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眩晕症辨证论治之本质[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8-3 12:22
标题: 眩晕症辨证论治之本质[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眩晕症辨证论治之本质:补血——改善贫血;补气——增加血管张力,升高血压,改善组织细胞的三羧酸循环;平肝潜阳——降压;化痰浊——降血脂;活血化瘀——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滋阴——调节抑制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功能,降低脑血管张力,降低脑神经兴奋性。

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一张治疗眩晕症非常常用有效的方子。究其药理作用,应当主要是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并且有镇静止吐,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所以对多数眩晕症患者有较好的改善缓解眩晕症状的作用。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14-8-3 15:40
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一张治疗眩晕症非常常用有效的方子。究其药理作用,应当主要是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并且有镇静止吐,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所以对多数眩晕症患者有较好的改善缓解眩晕症状的作用。

如果用西药扩张血管、镇静止吐,是否会起到同样的效果呢?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8-3 16:57
泰然居士 发表于 2014-8-3 07:40
如果用西药扩张血管、镇静止吐,是否会起到同样的效果呢?


西医对眩晕的对症治疗药物,主要是前庭神经镇静剂如非那更、安定等药。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8-3 16:58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4-8-3 09:10 编辑
泰然居士 发表于 2014-8-3 07:40
如果用西药扩张血管、镇静止吐,是否会起到同样的效果呢?

扩张脑血管药则有钙离子阻断剂如氟桂利嗪,可以用于眩晕的对症治疗。

百度氟桂利嗪:

适应症:包括锥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内的中枢性眩晕与外周性眩晕……

药理作用:

盐酸氟桂利嗪为选择性钙拮抗剂,可阻滞过量的钙离子跨膜进入细胞内,防止细胞内钙负荷过量,也可防止缺血缺氧时大量钙进入神经元,改善脑微循环及神经元代谢,抑制脑血管痉挛、血小板凝聚及血液粘滞度增高等,此外还有细胞膜稳定作用。本品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

毒理研究

本品的非临床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如;镇静、唾液分泌和共济失调)仅当暴露量远远超过人体的最大暴露量时才观察到,与临床使用的相关性很小……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8-3 16:59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4-8-3 09:13 编辑
泰然居士 发表于 2014-8-3 07:40
如果用西药扩张血管、镇静止吐,是否会起到同样的效果呢?

同时具备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并兼有镇静、镇痛、镇吐等作用的西药,似不多见。而中药及复方制剂则往往是多靶点、多环节发挥作用。另外,西药大多是化学制剂,在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上,中药要优于化学合成药。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8-3 17:00
以天麻为例,百度天麻资料:

天麻素具有较好的镇静和安眠作用,对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症状有缓解作用。天麻素注射液能扩张脑血管、提高脑细胞抗缺氧 能力、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血管阻力,尤其是对 椎一基底动脉的血流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使椎一基 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脑供血得到明显改善,从而解 除由供血不足而带来的平衡障碍、眩晕、耳鸣和眼球震 颤等症状。同时天麻素能改善小脑前下动脉、小脑 后下动脉、迷路动脉及内耳供血不足,保护神经细胞, 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功能H。临床上广泛用于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综合征及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症(如 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枕骨大神经痛等),还可用于脑外 伤性综合征,眩晕症如美尼尔病、药性眩晕、外伤性眩 晕、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元炎和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8-3 17:29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4-8-3 14:12 编辑

就个人在临床所见,眩晕一症,耳源性很少,大多是非耳源性的,如血压的问题,高血压或低血压;如血液的问题,各种原因各种性质的贫血,低血糖,高脂血症;如血管问题,脑血管硬化、脑梗死、乃至于脑血管功能性舒张收缩紊乱失调;有颈椎病变所致,压迫供应大脑供血的血管;有心源性问题,心脏输出血液障碍,影响大脑供血供氧;部分是神经衰弱,中枢神经兴奋抑制失调……

而上述诸种原因所致的眩晕,最终大多导致大脑供血供氧障碍,或脑神经兴奋抑制失调,而直接出现眩晕症状。故治疗眩晕一症,从标的角度出发,从对症处理的角度出发,主要是改善脑供血供氧,调节抑制中枢神经兴奋性(镇静)。改善脑部供血供氧常用途径则有一、扩张脑血管,增加脑部供血流量;二、活血化瘀,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质量。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8-3 20:53
苓桂术甘汤的现代应用


2008-08-21 13:07:07        华夏经纬网

  苓桂术甘汤源自于《伤寒论》,由茯苓、桂枝、自术、炙甘草组成。功能为通阳化气、健脾利水。笔者在临床上用以治疗多种疾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冠心病盛某,男,心忡、气促、胸闷、乏力,劳累或活动后加剧,伴头晕、手足欠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数无力。心电图符合冠心病的诊断。用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10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栝蒌10克,煅龙骨、煅牡砺各15克。服用5剂后,心悸、胸闷等症明显减轻。服此方加减20余剂,上述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

  美尼尔氏综合征赵某,女,眩晕反复发作,间隙时间长短不一,有时数月发作一次,有时一月发作数次。发作时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耳鸣,恶心,有时吐出痰涎。其形体肥胖,舌苔白稍腻,脉沉滑,显示痰湿内蕴之象。以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10克,白术10克,桂枝6克,炙甘草5克,党参10克,钩藤15克,石决明10克。服五剂后,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但仍痰多。再用原方加减五剂,复诊时病症尽除。为巩固疗效,再服五剂,以后未再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伍某,男,咳嗽反复发作十余年,每年冬季为甚。咳嗽、气喘,痰多而稀白,胸脘痞闷,食纳不香。舌淡,苔白,脉弦滑。以苓桂茯苓术甘汤加味:茯苓10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法夏10克,党参1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服药20余剂,症状基本控制,精神转佳。

  冠心病心衰 容某,男,胸闷、气促、心悸,夜间阵发性憋气感,不能平卧。随后出现双下肢水肿,腹胀,尿少,以“冠心病”、“心衰3级”收住院。舌质淡,舌体胖,苔白,脉沉数无力。胸部透视:心脏向左下扩大,双肺纹理稍增粗。心电图提示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左房压力过重。以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苓皮15克,白术10克,附片10克,泽泻20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杏仁10克,炙远志6克。服5剂后腹部移动性浊音消失。上方加党参15克,栝蒌10克,服20剂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食纳增进,精神转佳而出院。

  体会:以上几个病例虽然属于不同疾病,但其病机基本是一致的。例一是心阳不振而致的心悸、怔忡,故用以苓桂术甘汤加龙骨、牡蛎,具有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之功用,药中病机而获效。例二是痰浊上犯清阳之眩晕证,例三是痰饮犯肺之咳嗽,均是由于脾虚生痰,痰饮内阻,用此方温阳化饮,阳气得振,痰饮得化,诸证自除。例四为脾肾阳虚所(致之水肿,是一种危急证候。以上病例均以阳虚为本,故用此方适当加减,标本兼治,收到了满意疗效。39健康网社区)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8-3 20:56

中医眩晕症鉴别诊断
   
   眩晕:头晕眼花总称为眩晕。具体地说:眼阵阵发黑者为之眩;头时时运转者为之晕。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之中,旋转不定,以致不能站立;眩晕甚者,多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

眩 晕 症 鉴 别 诊 断

兼 有 症

舌 脉

病 证

耳鸣、失眠多梦、面潮红、胁痛、急躁易怒、或手足震抖

舌红、脉弦数而浮

肝阳上亢证

耳鸣耳聋、头脑胀痛、满面通红、目赤、口苦
胁痛、心烦易怒、尿黄赤

舌红绛苔黄干、脉弦数或弦滑

肝火上炎证

耳鸣、头沉胀、胸闷脘胀、胁肋灼痛、急躁易怒
肢麻、或下肢浮肿、妇女赤白带下

舌红胖大或有齿痕、脉沉弦数

肝胆湿热证

耳鸣、腰膝酸软、腰痛、五心烦热

舌红少苔、脉细数

肾阴虚证

耳鸣、气短乏力、腰酸膝软、或遗尿遗精、畏寒肢凉

舌淡、脉沉弱

肾阳虚证

眩晕动则尤甚、气短乏力、自汗、微恶风寒

舌淡、脉微弱

气虚证

面白、心悸气短、突然站立则眼黑欲倒

舌淡瘦薄、脉细弱

血虚证

耳鸣、首重如裹、胸闷恶心、纳少、痰多、易咳出、嗜眠

舌苔白腻、脉濡滑

痰湿中阻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8-3 21:28
拜读此贴,收获良多。然而先生所说:“眩晕症辨证论治之本质:补血——改善贫血;”,请问,中医所说的血虚和西医所说的贫血,是一回事吗?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14-8-3 22:12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8-3 21:28
拜读此贴,收获良多。然而先生所说:“眩晕症辨证论治之本质:补血——改善贫血;”,请问,中医所说的血虚 ...

明察秋毫!中医之血虚不完全等同于西医之贫血。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8-3 22:47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8-3 13:28
拜读此贴,收获良多。然而先生所说:“眩晕症辨证论治之本质:补血——改善贫血;”,请问,中医所说的血虚 ...

个人以为,血虚的病理本质是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或质量缺陷,包含了西医中各种原因、各种性质的贫血。依据可从血虚证的临床表现与病因直接得出。

百度血虚证资料
http://www.baidu.com/link?url=T6 ... Z6iZ9rMx6C86wCktlia

血虚证是指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所表现的全身虚弱性的证候。形成血虚证的原因很多,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或各种急性出血;或久病不愈,伤气耗血;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瘀血阻络,新血不生;或肠道寄生虫等等。

主要临床表现:面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经期错后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8-4 11:00
泰然居士 发表于 2014-8-3 22:12
明察秋毫!中医之血虚不完全等同于西医之贫血。

说的对,二者不可等同!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8-4 11:23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8-4 11:00
说的对,二者不可等同!

但二者又确实有联系!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8-4 11:30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8-4 11:23
但二者又确实有联系!

严重的贫血肯定有血虚表现,而较为严重的血虚,则未必血色素很低。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4-8-4 11:40
楼主所讨论的只是眩晕的一部分证型,当然这些是眩晕主要的症型。实际眩晕的症型和机理还要复杂得多。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8-4 11:54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8-4 03:30
严重的贫血肯定有血虚表现,而较为严重的血虚,则未必血色素很低。

个人以为,血虚的病理本质是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或质量缺陷……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8-4 11:59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4-8-4 11:54
个人以为,血虚的病理本质是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或质量缺陷……

有道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8-4 12:26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4-8-4 11:54
个人以为,血虚的病理本质是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或质量缺陷……

血虚和贫血交集的地方多,但一个不能包涵另一个。贫血有和血虚无关的,血虚也有不贫血的。贫血严重的,肾阳虚或阴阳两虚为主要病机,补血方剂不管用,要温补肾阳,有龟龄集为例。血虚有症状严重的,如失眠、心悸等,心脏病或神经症都有,但不贫血。
一般不重的贫血表现为气虚血虚,临床上两者没有严格区分,医生笼统说气血两虚。确有少数贫血较重但没有气虚表现的。因为气虚、血虚表现主要是自觉症状,这就和人的不同体格、心理关系密切了。妇女来月经,一次血量等于普通人两三次的,许多人想不起找医生,该干嘛干嘛。要是男人咳出一口血,马上就到医院去了。
这个还说明,靠自觉症状认识疾病,和实际情况会有很大差别。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8-4 14:10
llyyjj 发表于 2014-8-4 04:26
血虚和贫血交集的地方多,但一个不能包涵另一个。贫血有和血虚无关的,血虚也有不贫血的。贫血严重的,肾 ...

血虚和贫血交集的地方多,但一个不能包涵另一个。贫血有和血虚无关的,血虚也有不贫血的。

——切实排除了假性贫血与漏诊贫血了吗?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8-4 14:11
百度贫血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915359.htm?fr=aladdin

贫血(anemia):各种原因导致的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的临床综合征。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中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中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12.0g/dl)成年女性Hb<110g/L(11.0/dl),孕妇Hb<120g/L,就有贫血。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
因红细胞容量测定复杂,临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压积(Hct)等指标替代,这就可能造成:

假性贫血:红细胞容量,但血容量增加导致血液稀释,使Hb、RBC、Hct等浓度指标下降。见于妊娠、充血性心力衰竭、脾大、低白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

漏诊贫血:贫血伴血液浓缩时,Hb、RBC、Hct等浓度指标下降不及红细胞容量,可能导致漏诊。见于急性失血性贫血早期等。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8-4 14:12
llyyjj 发表于 2014-8-4 04:26
血虚和贫血交集的地方多,但一个不能包涵另一个。贫血有和血虚无关的,血虚也有不贫血的。贫血严重的,肾 ...

贫血严重的,肾阳虚或阴阳两虚为主要病机,补血方剂不管用,要温补肾阳,有龟龄集为例。

——这是血虚加肾阳虚或阴阳两虚,血虚是依然存在的。以血虚加肾阳虚为例,可以是先血虚后肾阳虚,如席汉氏综合征(由于产后大出血,使垂体前叶组织缺血缺氧,变性坏死,继而纤维化,最终导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综合症);也可以是先阳虚后血虚,如慢性肾脏病变,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生成不足。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8-4 14:23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4-8-4 06:25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8-4 04:26
血虚和贫血交集的地方多,但一个不能包涵另一个。贫血有和血虚无关的,血虚也有不贫血的。贫血严重的,肾 ...

血虚有症状严重的,如失眠、心悸等,心脏病或神经症都有,但不贫血。

——血虚证主要临床表现:面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经期错后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并且严重者(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说病人不贫血(不论贫血具体原因或性质),这个诊断很难令人信服。如果仅指失眠或心悸,这个症状是非特异性症状,可以见于多种疾病,西医上可以见于贫血、神经衰弱、高血压、甲亢等,中医上除了血虚证,亦可见于气虚、阴虚、阳虚、痰郁、血瘀等证。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8-4 17:38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4-8-4 14:10
血虚和贫血交集的地方多,但一个不能包涵另一个。贫血有和血虚无关的,血虚也有不贫血的。

——切实排 ...

看本条和后面的21、22两条,陈先生就想把血虚和贫血对等起来。用病理变化标准来作为中医辨证的标准,我主观上是非常想赞同的。可是有一个问题先得解决,就是中医辨证的标准。

血虚证的辨证,完全是病人的主观症状和医生检查的体征,而这些体征又靠医生的主观判断,那么,血虚证的标准真的能制定出来吗?假使制定出来,能否较准确实施,实在是个大疑问的事。
头晕、目眩、疲乏这些症状,一人说一个样。比如,病人说他头晕,医生仔细一问,原来不是晕。这种情况当医生的大概天天能遇到。


如果血虚证的判断标准不确定的话,可以说所有的血虚证都符合贫血的诊断。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8-4 17:55
还有一个问题要明确,咱们这里讨论此帖的时候先要明确。眩晕是一个症状,这是怎么一个症状?

我想起小孩子的时候,不知道饿了是怎么一种感觉,到5、6岁自然知道了,可要用言语形容,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形容。
俗话有小孩无腰,是小孩没有腰痛的感觉,他自个就不能理解腰痛是种病。
讲课的时候,常有这种尴尬,比如,讲恶寒,病人自觉寒冷,得衣被不减。一句话大家听清楚了。讲咳嗽怎么讲?幸亏听课的都是大孩子了,实在不行,教师咳嗽两声,说这就是咳嗽。

眩晕是什么?

中医眩晕症鉴别诊断:   
   眩晕:头晕眼花总称为眩晕。具体地说:眼阵阵发黑者为之眩;头时时运转者为之晕。


头晕眼花总称为眩晕----------多余的废话。
眼阵阵发黑者为之眩------------勉强吧,但许多眩晕发作时眼前不黑。
头时时运转者为之晕------------------这句话莫名其妙。头要动起来,成了摇头了,摇头比眩晕可厉害的多。

记不得是不是《医学心悟》上讲:眩者,旋也,天旋地转为之晕。(大意,不是原话)。
就是说,眩与晕是一个症状,病人自觉周围景物移动(也可以是旋转),这叫眩晕。我在临床上就是这么问诊的,因为病人来了,只要头上不舒服,说头昏、头闷、头晕的都有,说他晕起来昏迷的也有。问一问:房子转不转,不转。这就不是眩晕。

有的病人说他晕的昏迷了,仔细一问,前三后四、张三李四一件事也没拉下。这昏迷自然不存在。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4-8-9 14:29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8-3 12:53
苓桂术甘汤的现代应用

"美尼尔氏综合征赵某,女,眩晕反复发作,间隙时间长短不一,有时数月发作一次,有时一月发作数次。发作时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耳鸣,恶心,有时吐出痰涎。其形体肥胖,舌苔白稍腻,脉沉滑,显示痰湿内蕴之象。以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10克,白术10克,桂枝6克,炙甘草5克,党参10克,钩藤15克,石决明10克。服五剂后,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但仍痰多。再用原方加减五剂,复诊时病症尽除。为巩固疗效,再服五剂,以后未再发作。"
这种例子怎么好意思拿出来丢人现眼呢?前后服10剂药,此类病通常两针加三剂药即愈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8-9 14:49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8-9 06:52 编辑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8-9 06:29
"美尼尔氏综合征赵某,女,眩晕反复发作,间隙时间长短不一,有时数月发作一次,有时一月发作数次。发作 ...

又见到罗鸿声先生出露面,不胜欣喜。没想到罗先生依然不怕丢人现眼如当年!美尼尔氏综合征之类疾病,罗先生能“两针加三剂药”就治愈,天下病人幸甚如哉!但愿罗先生不是吹牛皮,也把你“两针加三剂”就能治愈的病案多多介绍一些,也让大家长长见识。好吗?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