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鸿声 发表于 2014-7-8 17:35
杨鹏举认为:"从中医界中彻底清除混迹中医界中的铁杆教、“纯中医”、文字医、道士、和尚、神汉、仙姑、江湖 ...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7-8 17:35
杨鹏举认为:"从中医界中彻底清除混迹中医界中的铁杆教、“纯中医”、文字医、道士、和尚、神汉、仙姑、江湖 ...
gl0101 发表于 2014-7-8 17:52
你是不是扎着杨教授把杨教授扎疼了?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8 18:07
清除“纯中医”,恰恰留下他这个假中医、。
gl0101 发表于 2014-7-8 18:21
啥叫“纯中医”啊?杨教授讲讲。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8 18:25
我的理解“不是混血儿”。
gl0101 发表于 2014-7-8 18:52
杨鹏举
谁给你规定这个时机恐怕不适合百度?
------------------------------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8 22:49
马与驴之後。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07:36
因为说话的时机和场合,所以你说的“混血儿”应该是有着极强的针对性的,所以我说这个场合、这个时机恐怕 ...
gl0101 发表于 2014-7-8 18:21
啥叫“纯中医”啊?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07:58
莫非只有人才存在“混血儿”?驴马之後难道不是其“儿”?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7-9 08:11
用中医思维解决中医问题,就是纯中医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08:26
啥叫“纯中医”啊?注意引号。不过我感觉跟你说话比跟杨教授说话痛快多了。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08:17
我问你啥叫“纯中医”,你回答“不是混血儿”。我问你你说的“混血儿”什么意思,你让我百度。我百度了问 ...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7-9 08:56
临床上遵循黄帝内经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就是纯中医。临床离开阴阳辨证就不是纯中医了。当然 ...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09:01
他说的话,你去问他,不要问我。
gl0101 发表于 2014-7-8 17:33
杨教授发现了什么情况?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17:37
发现什么,莫非你没有看见“彻底清除混迹中医界中的铁杆教、“纯中医”吗?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其彻底清 ...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18:38
现在需要讨论的问题是:1,罗鸿声要“彻底清除混迹中医界中的铁杆教、“纯中医”,是不是向中医进行猖狂的 ...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19:04
杨教授不要激动哈,在这个语言环境中,我觉得需要先澄清罗先生说的铁杆教、“纯中医”等什么意思。我再三 ...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19:10
我觉得吧,罗先生肯定是说到了你的痛处,不然你不会这么激动是吧?说出来吧,也好让大家知道他究竟是说到 ...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19:12
“彻底清除"那你认为在这个语言环境当中是否是政治?如果说你认为在这个语言环境中不是政治,请问那是中 ...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19:23
你不是说罗先生向中医猖狂进攻吗?你不是很懂得谁主张谁举证吗?所以你应该用充分的证据证明你的观点而不 ...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19:18
确实是对中医而言,说到痛处,看来你为他欢呼雀跃,请一一回答我在上一楼提出的 问题。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19:29
我问的是你:罗先生究竟是说到了你的什么痛处?杨教授不要拐弯哈。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19:27
一楼就是举证,27楼提出的问题需要你质证,请质证27楼提出的问题。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19:37
说到了我维护中医痛处。余云岫的弟子,怎么你不质证27楼呢?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19:49
你说罗先生向中医猖狂进攻是吧,那你就应该举证,你就应该先说说罗先生说的铁杆教、“纯中医”等什么意思 ...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19:57
你的痛处是不是就是罗先生说的“文字医”啊?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文字医”怎么 ...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19:57
余云岫的弟子,我已经告诉你举证的地方在1楼、27楼了,你那么执着追随余云岫的精神,怎么现在不敢质证了 ...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20:00
我是不是文字医?请举证、你的"间接临床"是什么医?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20:05
你不是“文字医”你激动个啥?!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20:03
我看你这个帖子就有“杂质”,不然你哪来的那么大的精神头啊是吧?这不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嘛,我看你挺为难 ...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20:05
你不是“文字医”你激动个啥?!
gl0101 发表于 2014-7-8 17:52
你是不是扎着杨教授把杨教授扎疼了?
杏园春 发表于 2014-7-9 20:38
人正不怕影子歪!
杨教授行得正、坐得端,间接临床先生何来此说?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21:10
惟恍惟惚先生睡醒了?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21:19
“间接临床”语出山西网,具体人吗,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的话,是 O1O,这个O读作“呕”,不要读作考试一分 ...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21:25
杨鹏举你是大学教授是吧?你既然也提到我说的“间接临床”了嘛,那我就要问问你了:我说的“间接临床”啥 ...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21:28
我已经说了,”大意“,因为毕竟不能全部记忆,如果你认为我说的有误,广东的陈先生可以作证。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21:32
原来你跟xychen是一个层次的啊,难怪,那你就自己意淫吧哈。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21:38
你要是认为我说错了,由李龙找出原话,不要怕,我说的话,既对你负责,也对我负责。其实“间接临床大夫” ...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21:45
找去吧,我在这里等着你哈。对了,“要是一个卖菜的买本中医书,是不是也是“间接临床大夫”?”这是你说 ...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21:53
记得当时还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卖菜的人在菜摊看中医的书,不一会儿,过来一个买菜的人,买菜的人冲着卖菜 ...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21:45
找去吧,我在这里等着你哈。对了,“要是一个卖菜的买本中医书,是不是也是“间接临床大夫”?”这是你说 ...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21:53
记得当时还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卖菜的人在菜摊看中医的书,不一会儿,过来一个买菜的人,买菜的人冲着卖菜 ...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21:59
你一个大学教授说话就跟那啥似的随随便便,自己一个人自编自导自演玩的挺好的哈?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22:00
只要你的间接临床就是看书含义,故事自然符合你间接临床的要求。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21:55
李龙不给我面子,你去找李龙吧。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22:12
看看吧,你又拉稀了。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22:08
你要是这样说的话,那我再润色一下:一个卖菜的人在菜摊看中医的书,不一会儿,过来一个买菜的人,买菜的 ...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22:15
你不拉稀,你去找李龙啊
杏园春 发表于 2014-7-9 12:35
罗鸿声把铁杆中医、纯中医混同在神汉、庸医之列,用心险恶!
杨教授的指正很有必要!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12:05
你不是“文字医”你激动个啥?!
杏园春 发表于 2014-7-9 12:35
罗鸿声把铁杆中医、纯中医混同在神汉、庸医之列,用心险恶!
杨教授的指正很有必要!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14:15
你不拉稀,你去找李龙啊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7-10 14:54
杏园春就是混迹于中医队伍中的江湖游医,也应该从中医队伍中清除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7-10 15:04
找李龙没用,李龙又不是医师,杨鹏举,你继续举吧!看你还能举吗?还能举多久?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7-10 14:57
杨教授太激动以致不举,所以先生看不到杨鹏举举了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10 07:20
我让他举证,他没有举证,你可以举证啊
gl0101 发表于 2014-7-9 13:59
你一个大学教授说话就跟那啥似的随随便便,自己一个人自编自导自演玩的挺好的哈?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10 07:19
看看他所举的病例是不是地道的中医案例,既然你要把杏园春确定为江湖游医,清代赵学敏。就是一个典型的铃 ...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7-10 15:33
杨鹏举你自己看看这个江湖游医的医案:
杏园春的抛砖引玉
田恬,女,1993年出生,家住解放公园路49号。201 ...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10 07:37
你说是就是?你说不是就不是?哪有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呢?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9 20:14
怎么,你去山西去陪李龙吗?看看李龙哪里是否需要你陪他,然后再决定吧。1楼、27楼你不质证,你的老师余 ...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7-10 15:39
请你举一举,评一评这个医案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10 07:51
既然你认为有错,你可以向管理申请真伪,有其找关专家审查,起码你是当事人,你不能参加,我在这里也不能 ...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7-10 16:05
论坛又不是法院,任何人的错误言论及其伪造的医案其他人都可以指出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10 08:11
虽然不是法院,但是,即使是“自行鉴定”,也需要双方当事人同意,退一步来讲,医学会的鉴定,你看看有没 ...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7-10 16:20
那你就要求论坛定一个相应的规定吧!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10 15:41
梁先生,怎么称呼李龙,李龙比我岁数小,如何才算礼貌?梁先生,打仗还是家乡兵啊,快招呼吧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7-10 15:31
杨教授自编自导自演玩的挺好玩的,他的台词:"养胎,使胎儿生下来。即催产。"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7-10 17:12
杨老师误会了。
杨老师毕竟是大学教授,应该是很宽容、很淡然的。即便是一位普通网友,对另一个论坛管理 ...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10 17:34
梁先生,你要说我是“误会”,恐怕你自己难以自圆其说,因为:1,罗鸿声在65楼叫李龙在先,我在67楼在后 ...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10 16:36
是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7-10 15:33
杨鹏举你自己看看这个江湖游医的医案:
杏园春的抛砖引玉
田恬,女,1993年出生,家住解放公园路49号。201 ...
回复 24# 杏园春 田恬,女,1993年出生,家住解放公园路49号。2010年冬天病感冒,头痛、发热恶风、口渴、咽痛、便秘,舌红苔厚黄腻,脉左数、右寸洪大搏指,诊断 为冬温。治以:薄荷(后下)4g 淡豆豉10g 葱白5茎 粳米一把 生甘草4g 一剂汗出热退、不恶风反恶热,余证未变,时已21:00左 右。以银花10g 连翘10g 桔梗3g 生甘草4g 白僵蚕10g 山豆根10g 两剂不间断续服。第二天早晨复诊,喉痛更剧、烦躁、汗出 (胸前尤多),余证未变。寻思良久,猛然醒悟,先前病重药轻!转方:薄荷(后下)2g 连翘10g 黄芩10g 炒栀子6g 生甘草6g 生大 黄(后下)10g 芒硝(烊化)6g 蜂蜜一匙冲 一剂(小口频服),大便解,诸症悉退。 从你对病人的治疗上就可看出你是一个半桶水,"头痛、发热恶风、口渴、咽痛、便秘,舌红苔厚黄腻,"你却解表,这是愚蠢.一剂汗出热退、不恶风反恶热,余证未变,又治以清热解毒利咽,但仍未抓住关键,还是愚钝,最后,用了 生大 黄(后下)10g 芒硝(烊化)6g,大便解,诸症悉退。虽然大便解,诸症悉退,但孩子已被你误治了.所以,杨金峰先生说你“哈哈,先生错啦,开始就是后方的病,开始就该用后方,而后方中的薄荷也用错了” 一开始孩子就表现为里热证,便秘,舌红苔厚黄腻,肠道微生态环境已紊乱,出现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你不是去清热通腑、护肠,却去解表,效果不好后,又盲目清热解毒利咽,最后,又用重剂生大 黄(后下)10g 芒硝(烊化)6g于一个7岁小孩,大便解,诸症悉退,虽能急下存阴,但孩子被你折腾成这样,你也脸说你是有建树的中医师,你的建树在哪里?本来这个病例一开始就应清热通腑、护肠护液,如果你懂得肠道微生态环境、肠屏障功能、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等知识的话,你就不会去解表了,可是你不懂,而且还不懂装懂,乱给病人治疗,对这类患儿,以中药灌肠治疗,效果显著,小孩既无痛苦,又无苦寒伤阴之弊,还能恢复肠道微生态环境和肠屏障功能,清除肠源性内毒素。像你这类半桶水,在论坛里有很多。 ![]() 你不仅不懂中医阴阳五行,连凉膈散之方义都没弄清! 本方所治之证,属上、中二焦积热所致。方中重用连翘清心肺,解热毒,是为主药;配黄芩清心胸郁热;山栀子泻三焦之火,引火下行;薄荷、竹叶外疏内清;用朴消、大黄荡涤胸膈积热,是借阳明为出路,以泻下而清澈其火热;又用白蜜、甘草,既能缓消、黄峻泻之力,又可调和脾胃。 用甘草、蜂蜜者,取其性缓而恋膈也。你却欲以中药灌肠治疗,如此如何恋膈,不恋膈又如何叫凉膈散? 自己不懂装懂反说别人不懂装懂是你的一贯伎俩! |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7-10 15:33
杨鹏举你自己看看这个江湖游医的医案:
杏园春的抛砖引玉
田恬,女,1993年出生,家住解放公园路49号。201 ...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7-10 15:33
杨鹏举你自己看看这个江湖游医的医案:
杏园春的抛砖引玉
田恬,女,1993年出生,家住解放公园路49号。201 ...
回复 53# 罗鸿声 罗公别把话说绝了。中医之士若都知自己是半桶水则中医就有希望了,怕就怕罗公代表的这类人,自以为一桶水。 医案 田恬 2010年冬天病感冒,头痛、发热恶风、口渴、咽痛、便秘,舌红苔厚黄腻,脉左数、右寸洪大搏指,诊断 为冬温。治以:薄荷(后下)4g 淡豆豉10g 葱白5茎 粳米一把 生甘草4g 一剂汗出热退、不恶风反恶热,余证未变,时已21:00左 右。以银花10g 连翘10g 桔梗3g 生甘草4g 白僵蚕10g 山豆根10g 两剂不间断续服。第二天早晨复诊,喉痛更剧、烦躁、汗出 (胸前尤多),余证未变。寻思良久,猛然醒悟,先前病重药轻!转方:薄荷(后下)2g 连翘10g 黄芩10g 炒栀子6g 生甘草6g 生大 黄(后下)10g 芒硝(烊化)6g 蜂蜜一匙冲 一剂(小口频服),大便解,诸症悉退。 你说:【杨金峰先生说“哈哈,先生错啦,开始就是后方的病,开始就该用后方,而后方中的薄荷也用错了”】杨的胡言乱语是你的圣经吗? 伤寒44条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 病案,【2010年冬天病感冒,头痛、发热恶风、口渴、咽痛、便秘,舌红苔厚黄腻,脉左数、右寸洪大搏指,】 伤寒35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此案【头痛、发热恶风、口渴、咽痛、】是太阳证吧,表证未解,凭什么要攻下?庸医杀人,果真是实。 杏园籿诊为【温】病,错吗?先前【病重药轻】,错吗?见【烦躁、汗出】之证而攻下,错吗?当然,若用麻杏石甘汤则为正治。 梁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阳明里热,不知太阳之证未除。说起病来,中医之理不够,胡拉西理来凑。什么【肠道微生态环境已紊乱,出现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你不是去清热通腑、护肠,】,真是丢死人了。 伤寒179条 “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邪自太阳传阳明,由寒变热。热伤胃津,脾无传之津,故便秘。你看看,你说的沾中医的边吗?这就是你的满桶水? |
杏园春 发表于 2014-7-12 03:38
罗鸿声 发表于 2012-3-21 04:32 AM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