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医易相通的5个层次 [打印本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10 13:00
标题: 医易相通的5个层次
谭春雨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图1:《难经·七难》年周期六节六气图

图2:《素问·脉解》年周期三节六气图
    易学思维方式对中医学术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医与易在宇宙演化哲学观上具有同源、同宗、同法、同构的关系,不同者仅在于:《周易》是探讨包括人体生命在内一切天地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及其机制规律;而中医学则主要围绕人体生命的发生形成过程及其机制规律展开。故有不知易不可为医的说法。具体看,医易相通体现在以下几个层次上。

    天地人三才合一观层次

    《易经》认为,天地阴阳合气制化,产生了包括人体生命在内的自然界万物,人的性命取决天地,所以人的后天社会心理活动也要始终效法天地,天、地、人三才合一是《易经》卦象理论的思想基础。

    《素问·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中医学同样认为,人是天地阴阳之气合和制化的产物。

    这一思想不仅体现在脉学理论、脏腑理论等的构建上,如《难经·十八难》:“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素问·六节脏象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

    还体现在具体临床养生防病思想上,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

    人是天地阴阳之气在四时盛衰消长制化过程中产生的,其后天存续也必须依赖顺从四时天地阴阳之气。人的性命同样取决于天地,所以人的后天生命存续过程也要始终效法天地。故天、地、人三才合一也是中医生命发生存续学理论的思想基础。

    太极元气层次

    《易传·系辞》说:“易有太极”,何为“太极”,古今学术界有不同解释:有作“无”解释者,如东晋·韩康伯。有作生物机制的“理”解释者,如宋·朱熹。有作为物质性万物本体的混沌元气解释者,如唐·孔颖达。笔者认为,《系辞》“太极”作为元气解释是准确合理的。

    《周易》认为,太极是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相对原点,太极元气是不可再分、至小无内的万物形质本源之体,宇宙万物从质性根源上看都是太极元气不断合和制化的产物。而中医学认为人类生命根本上也是由不可再分,至小无内的宇宙本元之气生成的。如《难经》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有气则生,无气则死”。

    虽然中医学的生命元气理论与《易经》太极元气理论在具体内涵所指上有所不同,但在思维方法上及哲学逻辑上无疑是相通的。

    此外,古老的中医命门学说更是《易经》太极元气理论的直接产物。如张景岳《类经附翼》说:“命门居二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由太极生两仪,而水火具焉,消长系焉,故为受生之初,为性命之本。”

    两仪阴阳层次

    《易传·系辞》说:“太极生两仪。” “两仪”在形而上体现的是对立消长的天地阴阳二气,在形而下层次上体现的是对立矛盾的天地自然二象。如《吕氏春秋·大乐》说:“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

    《庄子》说:“《易》以道阴阳。”在《周易》之中,乾为阳之本,象天;坤为阴之基,象地。乾坤阴阳交合制化,则四时六节六子阴阳之气生,天地自然万物成,乾坤阴阳不能交合则万物失生,所谓天地乾坤阴阳为“易之门户”,《周易》之中,否泰二卦专门对此作了详细阐述。

    易以阴阳为本,中医学同样以阴阳为本。中医学认为,人体元气化生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经过不断复杂地合和制化,最终形成人体脏腑经脉百骸及其气血精液,所以不仅人体脏腑经脉百骸有阴阳之性,气血精液有阴阳之性,而且人体生命也始终以阴阳二气的合和制化为其存续维系的基础。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神乃绝”,其实这不仅是中医学所秉持的生命医道思想,也是《易经》所秉持的整个宇宙万物的生生之道思想。

    四时五行层次

    《易传·系辞》说:“两仪生四象”,所谓“四象”形而上层次上体现的是天地四时五行之气。“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有天地然后才有自然界,有天地阴阳之气交蕴制化才有自然界四时阴阳万象的推陈出新。四时之象根本上是天地阴阳之气所化,将四时阴阳之气和生化四时阴阳之气的天地阴阳根本之气并在一起,就是四时五行之气,所以四象理论的核心内涵是四时阴阳五行学说。如司马迁说:“《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

    《周易》以四时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创造出以乾、坤、震、离、兑、巽、坎、艮为代表的天地四时六节八气八卦之象,所以从卦象建构的理论思想及其思维逻辑基础看,四时阴阳五行学说无疑是其最直接的文化基础,离开了四时阴阳五行理论基础,《周易》的卦理模式很难建立。而中医学中最重要的脏腑理论也是基于四时阴阳五行学说建立的。

    《灵枢·本藏》说:“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中医脏腑的生理功能观、位置观、数象观、治疗观等只有首先立足于四时阴阳五行学说这个中国古典宇宙演化哲学理论基础上进行思辨解析,才能真实展现其思想内涵精髓,也才能真正洞彻其理论体系的合理性与自洽性。

    所以民国著名儒医恽铁樵在其《群经见智录》中特别强调说:“不知五行生克之理即本四时之生长化收藏而来,则求五行之说不得;不知五脏气化亦由四时之生长化收藏而来,则求五脏之说不可得”,“《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不明此理,则触处荆棘,《内经》无一语可通。”

    六气层次

    《易传·系辞》说:“四象生八卦”,《周易》在四时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将年周期划分为六节六气,形成以乾坤天地阴阳为父母,震、离、兑、巽、坎、艮为六节六子阴阳合气象的天地四时六节八气八卦之象。其中先天八卦主要模拟意会自然界四时六节阴阳之气的盛衰消长及其升降沉浮机制,侧重形而上思想内涵的表达。后天八卦在于阐述比附自然界四时六节生命万物的生长化收藏变化之象,侧重形而下思想内涵的表达。中医学也有其“八卦六节六气”思想,具体有两种不同时象模式。

    一种类似于《周易》,以一年六节时象为基础,将一年天地阴阳合和之气相应区分为六气,可以称之为六节六气模式。如《难经·七难》:“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如图1所示。

    经络学中任督及手足十二经理论等即采用了《难经》这种与《周易》八卦六节六气模式异曲同工的六气理论模式,其中督脉类乾,任脉类坤,少阳类震,阳明类离,太阳类兑,太阴类巽,少阴类坎,厥阴类艮。

    中医学中的另一种六气时象模式则是按照天自为天,地自为地的对立观念将一年四时阴阳之气各自区分为三节三气。《素问·脉解》中的六气模式就属这种情况:“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少阳戌也,戌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少阴者,申也,七月万物阳气皆伤。……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 如图2所示。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等的三阴三阳六气模式及其病理生理学思想即以这种三节三气理论模式为基础。三节三气六气理论模式貌似与《周易》八卦六节六气模式截然不同,但实际上二者在思想基础上及其内涵特征上有许多相通之处。正因为这一点,《伤寒论》曾多次讨论六节八卦阴阳之气的时空消长关系及其对人体生命的影响。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9-10 14:21
谢谢分享,值得学习和研究。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0 14:42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0 16:26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9-10 11:02 编辑

         首先感谢刘主任转来此文供大家学习或批判。
        我读过后,深感到此文就是属于闭门造车式的文章,也是一篇不懂装懂的文章。

       谭先生研究中医文献,研究来研究去,竟然弄个医易相通的5 个层次。
       中医药大学人员不研究治病技术专往算卦上弄,怪不得邓老先生说,中医院校培养了中医的掘墓人。说得应是这类人。那是,真能掘啊!不研究中医文献,跑到易经里面掘起来了。
       凡事总得讲理,讲理必须以证据立论。我读过内经诸文,研究不深,但至今还未发现任何一篇与《易经》有关。
       下面对于此文进行逐一讨论:



        易学思维方式对中医学术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医与易在宇宙演化哲学观上具有同源、同宗、同法、同构的关系,不同者仅在于:《周易》是探讨包括人体生命在内一切天地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及其机制规律;而中医学则主要围绕人体生命的发生形成过程及其机制规律展开。故有不知易不可为医的说法。具体看,医易相通体现在以下几个层次上。
——————————————————————————————
        《易传。系辞》第十一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八卦定吉凶”这里明明说的是算卦思维,试问,算卦思维能代替中医辨证算出什么病吗?能把病算好吗?
        谭先生“不知易不可为医的说法”毫无根据。

       天地人三才合一观层次
    《易经》认为,天地阴阳合气制化,产生了包括人体生命在内的自然界万物,人的性命取决天地,所以人的后天社会心理活动也要始终效法天地,天、地、人三才合一是《易经》卦象理论的思想基础。
    《素问·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中医学同样认为,人是天地阴阳之气合和制化的产物。
        ————————————————————————————————————————
          易经研究天地人,是为算卦服务的。现代人称为预测,再怎么改说法,还是算卦。
      《素问》这一段是说人生于大自然环境,其实等于什么也没说。与易经没有任何关系。就是不说,连没文化的人都知道人是大自然生的。


        这一思想不仅体现在脉学理论、脏腑理论等的构建上,如《难经·十八难》:“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素问·六节脏象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
——————————————————————————————————————
        脉象的浮中沉、寸关尺所反映的均是血管的压力情况,与天、地毫无关系。显然是牵强附会,原因是古人不懂心血管生理。
        

        还体现在具体临床养生防病思想上,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
————————————————————————————————————
         这种说法是古人试图以猜测解释自然和人体,已被证实,是牵强附会。

      

        人是天地阴阳之气在四时盛衰消长制化过程中产生的,其后天存续也必须依赖顺从四时天地阴阳之气。人的性命同样取决于天地,所以人的后天生命存续过程也要始终效法天地。故天、地、人三才合一也是中医生命发生存续学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人生于大自然,长于大自然,必然受大自然的影响,也就是自然环境对于人体的影响。在治病时,要考虑到这一因素,但这一因素在辨证中不是主要的。因为,疾病因人而己,具有个体差异,并不是所有人都得一样的病。
        中医用于治病,主要靠的是四诊与辨证。

(待续)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9-10 16:32
层次太多了,更难掌握了啊,本来就挺飘渺的....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0 16:58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0 16:26
首先感谢刘主任转来此文供大家学习或批判。
        我读过后,深感到此文就是大家所议论过的典型 ...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9-10 17:09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0 16:26
首先感谢刘主任转来此文供大家学习或批判。
        我读过后,深感到此文就是大家所议论过的典型 ...

王教授好!
我本来想发个帖子,求证一下有那些同仁真的体会到医-易同源?有那些同仁从河图-洛书里领会了对中医的指导作用?
后来想想,也就是一口水贴而已,难得真经,遂作罢。
闭门造车的好处是不花力气、随心所欲!
静候王教授点评此文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0 17:21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9-10 17:09
王教授好!
我本来想发个帖子,求证一下有那些同仁真的体会到医-易同源?有那些同仁从河图-洛书里领会了 ...

谢谢梁院长支持!
请阅4楼,以下待续。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0 17:48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0 18:55 编辑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9-10 16:32
层次太多了,更难掌握了啊,本来就挺飘渺的....


梁常兵 要是都这么较真,靠易经吃饭的大师们可就惨了!
——————————————————————————
        他算他的卦,挣他的钱。我们就研究中医治病,老百姓需要是给他们治好病,不是用易经去骗他们。况且,骗也骗不了。现在人,都精得很,不见兔子不撒鹰。越用易经骗他,他就越说中医人是骗子。

      两周前,在公圆晨练,有两个人高声阔论,一人说“中医治病就是扯蛋,说的天花乱坠,没看见谁让中医给治好了!”另一人说,“可不是咋的,吹的挺大,但效果不行”。看样,二人在单位都是有点身份的人。我听了几分钟,觉得太片面。于是上前说,“二位说的有些片面。中医治病,疗效参差不齐,并不是每个中医都没效。” 我接着说:“你认识那个张科长不,严重心脏病,每天半夜严重发作一次,濒临死亡一次,是我用中药治好的。还有那个老郭,退休前是个经理,他小姨子病了几年,很严重,到处求西医、中医治,也没治好,也是我治好的。”此人无言以对,他说,这两人我都认识,哪天问一下,然后就走了。另一个与我探讨20多分钟,也有所转变。我给他举了两个例子,才说服他二人。如果谈什么天地人,他必定会大声抬杠。
       这就是说,谈中医,要谈疗效,整天谈易经骗人。那是不行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0 18:1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0 19:16 编辑

      太极元气层次
    《易传·系辞》说:易有太极,何为太极,古今学术界有不同解释:有作解释者,如东晋·韩康伯。有作生物机制的解释者,如宋·朱熹。有作为物质性万物本体的混沌元气解释者,如唐·孔颖达。笔者认为,《系辞》太极作为元气解释是准确合理的。
    《周易》认为,太极是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相对原点,太极元气是不可再分、至小无内的万物形质本源之体,宇宙万物从质性根源上看都是太极元气不断合和制化的产物。而中医学认为人类生命根本上也是由不可再分,至小无内的宇宙本元之气生成的。如《难经》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有气则生,无气则死
    ————————————————————————————————
       谭先生这句中医学认为人类生命根本上也是由不可再分,至小无内的宇宙本元之气生成的。如《难经》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有气则生,无气则死这句话对中医理论的曲解和歪曲。说明他不懂《难经》这句话。这句话并不是说“人是由宇宙元气生成的”,而是说,人体之气是人体的根本,这里指的是人体内元气,不是宇宙元气。宇宙元气是哲学概念,难经说的人体之气,是医学概念。谭先生不弄懂,就乱讲,太不严肃。



       虽然中医学的生命元气理论与《易经》太极元气理论在具体内涵所指上有所不同,但在思维方法上及哲学逻辑上无疑是相通的。
——————————————————————————————
       思维方法和哲学逻辑相通,不等于是一回事。各说各的,相通也没用,瞎联系更没用。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吃饭,但吃的饭内容不一样。

      
       此外,古老的中医命门学说更是《易经》太极元气理论的直接产物。如张景岳《类经附翼》说:命门居二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由太极生两仪,而水火具焉,消长系焉,故为受生之初,为性命之本。
——————————————————————————
         命门学说源于《内经》和《难经》,与《易经》毫无关系。《易经、易传》都没有命门这回事。瞎联系!
      张景岳、赵献可等是明代医家,明清医家开始把《易经》太极引入中医理论,但这个引入是错误的,因为人体内阴阳变化规律根本没有太极变化这一说。这是明显的牵强附会。张景岳虽是大家,也犯了这个错误,原因不是别的,因为那时现代医学还没有完全弄清人体的生理功能。命门有水火变化,这是事实,但不是太极变化。二者是风马牛不相及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0 18:17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0 18:58 编辑

       两仪阴阳层次
      《易传·系辞》说:“太极生两仪。” “两仪”在形而上体现的是对立消长的天地阴阳二气,在形而下层次上体现的是对立矛盾的天地自然二象。如《吕氏春秋·大乐》说:“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
——————————————————————————
       太极生两仪,这个阴阳,是指阴阳的周期性变化 ,不能反映人体的阴阳变化,中医教材的阴阳学说所反映的才是人体阴阳变化。显然,谭先生不懂二者的区别。


    《庄子》说:“《易》以道阴阳。”在《周易》之中,乾为阳之本,象天;坤为阴之基,象地。乾坤阴阳交合制化,则四时六节六子阴阳之气生,天地自然万物成,乾坤阴阳不能交合则万物失生,所谓天地乾坤阴阳为“易之门户”,《周易》之中,否泰二卦专门对此作了详细阐述。
——————————————————————————————————
      这些说法与中医辨证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易以阴阳为本,中医学同样以阴阳为本。中医学认为,人体元气化生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经过不断复杂地合和制化,最终形成人体脏腑经脉百骸及其气血精液,所以不仅人体脏腑经脉百骸有阴阳之性,气血精液有阴阳之性,而且人体生命也始终以阴阳二气的合和制化为其存续维系的基础。
——————————————————————————————
        中医的阴阳与《易经》的阴阳不是一回事,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况中医理论从未说过“人体元气化生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经过不断复杂地合和制化,最终形成人体脏腑经脉百骸及其气血精液”。人体来源于先天之精。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神乃绝”,其实这不仅是中医学所秉持的生命医道思想,也是《易经》所秉持的整个宇宙万物的生生之道思想。
——————————————————————————————————————
         人体的阴平阳秘,与《易经》不是一回事。《易经》中没有类似的语言。即使有,也不是一回事。瞎联系。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0 18:28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0 18:42 编辑

       四时五行层次
    《易传·系辞》说:“两仪生四象”,所谓“四象”形而上层次上体现的是天地四时五行之气。“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有天地然后才有自然界,有天地阴阳之气交蕴制化才有自然界四时阴阳万象的推陈出新。四时之象根本上是天地阴阳之气所化,将四时阴阳之气和生化四时阴阳之气的天地阴阳根本之气并在一起,就是四时五行之气,所以四象理论的核心内涵是四时阴阳五行学说。如司马迁说:“《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
  --------------------------------------------------------------------
         四时季节变化,自有人类开始就知道,早在《管子》一书中就说的很清楚,《易传》不过是引用前人的语言。



    《周易》以四时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创造出以乾、坤、震、离、兑、巽、坎、艮为代表的天地四时六节八气八卦之象,所以从卦象建构的理论思想及其思维逻辑基础看,四时阴阳五行学说无疑是其最直接的文化基础,离开了四时阴阳五行理论基础,《周易》的卦理模式很难建立。而中医学中最重要的脏腑理论也是基于四时阴阳五行学说建立的。
——————————————————————————————
       先天八卦创始于8000年前的伏羲氏,不是创于《周易》。这应是基本常识。


    《灵枢·本藏》说:“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中医脏腑的生理功能观、位置观、数象观、治疗观等只有首先立足于四时阴阳五行学说这个中国古典宇宙演化哲学理论基础上进行思辨解析,才能真实展现其思想内涵精髓,也才能真正洞彻其理论体系的合理性与自洽性。
————————————————————————————
       四时变化只是中医参考的一个参考因素,在辨证中处于次要因素。临床中医师,都有这个体会。要是以四时为主,那么每个病人都应用这一变化,事实上影响很小。

      
        所以民国著名儒医恽铁樵在其《群经见智录》中特别强调说:“不知五行生克之理即本四时之生长化收藏而来,则求五行之说不得;不知五脏气化亦由四时之生长化收藏而来,则求五脏之说不可得”,“《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不明此理,则触处荆棘,《内经》无一语可通。”
——————————————————————————————————
        恽铁樵这个说法,也只供参考。中医的五脏受环境一些影响,但也不是四时之五脏,而是功能的五脏。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0 18:45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0 18:46 编辑

       先占个地方,待我有空接着批判。


      六气层次
    《易传·系辞》说:“四象生八卦”,《周易》在四时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将年周期划分为六节六气,形成以乾坤天地阴阳为父母,震、离、兑、巽、坎、艮为六节六子阴阳合气象的天地四时六节八气八卦之象。其中先天八卦主要模拟意会自然界四时六节阴阳之气的盛衰消长及其升降沉浮机制,侧重形而上思想内涵,体有两种不同时象模式。

    一种类似于《周易》,以一年六节时象为基础,将一年天地阴阳合和之气相应区分为六气,可以称之为六节六气模式。如《难经·七难》:“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如图1所示。

    经络学中任督及手足十二经理论等即采用了《难经》这种与《周易》八卦六节六气模式异曲同工的六气理论模式,其中督脉类乾,任脉类坤,少阳类震,阳明类离,太阳类兑,太阴类巽,少阴类坎,厥阴类艮。

    中医学中的另一种六气时象模式则是按照天自为天,地自为地的对立观念将一年四时阴阳之气各自区分为三节三气。《素问·脉解》中的六气模式就属这种情况:“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少阳戌也,戌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少阴者,申也,七月万物阳气皆伤。……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 如图2所示。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等的三阴三阳六气模式及其病理生理学思想即以这种三节三气理论模式为基础。三节三气六气理论模式貌似与《周易》八卦六节六气模式截然不同,但实际上二者在思想基础上及其内涵特征上有许多相通之处。正因为这一点,《伤寒论》曾多次讨论六节八卦阴阳之气的时空消长关系及其对人体生命的影响。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10 18:57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9-10 12:28 编辑

锡民教授对中医研究深,且长期从事中医理疗实践,分析文章有一定权威性。但是作者作为中医大学教授,国学基础应该说深厚。所以他们站的角度不同,应该得出不同结果,也是正常的。研究中医需要各学科人才配合。王教授应该不提XX医词语。因为这只不过是马版主一句戏言,(也是扮的角色不同),不必像有的人拿来当令箭!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0 19:03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9-10 12:25 编辑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9-10 18:57
锡民教授对中医研究深,且长期从事中医理疗实践,分析文章有一定权威性。但是作者作为中医大学教授,国学基 ...

刘主任既然提出不用“XX医”这一词,我看也有道理,这样利于团结。

好!我就把此三字删掉。

关于中医传承,我认为传承的是中医治病技术,因为治病技术是中医立足之本,其它都是为技术服务的。


面对中医的疗效参差不齐,我们应当努力挖掘这一技术才对。

此文作者,一心到易经里去找答案,已经与中医的发展方向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不宜提倡。

此人的文章我看过,全是虚头八脑、没有根据的臆猜臆断。引用的一些一些文献,没有什么证据价值。


作者: 狂奔的蜗牛    时间: 2014-9-10 21:14
太深奥了,偶看不懂
作者: 孤狼啸月    时间: 2014-9-10 21:45
中医并不是从无到有衍生出来的,所以中医的根不在无极那里。
中医说到底只到了太极的状态。并没有接触到无极
太极整体是气一元论,化为两仪
才有阴阳二气
所以纠结于无极怎么生的太极,无极和太极的异同关系根本不重要
那不是中医要研究的问题
李宗吾说过,天下所有宗教,思想理论无有出道家其右者,说的很有道理
中医是实践化的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一座大山,有人去捡到了一块金子,化为儒教,有人捡到银子,化为法家,有人捡到钻石,化为医家
诸子百家,不需要去研究道家思想之全貌,只要能懂得自己捡的这个东西,并且研究透发扬光大就足够了



以上是和其他老师的聊天记录里的一部分。我认为,周易与道家思想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中医之源。不过增加了医的实践部分。争论周易抑或道家思想与中医之关系,就如同上文中提到的争论无极与太极之关系一样。都是舍本逐末。中医思想说到底也只到了太极之状态。无极是博大的,它适用于万物一切,自从偏得一隅化为太极之后,就失去了无极之博大,但是相比无极,太极更具体了。中医生于周易抑或道家,但是周易抑或道家,并不是之衍生了医家一门学说。假如一人不但会医术,还会数术。有两个儿子,各得一说。懂医术的儿子非拿自己的医术去比对父亲数术的那些理论,肯定对不上。这都是一个道理。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9-10 22:05
孤狼啸月 发表于 2014-9-10 21:45
中医并不是从无到有衍生出来的,所以中医的根不在无极那里。
中医说到底只到了太极的状态。并没有接触到无 ...

好   说的不错   支持。
作者: 一坤    时间: 2014-9-10 22:13
孤狼啸月 发表于 2014-9-10 21:45
中医并不是从无到有衍生出来的,所以中医的根不在无极那里。
中医说到底只到了太极的状态。并没有接触到无 ...



作者: 一坤    时间: 2014-9-10 22:25
阴阳五行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其纳入中医容入人体就是一种思辫的诊疗技术。如果中医不套入那么多虚空飘渺的东西可能反而简单些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9-10 23:20
有个问题请教大家:孔子读《易》,读到韦编三绝,他老人家到底读出来些什么?

孔子如此伟人,读了那么多年的《易经》,应该说,孔子绝对是有史以来研究《易经》最高水平,我没有什么国学知识,就想知道,孔子讲什么了?

要是孔子也没读出来医易相通的话,后世人都是瞎扯。

作者: 红莎草    时间: 2014-9-10 23:45
llyyjj 发表于 2014-9-10 15:20
有个问题请教大家:孔子读《易》,读到韦编三绝,他老人家到底读出来些什么?

孔子如此伟人,读了那么多 ...

说的好!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9-11 00:03
现代易学研究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我连完整通读一遍易经都没有过。先是看过一两本通俗层次的介绍易经的书,内容不多,后来买了一本李镜池的《周易探源》,认真读了一遍,对易经的内容与思想有了一点了解。没读出来和中医有什么关系。

李镜池(1902-1975)是当代周易大家,见到一篇报道李先生的文章,也不太长,贴出了大家也好间接了解一点《周易》

易学大家李镜池:《周易》塑造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014年08月19日 17:16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郭智军

.《周易》更重要的是告诉人们要自强不息,要有忍耐、忧患、自悔意识。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周易》提出的“自强不息”正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
《周易》更重要的是告诉人们要自强不息,要有忍耐、忧患、自悔意识。原标题:《周易》塑造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说起《周易》,不少人都会觉得“神秘”、“难懂”,甚至认为那是算卦的,是迷信。其实,作为中国古代“群经之首”,《周易》可谓是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源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精神就来自这本经典。阅读《周易》,当代易学大家李镜池先生的《周易探源》与《周易通义》是必备的读物。而后者就是由李先生的弟子、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易学专家曹础基整理出版。4月21日,在广东省文明办与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经典·对话中国精神”系列讲座首场讲座上,77岁的曹础基教授首讲《从〈周易〉看中国精神》,生动讲解《周易》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作用和当代意义。20多名来自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学子与其对话交流。《周易》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一阴一阳,顺应变化《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包括六十四卦卦爻辞与《易传》两部分。首先,它是一本占卦之书。《周易》共有64个卦,每卦有6个爻,卦有卦的符号、名称与卦辞,爻有爻的符号、名称与爻辞。在占卦时,占到哪个卦或者哪个爻,就利用那个卦、爻的符号或卦、爻辞来判断吉凶。而《易传》的“传”,意即解说。《易传》是对《周易》进行解说的著作,共有七篇。历来都认为《易传》是孔子所写,但实际上是战国时期的人写的,很可能出自巫师之手。古经与传本来是分开的,到了汉代才被穿插起来编在一起,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周易》。《周易》的作者是谁?它不是一个人写出来的,汉人说“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远古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后来演变成六十四卦。到了中古的周文王时代,又根据前人占卦的记录材料,编了卦爻辞,被称为古经。近古则主要指孔子时代写了解说六十四卦的《易传》。实际上《周易》的写作不止“三古”,因为在《周易》中还收录了很多图,说是伏羲的先天图与文王的后天图,是宋代才出现的。所以宋代的学者也有不少贡献。《周易》的“周”指周代,“易”指变易。在研究古代学术发展的《庄子·天下篇》中,有这样一句话:“易以道阴阳”。“易”指的是《周易》,“道阴阳”就是讲的阴阳。《易传》里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中国古代提炼出来的对万物的高度概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有阴有阳,阴与阳不停地在互存互转地变化。《易传》强调“阴阳合德”。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负”就是背着,背着阴,抱着阳。太极图的两条阴阳鱼,就是阳背着阴,阴抱着阳,把阴阳两气调协到一种“和”的状态。孔子也主张“和为贵”。在古人眼里,“阴”与“阳”的关系,强调的是“和”。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写《周易》?《易传》中解释圣人始创八卦时“观变于阴阳而立卦”,用卦象来反映万物及其变化。《周易》认为阴阳变化有其规律可循,并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去预测未来,这叫“彰往知来”。在掌握了阴阳变化规律后,就能对阴阳变化进行预测。知道在什么时候气候如何、该种什么作物、什么时候外出狩猎,甚至是什么时候穿什么样的衣服。《周易》把万物的性质都用阴阳来概括,万物的变化都与阴阳有关:凡是事物中向上的属阳,向下的属阴;表面的是阳,里面的是阴;雄性的是阳,雌性的是阴;高亢的是阳,低落的是阴;今天说的正能量是阳,负能量就是阴。在掌握这些规律以后,就可以判断事物发展的趋势。这样的规律用符号加以标志,就体现在《周易》的卦爻中。《周易》中有八卦(称经卦),即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分别代指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种物质属性。后来,人们觉得八卦太简单,不够用,便把两个卦叠在一起,即重卦,所以,就由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亦称别卦)。《周易》怎样论述自强不息?从“潜龙勿用”到“亢龙有悔”《周易》对中华民族、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可以说,《周易》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周易·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象征天(即自然)的运行,为《健》(通乾,帛书作键)卦,君子效法它,自我发愤图强,永不停息。《乾》卦中写了龙在不同阶段的形象:潜伏─开始出头─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跃跃欲试、大显身手─飞黄腾达─适可而止。怎样理解“自强不息”?《乾》卦的六个爻的爻辞分别是:初九:“潜龙,勿用。”可理解为一个人羽翼未满,当埋头学好本领,不可妄动;也可理解为做一件事的条件还没有成熟,暂时放一放。都要伺机才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龙已经显现在田野上,象征有条件发挥作用了,可以去见可依托的人了。算是初露头角。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写君子整天都兢兢业业,到了晚上还小心警惕,所以虽有危险,也无祸害。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或者跳进深渊,没有祸害。不仅在陆地,在水里也很顺手,可以扩大用武之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飞上天,飞黄腾达,形势大好,更加利于依托贤能的人,以发挥自己的作用。上九:“亢龙有悔。”亢龙是飞得很高的龙,为什么有悔?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件事,都是不可能无止境地向上发展的,总有该回头或退避的时候,一味地高飞,就会碰钉子,甚至摔下来。《乾》卦的这六个爻,揭示了人或事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从不成熟到成熟,再到发展、高潮,然后物极必反。我们要根据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该学就努力学,该干就认真干,该退就明智地退。其中的道理,可从不同角度启发我们待人处世。古人曾以此说明周文王、周武王的革命过程,文王因为对商纣王的暴政叹了一口气就给关在羑里,在狱中研究八卦,后得贤人帮助出狱,回到封地,积德行善,壮大实力。武王继位后,起兵伐纣,建立周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鼎盛王朝。《革·彖传》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这充分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坤·象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象征大地的态势,为《坤》卦,君子效法它,加强道德修养,容载万物。乾卦体现的是男性的阳刚,坤卦体现的是女性的阴柔,用雌性的马来象征伟大的母性,顺承阳性的施予而生育万物,体现了大地的包容、承载、养育之德。《系辞》说:“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可见,乾坤两卦蕴含了《周易》的基本精神。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作《论君子》的演讲,就引用了这两句话来激励学子。此后,清华大学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校规,逐渐演变为清华校训。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又强调“见几而作”。“几”是动之微,阴阳在转化过程中会出现了一些苗头,对于细小的变化,要敏于发现,马上要“作”,不能拖沓等待,这样的话问题就好解决。任其发展成一种“势”就很难办,所谓“积重难返”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素来强调防范于未然就是这一体现。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强调居安思危,这与《周易》的精神内核相吻合。阴阳的变化是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反复。《周易》中“亢龙有悔”一语,意思是龙飞得太高,将会产生悔恨。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否极泰来”。“否”和“泰”是两个卦,“否”是不好的卦,“泰”是吉利的卦,意思是“否”到极点会转化到“泰”,“泰”到极点也会转化到“否”,所谓“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系辞下》第五章)根据阴阳互转,物极必反的道理,遇事必须知屈伸进退。易学大家李镜池:《周易》塑造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补充内容 (2014-9-11 09:04):
这篇文章是报道李镜池弟子、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曹础基教授的演讲,我贴出的是前一半,后一半没贴出来,因为没有和中医有关的内容。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11 05:18
我曾经看过易经,粗略记得其中有很多原创思维几千年来一直影响中华民族。比如,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作者: 奔月    时间: 2014-9-11 07:29
中医和易经联系紧密是事实,但要说不知易不能为医就有些太牵强了。正如上所述,易经包罗万象,而中医主要是生命科学,且医理详尽,没有那一处是非要参考易经才可明了的地方,正如老师教会了我医学,难道我的学生也必须向我的老师学习,才可以掌握医学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1 07:41
llyyjj 发表于 2014-9-10 23:20
有个问题请教大家:孔子读《易》,读到韦编三绝,他老人家到底读出来些什么?

孔子如此伟人,读了那么多 ...

您问的太好了,但是您说的不好,因为孔子他不是医生,他不会关心、至少不会太关心医易是不是相通。我瞎想呢,孔子关心不关心、有多关心医易是不是相通,最好还是问问他本人。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1 08:05
llyyjj 发表于 2014-9-11 00:03
现代易学研究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我连完整通读一遍易经都没有过。先是看过一两本通俗层次的介绍易经的书 ...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1 08:26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4-9-11 08:37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9-11 00:03
现代易学研究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我连完整通读一遍易经都没有过。先是看过一两本通俗层次的介绍易经的书 ...

关于医和易的关系我有几个问题,说出来看看有没有人给我讲讲,释疑解惑:

1.《易经》仅仅是一本占卦之书吗?

2.《易经》究竟是一本什么书?

3.如果《易经》仅仅是一本占卦之书,老祖先怎么会说它是“群经之首”?

4.如果《易经》仅仅是一本占卦之书,孙思邈怎么会说“不知易不足以为太医”?

5.“群经之首”的“群经”里头包括不包括《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1 08:34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0 18:17
两仪阴阳层次
      《易传·系辞》说:“太极生两仪。” “两仪”在形而上体现的是对立消长的天地 ...

请教王教授一个问题哈: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或者在中医理论里头,究竟有多少个阴阳?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1 08:35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0 18:28
四时五行层次
    《易传·系辞》说:“两仪生四象”,所谓“四象”形而上层次上体现的是天地四时 ...

请教王教授一个问题哈: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或者在中医理论里头,究竟有多少个五行?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9-11 09:20
gl0101 发表于 2014-9-11 08:26
关于医和易的关系我有几个问题,说出来看看有没有人给我讲讲,释疑解惑:

1.《易经》仅仅是一本占卦之 ...

《易经》不是占卦书,占卦书地摊上卖的很多,就和周星驰的如来神掌一样多。

《易经》是古代的卜筮记录,要说算卦,比后世的卜卦方法简单。古人每有大事,就要用各种方法卜筮,把要卜筮的事记录下来,以后事情结束了,是什么结果,也记录下来,多年多代下来,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再加上后世人对这些资料的补充与分析,《易经》就成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库,也成了中国人对历史的思考记录,反映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孔子对《易经》反复研读,我想主要是为了研究里面的历史资料。再说了,后世儒生,读的都是孔夫子的书,或者是研究孔夫子的书,他老人家没有这些书,不读《易经》也实在无书可读啊。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9-11 09:26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9-11 05:18
我曾经看过易经,粗略记得其中有很多原创思维几千年来一直影响中华民族。比如,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群经之首,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影响是必然,但不能用来指导具体的学科内容。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1 09:47
llyyjj 发表于 2014-9-11 09:20
《易经》不是占卦书,占卦书地摊上卖的很多,就和周星驰的如来神掌一样多。

《易经》是古代的卜筮记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见仁见智关键看你是不是站对了位置。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1 10:10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0 17:48
梁常兵 要是都这么较真,靠易经吃饭的大师们可就惨了!
————————————————————— ...

llyyjj说   现在有网络,电视,不用面对病人。您谈疗效的这种方法太费力。
——————————————————————————
    有些病人对于电视、网络所谈的中医疗效,并不相信,甚至认为一些养生节目的病人是托。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这类人都是有主见者,不亲自尝试是不会信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1 10:27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1 10:38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9-11 09:20
《易经》不是占卦书,占卦书地摊上卖的很多,就和周星驰的如来神掌一样多。

《易经》是古代的卜筮记 ...


  〈易经》不是占卦书,占卦书地摊上卖的很多,就和周星驰的如来神掌一样多。
《易经》是古代的卜筮记录,要说算卦,比后世的卜卦方法简单。古人每有大事,就要用各种方法卜筮,把要卜筮的事记录下来,以后事情结束了,是什么结果,也记录下来,多年多代下来,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再加上后世人对这些资料的补充与分析,《易经》就成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库,也成了中国人对历史的思考记录,反映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
    《周易》相传是文王所作,其核心内容就是64卦384爻,是一本卦书,卦辞就是对卦象各爻的解释。将世间万物归类为384种情况。可通过6个大钱,抛一下落下来看反正面,以定是某卦。
    后人对于64卦进一步发挥,补充,写了大量的文章,有人挑其一部分论述精辟的文章合在一起,成为《易传》,谎称是孔子所作。因其所论包罗万象,被视为群经之首,甚至看成是哲学。要说其中的知识,的确不少。要说是哲学,算不上哲学,只不过是某些古人的一般认识而已。
     既然是包罗万象,那就说明是从其它学科中抄袭过来的。充其量是一个社会学方面的东西。对于医学没有指导作用,因为医学的本质是科学。
     易传中的阴阳,是极为肤浅的认识,与中医相比,就是一个小儿科的认识。如果把易经的阴阳看成是小学水平,而内经中的阴阳则是大学水平,而现代中医教材的阴阳学说则是研究生水平。所以,说易经对中医有指导作用,是本末倒置的认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9-11 10:31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1 10:10
llyyjj说   现在有网络,电视,不用面对病人。您谈疗效的这种方法太费力。
————————————— ...

电视讲座,可以信口开河,您面对病人,必须实事求是,治好一个病人,只能举一个例子。电视网络讲养生、讲文化,一忽悠一大片。这就是“文字医”和临床医的省力费力的区别。王教授就继续费力辛苦吧,呵呵!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1 10:37
llyyjj 发表于 2014-9-11 10:31
电视讲座,可以信口开河,您面对病人,必须实事求是,治好一个病人,只能举一个例子。电视网络讲养生、讲 ...

      我也是赶上了,才予以反驳。实际上,在医院里,病人大都不信中医,只信西医。有的病人,你看他可怜,告诉他中医治这个病效果好,他仍是半信半疑。对于这个的病人,也只能随他去吧。个人的认识决定行为。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9-11 10:38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1 10:27
〈易经》不是占卦书,占卦书地摊上卖的很多,就和周星驰的如来神掌一样多。
《易经》是古代的卜筮记 ...

64卦的内容,最初是一些原始记录,64卦,或许是把那些记录按卦做了归类或排列。后人不断补充、发挥,再后面的人,自己跑铜钱跑出一个卦象来,拿这个卦象和《易经》里面的相应的卦辞对照,然后进行一番牵强附会的解释,就变成算卦了。

最早起卦,是用蓍草的,后来嫌麻烦,用铜钱。还有人规定要有康熙年的铜钱,因为康熙钱质量好,算卦更准一些。
康熙以前的人就可怜了,算个卦都没有好铜钱。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9-11 10:43
llyyjj 发表于 2014-9-11 10:38
64卦的内容,最初是一些原始记录,64卦,或许是把那些记录按卦做了归类或排列。后人不断补充、发挥,再后 ...

本来是八卦,八卦大约可以记录八类内容,周文王嫌少,用数学方法把八卦变成六十四卦,就可以分六十四类。

在科研、治学中,对事物、资料进行分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现代科学所有的学科都需要。比如生物学、化学等等,中医编一本验方小册子,也有分类,起码分个皮肤病、胃肠病什么的。

周文王制定六十四卦,算最早的“科学”分类吧?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1 12:01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1 10:27
〈易经》不是占卦书,占卦书地摊上卖的很多,就和周星驰的如来神掌一样多。
《易经》是古代的卜筮记 ...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1 12:01
llyyjj 发表于 2014-9-11 10:38
64卦的内容,最初是一些原始记录,64卦,或许是把那些记录按卦做了归类或排列。后人不断补充、发挥,再后 ...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11 12:18
你就会看热闹。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1 12:56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9-11 12:18
你就会看热闹。

你想多了,我就是做个标记表示看过了而已。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9-11 13:15
董建军 发表于 2014-9-11 13:13
根据在哪?你没有演过易,怎么知道是卜筮记录?怎么做卜筮记录?你做过吗?你会做吗?

那是几千年前的事,你问我做过吗,我要做过能活到现在,成精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4-9-11 16:48
      

      易来源于医
    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生老病死以及男女交合生儿育女的事情发生,人类在不断地进化过程中自然积累了如何处理这些事情的相应知识,这些知识就是原始医学。《易经》的产生是几千年的事情,而人类的进化大约经历了数百万年。在这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方位的概念东西南北中(五行),上下左右前后中,在这个基础上才会产生日出东方,日落西山以及阴坡、阳坡的概念,才会有插杆观影,推测太阳运动轨迹的日晷原型。阳坡、阴坡要形成阴阳概念不知道又经过了多少年,把上、男、南、太阳、阳坡归类于阳,把下、女、北、月亮、阴坡归类于阴,形成阴阳概念,绝对不是十年八年能够形成的。阴阳互生、转化,阴阳交合以生万物,阴阳对立而且统一,无中生有(无极生太极)这个学说的形成,必须借助于男女交合生儿育女这个医学知识才能完成,《易经》只是把这种不成熟的阴阳学说系统的、完整的运用符号表述出来。到了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形成,《易经》发展为《易传》和《道德经》。《易传》偏重于社会学,发展为孔孟之道、董仲舒独尊儒术、程朱理学封建社会理论;道德经则在建筑、天文、音律、艺术、医学领域内发挥作用。
     所以,我以为,无论《易经》还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都离不开医学,都离不开人体与自然界的类比,即取象比类。
     
    据考证,“—”,“- -”这是男女生殖器的符号。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1 17:49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1 17:52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9-11 16:48
易来源于医
    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生老病死以及男女交合生儿育女的事情发生,人类在不 ...


易来源于医
    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生老病死以及男女交合生儿育女的事情发生,人类在不断地进化过程中自然积累了如何处理这些事情的相应知识,这些知识就是原始医学。《易经》的产生是几千年的事情,而人类的进化大约经历了数百万年。在这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方位的概念东西南北中(五行),上下左右前后中,在这个基础上才会产生日出东方,日落西山以及阴坡、阳坡的概念,才会有插杆观影,推测太阳运动轨迹的日晷原型。阳坡、阴坡要形成阴阳概念不知道又经过了多少年,把上、男、南、太阳、阳坡归类于阳,把下、女、北、月亮、阴坡归类于阴,形成阴阳概念,绝对不是十年八年能够形成的。阴阳互生、转化,阴阳交合以生万物,阴阳对立而且统一,无中生有(无极生太极)这个学说的形成,必须借助于男女交合生儿育女这个医学知识才能完成,《易经》只是把这种不成熟的阴阳学说系统的、完整的运用符号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
      你我终于在这个问题上,达到了统一的认识。
      我在论坛上一再强调这个观点,动物尚会用草药和土疗伤,况人乎。这是动物本能起作用。所以,自有人类开始,医疗活动就开始了。到今天为止,医学发展的多少万年,已无从查证。但《周易》有证可查,最多只有3000年的历史,而且是传说,很可能是后人所为。与人类生活相关最密切的知识,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疾病、气象、农作,穿衣等知识,因为这些知识与生命密切相关。
      生存是人类第一需要,解决了温饱本能问题和疾病问题之后,才能发展精神文化生活。所以,《易经》这样的东西,都是在吃饱的基础上才能追求的东西。所以,医学早于易经多少万年,易经中的许多认识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观察,而这些观察都需要在吃饱之后,才能进行,没有饿着肚子算卦的。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1 19:11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9-11 16:48
易来源于医
    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生老病死以及男女交合生儿育女的事情发生,人类在不 ...

这是你写的?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1 19:31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1 17:49
易来源于医
    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生老病死以及男女交合生儿育女的事情发生,人类在不断地进化过程 ...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9-11 19:47
董建军 发表于 2014-9-11 13:25
你认为易经是算命,肯定不能指导具体的学科,如果易经是时间的规律总结,那么就可以指导其他学科,理科知 ...

老董,不要胡说,我说易经是算命吗?给我胡说,不够意思!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11 20:31
llyyjj 发表于 2014-9-11 11:47
老董,不要胡说,我说易经是算命吗?给我胡说,不够意思!

希望李老师继续发表见解。毕竟,已经作为儒家经典,中华文化的源头,几千年来,对各行各业都有很大影响。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12 07:31
易经虽然没说中医事,不能保证中医不受影响。一部《黄帝内经》,包函儒释道天文地理历法气候等等。其中的儒应该是包函易经。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12 18:39
刘亦之先生不熟悉中医,更不懂《易经》怎么能信口开河?《易经》中的泰卦就是讲天人合一。
作者: 杏园春    时间: 2014-9-12 19:31
《类经图翼·医易》:“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放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易学阐述事物阴阳动静变化的道理,中医学研究、阐明人体阴阳盛衰消长的机制,两者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共通之处,所以“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两者同源于对事物阴阳变化的认识,故称医易同源,所以他们有很多的知识是相通的。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9-12 19:41
卜筮活动和医学活动同时出现,医学活动早于《易经》成书,《内经》成书晚于《易经》,都是中国早期的文化,要说谁源于谁,是牵强附会。干嘛要“源”呢?
给什么事都找个“源”,找的到吗?

天下姓李的都说是老子的后代,姓孔的说是孔子的后代,可能吗?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9-12 20:03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9-12 07:31
易经虽然没说中医事,不能保证中医不受影响。一部《黄帝内经》,包函儒释道天文地理历法气候等等。其中的儒 ...

都是早期的文化,相互间不可能没有影响。儒释道都对中医有影响,这是必然的。要说影响最大的,还是西方传来的现代医学。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9-12 20: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12 21:08
亦之就弄几条神经改造中医经络,扎几个针眼混点饭吃,根基未免太浅薄了吧?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9-12 21: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孤狼啸月    时间: 2014-9-12 22:10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9-12 21:31
铁骨,中医就这么多东西,针灸、中药各占了中医的半壁江山,一个合格的中医应该中药针灸都能够娴熟运用, ...

不知道怎么评论,李时珍精于药,华佗精于外科。叔和精于脉学。虽然中医不像西医分科室。但也各有侧重。不可以己之长攻人之短。
作者: 一坤    时间: 2014-9-12 22:26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关联性,易与医是否有关联的呢?我想是有的,只是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去认识解读得了的。大家何不合力往一处使呢?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13 06:22
我劝亦之先生多读点书充实自己。现在已经不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靠一把草一根针解决老百姓健康问题!国学是学好中医的基础。腹有诗书气自华,问渠哪得清如许?听说过没有?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3 10:40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3 10:49 编辑

       实际上,《易经》是否影响《内经》,不能靠猜,要靠证据,但《内经》中没有任何一点《易经》的证据。这本身已经说明问题。
       张三与李四住邻居,但是,张三是杀猪的,李四是染布的,张三的杀猪对李四的染布,不可能有影响,因为二者是两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道。
       要说影响,最起码得贴点边,但易经与内经,它根本不贴边,二者也是两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道。
       这是因为,内经研究的是人体生命的规律,生、老、病、死,这些都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这些规律,只能去认识它,不能去创造它。而易经则不同,它是纯主观上的东西,易经不是什么哲学,属于社会学方面的东西,没有客观规律可言,所以,易经不可能对内经有指导作用。
      《易经》虽然说了两句阴阳,卦象中也有阴阳,但这种阴阳是最低层次的阴阳,属于小儿科层次,小学生水平。《管子》和《道德经》中的阴阳相当于中学生层次的阴阳,《内经》中的阴阳相当于大学层次的阴阳,而中医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学说,相当于研究生层次的阴阳。关于这一点,除本人外,还没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大多属于人云亦云,对于其中的道理,很少有人去研究。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9-13 11: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13 12:39
那些饱学之士都不如你?读书无用?比如现在评出来那些国医大师都不会看病?只有你实干精神强?不读书不明理,不实践不不能传承!学中医也讲知行合一。对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4-9-13 12:50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4-9-13 05:05 编辑

        【《易经》虽然说了两句阴阳,卦象中也有阴阳,但这种阴阳是最低层次的阴阳,属于小儿科层次,小学生水平。《管子》和《道德经》中的阴阳相当于中学生层次的阴阳,《内经》中的阴阳相当于大学层次的阴阳,而中医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学说,相当于研究生层次的阴阳。关于这一点,除本人外,还没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大多属于人云亦云,对于其中的道理,很少有人去研究。】
=================================================
       回复:
    《 易经》是小学生水平第一层次,最低层次,……先生是第五层次,最高层次!
     听起来好像是什么教主的话!自封为最高层次!有这么做学问的?!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9-13 12:55
注意文明交流学术!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13 13:29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13 13:33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3 10:40
实际上,《易经》是否影响《内经》,不能靠猜,要靠证据,但《内经》中没有任何一点《易经》的证据 ...

易经不是什么哲学,属于社会学方面的东西这句话说明你根本不懂哲学!

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哲学这么一点起码的常识也不知道,却让梁版把你捧上了天!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3 15:39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3 16:09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9-13 13:29
易经不是什么哲学,属于社会学方面的东西这句话说明你根本不懂哲学!

连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哲学这么一点 ...

         小高,我都说过你一百次了。你根本不懂什么是哲学。
         你先说说易经是怎么哲学的? 是什么哲学?易经能具体指导哪门科学?
      说吧!答不出来,你就输了。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3 15:4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3 15:52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9-13 12:50
【《易经》虽然说了两句阴阳,卦象中也有阴阳,但这种阴阳是最低层次的阴阳,属于小儿科层次,小学 ...


      不要瞎发挥,不要一惊一咋的,不要戴帽子。
     与你说话,真不如歇一会儿。鸡肋,没营养。
    现在我们就辨论,易经的阴阳是怎么指导中医阴阳的,是怎么比内经高的。你先说吧!

    说不出来,你就输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3 16:45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4-9-13 21:27
       我们还是先吹阴阳的最高层次吧!
     《易经》的阴阳是最低层次,小儿科,小学水平……,先生的的阴阳是最高层次,第五层次博士后水平。
     请问先生:阴阳的层次是怎么划分的?每一层次的标准是什么?是谁定的?
               先生的阴阳是最高层次,是哪一级学术机构评审的?有没有评审证书?有没有单位盖章?有没有评审委员签字?证书是否经过公证?是真的还是伪造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4 06:24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4 06:43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9-13 21:27
我们还是先吹阴阳的最高层次吧!
     《易经》的阴阳是最低层次,小儿科,小学水平……,先生的的 ...


             哈哈哈!哈哈哈!
       被我问住了吧?答不上来了吧!认输了吧!原来腹中空空,就来质疑?!
       我说易经中的阴阳是最低层次,然后你向我挑战质疑。我便应战说:“不要瞎发挥,不要一惊一咋的,不要戴帽子。与你说话,真不如歇一会儿。鸡肋,没营养。现在我们就辨论,易经的阴阳是怎么指导中医阴阳的,是怎么比内经高的。你先说吧!说不出来,你就输了。”结果怎么样,你自己对阴阳一点不懂,就敢上来质疑?
       我说易经中的阴阳是最低层次。你就应当反驳说,不是最低层次,然后讲出你的理由,这才是辨论。你倒好!被我问后,现查资料,也找不到答案,憋了5个小时,也找不到理由。结果就耍赖,让我先说。还讲不讲理?我问的问题你回答了吗?你若回答了,你有来言,我自然有去语。请不要再耍赖。
       你应当知道,辨论是需要有一定知识做为基础的,你大脑一片空白,如何能与我辨论?心里不服气没用。
      你以为“娱乐明星”的称号,是凭空给的吗?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4 06:35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4 07:53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9-13 13:29
易经不是什么哲学,属于社会学方面的东西这句话说明你根本不懂哲学!

连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哲学这么一点 ...


易经不是什么哲学,属于社会学方面的东西这句话说明你根本不懂哲学!
连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哲学这么一点起码的常识也不知道,却让梁版把你捧上了天!
————————————————————————————————————
            小高啊,小高!你可真能瞎说,张口就来,没有一点依据。要不我和罗先生为什么说你娱乐明星,就是因为你不懂瞎说,乱说,不负责的说。
       你以为梁院长和你一样,眼睛里有沙子啊?没事干上来捧这个那个的,你说这话就是市井上泼妇吵架中的语言。
      

      结果怎么样?被我问住了吧?答不上来了吧?傻了吧?又去找你的付景华老师去了吧?19个小时过去了。你的付教授还没给你答案呢?一起来,怎么样?
      要是认输,赶紧倒歉。都憋这么长时间了,还继续憋着吗?
      你和李同宪先生,说话太不负责任了吧?
      赶紧回答我提的问题,辨论还带耍赖的?有多少只眼睛盯着你俩呢?
      要答不上来,还得恢复你的“娱乐明星”的称号。
      今后注意,不要信口开河,没经过大脑上去就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4-9-14 06:46
      
【易经的阴阳是怎么指导中医阴阳的】
===============================================
     回复:
    我并没有说过【易经的阴阳是怎么指导中医阴阳的】这句话,我从来也没有发表过“易经阴阳与中医阴阳”之间的指导关系这样的观点,先生质疑我什么?为什么要质疑我没有说过的话?!
作者: 奔月    时间: 2014-9-14 08:00
刘亦之先生一脸正气,现实中中医药占了大半壁江山暂且不谈,暂将你的问话弱弱的问一下,你针灸和中医中药都学了吗,全都学精通了吗?还是多理性交流为好。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4 08:0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4 08:05 编辑

   董建军 规律只有认识的,辩论辩不出来,你能认识到吗?你有这个能力认识的吗?  发表于 半小时前  
   董建军 王老师你问的就有毛病,规律有高低之分吗?  发表于 半小时前
   董建军 指导百科  发表于 半小时前  
   董建军 我回答你,客观实在。  发表于 半小时前
   董建军 如果易经中的阴阳是最低层次的,就不是客观实在,是你臆想的。  发表于 半小时前
   董建军 卖嘴皮子啊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小不懂啊,小不懂!你也太能打胖脸充胖子了吧!论坛不管这事,我就得谴责你两句:
     你的娱乐明星帽子还没摘呢,又上来抬杠来了,是不是?
     你看看你上面的说的,不都扯犊子的话吗?(方言)
     一句道理也说不出来,就来凑热闹。不好好学按摩,弄俩钱糊口,凑上来干啥?丢人现眼呢?
    论坛上有多少人说你啥也不懂,你偏偏要装。

    请你离远点,这个问题不是你这个层次参与的!我没功夫答理你。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4-9-14 09:02
        【易经的阴阳是怎么指导中医阴阳的】
      这句话是谁说的?!
      我在论坛上发表的帖子,都复制了,并且保存起来了,就是怕有人给我栽赃。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14 09:29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14 10:28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4 06:35
易经不是什么哲学,属于社会学方面的东西这句话说明你根本不懂哲学!
连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哲学这么一点 ...

你发了这么长的帖子,连一句讨论学术的话也没有。说实话,这件事我没问傅教授。我说你不懂哲学是指你不知道社会科学是哲学。看看你扯到哪去了?在你眼里阴阳五行都不值一提,那么,你否定易经就不奇怪了。2005年,何祚庥和杨振宁否定易经遭到中医界强烈反对的文章不知你看了没有?
说实话,我不懂易经。但我知道,阴阳二进制就是易经提出来的。由此启发莱布尼茨发明了计算机。你用的电脑就有易经阴阳二进制的功劳。习主席说的不要搞去中国化你是怎么理解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4 10:35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4 10:49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9-14 09:29
你发了这么长的帖子,连一句讨论学术的话也没有。说实话,这件事我没问傅教授。我说你不懂哲学是指你不知 ...

你发了这么长的帖子,连一句讨论学术的话也没有。说实话,这件事我没问傅教授。我说你不懂哲学是指你不知道社会科学是哲学。看看你扯到哪去了?在你眼里阴阳五行都不值一提,那么,你否定易经就不奇怪了。2005年,何祚庥和杨振宁否定易经遭到中医界强烈反对的文章不知你看了没有?
说实话,我不懂易经。但我知道,阴阳二进制就是易经提出来的。由此启发莱布尼茨发明了计算机。你用的电脑就有易经阴阳二进制的功劳。习主席说的不要搞去中国化你是怎么理解的?
————————————————————————-

说这么远离主题的废话干什么?一点也没回答我的提问。无法回答,只好绕着走。再一次证明你不懂什么是哲学。证明你不懂装懂。不许逃跑!
我再说一次,易经不是什么哲学。
你既然说我不懂哲学,我质问你“易经是怎么哲学的? 是什么哲学?易经能具体指导哪门科学?你若答不出就输了”
到现在回了一贴,果真答不上来。证明你就是不懂装懂瞎抬杠。还找什么理由啊?
请记住,以后看到别人发贴时,凡自己不懂的内容,就不要插嘴,以免跟着添乱。记住没有?
现在证明,你质疑输了!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4 10:38
董建军 发表于 2014-9-14 09:50
客观实在是什么概念?你能回答出来,我从此闭嘴。

你早就应闭嘴,不懂装懂瞎掺和。客观实在,哪跟哪啊,给你做科普啊!
李同宪、高智海位答不出易经是不是哲学。你瞎凑和,你就替他俩回答。答不出就闭嘴。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14 10:50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14 10:54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4 10:35
你发了这么长的帖子,连一句讨论学术的话也没有。说实话,这件事我没问傅教授。我说你不懂哲学是指你不知道 ...

你嫌我废话多,我就简单点回答你。你不是说易经是研究社会学(包括社会科学)的吗?社会学(社会科学)就是哲学。这难道不能证明易经是哲学?这么简单的逻辑关系你不会看不懂吧?你到底承认不承认社会学(包括社会科学)是哲学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4-9-14 10:54
     【 李同宪、高智海位答不出易经是不是哲学。你瞎凑和,你就替他俩回答。答不出就闭嘴。】
====================================
     回复:
    我发表过“易经是不是哲学”的帖子吗?
    不要给我栽赃!
    并把你的言论记录在案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4 10:55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9-14 10:50
你嫌我废话多,我就简单点回答你。你不是说易经是研究社会学的吗?社会学就是哲学。这难道不能证明易经是 ...

社会学就是哲学
____________
就这一句话,足以证明你不懂哲学。今后,再也不要在面前提哲学。我没时间陪你胡扯。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9-14 11:00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9-14 11:09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4 10:55
社会学就是哲学
____________
就这一句话,足以证明你不懂哲学。今后,再也不要在面前提哲学。我没时间 ...

坚持社会学(包括社会科学)就是哲学就说明我胡扯;主张社会学(包括社会科学)不是哲学就说明你胡扯。这样公平吧?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4 11:22
奉劝李同宪、高智海、董建军三位:
以后请注意,凡是看到自己不懂的内容,不要乱插嘴给添乱,要好好学习,学懂了再上来插嘴不迟。
特别是李先生,搞伤寒论的中西医拼缝还将究,其它什么哲学、科学,阴阳五行,易经等,你是一踏糊涂。看了你的一些贴子,真不知如何说你是好,让我插嘴都不插嘴。高、董二位,更是如此,瞎起哄,其实什么也不懂。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4 11:27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4-9-14 11:29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3 10:40
实际上,《易经》是否影响《内经》,不能靠猜,要靠证据,但《内经》中没有任何一点《易经》的证据 ...

       实际上,《易经》是否影响《内经》,不能靠猜,要靠证据,但《内经》中没有任何一点《易经》的证据。这本身已经说明问题。
       张三与李四住邻居,但是,张三是杀猪的,李四是染布的,张三的杀猪对李四的染布,不可能有影响,因为二者是两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道。
       要说影响,最起码得贴点边,但易经与内经,它根本不贴边,二者也是两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道。
       这是因为,内经研究的是人体生命的规律,生、老、病、死,这些都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这些规律,只能去认识它,不能去创造它。而易经则不同,它是纯主观上的东西,易经不是什么哲学,属于社会学方面的东西,没有客观规律可言,所以,易经不可能对内经有指导作用。
      《易经》虽然说了两句阴阳,卦象中也有阴阳,但这种阴阳是最低层次的阴阳,属于小儿科层次,小学生水平。《管子》和《道德经》中的阴阳相当于中学生层次的阴阳,《内经》中的阴阳相当于大学层次的阴阳,而中医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学说,相当于研究生层次的阴阳。关于这一点,除本人外,还没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大多属于人云亦云,对于其中的道理,很少有人去研究。
----------------------------------------
1.中国传统文明文化有几个阴阳?除了你说的这四个阴阳还有其他的阴阳吗?

2.中医理论和技术有几个阴阳?除了你说的这两个阴阳还有其他的阴阳吗?

3.有了中医教材的阴阳也就是你说的研究生层次的阴阳了,《易经》、《道德经》的阴阳是不是就可以不要了?

4.有了中医教材的阴阳也就是你说的研究生层次的阴阳了,《黄帝内经》的阴阳是不是就可以不要了?

5.中医教材的阴阳也就是你说的研究生层次的阴阳可以取代《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的阴阳吗?

6.《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的阴阳是哪个层次的阴阳?

7.中医教材的阴阳也就是你说的研究生层次的阴阳可以取代《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的阴阳吗?

8.什么是《易经》的阴阳?什么是《道德经》的阴阳?什么是《黄帝内经》的阴阳?什么是中医教材的阴阳?

9.中医教材的阴阳也就是你说的研究生层次的阴阳和其他阴阳究竟是什么关系?

10.中医教材的阴阳也就是你说的研究生层次的阴阳和其他阴阳究竟有什么不同?高在哪里?

11.中医现在这么一种情况,理论低迷、疗效下降,或者像有些人说的理论新颖、疗效上升,跟中医教材的阴阳有没有关系?有多大关系?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4 14:02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4 14:03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4-9-14 11:27
实际上,《易经》是否影响《内经》,不能靠猜,要靠证据,但《内经》中没有任何一点《易经》的证 ...


看来101先生提出这么多问题,属于下面这种情况:
第一,对这几本书所表达的阴阳不太了解,第二,显然没有理解我说的阴阳是什么意思。

建议先认真看这几本书,有一个总体认识,再讨论。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4 15:06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4 14:02
看来101先生提出这么多问题,属于下面这种情况:
第一,对这几本书所表达的阴阳不太了解,第二,显然 ...

你说就是了,又不是我一个人看。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4 15:15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4 15:19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4-9-14 15:06
你说就是了,又不是我一个人看。


论坛上交流,三言两语而已。要是两人都研究过同样的内容,就好交流了。
你提一大堆,最少需要5万字回复。难以做到啊。
况且,有李、高、董三人在,他们自己不明白,总想插嘴瞎说,论坛又不管这个现象,做为我来讲,就是想说也不会说了。那不是自找麻烦吗。

我之所以说到这个问题,都是因为话赶到那了。一些人根本不知《易经》《道德经》《内经》中的所论阴阳能说明什么问题,更不知现代中医教材中的阴阳学说六大规律高明在哪,就一味地说《易经》指导《内经》这是毫无根据的。况且,据中医史名家赵洪钧先生研究,灵素和易传都是两汉时期同时的产物。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4 15:20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4 15:15
论坛上交流,三言两语而已。要是两人都研究过同样的内容,就好交流了。
你提一大堆,最少需要5万字回复 ...

不用那么麻烦,简单说说就可以了,实在不行你就说说你那几个阴阳的概念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4-9-14 15:31
       特别是李先生,搞伤寒论的中西医拼缝还将究,其它什么哲学、科学,阴阳五行,易经等,你是一踏糊涂。看了你的一些贴子,真不知如何说你是好,让我插嘴都不插嘴。高、董二位,更是如此,瞎起哄,其实什么也不懂。
================================================
       回复:
     文如其人,以上文字就是先生的自画像!不信,请大家欣赏:

    《易经》的阴阳是最低层次,小儿科,小学水平……,先生的的阴阳是最高层次,第五层次博士后水平。
     请问先生:阴阳的层次是怎么划分的?每一层次的标准是什么?是谁定的?
               先生的阴阳是最高层次,是哪一级学术机构评审的?有没有评审证书?有没有单位盖章?有没有评审委员签字?证书是否经过公证?是真的还是伪造的?
       
     这个问题包括易经、阴阳五行、哲学、科学,先生能够回答以上问题,就是真懂,如果回答不了,自己看着办!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4 15:33
gl0101 发表于 2014-9-14 15:20
不用那么麻烦,简单说说就可以了,实在不行你就说说你那几个阴阳的概念吧。


不是说过了吗。
我说一句,他三人有十句等着抬杠,我哪有时间理他们呢?
干脆啥也别说,都在那闷着、憋着。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4 16:05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4 15:33
不是说过了吗。
我说一句,他三人有十句等着抬杠,我哪有时间理他们呢?
干脆啥也别说,都在那闷着、 ...

不用理他们,你理我就行了;一次全说有困难,一个一个说也行。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4 16:21
gl0101 发表于 2014-9-14 16:05
不用理他们,你理我就行了;一次全说有困难,一个一个说也行。


你不如去问李同宪先生,你不是说,我与李先生差的太远了吗?还是问他吧。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9-14 16:32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9-14 16:21
你不如去问李同宪先生,你不是说,我与李先生差的太远了吗?还是问他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4-9-14 16:53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4-9-14 09:02 编辑

       讨论到这里,我看,到此为止吧。
     我认真看了 各位的发言,在整个讨论中我没有对《易经》进行任何评价,也没有对《易经》与《内经》以及中医理论的关系进行任何评论。因为,《易经》我也是大致看看,没有深入的学习。
     恕我直言就我们论坛现有水平,没有一个人认认真真学习过《易经》,如同讨论真理一样,我们实在是没有资格、没有能力评价《易经》!我们根本不知道《易经》里究竟说了些什么,我们发那些评论不是无的放矢吗!研究、评论《易经》的学者、书籍、文章成千上万,轮不到我们这些外行……。
     当然,讨论一下,增加我们的知识面,增加一些思考,还是有收获。
     我没有认真学习《易经》,但是,我尊重他,我不去刻意地反对他,因为我没有理由。
     还是那句话,要批评,先学习!吃透了精神,再批评。
     如果哪位先生说他吃透了“易经”,请他给我们逐字逐句讲三天三夜,我们感谢他,我们求之不得。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4 17:00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5 05:42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9-14 16:53
讨论到这里,我看,到此为止吧。
     我认真看了 各位的发言,在整个讨论中我没有对《易经》进行 ...


讨论到这,我赞成。
李先生自己没看,不等于别人没看。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9-14 17:09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5 05:44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先生的话,我已经料到了!如果先生真的吃透了,敬请开讲,逐字逐句讲。
——————————————————————————
   你并没料到,事后的诸葛,马后的炮。把水搅混,混水摸鱼。
   我也可以说,你这样说,在我意料之中。但我不会那么说,没意思。我不做无用功。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4-9-14 17:12
     请先生开讲。看看《易经》是不是算卦、算命的书。先谢谢啦。

(乾为天)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9-14 17:17
不像算卦,倒像是搞预测的。

简单的一句话,可以有八十一种解释,是个好东东。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