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经络是生理学的概念[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7-7 12:04
标题: 经络是生理学的概念[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经络的本意是血管。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渐渐具有了新的内涵,不再是解剖的、形态结构的单位,而是成了生理的、功能结构的单位。是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或生理过程的集合。具体言,是血管、神经系统、结缔组织的部分功能的集合。所以,从解剖学上去寻找经络的“独立”存在,就成为了一条走不通的道路。经络的概念是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与内涵的,但十四经脉及其循环,在解剖学层面上讲,是不存在的,是主观构建的产物。
袁其伦先生提出了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提出了经络的外周物质基础是“血管及其交感性(内脏性)神经复合结构”。这是对中医经络学说的发扬,也同样是对现代生理学、现代医学理论的发展。
经络的物质基础,是血管及其交感性(内脏性)神经复合结构。经络、穴位的生理效应,是可以观察,可以重复验证的。比方针刺内关穴可以调节改善心脏及循环系统生理功能,针刺人中穴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针刺落枕穴可以缓解减轻颈部肌肉痉挛,这些都是可观察,可重复验证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7-7 12:06
经络的原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可否接受工具主义?
——赵洪钧
在所有中医疗法中,没有哪一种像中西医结合成果针刺麻醉那样曾经轰动世界,因而,在所有中医理论中,没有别的学说像经络学说这样引起全世界医学界较长时期的广泛关注。
经络学说最难得到当代解释的原因,不是它与西医理论不兼容,相反,倒是因为它在很多原则问题上与西医的循环、淋巴、神经理论——尤其是前二者,很相似却不相同。西医的循环、淋巴理论成熟很早,现有知识完全可以取代经络学说,从而更全面、准确、细致地解释运行气血的功能。然而,这样取代不足以解释针灸效应。加之,经络分布那么复杂、严密、整齐有序,而且内联脏腑外络肢节,似乎应该有未知的解剖生理基础。因此,现代经络研究曾经长时期寻找其它形态和生理依据。这方面的努力大多集中在神经系统上,即从中寻找能够满意解释针灸现象的形态或功能基础。结果是找不到形态学上的依据。功能方面,神经——内分泌——体液调节生理,只能不太准确地解释某些针灸现象。于是,古人用以支持针灸的经络学说至今未能证实或证伪。换言之,针灸原理研究,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突破。
需要指出,在某些特殊时代背景下,经络研究曾经出现伪科学的做法,一度严重干扰并误导有关研究。这是目前必须清除的污染。
此外,曾有过五花八门的假说,却没有一种能满意地解释针灸。
于是,传统的经络学说要暂时保留——尽管它也不能解释针灸。
何以如此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与这种学说相关的针灸疗效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特别是针灸走向世界之后,它的理论基础的真理性更有了临床疗效的保护。人们可以不相信理论,但多数人很难怀疑经得起重复的事实。即便可重复性不是很强,对与它相关的经络学说却是有力的支持。
总之,只要当代医学不能更好地解释并指导针灸实践,经络学说就会继续作为一种“工具”性的理论存在。
中外科学界有那么多聪明且勤勉的头脑,下力气研究过针灸问题,当代研究手段如此先进,至今没有满意的突破,所以,本讲涉及的是一个很难说清的问题。但是,笔者还是必需尽力讲一下此种学说的本意以及有关个人看法。
正式讨论前,说几句题外的话。
笔者不是针灸专家,更没有从事过针灸实验研究。但是,早在正式作医生之前,即已使用针灸治病,而且至今没有完全停止过。笔者学针灸是自学的,练习是从自身开始的,凡自己能够施针处,都自己反复扎过,也用心体会过针刺感传现象。在专业从事外科工作时,也在针刺麻醉下做过大手术。不过,真正用心思考有关理论问题,还是近二十年来的事。
一 经络的本意
经络指什么,本来是很清楚的。《内经》说:
“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脏》)
“夫经脉十二者,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灵枢?海论》)
“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灵枢?脉度》)”
可见,经络或经脉是人体中无所不至的、运送气血的隧道系统。
据现代医学所知,人体中无所不至而且呈网络分布的隧道只有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其中,运送气血的主要是循环系统。故可断言,经络或经脉的本意就是西医说的循环系统的血管。
经典中支持经脉或经络指血管的论述还很多。如:
《内经》把脉分为经脉、络脉和孙脉。说:
“经脉者,常不可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灵枢?经脉》)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脉度》)
气口指血管是无疑的,脉的逐步分枝也和血管完全相同。
《内经》更有动脉之说。
“动脉”在《灵枢》中约17见,《素问》中约9见。
《灵枢?本腧》所述确且无疑的动脉有:肘动脉(肱动脉下端)、胫后动脉、腋动脉等。《内经》其它各篇提到的还有耳前动脉、颞动脉、足背动脉、腹主动脉、股动脉等,不一一注明出处。总之,凡可以触及的表浅动脉和深部动脉,古人都知道。
民国初年,统一医学名词时,把英文的artery译为“动脉”,就是根据中医概念的准确意译。
至于静脉,中医无此术语,《内经》只说过有些脉是不动的。如“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素问?病能论篇》)。不过,按阴阳原理,有动脉就有静脉。故静脉之说充实了经脉或经络学说。
比如,西医说的“大隐静脉”就是对中医的补充。
《内经》原文是: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灵枢?经脉》)
古人云:大隐隐朝市。即大隐是不隐的。无所隐,故称大隐。
《内经》还多次明确说经络是如环无端的,即血液在脉内是循环的。如:
“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类似说法在《灵枢》共8处。《素问》中2处。
《内经》还比较明确地说过气血运行的动力来源于心脏跳动。如:
“心主脉”(《灵枢?九针论》)
“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
“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五藏生成篇》)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脉宗气”——脉运行的主要动力,显然指可以看到的心尖搏动。
气血怎样在脉中运行呢?
《素问?调经论》说:“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
由上述引文可知,所谓经络,只能是西医所说的循环系统,特别是其中的血管。
然而,至今有人认为,经络的本意是独立于循环之外的东西。甚至否认脉的本意就是血管。那么,请看《素问?刺禁论篇》怎么说。
“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澑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瘖。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郗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刺脊间中髓,为伛。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刺膝髌出液,为跛。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刺踹肠内陷为肿。刺眶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今敢断言,经文中没有一个字是虚言。而且不知道是经过多少人反复实践才总结出来的。
文中有好几个地方提到中脉出血致死或仆脱色(休克也),其中两处是股动脉或髂内动脉。
凡是大动脉出血都可以致死,故文中还有。但第一句所指,不是动脉,而是静脉——大隐静脉。为什么刺中大静脉也会致死呢?一是古人用的针很粗钝(没有不锈钢不可能造出现在的毫针)。二是出血后不知道如何止血。有西医知识是不会死的。三是古人针刺放血时要刺中脉再“开其空”,(《素问?刺虐论》)于是,血就更难止了。
显然,引文中提到的“脉”,就是血管。经脉就是大血管,络脉是小血管。“脉”既包括动脉,也包括静脉。故经络的本意就是指大小血管。
从文字学角度看脉字,它的繁体字是“脈”。字形即指肉体中运送液体的、分枝很多的渠道。这样的渠道最明显的是血管,故古今字典中,脉的第一义就是血管。如果参看繁体脈字的两个异体,一个是由派字的右旁加血字构成,另一个由血字加永字构成,则脉指血管毫无疑问。
不过,笔者还是觉得有必要就“经络”一词略作探讨。
查今本《素问》,“经脉”出现约33次,“经络”只出现约26次。今本《灵枢》,“经脉”共出现约52次,“经络”出现约31次。(按:出现次数,是从“中药网-医药典籍-中医”《素问》、《灵枢》全文,通过微机自动计数的。)
据此可知,经络一词应该相当晚出,它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此前更多用“经脉”一词。
经脉怎么变成了经络呢?
这是由于后来《内经》将“脉”分作三级。经脉是主干,主干分为支络,支络再分为孙络,见上文。
现有早于《内经》的医学文献,是著名的出土文物马王堆医书。其中的两种灸经,还只有脉的概念,而且只有十一脉。故此说发展的轨迹是,从“脉”到“经脉”、“络脉”再到“经络”。《内经》总提时,仍多称“经脉”,分述时,称经脉、络脉。
总之,“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这一简称很容易使人忘记它是定语,是形容词,它限定的东西是“脉”,也就是血管。
因此,经络学说这一术语不准确,它是迁就汉语习惯的说法。按其本意,经络学应改称“脉学”。
然而,早在《内经》成书之前,中医就有诊法上的脉学,即切脉之学,而且被普遍接受。现存最早的诊脉专书名为《脉经》,再想把经络学改成脉学就不大可能了。
可否使用更早的术语,改称“经脉学”呢?也不好,因为经脉后来特指血管主干。于是,只好迁就至今惯用的术语,把指导针灸的学说称作经络学说。
不过要再强调一遍: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脉就是血管,经脉指大血管,络脉指小血管。无论从今《内经》叙述时的实指来看,还是从文字学看,脉就是那时医学家看到的血管,而且古人确切知道血液是在经络中运行的。
关于经络的本义就是血管的上述考证非常严密,相信大多数读者不会再有异议。
或问:如此说来,不是可以拿西医所谓循环、淋巴和神经系统来充实并改造经络学说吗?
回答是:经络的本意是血管,按西医理论,单靠血管或循环系统还不能完成运行气血功能。故最好说,所谓经络就是循环和淋巴系统。循环和淋巴系统正常运行,自然需要神经(和内分泌)调控,但神经不是管道,加之,循环系统的独立性相当强——离体心脏可以自主跳动相当长的时间,故经络的本意不包括神经系统。
《内经》关于神经的内容,集中在《灵枢?经筋》。
古人至少知道某些外周神经的主干。《灵枢?经筋》应该是基于神经、肌腱、骨联接形成的体系。该篇明确记载了尺神经。其他叙述包括那些神经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该篇所述的经筋病与《灵枢?经脉》的经脉病基本不同是肯定的。前者主要叙述运动系统疾病,特别是肢体运动障碍;后者主要叙述脏腑病。
奇怪的是,古人没有说经筋上有穴位。当代中医实际上把《灵枢?经筋》所述的整个内容都淘汰了。人们对这一事实似乎熟视无睹,否定、淘汰都无所谓。如果要否定《灵枢?经脉》就会有人激烈反对。其实,针灸实践大多不能在经典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如众多的阿是穴和经外奇穴与经络无干即是。其它方面见下文。
二 经络学说的意义
笔者认为,经络学说主要不是为满足针灸实践的理论需要,也不是针灸实践发现的经验事实积累的结果。它主要是为了说明人体怎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即人体各器官、部分之间通过什么互相联系、互通信息、交流物质。这是经络学说的意义所在。
人们经常强调中医学的整体观。其实,没有经络学说,中医学的人体只是很模糊的整体。
《素问?灵兰秘典论》拿人体比附当时的封建国家,说心为君主,其余器官受君主统帅。这种比附不能解决脏腑之间通过什么信息和物质通道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五行学说把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附在五脏上,五脏之间互相作用,就是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若问:五脏之间通过什么联系通道实现生克乘侮呢?问题仍没有解决。
不相邻的物体之间要发生作用,信息和物质通道至少须有其一,否则只是无中介的遥控或遥距离作用。当代科学至今对无中介的遥距离作用——万有引力持保留态度。
所以,只有经络学说成熟后,中医学才有了科学意义上的整体观。这一学说对中医学是至关重要的。其意义较哈维发现血液循环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此,经络学说的要点可以表述如下:
1.经脉及其络脉、孙脉,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无所不至。
2.气血在脉中运行,营养全身。
3.脉循环无端,气血在其中循环运行。
4.医生可以通过切脉了解气血运行状态(《内经》已明确可以通过气口,但也有遍诊法)判断疾病所在及其性质,并通过调整异常状态治疗疾病。
哈维提出的血液循环还不完全具备上述要点。
单就这四点而论,和成熟的西医血液循环学说基本上没有矛盾。所以,要坚持经络是循环和淋巴系统之外的未知实体,就必须将上述要点都否定。那样就等于否定了经络学说。
只是中医没有说明气血循环是以心脏为中心的(尽管有“心主身之血脉”之说,见《素问?痿论》),而且这种循环有离心和回心两种脉(尽管中医有动脉之说),回心者带回氧气或养料,也带回废气和废料;离心者则向器官、组织供应氧气、养料,同时在有关器官排出废气和废料。
经络学说缺什么不要紧。问题是它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详情与循环理论大相径庭。加之循环理论不足以解释多数针灸效应,必须对针灸原理给以其它解释。
不难看出,上述要点中基本上不包括神经生理。我们可以承认暗含有部分神经生理。如上所说,《内经》还有经筋理论。此外,对气是否都在脉中运行,古人不很肯定。说还有行于脉外(似乎伴随脉运行)的比较神秘的(卫)气。这在古人算是很慎重的猜测。这不要紧,凡古典理论所无的内容,都可以补充进去,正因为它没有,才不会排斥。
三 经络学说的形成
如上所说,经络的本意就是血管。运行气血的经络只能是西医所说的循环和淋巴系统。为什么会形成与血管、淋巴实际分布差异很大的经络系统呢?
简言之,经络学说是在相当有限的解剖知识基础上,主要靠阴阳、五行、天人相应思想推演出来的体系。其中,天人相应思想的影响尤其明显。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由于,构造理论时,中国古代的哲学自然观,如阴阳、五行以及和这两种观念密切相关的天人相应思想起到激发、同化和吸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哲学自然观迁就经验知识,而是按照哲学自然观的模式增加经验知识中没有的东西。
故可断言,这样的体系不可能得到解剖生理证实。
读者切莫以为,指出哲学思想的作用是对古代贤哲的亵渎。任何时代的科学家都不可能不受哲学思想、特别是在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就形成理论体系而言,哲学思想从来都是积极主动的。没有哲学思想——亦即没有对世界的一般信条,就没有理论。我们说哲学思想有负面作用,是指其排它性并且常常要求研究对象迁就它。一般自然观总是一种思维定势,而且会渗入人们的价值观。至于说哲学思想常常要求经验知识迁就它,至今仍是普遍现象。问题是,一旦有足够的经验知识否定旧学说时,是否有勇气解构它。
何以见得经络系统是天人相应的体系呢?
古人并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灵枢?经别》说:
“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
《灵枢?阴阳系日月》说: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
上述引文应是十二经脉说定型之后的说法。由这两段话就能明白,十二经脉说不过是为了与十二月相应。
此外,还有别的天人相应经脉论述。
比如,《素问?阴阳别论篇》如下说: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此话也应该出于十二经完成之后。“十二月应十二经”是清楚的。与四时相应的“四经”是什么呢?大约是冲任督带。
《灵枢?五十营》还有28脉说。
为什么要28脉呢?因为要应天周28宿。即该篇所谓“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其算法大约是手足十二为二十四,再加冲任督带。其余的脉,就不管了。
此说还见于《灵枢?卫气行》。这两篇都有大段文字讲人气运行如何与太阳运行相应,不再引。
穴位、孙络、溪谷的数目也是天人相应的。
《素问?气穴论篇》说:“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本知其所,愿卒闻之。……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孙络之脉……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脉,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这样推论来的穴位等数目,也不可能得到解剖生理证实。
还有类似说法,不再举。
更有甚者,为了与天六地五相应,早期经络学说只有十一脉。那时不但没有手厥阴脉,手少阴脉也没有穴位。
《灵枢?邪客》说:“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少阴独无腧者不病乎?”
于是,经文不得不做些自相矛盾的解释。
总之,经络的本意虽然是血管,最后形成的经络分布体系却是出自天人相应的推理。
显然,主要用天人相应思想认识或解释人体构造和生理,已经不能被当代人接受。人体构造和生理,与不包括生命的天地之间有极大的距离。阴阳、四时、五行、六气、十二月、365日等规律,远远不足以填充天人之间的空白。人体基本上不是这样与天地同构(即天人相应)的。即不能说天有四时,人有四经;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六气,人有六府;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经;天有365日,人有365个穴位等推论是正确的。
或问:如此说来,至今公认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大多是为了满足天人相应而想象或主观安排的吗?
答案是:据以上所述,除非认为经络与循环和淋巴无关——即经络不运行气血,而且确实是现在根本没有认识到的天人相应构造,只能说多数经络是为了满足天人相应而想象或主观安排的。
试看所谓十二经脉、督脉、任脉、带脉等没有一条与动静脉走行相符。
至于《难经》第一难说:“十二经皆有动脉”更是错误的。按照现代循环、淋巴解剖生理,不可能如此。遍查内难更不能证明十二经皆有动脉。
笔者以为,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证明人体有传统的经络分布体系。
也许,经络学说天人相应的局限性还不宜全盘否定。
但是,就我们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当代哲学思想来看,应该及时的对它进行扬弃。否则便没有新理论出现,科学再无法进步。
关于《内经》时代的经络学说的发展演变过程,笔者在旧著《内经时代》(198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刊)第十二节中曾有较多讨论,结论大体如上。因为篇幅很长,不再引用。有兴趣的读者,请参看旧作。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7-7 12:07
四 经络学说导致的谬误和矛盾
如上所说,经络的本意是血管,为满足天人相应需要,形成的经络体系却远离了实际血管系统。迁就哲理导致经络循行远离血管分布也是谬误,但只是理论问题。真的刺破血管放血就不仅是理论问题了。
1.谬误的放血疗法
当代中医也知道,所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大多不是较大的血管所在。现代针灸都要避开大血管,但不要认为古人也这样看。古人不但认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都是运行气血的,而且常常有意刺破大血管放血。于是出现严重谬误。
为什么要刺破大血管放血呢?
这要从古人如何看针刺治病说起。
关于针刺何以能治病,《内经》论述很多。简单说来,就是“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灵枢?九针十二原》)
怎样使经脉气血通调呢?
《内经》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灵枢?九针十二原》)
“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灵枢?通天》)
总之,不出补泻二端。
针刺如何补泻呢?
《灵枢?小针解》说:“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著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读者由上文,大概还不明白实际上如何补泻。
如何补,见下文,先说如何泻。
简言之,《内经》时代的针刺泻法主要是不同程度的放血。
《内经》时代的刺法,的确常用放血法。放血量常常很大,不细读《内经》的人大约不知道。举三段经文如下:
“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洪钧按:即大隐静脉。此处横字不作横竖讲,而是跨越的意思)以止之。……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中有寒,取三里。癃,取之阴蹻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男子如蛊,女子如怚,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饮食,先取涌泉见血,视跗上盛者,尽见血也。”(《灵枢?热病》)
“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洪钧按:即大隐静脉)出血。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疟脉满大急,刺背输,用中针傍五胠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诸疟而脉不见,剩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郗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郗中出血。先手臂病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痠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胻痠痛甚,按之不可,名曰附髓病,以鑱针针绝骨出血,立已。”(《素问?刺虐论》)
“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大阴。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后取足太阴。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一本有动脉),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灵枢?厥病》)
由引文可知,古人针刺治疗实证,就是通过放血而“通其经脉,调其血气”。
读者以为上述放血疗法能够治愈有关疾病吗? 为什么现代中医不再使用此种疗法呢?
须知,用古代针具刺破大隐静脉、腘动脉、股动脉甚至舌下动脉都可能造成出血不止。
笔者以为,无论何种疾病,大量放血都是危险的。
道理很简单,因为“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大量放血,放的不是邪气,而是人体最宝贵的正气。
以疟疾而言,即便实证,用放血法治疗也毫无道理。“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达到恶寒的程度(洪钧按:必然因为放血量很大),更是危险的。同理,“热病……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也是严重的谬误。
这种疗法早已废除。废除大量放血法,大约在隋代。《外台秘要》的作者王涛据《内经》说:“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灵枢?玉版》)很可能是目睹过大量放血,导致死亡。上文标题一中引用的《素问?刺禁论》,也指出针刺中脉很容易出现危急情况,甚至死亡。
《内经》还多次提到热病五十九刺,处处要见血,总放血量不一定很大,理论上也是错误的。
顺便提及,西医也曾经常用放血疗法。直至1950年左右,治疗高血压和脑意外等,还偶尔使用。放血量也相当大——可达500ML以上。现在看来,也是错误的。
或问:针刺放血都是错误的吗?
答案是:刺破大血管大量放血,肯定是错误的。挑刺或浅刺皮肤见血对某些疾病可能有效,故至今还偶尔浅刺十宣和挑刺风池、风府等少量放血。民间还有其它挑刺法,与刮痧原理大约相同。只是,这样的疗法既不讲经络,也不讲穴位,不能用经络学说解释。至于局部严重充血或有瘀血、死血而放血,如中医治疗扁桃体炎点刺放血有效,却不必用经络学说解释。
2.难以理解的出邪气和得气
古人认为,针刺也可以放出无形的邪气。
《灵枢?官针》说:“脉浅者勿刺(按:据此可知,当时有人认识到不可刺破表浅的大血管),按绝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耳。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
《灵枢?终始》说:“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
这是讲针刺时分三步。第一步“刺绝皮,以出阳邪”——靠迎来的血气;第二步“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出阴邪;第三步,“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
有针刺经验的人都知道,刺入肌肉之前,一般不会“得气”。然而,古人认为,针刺得气,所得是谷气。
针刺得气显然不是谷气。得气之前何以能“独出邪气”也难以说清。
3.说不清的补法
针刺怎样补呢?
就是得气之后再“追”一下——捻转刺激的同时再稍微深刺一点。
古人认为,这样就是补充了谷气。
显然,现代人不会同意此说。
总之,不引进神经——内分泌——体液调节理论,不能解释针刺治病原理。
4.非血管循行处的穴位是什么?
不刺中血管放血而得气,刺中的是什么呢?
笔者恰好翻到一张2002年1月26日的《中国医药报》。其中第7版上有一篇文章:用针灸探索人体传导密码——记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主任王文远。其中提及几例神奇的疗效是否完全可信且不论,王氏发现的某些穴位和所谓“平衡针灸学”则与传统理论完全不同。
其中说:“他终于惊奇地发现,肩周炎最敏感的穴位不是在传统的中医经络穴位上,而是在西医解剖学的神经干上。……王文远认为,受中枢神经的支配,机体内部有其自然的平衡机制,发生疾病则是平衡的破坏。通过针灸刺激传递给大脑一种生物信息,由它指挥人体自身传导密码,调动能量修复平衡系统,促进机体康复,这就是平衡针灸学。”
这又是关于针刺机理的一种新假说。王氏的看法虽然很空洞,却与传统理论完全不同。不过,如果他的疗效确实像报导说的那样好,就可以肯定,最便于解释其疗效的是神经理论。
实际上,近几十年来发明的很多刺法与传统经络理论没有关系。如耳针、头针所刺部位,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毫不相干。这两个地方也没有较大的血管分布。
5.经络学说在外感病治疗方面失败
以伤寒为例,《伤寒论》以六经辨证。六经与经脉有些瓜葛。伤寒病在太阳且有针足阳明,使病不传的经文。实际上,没有医家这样做,至少当代中医不这样做。显然是因为曾经有很多人这样做过,而没有效果。不仅如此,《伤寒论》中还提及其它针灸法,大都被仲景否定,后世也很少应用。比如,足阳明属于胃是无疑的,可是,承气证显然不能用针灸阳明经的穴位来治疗。
温病按卫气营血辨证,按说可以使用针刺放血或补气治疗。但是,温病学家几乎无人使用针灸疗法。
读者或许认为,这是实践过少的缘故。其实不然,《内经》中,治外感就以针刺为主。
那时有很多刺法,现在几乎都淘汰了,说明疗效不好。
6.穴位主治不能体现所在经脉的特异性
由于每一经主要联系一个藏府,按说治藏府内伤病,最便于经络学说指导。即藏府病只能或者最好是循经取穴。实际上,常常不是这样。
我们常常背诵的歌诀是:肚腹三里求,腰背委中留,酸痛取阿是,面口合谷收。这一歌诀是很实用的。倘问:肚腹里面有那么多脏腑,为什么只有三里穴最重要呢?经络学说显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7.刺激穴位的方法与疗效没有特异相关性
按传统说法,最早是用石头刺激的。后来用过铜针、银针,现在最多用不锈钢针。更有激光针、电针、磁针、超声针、穴位注射疗法。似乎机械、声、光、热、电、磁、化学刺激都可以取得同样的疗效。可见,疗效与刺激的性质没有关系。不过,凡做过针刺的人都知道,电刺激的针感最强。所以,应该认为,多数刺激最终都要转化为电刺激,而且主要通过神经系统起作用。
针灸书和有经验的医生还知道,疗效最好的穴位不在神经线附近,就在四肢远端——即膝肘以远。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些地方神经敏感。
至于针刺治疗昏迷和惊厥,就是刺激可引起剧烈疼痛的地方,与经络学说没有什么关系。
总之,传统经络学说,非但不足以解释针灸效应,还曾经导致严重错误的刺法。
五 可否接受工具主义?
所谓工具主义,就是理论上的实用主义。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不必管,利用它能达到实用目的或解释某些现象即可。但是,所谓理论,正是人类特有因而最可贵的理性思维的结果。工具主义至少是对理性思维的蔑视。实际上,与客观实际相距很远的理论,不可能有满意的实用价值,也不可能满意地解释客观对象。据笔者所知,近现代科学理论中,只有电子从负极向正极运动与电流从正极向负极流动,是实际与理论恰好相反,但理论上仍按电流运动方向讲。这一事例,不能算工具主义。因为实际上知道电子如何运动,在普通电路中两说的结果也完全等价。在离子回旋加速器中,则只能按离子实际运动方向设计。
对经络学说这样重要而且复杂的理论,不能满足于工具主义。况且,如上文所说,传统的经络理论,也不能解释针灸效应。
如何认识或评价现代经络或针灸原理研究,见下附“关于现代经络研究的理性思考”。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7-7 12:08
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在循经感传中的实质作用和机理认识
笔者按:现将本人原创并曾发表于《中国针灸》杂志网络版的下文转载于此。有关经络实质及属性的讨论多矣。但在科学性(生理病理学)、全面性和深刻性等方面,下文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了。此文也是笔者的“经络实质主要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观点的实际应用和佐证。这样说也许有些网友并不服气,因此在敬请理解笔者发表在本网站的前五篇论文的一贯观点之后,可就相关问题作深入的探讨。
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在循经感传中的实质作用和机理认识
----从蔡虹、朱兵的《骨骼肌链与循经感传》一文说起
袁其伦(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摘 要] 在寻找经络实质的过程中,许多研究者着重于骨骼肌及其属性来探讨循经感传现象,多年来却事倍功半。笔者从经络所表现的古老特征着眼,又从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着手,比较系统地认识了这种复合结构在循经感传中的实质作用,也从皮层内脏生理学的角度比较深入地解释了其中的机理和原因。本文结合循经感传现象所表现的十二种特性及相关问题一一阐述之,对许多经络研究主攻方向的正确性提出质疑。
[主题词] 经络实质、循经感传;血管、交感性神经;皮层内脏生理学
在《中国针灸》杂志网络版2003年第1期上,蔡虹和朱兵发表了《骨骼肌链与循经感传》一文[1]。对于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笔者在此不作评论,只是对他们所代表的研究方向表示疑虑。这是因为近些年来对骨骼肌及其躯体性神经的大量研究[2,3]已经表明:第一,骨骼肌及其躯体性神经支配的高级属性与经络的低级属性存在着根本而对立的矛盾;第二,从骨骼肌及其躯体性神经支配的角度来研究循经感传特性是事倍功半、困难重重;第三,对骨骼肌及其属性的研究严重地脱离临床实际,对实践并未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由于理论研究未能跟上时代的进步,致使近些年来经络研究及针灸临床逐渐步入低谷。
三十多年来,笔者坚持了与主流观点不同的另一种观点和思路,即以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为研究经络的物质基础,并在1986年北京召开的“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了“血管及其神经学说”[4]。由此从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的已知功能和未知功能入手,深入地认识了循经感传现象的方方面面[5]。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已对几乎遍及全国十多万人的循经感传现象作了调查和观测,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根据笔者编著的现代针灸学[6]的归纳和总结,已将循经感传现象的特性归纳为如下12种:即循经性、变异性、可感性、可显性、慢速性、双向性、效应性、趋病性、可激性、可阻性、稳定性、重复性等。下面,笔者就各种特性的机理探讨和科学认识,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分析,以期促进循经感传现象和经络实质的深入研究。?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1 可激性、可显性、可感性
循经感传现象之所以被发现和应用,多半有赖于这种现象的可激发特性、可显现特性和可感觉特性。在研究和临床中,以针刺、艾灸、电针、划痕、叩击、化学药物等作刺激物,都可诱发出这类现象。例如以电针机的小圆形铅板电极置于经脉的井穴上,连续给予每秒数次的低频电脉冲刺激(电量酌情掌握),则就可能容易激发出循经感传现象。此时被试者也可能有循经感传现象的感受;甚至在某些人身上还可能观察到循经出汗现象或循经血管神经反应等。在人为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中,研究者用乙酰胆碱可使皮肤血管扩张而出现循经红线,又可用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而出现白线。
对于其中机理,躯体性神经观点以非特异性影响来认识,显得十分勉强;以骨骼肌的兴奋和传导来解释,更是说不通。如果以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的观点,则是顺理成章的。大家知道,外周血管的交感性神经属于内脏性(植物性)神经系统,在一般情况下,它的传入冲动都不被大脑皮层(意识)所感知。例如心脏的搏动和胃肠的蠕动皆是如此。皮层内脏生理学认为这是大脑皮层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性,即平时将内脏性神经冲动置于感觉阈值之下,而优先接受较为迫切的躯体性神经的冲动[7]。但如果以连续的低频电脉冲或以重复的提插捻转针刺为刺激条件,那么将激活存在于皮肤及深层血管上的,以及血管周围组织中的交感性神经的感觉末稍,并形成兴奋冲动向中枢传导。如果这种冲动仅仅是提高了脊髓相应节段的兴奋性,那么这些区域会出现反射性的神经活动或敏感现象。其中当与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密切相关。前例的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都是作用于血管神经的药物,因而易于激发循经红线或白线。又如相应的立毛肌收缩、汗腺分泌以及血管神经支配区域的内脏器官反应等等,也都是可能的。这是在一个生理系统内的特异性反射,因此易于实现,特别是内脏性神经敏感者更易发生。这为临床那些循经皮肤病如皮炎、扁平苔藓、色素痣等所证实。
在一般情况下,内脏性传入冲动都不进入主观意识,但却每时每刻都在把内环境信息传向中枢乃至皮层。可以说这是隐性循经感传的生理学基础,如果内脏器官的冲动强烈到可以到达皮层意识领域,那么也可能产生内脏性感觉,如心较痛和胃的膨胀感等等。又如用热的生理盐水作静脉注射,也可以形成沿静脉径路出现一条热的感觉线。再如前述在井穴用电针诱发的循经感传现象,可理解为低频电脉冲激活了该处的交感性神经,并强烈到进入到了皮层意识的结果。这就是显性循经感传的机理所在。研究还表明,可感觉的循经感传有流水感、蠕动感、热感、凉感、蚁走感等等,也都具有内脏性感觉那种不明确的、暧昧的原始觉性质。因此,从皮层内脏生理学的角度来阐述循经感传现象是完全可行的。
2 循经性、变异性
尽管循经感传现象中的具体循行路线在学术界颇多异议,但其中所谓的超节段性问题大都是认同的。许多研究者从躯体体节段、躯体性神经节段和骨骼肌节节段等方面来认识,未能有满意的答案。从循经感传现象分析可知,经络的径线大都与干线血管的纵轴方向是基本一致的,这种简单的认识未必没有道理。笔者认为其中与血管的交感性神经的主干分布也是基本一致的。通过比较低级的轴突反射,就可形成沿血管纵轴方向的红线或热感等循经感传现象,也可“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灵枢》)。(若从交感性神经的特性和节段性来研究循经感传现象是很必要的。生理解剖学告知,头颈部和上肢(主要是外侧面)的血管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主要是在胸2~胸9的上几个脊髓节段有重合,在相同节段内发生反射活动,甚或再一致向脑中枢投射,也是非常合理的。这就解释了古代论述及现代研究都证实了的循经感传可沿三阳经上头面的现象,尽管表面看来它们是超节段的。这种血管神经节不同于其它节段,其未知的规律性倒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循经性还可从心理学方面来认识。虽然循经感传是客观存在的,但作为一种感觉现象,仍然有心理因素在参与。例如经常应用的“注意”(“意守”),可提高感传区域那些本来就不够清晰的交感性传入冲动的皮层敏感性;“联想”或“语言诱导”可以帮助那些不够连贯的感传线实现循经的由此及彼;“经验”更可以先入为主地加强循经感传中的感觉和传导的体验。如此等等,在气功的“大周天”“小周天”中,通过长期练功或意守所实现的循经感传,就存在着明显的心理机制。在这些情况下,皮层因进化具有的融合、精炼功能使外周的所有节段性都不够明显了,所以此时再谈论经络的超节段性就很自然了。
当然,不遵循古典经络路线的感传也是大量客观存在的,这就是循经感传现象中的变异性。骨骼肌及其躯体性神经论者未能更多论及。如果从“血管及其神经学说”的角度,则比较好理解。例如,外周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在解剖方面的变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感传出现者因神经敏感程度和体会的差异也会对循行路线颇有影响;特别是在感传中出现的趋病性特征更使其循行路线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目前已研制出了一些以交感性神经电生理学为基础的探测仪或诊断仪,可以早期发现疾病,就是在经络循经性和变异性方面的临床应用。
3 效应性、趋病性
我国古代医家所总结的“经、穴——脏腑相关”现象和理论,已经被大量的现代研究所证实。通过循经感传实现某些靶器官或组织的效应在临床上也是比较容易办到的,并且可以产生良好的疗效。许多表面看来或者按照躯体性神经理解的穴位与脏器相距甚远,但按照“血管及其神经学说”的认识,它们的神经节段实际上是相同或者相近的。例如“心胸内关谋”中心脏与内关穴之间,二者的交感性传入神经在胸2~胸9的下几个节段有重合,针灸内关所产生的良性传入冲动,可以特异地调整心脏的病理状态[8]。在针灸刺激达到某种程度时,交感性传入冲动也可能到达皮层意识领域,与此同时脑中枢参与的复杂调节反应也启动了。如是,显性循经感传现象的效应作用也就发生。当然,临床最常见的却是隐性感传的效应性,可以说每一次针灸穴位都有这种现象在发生。
在效应性中,还有一种趋病现象。临床医生常以“气至病所”为指标应用循经感传现象的这种趋病特性。其中机理可理解为循经感传在皮层所形成的良性灶,与患病器官或组织所形成的劣性灶之间的相互诱导。如果两者的神经节段在实际上相同或相近,则趋病现象很容易发生;不同神经节段者,也可通过良性灶的扩散及总合达到与劣性灶的接通。因此临床趋病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医者“当引某许”(华佗语)以达到治疗的需要。这是有治疗经验的医生常能办到的。
4 慢速性、双向性、可阻性
许多研究者已经证明感传速度明显低于各类神经的传导速度,即前者以厘米计,后者以米计。其实,循经感传作为一种感觉现象,不能与神经传导速度相提并论。笔者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认为,这是在一定外因的激发下,交感性传入神经末梢对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理化因素感知的意识反映。例如生理学已经明确:人体静息时血流的速度在主动脉弓内约为18~22厘米/秒,毛细血管内约为0.3~0.7毫米/秒,干线血管内平均约为10~20厘米/秒。这些速度与感传速度不谋而合,并且在感传时还出现流动感、热感或凉感,也都极大地支持了上述论点。研究者们还注意到加温可加大流速,也能加速感传;降温可减缓流速,也能减慢感传,它们二者的规律也是相同的。进一步说,人们主观意识能感知到机体内环境的流速问题(典型者如对“小周天”、“大周天”流注的感知),甚至能“返观内景隧道”(李时珍语),则是经络学说对生理科学的又一大贡献。
研究指出,循经感传中的双向性包括回传、或以某点为中心的背向传导、甚至多向传导等现象。笔者认为其中与下列因素相关:交感性传入神经末梢对动脉或静脉的血流方向的不同感知;对淋巴液或组织液多向流动的感知,在按压后还可改变方向;对激发轴突反射后相应血管舒张及回复(收缩)过程的感知;还有大脑皮层感传优势灶的双向扩散或多向扩散以及它们的消退过程,也是双向性的重要原因。
循经感传现象的可阻性调查表明,除了机体有疤痕或病变等内在因素外,许多外在因素如普鲁卡因阻滞、压力棒、冰袋、甚至局部注射和毛刷都可阻断感传。笔者认为麻醉药可使交感性传入神经丧失感受功能;压力可阻滞相应区域体液的流动;冷冻不仅使相应区域体液流速减慢,也使感觉末梢感受功能降低;注射使局部增压而影响感受原先的体液的流动;触觉属躯体性感觉范畴,它在皮层优先于内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因此毛刷也可以阻断感传的传导过程。
5 稳定性、重复性
循经感传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是这种现象的最根本特性,也是所有研究的基础。世界范围内的各种人体调查表明循经感传现象是客观和长期存在的。笔者认为其中从交感性神经的进化过程及其特点来认识更具有说服力。骨骼肌及其躯体性神经论者也尚少涉及此范畴。
在环节动物如蚯蚓,开始具有了由若干神经节组成的链状神经系。由此形成了初步的中枢分析,并在保持内外环境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体内现存的交感神经干(链)就是这一进化的痕迹。与此同时,血和血管也在环节动物才开始构成为一个闭锁性的循环系统。所以,就充任经络物质基础的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的雏形来说,在进化上定在环节动物水平是有相当道理的。这也就是说,如果要追溯经络的古老特征,应该从环节动物的血管和神经的进化特征中去寻找。
例如与进化较晚的躯体性神经系统相比,交感性神经的外周分布稀疏,但又相对集中于血管和淋巴管的纵轴方向;交感性传入通过交感神经链的集纳作用而使其节段性不够明显;在脊髓内可有一定“自主性”的反射存在,但向上主要通过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也主要到达比较古旧的边缘系统。这些固有的分布特点决定了循经感传现象的生物稳定性和实验研究的可重复性。
进一步分析还可知,交感性神经的感受器要求比较适宜的刺激,否则容易形成痛觉;另外还有感觉阈值较高,分辨率差,感觉性质暧昧等原始感觉的特点。特别是皮层内脏生理学认为,进化较晚的新皮层为了适应和对付外界复杂的变化,总是以抑制状态对抗着内脏性(包括交感性)传入冲动的种种投射[7]。由此,不仅可以很好地理解循经感传中的诸多现象,而且皮层抑制的发展还形成了针灸针麻术中良好疗效的基础。关于后一问题,读者可参阅笔者最近在网上发表的“经络科学本质与针灸诊疗规律及原理”一文[9]。
6小结
循经感传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我国大量而深入的研究。但多年来基本上是骨骼肌及其躯体性神经探讨的一花独放,致使问题未能得到突破性的解决。百花齐放才是春。笔者认为从循经感传的角度来研究经络实质不是不可以的,但应具有中国特色和具有创新性。本文以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充任经络的主要特质基础为出发点,比较系统而全面地阐释了循经感传现象的种种属性、机理和原因,应该说是科学而合理的。这对于当前经络实质研究举步为艰的状况来说,不啻是吹进了一股春风。笔者三十多年来身体力行,在归纳和创立的现代针灸学中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和应用已有了整套的见解和理论,敬请参阅专著和论文的相关部分。
参考文献
1 蔡虹,朱兵.骨骼肌链与循经感传,中国针灸(网络版),2003年第1期
2 韩秀珍,朱兵.脉·经脉·经络——细筋·系·神经,中国针灸,2002;22(11):779
3 中国针灸学会经络专业委员会.“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转题验收.中国针灸,2002;22(4)
4 袁其伦.经络概念剖析和与血管及其神经的关系,中国针灸(网络版),2003年第3期
5 袁其伦.现代针灸学概论.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
6 袁其伦.现代针灸学的理论与临床.香港:华杰国际出版有限公司,1997
7 K·M·贝柯夫(姚承禹等译).大脑皮质与内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4;151~158
8 袁其伦.现代针灸学临床实用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9 袁其伦.经络科学本质与针灸诊疗规律及原理,中国针灸(网络版),2003年第2期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7-7 14:59
笔者按:现将本人原创并曾发表于《中国针灸》杂志网络版的下文转载于此。有关经络实质及属性的讨论多矣。但在科学性(生理病理学)、全面性和深刻性等方面,下文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了。此文也是笔者的“经络实质主要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观点的实际应用和佐证。这样说也许有些网友并不服气,因此在敬请理解笔者发表在本网站的前五篇论文的一贯观点之后,可就相关问题作深入的探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袁先生的观点与我的观点大致相同。
但拙文比袁先生发表的早近十几年。《经络本质探索1》重点谈神经,《经络本质探索2》重点谈神经与血管的关系。关于皮肤交感神经与血管的关系,我院刘里远先生最早做的实验,并于十几年前有一系列论文发表。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4-7-8 11:45
袁先生的观点与我的观点大致相同。
但拙文比袁先生发表的早近十几年。《经络本质探索1》重点谈神经,《经络本质探索2》重点谈神经与血管的关系。关于皮肤交感神经与血管的关系,我院刘里远先生最早做的实验,并于十几年前有一系列论文发表。
——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了,大家殊途而同归。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7-8 13: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5-30 12:43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5-30 04:46 编辑
一、经络的本意是血管,见赵洪钧先生的《经络的本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二、经络的本意是血管,并不是说,经络的今义仍然是血管。经络的概念,同脏象的概念一样,源于解剖,超越了解剖,已经演变为功能的,生理的概念,是一系列相关相近生理功能或过程的集合: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重在功能,而不是形态结构。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脏腑器官,当是血管循环与神经系统的功能;行血,濡养脏腑组织,当是血管循环系统的功能;行气,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当是神经系统的功能。
必须强调的是,从经络感传现象研究出发,经络所牵涉到的神经系统,似不以躯体性神经系统功能为主,而是与血管的内脏交感性神经功能为主。详情可参阅袁其伦先生的《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在循经感传中的实质作用和机理认识》。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5-30 12:44
经络的本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mp;extra=page%3D10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5-30 12:44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七: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在循经感传中的实质作用和机理认识(上)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17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5-30 12:44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七: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在循经感传中的实质作用和机理认识(下)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18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5-31 01:43
经络的确是生理学的概念。因为运行气血就是经络的最基本特征。但是也不是说经络没有实质结构,任何生理现象都会有它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5-31 06:43
经络是有物质基础的,包括血管,神经,及部分结缔组织。但不存在一条独立的管型结构,十二经脉及其循环交接,在解剖学上是不存在的。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5-31 08:54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16-5-31 08:56 编辑
经络穴位用大体解剖是不能发现的,只有用显微解剖才行。大体上只能用生理方法观测。这就是经络很难解谜的缘由。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6-6-1 17:04
赞成。古人用眼观、手触、脑思能明了的经络结构及其功能,现代人反而认识不了,这是技术的进步还是后退了呢?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6-1 19:51
经络是“源于结构,高于结构”的一种内在关系。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6-1 22:39
从体表和解剖发现了血管。从针刺中针感的传导,发现了一个传导系统。联想到早前发现的血管,主观地把血管和传导系统联系起来,构建了一个经络系统。
这应该是形成经络学说的大致过程。
穴位是点,先点后线。这个点和点之间建立联系,应该是两个途径,一是针感的传导,一是治疗中的配合。针刺治疗上相互配合,能提高疗效的各个点连成一线,就形成了一条经络。经络形成过程,是从少到多、从直到曲、从单条到全部联系的。这个过程,说明经络系统,是在针刺治病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构建的。
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与方剂理论的形成过程相同。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4 06:41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6-6-3 22:45 编辑
铁道部办公室里,大屏幕上的全国铁路运行图,是不是客观事实?!火车按照这个图运行,不能胡乱开!你敢说否定,废除这个图?!没有这个图,全国铁路瘫痪!等于没有铁路网!!这就是十四经脉,经络!我不知道你们否定它,废除他,究竟为什么?!!
我们修铁路,乘坐火车,经过无数山川河流,这是实际,这是解剖学;全国铁路运行图是理论,是抽象,把与运行无关的山川河流“抽象”掉了,坐在北京铁道部,看着这一张图,就能够运筹帷幄全国的铁里运行,没有这个图,试试!!!
作战参谋拿着地图,他不可能把作战沙盘带在身上!更不能背着阵地指挥战斗!地图就是经络。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4 11:10
铁道部办公室里,大屏幕上的全国铁路运行图,是不是客观事实?!火车按照这个图运行,不能胡乱开!你敢说否定,废除这个图?!没有这个图,全国铁路瘫痪!等于没有铁路网!!这就是十四经脉,经络!
——铁路有铁路的实体存在。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4 11:16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6-4 03:58 编辑
神经有神经的解剖标本,血管有血管的解剖标本。如果认为十四经脉是独立于血管、神经外的解剖学上的存在,可以拿出经脉的解剖标本来证明其在解剖学层面的存在,靠嘴说是不行的。
[attach]10998[/attach][attach]10999[/attach]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4 11:17
个人理解,十四经脉线路图,只是一种虚拟的理论模型,如同古人所做的星象运行图。古人的星象运行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天体星球的运行规律(现象层面),并且可以据此一定程度上预测其运行的轨迹。但从根本上讲,这种虚拟的理论模型是不完善的,并不能充分的反映出天体星球的客观运行规律及内在运动本质。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4 11:38
经络有实体结构基础,是血管,神经,及部分结缔组织。但十四经脉没有实体——“独立的、管道的结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4 16:00
但十四经脉没有实体——“独立的、管道的结构”
===========================================
回复:
先生把经络按照西医的标准,理解为:【实体——“独立的、管道的结构”】。则是错误的!如同主疏泄的肝,也是没有实体的东东一样!
总想着在西医的解剖学里找到所谓的脏腑经络的“本质”,这是中西医结合学派的死穴!是不可能实现的!是一条错误的路线。认为中医是现象,解剖学才是本质!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4 16:25
经络的本意是血管。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渐渐具有了新的内涵,不再是解剖的、形态结构的单位,而是成了生理的、功能结构的单位。是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或生理过程的集合。具体言,是血管、神经系统、结缔组织的部分功能的集合。所以,从解剖学上去寻找经络的“独立”存在,就成为了一条走不通的道路。经络的概念是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与内涵的,但十四经脉及其循环,在解剖学层面上讲,是不存在的,是主观构建的产物。
===============================================
回复:
先生这一段话前后矛盾!!
1 按照中医理论,十四经脉与经络是一个东东,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先生把经络与十四经脉完全分开,一个是主观构建的!一个是具有神经血管的实体!你理解的经络与十四经脉是不是中医理论中的经络???
2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的含义是什么?
3 【(经络)是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或生理过程的集合。具体言,是血管、神经系统、结缔组织的部分功能的集合。所以,从解剖学上去寻找经络的“独立”存在,就成为了一条走不通的道路】。【经络的物质基础,是血管及其交感性(内脏性)神经复合结构。】是相互矛盾的!既然解剖学上走不通的道路,为什么又有神经血管的解剖学结构呢???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4 16:42
经络是有物质基础的,包括血管,神经,及部分结缔组织。但不存在一条独立的管型结构,十二经脉及其循环交接,在解剖学上是不存在的。
=============================================
回复:
中医理论中的心肝脾肺肾,在解剖学上存在不存在?主神明的心,主疏泄的肝,主运化的脾,主气的肺,主精的肾,其解剖学本质是什么???
当你们看中医的时候,总是离不开西医学,解剖学的有色眼镜,哈哈镜,你们看得到,理解的中医理论,都是变形了的,扭曲了的中医。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4 16:51
经络是有物质基础的,包括血管,神经,及部分结缔组织。但不存在一条独立的管型结构,十二经脉及其循环交接,在解剖学上是不存在的。
=============================================
回复:
先生把经络理解为 【一条独立的管型结构,十二经脉及其循环交接】,是先生对于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做出的“错误理解”!是先生戴着西医循环系统解剖学的哈哈镜看到的经络!而不是中医理论中的经络!!!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4 17:19
先生把经络按照西医的标准,理解为:【实体——“独立的、管道的结构”】。则是错误的!如同主疏泄的肝,也是没有实体的东东一样!
总想着在西医的解剖学里找到所谓的脏腑经络的“本质”,这是中西医结合学派的死穴!是不可能实现的!是一条错误的路线。认为中医是现象,解剖学才是本质!
先生把经络理解为 【一条独立的管型结构,十二经脉及其循环交接】,是先生对于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做出的“错误理解”!是先生戴着西医循环系统解剖学的哈哈镜看到的经络!而不是中医理论中的经络!!!
——看不懂李先生的评论。
个人是“否定经络是一条独立的管型的结构”,不是”把经络理解为一条独立的管型的结构”。是否定在解剖学里寻找脏腑经络的本质,不是“总想着在西医的解剖学里找到所谓的脏腑经络的本质”。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4 17:20
3 【(经络)是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或生理过程的集合。具体言,是血管、神经系统、结缔组织的部分功能的集合。所以,从解剖学上去寻找经络的“独立”存在,就成为了一条走不通的道路】。【经络的物质基础,是血管及其交感性(内脏性)神经复合结构。】是相互矛盾的!既然解剖学上走不通的道路,为什么又有神经血管的解剖学结构呢???
——经络有实体结构基础,是血管,神经,及部分结缔组织。但十四经脉没有实体——“独立的、管道的结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4 17:22
先生这一段话前后矛盾!!
1 按照中医理论,十四经脉与经络是一个东东,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先生把经络与十四经脉完全分开,一个是主观构建的!一个是具有神经血管的实体!你理解的经络与十四经脉是不是中医理论中的经络???
——这就是哲学中的扬弃。承认经络现象的存在,如循经感传现象,针灸的生理效应与治病作用,这些都是客观存在。但不认可中医反映解释经络现象所构建的十四经脉理论模型,这一模型是主观构建的产物。在人体中不存在着独立于血管(淋巴管)、神经之外的脉管系统与循环过程。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4 17:30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6-4 09:41 编辑
先生这一段话前后矛盾!!
1 按照中医理论,十四经脉与经络是一个东东,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
——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
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现象出发,来研究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从而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的矛盾。
毛泽东哲学观点撷萃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379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4 21:48
经脉和络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共同组成。
经络是有物质基础的,包括血管,神经,及部分结缔组织。=======================================
这两段话是不是矛盾的!?不符合逻辑! 十四经脉是经络的主体,是有物质基础的,包括血管,神经,……!在解剖学上存在不存在???
【但不存在一条独立的管型结构,十二经脉及其循环交接,在解剖学上是不存在的。】没有人说经络是【管型结构】,循环交接……无从说起!中医理论从来没有这么说过!与中医风马牛不相及,先生提他干什么??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4 21:56
先生连经络与十四经脉的关系都没有搞清楚,毛泽东的话顶什么用!!
十四经脉是经络的主体,毛泽东不知道,那是应该的!你根据解剖学把经络与十四经脉分开来,就是错误的!不应该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4 22:04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概念,不是西医生理学中的概念!!!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4 22:12
经脉和络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共同组成。
经络是有物质基础的,包括血管,神经,及部分结缔组织。=======================================
这两段话是不是矛盾的!?不符合逻辑! 十四经脉是经络的主体,是有物质基础的,包括血管,神经,……!在解剖学上存在不存在???
【但不存在一条独立的管型结构,十二经脉及其循环交接,在解剖学上是不存在的。】没有人说经络是【管型结构】,循环交接……无从说起!中医理论从来没有这么说过!与中医风马牛不相及,先生提他干什么??
一一这么说李先生也认为"十四经脉的物质基础是血管,神经…"了?不存在"一条独立的管型结构"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5 06:15
首先,把先生对于经络的认识搞清楚,我再回答问题。经络与十二经脉是不是一个东东??二者是什么关系??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5 06:42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6-4 23:28 编辑
一一经络的本意是血管。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渐渐具有了新的内涵,不再是解剖的、形态结构的单位,而是成了生理的、功能结构的单位。是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或生理过程的集合。具体言,是血管、神经系统、结缔组织的部分功能的集合。所以,从解剖学上去寻找经络的“独立”存在,就成为了一条走不通的道路。经络的概念是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与内涵的,但十四经脉及其循环,在解剖学层面上讲,是不存在的,是主观构建的产物。
一一我认为这个问题在首帖里即已完全表明我个人的观点。
一一我只是表明个人对经络的一些认识,并不强行要求别人也保持我的观点,谢谢。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6-5 07:53
拜读了陈总的话,感到说的很实在。谢谢分享!
关于经络的讨论,近来可谓热火朝天了,但是各持己见,很难互相说服。陈总坦陈自己的观点,虽然是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但是其认真客观的态度和认识,确实感人。中医传统的知识,久经考验,虽然有些内容不能为现代科技所验证,但也不能轻易否定。陈总的客观慎重的治学态度,值得学习。赞一个!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6-6-5 08:00
“十四经脉及其循环,在解剖学层面上讲,是不存在的,是主观构建的产物”。千先生,这话你真的敢说赞成吗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6-6-5 08:02
近四十余年来,我国医学界对“经络”学说开展了广泛的讨论,核心问题仍然是承认古代医家在《内经》中“留下了明确的经络循行的路线图”,并依此从不同的角度寻找“经络”宴体结构。其实,在今本《内经》中,“经络”这一联合词组仅出现42处,它又可分作含动词义、误字衍文及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三种情况。而脉、经脉、络脉词组等则在《内经》中出现多达千计。因此,怎样理解《内经》中的“经脉”和“经络”词组的问题,便十分严肃地摆在我们面前。(转自网络)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6-6-5 08:04
我国的经脉学说.从早期的《足臂》、《阴阳》到《灵枢•经脉》。都是经脉理论专著,它们的经脉条数不一、分支由简到繁、起止各异以及与五脏相配、经(精)气流向等问题,反映了经脉理论初创与发展过程,这是许多学者在探讨中所公认的。《足臂》、《阴阳》、《经脉》都是讲解经脉主病的,都强调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规律。根据三部“经脉”中各条经脉循行的情况分析,某一经脉循行的提出,是有解剖知识作基础的。《足臂》、《阴阳》中某一经脉循行,可能依可见的静脉路线作简要记述,到《经脉》时,出现了“伏行分肉之间”这样明确的解剖学术语,便是解剖所见经脉循行的结果。以手阳明之“入齿中”为例,便可见一斑。此外,在“仓公诊籍”中“龋齿,灸左大阳明脉”,与上述三部经脉内容基本一致。(来自网络)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6-5 08:04
谢谢123先生赏评。我赞赏陈总的治学态度,并没有说完全赞同他的意见。请先生详查。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6-6-5 08:05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6-5 08:11
谢谢先生赐评。中医认为人体是由脏腑组织和四肢百骸组成的,而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靠什么来把人的各部分组织器官联系在一起,并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呢?这就是靠经络。经络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但是经络到底是什么呢?现代解剖学里没有这一组织存在,那么它到底是神经?还是血管?还是淋巴?还是人眼看不到的神秘系统呢?还是縂而合之呢?这个还有待研究和证实。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5 08:53
四肢除了运动功能之外,还有一种西医迄今为止还没有认识到的一种功能,即刺激特定的点,能够调节特异性的内脏功能。
经络,就是迄今为止,西医以及西方科学还没有认识到的一种功能!是功能而不是物质结构!针刺足三里治疗肚子痛,针刺合谷治疗牙疼,……,西方科学,西医根本不知道这回事,不承认这个事实,认为没有科学根据!不承认这个功能的存在,有必要研究根本不存在的功能的物质基础,物质结构吗!!
穴位是什么?西医,西方科学不知道穴位究竟是一种功能还是一种物质结构?穴位是一种什么功能?还是好几种功能的复合体?
经络的解剖学结构没有研究清楚,穴位的解剖学结构,显微镜下的结构,甚至于刺激穴位时的生物化学变化都研究的清清楚楚了,但是,穴位的功能究竟是什么??没有结论,甚至于没有人去认真追究!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6-5 09:23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西医不研究足三里与其他穴位诸如:承泣、四白、上巨虚、下巨虚……之间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所以,运用西医解剖学方法研究经络,研究胃经,纯系无稽之谈。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6-6-12 16:44
中国古人发现并运用经络治病时,别国还没有出现“生理”一词吧?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13 15:36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6-13 10:49 编辑
古人身上有没有"生理"活动与"生理"现象呢?
这个已不是学术观点的分歧,这个是属于阅读理解范围内的问题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6-13 22:34
从解剖学上去寻找经络的“独立”存在,就成为了一条走不通的道路。经络的概念是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与内涵的,但十四经脉及其循环,在解剖学层面上讲,是不存在的,是主观构建的产物
------------------------------
我想把这段话重新整理一下,这样说您看行不行:
经络,是古人在所发现的针感传导的客观事实基础上,进行推测、验证以后所构建的一个传导系统。并试图由此来解释人体脏腑和各部位之间的联系。其生理基础涉及神经系统、血液、淋巴循环系统,但因为构建的途径与上述系统不同,所以不是解剖学上的独立系统。
表达的可能不准确不完整,请大家发表高见。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6-22 08:29
见《中国针灸》今年第六期(最新一期)有解释。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6-22 17:44
问个问题:穴位是解剖学概念还是生理学概念?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22 20:18
问个问题:穴位是解剖学概念还是生理学概念?
——这个问题很有意义。
个人认为,每个穴位有着特定的解剖学坐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针刺,可以艾灸,从这个角度言,似可以称为解剖学概念;
但每个穴位在组织解剖学层面,“并未发现任何有意义的特殊的经络物质或穴位结构,在经络线/带下或穴位中,仍然还是那些常见的皮肤、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结缔组织、骨组织等“,不同穴位的差异,不是体现在其解剖学层面的差异,而是体现于其所产生的生理效应与功能的不同,从这个角度言,似亦可以称穴位为一种生理学概念。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22 20:21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6-22 12:25 编辑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十:穴位实质及与脏腑相关的新认识和新应用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71
穴位实质及与脏腑相关的新认识和新应用
袁其伦(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摘 要] 本文将经络的科学本质应用于穴位实质和穴段的分析及针灸实践中。不仅使穴位实质得到了科学的揭示和合理的分类,而且使古代的“经穴-脏腑相关”理论也得到了科学的阐释。穴段概念和科学选穴,为现代针灸学创造了复合取穴法,可进一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主题词] 穴位,穴位实质;经穴-脏腑相关,穴段;血管,交感性神经;应用
学术界在关于穴位和经络的认识起源中,有的说先发现穴位后连接成经络,有的说先发现经络后归结出穴位……如此争论,至今难以统一。究其根源,终归于经络和穴位的实质问题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合理而统一的认识。为此,笔者在阐释“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完全可以充任经络的主要物质基础”[1]的前提下,又进一步来揭示穴位的实质。分述如下。
2穴位实质问题
穴位在针灸疗法中被视为重要的感应点和刺激点,并被认为其中有较为集中或较为敏感的穴位物质基础。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对穴位实质作了大量工作,许多研究已比较深入,动用了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等高科技手段,然而结论却是并未发现任何有意义的特殊的经络物质或穴位结构。这就是说,在经络线(带)下或穴位中,仍然还是那些常见的皮肤、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结缔组织、骨组织等。其中,潘朝宠在1981年归纳了众多研究资料后这样总结道:“以神经和脉管(包括管壁的神经装置)的综合性结构,作为穴位的形态学基础,似乎属于多数作者的倾向,也是比较合乎客观实际的。”[2]
笔者结合古典针灸学以部位和功能的分类特点,即将穴位分为井、荥、输、原、经、合、络、郄、俞、募、交会穴等的合理性方面,又以穴位研究中的已知结构为出发点,从中省悟出了穴位实质的科学分类。这就是在比较流行的躯体性神经观点的基础上,独到地提出了血管及其交感性(植物性)神经作为穴位的实质结构,并采用了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全面分类。具体地说,笔者根据穴位研究中的解剖生理的成果,将穴位实质分为皮神经穴、混合神经穴、血管神经穴、淋巴管(结)神经穴、压敏穴、痛敏穴、一般穴(无突出结构者)。对于这种新分类,笔者在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已多有应用[3~5]。
值得说明的是,这种分类中的每一个穴位都应是复合结构的(穴位的复合性),或穴性都不是单一的,这也符合目前大多数研究者的观点。例如最简单的穴位结构都有二种以上的结构,现代针灸学也就作二种以上的穴位分类,或以其主要的结构或功能命名为某一类穴位。以常用的合谷穴为例,解剖资料已证明该处有比较丰富的横纹肌(第一骨间背侧肌和内收拇肌),主要分布有桡神经,以及该神经的末梢所形成的肌梭及环层小体。另外也有皮肤的神经皮支、桡动脉的手背穿支,以及前臂背侧淋巴管等分布。由此,现代针灸学将合谷穴归为皮神经穴、血管神经穴、混合神经穴、淋巴管神经穴、压敏穴,可谓多能穴。按照这些复合结构及其功能来理解合谷穴的多种针灸效应,则是比较容易的了。这种新分类对科学理解穴位中的多种结构所导致的多种功能大有裨益,所以已被收入到了《针灸新知识辞典》[6]之中。
下面,本文对每一类穴位再分别作具体介绍,从中也可以体会到一种崭新的取穴法——穴位实质取穴法。
2 穴位实质新分类
2.1 皮神经穴
根据现代针灸学的定义,皮神经穴是分布着皮神经及其末梢的穴位。由于几乎全部经穴都分布在体表及其深层,所以全部经穴都可视为皮神经穴。按照定义,阿是穴和针灸治疗时选定的那些体表部位也可当作皮神经穴。当然,体表的某些部位即是被称作穴位,那么该处就应该是皮神经及其末梢较为集中或较为敏感的部位。众所周知,穴位作为一种感应点,内部疾病常通过相应的皮神经可以使相应的穴位产生感觉,如阑尾炎就可使在下肢的阑尾穴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又就针灸效应而言,刺激所有经穴都可以实现以皮神经(其中应包含有交感性神经纤维)及其末梢为主要感受器的传入效应,并且可在中枢实现一般的反射性调节或特殊的神经-体液反映。临床所用皮肤针(梅花针、七星针等)、皮内针、三棱针,以及火罐、艾灸、毫针等都直接地刺激到皮神经及其末梢,因而产生了相应的效应。在临床上比较典型的皮神经穴有百会、膻中、列缺、犊鼻等。医家也常用四肢关节及脊柱两侧的皮肤作重点刺激以治疗相应疾病,例如网球肘、膝关节炎及多汗症等。
2.2 血管神经穴
血管神经穴的定义是穴位内有明显的干线血管或小血管及其相应的交感性神经。由于干线血管和小血管在许多情况下是看得见或摸得着的(如大隐静脉、桡动脉等),因此这种穴位是比较好确定的,如人迎、三阴交、太渊等。可以说这是古代医家定穴定经的重要出发点(“十二经皆有动脉”)。血管神经穴被针灸刺激后,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必将产生一定的调节效应。基于笔者对经络本质的科学认识,血管对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重要调节作用,交感性神经感觉末梢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以及交感神经的反应性调节,从而共同通过神经-体液反应参与全身性调节效应的实现。例如治疗高血压时针灸人迎穴所产生的交感抑制性调节,或治疗下肢淋巴管炎时针灸三阴交穴所产生的防御性调节等。另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某些特定的刺激因素下,血管神经穴有利于产生循经感传现象和气至病所现象。
2.3 淋巴管(结)神经穴
现代解剖学将淋巴管和血管都归为脉管系统,且均属交感神经系统所支配,所以现代针灸学认为淋巴管神经穴在本质上应与血管神经穴基本相同,也是经络实质表现之一。临床常用的淋巴管(结)神经穴有耳门(耳前淋巴管)、翳风(耳后淋巴结)、合谷(手背淋巴管丛)、内关(骨间前淋巴管)、足三里(胫前淋巴管)、三阴交(小腿内侧淋巴管)等。在针灸刺激下,淋巴管(结)及其交感性神经末梢被刺激,可以有效地促进体内防御反应的产生,这在上述穴位所产生的免疫抗炎效应中可以反映出其实质作用。针灸临床上曾经多被应用的“零号疗法”以刺激淋巴结为重点,也说明了这一分类的必要性。
2.4 混合神经穴
现代针灸学定义的混合神经穴是分布有明显的神经干或束支的穴位。由于这些神经可以是躯体性和交感性神经混合的,也可以是传入和传出神经混合的,因此,统称为混合神经穴。这类穴位分布很广,在临床上比较典型的混合神经穴有曲池(桡神经)、承扶(坐骨神经)、阳陵泉(腓总神经)等。在临床上还有许多常用的混合神经穴位,如下关(下颌神经)、外关(前臂骨间神经)、昆仑(腓肠神经)等。混合神经穴在针灸中常有良好的感传效应和调节效应。这是由于混合神经中的粗纤维(Ⅰ、Ⅱ类)不仅数量多,而且在抑制主要感受伤害性刺激的细纤维(Ⅲ、Ⅳ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混合神经穴多应用于促进机体产生交感抑制性反应及镇痛等方面。例如深刺承扶穴,常常产生沿坐骨神经分布范围的触电感或放射感,由此通过外周和中枢机制后对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腿痛等有良好疗效。又例如在针刺麻醉中,也多选择有或傍神经干的穴位施行之。
2.5 压敏穴
现代针灸学按生理学的概念,把那些有丰富的压力感受器或牵张感受器分布的穴位称为压敏穴。典型的压敏穴有合谷、风池、曲池、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承山及许多背俞穴等。例如合谷穴内就分布了大量的产生针感的感受器,其中包括肌梭、环层小体和腱器官。针刺时它们三者分别感受肌肉的长度、张力和压力,并产生兴奋,然后经Ⅰ类和Ⅱ类粗纤维传向中枢。按照目前公认的机理,这类粗纤维的兴奋在中枢如脊髓和大脑皮层等处,可以产生交感抑制反应和增加内啡肽等递质,从而对抗Ⅲ类和Ⅳ类细纤维的兴奋,因此,产生镇痛及交感抑制性反应等效应。特别是压敏穴的针感好、痛觉小,即使在较大刺激量时或连续刺激时,也不易产生痛觉,甚至还会出现更好的功效,所以这类穴位在针灸疗法和针刺麻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针刺曲池以降压或退热,针灸内关穴治疗冠心病,电针风池和足三里施行针刺麻醉术等。
2.6 痛敏穴
现代针灸学把那些对痛觉敏感的内有较多细纤维(Ⅲ类、Ⅳ类)感觉末梢的穴位归为痛敏穴。它们在针灸刺激时容易发生疼痛,如水沟(人中)、少商、十宣、涌泉等穴位。这些穴位在受到较强刺激后,细的神经末梢(应包含有躯体性和交感性的两种纤维)兴奋将易于激活神经中枢,特别是激活反应性较大的交感-肾上腺防御系统。因此痛敏穴多用于急救复苏中,如针刺水沟穴或涌泉穴救治昏迷;也多用于提高防御免疫能力,如三棱针点刺少商治疗扁桃体炎等。
2.7 一般穴
所谓一般穴,乃是指那些无突出结构者,或在针灸中无特殊功能表现的一类穴位。因此,这类穴位多用在配穴或局部取穴方面。常用的一般穴有犊鼻(外膝眼)、内膝眼、天井、肩髃等。严格说来,它们肯定有皮神经分布,但在临床治疗中却并非主要是刺激皮神经起作用(不然就归入皮神经穴了),而是应用毫针等刺激这些穴位的深部组织。至于深部组织中究竟是结缔组织、韧带,血管、神经末梢、肌纤维或骨膜等,谁在起主要的作用?这就要视某一一般穴内的组织结构,和针灸刺激作用到哪一种组织结构而定了。如果能够确定某一一般穴内起主要作用的结构,那么它就可归入上述特定穴位。在临床实践中,有时一般穴也可作主穴。例如在治疗膝关节痛时,针刺或艾灸内膝眼和外膝眼也很有疗效。
3 经穴-脏腑相关问题
《灵枢》明确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因此一般认为,经穴-脏腑相关是古代经络学说的核心所在,也是古代针灸疗法的理论依据。目前人们按照流行的躯体性神经观点用非特异性联系和非特异性节段来解释这个问题,实在是过于勉强了。笔者在1986年于北京召开的“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经络本质的主要结构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的观点,极大地推动了经穴-脏腑相关问题的揭示。正如前面论述的那样,不仅归纳了穴位实质的新分类,而且也为阐释经穴-脏腑相关问题奠定了解剖结构基础。
进一步说,穴位 (甚至可以包括非穴位) 内所存在的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就是外周躯干四肢与内脏器官进行特异性联系的现实基础。从解剖生理学中可知,躯干四肢和内脏器官都是由一套血管系统直接联系的,更何况支配躯肢血管的交感性神经与调节内脏器官的交感性神经都同属于一个交感神经系统,它们在一个功能系统内的特异性联系,为体表穴位与内脏器官的相互影响奠定了特异性基础,为应用经络穴位实现独到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物质基础。
现代针灸学认为,在针灸的刺激下,穴位可以产生针感,尽管其内部的诸多结构也可产生兴奋传向中枢,但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中的交感性神经感觉末梢的兴奋,不仅在实现循经感传效应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而且在实现“经穴-脏腑相关”调节效应中起到了特异性作用。不言而喻,也许导致针感更为明显的躯体性神经以其生理属性可以影响循经感传,并且在“经穴-脏腑相关”的调节效应中起着非特异作用。这就说明了不同的穴位或不同的穴位实质在经穴-脏腑相关作用中的差异性。这些观点和分析,已经在学术界引起了反响[7]。
4 穴段归纳
4.1 穴段概念
从古籍论述中可知,尽管经脉循行是纵向的,但从“背俞”“募穴”以及“气街”理论可知,经络学说还包括了横向联系的某些节段关系。通过笔者的深入探讨,发现以交感性神经的节段性来认识其中的奥秘,特别是穴位与脏器之间交感性神经的特异性联系及其节段联系的规律,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就是现代针灸学提出的穴段概念。
笔者将穴段定义为:即有节段较为一致的外周血管的交感性神经支配的穴位面。也可以这样理解:在穴段内的任何一点,原则上都可以有节段较为一致的交感性神经支配,因此也都可能有相似的治疗作用。例如针灸治疗支气管炎,一般是取肺俞(背部)、膻中(胸部)、天突(胸部)、尺泽(上肢部)、孔最(上肢部)等穴。按照现代针灸学的穴段理论,它们都是支气管和肺的相关穴,即它们的交感性神经节段大致都在脊髓的胸2~胸5节段。也就是说,刺激上述穴位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以在这些局部节段内通过中枢的聚合和相互作用,以特异性反射影响支气管的交感神经活动,从而导致后者的解痉及排痰等良好疗效。
4.2 穴段的规律
根据穴段概念和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在发生学方面的深刻理由[3],现代针灸学目前将全身分成了15个穴段应用于临床。笔者还同时总结出了以交感性神经节段为物质基础的四条分布规律:
一是头面穴段(T1-T3-T4)和颈肩穴段(T1-T5),与上肢后侧穴段(以T2-T9 的上几个节段为主)和手穴段(T2-T9)有基本相同的交感性神经节段支配。例如“头面合谷收”。
二是胸穴段(T1-T5)、上背穴段(T1-T5)、上腹穴段(T6-T9)、下背穴段(T6-T12),与手穴段(T2-T9)和上肢前侧穴段(以T2-T9 的下几个节段为主)分别有基本相同的交感性神经节段支配。例如“心胸内关谋”。
三是下背穴段(T6-T12)和中腹穴段(T10-T12),与下肢外侧穴段(以T10-L3的上几个节段为主)和足穴段(T10-L3)有基本相同的交感性神经节段支配。例如“肚腹三里留”。
四是下腹穴段(T10-L3,副交感性神经S2-S4)和腰骶穴段(T10-L3,副交感性神经S2-S4),与足穴段(T10-L3)和下肢内后侧穴段(以T10-L3的下几个节段为主)有基本相同的交感性神经节段支配。例如痔疮承山效。
4.3 穴位相关与不相关取穴法
现代针灸学指出,在治疗疾病中如果遵循上述穴段规律选取穴位,则视为相关取穴。脍炙人口的 “头面合谷收”“心胸内关谋”“肚腹三里留”等,效验歌诀,其机理就在于它们都有着节段较为一致的交感性神经特异性支配。通过节段内的神经反射或/和以此节段为重点的全身性反应(包括交感抑制性反应和防御性反应),疗效也就更好。针灸医生有意或无意地都乐于应用这种选配穴位法。
当然,临床治疗也有不符合上述穴段规律的取穴办法,如牙痛取内庭(下肢)、支气管炎选丰隆(下肢)、哮喘加命门(腰部)等等。现代针灸学视这种情况为不相关取穴。此中主要是通过躯体性和交感性神经的非特异性机理,例如全身性的防御性反应和交感抑制性反应来达到疗效。
5 针灸临床的复合取穴法
我国古代针灸学总结出了许多颇有疗效的取穴法。现代针灸学汲取其中精华,创造了穴位实质取穴法,穴位的相关与不相关取穴法,但在临床应用时则提倡它们二者都要考虑的复合取穴法。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穴位本身为复合结构。例如压敏穴除了肌梭等外,也有皮神经、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多有混合神经,间或有淋巴管及其交感性神经。所以,压敏穴大都是多功能穴。由此,针刺时可使压敏穴产生种种得气现象,如胀、麻、酸、重、痛等感觉。目前的研究已表明,这些感觉也是复合的,表明了躯体性和交感性神经的多种感觉末梢也受到了刺激,因而产生了复合的得气感觉。由此再进一步说,上述感觉末梢的兴奋还容易激活相应中枢并产生反射或反应,这就是压敏穴疗效较好的基本原因。另外,鉴于经络也具有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的性质,这对于实现循经感传、经穴-脏腑相关、以及指导针灸刺激方法的应用,也都有积极的意义。原因之二是大多数穴位所在部位的神经节段也是复合的。例如在头面部、上肢部、下肢部等处,尽管都有躯体性神经和交感性神经共同分布,但两者在中枢的节段是大相径庭的。尽管不同的针灸方法可以重点激活某一类神经,但研究表明两类神经都可能同时受到了刺激,实际上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神经反射都可能存在。原因之三是不仅古代针灸经验已经证明,而且也为现代针灸学创造复合针灸疗法提供了依据,且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也证实确可提高疗效。例如笔者在以复合取穴法治疗增生性脊柱炎[8]等方面,都颇有疗效。
为了进一步说明复合取穴法,本文现举两个典型的例子如下。
例一:上海中医学院编的《针灸学》一书指出: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常用肾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等穴。从现代针灸学来说,除委中穴属混合神经穴和血管神经穴外,其余全都可归为压敏穴。一方面,在针刺或电针时它们都容易产生镇痛效应;另一方面,这几个穴位也都是坐骨神经的穴段相关穴(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其中混有交感性神经),在针刺或电针时,相当于在同一节段内发生反射或反应,所以疗效有口皆碑。
例二:李文瑞编著的《实用针灸学》一书指出:灸法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穴位取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现代针灸学认为它们都属血管神经穴,又与胃肠有穴段相关性,因此灸疗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在相同节段内,通过交感性神经反射特异地调节胃肠的蠕动和功能状况并改善之;更何况灸疗对血管及交感性神经都是非常适宜的刺激。进一步说,在足够大的刺激量作用穴位时,还易实现中枢性的交感神经系统的调节反应及相应的体液反应,由此又易于从整体上帮助胃肠病的治疗。
6 小结
针对穴位实质问题上的不同学术观点,笔者研究了三十多年,并实事求是地以已知结构的已知功能和未知功能为基础,在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的指导下,终于揭示了穴位实质的科学分类。这种新分类不仅肯定了穴位作为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指出了穴位的诸多其它属性,这有利于破解穴位感传和疗效差异等方面的矛盾。新分类合理阐释了经穴-脏腑相关的机理,从而使古老的针灸疗法在这方面有了科学的依据;并且也催生了现代针灸学提出复合针灸疗法,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22 20:23
欢迎大家就这个问题进一步讨论。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22 21:13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6-22 13:21 编辑
转贴:穴位的起源和发展
穴位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的。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砭石来割刺放血,割治脓疡;或按压、叩击、热熨体表;或在体表某一部位用火烤、烧灼等方法来减轻和消除伤痛。久而久之,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体的某些特殊部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这就是穴位发现的最初过程。
早期人们只是在病痛的局部作为刺灸的部位,即“以痛为腧”。当时既没有固定的部位,也无所谓穴名。后来随着医疗经验的积累,才把某些特殊的“按之快然”、“驱病迅捷”的部位称为“砭灸处”。例如扁鹊治虢太子尸厥,取“三阳五输”;马王堆汉墓《帛书·脉法》中说的“阳土于环二寸而益为一久(灸)”;《五十二病方》中“久(灸)中指”等,其所指的都是刺灸的部位,这说明早在战国初期已经形成了穴的概念。又经过长期大量的医疗实践,人们对穴位的部位特点和治疗范围的认识便深入一步,不仅确定了位置,明确了主治,并赋予了名称,以后又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一书,系统地论述了穴位的位置、名称、分经、主治等内容,从而为腧穴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后的又一典籍《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又提出了八会穴,并对俞募穴、原穴、五输穴均有所阐发。晋代中医家皇甫谧根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编纂而成的《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全书共一百二十八篇,其中七十余篇专讲穴位方面的内容,对穴名、别名、位置、取法、主治等都作了全面的论述。并对穴位的顺序进行了整理,头面躯干以分区划线排列,四肢以分经排列。因此,该书集晋代以前针灸学的大成,为腧穴学理论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唐代中医家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发展了腧穴的配伍,并收集了大量的经外奇穴,以及便于实践的足三里穴保健灸等,扩大了穴位防治疾病的范围。宋代医家王惟一撰写《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详载穴位的名称、部位、主治、刺灸等内容,并绘有十二幅十二经穴图谱,由当时官府刊行。翌年铸成两具腧穴铜人模型作为教具,为学习点穴针灸提供了方便,给后世针灸教学树立了典范。元代医家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三卷,始将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合称为十四经,并把全身经穴按《灵枢·经脉》循行顺序排列,称为“十四经穴”。明代针灸家杨继洲著写《针灸大成》十卷,汇集了明代以前针灸医籍中的精华,是一部总结性的著作。清代针灸不如明代昌盛,鸦片战争以后,针灸日趋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按摩、针灸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中医工作者对穴位的作用以及一些规律性联系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险研究,并取得了新的成果。同时,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有效穴位,使腧穴学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提高。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22 21:18
穴位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的。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砭石来割刺放血,割治脓疡;或按压、叩击、热熨体表;或在体表某一部位用火烤、烧灼等方法来减轻和消除伤痛。久而久之,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体的某些特殊部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这就是穴位发现的最初过程。
早期人们只是在病痛的局部作为刺灸的部位,即“以痛为腧”。当时既没有固定的部位,也无所谓穴名。
一一以现代医学观点来分析,对穴位的认识,首先是做为一种生理与病理的现象出现与开始的。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6-22 22:08
谢谢黄先生!
我对针灸、经络这些内容很生疏,只是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谈了我对经络的看法,稍深入一点就不行了。呵呵。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6-22 22:10
每个穴位有着特定的解剖学坐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针刺,可以艾灸,从这个角度言,似可以称为解剖学概念;
---------------------------------------------
这个应该说,穴位只是借助解剖学的定位方法,不能说是解剖学概念。
作者: Tikitaka 时间: 2016-6-23 08: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6-23 12:35
穴位不是解剖学概念,应该是生理性的。
作者: Tikitaka 时间: 2016-6-23 13: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ikitaka 时间: 2016-6-23 13: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6-23 14:01
你还少了我的假说。
作者: Tikitaka 时间: 2016-6-23 15: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6-23 15:49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6-6-23 15:51 编辑
我的假说是最新的,也是中医最看不懂的,物理学和数学家看懂没有问题。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6-23 16:06
穴位是人体对针刺(包括其他形式刺激)有特异反应的部位,我对生理学没有系统学习过,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生理学的概念?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6-23 19:31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6-6-23 19:35 编辑
经络的反应与神经系统有关,无神经系统人则无反应,神经在经络上起到刺激和传感的双重作用。人的身体是自然逐步进化的结果,身体的结构和系统将自然科学原理发挥到恰到好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24 06:42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6-23 22:48 编辑
袁先生把经络定义为血管以及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抛开人体的神经系统不谈,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首先这种观点解释不了针灸调理脏腑功能失调,因为血管是联系内脏器官的重要结构,而内脏神经则是控制内脏功能的重要结构,相比血管而言神经的控制功能明显高于血管的供血功能。针灸作用的原理一定是通过神经起作用而不是通过血管起作用。刺激控制血管的交感神经只能控制血管的收缩而不能控制脏腑的生理功能,这在现代神经生理学中是基本常识。例如针灸调理心律失常一定是通过联系心脏的植物神经起主导作用,而不是通过联系心脏的血管的舒缩起主要作用。
一一现代研究已明确体表与内脏存在着两种神经联系:一是体表的躯体性神经与内脏的交感性神经的非特异性联系,二是体表的外周血管的交感性神经与内脏的交感性神经的特异性联系。尤其是后者近年已在脊髓超微水平发现了它们的突触联系,由此可进一步指示这种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虽然两种神经在针灸刺激及调节效应中都有重要作用,但结合到我国古代文献及当代经络现象的研究,外周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更符合经络那种“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的特异性联系。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二:千古一“脉”(续前)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68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24 06:47
二是澄清了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这种已知结构及其已知功能中许多被中、西学界混淆了的问题。这在许多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多有体现,其原因是西医学对此研究甚少。例如将脉管上的交感神经(属内脏性)与躯体性神经混为一谈;错误认为交感神经具有传入功能,但其生理学定义却只是传出神经及传出功能;忽视了在外周混合神经干束中仍然存在着少量的内脏性神经的事实;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与交感神经相应的内脏性传入神经(也可以称为交感性传入神经,在外周常与交感神经伴行,我们将二者统称为交感性神经)在外周的存在,主要原因是它在解剖上与躯体性传入神经“无有差别”等等。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二:千古一“脉”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67
作者: Tikitaka 时间: 2016-6-24 09: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25 12:00
【二】循经感传速度的影响
五十年代开始出现研究经络的感传现象,其结论是循经感传的速度大多数远较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为慢,每秒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报道的经络感传速度大大低于神经传导的速度,这一失实报道结论对经络研究的影响是巨大的,导致经络研究进入歧途成为科学认识经络的最大障碍,这等于变相否定了经络现象与神经系统有直接联系。然而实际的经络感传现象每次都是瞬间到达与神经的传导速度完全吻合。
——说循经感传速度较慢是“失实报道”,“经络感传现象每次都是瞬间到达”,这个需要证据,不能只靠嘴说。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25 12:03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6-25 04:16 编辑
针灸调理内脏功能失调是通过联系内脏的植物神经起作用。外周血管的交感神经调节血管的收缩以配合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与调节内脏功能失调关没有关系。
——血管交感性神经不仅是运动传出神经,也具备感觉传入功能,从而构成与经络诊断治疗相关的两种特异性反射(诊断方面的内脏器官的交感性传入与经穴的交感性传出,以及在治疗方面的经穴的交感性传入与内脏器官的交感性传出)。这个是袁先生对现代神经生理学的重大认识与发掘。
当然,从整体上言,针刺作用机理也包含了一定的躯体性神经的因素。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25 12:04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6-25 04:07 编辑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三:纵横谈经络科学本质在中国医学特色中的作用及意义(上)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65
2.1 脏腑与肢节的联系基础
古代《灵枢》明确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这也就是说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都在内属于相应的内脏器官,而且对外又联络筋肉和关节、皮肤,“经气”是通过十二经脉内外循环相贯的。这种强调内脏器官与体表有物质联系的观点,在2000年前就被总结出来了,这是中医学很了不起的贡献。
如果以“血管及其神经”学说来认识这种总结则是顺理成章的。大家知道,血管系统是既联系脏器又联系体表的系统,血管中的血液携带着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物质随着血液的运行而循环全身内外上下。这些在医学帛书和《黄帝内经》中的“脉”“经脉”“经络”的概念及功能中,都有明确的记载。目前的研究者也是认同这种分析的。对于分布于血管(动脉、静脉)壁及小血管周围组织中的交感神经,也有较多近、现代资料描述。如外周交感神经(定义是传出神经)在调控血管舒缩、支配汗腺分泌及调节体温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对于与交感神经相应的交感性传入神经来说,作为已知结构却有许多的未知功能。目前仅知它在解剖方面与躯体性传入神经没有差别,在生理方面与交感神经有反射弧的传入与传出的反射性联系。然而,通过研习我国古代文献,透过经络的诸多记载,可以看到古代医家实际上对交感性神经早就有了深刻的了解。即使在“经穴—脏腑相关”方面,可以说很早就揭示了在诊断方面的内脏器官的交感性传入与经穴的交感性传出,以及在治疗方面的经穴的交感性传入与内脏器官的交感性传出,这两种特异性反射机理。正因为如此,针灸学也才能总结出“头面合谷收”“肚腹三里留”等有卓著效果的诊治经验。
在此不能不提西医学在近代才发展起来的内脏—皮肤反射[包括海氏(Head)带(皮节)和麦氏(Mackenzie)带(肌节)],以及牵涉痛(包括脏器痛和壁层痛)。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皮肤和肌肉与内脏器官的神经联系。但是,鉴于西医学的特色所在,他们仅仅限于以内脏器官的内脏性(交感性和副交感性)传入与皮肤和肌肉的躯体性传出的非特异反射来认识其中机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西医结合可以互补长短,从而共同形成世界性的现代医学新体系。
2.2 脏腑之间的联系基础
古代医家通过解剖观察,也总结了五脏六腑。但脏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他们认识到必须通过经络系统才使其具有生命力和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都分别络属于互为表里的一脏一腑,甚至有的经脉还联系和沟通多个脏腑,如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挟胃、注肺中。有的经脉还别出支脉联系其他脏腑,如胃经、胆经、膀胱经的经别都通过心等。
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血管是联系内脏器官之间的重要结构,内脏性神经(包括交感性神经和副交感性神经)也是联系内脏器官之间的重要结构。古代医家看到了人体内部错综复杂的联系。这种联系显而易见的就是“脉”或“血脉”,故古有“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之说。血管壁上及其周围组织中的交感性神经在当时没有放大镜和显微镜的情况下是不易看见的,但古代医家仍然体会到了这种物质的存在并取名为“卫”或“卫气”。他们也具体描述了:“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灵枢》),他们还总结了单独散布于胸腹腔的交感性神经,即提出:“卫者……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素问》)。甚至还归纳了它具有类似于现今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作用:“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灵枢》)。归结而言,脏器之间的联系,通过血管、血管壁上的交感性神经,胸腹腔单纯存在的内脏性神经三种结构,正是目前已完全认可的主要联系形式。所以说,经络系统作为内脏器官联系的物质基础,也是非常符合科学道理的。
作者: Tikitaka 时间: 2016-6-25 12: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25 13:15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6-25 05:16 编辑
关于这一点我一直坚信:没有针灸临床就没有发言权!!!
——呵呵,这么说,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作者: Tikitaka 时间: 2016-6-25 13: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6-25 14:21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6-25 10:38 编辑
一,针刺有麻醉镇痛作用;
二,从临床实践看,针刺的麻醉镇痛作用效果不是很理想,不是手术麻醉的首选方法。
作者: Tikitaka 时间: 2016-6-25 14: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ikitaka 时间: 2016-6-26 09: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7-1 11:31
从字面上来看经络的确是生理学的概念。经是指感传线的纵向行走,络是指感传的串经。我们可以否定独立存在的经络结构但是我们不能否定经络感传现象。因为经络感传是客观存在的生理现象。从经络感传现象的基础入手可以解开经络之谜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16-7-19 10:00
考古学的大忌是:用一个朝代的标准去衡量另一个朝代的器物。因为各个朝代的标准是不同的。
梨园的大忌是:让不同朝代的人上演同一场戏。关公战秦琼?
中医学的大忌是:用现代的字典来解释上古的文字。因为意义不同。
对经络的解释请使用经络出现年代的字典—甲骨文字典。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4-12 17:28
其实,人体本无经络,念叨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经络。
——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经络本质也是客观存在的。
只是经络不是解剖学的概念,从解剖学上去寻找经络的(独立)存在,是找不到的。
但解剖学上不存在独立的经络,不等于“人体本无经络”。应当从生理学上去寻找研究经络的本质与规律。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4-12 17:30
你的问题是不承认经络存在,所有结论是神经的作用。
你可能奇怪为什么在解剖上不存在的东西我们仍认为它的存在。这一点完全可以在现代科学理论中找到解答,即模态的概念,是一个比较深奥的数学和物理概念,数学上也叫特征向量。
——经络是有解剖学基础的。
但经络是已知结构(神经血管等)的未知功能,不是独立于神经血管外的(独立的)结构。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