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帖]络 病 衡 正 [打印本页]

作者: 寿宏堂主    时间: 2004-1-30 15:41
标题: [转帖]络 病 衡 正
明末清初的医学大家喻昌曾言:“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诚然,隶属于“经络学说”的络脉理论发端虽早,但后人发掘甚少。所幸,自明清以来,一大批医学名家在络病的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至引起现代学者的重视。从现代对络病的研究材料来看,今人对“络病理论”、“络病学说”的认识已相当深入,只是似乎还存在一些含混不明之处。本文试从这里入手,加以辨正和探讨,以求得学术之完善。
1 络脉属里属表辨
有人认为“就脏腑经络而言,脏腑属里,经络属表;就经络本身而言,经脉属里,络脉属表。”(1)疾病的发展变化一般是由浅入深,叶天士的“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不是说错了吗?
这个问题涉及到络脉理论的根本,即络脉的构成、循行和生理病理。《灵枢·脉度》曰:“经脉为里,支而横出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这是指由经脉分出的络脉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络脉源自脏腑。《灵枢·经脉》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这里的绝道即指五脏六腑之大络(2)。由此看来,络脉不仅体表有,内脏亦有,浅部有,深部亦有。它遍布全身,通彻各处,内外表里无所不至。喻昌按其大小依次分为“系络”、“缠络”、“孙络”;《内经》将浮浅的称为阳络,如体表头面的“浮络”,分布于体内深处的称为“阴络”,即脏腑隶属之络,叶氏称“脏络、腑络”。而经脉介于阳络阴络之间,将脏腑经脉、体表四肢的气血渗灌沟通起来。故邪气的深入传变亦可由经脉到脏腑之络。叶氏的“初病在经,久痛入络”即应指此。
2 “久病入络”说等于“络病学说”?
“络病学说,即‘久病入络’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3),这一提法似欠妥。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络脉有深有浅,络病的发生既有“久病入络”这样的深层传变,又应有外邪由皮毛入络,再由络入经这样的浅层传变。所以从络病发生的病位及传变来说,“久病入络”只反映了“络病学说”的一个方面。再从病程病因来看,“久病入络”,必然是慢性病经久迁延不愈,造成或痰或瘀或虚的病理特征,进而传入阴络的。而外邪入侵皮肤进而传入络脉发生的络病,其病程一般较短,病位浅,病情较轻。
另外,非只“久病入络”,新病亦可致络病。从叶氏传人吴塘的验案来看,他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若温热之邪入侵肺卫,并逆传心包络,导致神昏谵语等证,视病情分别采用“温病三宝”或清营汤,以芳香开窍通络;若暑热入络导致“但头微胀,目不了了”,治以清络饮,以清暑透络化湿;对于邪郁孙络的身痒、风疹,多选薄荷、桑叶、荆芥、菊花、桔梗等辛凉轻剂以宣发络道;对于热郁肌腠、血热凝滞而致的痘疹瘀斑,吴氏则采用透络之法,选双花、连翘、竹叶、青蒿、丹参等辛凉芳香透达之品。总之,仅从吴塘对络病的证治经验来看,其对新病入络之病的论述已相当丰富,可以说是理法方药具备。
因此,络病的发生可深可浅,可新可久,可急可慢,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不能以“久病入络”说一以代之。“久病入络”说仅是络病学说之一隅。“络病学说,即‘久病入络’的学术思想”,这样的提法也从侧面表明了,络病的深层即“久病入络”这方面的情况已为人熟知且广为认同。但另一方面,络病的浅层面,即外邪由皮毛入络、由络入经(4)以及新病入络的发病机理和证治较少为人重视。在这方面还有待于深入发掘和总结。
3 “络主血”辨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所以才会“初病气结在经,久则伤血入络”。但《灵枢·经脉》曰:“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与气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共同运行于经络之中,又何以分别由经由络所主呢?
这一矛盾又涉及研究中医学的方法了。纵观中医学史,中医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不似西医那样的机械和逻辑分明。中医抓住了辨证观和整体观这一精髓,并且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什麽是血?西医认为是血管内流动的液体,中医的“血”就不那麽简单了,有更广的内涵。《灵枢·营卫生会》曰:“血者,神气也”,“营在脉中”,故有血舍魂,脉舍神,营舍意之训。又“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有津血同源之说,而血与津液皆属阴,“血之精为络”,故古人常以营血、阴血、精血并举。所以络病论的“血”就不单指血液,还包含着神气、阴经、精气。同时,络脉也不同于西医的血管或微循环,就如同经脉不同于西医的血管或神经一样。因此,络病的症状也就不应简单的理解为出血证或瘀血证,而是包含了一系列特定的其他症状。如肝络受阻导致的肝郁胁痛,还有失眠、烦躁欲怒等精神症状。
“初病在经在气,久则入络入血”,它的含义是什麽呢?似应指络病的发生在初始阶段有一个全身气机失调或紊乱的过程,然后发展到有器质性损伤的阶段。中医认为血为阴,为有形,有形就是说形质;气为阴,为无形,无形就是说功用,因此,络病的发生可以说是由功用到形质。(5)但,这个器质性改变同时包含了一系列全身症状。因此,在治疗上,也是多靶点的。如叶天士治疗络病,虽以活血为要,但其通络大法可分为辛润、辛香、辛温及虫蚁剔络等法。视病情的不同,以其他辛散、行气、止痛之品配合活血化瘀药。
总之,络病论是中医学独特的重要理论。它来源于实践,对实践又有重要指导意义。故统一完善这一理论,并建立一套理法方药完备的体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只作抛砖引玉之用,以期前辈和同行在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发掘和研究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30 20:53
标题: [转帖]络 病 衡 正
下面引用由寿宏堂主2004/01/30 03:41pm 发表的内容:
明末清初的医学大家喻昌曾言:“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诚然,隶属于“经络学说”的络脉理论发端虽早,但后人发掘甚少。所幸,自明清以来,一大批医学名家在络病的临床治疗中积累了 ...
自我感觉,这就是方脉医的一个自身缺陷,叶天士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提出这个观点,就中医而言,用中药通络,不及针灸更直接,更准确,比如要通肺络,列缺穴自然为首选,如果针药结合,效果自然药佳,问题是:方脉医很难懂针灸,针灸医很难懂辨证,所以,研究针灸就成了我的业余爱好。

作者: 秦越人    时间: 2004-1-30 21:24
标题: [转帖]络 病 衡 正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01/30 08:53pm 发表的内容:
自我感觉,这就是方脉医的一个自身缺陷,叶天士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提出这个观点,就中医而言,用中药通络,不及针灸更直接,更准确,比如要通肺络,列缺穴自然为首选,如果针药结合,效果自然药佳,问题 ...
呵呵,针进则邪退络通,针后则邪复络闭如初,正邪交争宛如拨河比赛,奈何?
五积散先生说得对,针药结合,效果自然药佳,不但针药,尚需配合推拿按摩外敷穴位等治疗手段,效果更佳。
这是中医综合治疗的特色!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30 22:07
标题: [转帖]络 病 衡 正
下面引用由秦越人2004/01/30 09:24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针进则邪退络通,针后则邪复络闭如初,正邪交争宛如拨河比赛,奈何?
二者各有长短,正需针药结合,先生所言极是。

作者: 寿宏堂主    时间: 2004-1-31 15:53
标题: [转帖]络 病 衡 正
下面引用由秦越人2004/01/30 09:24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针进则邪退络通,针后则邪复络闭如初,正邪交争宛如拨河比赛,奈何?
五积散先生说得对,针药结合,效果自然药佳,不但针药,尚需配合推拿按摩外敷穴位等治疗手段,效果更佳。
这是中医综合治疗的特色!
还有灸法 应该可以弥补针之劣势。
诚然 一情况下 只认为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这是片面的
我认为中医应该是是“中和医学”  这也许也是中医的魅力所在
作者: caoxibai    时间: 2004-2-1 05:45
标题: [转帖]络 病 衡 正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01/30 08:53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针药结合,效果自然药佳,问题 ...
      余不敏,曾闻《内经》为中医学之坟典,而《内经》中的疗法,首重针灸。今见五先生倡言:”如果针药结合,效果自然药佳。“ 余百思不得其解。故而特请那位贤达予以解释,不胜感谢之情。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2-1 13:42
标题: [转帖]络 病 衡 正
针有针长,药有药短,二者最易互补。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