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贴]评《实现中医科学属性的理性回归》
[打印本页]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4-7-27 17:22
标题:
[转贴]评《实现中医科学属性的理性回归》
评《实现中医科学属性的理性回归》
作者:妙之门(李振宽)
【原文】
当前由于学术界和舆论界普遍存在的对中医人文属性的过分夸大,很多人都热衷于在哲学人文的层面上谈论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使中医真正的科学内涵和光辉反而 被哲学文化所遮掩,而最为熟知中医科学属性的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作为主要的中医从业群体却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还要经常受到少数“唯科学主义者” 对中医学的无端指责和贬低,所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中医药科学属性的正确认知,让中医科学的理念融入每个人的心中诚非易事,因此,实现中医科学属性 的回归,确为当务之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评注】
中医不同于西医,它除了医药科学知识以外,还含有丰富的人文哲学思想。然而,中医含有人文哲学思想,我们却不能将中医归结为人文哲学。因为中医的主体是 关于生理病因、药物药性的医药科学知识。至于其中的人文哲学,像“阴阳说”、“五行说”、“元气论”、“天人合一”思想等,既不是中医理论的主体,也不是 中医的学术本质,它们只不过是中医的医学理念,以及用来“说理的工具”。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人文哲学层面上,从哲理的角度去审视中医,更重要的是从医学 学术层面上,从医理的角度去审视中医。
然而一说到科学,中医界有许多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反感。这是何故呢?究其原因,是近百年来,一些自诩的“科学主义者”为了“对中医学无端指 责和贬低”,他们用技术偷换了科学的概念(参看《贬斥中医五则析》),来诋毁中医的科学性。这种拙劣的手段,卑鄙的目的当揭露于光天化日之下。遗憾的是一 些善良的中医人,竟然麻木不仁,既不辨科学概念之真伪,又不进行理性思考,却盲目地认同这种对科学的错误表述,执着地跟在“反中医者”的屁股后面,也否定 中医的科学性。他们无视中医的医药科学知识,一味地从人文哲学的“层面上谈论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用中医的哲理去pk西医的医理。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不但贬低了中医在医学上的学术地位,而且歪曲了中医的医药科学属性。
【原文】
承认和肯定中医学的科学属性和地位
中医是什么?《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这无疑是对中医本质属性的最准确的答案。
中医是怎么来的?中医是从生活和医疗实践中来的。中医的源头在哪里?中医的源头也在实践之中。史载:“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氏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 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十毒”,“帝使歧伯,尝味草木,典至医药、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出焉”,这些论述生动地论述了中医药的起源和人们认识药物的实践 过程。
【评注】
实践出真知,中医来自于医疗实践,是关于医疗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归纳和总结同理性演绎一样,都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况且经验本身就是一些知其然 方面的科学知识单元,这些知识单元通过归纳和总结,同样可以形成医药科学的理论体系。由此看来,通过“生活和医疗实践”形成的中医学显然是科学的,只不过 它的科学体系表现为功能及显像的知识架构罢了。
所谓“尝百草”,乃是关于药物的科学实验,不过这种实验不是采用仪器,而是采用人的感官。当然,采用人的感官的确比采用仪器在方法(技术)上落后,将会影 响到科学研究的深度,但并不会影响科学研究的性质。也就是说,工具的不同,仅仅表明技术的不同,并非科学本性的不同。因此,中医以“尝百草”来获得对药物 药性的科学认知,同样说明“医学科学”是它的“本质属性”。
【王锡民又评】:李兄评价到位!原文我只粗评一句,当时没有时间细评,甚至没有看完。这两天未上网。今晨早起看到李兄花费如此多的时间细评此文,我感到这样做很好,可以帮助论坛读者更易明白。所以,我再补充和细化一下,一是支持李兄一下,二是表述自己的观点态度:
中医诊治疾病方法较为原始,在技术工具层面上比西医落后,其缺点是对于患者的症状体征完全在于主观把握,缺少西医理化检查的客观性,在这方面落后于西医。 由于诊治完全依靠主观,每位中医的诊治经验不同,就会形成十个中医多个诊断、十个处方的结果,即误差较大。结果是,有的中医开方效果好,有的中医开方效果 差,不可能达到统一。这是中医落后的地方。但也有优势,就是这种诊治方法虽是从表象上,但把握却较为全面,对于中医高手来说,其疗效却非常显著,只不过是 不能达到每位中医师都能做到疗效显著罢了。总的来看,归纳为两点:第一,与现代医学相比,由于中医诊治方法技术工具相对落后,导致中医诊治的科学水平较 低,但是,二者在科学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第二,证明中医的本质属性是医药科学。
【甄常友三评】: 的确“中医诊治疾病方法较为原始,在技术工具层面上比西医落后”,不过这是有情可原的。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有限,中医没有任何工具(仪器)可以借用,用来诊 断疾病,只能利用“四诊”搜集患者的症状,以及患者因病而体征变化等病情资料,然后依据已经发现的病理反应规律进行“辨证”。显然,症状和体征均是患者因 病反应出来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就像妙先生说的,属于宏观方面的“显像”,并非微观方面的“隐像”。不过像血小板、血常规、肝功能等这些属于“隐像”的生 理指标变化,不借助仪器只靠“四诊”是无法获得的,这是中医诊断疾病“在技术工具层面上比西医落后”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看到中医辨证施治是“较为原 始”的,对于疾病的诊断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这是辨证施治的缺点。其实它也有优于西医诊断方法的特点,其一是简捷易行,尤其是对许多常见病、多 发病诊断简便且确诊快。其实即便是西医对疾病的诊断,也必须采用“四诊”的部分方法,先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进一步检查患者的生理指 标变化等。其二是节省医疗资源,患者负担小,这个问题不说大家自明。总之中西医诊断各有所长,如果能够有机结合将会事半功倍。
【原文】
古人就是在不断观察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通过调精神、起居、劳逸、饮食等措施减少和避免疾病发生;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熏洗、砭石、手术等治疗方 法使疾病好转或康复。因此,中医学又是一门具体的防病治病技术。望闻问切、辨证用药是技术,针灸推拿、手法整骨、痔结扎术、疝手术、腹腔穿刺等尤为真实可 见之技术。有统计表明,世存中医药图书约为1万多种,其中以临床文献为主,约占80%以上,这是从事中医诊疗和临床研究的宝贵的科学财富。这些临床文献所 记载的内容无不是论病证、论病因、论证候、论治法、论组方、论选药,论各科具体治疗方法,主要都是讨论治病之“术”的,是真实而具体的,而这才是中医学的 主体内容。正是这些理论和经验穿越时空,以医学科技的属性和定位融入到我国医学科学和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之中,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注】
古人“观察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所发现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将形成中医的医药科学知识。但是,像“药物的 炮制,汤剂、丸剂的制作,针灸,推拿,熏洗,砭石和手术”等方法,以及“调精神、起居、劳逸、饮食” 等措施,却不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而是人的行为方式,属于中医人发明的医疗技术。由此看来,科学与技术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就它们各自的内涵来说,科学是 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解决的是“做什么”,“怎样做”。 科学与技术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总是紧密相连的,在实践中,任何一项技术都源于一定的科学原理,例如望闻问切以辨证,虽然属于中医的诊断术(技 术),但它却是基于病理反应的科学原理而发明的,辨证的过程就是运用病理反应这一科学原理的过程。
【王锡民又评】:认识和评价都到位。
我再谈一下拙见:中医治病技术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其检验标准是“有效没效”,一旦有效,就是一项技术发明,正是李兄所说的“技术是发明”。
但是,为什么会有效?是因为符合疾病原理和治病原理,但中医一开始并不知晓是否符合这些科学原理,认为有效就有道理,这就是“知其然”的经验学问。也就是 说,中医认为有效,就是符合了医学原理(医学原理就是科学原理),但是具体医学原理是怎样的?中医还是不知道,也就是说,不知道具体科学原理是怎样的。这 就是“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是不知其科学原理。
治病有效,说理不清,没道理就不足以服人。这时,聪明的古代医学想到了借助精气、阴阳、五行学说构建中医理论,他们将在医疗实践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进行归 类,然后取象比类,与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对号入座,形成了最终的较为粗糙的中医理论,即《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以前的理论。经过 了许多年以后,才形成相对来说较为系统的中医理论《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证据之一就是,五行学说最初对应的不是今天这样,也就是说, 木火土金水对应的不完全是肝心脾肺肾,而是不同的医家有不同的对应关系,这就证明当初在对号入座是,是一个“削足适履”的过程。所以,五行学说到今天,仍 然克服不了其中的牵强附会和错误之处。所以,中医只好以精气、阴阳、五行哲理来解释具体的医学原理,所以,其科学水平属于低层次的水平。
总结一下:技术是发明,这一点做到了。科学是发现原理、发现规律,中医只做到一半,发现了表面现象上的规律性,未达本质上的规律性。也就是说,中医未能发现真正的具体医学科学原理,只是发现了中医诊治方法基本符合医学科学原理。
今晨先评到这里。
【妙之门】: 1、只有治病有效,才会称为医术。既然被称为医术,它必定含有一定的医学医理。不知道这个医学原理时,谓之“只知其然”。知道医学原理的,谓之“知其所以然”。不过,“只知其然”也是科学知识,乃经验科学也。也就是说,经验科学是“只知其然”的科学知识。然而需要说明的是,经验科学并非指医术的方法运作,而是指对医术效果的认知。
2、教授说的非常正确,“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它们并非医学原理,中医借用它们只不过是“构建中医理论”,为的是“用哲理来解释具体的医学原理”。可惜许多中医人,把“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的中医原理,当作揭示了中医原理。
3、用哲理解释了原理,并非就“知其所以然”了,它在医理被揭示之前,仍然属于“只知其然”方面的科学知识,
【甄常友】中医的“所以然”再也不能用哲理来解释了!
【原文】
中医学在实践中诞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上升到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的科学历程,从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并 逐渐分化为门类齐全的不同学科,如本草学、针灸学、内科学、疮疡科、骨伤科、五官科、妇科、小儿科等,成为从理论到临床的完整的医学科学体系。
【评注】
“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人们不断获得科学知识。而将这些科学知识进行梳理,使其系统化便形成了理论。看来,理论一方面包含人对客观 事实的认知,另一方面包含人对科学知识的主观梳理。如果主观梳理完全建筑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那它便是纯粹的科学理论了。然而,中医学并非如此,它在梳理 过程中加入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且又包含着许多对“所以然”的猜想。因此,中医作为自然科学中的医学,却闪耀着人文哲学的光芒。不过它的 “本草学、针灸学、内科学、疮疡科、骨伤科、五官科、妇科、小儿科”等,却有着“完整的医学科学体系”。
【原文】
中医的魂是什么?中医的魂是仁爱精诚、扶危救困,是悲悯的人文情怀;是重视实践、勤于发现、善于总结的优秀传统;是不畏艰险、不懈探索、追求真知的科学精神;是敢于质疑、勇于否定、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是求真务实、不尚空谈、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评注】
这些“……悲悯的人文情怀;……优秀传统;……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可以作为中医的人文之魂,但它决非中医的学术之魂。中医的学术之魂是它那医药科学的合理内核。
【原文】
中医的根扎在哪里?几千年来,中医的根深深地扎在民间,扎在中医从业者的临床实践和人民大众的就医理念之中,中医能治病,能治好病是绝大多数国人的共 识;很多时候,中医药真正的瑰宝并不在理论家的宏篇巨著里,也不在演讲家滔滔不绝的演讲中,而它可能就在一个老中医的临证经验里,也可能浓缩在某一具体的 治疗手法或处方中。
【评注】
“中医的根扎在哪里”?我们不可否认“几千年来,中医的根深深地扎在民间”,而不在皇家太医院。然而,时代不同了,中医应该从民间走出来,走向大社会。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个师傅带一两个徒弟,也不能满足于“老中医的临证经验”,以及“具体的治疗手法或处方”,这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懂医术,不懂 医理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原文】
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中医的经验性本质上反映了临床结果为导向的治疗程序,在这个程序中屡试不爽的东西留下了,无效的东西则被淘汰,就这样,整个中医体系千百年来一直在完善之中”,这一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正是医学科学不断进步的科学历程和基本规律。
【评注】
这就是经验科学,属于科技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科学还没有走到技术的前面,而是跟在技术的后面进行归纳和总结。我们之所以提出发展中医药科学,就是要中医药科学走到中医术的前面,使得中医术有依据有遵循地进行发明创造。
【原文】
中医是科学的,也是人文的,但主要是科学的
中医姓“医”,医学是中医学的本质和核心,而医学是防病治病的科学(含具体的防病治病技术),中医学作为医学科学其主要使命是探索生命奥秘、健康要素、养 生真谛和疾病防治的医理和方法的。中医学具有真实而丰富的科学内涵,完整系统的学术体系,具体而实际的诊疗方法,独特而真实的临床疗效,而中医学的方法学 和疗效学基础主要的是体现在诊断学、治法学、方药学等医学科技层面上的。中医学每一理论的提出,每一种方法的建立都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因此,中医学的 科学属性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中医又是人文的。因为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的健康与否,疾病的转归与预后除自然发展的规律之外,无不受到社会人文环境的深刻影响。因此,医学包 括西医在内,与其他自然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医学除追求自然的真知和理性之外,还追求超越科学的人性光辉,这就使医学自然地具有了人文的色彩。虽然无论中 医和西医都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但由于中医学根植于优秀中华文化的沃土并深受其滋养,因此,中医学的人文属性较之于西医学就显得更为厚重而深沉,博大而广 阔。
【评注】
正像先生所说,“医学是防病治病的科学”,这就界定了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而不属于哲学。然而,医学又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因为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有生 命的人类,而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人之疾病的产生,不仅与自然界有关,而且与社会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也就是说,“人的健康与 否,疾病的转归与预后除自然发展的规律之外,无不受到社会人文环境的深刻影响”。研究疾病的自然界原因无疑属于自然科学,而研究人的情志变化对疾病的影 响,同样属于自然科学,因为像“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暴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归根究底是自然规律,而不是社会规 律。因此,医学所追求的完全是自然现象的真知,至于“人性”对疾病的影响并不会“超越科学。先生说“无论中医和西医都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是正确的,但医 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并不表明医学在学术上具有人文的内涵。同样道理,“中医学根植于优秀中华文化的沃土并深受其滋养”,说明中医学在文化上含有优 秀的人文光辉,但在学术上并没有人文哲学的属性。
【原文】
中医是自然的,也是哲学的,但首先是自然的
中医学在实践中诞生,在探索中发展,在总结中完善,中医学以疾病防治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中医学既包含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的科学认识体系,又包 括疾病防治的具体方法。中医学所面对的人和疾病都产生于天地之间,发生于四时之内,都是自然的、物质的、真实的、具体的,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中医学就是 通过把握这些人体和疾病的自然发展变化规律来解决疾病防治的实际问题。因此,中医学既是物质医学,也是疾病医学。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实践产生理 论,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我们说中医学首先是自然的。
中医学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借用了大量的古代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和对立统一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生命状态的恒动观及辩证法等都对中医学的产生、延 续和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中医学主要的思想和方法学武器,中医学的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动与静、标与本等概念无不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芒,因 此,中医学也是哲学的,但哲学是为中医学自然科学的本质属性服务的。张为佳先生曾说:“不将中医学称之为哲学是其在思维上虽然可以映射出一定的哲学思维, 但其重要在于关乎应用,在于解决问题”
【评注】
“中医是自然的”,这句话词不达意。如果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那么中医就是自然而然的。如果这里的“自然”是自然界,那么中医就是自然界的。显 然,将中医看作是自然而然的,看作是自然界的,都是十分荒唐的。因为,中医是中国人关于医药的学问,而医药的学问属于自然科学,所以只能说中医属于自然科 学,却不能说“中医是自然的”。其实,先生的一大段话所论述的就是“中医属于自然科学”。不过先生在这段话里说:“中医学既是物质医学,也是疾病医学”, 就又不伦不类了。试问哪里有什么“物质医学”?如果有“物质医学”的话,就应该有与之对应的“精神医学”了,可惜先生并没有用“精神医学”与之对应,而是 用了个“疾病医学”。然而“疾病医学”又是一个怪怪的概念!试想医学主要就是治病的,再说“疾病医学”岂不是画蛇添足?
中医“也是哲学的”,这句话同样不确切。先生在论证这一命题时说:“中医学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借用了大量的古代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成为……中医学 主要的思想和方法学武器,……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芒”。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我们不能因为中医“借用了大量的古代哲学思想”作为“方法学武器”,就认为 中医“也是哲学的”。这样的说法,只会给人们正确认识中医造成混乱,好像中医的哲理也就是医理了。
【原文】
中医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
中医学诞生年代久远,发展源远流长,著作浩如烟海、完整地记载了古代医学家的智慧和经验,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淀,含容丰富,散发着古老深沉的气息。
中医学发展到今天,不得不面对全新的科学环境和现代医学疾病的防治任务,这就要不断吸纳现代医学科学的新理念、新成果,中医学也随着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 和深入而不断进步和发展,使中医学这棵古老之树不断绽放新的学术研究之花,结出新的科技创新之果,焕发出新的生机,科学可以穿越时空,因此,中医也是现代 的。
【评注】
中医之源流可以上溯到我国远古时代,到两千年前就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它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传承到现代。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是 它质地的优良。中医之所以质地优良,当然主要是由于它“完整地记载了古代医学家的智慧和经验”,有着丰富的医药科学知识和精深的医疗技术,“形成了深厚的 学术积淀”。由于科学没有相对性,有的只是发展性,总是不断地由浅而深的发展,就像先生所说:“科学可以穿越时空”,因此中医所积累的医药科学知识,不会 随时空变迁而失效,它在医学界开辟的这片医药崭新天地,即便到了现代,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就是说,中医的诊断学、医药学、脏腑经络理论等,虽然形成 于古代,但它们建筑在对生理病因,药物药性的发现基础之上,无疑是科学的。对于科学的东西我们应该在发展中弘扬它,而不能抛弃它,只要我们继续给予“中医 学这棵古老之树”以科学营养,它必将“绽放新的学术研究之花,结出新的科技创新之果”。然而,即便“中医学这棵古老之树” 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也不能说中医“也是现代的”。
【原文】
中医是理论的,也是经验的。
中医理论以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与辨证论治学说、方剂药物学等为主要内容,以阴阳五行作为说理工具,架构起完整的理论体系,理法方药,环环相扣,细密严谨。
中医学又具有鲜明的经验医学色彩。“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生动地反映了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满腹经纶、著作等身的理论家可能开不出一张合格的处方的原因。没有长期的临床实践就不可能真正把握中医学的科学内涵,更难以洞悉中医学的真实世界。
【评注】
理论来自于经验,是经验的升华和总结。中医的“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与辨证论治学说、方剂药物学”等医药科学理论,的确来自于长期的 医疗实践,是大量临床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因此,可以说“中医是理论的,也是经验的”,中医“具有鲜明的经验医学色彩”。其实,理论和经验是中医的两个方 面,作为一个有作为的医学工作者,不仅要“满腹经纶” ,而且也要有大量的临床经验,二者缺一不可,强调那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
【原文】
中医是经院的,也是民间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药院校教育蓬勃发展,众多的硕士、博士毕业于高等学府,专家学者、人才辈出,上得国际讲台,登得大雅之堂;高规格中医医疗机构、研究机构相继建立、新成果不断涌现,使中医学成为我国医学科学的重要学术体系。
中医又是民间的,它发端于民间、根植于民间,深深地烙着我国农耕文明的印记,是我国农业文明的产物。中医所应用的植物药、矿物药、动物药也主要来自天然和农业生产。中医诊疗、经验学习,口传心授;单方验方,特殊方法,简便实用,是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医学。
【评注】
中医应该从经院走向社会,更应该从民间走向社会。
【原文】
中医是整体的,也是局部的。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天人合一,注重宏观调控,主张明标本、认异同、辨逆从、知邪正、权轻重,从整体上平衡阴阳、调理身心、却病延年,改善生命质量。
中医更注重微观识病,更关切局部变化,疾病在多数情况下是发生和表现在人体某一局部的,中医诊疗无不先辨具体病变、具体部位、具体证候、具体舌象、具体 脉象,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治疗皆法有所指、药有所对,所针对的靶点、所解决的问题多从局部开始,疗效也往往首先体现在局部病变的好转,而这些局部疗效也 正是实现综合疗效的主要基础。
【评注】
任何整体都是由一个又一个局部组成的,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因此,局部和整体不是割裂的,而是统一的,我们不能在强调整体时而忽略局部,也不能专注于局部而不顾主体,应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原文】
中医是深奥的,也是浅显的。
中医典籍、辞章华美、义理深奥;阴阳五行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精气神理论等更是哲理深邃,语意抽象。
中医又是浅显的、通俗的。《药性赋》《汤头歌诀》等著作平朴浅显、通俗易懂,易读易记;中医诊法之“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等更是浅显直白,易学易用。中医学以精深的医理、诗化的语言,使深奥与浅显同在,典雅与通俗并行。
【评注】
中医里的“阴阳五行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精气神理论等” 的确是“哲理深邃,语意抽象”。然而中医的医药科学还是显像和功能的知识架构,例如经络理论是生理现象的归纳,还不清楚经络的生理结构。总体上看,中医在 科学方面,大部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中医学要达到“精深的医理”,就必须提升自己的科学知识架构,从知其然发展为其所以然。当然,就中医术来说, 它是非常精深的,然而我们说它精深,是它包含着精深的医学原理,可惜这些精深的原理并不为人知,一般情况下是用哲理来解释的,这就需要从哲理走向医理了。
【原文】
熟悉和把握中医学的核心特征,我们才会从总体上真正了解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缺陷和不足,也才能保留特色、强化优势、纠正缺陷、使中医学术不断发展并以崭新的面貌伫立于世界科技之林。
【评注】先生所言极是。
【原文】
厘清中医学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中医学诞生在中国,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和滋润,古代医学家为了更好地认识、归纳、阐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借用了大量的古代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学 说等,同时吸纳了儒、禅、道等传统文化的精华,这种借鉴和吸纳是为了更好地阐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是为中医防病治病的科学属性服务的,它们起的是工具和符 号的作用,是从属的和辅助的。
【评注】非常正确!
【王锡民说】:这段论述很精辟,是本文的亮点所在。
【原文】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哲学理论和中医文献研究者从纯哲学人文的视角去认识和阐释中医学,演绎出诸多使中医学脱离科学轨道的论点和学说,较为普遍的如“中医 绝不能附属于科学体系,传统文化才是中医之魂”;“中医不是斗病之学,而是和人之道、中医和于人,而病自治”;“中医是形而上之医道,而非形而下之医术” 等。这些言论和观点显然是把中医看空了,看玄了,虚化了,神化了。中医学的医学服务功能和防病治病技能从根本上被淡化和否定了,这种对中医学科学与人文主 辅关系的颠倒,使中医学与科学渐行渐远,这当然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评注】
这里的“和人之道”,其实是调理人的生理功能,人的生理功能正常了,疾病便会自然消除,即所谓“中医和于人,而病自治”。当然,这是一种预防和治疗疾病 的有效途径,不过并非所有疾病通过“和于人”都会消除的。例如,许多占位性病变,仅靠“和于人”是无济于事的。实际上,中医的温病用凉药,寒病用温药,就 包含了针对疾病的对抗治疗。看来,那种“中医不是斗病之学”的观点不免太片面了。至于“中医是形而上之医道,而非形而下之医术”更是离谱的很,实际上中医 不仅有关于医理、医道的论述,而且也实践于临床,中医用以临床的方法就是医术,尚若中医没有医术何以治病?
我们必须承认中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医是中国人创造的医学,显然属于中国人的文化。然而,如果说 “中医绝不能附属于科学体系,传统文化才是中医之魂”,这就不仅否认了中医的科学性,而且在学术上也否认了中医的医学属性。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9-16 10: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