也”,认为方技是对人的生命活动的生存、健康、发展服务的方法、技术工具。那么,由于中国的历史比较久,同时人口也比较多,所以积累的一些经验,往往是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他悟出来了,他这么做了,你瞧不起他,但是你跟他抄抄方,就慢慢懂了。
——————————————————————————————

文化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六、该研究“气”还是研究“质”?
陆广莘教授是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的创建人,但是他说“我现在很惭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到现在,我们还没说清楚。”陆老坚决反对“用现代理论把中医理论的哲学外衣剥掉,还原它的自然科学的本质、医学的本质”这种所谓的基础理论研究。陆老说,梁启超曾经给中医提出了一个难题,就是“中医诚能愈病”,“诚能愈”就是中医确实能治好病,这是个前提,“终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说没有人能把中医能治好病的道理告诉大家。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我们今天的中医基础该研究什么?陆老说,“毛泽东在1913年曾说,‘中西医道各有所长’,中医讲什么?中医讲气脉,西医讲什么,西医讲实验,然后说‘言气脉者理太为妙,常人难识,’这个批评得对,下面一段话,‘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本质、本质,你光有质没有本了。中医是很多人都参加过讨论的,陈独秀、鲁迅、胡适、毛泽东、梁启超……听听他们到底怎么考虑问题的,百年前,企图用科学来说明,但是到现在为止,我在西医医院呆了三十年的,我是系统学了五年西医的,我见了一流的西医老师,但是看来解释不了。”
————————————————————————————

正确地说法,应该是一个也不能少。




七、医学研究的关键是实践,还是实验?
中医的很多治疗思路是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比如“人体排尿就像茶壶能倒出水一样,所以治疗小便不通可以从茶壶倒水的原理中得到启发。”所以有些人就批评中医,说“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人体的脏腑功能,那只是想象,不能得出人体的真实结论。”陆老认为,隐喻是一种实践的智慧,不要贬低。实验就是把它进行条件限制了,变成比较简单的因果关系,这个因果关系不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现象,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上是可以的,人文社会是不可能的,这样做就是简单化了,而忘了有机生命对外界刺激独立性的反应。
中医不是环境决定论,中医比较强调主体环境决定论。清朝有一个伤寒学家,叫钱天来,他总结了几句话,叫“受本难知”就是刺激是好的还是坏的不能马上去判断,“发处可辨”就是根据发出来的反应来判断刺激因是什么东西,这句话在600多年前王履的医学思想里面就表示了的,有了病理反应才能知道它的病理。陆老反对通过动物做药理实验,他说这是对正常生理活动的干扰,不能外推为药理理论。然而这种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论,现在中医迷上了,陆老认为,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是不成立的,人的生命过程是以物质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自我独立性,没有环境是不行的。比如说,讨论五运六气,宏观的哪一年哪个病多发了,你是受环境的影响,但是呢,对于我们每一个服务的对象来说,人的自我独立性是根本的。“用同一套科学的标准来衡量生命现象”,就是否认了人体的个体性。
实验研究的主张者认为:“人体就像一个精密的仪器,只要找到出现问题的位置,处理好这个局部,人体就会照常运转。”实验医学是聚焦在具体病位上研究病理变化,认为应该将事物与其所在环境尽可能分离,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它。陆老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不是机器。生命里面有五个自,自组织的、自演化的、实现自稳态的、自适应的、自调节的。将某个部位与生命整体剥离,复杂的东西没有了,这实际上是特殊环境下的一个产物。比如,我们现在知道,荨麻疹肯定是有某种物质过敏,但是我解决问题的时候,怎么清除这种物质?它作为血管反应,一种是血热受风,一种是血虚受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个血行风自灭是通过实践证明的,血通了,风就没有了。风是什么?风是小血管的痉挛,这个病理生理学就回答我们的问题了,血行不了,就渗透出来了,渗透出来就皮肤肿,毛细血管前动脉和毛细血管后动脉短路了,就缺氧,缺氧以后就b细胞兴奋,就渗出了,渗出就痒痒了,这就解释了。你说是过敏,那我们就把过敏源去掉,我们一查,结果是灰尘过敏,西红柿过敏,大米过敏,你能去掉吗?不可能的。这还是一个诊疗实践的问题。所以中医的实践是用“治风先治血”的思路解决了荨麻疹问题,而不是通过实验找到过敏源并回避过敏源来解决问题。
——————————————————————————
由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然后再指导实践,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截然分开,二者一个也不能少。
避开过敏源,无疑也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治标方法之一,治疗前期完全可以用之,不可忽视。





八、医学求的是“道”的问题
我们研究医学的问题,首先要清楚医学研究的宗旨是什么,有人认为医学研究的宗旨是弄清楚生命运作的理,我们认为医学的宗旨是顺应生命之道,践行生命之道。“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医学立论的一个起点,天地之大德,宇宙的所有规律,它的最大的一个目的就是“生”,是“生生”。医学是“生生之具”,医生的使命就是“赞天地之化育”,所以什么叫“有道德”?我们要认识这个道,我们要顺道而行,我们要帮助生命体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这样,医者认识到生命之道了,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这就是有道德。
所以陆老认为,养生不是说让我自己活得多长,养生是要珍惜整个的生命世界,你得活,让细菌病毒也得活。你杀死了它,想维持生命,大概是妄想。西医是问“病从何来”,认识论的知识论,中医是“治向何去”,是实践论的智慧学。“病从何来”是我想弄清楚它的真相,是讲“理”,中医是讲“道”。
————————————————————————————————

“道”,是什么?规律而已。





九、生命的关键在于神气
神和气,就像人驾驭着马一样,人是神,我的马就是气,我作为神我想去哪里,就可以驾驭我的马载着我到哪里,我的马跑到哪里,我的神也就跟着到哪里,所以气和神是这样一种关系,如果说没有神去指挥我的气,我的气就会乱,我的马就会不知道方向乱跑。
《吕氏春秋》说,“神者,生之制也,制则生化”,陆老解释说,控制、抑制才能够生生化化,就是机体都有它的积极性,你要不管它就会乱七八糟,所以调理呢就是去抑制,比如说大脑细胞,10%是神经细胞,90%被认为是没有用的,实际上这90%是抑制的,就是使它不过多地兴奋,如果这90%的功能不行了,会癫痫、抽风,所以说制约者、管理者实际上是这么一个作用,是让气血更好地运行的。当你这个地方需要的时候,它把这个地方管起来了,肠系膜循环的血液挤出来到肌肉、心脏、大脑,去跟外界要打架,但是要静下来,血液又到肠系膜循环,成为营,一个营,一个卫,它是互相调节的,你老是去保卫了,那营就受损害了。晚上就要合成,白天你得干活,没有合成你怎么去干活,这个可以在完整的人的层次上,把神和气两个说清楚。
所以我们说抓到神气就抓到养生、治病的要害了。当面对患者,面对疾病,只求形上的变化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这还是停留在物质层次上在研究生命体,要上升到人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神气才是关键。
————————————————————————————
神气是什么?是人体全部脏腑组织器官相互配合作用下的反映出来一种结果,无需神化。





十、医学是科学吗?
关于克隆人的问题,支持者认为,这个技术可以让我们弄清楚生命的真相而驾驭生命。陆老认为,这是现代科学的思维,不是医学的思维。医学的科学化从1761年莫干尼《疾病的位置和原因》这本著作开始,人们沿着这个思路往下走,位置、原因,确实这200多年来人们发现了好些问题,实际上带来了全球性的医疗危机,带来了全球性医改难题。陆老在07年发表的文章说“医学不能拜倒在科学的脚下”,科学应该为医学服务,你不要居高临下,来束缚医学。有人提出,“医学能成为科学吗?”我们要明白,医学有必要成为科学吗?医学就要干医学的事,变成科学你就不是医学了。
科学是以物为本,体现的是工具理性;医学是以人为本,体现的是价值理性。科学是物质界的认识论,而医学是生命层次的实践论,这个差别多大。宇宙150亿年,地球50亿年,那么就是前100亿年没有生命,地球的前15亿年也没有生命,35亿年以前出现单细胞生物,由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经过了25亿年漫长的进化,多细胞生物有信息海洋,然后细胞与细胞通过信息海洋转化建立了信息网络,出现生态的共演,然后到1亿年以前出现脊索,出现大脑,这样出现了生物大爆炸,地球上的生物多的不得了,然后千万年以前,出现了灵长类了,300万年前人类站起来了,才有动物,才有人类,因此呢,人类是生命的最高点,但是它是信息的演化,信息网络的演化,它不是物质的进化,也不是能量的进化。它具有几个特点:一,它的反应,自组织的决定论,第二它反应里边有适应性功能的,第三它的目的是为了稳态,就是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稳态是西方生理学发现的,中医强调内环境的稳定胜于直接治疗疾病,所以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中医不是科学?是文化?文化能治病?那就用绘画治疗失血性休克试试?





十一、结构、功能,谁是医学的抓手?
陆老认为,“我们清楚了身体的功能,不用考虑身体的结构,也可以把握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观点原则上是完全可以的,可是按照另一种思维,78年就有人提出来,“中医的现代化就是要把中医理论的物质基础搞清楚”,陆老认为,把物质基础搞清楚是没用的,那是死人一个,应该“让活人回到医学中来。”
现在很多人认为是结构决定功能,比如说我得了癌症,炎症,是因为我这里面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会有相应的反应,所以我才会有这样的癌变或者是肿瘤。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实际上是我们首先让我们的功能混乱了,才会带来这样一个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功能的异常也可以改变器质结构。”照此推理,我们说正常细胞可以癌变,那么癌症细胞也应该可以转为正常细胞。陆老同意我这种观点,认为从进化论角度讲,是这样的。所谓癌细胞是该死的不死,正常细胞是生长壮老已,这个现象我们叫做细胞凋亡,实践证明,我们治疗白血病,用雄黄、砒霜,结果使癌细胞走向凋亡,就叫诱导细胞凋亡,所以说坏的可以变好的。
药物的成分、结构,与药物的功能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陆老说,62年,北医的王叔咸教授提出“中药是个前体药”。协和的谢少文教授提出“中医研究的是非特异性抵抗”。抗原抗体反应都是特异性抵抗,更重要的是特异性抵抗是建筑在完整的非特异性抵抗的基础之上的。所以陆老说,光是追求特异性抵抗效果是不行的,尤其是自身免疫病方面。
另外,经络的功能是存在的,可是经络的器质结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因而有些人认为经络本身是不存在的,是臆想出来的。针对这种观点,陆老认为,经络的感传现象是存在的,刺激局部,影响远端部位,刺激皮肤影响内脏是存在的,但是它的通路就很难说了。比如打手机,从北京到上海是通过什么呢?是无线波,我们没有必要知道这个波是怎么走的。陆老认为,在局部刺激,改变微环境,它的传导跟血液传导、神经传导是不一样的,我们没有必要费那么大的劲,研究这些结构问题,通过对人体功能的把握来解决问题,这才是对医学实践有意义的研究。
————————————————————————————————
没有结构,何来功能?




十二、疾病与健康的变易智慧
我们应该意识到,健康和疾病不是对立的,比如说发烧、呕吐、咳嗽,都是在为健康帮忙。陆老也认为,疾病的许多表现,都是带有恢复健康的积极因素。但是有时候还没达到目标,所以是机体里面正反馈的放大,会带来痛苦,带来连锁反应,应该看到疾病也是为实现健康的一种努力。
陆老说,1962年有个曰本人写了一本书,叫做《疾病的春天》,指出化肥和农药的弊端,十年以后,1974年这个人有田政写了又一本书《公害引起的疾病》,他下了一个定义,什么叫疾病?疾病是有机生命对环境变化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和适应过程。陆老说不光疾病是如此,健康也是如此,健康也是有机生命对环境变化作出刺激的反应和适应过程,健康这个适应过程是完美的,疾病是这个适应还没有找到目标,没达到完美,所以说,“非其谓之邪,邪之变甚”,邪亢进了,亢进不是要压制的对象,应该是你帮助它实现的对象,压制的治疗某种意义上可以取得暂时效果,中医从这里得到教训,“大毒治病,十去六七,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是个教训,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原理。
所以我们认为,不管是外在的物质,还是人体的生理结构、以及人的心理、性格等,他们在健康与疾病的转换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陆老认为,生命的生长过程中不断得了一些小病,却换得了中年以后的健康,这是小孩的免疫成熟过程,我们叫做辨证,孙思邈的《千金方》里面就说,小孩儿,断奶了,就发烧,两三个月发一次烧,这实际上就是免疫器官的发育,就跟打预防针一样要发烧的,你说是病吗?也是病,他是在斗争中成长。那么现在的孩子干干净净,结果呢,是虚弱儿。
这就是说疾病不一定是错误,正确和错误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的前半生不断从错误中学习,医学之所以正确,是不断从错误中学习来发展的,就像兵法,《孙子兵法》是死了很多人才总结的这个规律,现在是西点军校都在当教材。中医的研究正像张仲景说的,我们是在“勤求古训”的基础上,才能“博采众方”,这个训,里面有教训,有失败的教训,告诫我们别再犯这个错误,这个错误就是为人类造福了。
实际上,很多中药对西药有增效的作用,但是西医治疗中因为要控制数据而不让患者使用中药,我想,健康与疾病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变易中寻求生命的平衡,中医和西医也应该抛开对立的思维,如果用中药可以增强西药的疗效,甚至单用中药也可以达到西医想要的治疗效果,为什么不敞开胸怀,欢迎中医呢?中医和西医也该在变易的智慧中寻求生命的解决之道啊。
——————————————————————————
全部的疾病都不用治疗了,、、、、




十三、现代中医教育存在问题
现在我们中医院校的学生是在西方知识体系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有一些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和我们中医教给他的接不上轨,而且我们现在中医院校的教育是上中医课程,同时还上西医课程,这样他的思维就有些混乱。
陆老认为,这个问题不能怪学生,是老师教的。20世纪中医面临的是一片乱战。第一,是对中医的诊疗思想,否了。从1912年开始北京大学要开始办医学院,只许办西医。到了1929年,国民党要取消中医,因此当时的中西汇通派,都开始用西医的东西来解释中医了。然后50年代初,北中医的一些老师,开始进修传染病,美国发生细菌战,传染病怎么样?致病因素决定疾病的性质;病理变化决定疾病的转归。这个思维很简单,很容易学。等到这些老师编教材了,就提出:辨证求本,本是疾病的本质,疾病的本质是什么,就是病因、病机、病位。这就糟糕了。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从这里出来的。所以中医学院毕业生成才周期比较长,他必须经过临床去体会,才能慢慢明白,62届的毕业生,像王永炎啊、付世垣啊,基本上是在这个基础上造就的。中医的底子比较深的,临床上基本上不丢,当西医没办法的时候,他就用中医。有些人早点觉悟,有些人晚一点觉悟。但是绝大多数的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满脑子都是西医。
————————————————————————————
中医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材不合格。




十四、中医现在缺乏的是向古人学习
我觉得我们用中医的理论应该能够解释,不管是活血化瘀,还是汗吐下和,这些方法怎样去用,它是有它的理的。我们现在只会按照西医的思路解释中医理论,是因为我们缺乏向古人学习。历代医家的成就,譬如对刘河间的理论,李东垣、朱丹溪、王履的思想,我们都缺乏深入了解。刘河间发挥病机十九条,成为两万多字,这里边有许多珍贵的思路。
陆老给我讲了他的体会,58年他给西医讲课,经常和西医打交道,有一次,一个80多岁的老人,口腔癌,一放疗,肺炎,肺炎以后心梗,心梗以后肝肾功能衰竭。西医呢,心梗就用活血化瘀,溶栓,肺炎就抗菌抗炎,是合理的吧?但是不行啊,没效果啊,陆老就给西医专家解释,“你们是用活血化瘀了,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我得补气。肺炎你用抗菌了抗炎了,我说这个肺炎是放射后的肺炎,又是80多岁的老人,所以是肺气虚了,肺气我得健脾,补土生金吗,所以这张方子我是健脾补气的,你们请我会诊是肺炎、心梗,我用的方子是健脾补气的,我说清楚了,噢,他懂了,为什么这样做。”
——————————————————————————————
管他是谁的,只要能对解除病痛有好处。




十五、沟通中西思维的大工程,谁能胜任?
中医的理陆老讲得很清楚,这就是中医的思维方法,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这种思维的方法提炼出来,讲给我们的学生,讲给西医大夫,讲给科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我们的学生不理解中医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受的教育就是这样的,陆老也是这么过来的,他是学工的,学机械的。我更是开始就学的是西医,思维方式与中医大相径庭。
陆老肯定地说:“这个工程很有价值,但是,谁能胜任,如果没有临床体会怎么去胜任,没有临床体会的人,没有接受你们这些训练的人,怎么表达?这都是问题。”
我觉得,中医界要有一批像国医大师陆广莘一样的专家加入到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的队伍中来,文化研究人员也要走出书斋,投身于临床实践,不能纸上谈兵,因为中医药文化工作者要承担起沟通中西的使命,站在更高、更深的层面去思考中医,把中医的世界观、生命观、思维方式、医学理论,用现代科学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论证和表达,我们要站在生命的立场上理解中医、西医的不同视角,更清晰地展现解决生命问题的多元路径,马克思说过,“几千年来,医药是和全人类最崇高美好的指标相结合的。”当有一天,人们公平地评价中医为人类最根本的健康长寿服务所做的贡献,有更多的人热爱中医、学习中医、弘扬中医,那时,中医药文化或许就已经升华为世界公认的生命文化了。

——————————————————————————————————
需要大量的中医、西医人员参与,单靠中医,只能玩完。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9-21 16:16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9-19 11:47
据我所知陆广莘大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疗系,干了26年西医,然后学中医取得很好的成绩。说明西医有严 ...

我所看到中医的希望,绝不是什么回归传统,回归纯中医,而是通过中西医结合创出新中医。新中医不可能没有传统中医的优秀基因,同时也参入了西医科学的优良基因。生物界的秘密告诉我们,只有基因重组,才能获得生存的优势,才能抵御各种自然灾害。这个道理非常浅显。
——————————————————————————————————————
说得何等好呵!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9-21 16:23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9-19 12:21
中医思维正在弱化!——中医思维问题的十五个关键点中医适应时代,只需要一个关键点就够了,而让时代和社会 ...

先生一个医学外行的眼光竟如此锐力!不知中医界的糊涂虫们还有什么脸面到大庭广众中丢人现眼?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21 17:56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21 17:57 编辑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9-19 13:31
十四、中医现在缺乏的是向古人学习
      我觉得我们用中医的理论应该能够解释,不管是活血化瘀,还 ...

反对西化,并非不让中医吸收和利用西医和现代科技;而是反对用西医和西方科学歪曲和否定中医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21 18:08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9-21 17:56
反对西化,并非不让中医吸收和利用西医和现代科技;而是反对用西医和西方科学歪曲和否定中医

小高说一说,怎样吸收西医和现代科技?恐怕没有一点谱吧。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21 18:32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21 18:58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21 18:08
小高说一说,怎样吸收西医和现代科技?恐怕没有一点谱吧。

1、应用植物分类学等现代科学知识,规范中草药。当前应用的中药中,同一个药材,却可以是不同物种,甚至跨属跨科,例如,紫花地丁,植物来源主要有:堇菜科的辽堇菜、犁头草;豆科的米口袋;罂粟科的紫堇。再如,作为金钱草入药的植物分属五个科,即报春化科、唇形科、豆科、傘形花科、旋花科。应该用现代植物分类学知识,使每种中草药规范到种,一般不要跨属。

2、利用现代技术检测中药,制定中药质量标准。首先确定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3、利用现代物理、化学技术控制中药炮制标准。

4、以无机化合物入中药者不在少数,例如,芒硝、胆矾、朱砂等。西药中有许多是有机或无几化合物。可以根据中医四气五味、升降、归经的理论,适当补充一些有稳定可靠疗效的西药纳入中药系列。

5、利用现代科技的影像资料对内脏的痈疽病变,分辨其虚实寒热,以便八钢辩证,准确立法处方。比如,肺癌、肝癌、胃癌等,

6、利用现代科技验血、验尿等等检测资料,纳入八钢辩证或脏腑辩证或六经辩证等等。将大大延伸望闻问切的手段,扩大其应用范围。

7、利用心电图、脑电图等资料,与脉诊互参,提高脉诊的准确率。
以上仅仅是举例,不一定对。中医吸收西医和现代科技应该还有其他东西,但要靠大家共同努力。而像王昆文先生那样的纯中医更难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21 19:48
搞破坏容易,建起来却很难。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过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主要还是努力发掘,因为不管是谁,大家都还没有弄明白中医原理,都还不能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等基本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轻视努力发掘而侈谈加以提高也就是喊喊口号,并不等于也没有看到有什么根本上的提高。所以,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发掘。如果有谁说他已经发掘好了,那么他就可以提高了;如果什么时候已经发掘好了,那么什么时候就可以提高了。在此之前,还是低头发掘好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21 19:52
不管你是什么中医,惟恍惟惚都是不行的。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21 22:00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21 22:06 编辑
饿马摇铃 发表于 2014-9-21 09:49
阴阳五行的基础是什么?那就让我来回答吧:这就是道。阴阳五行的基础就是道,道是指必然的规律。101 ...

我纠正一下先生的说法:阴阳五行的基础是道不准确。应改成阴阳五行本身就是道。按傅教授的话说阴阳五行是数道,展示各类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按古人的话说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李同宪先生说的高楼大厦的基础,基础就是已经到底了和我说的阴阳五行就是阴阳五行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101先生的问题真的是没法回答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21 22:00
仁海中西医版主,跟刚故去的陆广莘大师叫板,你以为你算什么啊?你是正确的化身?你的言行所为,不知该不该叫打着中医招牌的西医?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22 07:57
饿马摇铃 发表于 2014-9-21 09:49
阴阳五行的基础是什么?那就让我来回答吧:这就是道。阴阳五行的基础就是道,道是指必然的规律。101 ...

我是替大家问的,要让大家都明白。鼓励一下。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22 07:58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9-21 22:00
我纠正一下先生的说法:阴阳五行的基础是道不准确。应改成阴阳五行本身就是道。按傅教授的话说阴阳五行是 ...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22 07:59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4-9-21 16:04
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中医药文化研究与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点,在关于中西医思维方式比较的调研中,我们设计了一些 ...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22 08:01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9-21 18:32
1、应用植物分类学等现代科学知识,规范中草药。当前应用的中药中,同一个药材,却可以是不同物种,甚至 ...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22 08:08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9-21 22:00
仁海中西医版主,跟刚故去的陆广莘大师叫板,你以为你算什么啊?你是正确的化身?你的言行所为,不知该不该 ...

人刚走,要论人情谁也不该说三道四,要论学术谁都可以畅所欲言,我想陆老中医在天有灵也不会怪罪的。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9-22 22:53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9-21 22:00
我纠正一下先生的说法:阴阳五行的基础是道不准确。应改成阴阳五行本身就是道。按傅教授的话说阴阳五行是 ...

       说傅教授阴阳五行是数道没错,但若然说阴阳五行就是道就将道的面显得狭窄了。应该说,数道是道里头的一种形式呢。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22 23:12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22 23:17 编辑
饿马摇铃 发表于 2014-9-22 22:53
说傅教授阴阳五行是数道没错,但若然说阴阳五行就是道就将道的面显得狭窄了。应该说,数道是道里头 ...

先生说得对!阴阳五行是道不等于道一定是指阴阳五行。之所以提出阴阳五行是道,是为了显示阴阳五行的客观存在性。这样,才能避免人们对阴阳五行的歪曲和否定
作者: 无敌的烈士    时间: 2014-9-23 17:36
使用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的,很多都是中医医院,然而却鲜有患者问及为何中医医院会走在神经影像的世界前沿。------中医科学化的恶果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23 17:52
无敌的烈士 发表于 2014-9-23 17:36
使用EFG脑神经递质检测仪的,很多都是中医医院,然而却鲜有患者问及为何中医医院会走在神经影像的世界前沿 ...

这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既不能拒绝现代科技,又不能西化。所以,振兴中医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纯中医地位。而纯中医地位的提高来源于纯中医治病的效果;纯中医治病的效果来源于智商的提高;而智商的提高来源于纯中医的思维方式。正如国医大师王琦先生所说中医是东方智慧之学。可见,纯中医的思维方式尚未用科学语言表达是振兴中医受阻的关键问题
作者: 无敌的烈士    时间: 2014-9-24 08:16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9-23 17:52
这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既不能拒绝现代科技,又不能西化。所以,振兴中医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纯中医地位 ...

纯中医的智商在智海看来是不怎么高哈  要说智商这个东西    还是科学化中医和西化中医存在的比较多哈     但是呢     智慧就不同      中医有智慧不追求智商    你再多读几遍庄子知北游就明白了

作者: 无敌的烈士    时间: 2014-9-24 10:23
唉   还是告诉你好了   世界的本源就是混沌与秩序     跟智商完全不挨边的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24 10:48
无敌的烈士 发表于 2014-9-24 10:23
唉   还是告诉你好了   世界的本源就是混沌与秩序     跟智商完全不挨边的

秩序就是有序化,是零态;混沌是零。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在零态中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24 11:23
无敌的烈士 发表于 2014-9-24 08:16
纯中医的智商在智海看来是不怎么高哈  要说智商这个东西    还是科学化中医和西化中医存在的比较多哈     ...

智商与智慧成正比。正因为中医是东方智慧之学,中华文化是智慧文化。才导致华人平均智商全球最高!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身上带有中华文化智慧的遗传基因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9-26 07:41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9-22 23:12
先生说得对!阴阳五行是道不等于道一定是指阴阳五行。之所以提出阴阳五行是道,是为了显示阴阳五行的客观 ...

“提出阴阳五行是道,是为了显示阴阳五行的客观存在性。”很好,如果改为“阴阳五行是道的一部分”就可能会更好,智海君您认为如何?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26 10:55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26 11:11 编辑
饿马摇铃 发表于 2014-9-26 07:41
“提出阴阳五行是道,是为了显示阴阳五行的客观存在性。”很好,如果改为“阴阳五行是道的一部分”就可能 ...

阴阳五行是道的一部分也对。但有点拗口,就像说男人是人的一部分xx先生是人的一部分一样,感觉有点别扭。不如直接说男人是人xx先生是人
作者: gaomeiniu    时间: 2014-9-27 17: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10-5 16:19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10-5 16:20 编辑
饿马摇铃 发表于 2014-9-21 18:32饿马摇铃
说得好!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检查相结合是研究的一个方向。

我曾说过需多种形式振兴中医中医运用现代科技的研究可以由一部分人来做。所以,中医运用现代科技的研究并非中医唯一的发展方向,而只能属于纯中医的一部分。原因在于,纯中医的思维方式能够包容西医和西方科学
作者: 无敌的烈士    时间: 2014-10-17 18:50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9-26 10:55
阴阳五行是道的一部分也对。但有点拗口,就像说男人是人的一部分或xx先生是人的一部分一样,感觉有点别扭 ...

阴阳也好五行也好   都是分类  是分类方法   没你说的那么玄那么奥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10-18 02:17
无敌的烈士 发表于 2014-10-17 18:50
阴阳也好五行也好   都是分类  是分类方法   没你说的那么玄那么奥

阴阳与五行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就像我们看一座山脉时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区别。王锡民教授说的阴阳与五行是一回事与你说的阴阳也好五行也好   都是分类  是分类方法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0-18 06:58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0-18 09:14 编辑

讨论:
一,所谓国学,实际上就是以先秦诸子、儒道释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中华民族的国学,是我国固有的文化,与曰本无关。其实曰本的文化许多都是从中国学习和移植的。章太炎只是模仿曰本的经验,强调曰本的模式罢了。其实质还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中医药文化只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至于说”中医药文化需要建设“,这是对的。任何文化,只要发展,就必须建设。由于我们的教育太不重视传统文化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被现在的中国教育忽视、排斥、甚至抛弃了。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误,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哀!最近,习大大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明确反对文化教育去中国化,并且率先示范强调中国固有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为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出了方向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中医的实践论,中医和西医的发展经历和指导思想不同,所以诊疗的观念和思维也不同。中医的眼光和思路要大于西医,是宏观的天人、整体的身心、辩证的阴阳,全面系统地考虑问题的,并不像西医那样只重视局部的、细微的病灶的性质和变化。

三,待续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0-18 07:03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0-18 06:58
讨论:
一,所谓国学,实际上就是以先秦诸子、儒道释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 ...

这一段的国学热还是值得欣慰的
作者: 无敌的烈士    时间: 2014-10-18 07:32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0-18 07:03
这一段的国学热还是值得欣慰的

哈哈   梁版也太容易欣慰了     不过是总书记喜欢国学   一帮人跟风捧屁而已     国人一阵风跟风的事不少     前些年气功热      现在呢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0-18 11:18
无敌的烈士 发表于 2014-10-18 07:32
哈哈   梁版也太容易欣慰了     不过是总书记喜欢国学   一帮人跟风捧屁而已     国人一阵风跟风的事不少 ...

嘿嘿!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0-18 12:28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0-17 22:58
讨论:
一,所谓国学,实际上就是以先秦诸子、儒道释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 ...

千总学贯中西,仍然站在中医立场说话。可敬!希望继续阐述。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4-10-18 12: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0-18 17:38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0-18 09:40 编辑
无敌的烈士 发表于 2014-10-17 23:32
哈哈   梁版也太容易欣慰了     不过是总书记喜欢国学   一帮人跟风捧屁而已     国人一阵风跟风的事不少 ...

   烈士先生,此言差矣!   批判文化教育“去中国化”,绝不是一阵风,习主席明确反对文化教育“去中国化”,也绝不是仅仅因为喜欢国学,而是因为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特色!君不见韩国、曰本以及英法等国家是多么的尊重和保护其本国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中华民族有一些人盲目的崇洋媚外,丧心病狂地轻视和忽视我们自己的国学和传统文化,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至于把加强国学教育和所谓气功热混为一谈,这如果不是误解,那就是别有用心了!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10-18 20:06
实事求是,就是看其有用与否,而不是教条地看其是古、是今、是中、是外。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10-18 20:10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4-10-18 16:11 编辑

单纯地保守,不是积极地借鉴外国人的优秀成果,而是人为地误治病人,这样是仁术?是爱民?还是爱国?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10-18 20:14
国医大师陆广莘教授,与其说是中医界中的精英,倒不如说是中医界的糊涂虫。混上国医大师,没人反对,如果胡说八道,人人都可以反驳。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10-18 20:19
说说您心中的古中医是啥样的?请铁骨铮铮、王叔文、杏园春诸先生解释一下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extra=page%3D1
————————————————————————————————
请老铁用事实说明纯中医、古中医的发展方向优势何在?不要在这里沽名钓誉。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10-18 20:19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4-10-18 16:21 编辑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0-18 08:28
千总学贯中西,仍然站在中医立场说话。可敬!希望继续阐述。

说说您心中的古中医是啥样的?请铁骨铮铮、王叔文、杏园春诸先生解释一下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855&extra=page%3D1
————————————————————————————————
请老铁用事实说明纯中医、古中医的发展方向优势何在?不要在这里胡扯淡以沽名钓誉。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0-18 20:42
仁海懂中西医,西医没市场,跑到中医论坛来呈能。结果中不中,西不西。
作者: 无敌的烈士    时间: 2014-10-18 20:51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0-18 17:38
   烈士先生,此言差矣!   批判文化教育“去中国化”,绝不是一阵风,习主席明确反对文化教育“去 ...

儒学特别是程朱的儒学    其实是阉割中华文明的刀     至于挂一漏万缺略颇多的四库全书    更是满清野蛮人及其走狗扼杀汉文明的“敬事房”     在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及新文化运动新生活运动和文化革命运动后    中国还有国学么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10-18 22: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10-18 23:06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10-18 23:11 编辑
无敌的烈士 发表于 2014-10-17 18:50
阴阳也好五行也好   都是分类  是分类方法   没你说的那么玄那么奥

阴阳五行仅仅是分类方法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以中药为例,用阴阳来归类的话,苦味药属阴;而用五行来归类,苦味药却属火为阳。再如:甘味药用阴阳归类属阳,而用五行归类却属土为阴。这些矛盾如何解决?

连你这样坚持传统的也跟着西化者用西化思维认识阴阳五行!看来,解决西化问题难于上青天!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