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老中医=老庸医?!----母亲看名老中医记实 】(上) [打印本页]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8-31 19: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8-31 21:08
类风湿一证,西医所以命名曰:”类风湿“,言其病症类似风湿,而实际并非风湿也,只是症状相类而已。风湿病关节肿胀疼痛,但是大多不出现骨质异常。而类风湿久之则大多关节部位骨质变粗大,关节腔变狭窄。虽然也属于痹症,但是类风湿大多兼热像,关节部位虽然出现畏惧风寒症状,但是触之局部多发热。治疗类风湿,当慎用温热药物。
关于脉搏,舌像,先生说:老中医在“体检”栏写明:脉沉紧,舌胖有齿痕,苔薄白润。我不禁大惊!这与我摸到的脉象完全不同,甚至几乎相反。我摸到的脉象是“脉浮,稍按有力”。浮脉应该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先生说按之有力,应该不是浮脉了。再说从舌象看:舌胖有齿痕,苔薄白润。这无疑是一个虚寒证的舌像。如果陈述无误,应该还是老中医言之有理啊。我没见过患者,不了解实情。贸然言之,仅供参考。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8-31 21:17
  附:叶发正  1941年1月出生,湖北鄂州市人。副研究员。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现任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副研究员,湖北省仲景学术研究会委员、湖北省医史学会委员。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专长内科,富有临床经验,尤以治疗外感热病、肝病、胃病、肾病、风湿病见长。学术崇尚仲景学说,兼采众长。临症处方药少、力专、效宏,具经方家特色。1982年后主要致力于中医理论及临床研究,对张仲景、李时珍及中日医学交流等有深入的研究。为“李时珍研究”、“中医传日研究”科研项目主要完成者之一。前者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1年度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后者编成《中医传日史略》,获全国优秀图书及医学工具书银质奖。于伤寒学术造诣尤深,对历代伤寒学术发展源流、古今名家伤寒学术思想研究精审,著《伤寒学术史》、《伤寒学术史附编》,填补了伤寒学空白。与人合著之著作有:《李时珍研究》、《经史百家医录》、《奇经八脉考研究》、《本草纲目精要》、《湖北当代名中医传》、《实用健身养生大全》、(均正式出版)。内部刊行之著作有《春晖医草》。另发表学术文章30余篇。从1995年起享受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其传略被辑入《中国名医大典》、《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学者大辞典》、《中国当代医药名人》、《中国专家大辞典》等典籍。

请教万岁先生   这个是你本人的自我介绍吗??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8-31 21:20
抱歉   我看错了。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8-31 21: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8-31 21:29
这个帖子发的不妥呀,我建议把附录   删去,请版主思考   请楼主思考。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8-31 21: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8-31 21:35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8-31 13:29
这个帖子发的不妥呀,我建议把附录   删去,请版主思考   请楼主思考。

先生颠来倒去,到底是啥意思啊!删去附录,你的目的是什么呢?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8-31 21:37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8-31 21:35
先生颠来倒去,到底是啥意思啊!删去附录,你的目的是什么呢?

千板,连这个都看不出来吗???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8-31 21:38
万岁中医 发表于 2014-8-31 13:27
我与先生对脉象的理解有别!先生遵循的是王叔和或者李时珍的脉学观,我遵循的是自己的脉学观。如果老中医 ...

先生自成一家,又秘而不宣,可惜你的理论我不懂。看来不好交流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8-31 21:39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8-31 13:37
千板,连这个都看不出来吗???

本人愚钝,还望指教一二。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8-31 21: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8-31 21: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8-31 21:45
为保护楼主和保护论坛   这个附录   都该删去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8-31 21:47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8-31 21:39
本人愚钝,还望指教一二。

脉诊  一个人就有一个说法  根据一个脉诊的不同认识,就把老中医的一切材料都公之于网络,如果,老中医对论坛和楼主起诉  那么  我们该如何面对???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8-31 21:50
更何况   我们谁还能复制当年的脉诊事实,这是不可以的。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8-31 2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8-31 21: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8-31 21:56
万岁中医 发表于 2014-8-31 21:52
先生好心心领了。但我表述的都是事实,绝无半点虚假和浮夸。公布老中医姓名也无诋毁之意,批评肯定是有的 ...

我很欣赏先生的勇气和胆量,可是,我们今天的认识,都不会是真理的最终结论,我猜测一下先生,先生不是临床中医,不知道对否??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8-31 21: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8-31 21: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8-31 22:00
中医确实需要新思想,目前的中医队伍里  也确实出现了不少的新思想 ,这也包括我本人。但是,任何新思想的最终能否成立,都是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来验证的,不是几个病例,就可以认定的。就是古中医里,成功的病例  都是,比比皆是,我们都在质疑,何况就验证了几个病例。几个病例的成功,是不能当成全部的。希望先生三思。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8-31 22: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8-31 22:05
万岁中医 发表于 2014-8-31 21:59
那先生以为呢?先生是说我的诊治经历都不是实践了?是吗?那请问什么是临床中医呢?

临床中医  会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的,至少临床中医是要依靠中医的医疗实践来为业,来谋生的吧。每天都在用中医给患者看病的吧。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8-31 22:07
万岁中医 发表于 2014-8-31 22:04
学无止境啊!管中尚可窥豹,举一也能反三,请问先生多少为多呢?我以为,实践经验的取得不是以多少而论, ...

呵呵   先生慢慢的就会懂我说的话的。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8-31 22: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8-31 22: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奔月    时间: 2014-8-31 22:11
指名道姓的帖子不该发。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8-31 22: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8-31 22: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8-31 22:17
万岁中医 发表于 2014-8-31 22:11
先生无非是想说”学医三年"和“治病三年”之类的老生常谈之语。不是我夸海口,我搞不好的一般人也别想搞 ...

如果牵扯到的老中医来起诉  那么  一告一个准,你连证据都没有,这不是很幼稚的在做事吗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8-31 22: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9-4 20:56
以 脉的搏动倾向于内外而分为沉浮。轻按于肌肉之上脉搏清析有力、重按于肌肉之下即变得小或无力、甚至触不到,这就是浮脉;反之,就是沉脉。但浮并不一定是热,沉也不一定就是寒,当以四诊合参的结果论之。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9-5 18: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9-5 18: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9-6 09:23
       的确,中医界的南郭处士目前也许太多了,这有社会背景上的原因。但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我只不过言个大概而已。对万岁君所言的事实,我也有同感。客观的事实是:我国自上一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一次针对知识分子的运动以来,技术职称的评定主要是以政治为标准的...。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4-9-6 13:58
(类风湿一证,西医所以命名曰:”类风湿“,言其病症类似风湿,而实际并非风湿也,只是症状相类而已。风湿病关节肿胀疼痛,但是大多不出现骨质异常。而类风湿久之则大多关节部位骨质变粗大,关节腔变狭窄。虽然也属于痹症,但是类风湿大多兼热像,关节部位虽然出现畏惧风寒症状,但是触之局部多发热。治疗类风湿,当慎用温热药物。)
严重支持千秋雪先生意见!类风湿一般寒像不著,风湿表现也不严重,过用热药和过分怯风湿都是误区,能认识到这点的中医不多,千总版慧眼!见识超群。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4-9-6 14:05
像这种老庸医各地都库存不少,不新鲜。国家体制产物。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9-6 14:06
万岁中医 发表于 2014-9-5 10:10
我对浮脉的理解很简单:轻触即得谓之浮;重按方有谓之沉。这样就避免了很多中医对浮沉的混淆,指鹿为马。诊 ...

你自己的脉诊标准,只能你自己运用,这个不能与别人交流,也不会得到大家的公认。中医界对诊脉是有统一的标准的,是有章可循的。你的那一套,随你自己怎么说都可以,只是衷心的祝福你一路平安!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9-6 14:12
溪流 发表于 2014-9-6 05:58
(类风湿一证,西医所以命名曰:”类风湿“,言其病症类似风湿,而实际并非风湿也,只是症状相类而已。风湿 ...

谢谢溪流先生谬赞。常言说:实践出真知。书本经验固然可贵,个人的临床实践,密切的接触病人病症,日久年深自然会有所体会而已。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4-9-6 14:35
本帖最后由 溪流 于 2014-9-17 06:11 编辑

书本得不出这个经验,这是反复实践中得出的,书本上多是寒邪、湿邪之类,误导后人啊,20年前我就发现这个问题。
不过,在近期的中医刊物上,我也看到了和我们类似的意见,我很高兴,只是这些见解晚了点。

大剂量生地黄为主治痹证

李凤霞  

【摘要】:
【作者单位】新疆阿克苏市中医医院
【关键词】生地黄 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
【分类号】:R255.6
【正文快照】: 生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现代研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甚效。名医姜春华教授用大剂量生地黄(90g以上)为主药配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颇有效验。余仿其法用之,病例如下。例1:王某,女,38岁,于2 0 0 1年9月6日就诊,诉十指关节肿痛,屈伸不利3a。经化验检查,确诊为类风湿关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9-6 15:00
溪流 发表于 2014-9-6 13:58
(类风湿一证,西医所以命名曰:”类风湿“,言其病症类似风湿,而实际并非风湿也,只是症状相类而已。风湿 ...

治疗类风湿,当慎用温热药物
————————

谢谢!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9-6 15: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9-6 15: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9-6 15: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4-9-6 17:36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9-6 15:00
治疗类风湿,当慎用温热药物
————————

亦可以通过外观关节的皮肤颜色,还有是否遇寒加重,或者遇热加重而辨别之。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10-14 23:35
万岁中医 发表于 2014-8-31 21:54
先生太理智了!有病历为证!当然,脉象只有我知道,似无法质证,但对脉象的描述我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孰 ...

       不可有一己之言而代众,更何况贵卿的脉理也有与其相合之处呢!我认为,老中医的脉象是个本质上的脉象,而贵卿的脉象只是个附脉而已,知道什么原因吗?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10-14 23: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10-14 23:48
万岁中医 发表于 2014-10-14 23:40
不想知道!

万岁君应端正学术态度,在学术讨论面前岂能意气用事!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10-15 18: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10-16 00:07
万岁中医 发表于 2014-10-15 18:54
跟一个信奉什么“零态理论”的人讨论中医那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但凡对中医有那么一点点灵气,就不 ...

智海君和我都是在探讨零态理论,而并不是信奉什么,我倒是要劝您端正理论研究的态度。
作者: 万岁中医    时间: 2014-10-16 14: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饿马摇铃    时间: 2014-10-17 07:07
万岁中医 发表于 2014-10-16 14:18
你倒是端正,可惜误入歧途!


    任何新理论都有他开始时那幼稚性的一面,难道万岁君就看不出来零态的境界性了吗?是什么原因蒙住您那双眼睛啊?一开始接触时的一刹那,我就觉得眼前一亮,就被零态一词的深邃性所打动。零态的延伸性有着无限扩展的空间,这就依各人所见而发挥了,从而最终都会形成零态的理论。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