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最新实用诊脉法》连载——7 [打印本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3-24 20:15
标题: 《最新实用诊脉法》连载——7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3-24 12:22 编辑

二,单按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在“五部”和“三关”进行详细诊察,称为单按。单按是操作的主要过程。寸口脉在“五部”和“三关”的复杂变化,都可在单按过程详细诊察。
       古代医家诊脉,不仅重视“总按”,而且重视“单按”。并且,既诊察“五部”,也诊察“三关”。如《难经》说:“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其中,所谓“脉有三部”,是寸、关、尺“三关”,古时也称“三部”。所谓“部有四经”,意思是说,两侧寸部、两侧关部和两侧尺部都对应着四经。比如,左寸部对应着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右寸部对应着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合起来则为四经。再如,左关部对应着足厥阴经和足少阳经,右关部对应着足太阴经和足阳明,合起来也是四经。同理,尺部也对应着四经。显然,“部有四经”的说法,是将“五部”和“三关”结合在一起。这说明,诊脉并不单纯是诊察“三关”,而是“五部”和“三关”都诊察。因此,在单按过程,“五部”和“三关”都要诊察,二者必须结合起来。
       近代脉书对“三关”都很重视,却忽视了“五部”。所以,近代脉书所说的单按过程,主要是对寸、关、尺“三关”分别进行诊察,一般不涉及“五部”。因此,若与经典文献记载的诊脉方法比较而言,近代的诊脉方法确有一定缺欠。其实,“五部”和“三关”都很重要,且有一定内在联系,二者不能偏废,不能忽视对“五部”的诊察。
       单按的目的是为了辨别寸口脉在某一“部”或某一“关”的变化。由此获取的脉诊资料更详实,可以进一步分析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各方面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生、克、制、化等关系,为“辨证论治”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比如,通过单按诊取的脉象,可以进一步分析是否主病?病在何脏?何腑?何经?属何性质?必须辨明这些问题,才能为“辨证论治”提供可靠依据。
       在单按过程可以采取多种手法对脉象的变化进行详细诊察。如,浮取、中取、沉取、举、按、寻、推、以及侧指法、俯仰指法等。一般认为,用力较轻是浮取,用力较重是沉取,用力适中是中取。其实,这种解释太笼统,不能充分体现这三种手法的实际作用。若对《难经》和《脉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浮取、中取和沉取,不仅有严格的指力规范,而且有两方面的作用:
       其一、用“一至七菽之重”的指力为浮取,用十菽之重乃至“按之至骨”的指力为沉取,用七至九菽之重的指力为中取。这是用“浮中沉”三种手法对“五部”进行诊察的方法。
       其二、对寸口脉的脉体进行浮取、中取和沉取。无论脉居何部,都可用“浮中沉”三种诊取方法作进一步诊察。比如,脉居肺部,用一菽之重的指力为浮取、用二菽之重的指力为中取、用三菽之重的指力不沉取。再如,脉居肾部,则用十三菽之重有指力为浮取、用十四菽之重的指力为中取、用“按之至骨”的指力为沉取。
       总之,根据“菽”和“菽数之重”代表的层次和指力,依此入门,触类旁通,便可掌握浮取、中取和沉取的指力规范,这种诊脉技术在总按过程和单按过程都很实用。单按是十分重要的操作步骤,除浮取、中取、沉取和举、按、寻的手法外,可结合用其他手法,以获取更全面的脉诊资料。
       三,复按
       诊脉以“气血未乱”为重要条件,要求尽量排除外界因素干扰。在进行了总按和单按以后,寸口部位的脉络经过反复按压,其气血必然受指力阻遏而失其常性。由此而产生的影响虽微乎其微,但也不能忽视。单按过程完成后,持脉者应将三指收回,保持在尚未施加指力的状态,稍缓数息,待脉络气血恢复如初,再进行一次重复诊察,这一过程称为复按。
       复按过程,可以对总按或单按的诊察结果进行验证,如有持疑之处,可作重点诊察,以求准确无误。确保诊察结果无误后,一般还要求“持满五十动”,这是从古代沿续下来的诊脉注意事项。
       古代医家特别强调持脉必满五十动,这是为了体现“昼夜脉行五十度,而复会于太阴”的传统理论。如《灵枢.根结篇》说:“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这说明,诊脉持满“五十动”,才能全面反映五脏六腑的“受气”情况。这是古代医家对气血运行的一种认识。就其现实意义说,这是强调诊脉不能草率行事,应反复诊察并进行核实。所以,如果“持满五十动”仍不能确保诊察结果准确无误,还可延长时间,不必拘泥“五十动”。必须确认诊察结果准确无误,复按过程方可结束。
       以上三个过程,是一个连续过程,虽然叙述繁琐,实际操作并不复杂。总按、单按、复按的全过程,三、五分钟即可完成。
       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一项技术要求,即掌握好三指的弯曲,以“指目”平齐为要。有些脉书要求“三指”节节相对,其实,不如排齐“指目”更重要。所谓“指目”,乃指端棱起如线、感觉最灵敏的部位。临诊时,不论是疏布指还是密布指,均要求指目排齐,成一直线。这对掌握指力规范非常有利。触及脉体以后,要把“指目”按在脉的脊部,便于用相应的指力进行浮取、中取和沉取,也便于运用举、按、推、寻等其他手法进行详细诊察。有些脉象,用“指目”反而不方便,则需“指目”与“指腹”结合并用。比如,在实际表现时程度较重的“散”脉,其实质是“脉体散漫不收,脉肉界限模糊不清”,对这一类脉象进行辨别,用“指目”与“指腹”相结合的方法比单用“指目”更方便。
       临诊时,为便于体察脉象的变化,还要掌握适当角度,三指平按或垂直下按,适用于“总按”过程。在单按过程,除平按或垂直下按的方法外,还应结合35度角的斜按,这种角度有利于发挥“指目”感知效果,便于与“指腹”并用进行按、压、推、寻等操作。并且,这种角度不易受指端动脉搏动的干扰而发生错觉。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的技术要求,才能在操作过程得心应手,并避免盲目操作影响诊脉效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从《脉经》以后,由于“持脉轻重法”的应用很少,所以,深刻认识这种操作方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可参照《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千金方》、《四海同春》等文献。这些文献的记载表明,“持脉轻重法”是脉诊非常重要的实用技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实用性,是很值得推广普及的一种精湛技术。若将“持脉轻重法”的精湛技术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脉诊更完善、更合理、更科学、更实用,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选录《四海同春》使用“持脉轻重法”诊治实例,以供初学者参考:
       “如诊肺脉浮而有力,(肺脉在一等三菽之内诊取。浮,谓动于本部一菽之内,中间诊二菽不来应指或出于皮肤之外。有力,谓脉兼滑弦洪紧。后凡浮实而有力者,仿此。)是肺部有余而实也,即断鼻干(肺燥),喘嗽(肺实),头眩(肺风),气急(肺实)等证。用桑白皮(泻肺),栀子仁(清肺),黄芩(凉肺)等药治之。
       肺脉浮而有力之中,又兼数脉,是实又多热矣,即断以衄血(肺热),肤干(肺血燥),鼻疮(肺血热),再加栀子仁、酒芩、辛夷(引经)等药。若浮数太甚,再倍加清金润肺泻肺等药治之。(详见后)。
       肺脉浮而有力(此浮字,亦是肺脉动于本部一菽之位,中取二菽之上不来应指或出于皮毛之外。无力,谓脉动虽浮却弱而无力,更兼短涩濡微等脉在内,是肺脉少有余之中又兼不足也,此少有余非元气有余,乃肺气浮动也。),是肺少有余之中又兼不足也,即断面虽微赤而色多白(微赤属火,色白肺弱),皮肤不光润(肺血不能华色),声不出口(肺气不充)等证。用麦门冬(清润肺部),百合(补肺),紫苑(益肺),款冬花(补泻兼全)等治之。
       若肺脉无力之中又兼带迟脉,是肺不足而又寒矣,即断以咳吐冷沫(肺寒),鼻流清涕(寒郁肺热),肌肤生粟(肺气不足),畏风(肺气不固)。加人参(补肺),倍麦门冬、阿胶(补肺)、酒归(补肺血)、百部(补肺不足)等药。
       若又芤涩濡微太甚,再佐以润肺温中益气等药(详见第十一),更将各部之脉互与肺脉较其虚实缓急轻重生克亢制之详,而酌量调治之,斯万无一失矣,详见于后。
       亦有久病劳瘵及脾胃虚弱并噤口痢疾等证,于不足之中暗生邪火以致肺脉浮而有力者,然劳瘵气息恹恹,脾虚者面白色黄,噤口肌肤枯减各有不同也。
       亦有脾胃虚甚后啬肺经生化之源或所生之肾水涸竭,时时仰给于肺经使肺自顾不暇,又罄不足之微力曲益所生而有沧海不能实漏卮之叹,以致肺脉沉而无力者,此又不可独咎于肺,惟宜补中气益肾水而肺自平也。”
       以上可看出,《四海同春》是用“持脉轻重法”,对脉象的辨别和分析都很精确,对“辨证论治”可提供更加详实可靠的依据。所以,应该将“持脉轻重法”与现在的诊脉方法结合起来,这是脉诊最完善、最实用的操作方法。
       第七章,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脉诊的常用脉象,经历了一个逐渐规范的过程。历史表明,《脉经》以前,脉象名称很繁杂,多达数十种,一般没有严格的脉形规范。如浮、沉、大、小、滑涩、细、迟、疾、代、钩、盛、躁、喘、数、弦、濡、弱、轻、虚、实、长、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等。《脉经》成书时期,经古代医家筛选,脉诊的常用脉象定为二十六种。即浮、沉、迟、数、滑、涩、长、短、洪、细、虚、实、弦、紧、缓、散、革、芤、微、濡、弱、伏、促、动、结、代。这二十六种常用脉象都有一定的脉形规范,基本上可以概括对脉象变化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这是脉诊形成完整体系和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从《脉经》以后,历代医家都是沿用《脉经》流传下来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近两千年以来,后人对二十六种脉象虽有补充,但总的看,都未超过《脉经》的水平。因此,迄今为止,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仍以《脉经》为典则。
       《脉经》的记载表明,在脉诊形成独立学科的历史时期,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常用脉象只有二十六种。并且,每一种脉象都有一定针对性,分别针对寸口脉相关方面的变化。这二十六种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基本上概括了对寸口脉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如脉体大小、长短、至数、脉位、脉形、脉律、脉势、流利程度、间歇次数或非窦性心律的脉形等,所以,这二十六种脉象及其相兼脉,可以概括错综复杂的脉象,能够满足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需要。
       然而,现已证实,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其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未全部流传后世,其中,有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被埋没了,有的已被误解。由此导致,脉诊的适用范围和诊断作用受到很大影响。比如,革脉、动脉、代脉、散脉、微脉、缓脉等,这都是脉诊的常用脉象,但是,近代以来,这些脉象很少发挥作用,甚至很少有人再用这些脉象。究其原因,是后人没有领会这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必须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充分挖掘出来,才能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1,浮脉
浮脉,古称“毛”脉,是临床最常用的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它只反映脉位变化,以“脉位浅在”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属单因素脉象。其指感特征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据《脉经》记载,凡寸口脉在“一至七菽”之间,皆是浮脉。用“持脉轻重法”辨别浮脉,是将寸口部位“按之至骨”的实际深度划分为十五个层次,即十五菽。以中间三层为“中”,则一至七层之间为“浮”。这是非常准确的辨别方法。
       浮脉为常用的纲领脉之一,它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因素脉象,又可以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在浮脉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派生、衍化一系列与脉位“浮”相关的脉象,比如,濡脉、浮滑、浮数、浮缓等,因此,掌握浮脉的脉形规范及其辨别方法非常重要。
       近代脉书习惯以“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作为辨别浮脉的依据。实事求是的说,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不能辨别准确的脉位变化。若详细分辨浮脉的界限及其程度,应该使用“持脉轻重法”。
       《脉经》所说的“举”和“按”,是相对于脉体而言的,并不是靠“举”和“按”辨别浮脉,这是必须明确的问题。这是因为,举和按,是诊脉的基本手法,必须说清什么是举?什么是按?举和按是干什么用的?
       按“持脉轻重法”的操作规范,临诊时,触及脉体以后,再对脉体进行按压,称为“按”。经过按压以后,减轻按压的指力,回复刚触及脉体时的指力,称为“举”。所以,“举”和“按”是针对脉体而言的。否则,就不可能体会出“有余”和“不足”的指感特征。所谓“有余”和“不足”,是对脉体进行“举”和“按”体会出来的。因此,不能将“举”和“按”认为是对寸口部位的肌肉组织进行按压。由此说明,《脉经》虽然以“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解释浮脉的脉形,但是,《脉经》并不是用举和按的手法辨别脉位,而是用“持脉轻重法”。
       在诊疗实践中,凡是浮脉,都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只凭“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并不能辨别浮脉界限,也不能准确确定浮脉的程度,这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此,若将“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作为辨别浮脉的唯一方法,是很不全面的。应该用“持脉轻重法”,再结合“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才是辨别浮脉的最好方法。
       2,沉脉
       沉脉,古称“石”脉,也是临床常用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沉脉与浮脉正相反,以脉位“深”在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沉脉是常用的纲领脉,属单因素脉象,既可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也可与其他脉象相兼。在沉脉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派生、衍化一系列与脉位“沉”相关的脉象,比如,弱脉、沉滑、沉数、沉迟等。
       用“持脉轻重法”辨别沉脉很简单,可参照浮脉的辨别方法。凡寸口脉在“十至十五菽之间”,都是沉脉。其中,第“十五菽”相当于“按之至骨”的程度,这是沉脉的最大限度。若超过这种限度,则是伏脉。
       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脉位变化可分四类:一是浮脉,二是不浮不沉之脉,三是沉脉,四是伏脉。这四种脉象,概括了全部的脉位变化。在诊疗实践中,脉位的变化虽然错综复杂,但总起来说不外乎这四种脉象。
       浮脉、沉脉、不浮不沉之脉和伏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而是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比如浮脉:凡“一至七菽”之间的脉位变化皆是浮脉,但实际表现时的程度可有所不同。再如沉脉:沉脉最“沉”的程度是“按之至骨”,但“十菽以下”皆是沉脉,其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以上四种脉象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脉位变化。
       沉脉与浮脉的界限是不浮不沉之脉,即居中之脉。寸口脉在“七至九菽”之间,即是不浮不沉之脉。以此为界,七菽以上为浮脉,九菽以下为沉脉。按这种方法辨别浮脉和沉脉,都非常准确。
       3,数脉
       数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的至数比正常快,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凡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皆为数脉。其指感特征是“去来促急”,这是脉的“至数”达到“一息六至”或超过“一息六至”的指感特征。
       辨别数脉,只需测定脉的至数即可。只要掌握了正常脉的至数,辨别数脉并不难。一般认为,正常脉的至数是一息四、五至之间。这是辨别数脉的依据和界限。
       《脉经》说:“数脉,去来促急”。这是数脉的指下形状和指感特征,并不是数脉的具体指标。《脉经》另有夹行小字说:“一曰一息六七至”。这夹行小字是否为《脉经》原文无据可知,重要的是,这夹行小字可以反映数脉不是固定不变的至数,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和可容许的变化规范。即:凡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者,皆为数脉。所以,数脉有比较具体的指标,是很容易辨别的脉象。
       《内经》记载了正常脉的至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由此可见,《内经》是以一息四、五至为正常至数,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历代以来,都是以一息四、五至为正常脉的至数。如《难经》说:“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适得病。”所谓“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是说一呼一吸脉四至。所谓“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是说一呼一吸脉六至。这说明,《难经》以一呼一吸脉四至为平人脉的最低至数,以一呼一吸脉六至为适得病的病脉。一呼一吸四、五至之间,则是正常至数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明确了正常脉的至数和所容许的变化范围,就等于明确了数脉的构成条件。因此,数脉的具体指标很容易掌握。
       数脉是常用的纲领脉。不含至数变化以外的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但可以是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比如,促脉就兼“数”的条件。并且,数脉常与其他不发生冲突的脉象相兼。比如,浮数、沉数、弦数、滑数、洪数、细数等。在与这些脉象相兼出现时,数脉的至数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
       4,迟脉
       迟脉与数脉正相反,是脉的至数不及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凡一息三至或不足三至者,都是迟脉。
       《脉经》说:“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这是将“呼吸三至”作为迟脉的基本条件,并用“去来极迟”表达迟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这种表达方法专业性很强,但受“道家”演说影响很深,应予正确理解。所谓“呼吸三至,去来极迟”,意思是说,以呼吸三至为迟脉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凡不足三至者,皆为迟脉。这是引用道家学说的“极”字来表达迟脉的界限和脉形规范,不能将“极”字认为是一般的形容词。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迟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由于古代医家以“呼吸定息”测定脉的至数,迟脉又是在至数减少的方向延伸,所以,迟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很小;它只能再包括一呼一吸二至、一呼一吸一至或一呼一吸不足一至。从临床实践看,古代医家将迟脉的基本条件规定为“一息三至”,是比较合理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呼一吸三至以下的脉象,可用计时法测定脉的至数,便于掌握迟脉的变化程度。按计时法算,“一呼一吸三至”的脉象,约每分钟50次,与现代医学的“窦缓”接近。所以,凡每分钟50次或低于50次的心率,都是迟脉。这与中医理论并不相悖。
       脉的至数变化虽然复杂,但总的说可分三类:一是正常脉象的至数,二是数脉,三是迟脉。这三种脉象,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至数”变化。
                                                                         25——30页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14-10-27 10:26
(, 下载次数: 10)
(, 下载次数: 22)
(, 下载次数: 38)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