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医案自录 [打印本页]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3 20:16
标题: 医案自录


       只欢迎医理探讨和学习的学者和朋友,如有题外话,请另起贴,医源愿意回答自会前去!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3 20:20

      2014-4-21 吴女士,40岁许,剖腹产
       此人十个月前来诊病,在诊脉的时感觉有怀孕脉象,便言其怀孕了,吴没有说话,我便让其做早孕试纸以确定。她笑着说确实已经怀孕了。由于熟悉,知道她已经有十多岁的女儿,便问她:喜欢男孩女孩。吴回答生啥算啥。我说是个女孩。她半信半疑,说她老公喜欢女儿。
      昨日下午短信报喜,剖腹产,生一女,但自己感冒了。目前盖被子汗出,去被子怕冷。咽喉疼痛,咳嗽有黄痰,咳嗽时痛引腹部刀口,输液不效。担忧咳嗽伤口崩裂。询体温、二便,答体温 38度多,二便正常。
      思之,此乃表寒肺热之证,用大青龙有点过量,于是仿大青龙之意,处:
       荆芥10g  防风10g  黄芩10g  知母、冬花各10g
       桔梗5g    前胡5g    紫菀5g    公英15g  地丁15g                          二剂  
      「 服法」:一剂药水煎三次,分早中晚分次服用。
       「疗效」:昨晚服药,午夜汗止、怕冷消失,翌日咽喉不痛,咳嗽亦止。

                             
       怀孕男女,多用易理,准确性很高!对男女性别判断比B超准确!临床预测多例,病人很信服。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3 20:21


      2014-4-10咳嗽
        工商局小宋母亲,60岁许,患外感,表证不显,口干胸闷,咳嗽无痰,咳嗽时引动咽喉、胸前区疼痛。服用西药、输液(不知何药物),效不显,迁延约半月。到我处查脉略数,二便常。舌红苔薄,脉略数。
        辩证:厥阴之阳明病。
       治以小柴胡加减:柴胡10g  黄芩5g  姜半夏5g  沙参15g  花粉5g  桔梗5g  前胡5g
                                       五味子5g   紫菀5g   冬花5g   杏仁5g   甘草3g         姜3 片,枣3枚         三剂
        疗效:三剂服完咳嗽大减,嘱其在服三剂。服完再诊,咳嗽在走路多或劳累时有,气管牵拉疼在咳嗽时仍旧疼痛。处以:
             百部10g  地龙15g        三剂
        病人一看,诧异的问:就这两样?答曰是!
        疗效:一剂服完痛消。昨天介绍她妹妹来诊,询之,已愈。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3 20:22

      脉诊案一例    2014-4-21
       王老师,女,46岁,因嗓子疼痛吃西药不效,针灸后嗓子干涩疼痛消失,但嗓子仍发红。在脉诊时,发现肝脉涩滞,知其月经不调。取肝所在的关部为巽卦;涩脉,涩滞不通,取艮像。组成风山小过。述说完病情后,我突然问了一句,你是不是有个儿子不在了?病人一愣,问:摸脉还能摸出这个来?我说我验证一下脉象的准确性。她说:是的,第二胎引产,是个男孩。。。。。
       根据这个案例,顺手将脉象的八卦配合对应出来:震卦洪大,巽卦弦细,兑卦脉弱,乾卦圆滑,坎脉浮而离卦虚浮,艮卦滞涩。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3 20:22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4-21 16:41 编辑



        玉竹一例
         同学之子,年十岁许,由于胃肠道不好,其父在神阙、三里等穴做艾灸。结果导致孩子五心烦热,盗汗,乏力。电话询余,嘱用六味地黄丸,晚淡盐水送服。肾阴亏虚诸证好转。唯有口干,嘴皮干裂不想吃饭,乏力仍旧。同学很是自责。我告诉他不要太过担心,嘱用玉竹10g泡茶喝,几日后,电话来告,诸证全消。
        玉竹清肺养胃功效可见!随记之。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3 20:23


         蒲公英      这味中药是我见识中药威力的第一种药物。

         是年,本人刚从学校毕业,应该是秋季的一个晚上,约十一点许。小侄子-当时3岁左右,咽喉部滤泡突然肿大,孩子呼吸困难,小脸憋的发红,呼吸带着嘶吼音,有点像支气管哮喘音。家人慌了,我和哥哥赶快到村医家里去,敲了半天门,没人应声。估计是秋天家里忙,早早休息了。
        回到家里,没有药。但突然想起了蒲公英这味中药。就和哥哥到门外的路边挖了十余棵,回家洗干净煎煮放凉,让孩子喝了约100多ml,药物咽下,没有一分钟,孩子呼吸道通畅了,呼吸平稳了,开始笑着闹了。。。。以前多次患这种病,但自从这次服用公英后,一直在未犯这种病!
       刚走上医学道路的我,见识了中药的速效、力宏。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3 20:30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4-23 12:32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4-21 17:29 编辑



         小儿阴囊积液案        此病例是约十年前的一个案例。

         朋友的孙子,未满周岁。一日突发现孩子阴囊肿大如球,急赴医院检查。医生检查结果是阴囊积液,要用注射器抽掉积液。孩子爷爷担心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殖能力,问我有无方法。我检查完孩子,告诉他可以治。记得当时开的药有:菟丝子、补骨脂、台乌、小茴香、槟榔、二丑等。孩子爷爷说,这药太神奇了,孩子在服完一个小时,水就慢慢的消完了。但过了几个小时后,水又出了约一半。连服两天,痊愈。

        小儿阴囊水肿一案,在刚出道时,见村里一中医给其侄孙治疗过,用药四味:炮胡桃仁、补骨脂、血余炭,好像还有益智仁吧!但好像约十多天才好!我依方意扩充的……

       泰然先生用蛋清外抹治阴囊水肿有显效!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3 20:30

     初用麻黄汤一例
  
     学校毕业,村里人知道我学医,有一50多岁的老人患外感,其恶寒、怕冷,痰多不易咳出。那时先锋V刚在我们那里用,一支5元,村医一次用6支,连输三天液,收效甚微。
     其子找到我想试试,处以麻黄汤加味:
     麻黄6g  桂枝6g  杏仁6g  甘草3g  陈皮6g。一剂
     其子言花0.25元,怀疑更甚。不料晚上服药,病人咳吐大量如絮粘痰,病情减大半。第二天精神佳,有食欲。
      按:当时胆小,处方完成后担心了一夜,恐发汗过度,不料获得极佳疗效!同时对陈皮的祛痰作用有了了解。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3 20:33

         痰饮案   2014-4-20

          小宋外婆84岁,病住院,其小姨来治疗自己病时说起,因受凉而咳喘,住院当日输十多瓶液体(液体规格和药品不详),当晚即不能平卧。于是问:是否有恶寒怕冷之感,痰是否带泡沫?其小姨答不清楚,直接电话询问老人,言咳痰稀白,有泡沫。怕冷,二便正常。
           辨证为:太阳少阴两感之证。用小青龙汤加茯苓。
            麻黄10g  桂枝10g  姜半夏10g 细辛5g  五味子5g 干姜5g  甘草3g 茯苓10g  鲜生姜三片 枣三枚   一剂
           对病人丫头说,服此药后,咳喘痰饮必会大减,恶寒亦会消失,但好转后必须出院,因为医院输液会加重病情……
           4月22日早电话回访,言病人昨天下午好转,可以坐起。问喝中药了没有?答中药药司不全,没有配全!又问:医院用了利尿剂?电话那头吃惊的停顿了一下,说:昨日医生问了一下尿量,加用了利尿剂。等出院后再来中药巩固云云……

          此病伤寒未解,直用消药,引寒入里,伤及根本,患之大矣!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3 20:34


       伤寒表证的切身认识

       在上学之时,老师言:“伤寒表证,恶寒重,加衣被亦不能减其寒”。思之不解!但在亲身患伤寒太阳证,切身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
        那是十多年前的冬季,下午,从外地步行回家。由于走热汗出,脱衣受凉。回家后夜半身体发冷(家中虽有火炕,但不是很热),加被子亦觉不能产热,寒凉似乎是从体内发出,以手摸腿,手掌所触之处才觉舒适。最喜滚烫的热毛巾,可惜家中保温瓶中的水不是很热。摸脉搏,脉手触即可得,但脉管似乎紧绷。心想此可能就是浮紧之脉了……
        好不容易捱到天亮,找村医,肌注安痛定,柴胡,庆大霉素,两日方愈。(呵呵,此为村医治疗,是时还不会治病)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3 20:35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4-22 16:06 编辑


案:妇女阴痒病

            此时,医源已出手治病,于小镇帮一老中医坐诊,这位老人和本人同村,对笔者所学很认可。医源第一张处方就在这里开处,其亦算医源的一位老师了。能得到这位老人认可,便是得宜于医源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和周易。特别是周易,老人特推崇。(后面仍有医案)
            早晨,太阳升至半空,赶集的人陆续上街。门诊来了一位50岁许的妇女,将手伸给老人,一言不发。老人摸了一会,未语,将病人推给了笔者。在诊脉之时,这位病人摸了一下上嘴唇(人中)。嘴唇面诊中属生殖系统,于是直接低声说:你下身是否有病(没敢肯定)?病人肯定了我的诊断,将病情述说出来,原来是老年性的外阴骚痒病。


            按:此病诊断利用了天人合一 -全息法。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4 15:01


       少阳案。  丁丑岁(95年)

        家乡同姓,男,50余岁。初春患外感,经西医治疗,换延数医。时将近月,不愈。花费近千。无奈转求于余,求试治。时余刚出道。病人神情倦怠,精神不振,无食欲,口苦,略恶寒,舌淡红。处小柴胡合桂枝汤。
        一剂精神振,有食欲,诸证消减,续服二剂,愈。

       按:1、小柴胡汤中的柴胡对于精神系统有调节作用,少阳证“……嘿嘿不欲饮食……”中此句就包含了神情的描述。逍遥丸可佐证此效。
                   激素在外感中运用,会产生少阳证中的“嘿嘿”之证。此例病人西医绝对用激素,理由:当时在我们那里,激素与抗菌素合用是基本方。在初到新疆,5岁的小外甥女感冒,用阿莫西林、地米,烧退后孩子精神萎靡,不愿活动。作者揉足三里约两分钟,孩子放了个屁后,我们逗她,她也耍赖皮,神情变活泼了…… 从这件事,医源对激素禁而远之。去年朋友丫头,感冒输液(药物不详)后出现同症,依前治而愈。
                 2,用柴胡加桂汤治愈这个病人后,碰到了一位给他治疗此病的西医,是我同村的,当时有50余岁,经验丰富,声誉很不错。问我用何药?答之。他说中医就小柴胡汤,平胃散有用,其余用处不大,笔者闻言没有辨别。道不同不相为谋,且中医之路,全凭实践证明,空言徒惹笑料。不过听他讲西地兰的运用方法,觉受益非浅,谢之!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4-24 2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14-4-25 09:09
医源先生用药,药精而效宏。要做到这一点需辨证准确(脉诊作用很大),药性熟稔,用药方能直中其的,吾尚不及,学习!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14-4-25 09:21
医源 发表于 2014-4-24 15:01
少阳案。  丁丑岁(95年)

        家乡同姓,男,50余岁。初春患外感,经西医治疗,换延数 ...

前数案在另贴已回,此贴不再重跟。
“道不同不相为谋”,此语甚妙!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5 12:32
泰然居士 发表于 2014-4-25 01:21
前数案在另贴已回,此贴不再重跟。
“道不同不相为谋”,此语甚妙!



    谢谢!我同学按我的指导对神昏病人针刺,烧退之快令人惊奇!除穴位作用,其中还隐含了一个机理,我同学属鼠!先生细悟!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5 12:37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4-25 04:41 编辑
泰然居士 发表于 2014-4-25 01:09
医源先生用药,药精而效宏。要做到这一点需辨证准确(脉诊作用很大),药性熟稔,用药方能直中其的,吾尚不 ...




      谢夸奖!辩证确实需精准!中医诊断,四诊并重,倚一技局限性很大!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5 14:13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4-25 06:15 编辑


        头疼,汗出案

        老高之妻,60岁许,人略瘦,言汗多,头痛兼晕;舌淡苔薄,脉弱。口不干渴,二便常。

        六经辩证:太阳少阳证
        治则:补二阳-阳明之气机,使之成为太阳气机

        处以:黄芪45g  白术25g  防风25g  川芎30g  当归30g  白芷25g  细辛15g            一剂粉末,一次5g,日二次
      
        患者服用后汗止,头痛晕消失。

         按:1,有汗而用细辛,未发现汗出增多之象。
                 2,太阳主表,阳气最旺。但现阳气少,不能固表。诸阳之会-头,阳气虚少,无力鼓充髓海-西医所言脑血管痉挛!
                 3,证名解析:太阳,指部位;少阳,是对太阳部位阳气多少的描述。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5 15:19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4-25 07:28 编辑

        昏迷案       农历2014正月初二

      此病人,系同学之亲戚,于去年阴历十二月初患感冒,经医院输液不效,又自服感冒药,拖延月底,于年三十晚上入厕,腹泻,大便呈喷射状,后便血。便后觉疲乏,遂卧床休息。在其休息一段时间后,家人呼唤无反应。急送当地县医院,时医院巳放假,值班医生查体温近42度,心率200多次,血压90/70mmHg,血常规检查正常,心肌酶3600,肝肾功能异常。医生告诉家属患者病情危重,县医院没有好方法治疗。家属直接连夜送往西安某医院,由于医院放假,值班医生做常规检查,结果相近,告诉家属,患者三日无事,三日后难说。嘱其回家。      回家后昏迷依旧,家属用温水搽抹降温。

          此病系大年初二同学电话求诊,病人入厕腹泻如喷,后便血。遂后昏迷不知人,呼唤无反应,体温高,心率快。
          分析:1,伤寒病,不转温病,不会昏迷!学者可从书中总结,临床验证。一句话,昏迷巳多属温病!此系医源临床心得,各位可参考,亦可找出此结论不同的依据,一同谈讨,以免误诊,因为我们毕竟面对的是病人。要以事实为依据!
                     2,腹泻如喷,后便血。结合体温高,就会偏向热迫下注!是否是热结或腹泻呢?以前无便秘排除热结旁流;昏迷后大便不行亦排除腹泻。


        治疗:
            病人当时神昏,不省人事,舌诊无法观察。急则救标。嘱同学用缝衣针火烧消毒,刺十宣,耳尖放血。
            针刺病人有皱眉表现,40分钟后,病人逐渐清醒,可以闻声辨人。口中吐出一断裂棉签,原来是家人往嘴唇抹水防干裂,不慎断在口内。……
        
         处以: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方中犀角用水牛角代替)。后诸证皆减至愈。

         呵呵,针灸急救疗效急佳!
         十宣耳尖,功同紫雪牛黄;银针疾刺,血出火退神清!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14-4-25 15:52
医源 发表于 2014-4-25 12:37
谢夸奖!辩证确实需精准!中医诊断,四诊并重,倚一技局限性很大!

是这样,但脉诊比较客观,有时问诊得到的信息比较混杂,通过脉诊可准确判定虚实寒热,用药方不致有误。我治一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前医多予以温补,我诊其脉,实而有力,结合其口舌生疮,治以清热除湿,效果较好。
我现在通过脉诊也能大体判定病位、病性,再结合望问诸诊可得到较准确诊断。但脉诊水平较先生还远远不及,还要向先生多学习。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5 20:09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4-25 12:22 编辑
泰然居士 发表于 2014-4-25 07:52
是这样,但脉诊比较客观,有时问诊得到的信息比较混杂,通过脉诊可准确判定虚实寒热,用药方不致有误。我 ...



       自来论坛,虽打交道不多,言谈亦少,但先生正直诚信是可感觉到的!       诊断要摒弃错误信息,确实较难,脉诊不失为自己取证的好办法!看来先生的脉诊相当厉害!
       每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有不到之处请先生指点!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14-4-25 22:27
医源 发表于 2014-4-25 20:09
自来论坛,虽打交道不多,言谈亦少,但先生正直诚信是可感觉到的!       诊断要摒弃错误信息 ...

脉诊我也只是粗浅的认识,不够细微精确。我们论坛里有很多脉诊高手,他们有的不经常上论坛,可能没有时间。我觉得只要自己慢慢学习,慢慢体会,脉诊水平会不断提高的,这是我努力的目标。您的脉学结合易理,应该来说会的不多,以后还要向您讨教!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6 15:52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4-26 07:54 编辑
泰然居士 发表于 2014-4-25 14:27
脉诊我也只是粗浅的认识,不够细微精确。我们论坛里有很多脉诊高手,他们有的不经常上论坛,可能没有时间 ...



     此需要坚实的易理做基础,我也是突然灵机一动,将之配出。今天试诊一例,感觉比现行脉法简洁。如脾胃为坤,见弦则为巽,巽木克坤土,脾胃运化有问题;但也可直断胆囊(巽)引起的胃不适等等(诊断后需病人到医院检查验证),此皆要学问、临床做基础。
     这种脉法可成系统,但必须以现用脉象做基础!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14-4-26 17:28
医源 发表于 2014-4-23 20:21
2014-4-10咳嗽
        工商局小宋母亲,60岁许,患外感,表证不显,口干胸闷,咳嗽无痰,咳 ...

血弱气尽腠理开之理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14-4-26 17:31
医源 发表于 2014-4-23 20:30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4-21 17:29 编辑

肝脾肾论治,肝为主,3我也亲眼看到过我老师用补中益气加您的药物,但是没有二丑,加补肾的药物两剂见效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14-4-26 17:33
医源 发表于 2014-4-23 20:33
痰饮案   2014-4-20

          小宋外婆84岁,病住院,其小姨来治疗自己病时说起,因受凉而 ...

正解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6 17:37
老渔翁 发表于 2014-4-26 09:31
肝脾肾论治,肝为主,3我也亲眼看到过我老师用补中益气加您的药物,但是没有二丑,加补肾的药物两剂见效



     此病必补肾阳,否则无效!欢迎探讨!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7 00:24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4-26 16:27 编辑

        蜈蚣
      牙疼案    2012-4
     朋友岳父,60多岁,突然牙痛,痛引面颊,但面颊牙龈无红肿,吃饭喝水都困难。此乃常见的风火牙痛。找我做针灸,用耳针,合谷、三间,三里,痛止少许又复起,行针则痛少减。半小时后,痛仍未止。于是拿一条蜈蚣,扎末,送服。药一入口,痛即止!立竿见影!病人高兴的要中午请吃饭,喝酒,以其不能食辛辣辞之!并处三条蜈蚣,轧末,嘱其分三次喝完,一日一次。愈!
      
       用蜈蚣治牙痛,得益于多年前一案例,病人是一环卫工,年近60岁,河南人,身体很棒。牙痛买牙痛药不愈,时医源在这家诊所坐诊,护士推荐过来,用此药愈之!病人从这次就非常相信笔者,每次看病都找我。要说的是,他将牙痛用蜈蚣治疗的方法说给他朋友,他朋友老婆腿痛且有水肿,私自服用蜈蚣末,结果疗效异常的好,第二天不但肿消,痛亦减大半。其后此人带老婆看病说起了此事。随记之!


补充内容 (2014-4-29 06:53):
朋友父,十余年前三叉神经痛,本地试遍,疗效不佳,遂至京手术,痛消!去年又隐隐作痛,求余治,余准备用针灸。但其父略知医,言:此病属神经痛,中医不会有效!遂放弃。嘱用蜈蚣,疗效不佳!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14-4-29 08:42
医源 发表于 2014-4-27 00:24
蜈蚣
      牙疼案    2012-4
     朋友岳父,60多岁,突然牙痛,痛引面颊,但面颊牙龈无红肿, ...

忘记是看哪本书或者哪个讲座了,说全蝎配蜈蚣止痛有速效,还讲了一定的比例,待以后留意。或可与此案互相参证。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9 12:21


    子宫直肠窝积液       2014·3
      郭X,女,42岁,外地人,其亲戚与我相熟。医院检查:B超:乳腺增生,子宫直肠少许积液。输液治疗积液,未愈。
      来诊,面色红润,不似病人,口不干渴,食欲二便常,乳房来号时略不适,少腹无不适,舌淡苔薄,心肝脉略涩,肾脉伏滑。
       证属太阴(腹部)少阴(水-积液)
       处以:乌药15g    川楝子5g     小茴香10g     槟榔10g    青皮5g     茯苓5g     泽泻5g     良姜5g   萆薢10g
       五剂,嘱服十剂后检查。
       昨日来电话,说积液消失。我都忘记给她开药,经她提醒,才慢慢想起当日的事。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9 14:45
泰然居士 发表于 2014-4-29 00:42
忘记是看哪本书或者哪个讲座了,说全蝎配蜈蚣止痛有速效,还讲了一定的比例,待以后留意。或可与此案互相 ...



         谢谢!一例三叉神经痛,蜈蚣疗效不佳!亦记之!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14-4-29 16:44
医源 发表于 2014-4-29 12:21
子宫直肠窝积液       2014·3
      郭X,女,42岁,外地人,其亲戚与我相熟。医院检查:B超:乳 ...

这则医案我觉得可以这样看待,病本不甚重,用药亦如常法,只是子宫直肠窝积液临床中医诊治较少,故可资参考。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4-29 21:37
泰然居士 发表于 2014-4-29 08:44
这则医案我觉得可以这样看待,病本不甚重,用药亦如常法,只是子宫直肠窝积液临床中医诊治较少,故可资参 ...



       先生所言甚是!此病即使不治,天热估计亦会好转!此病有一个点:在于医源的六经辩证,与伤寒之六经同。《伤寒论》中的六经证治,实乃中医之证治始祖!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14-4-29 21:56
医源 发表于 2014-4-29 21:37
先生所言甚是!此病即使不治,天热估计亦会好转!此病有一个点:在于医源的六经辩证,与伤寒 ...

呵呵,读本案时我也觉得即使不用药,可能也会好的,不期先生自己说出来了。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14-4-29 23:00
医源 发表于 2014-4-26 17:37
此病必补肾阳,否则无效!欢迎探讨!

我只是随便说一说,发表一下看法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4-30 21:27
医源 发表于 2014-4-23 20:22
脉诊案一例    2014-4-21
       王老师,女,46岁,因嗓子疼痛吃西药不效,针灸后嗓子干涩疼痛 ...

请教楼主,4楼的这几种脉象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吗?
是确有其事?还是推理的?
期待楼主赐教,谢谢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4-30 21:31
医源 发表于 2014-4-23 20:30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4-21 17:29 编辑

嘿嘿,公英、复方新诺明研粉,蛋清调涂,那才叫绝呢!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4-30 21:33
医源 发表于 2014-4-23 20:30
初用麻黄汤一例
  
     学校毕业,村里人知道我学医,有一50多岁的老人患外感,其恶寒、怕冷,痰 ...

我大学刚刚毕业时,用过一次麻黄汤加半夏,情形与楼主的类似。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5-19 09:51
2014-5-5
                                                                       五苓散证

       眩晕案
       李医生,女,近50岁。面色红润,体丰。患心脏病,高血压,服西药不效,四处求医。后闻石河子有治疗此病之医院,遂去求医。经检查确诊,血压系颈椎病引起,其所服降压药继续服用。用按摩仪器按摩肩井、夹脊,当天下午血压下降。治疗几日,血压稳定,遂归。回家第二日下午,看丫头时突头眩、恶心、心慌,休息一个晚上,症状略减,便坚持上班。未几症状加重,遂来找我,言心慌、恶心、头晕。询血压言正常。急压内关约一分钟,言心慌、恶心好转,又加压耳穴心点,症状大减。细思其证属眩晕,诉之,其疑。于是处:白术5g 茯苓5g 猪苓5g 泽泻5g 桂技5g,三包,泡水喝。
       两天后,诸证消,有食欲。值得注意的是:以前便秘曾灌肠,收效不大,但服此药后大便正常。其询是否加用了通便药,否之!是故记之。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5-23 23:58


2013-6

       朋友之母,60岁许,电话告:发热有汗,头痛,咽喉疼痛,咳黄痰 。诊之为阳明病之厥阴。嘱其在路边挖公英,芦根,一次公英一把,芦根一尺长三根,加绿豆一把,西瓜绿皮一块。同煎服用。
       翌日言昨天下午服完一次,病大减,晚再服一次,今天巳无不适。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5-23 23:59


2013-6

       朋友之母,60岁许,电话告:发热有汗,头痛,咽喉疼痛,咳黄痰 。诊之为阳明病之厥阴。嘱其在路边挖公英,芦根,一次公英一把,芦根一尺长三根,加绿豆一把,西瓜绿皮一块。同煎服用。
       翌日言昨天下午服完一次,病大减,晚再服一次,今天巳无不适。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5-24 00:11

2014-3

        朋友丁XX,男,46岁。闲谈时言晚上睡觉时流口水,吾言此乃脾肾阳虚。询其家中有无薏米,肉桂。答曰有。嘱其用薏米一把,肉桂指甲大一块同熬粥。翌日其兴奋言:治病太简单了,中午喝粥,晚上没有流口水。问其怎么熬的,其言只用薏米熬粥,肉桂口嚼了!
        此案没有想到如此速效。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5-24 00:13


      利用身边能利用的东西治病,可以体现中医的廉、便、验之效!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6-16 22:47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6-16 14:54 编辑

痰迷心窍案
        此案是2001年5月左右,时已太阳快落山,笔者与朋友在诊所下象棋。以前治疗过的一位河南患者匆匆跑来求助,言其婆家表妹突患怪病。
        到患者家门口之时,见几个人在忙着收拾轿车。进房之后,房中人不少,一少女约14、5岁,左顾右盼,嬉笑不止,身旁坐着年龄相仿的少女,在抺眼泪。诊脉滑数,询其母:孩子发病前是否吃过大肉?其母答:内地老家带来咸菜,用大肉掺杂做包子。孩子下午参加学校劳动,放学回家觉腹中饥饿,和同学做作业时吃了几个,时间不大即言身上发痒,手开始抓挠。一会儿就出现了嬉笑之态!急送本地医院,检查诊断为精神系统疾患,嘱送乌市。现正在做准备。
        询孩子最近是否在经期? 答正值经期。
        告诉其家人,孩子此病与食大肉所致。发病则是恰逢其血海空虚,又经劳累腹饥,食用肥腻之物后,成为痰腻。在学习时,引入心经,成痰迷心窍之症!孩子生命体征正常,不会有危险。现已天晚,去乌市路途遥远,不如静等天明,若不愈再去不迟。家人遂听劝告。第二天请我的表姐欣喜来告,孩子恢复正常。后在商场卖家具处逢其母,言孩子很正常……以后买家俱给我偏宜云云!      
         按:此案为痰迷心窍案:肥腻为阴为痰,在精神系统表现大多以抑制表现-痴呆状,为什么此症是嬉笑状?为何不出现其阴性状态呢?若此痰是药呢?它进入人体后会以药物之主治出现吗?如果不出现?是谁在引导它表现了异常?
           看到论坛有人言苦参之性,为阴性抑制药,言其只有阴性状态,故写按语!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14-6-17 08:56
医源 发表于 2014-6-16 22:47
痰迷心窍案
        此案是2001年5月左右,时已太阳快落山,笔者与朋友在诊所下象棋。以前治疗过的一位河 ...

这个医案有几个关键词:
经期(血虚)—肥腻(痰湿)—学习(劳心)→→→痰蒙清(心)窍
尚有几点疑问:
1、当时为何不予涤痰开窍?因为生命体征良好?年轻?
2、何以不治而愈?亦或因生命体征良好?年轻?
3、愈后能否再发?
4、如何预防复发?慎食肥腻?
5、先生案中所云:为何是嬉笑症状而非他症?
请赐教!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6-17 22:44
泰然居士 发表于 2014-6-17 00:56
这个医案有几个关键词:
经期(血虚)—肥腻(痰湿)—学习(劳心)→→→痰蒙清(心)窍
尚有几点疑问 ...


医源 发表于 2014-6-16 22:47
痰迷心窍案
        此案是2001年5月左右,时已太阳快落山,笔者与朋友在诊所下象棋。以前治疗过的一位河 ...

这个医案有几个关键词:
经期(血虚)—肥腻(痰湿)—学习(劳心)→→→痰蒙清(心)窍
尚有几点疑问:
1、当时为何不予涤痰开窍?因为生命体征良好?年轻?
2、何以不治而愈?亦或因生命体征良好?年轻?
3、愈后能否再发?
4、如何预防复发?慎食肥腻?
5、先生案中所云:为何是嬉笑症状而非他症?
请赐教!

回复:
      共同探讨!
     1、没有用药的原因是因为家属关系。不药而愈是因此病是新发病,且因饮食引起,食消即会自复。此还另有方法知此病速愈。
     2、关于预防,先生不提,医源都忽略了!此人应当戒油腻之品,年轻之时体内脾胃运化功能最强,但要防中年以后。
     3、此病发嬉笑,正是学习所引动。心主神智,七情主喜悦。人在思考之时,大脑供血最多,湿腻上输于脑,清窍被堵。阳在上则气浮,而喜亦可气浮,故气浮之气机使人不由自主发出了喜笑之表情!清醒之时,人可以控制自己表情,但清窍被迷,则失去了认知和控制力。
      《易》分析病理最明了,离主心、主脑、主学习、主喜悦。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6-17 22:49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4-6-17 14:52 编辑

邪祟案
       2010年冬,一50岁许回族女性随夫从甘肃来疆为女儿完婚,住在其亲家家里。言脖子似被人掐住,吞咽困难,严重时感觉呼吸困难。其面色不润,气色不佳。体略胖,食欲不佳,体乏。无胸闷心慌之症。舌体正常,无齿痕,色淡;苔薄白,无湿滑,无裂痕。脉弱。询其是否常生闷气,心情不畅。言是。遂以梅核气为诊断,处以半夏厚朴汤加益气之品,三剂。服后收效不大。
       思之,颈项乃阳明之地,阳气当旺,阳旺则升散有力,开阻除积,咽喉自会舒畅无阻。方中法半夏、厚朴、生姜皆辛温助阳之品。且厚朴行下,引阴骘下行。阳升阴降,气机条达。但怎么无效呢?
      询以前是否得过此症?其夫言:现在妻子是第二任,前妻已过世。结婚后现任妻子突然忽言乱语,都是过世妻子的口气。医院诊断为癔病,治疗不佳。找他们阿訇处理,当时痊愈,但又复反,时好时坏。来疆时正常。到疆后第二天在亲家住时,梦见其前任掐她脖子,第二日即发病。
        此乃怪病,怪病怪治,遂不在辨证,直接处鬼箭羽15g,煎服。服一次即见效,其病若失。其后在疆半年,一直在我处调理,面色好转,食欲佳,自觉有力。七月份回家,其间未犯此症。
      

作者: xychen    时间: 2014-6-23 21: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4-6-24 07:20
医源 发表于 2014-6-16 22:47
痰迷心窍案
        此案是2001年5月左右,时已太阳快落山,笔者与朋友在诊所下象棋。以前治疗过的一位河 ...

正值经期--冲脉充满之一天,两天之经期呢,在这段时间,经气并没有衰退,如果说经后,血海空虚则可;此女年龄14,5岁,其少阳之气升发力较强。这样可以归结到以下几点

1,正值经期之始, 冲任之气血,并没有空虚,此气血从胃经的气冲穴倒上,引发乳房胀,胃气不降;
2,参加劳动,已经使得气耗,加之食大肉,气耗痰凝,大肉消化不掉则积食,多肉则生痰
3,胃气不降,痰凝于上脘鸠尾部,导致神志失常
4,痰凝阳症,少女年轻,少阳气盛,现阳症
5,第二天正常,是因为月事持续下行,引发胃气下行,而痰凝于膈下松动下行,如果此人平素忧郁,久思的话,恐怕痰也没那么容易下来。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6-26 06:31
医源 发表于 2014-5-23 15:59
2013-6

       朋友之母,60岁许,电话告:发热有汗,头痛,咽喉疼痛,咳黄痰 。诊之为阳明病之厥阴 ...

  “朋友之母,60岁许,电话告:发热有汗,头痛,咽喉疼痛,咳黄痰 。诊之为阳明病之厥阴”,请进一步分析病因病机,说明一下,为何诊断为“阳明病之厥阴”?本人深感困惑。请不吝赐教。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7-11 00:34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6-25 22:31
“朋友之母,60岁许,电话告:发热有汗,头痛,咽喉疼痛,咳黄痰 。诊之为阳明病之厥阴”,请进一步分 ...


    阳明-温热;厥阴-扁桃体、淋巴(六经器官分属,淋巴属厥阴,皮肤亦属于厥阴)!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7-11 06:15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7-10 22:17 编辑
医源 发表于 2014-7-10 16:34
阳明-温热;厥阴-扁桃体、淋巴(六经器官分属,淋巴属厥阴,皮肤亦属于厥阴)!

奇谈怪论,荒诞不经!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7-28 13:27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7-10 22:15
奇谈怪论,荒诞不经!



     六经理论落于实处,将会会对应人体的组织、脏腑、甚至细胞!若没有达到这步,请谨慎发言!先生是我在论坛所敬重者,医源不想相争!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7-28 16:49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7-10 22:15
奇谈怪论,荒诞不经!

六经确实都对应着相应的脏腑组织,但是扁桃体、淋巴怎么就对一定对应厥阴了呢?再说,温热就一定是阳明经的病理现象吗?不要说阳经,就是阴经有病也有温热表现的。先生说:“发热有汗,头痛,咽喉疼痛,咳黄痰 。诊之为阳明病之厥阴”请先生道其详,本人鲁钝,愿闻高论。谢谢了。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4-7-30 21:21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7-28 08:49
六经确实都对应着相应的脏腑组织,但是扁桃体、淋巴怎么就对一定对应厥阴了呢?再说,温热就一定是阳明经 ...

     1、 六经确实都对应着相应的脏腑组织,但是扁桃体、淋巴怎么就对一定对应厥阴了呢?再说,2、温热就一定是阳明经的病理现象吗?不要说阳经,就是阴经有病也有温热表现的。先生说:“发热有汗,头痛,咽喉疼痛,咳黄痰 。诊之为阳明病之厥阴”请先生道其详,本人鲁钝,愿闻高论。谢谢了。


回复:
       好,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要知道扁桃体、淋巴属于厥阴,就要明白太阳与厥阴气机在表的相互关系。太阳气机发散向外,而厥阴则回缩。厥阴的回缩使发散于表层的太阳气机聚集于表层,形成了第一道保护层。说扁桃体是厥阴,则是立足于西医认为其是生命体第一道防线。同时厥阴之气机与淋巴气机相同,故有此言!
       2、六经分类有味、觉、色、形、数、质等等,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对于六经热象分类,若细研《伤寒》、《温病》,其机理就会了然。这部分机理暂时不便公开,谅解!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