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四诊合参
四诊,指望、闻、问、切四种诊法。这是中医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方法。由于历史原因,中医对疾病的诊断,从理论和方法上都没和现代科学技术接轨。所以,望、闻、问、切至今仍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实,中医的诊疗体系并不排除其他诊断技术。比如,借助心电图,可以诊察动脉、结脉和促脉,民间流传的耳诊、足诊和掌纹诊等,都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这说明,“四诊”是可以不断丰富、可以持续发展的诊断技术。
“四诊”都有重要作用,既不能互相替代,也不能有所偏废,更不能单凭脉诊对疾病作出诊断。“四诊”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种诊法都不能替代另一种诊法。临床运用时,必须“四诊合参”,将四种诊法获取的临床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作出准确诊断。所以,虽然脉诊对临床各科都有重要意义,但不能忽视其他诊法的作用。
第五章,脉诊的基本原理
为什么“寸口脉”的变化能够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疾病?为什么脉诊对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都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独特的诊疗体系,古代医家创建的经络学说,为中医的诊疗体系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经络学说认为,“寸口脉”是“脉之大会”,是“五脏六腑之所终始”,隶属于手太阴经。手太阴经朝百脉,十二经乃至全身的气血皆流注手太阴经而变见于“寸口”。并且,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任何疾病都可导致五脏六腑乃至全身气血阴阳的变化。因此,“寸口”脉的变化可以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疾病,这是脉诊最基本的原理。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是经络学说指导下开创的诊疗体系。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是“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经络学说指导下开创的。因此,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和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其理论依据同出一辄。
历史表明,古代医家创建的经络学说,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完善,并被广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东汉末年,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张仲景首创“六经”辨证,标志着中医学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晋代王叔和著《脉经》,标志着独取寸口脉法成为独立学科。这说明,中医学形成“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时期,也是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独立学科的时期。并且,“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形成以后,独取寸口脉法逐渐取代了其他脉法,成为独占医坛的诊脉方法。所以,两千多年以来,独取寸口脉法成为“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组成部分。古代医家曾经开创了很多种诊脉的方法,但“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选择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这是史实。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为独取寸口脉法开辟了非常广阔的适用范围。这也是史实。
两千多年以来,中医学的各种流派和各种学科逐渐兴起,但独取寸口脉法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始终没动摇。迄今为止,独取寸口脉法仍是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这种诊脉方法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用诊法。因此,充分认识脉诊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诊脉的方法,对充分发挥“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优势,提高中医的诊疗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难经》和《脉经》的记载,独取寸口脉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是“五部”,其次是“三关”。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将寸口部位按深浅层次分为“五部”,依次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认为“五部”与五脏之脉相对应。其次,是将寸口脉分为“三关”,依次为寸部、关部、尺部,认为“三关”分别与五脏、六腑、十二经相匹配。因此,根据“五部”和“三关”的脉象变化,可以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疾病。这说明,“五部”和“三关”,都是脉诊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如《难经》说:“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到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这里所说的“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即是五部。独取寸口脉法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脉形规范和操作方法等,都与“五部”密切相关。再如,《脉经》引《脉法赞》之文说:“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腑,合于上焦,名曰神庭,在龟尾下五分。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为腑,合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太仓左右三寸。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腑,合于下焦,在关元左。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腑,合于上焦,名曰呼吸之腑,在云门。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为腑,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曰章门,在季胁前一寸半。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腑,合于下焦,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这是最早提出的“三关”与五脏、六腑、十二经的匹配。这种匹配关系,与“五部”的理论密切相关。
所谓“五部”,简言之,是将寸口部位按深浅顺序五等分。从寸口部位的肌表到“按之至骨”的深度,依次分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合为“五部”。每部再分三个层次,合为十五个层次。《难经》所说的“菽”,即代表层次,每一菽是一个层次。比如,一至三菽为“肺部”、四至六菽为“心部”、七至九菽为“脾部”、十至十二菽为“肝部”、十三至十五菽为“肾部”。对任何一个患者来说,都可根据“按之至骨”的深度划分“五部”,每一部都可分为三个层次。这样以来,都可以对寸口脉的脉位变化分“五部”进行诊察。根据这种划分方法,寸口脉的脉位变化具有不同的诊断意义。比如,脉位最浮属肺部,脉位居中属脾部,脉位最沉属肾部,余皆仿此。
由于《难经》和《脉经》对“五部”都是采取“立象寓意”的表达方法,后人很难理解。所以,在脉诊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五部”的理论及其相关技术被埋没了一部分,这是脉诊的巨大损失。所谓“立象寓意”,是没有明确指出“肾部”的“菽”数是多少,因此,后人很难理解“肾部”最深的程度是第十五“菽”。必须破译《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才能领悟其寓意。其实,古代医家是以“按之至骨”代表寸口部位最深的程度,并将肌表到最深的程度五等分,每一等分为一部,每部再分三个层次,则为十五个层次。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着对脉位的诊察,关系着脉诊最基本的操作方法。
所谓“三关”,是将寸口脉以掌后高骨为界分为“寸关尺”,合称“三关”,再与五脏六腑和十二经相配。其匹配方法自《脉经》提出后,历代医家有所补充和完善。其中,寸和关与脏腑十二经的匹配,基本上都用《脉经》的说法。有争议的是尺部。一般认为,左手尺部属肾和膀胱。争议最大的是右手尺部,至今未能统一。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右尺属命门和三焦。这是临床常用的匹配关系。
从独取寸口脉法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出,“五部”和“三关”都有重要意义。并且,“五部”比“三关”还重要。这是因为,在脉诊还没明确“三关”的时候,主要是以“五部”为基本原理。因此,“五部”及其相关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五部“的理论及相关技术几近失传。由此导致,现在的诊脉方法,若与《难经》和《脉经》记载的诊脉方法比较而言,确显逊色。
现已证实,以《难经》和《脉经》为依据,可以将“五部”的理论挖掘出来。并且,根据“五部”的理论,还可以挖掘出“持脉轻重法”,这是脉诊被埋没的精湛技术,也是最实用的操作方法。用这种操作方法诊脉,最能体现脉诊的基本原理,更能体现脉诊的诊断作用。
第六章,最实用的操作方法
历史表明,古代医家开创的诊脉方法,在《脉经》以前已是非常精湛的诊断技术,但是,受古代医家表达方法的影响,并未全部流传后世。其中,脉诊最实用的操作方法,古称“持脉轻重法”,几近失传。从脉诊的基本原理来看,“持脉轻重法”是非常实用的操作方法,必须将“持脉轻重法”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诊脉的技术才能完善,对脉象的辨别才能更准确。
《难经》和《脉经》对“持脉轻重法”都有记载,在《内经》中也可以追溯“持脉轻重法”的端倪。据考证,这是脉诊非常实用的操作方法,不仅独取寸口脉法使用这种操作方法,古时代的遍身诊脉法也是使用这种操作方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古文献对“持脉轻重法”的详细介绍很少。《难经》和《脉经》对“持脉轻重法”的介绍,都是采取“立象寓意”或“恢诡隐喻”的表达方法,言词非常简洁,内涵非常深奥,后人很难理解,直接影响了这种操作方法的推广和普及。
从历史上看,《难经》和《脉经》非常重视“持脉轻重法”,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就是使用“持脉轻重法”,明代著名医家朱栋隆因使用这种操作方法而成名,其学术成就见于《四海同春》。此后,这种操作方法罕为人知,很少有人掌握。究其原因,是脉诊经典文献对这种操作方法的论述非常隐晦,表达方法难理解,所以,后人没有充分认识这种操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也没将这种操作方法充分开发和利用。
通过对脉诊经典文献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将“持脉轻重法”与现在的诊脉方法互相结合起来,更具优越性,操作起来非常简便,更便于临床运用。操作的全过程,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总按
总按是操作的第一步骤。在这一步骤,完成定位、布指、测至数,关键是确定诊脉的指力,为下一步骤做好准备。
1,定位
定位,即确定寸口脉的施诊长度和“寸关尺”的分布。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寸口脉的施诊长度是“一寸九分”。所谓“一寸九分”,是脉诊的“数理”概念,并非度量衡制的实际长度。其实际长度,一般是按“骨度分寸法”折合。在实际操作时,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按“骨度分寸法”,可以折合出“一寸九分”代表的实际长度。对不同患者来说,“一寸九分”的实际长度虽不相同,但都看成“一寸九分”,这是独取寸口脉法的规定。根据所确定的实际长度,再按一定比例划分“寸关尺”的分布。
“寸关尺”的定位方法是:医者以中指指端按在患者掌后高骨内侧,为“关”部;再把食指放在高骨之前,为“寸”部;最后将无名指置于高骨之后,为“尺”部。
“寸关尺”所占的比例是:关部占六分,寸部占六分,尺部占七分,合为“一寸九分”。从理论上说,“寸关尺”的分布应按这种比例定位。但实际操作时,能够体现尺部比寸、关部稍长即可。
最简易的方法是:以患者中指节上下两横纹之间为一寸,然后确定“一寸九分”的实际长度,再按以上比例排列“寸关尺”的分布。待经验丰富时,凭经验也可落实“寸关尺”的定位。
2,布指
布指是医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一定顺序和间距分别排放在寸、关、尺三部。布指的过程是与定位过程同时进行的,完成定位即可完成布指。最容易掌握的方法是,先将食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并触及寸口脉脊部,再排放三指的疏密,臂长者布指稍疏,臂短者布指稍密。但应该注意的是,三指之间不是均匀排放,中指与无名指的间距稍大。这是为了落实尺部多占一分,有利于体现“寸关尺”的阴阳属性。
3,测至数
测定脉的至数,这是临诊必须进行的步骤。诊脉时,一般是先测至数,然后再察其他方面的变化。
脉诊的常用脉名共二十六种。其中,一部分脉名只反映脉的“至数”,还有一部分脉名虽不以脉的“至数”为构成条件,但实际表现时往往受“至数”的影响。若“至数”变化达到某种程度,有些脉名的脉形就不可能再表现出来。因此,在测定至数的过程中,即可辨别与“至数”相关的脉象。
一般是用“呼吸定息”的方法测定脉的至数。具体方法是:医者根据自己匀静正常的呼吸频率,以“一呼一吸”为一息,按“息”测定脉的至数。一息脉动四、五至之间为正常,超过“五至”为数脉,“三至”或“三至”以下都是迟脉。
小儿脉的至数变化较大。年龄愈小,脉搏愈快。必要时,可用计时法测定小儿脉的至数。
年龄与脉搏变化的规律是:
初生:120~140次/分钟
一岁:110~120次/分钟
四岁:110次/分钟
八岁:90次/分钟
十四岁:75~80次/分钟
十五岁后接近成年人
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成年人相比,病因较简单。所以,小儿科诊脉,一般只需辨别小儿科的常用脉象。小儿科测定脉的至数尤其重要,最宜用计时法,准确测定每分钟脉的至数及其变化。近代脉书以浮沉、迟数、滑涩、虚实为儿科诊脉大纲,再结合脉的有力无力等附加条件对脉象变化进行分析,基本上可以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因此,在总按过程即可完成小儿科诊脉。若需详细诊察,再结合其他步骤。
4,确定诊脉指力
患者的体质条件不同,诊脉时所需的指力必然不同。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条件,确定相应的诊脉指力,然后,分“五部”和“三关”对寸口脉进行诊察,这是脉诊最关键的技术。
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诊脉指力不是随意确定的。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条件,并按“五部”的理论才能确定。古代医家所用的“持脉轻重法”,就是确定诊脉指力的操作技术。所以,“持脉轻重法”最能体现脉诊的基本原理。
按“五部”的理论确定诊脉指力,不仅可以落实“因人而异”的基本原则,而且可以准确辨别脉位变化,对分析脉象及其主病的性质非常有利。比如,外感病初期,可以根据准确的脉位变化辨别属表证或属里证及其发展趋势;霍乱病,可以根据脉沉或脉伏的程度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再如,“五部”与五脏之脉相对应,寸口脉在“五部”的变化具有不同的生理病理意义。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条件,按“五部”确定诊脉指力。否则,既不能充分体现脉诊的基本原理,也不能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用通俗语言阐释“五部”,是将寸口部位的最浅表与“按之至骨”的总深度分为“五部”,依次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每部可再分三个层次,合为十五个层次。如《难经》说:“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到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难经》所说的“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即是寸口部位的层次。“五部”的划分方法是:“一至三菽”为肺部、“四至六菽”为心部、“七至九菽”为脾部、“十至十二菽”为肝部、十三菽至“按之至骨”为肾部。每三菽为一部,每一“菽”代表一个层次,“按之至骨”相当于第十五菽,即最深层。这种划分方法,等于将寸口部位的最深度五等分,这样以来,“五部”就明确了。
用通俗语方阐释“持脉轻重法”,可将指力比喻为“菽数之重”。其中,“按之至骨”的指力相当于十五菽之重的指力。这样以来,用“一至三菽之重”的指力诊肺部、“四至六菽之重”的指力诊心部、“七至九菽之重”的指力诊脾部、“十至十二菽之重”的指力诊肝部、“十三至十五菽之重”的指力诊肾部。显然,只要确定了“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对“五部”进行诊察的指力都可确定出来。
“持脉轻重法”的关键技术,就是首先确定“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然后,再用相应的指力对“五部”分别进行诊察。这种诊脉方法非常精确。比如,若用“一至七菽之重”的指力诊得其脉,说明寸口脉在“七菽”以上,为“浮脉”。若用“十至十五菽之重”的指力诊得其脉,说明寸口脉在“九菽”以下,为沉脉。若用“七至九菽之重”的指力诊得其脉,说明脉位居中,为不浮不沉之脉。若按之著骨”始见其脉,说明脉在“十五菽”以下,为伏脉。显然,这种方法辨别脉位非常精确,关键是掌握确定指力的基本方法。
确定诊脉指力,需要练习两方面的基本功。其一,是练习“按之至骨”的感知,并结合“按之至骨,举指来疾”的指感特征,掌握好“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这是确定诊察每一部脉所用指力的重要依据。其二,是练习用相应的指力分别对每一部进行诊察。所谓“举指来疾”,意思是说,若将寸口脉按压到“至骨”的程度,则脉气流通阻于指下,但稍举指则脉气速来,并不是说脉的至数加快。
最简便的练习方法是:先练习将寸口部位分五次按压即达到“按之至骨”的程度,熟炼后,再练习分十五次按压。这样,就能掌握对每一部分别进行诊察的相应指力。
脉诊的常用脉象共二十六种,除“伏脉”外,对任何脉象的辨别,都不可能超过“按之至骨”的指力。为便于区别,古代医家将“伏脉”的实际深度称为“按之著骨”,并将“按之著骨”所用的指力称为“极重指按之”。所谓“极重指按之”,即是超过了“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这说明,古代医家对诊脉指力有严格规范,而不是随意确定的。
20——25页
lijuan 发表于 2014-3-24 05:02
谢谢铁骨老师分享,期待后面的内容。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