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寻求资助出版书稿 [打印本页]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1-11 18:34
标题: 寻求资助出版书稿
我有中医书稿一部,寻求资助出版。
什么条件都可以,只要能出版就行。
我一向贫穷,自己无力出版。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11 21:07
给我看看,现在出版中医书,首先必须具备执业中医资格。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12 11:36
发个目录和简介看看。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12 11:37
出版社不给出可以考虑在网上出版。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1-12 11:39
请刘兄多指教。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1-12 11:43
目 录
绪论
1.如何建立科学理论体系
2.中医面临的问题
第一章 因果分析法
1.简单因果关系
2.复杂因果关系
3.因果系数
4.参数估计
4.1 P(a∣A1)和 P(a∣Ā1)其中只有一个是已知的
4.2 P(a∣A1)和 P(a∣Ā1)都是未知的
5.差异系数
6.反馈作用下的因果关系
6.1 正反馈
6.2 负反馈
7.小结
第二章 系统参量控制
1.系统的结构层次
2.系统参量特性
2.1 反馈效应
2.1.1 负反馈
2.1.2 正反馈
2.1.3 负反馈和正反馈整合
2.2 上游参量
2.3 下游参量
2.4 中间参量
3.疾病的系统意义
4.中西医学认识的差异
第三章 疗效响应
1.正反馈
2.负反馈
3.两种反馈效应的药物时间响应比较
4.两种反馈效应的结合应用
5.免疫和负反馈抑制治疗
第四章 表里阴阳原理
1.表里原理
2.阴阳(寒热)原理
2.1 阴阳(寒热)
2.2 湿热病理
2.3 危象之充分条件
2.4 胎儿的性别
2.5 源器官和负载
2.6 药性鉴别
3.基本控制模式
3.1 血液对组织的反馈效应
4.表证
4.1 表证发热
4.2 高血压
4.3 寒证
4.4 冬令进补
5.针灸
5.1 远端循经取穴
5.2 近端取穴
5.3 归经
5.4 穴位和针灸强度
5.5 泻法
5.6 补法
5.7 胃经
5.8 刮痧
5.9 二级效应
6.诊断和治疗标准
6.1 诊断和治疗标准
6.2 患病条件
7.表里阴阳之生理学依据
第五章 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
1.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振荡
1.1 压强和渗透压
1.2 氧气对渗透压的影响
1.3 化学反应振荡效应
1.4 起振条件
2.简单药理
3.发热病理
第六章 生物电理论
1.生物电传统理论回顾
2.生物电和细胞内化学反应关联
2.1 动作电位和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激发
2.2 区域等效
3.物质结构的电学特性
3.1 电容性结构
3.2 电偶性结构
4.离子水流
4.1 电容性结构物质对离子水流的影响
4.2 电偶性结构物质对离子水流的影响
4.2.1 取向极化作用
4.2.2 强电偶极子的生理药理机理
5.对细胞内事件控制的认识
6.心电图理论
第七章 脉象和血流分析
1.脉象
1.1 基本脉理
1.2 脉象误差
2.血流分析
2.1 液阻
2.2 液容
2.3 血流量
2.3.1 血容量对血流量的影响
2.3.2 心脏输出功率对血流量和血压的影响
2.4 血压分析
2.4.1 收缩期回路
2.4.2 舒张期回路
2.4.3 整个心动周期分析
2.5 ζ的意义
2.6 脉象和ζ的综合分析
2.7 年龄和性别对ζ的影响
2.8 脉象参数
2.9 虚实
2.9.1 补气药物的药理
2.9.2 八纲辨证之虚实
2.10 血液的流速
第八章 微循环控制理论
1.组织液回流和血液参量的关系分析
1.1 血流量
1.2 组织液静水压
1.3 血液渗透压
1.4 血管扩张
1.5 局部器官衰竭必定导致该处水肿
2.微循环等效回路
3.重力对回路的影响
4.其他体液通路
4.1 消化道通路
4.2 泌尿分析
4.3 发汗
5.血液循环的表里关系
6.舌象分析
7.中医对微循环的控制
第九章 药性分析
1.四气
2.五味
2.1 辛
2.1.1 理气的意义
2.2 甘
2.3 苦
2.4 酸
2.5 咸
3.分类分析
3.1 补气药
3.2 清热泻火药
3.3 补阳药
3.4 养阴药
3.5 清热燥湿药
3.6 温里药
3.7 补血药
3.8 行气药
3.9 祛痰药
3.10 解表药
3.11 祛风湿药
3.12 收涩药
3.13 清热凉血药
3.14 利水渗湿药
3.15 安神药
4.药物配伍的一般方法
第十章 方剂分析
1.麻黄汤
2.桂枝汤
3.小青龙汤
4.九味羌活汤
5.银翘散
6.桑菊饮
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8.理中丸
9.小建中汤
10.吴茱萸汤
11.大建中汤
12.回阳救急汤
13.当归四逆汤
14.四君子汤
15.参苓白术散
16.补中益气汤
17.当归补血汤
18.归脾汤
19.八珍汤
20.肾气丸
21.右归丸
22.甘麦大枣汤
23.玉屏风散
24.四神丸
25.真人养脏汤
26.牡蛎散
27.旋覆代赭汤
28.丁香柿蒂汤
29.补阳还五汤
30.温经汤
31.黄土汤
32.平胃散
33.五苓散
34.防己黄芪汤
35.真武汤
36.实脾散
37.苓桂术甘汤
38.独活寄生汤
39.二陈汤
40.半夏白术天麻汤
41.小柴胡汤
42.四逆散
43.逍遥散
44.痛泻要方
45.越鞠丸
46.半夏厚朴汤
47.枳实薤白桂枝汤
48.厚朴温中汤
49.温胆汤
50.白虎汤
51.清营汤
52.犀角地黄汤
53.凉膈散
54.黄连解毒汤
55.普济消毒饮
56.清瘟败毒饮
57.龙胆泻肝汤
58.左金丸
59.芍药汤
60.清胃散
61.白头翁汤
62.葛根黄芩黄连汤
63.安宫牛黄丸
64.小蓟饮子
65.羚羊钩藤汤
66.天麻钩藤饮
67.茵陈蒿汤
68.甘露消毒丹
69.二妙散
70.清气化痰丸
71.小陷胸汤
72.滚痰丸
73.青蒿鳖甲汤
74.清骨散
75.当归六黄汤
76.大补阴丸
77.一贯煎
78.麦门冬汤
79.百合固金汤
80.增液汤
81.养阴清肺汤
82.生脉散
83.六味地黄丸
84.大承气汤
85.温脾汤
86.苏子降气汤
87.定喘汤
88.桃核承气汤
89.血府逐瘀汤
90.川芎茶调散
91.杏苏散
92.藿香正气散
93.八正散
94.三仁汤
95.木香槟榔丸
96.枳实消痞丸
第十一章 病证的主要分类与治则
1.治本和治标
1.1 本证和标症
2.表证发热之辨证与治则
2.1 诊断
2.2 治则
2.3 常用方剂
3.寒证(阳虚)之辨证与治则
3.1 诊断
3.2 治则
3.3 常用方剂
4.湿热之辨证与治则
4.1 诊断
4.2 治则
4.3 常用方剂
5.阴虚之辨证与治则
5.1 诊断
5.2 治则
5.3 常用方剂
6.郁证之辨证与治则
6.1 诊断
6.2 治则
6.3 常用方剂
7.疾病的演化规律
第十二章 杂论
1.辩五脏之不足
1.1 心不足
1.2 肝不足
1.3 肺不足
1.4 胰不足
1.5 肾不足
1.6 疾病形式
2.痛症
3.功能性先天缺陷
4.衰老
5.部分病症分析
5.1 近视
5.2 失眠
5.3 荨麻疹
5.4 癌症
5.5 高血压
5.6 糖尿病
5.7 甲亢
5.8 功能性便秘
5.9 错误控制
5.10 功能亢进性病症病理
第十三章 疾病的振荡效应
1.治疗错误导致疾病振荡
2.缺陷导致振荡
2.1 发病和治疗之间的振荡效应
2.2 治疗过程之间的振荡效应
3.无法代偿缺陷致病原理
第十四章 中医诊断学
1 .舌像诊断法
2 .三焦六病诊断法
3 .部分诊治示例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1-12 11:44
?????????????????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12 11:56
先出个电子版嘛,应该很简单吧。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1-12 11:59
不太了解了。怎么弄呢?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12 12:02
你觉着这个办法行吗?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1-12 12:09
不知道啊,要花钱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12 12:12
一顿饭钱应该差不多吧。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1-12 12:21
可以考虑。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12 12:28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12 12:56
你太有才了,和氏璧啊。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12 13:19
余兄两袖清风,无欲无求,所以我一向敬佩余兄的品质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1-12 14:15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1-12 14:16
报告梁兄:两袖西北风。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12 14:52
书名?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1-12 14:57
《中医分析》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1-15 09:59
我这书稿如果能出版,必定对以后的医学发展有深远影响,而不仅仅是中医。
可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看来一定要等我死了才可能出版了。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1-15 16:20
看来,我还是早点死了算了。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1-15 16:24
生又何欢,死又何哀?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4 19:12
感觉现在这社会根本就不需要知识。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4 19:34
很多人想要象看小说一样把中医学到很高的境界,这真是笑话!
思想上的惰性,注定了成就的高度。
遥想我当年研究中医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不论什么学科的知识,只要有使用上的需要,我必定要使用到专业水平。
自己不会,那就学习。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2-4 21:21
好!
搞学术正该如此。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5 14:51
作为掌握舆论主动权的中医出版界,看重的是名利,而不是知识,出版的大多是小说级的中医读本。
老方老张等人骂中医不科学而要取消中医,出版界就拿不出像样的著作回应,只能靠小民等在网上愤愤不平。
自己可以无知——做不了管仲,但现在的人连鲍叔牙都做不了。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5 15:45
人生能做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是很不容易的。
作者: xychen 时间: 2014-2-5 18: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2-5 20:11
这也倒是一个办法啊。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2-5 21:14
余兄过于悲观了吧?
余兄不妨把您书中的经典片段、章节简介一二,把您的主要学术观点介绍一二,论坛还是不乏明眼人的。
五百字说明一个独特观点、五百字介绍一个独特的治疗方法,何愁天下无识货者?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2-5 21:17
刘主任这话咋看也不象正常人说的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2-5 21:22
为了有价值的中医书早日出版,余兄愿意杀身成仁,我们当成人之美。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2-6 09:44
不是喝大了,而是酒精中毒了...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2-6 13:04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2-6 09:27 编辑
《分析中医》——余晓辉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2-6 13:19
你贴的这个东西怎么还带回声的?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6 14:16
善哉善哉,刘兄有成人之美,我死而无憾了。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6 14:22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探讨中医病理、药理以及中医诊治理论与技术。
第一章 因果分析法
对于病因的认识总是扑朔迷离,譬如说对于常见的感冒发热,西医可能会认为是流感或者病毒性感冒,而中医可能会认为是外感风寒,究竟哪个正确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又如,为什么有的传染病容易研制出长效疫苗,而有的传染病很难研制出高效疫苗?本章从统计学角度,给出了因果事件的判断方法,从而结束中西医的这种病因争论。传统统计学的显著性检验是通过排除小概率事件发生,从而判断假设是否成立,而因果分析法可以直观地从一般性概率事件判断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对传统数理统计学的重要发展。
第二章 系统参量控制
中医的治病方法其实很简单,只是对有限的几个人体参量控制,如寒证,热证,湿证,表证等等,为什么这种治病方法会有效?本章从人体系统参量角度考量,指出人体的不同参量的属性不同,譬如说,对于糖尿病病人,降低血糖未必为唯一完全正确的控制手段。
第三章 疗效响应
人不吃饭会饿,但是,为什么疾病治疗好转后可以停药,而能维持疗效——即药物能治病的根本药理是什么?本章从控制学角度给出这个答案,指出人体内存在抵抗疾病的控制机制,正确的治疗方法就是引导这样的机制恢复正常。
第四章 表里阴阳原理
本章对中医的表里阴阳的病理作现代生理学层次的阐述,指出这些中医病证与人体生理病理对应的状态变化关系,包括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局部组织等相关反应,以及炎症病理与中医病证的关系认识。本章还给出了基于表里认识的中医经络理论,由外在的经络控制内在的脏腑是经络理论的重要应用。
第五章 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
神经细胞以频率振荡的形式传递信号,必定对应于细胞内存在相应的化学反应振荡。本章给出了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振荡理论,并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表证发热的病理——包括细胞层次和组织层次的病理。
第六章 生物电理论
神经递质水解后作用就会消失,附子久煎后因为乌头碱等水解而药效减弱,这些现象提示,这些能对人体产生作用的物质并非是通过化学作用实现的,而是物理效应。本章给出了细胞膜作用的物理机制,解释了这些物质的作用原理,对于制药等有重要应用。本章还给出了正确的心电图理论,指出传统的心电图理论中所谓的心电向量是不正确,因为体表电位是一个标量,而非矢量。
第七章 脉象和血流分析
本章建立了血流的数理分析模型,并给出了计算分析结论,这对于从脉象获得可靠信息有指导意义。
第八章 微循环控制理论
微循环是细胞外环境,而细胞的正常生理完全由细胞外环境决定。本章给出微循环控制理论,微循环相关的参量与中医中药控制有密切关系。
第九章 药性分析
本章从现代角度对一些常见中药药理作阐述,以便读者能更快更好地理解中药药理。
第十章 方剂分析
本章对常用方剂作一般性论述,让读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第十一章 病证的主要分类与治则
本章对基本病证病理作一般性论述,也是让读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第十二章 杂论
本章对一些常见病症病理作简单分析。
第十三章 疾病的振荡效应
有些疾病会反复发作,表现为振荡效应,或者会表现为寒热等不同病证之间振荡。本章分析其中的原因,以便能有正确的诊治决策。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2-6 16:45
余兄自己贴吧,我不会贴,先把它删了。相信会遇上伯乐。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2-6 17:57
确实提出了不少值得思考的新问题。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6 18:12
辛苦刘兄了,我这部书稿有很多非文字内容,不太好粘贴。
听刘兄之口气,当“刘氏壁”的要求比较高了。
转眼春暖花开,待我再修改一次,增补删减一些内容,免得我死后,无知后辈对我指指点点,害我不得安宁了。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6 18:13
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解决问题。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6 18:24
网上一般都爱聊简单的,学术性太强了,估计就没人说话了,大家都爱简单而热闹了。
但基本功不扎实,想要练成一流的武功,一般是不大可能的。
就算有葵花宝典,自宫以前要三思,没有决心和毅力,还是练不成东方不败的。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2-6 18:25
弄的太悲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哪能遇到点困难就要死要活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2-6 18:55
余先生的感叹我有同感。
个人搞的研究成果,不会引起任何他人的重视。我花费30多年研究中医,出版书花3万多,也是自费。尽管此书在学术界已得到部分学者的认可,仍不会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反,国家每年拿出大量科研经费用于研究中医,可到现在,公认的说法是,对于中医理论的研究没有实质性突破。许多课题都是几十万,上百万,没有突破但钱花出去了。
作者: 何九公 时间: 2014-2-6 19:07
呵呵,余掌门有点伤感,这好象不是余掌门过去的风格,学问这东西,好坏得让后人评说,有心得,写下来说是,没必要搞得那么悲观!
过去我们吵过不少,但看到余掌门这样说,不管你是真是假,觉得没必要!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2-6 19:08
一看题目,虽不知内里,但可知余先生的书有深度。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6 19:20
王老师也算是业内人士,应该比我这个农民有门路。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6 19:22
心已经死。
是非成败转头空。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2-6 19:56
余兄书稿估计能出版,只是可能需要付费,因为现在图书市场不景气。如果能凑足资金,我愿意帮助联系出版社。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2-6 20:32
我也没有门路,有门路,我自己出书就不用自费了。出了一本书,花了我半年多的工资。
我手头还有几部书稿,也是因为没钱出不了。
出书有价值也好,没价值也好,没人会给免费出版。因为,社会并不需要你必须、一定出书。
现在,也有免费出版的,就是一些中医科普读物,给老百姓看的。这样的书读者广泛,出版社好卖,不赔本。不过,这样的书没有学术价值,给我钱也不会写的。
再有就是,曾出版过有重大影响的书的作者,这些作者的书也有读者群,或许出版社能给予照顾。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6 20:40
有钱了再麻烦刘兄了,先谢过!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6 20:42
王老师说得伤感了,足以写一本伤感论了。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2-6 20:44
相信余氏壁会重见天日。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6 20:56
我这部书稿可以作为高等中医学之教材,原本想增补中医诊断学方面的内容,一直没完成。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2-6 21:08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2-6 21:10 编辑
现实就是如此。写伤感论也是自己看。哈哈!
自己虽然感觉花了许多年的精力,自以为有很多发现,得到了一块和氏璧。但在别人眼里,只是一块石头,因为与他的个人利益无关,他用不着看你的书,用不着就是石头。
还有的小人看到你的书有价值,用了你书中的内容,也不注明出处,还可能自己去报课题呢。学术腐败,也不得了啊。
还是随其自然吧。
要实在着急出版,就只能勒紧腰带省点钱,攒够了再出吧。反正没有人急于看你的书。我也一直在勒腰带呢?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2-6 21:31
哈哈,这就是晓辉高人一筹之处。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2-6 22:03
唉,肺腑之言啊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2-6 23:40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一句话:能看懂就好。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2-6 23:43
努把子力,祝你成功!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2-7 12:41
gl0101 是哪里人?四川成都?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8 13:44
本帖最后由 余晓辉 于 2014-2-8 13:47 编辑
自序
中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有特异功能的人特别创造的。中医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古人认识到中药可以治疗某些疾病。
2, 古人认识到疾病现象是有规律的,从而将疾病归类出三阴三阳之六病。
3, 研究与六病对应的病理,从而产生脏腑归经。
4, 研究与六病对应的治疗方法,从而完善中药理论。
5, 由六病病象病理而认识到表里之间存在控制关系,从而发展出十二经脉等针灸理论和治疗方法。
6, 超越六病范畴而研究中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药理论体系。
7, 超越六病范畴而研究更复杂的病象特征规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医理论。
而我们个人对中医的发展贡献可以体现在以下领域:
中医的诊断理论;中医的诊断技术;中医的治疗理论;中医的治疗技术;中医的病理理论;中医之中药药性理论和炮制技术;中医病理数据库;中医之中药数据库的;中药的人工栽培、中药炮制生产和野生资源保护;中医古籍的勘误校注整理和中医医学史研究;中医的行业交流和行外科普;中医的临床实践;中医的传承和教学;中医的政策管理。
本书偏重于中医病理、药理以及中医诊断和治疗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分析,较多地借助了现代概念和方法。
很多学术上的观点是一时没法定论的,如果轻易地否定或者肯定,都将可能误入歧途。究竟怎么对待传统中医理论呢?我以为,可以学习、研究,而不是轻言否定或者肯定,在实际的临床中去验证这些看法,暂时没法验证的可以放着——有兴趣的可以去深入了解。对于任何医学理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应该保持实践验证的态度——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应该如此。
中国古代医学家留下了很丰富的中医财富,自然是错误和正确并存。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从理论上去判断错误和正确,即使有些理论看上去似乎和中医联系颇远。譬如说,最近看到有人谈周易和中医的关系,有人赞同,有人否定——我们究竟如何去看待这样的问题呢?当一件事认真去做了,能做到洞察细节的时候,就可以给人以启迪,可以给人增长智慧。不同的系统是可以有相似性的变化规律的,所以即使看上去似乎联系颇远的理论,也可以参考之。而最怕的就是泛泛的空谈,那样就没有任何意义。
回想我早年学习中医的时候,也对很多传统中医理论高度怀疑以及否定,但是随着治病经验和理论总结得越来越丰富,逐渐认识到传统中医理论有很宝贵的学术价值。古人并非如有的人想象的那样是空想或者空谈理论,很多中医理论已经包含了重要的医学实践,也许只是某个古代医学家偶然所得而记录下来了,也许因为时代变迁而现代人很难去重现那样的医学过程,但都不应该对传统中医理论轻言兴废,因为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细节的微小差异就难以复原事件的真相。由于中医是个人的核心机密技术,所以很多流传下来的中医理论和技术都是非常隐晦的,这或多或少带有保密的需求,因而更不要轻易地去肯定或者否定。
而当你想要否定一种理论的时候,最好能提出更为可靠的新理论替代,这样才是有价值的否定——譬如说,如果要否定阴阳五行,最好能提出更有价值的替代理论,这才是创新和发展。并且理论是可以修改的,而不一定要完全肯定或者否定。我提倡大家更多地从医学实践中总结可靠的理论,这样就会为后人留下智慧和财富,点点滴滴的中医临床经验可以汇集成知识的海洋,不愿意公开的,应该寻求传承,而不要辜负自己的心血。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2-8 14:03
中医之所以能兴旺,在于有象余晓辉这样的优秀人才自发地不断投入中医研究中。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8 15:50
本帖最后由 余晓辉 于 2014-2-8 15:51 编辑
摘自第二章 系统参量控制
3.疾病的系统意义
我们把不可预测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但这并非真正完全不可预测,而是人类的认知能力有限,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还有一些事件则可以准确预见到是否能发生,甚至还能控制事件的发生——这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例如,把一件简单的现代产品拿到二百年前,依照那个时代的条件,是根本无法仿照生产的——若把这个产品的出现看成一个事件,这样一个事件的发生是要有系统条件支持的,而不是能任意产生的。把这种概念进一步推广,可以认为,任何事件的发生必须满足一定的系统条件。
对于我们而言,非常希望能找到正确预测和控制疾病的方法,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是如此。显然可以用一系列的系统特征参量作为疾病描述的条件参量,并可以以此作为疾病的定义。即当出现某些系统状态时,可以认为疾病发生——也可以这样认为,当出现某些系统特征时,人体患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已经在这样做了。例如,西医通常会作血液化验,这其实是将一些血液检验数据作为疾病发生的系统条件考察。但由于认识不够透彻,许多人不能正确理解疾病发生的系统条件。譬如,有的医生和病人都单纯地认为某种疾病是病菌感染所致,这样的看法其实是引入了单一系统参量——病菌,但这不能解释病菌只感染特定人体的特定部位。有的人得了肺炎,而有的人却没有得,这表明得肺炎的病人的系统状态更容易发生疾病。虽然有的病人患了肺炎,但他的其它脏器和组织功能依然很好,这表明同一人体的其它组织还不完全满足疾病发生的条件。其实,除了少数传染性极强的微生物,大多数病菌只有在组织细胞已经受损伤的情况下更容易感染。
在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知识背景下,系统条件参量的选取是可以变化的。例如,从疾病的预防角度考虑,中医提出外感和内伤的理论,即,疾病={外感,内伤}。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我们都希望当系统参量不满足发病条件时,疾病不会发生,所以可以通过控制系列系统参量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这样的系统参量的选取是需要实践检验的。例如,现代医学常常从控制血糖入手治疗功能性糖尿病,这其实是选取了血糖作为功能性糖尿病的疾病系统参量。但事实证明,并不能有效治愈糖尿病,这表明所选取的疾病系统参量是不合适的。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譬如,许多医生看到炎症就会使用抗生素或清热解毒药物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并不是完全有效的,但是遗憾的是,几乎很少有人意识到是因为疾病的系统参量选择错误所致。而更多的事实表明,无论是诸如感冒小病,还是一些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重病,许多治疗方法根本是无效或是反而使病情不断加重,这些都与所选择的疾病系统参量错误有关。
只有将上游控制参量作为疾病系统参量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虽然下游参量和中间参量可以反应疾病的损害程度,但这些参量由于和上游参量相关,都已经包容在上游参量之中。如果把参量的变化看着一个事件,则上游参量变化是原因事件,下游参量变化是结果事件。对控制参量的模糊不清的认识,导致了因果性判断错误,这是经常犯的错误,即常常把结果事件当作原因事件,把疾病的结果当作疾病的原因,从而错误地认识病因,因而不能有效治病。
中医有所谓的证和症(或本和标)之分,如果从控制角度看,证(本)是人体生理病理控制的上游参量,是疾病发生的原因,而症(标)是下游病理参量,是疾病发生的结果。
曾经阅读过本书稿的某编审认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不少关于‘肾虚的实质是什么’的研究报道,当时有作者以血液cAMP浓度作为观察指标,大样本比较了经中医专家明确诊断为肾虚与明确排除肾虚的人的该项指标,得出cAMP可作为肾虚的辅助诊断指标的结论,令人信服。”
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呢?假如当时的中医专家真的已经能明确诊断肾虚了,何必又画蛇添足地要以cAMP作为辅助诊断指标呢?因而这种研究在逻辑上已经是错误的,其结论更不可靠。其实,所谓的cAMP也只是一种下游参量,在人体中类似的下游参量无数多。譬如,与cAMP直接产生化学反应的某些物质以及处在相同控制关系的其他化学反应中的某些物质都会发生与cAMP相似的变化。当人体发生变化时,这些参量都会随动而变。如本章前面指出的那样,我们对研究参量的选取取决于主观意愿。选取相似的下游参量得出结论都是相似的,但未必有实际意义。
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肾虚是一种概念,对概念只能定义,而不能证明,这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逻辑问题。各种疾病的概念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定义。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概括、提炼和总结,从而提出相应概念的定义,这种定义必须要体现可控性和可操作性,要体现实际的使用意义。例如,我们可以以速度和时间来定义加速度,因而可以通过对速度和时间的改变而控制加速度,这是定义加速度概念的意义所在。在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定义也许有差异,但都应该体现相应的控制或可操作意义。而事实上根本不存在对人体血液cAMP浓度直接的控制意义,因而这种所谓肾虚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甚至作为诊断的定义也是不足取的,很显然,cAMP怎么可能代表肾脏的主要功能?“可信”而不可用,注定要被历史遗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样的研究违背了本书绪论中提出的科学理论应该具有的属性。许多研究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其意义,这是由包含了人类主体的客观控制规律决定的。
本书后面对许多中医基本概念(如八纲)的论述都是一种可操作(诊断或治疗)的定义,在这些可操作的定义的基础上再论述相关的病理和药理,而这些可操作的定义是对病理、药理认识的广泛总结和提炼形成的。所以读者应该明白,这些中医基本概念(参量)是不能被证明的,而只能是通过广泛的现象提炼得到基本定义。有的学中医的人会提出,他认为的阴阳寒热等是这样或那样的,但这些人往往没有认识到,这就是一种认识定义,反而妄图要以实验证实,这必将陷入逻辑矛盾而不可能有任何正确的结果。长期以来,中医界的各种认识极端混乱,严重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正是对中医基本概念(参量)缺乏统一的、正确的可操作定义,因而中医整体发展的基石必定是统一基本概念(参量)的可操作定义。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2-8 17:32
我将继续关注,或者向出版社推荐。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8 18:02
非常感谢刘兄!
无论我写作的内容是否正确,我所表达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相信对读者是有益的。
我并不是要束缚他人的思想,而是希望他人的思想能得到拓展。
当我阅读别人(任何学科)的作品时——即使印刷成教材了,始终持参考和审慎的态度,所以我建议读者也是以这样的态度阅读我的作品。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2-8 20:22
只要是通过对中医深入研究,写出来的东西对学中医的人一定大有裨益。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8 20:33
本帖最后由 余晓辉 于 2014-2-8 20:36 编辑
摘自第四章 表里阴阳原理
5.针灸
5.1 远端循经取穴
如果有里热之症(譬如严重脏腑炎症),我们希望能找到一处对应的外围组织,提高该处组织氧化代谢强度,通过神经作用,抑制相关有疾病的脏腑组织氧化代谢强度,只要满足事件2,即可解热,并降低血压和心率,纠正血压升高所致正反馈病态。这种设想的治疗方法显然是可行的,尤其对急性炎症必定具有显著的治疗意义。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这样的治疗方法,即针灸治疗,长期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因而至今依然被广泛应用,由于疗效立竿见影,针灸治疗方法如今流传更广。
现在许多人用声、光、电等方法证实经络宽度为一毫米,对于这样的结论我深表怀疑。因为从经络的历史发展来看,是先有穴位,而后有经络的。从经络的使用来看,有实际使用意义的是经络上的穴位,而不是经络本身。经络只是两个穴位之间的连线,至于这连线是弯曲的,还是直线的;是位于体表,还是深藏体内,甚至还是根本在体外,或者根本就是虚拟的,都未可知。可是许多人偏偏本末倒置,不去研究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穴位,而一心要证实所谓的经络的存在,到头来注定要失败的。
有的人用电磁方法检测经络,显示其低电阻,或针刺后经络穴位磁通量出现异常;也有人用声学方法检测显示超低频振动波沿经传导;或者有人用光学方法检测,得出许多特异结论。于是提出各种假说,如蛋白质的压电传感效应,或者是特殊液晶状态的细胞膜,甚至认为是生物体中的光导或光纤系统。而有的人从量子生物学出发分析,提出所谓的结缔组织中胶原分子链的假说。总之是越走越远,越说越玄,越来越空洞。这些理论都严重脱离了经络和穴位的治病基本应用,并且将人体系统现象的经络理论归结于细胞、甚至是分子水平的理论,割裂了经络的整体效应意义,无疑是风马牛不相及。
在科学的研究中,常使用一些研究方法,这些方法依赖于其他理论体系,这本没有错,错误的是研究者没有认识到如何正确处理研究结论。对于同样的一件事,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使用不同的理论体系研究,同样可以得出各种特定的结论。这样的研究具有主观性,即从一开始引入研究方法时就带入了研究者的主观意识。所以,对于一种研究来说,我们只能得出在该理论系统下的一些结论,究竟有什么意义,需要慎重对待。
经络理论的实际应用,远远不是尽善尽美,甚至是错误远多于正确,盲目远多于理性。因此,与其研究经络是否存在,不如研究穴位针灸对人体全身产生的生理影响,从中寻找更有规律的结论,以便提升经络理论的实际使用价值。事实上,现代实验已经证实,缺少神经作用下的针灸是没有效果的。所以研究神经作用规律和针灸治病之间的联系才是合适的战略目标。
选择小血管边缘组织(即穴位),通过提插、捻转等针刺手法或艾灸,损伤这些区域。损伤的组织氧化代谢增强,并生成大量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随血流至下游组织,从而促使下游组织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升高,能提高下游组织氧化代谢强度(一般有酸胀发热等感觉)。由此通过神经传导抑制相应脏腑的氧化代谢强度,促使脏腑前阻力血管收缩,降低被抑制的脏腑组织的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减少炎性渗出,并可直接抑制痛觉神经传导等,这是远端循经取穴治疗热症的原理。现代生理学已经证实,组织胺、前列腺素以及一些组织代谢产物如腺苷、二氧化碳、氢离子、乳酸和钾离子等浓度升高时都有舒张血管作用。上述物质都是细胞损伤时的产物。
其实古人已经说的非常明白,经络是和血管相关的。例如,“经脉者,所以行血气……”;“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十二经脉皆有动脉”等。古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和中医的表里阴阳气血理论相统一的。经络理论并非是孤立于其他中医理论之外的,经络理论的应用也受中医系统理论的指导。而现实是,许多人根本不懂中医的基本理论,不知道正确辩证,却能经简单培训,就可以临床针灸了,后果可想而知。
远端取穴针灸尤其适合湿热、实热、风痰等症,适合某些急症。但是必须注意,神经抑制的作用是有限的,针灸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5.2 近端取穴
某些外围肢体组织氧化代谢强度偏低,而导致各种痛症(即寒症),这是因为这些组织前阻力血管收缩,血流量不足导致缺氧所致,可以针灸这些组织的上游穴位,从而提高目标组织氧化代谢强度,促进阻力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和供氧,抵御疾病侵蚀,这是近端取穴治疗的原理。
5.3 归经
针灸任何穴位都可能对不同脏腑产生抑制影响,但是其作用强度是不一样的。把对某一脏腑抑制作用最强的不同穴位归类于该脏腑,这就是归经。如,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等分类。归经必须来自实践治疗经验的总结。
由于脏腑前阻力血管收缩效应可以衡量针灸效果,所以也可以通过评价阻力血管收缩强度来归经。设某一脏腑的正常血流阻抗为R,针灸某穴位后的该阻抗的变化量为ΔR,则该穴位归经于ΔR/ R值最大的脏腑。
5.4 穴位和针灸强度
中医将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五脏六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则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总称五输穴。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于指、趾末端;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经穴多位于臂、胫部;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难经》认为:“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难经》之意是说,按井、荥、输、经、合排列的次序,可以治疗由轻而重的疾病。其实这和针灸五输穴时调制的血流量大小和对相关神经作用产生的抑制强度有关。针灸井穴调制的血流量较小,产生的神经抑制作用也小。而针灸合穴调制的血流量最大,产生的神经抑制作用也强。这从五输穴在肢体分布的位置就可以看出。井穴位于最末端,其他各穴依次向上。因此,即使归于同一经的穴位对相应脏腑的神经抑制效应也是有强弱区别的。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2-9 10:28
挺有道理啊,顶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2-9 10:29
挺有道理啊,顶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2-9 10:30
挺有道理啊,顶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9 13:20
本帖最后由 余晓辉 于 2014-2-9 13:24 编辑
摘自第九章 药性分析
4.药物配伍的一般方法
当我们选定疾病治疗的系统参量时,自然而然希望有非常有效的药物能控制改善系统参量,否则根本无法证实所选定的疾病系统参量是否正确,也没有任何意义。譬如,有的人把某种疾病病因归结于基因——这其实是引入了基因作为疾病的系统参量,那么选取的治疗方法必须是能改变人体基因,如此方能显效。但事实并非这样,有的医生选取的疾病系统参量与治疗方法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这是自欺欺人的障眼法。
对于系列疾病系统参量A,我们总是希望存在相对应的系列药物K,A和K之间能满足简单控制关系A = MK,M是简单系数。M值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变化,但对于一种合适药物K和特定的人体,应该满足A和K之间的单调关系,即当K的用量单调变化时,A状态也随之产生单调变化。只有满足这样关系的药物才是安全可控的,因为如果不满足这一条件,药物K和疾病系统参量A之间关系过于复杂,我们根本无法确切知道K对A产生的影响,也就失去了药物的使用价值。
在多数情况下,会同时存在多个疾病系统参量,作为简单说明,不妨假设某疾病存在三个系统参量{A1,A2,A3},针对这三个参量,有三种可供治疗配伍选择的药物K1,K2,K3,并且满足一般条件,
A1 = M11K1
A2 = M22K2
A3 = M33K3
但是必须注意到,虽然选择药物K是为了改善疾病系统参量A,由于药物的复杂性,K1可能也会对A2,A3产生影响,同理,K2可能会对A1,A3产生影响,K3可能会对A1,A2产生影响,考虑到这些交叉意义的因素,可以有下列简单关系,
A1 = M11K1 + M12K2 + M13K3
A2 = M21K1 + M22K2 + M23K3
A3 = M31K1 + M32K2 + M33K3
不仅如此,当我们配伍药物(K1,K2,K3)时,可能会出现本来没有的疾病系统偏差参量A4,此时为了纠正A4而配伍药物K4,所以更一般的方程是,
A1 = M11K1 + M12K2 + M13K3 + M14K4
A2 = M21K1 + M22K2 + M23K3 + M24K4
A3 = M31K1 + M32K2 + M33K3 + M34K4
A4 = M41K1 + M42K2 + M43K3 + M44K4
其中M11,M22,M33,M44不等于零。
配伍药物K4的这种方法叫反佐,应用广泛。例如,补气药物配伍很多时可以配伍理气等药物反佐,解表发汗或理气药物配伍过多时可以配伍补气药物反佐,燥湿利水药物配伍过多时可以配伍补血滋阴、酸涩、安神等药物反佐,补血药物配伍过多时可以配伍活血药物反佐,诸如此类。
以上情况不难推广到更普遍的关系,即存在多个系统疾病参量或出现多个用药偏差参量的情况。但作为诊断和用药指导原则,应该选择尽可能少的疾病系统参量和相关药物配伍,以避免出现复杂的不可控情况。
为了加深认识,本章在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病人存在局部疼痛症状(也可以是其它任何症状),经诊断发现,脉沉弱且缓,舌黯淡苔白厚。脉象沉缓显示心脏的输出功率不足,是中医所谓的寒证和阳虚之证。脉象弱、舌黯淡还是血压偏低、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是中医所谓的气虚之证。舌苔白厚是组织液滞留过多的表现,即中医所谓的痰湿比较重。
因此,引入三个疾病系统参量。
A1 = 寒证和阳虚之证
A2 = 气虚之证
A3 = 痰湿之证
产生的疼痛只是在上述病理状态下的局部缺氧所致。针对这三个疾病参量可以分别选择三种药物。
K1 = 补火补阳药物,这可以选择热性药物,如附子,干姜,肉桂等,这些药物能提高细胞氧化代谢强度,从而能提高心脏输出功率。也可以选择诸如补骨脂等补阳药物,本类药物能提高神经兴奋性或有类似激素样作用,从而能提高心脏搏动频率,增加心脏功率输出。
K2 = 补气药物,可选取人参、黄芪、党参等中药配伍,选取补气药物以补充血容量。
K3 = 行气燥湿药物,可以从行气药物、芳香化湿药物、利水渗湿等药物中选取。
在选定上述三种类型的药物后,接着考虑药物交叉意义的影响。
1) 如果补气药物使用过量,血压过度升高,组织液回流入血液的量减少,反而加重湿滞,这是中医所谓的气血雍滞。
2) 如果行气燥湿药物使用过量,可以降低血容量和血压,这是中医所谓的耗气。部分补火补阳药物同样有行气燥湿的作用,可合并考虑。
因此,在本例中既要提高血压,又要祛湿,要同时满足这两点,补气药物和行气燥湿药物的配伍比例必须正确,否则容易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在实际使用中,应该经常观察疾病系统参量的状态变化,明确与相关药物之间的关系,以便作出调整。同一类型的药物可以选择数种一起配伍,这样避免选择单一药物可能出现的较大药性偏差。
如果长期或大量使用药物,还应该考虑可能出现的偏差参量。本例中,补火补阳药物以及燥湿药物容易使血细胞分解速度加快,血液渗透压升高,出现中医所谓的阴虚症状,所以长期服用,可考虑配伍补血滋阴药物,如熟地黄,当归,白芍等。补阳药物过量使用还可能会使神经过度兴奋,一旦出现一些心脑症状,可以适当配伍养心安神药物。燥湿过度容易伤肾,若出现尿频尿多,可以配伍收敛药物,如山茱萸,五味子等。上述这些情况不一定会全出现,如果用药正确一般是不会出现的。所以在治疗之初,有的药物并无配伍必要,而在治疗过程中则应该密切观察,随时纠正病人出现的偏差状态。
清热(解毒)药物与利水渗湿的中药一起配伍,可能不利于肾脏,反之,温里药与利水渗湿的中药一起配伍,可能利于肾脏而增强利水渗湿之效。这是因为这些药物有可能借助利水渗湿之中药而较多地对肾脏产生影响。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0 14:03
本帖最后由 余晓辉 于 2014-2-10 14:11 编辑
摘自第十一章 病证的主要分类与治则
1.治本和治标
脉象和舌象反映了人体系统的整体状态。中医用脉象(血压)和舌象这样的人体系统状态参量结合局部症状来描述疾病。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受系统条件影响的。中医理论表明,局部症状的产生与脉象、舌象等人体系统状态参量的变化密切相关。所以中医把改善脉象和舌象称为治本,把改善局部症状称为治标。当脉象和舌象恢复正常时,局部症状产生的系统条件也随之消失,从而能根本治愈疾病。而如果仅仅治疗局部症状,不改善脉象(血压)和舌象,则不仅不容易消除局部症状,且有时虽然能短暂消除局部症状,但不久又重新发作,或是在人体的其它部位发作其它局部病症。所以中医非常强调治病治本的理念。
在许多情况下,描述疾病的舌象、脉象相同,而不同病人的局部症状不同。由于只有少数中药(如安神,利水,收敛等)具有比较强的症状针对性,大部分药物是显效于全身系统,药物并不能识别人体不同部位,从而出现局部症状虽然不同,而用药配伍基本相似的情况,这是所谓的异病同治。有些病人的局部症状相似,但脉象和舌象却截然不同,因而治疗药物的配伍也完全不同,这是所谓的同病异治。
药物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许多严重病症或是一些不可逆性病变往往寻求外科治疗,以获得更快更有效的治疗结果。但是,有的外科治疗只能对局部组织起作用,不能改变人体系统的主要参量状态,因而只是一种治标的治疗方法(有的外科治疗具有一定的治本意义)。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外科治疗后不能积极寻求治本,必将导致相同的疾病复发,或是导致相似的疾病在其它组织中发生——这往往被错误地看作是并发症或是疾病转移之类。
1.1 本证和标症
本证是五脏阴阳偏盛的结果(也可以是严重的外感所致),可以影响所有的人体组织,但不一定表现为病症。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本证是人体系统的一种状态,其主要参量有组织细胞氧化代谢强度、血压、血液渗透压、血流量、神经作用等。例如,当人体组织细胞氧化代谢降低时,血液渗透压和血压都下降——即中医所谓的阴盛,而当人体组织细胞氧化代谢强度升高时,血液渗透压和血压都随之升高——即所谓的阳亢和阴虚(阴虚是特指血液的渗透压偏高)。本证所产生的直接病状都表现为各组织器官系统匹配不协调,是一种系统状态的病症。例如,阴盛可见头晕、乏力,或便秘或腹泻等,阴虚可见便秘、失眠、盗汗等,阳亢可见发热等症。
如果将人体各重要组织器官功能状态变化定义为本证,则中医所谓的阳虚之证,阴虚之证,表证,热证,寒证,气虚之证,气实之证,血证,痰湿之证,郁证等都是本证。在有的病症中,失眠也能成为本证。
标症是局部组织器官受各种内外因素影响而发病,标症是本证在局部组织生理功能失调的激化体现。标症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局部组织细胞控制失调,或者产生导致失调的致病因子,而这些病因受本证的影响最大。标症多表现为缺氧,疼痛,炎症,感染等组织细胞的病变,是细胞水平的病症。当然也可以首先由独立致病因子引发标症,继而产生本证。
本证是标症的基础。正常状态下,人体应对各种内外刺激时,能自动调节身体的状态,而不会有病症出现。只有当人体状态出现病态偏离时——本证,才容易诱发各组织的标症。所以相关病症的治疗,应该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这样才可以彻底治愈疾病。如果轻治本,而重治标,则虽然可能会一时缓解症状,但病本不除,病症可以在不同部位、不同组织反复发作,无法彻底治愈。但是严重的标症能对本证有正反馈作用,可以加重本证,所以标本不能偏废治疗。
由于本证是重要的系统病因,所以反映本证的舌象和脉象在中医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医诊断的基础。如果抛离了脉象和舌象,而只是从标症病象中判断本证,很可能导致错误,因为相同的标症可以有不同的本证。中医理论中所谓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其实前者是标症相同而本证不同,后者是标症不同而本证相同。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后泄者,治其本。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祥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为独行。先小大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也。(摘自《灵枢·病本》)
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摘自《素问·至真要大论》)
可见古人对标本的认识是非常清晰的,对标本治疗的原则早已经明了,对标本之间轻重转化也早已洞察。
中医对病症的治疗主要体现在对细胞氧化代谢强度、血液、组织液、神经等相关变量的控制上。例如,氧化代谢强度偏弱的,提高其氧化代谢强度,如见怕冷畏寒,则可以用温热药物;氧化代谢偏强的,如见热症,可以使用清热药物;有淤血的,则可以活血化瘀;组织液滞留的,则可以燥湿化痰等等。总的说来,补不足,损有余,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中医对于中药的各种分类正是针对主要病症参量划分的。
疾病的分类应与药物的配伍一致,配伍相同的药物所治疗的疾病应归于同一分类。本章将中医常见的病症分为表证、阳虚、郁证、湿热、阴虚等数类,这样的分类是基于本证,便于记忆和理解,但这只是一个一般性的认识,实际的病证会非常复杂,各种病证会错杂在一起,甚至看似相反的病证也能一起出现。譬如说,有的人可能会出现寒热错杂而有上热下寒这样的病证。在第二章中已经指出,证是人体生理病理控制的上游参量,是疾病发生的原因,而症是下游病理参量,是疾病发生的结果。上游参量的数目要远远少于下游参量,按证分类的疾病也必定远远少于按症分类的。传统中医理论中对病症的分类大多偏于按标症划分的,烦琐难记,并且有悖于治病治本的原则。只要能明确下面几类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对于一些复杂的病症的诊治也是很容易的。当然,实际的病症可能相互夹杂,并无如此清晰的差别。以下分别论述。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0 15:38
本帖最后由 余晓辉 于 2014-2-10 15:39 编辑
传染病的触发与人体的状态密切相关,只有满足一定状态条件的人体才更容易触发传染性疾病。对于某一种传染病,设满足这样状态条件(即传染病发病条件)的人体在人类整体中所占总的百分比为p(这一比例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是会发生变化的);而对于其他不满足发病状态条件的人体,即使已经感染了病原体,也不容易发病——则这类状态的人体在人类整体中所占总的百分比为1-p。
当p比较大时,传染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当p 1-p时,传染病的发病率极高——P是传染病的致病率参数。此时如果采取措施,对发病区域或人群采取隔离措施,则可以有效遏制传染病传播,这是因为剩下的未隔离的被隐性感染而未发病的是极少数的1-p类态人体,但这也意味着这样的传染病必须要有直接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特效药物的治疗才是有效的。
当p比较小时,传染病的发病率比较低,此时即使对发病区域或人群采取隔离措施也是无效的,这是因为未发病而被隐性感染的人体所占的比例多,其中的部分人体将成为传染源,很容易将病原体四处传播。但这也意味着这样的弱传染性疾病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控制治疗,即只要将人体的状态激发到1-p类态,就能抑制疾病的发生发展——由于此时1-p类态是多数态,所以容易做到这一点。据此可以推论,对于高致病性传染病(也包括任何其他高致病因子),我们将难以以开发疫苗的方法预防此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这个推论的意义是,人体的免疫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被无限激发,从传染病的致病率可以察知人体免疫作用对此类疾病所能达到的限度。
当p极小时,则将退化为一般继发性感染性疾病,治疗将更容易。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2-10 22:55
仔细的看进去,这书稿真的挺不错的,有积极意义,是从临床的角度解读中医,有必要顶起来。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2-10 22:55
仔细的看进去,这书稿真的挺不错的,有积极意义,是从临床的角度解读中医,有必要顶起来。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2-10 22:59
粗浅体会:此书稿有利于用现代语言解读中医,是推动中医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正能量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1 13:14
谢谢梁兄。
我写作此书稿已经尽力了。能不能出版,非我力所能。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1 13:26
本帖最后由 余晓辉 于 2014-2-11 13:34 编辑
5.阴虚之辨证与治则
一般情况下,当血液渗透压升高时,血液会吸水稀释,或者肾脏的重吸收增加,抑制渗透压升高,人体的血液渗透压始终维持在一定水平,而血压和血容量有相当的可变性。决定人体血液渗透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肾脏的泌尿和重吸收作用,这和肾脏的氧化代谢强度有一定的关系。当肾脏的氧化代谢强度增强时,肾脏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内容被排入到尿液中,由于越是小分子物质越容易被排出体外,所以水分的排泄量更多,从而使血液渗透压升高。血液的渗透压升高可以减少组织液水分滞留,从而使细胞内水分外流加快,细胞氧化代谢强度增强,组织液中不完全氧化产物因此增多,严重的可以出现酸中毒,譬如糖尿病酮血症和酮症酸中毒等。组织液和血液的渗透压升高,可以使毛细血管静脉端扩张,所以可见面红舌赤等现象。毛细血管过度扩张容易造成出血。长期氧化代谢亢进能消耗人体大量营养物质,可导致消瘦。有的病症中,肾脏泌尿增多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可以使血压下降。而有的病症因为肾脏入球小动脉血压和血液渗透压升高引起肾素、抗利尿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多,可以导致血管普遍收缩和血压显著升高。上述就是阴虚病症,阴虚的基本医学定义为血液渗透压偏高。
氧化代谢亢进可以使血细胞分解速度加快,从而产生许多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会从肾脏排出,同时带走大量水分,减少了水分的重吸收,因而使血液渗透压显著提高——这是阴虚的重要病理之一。血细胞大量分解可以导致贫血,即中医所谓的血虚,所以传统中医学认为,阴虚常常伴有血虚。阴虚和血虚以及肾功能之间存在正反馈效应。这是因为当血液渗透压升高时,可以使血细胞失水皱缩,血细胞内压下降,在血液循环中更容易因为碰撞而破裂分解。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医通常以补血滋阴的方法治疗本病,而也只有打破病态的正反馈环才有可能真正治愈。
由于血液渗透压偏高,导致毛细血管动脉端的有效虑过压下降,从而使细胞供养不足。所以本病长期不愈可能会出现各组织器官功能衰竭、骨质疏松等病象,出现中医所谓的阴阳两虚之症。治疗错误也可以导致阳虚。血管扩张可以导致血容量不足,从而出现气阴两虚的病症。如果基础代谢和心血管功能偏强,则血压相对偏高,可以出现阴虚火旺的病症。
传统中医理论中有胃阴虚、肺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说法,这只是发病的部位和病症的轻重不同。当胃、肺、肝等组织氧化代谢相对较强时,容易出现缺氧病症,严重的可以因为细胞死亡而出现炎症。一般情况下,局部组织缺氧可以使神经的兴奋性增强,所以会出现干咳无痰、咳血,或是呕心、食欲不振,胸闷不适等症状。总之,人体所有的组织都可以发病,发病组织的氧化代谢相对更偏强。不论症状千变万化,其诊断和治则是一样的。
5.1 诊断
1.由于毛细血管扩张,泌尿增加(一般多伴有尿多、尿频等症状),血压下降或者虽然血压升高,但由于血管收缩,所以脉象细。又因为氧化代谢增强,所以心跳快,脉象数。
2.由于毛细血管静脉端扩张,所以舌色红;血液渗透压偏高,可以使组织液的量减少,所以无舌苔或少苔,或者是舌体干瘦,并且容易出现口干咽燥或大便干燥等现象。
5.2 治则
由于血液渗透压偏高,毛细血管扩张,所以不宜过多使用辛散苦燥类药物,以免血管进一步扩张和血液渗透压继续升高;由于尿多尿频,所以也不宜过多配伍利水渗湿类药物——这样可以避免血压下降和血液渗透压升高。
1.首选补阴药。本类药物性多甘寒,能降低细胞氧化代谢强度的同时又能适当补充血容量。寒能降低细胞氧化代谢强度,而凡是味甘的药物都能较快渗透进入血液,因而能使血容量增加。本类药物可能能减少肾脏血流量而降低血液渗透压——当然也可能是其它的药理作用。
2.次选补血滋阴药物。本类药物可能能稳定血细胞或者促生血细胞,从而减缓血细胞的分解速度,所以能降低血液渗透压。如熟地黄、白芍、枸杞子、桑椹子、阿胶等,配伍时常用。
3.如果脉象有力,则血压较高,症状偏于实热而阴虚较轻,可以配伍清热药物,本类药物能降低细胞氧化代谢强度。
4.如果脉象偏弱,则血压偏低,有气虚之证,且阴虚也往往较重。可以配伍补气药物,本类药物味甘,能比较快渗透入血液,而被分解和排泄的速度比较慢,所以能补充血容量,提高血压,从而能改善虚弱的脉象,增加人体各组织供血供氧,改善症状。
5.如果有尿频、尿多、多汗、咳嗽、腹泻等症状,或者有失眠多梦的症状,或者是其他神经亢奋症状,则可以配伍山茱萸、五味子、桑螵蛸等酸涩收敛的药物,以纠正血液的碱中毒以及抑制神经亢奋。
6.如果出现舌质红绛,嗜睡,昏迷,乏力等神经抑制现象,则需配伍清热凉血的药物,以纠正血液的酸中毒。酸中毒和碱中毒需要仔细辨析。
7.如果有其他局部症状,可以选取相应的治疗药物配伍。
5.3 常用方剂
无论是动力性利尿病症,还是非动力性利尿病症,都可以按照阴虚治疗,前者偏于热重,后者偏于阴虚。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方剂,有的重于清虚热,有的清热养阴并用,有的养阴补气,有的则配伍了一些兼治局部标症的药物。其配伍方法和上述治则是一致的。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
清骨散(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
当归六黄汤(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黄芪)
大补阴丸(熟地黄,龟板,黄柏,知母)
一贯煎(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
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百合固金汤(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百合,白芍,当归,贝母,生甘草,玄参,桔梗)
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
养阴清肺汤(生地,麦冬,生甘草,玄参,贝母,丹皮,薄荷,白芍)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1 13:54
摘自第十一章 病证的主要分类与治则
7.疾病病证的多样化
上述几种主要病证是可以相互变化和错杂的,或者是有表里兼证(譬如寒证病人兼有表证发热等)。因此辨证不能固守病证分类而不变,用药配伍也要在各种病证之间灵活变化。很多情况下,可以因为是错误治疗,也可以因为是耽误而没有治疗,导致病证变化。譬如,表证发热误治可以导致寒证,也可以导致湿证等。
本章只是对基本病证论述,以便读者有一个简单明了的病证病理与治则概念。在伤寒论中,将基本病证分为三阴三阳之六病,用意也是一样的。实际的病证还可以细分,并且多种病证可以错杂在一起,所以复杂病证的诊断和治疗的难度都是比较大的,需要精确诊断各种病证和正确配伍中药才可能有预期的疗效。一次正确的诊断应该能获得所有中医本证的信息,即包括阳虚之证,阴虚之证,表证,热证,寒证,气虚之证,气实之证,血虚,血热,血瘀,痰证,湿证等信息,并且能对病人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五脏六腑的功能变化了如指掌。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2-11 14:24
并且能对病人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五脏六腑的功能变化了如指掌。
................
这个是必须的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1 15:54
本帖最后由 余晓辉 于 2014-2-11 16:18 编辑
实际使用中根据不同病症以及药物使用特点进行分类,如解表药、清热药、行气药等。以下只对部分分类简单说明。
3.1 补气药
本类药物多甘温。味甘能补充血容量,提高血压,进而提高血流量增加供氧量,这是所谓的补气。
3.2 清热泻火药
本类药物能降低细胞氧化代谢强度,所以能清热泻火。
高价阳离子和重金属等物质在中医中被普遍使用,譬如石膏、朱砂、磁石等等。这些药物大多性寒凉,这显示其必然有重要共性。这些药物的化学性质简单,如果能正确认识,肯定有助于我们更好使用这些药物。
本书以为,这些药物可以和细胞内有机阴(负)离子结合,容易形成难溶性胶体或其他物质,从而降低了中间反应物的浓度,因而使氧化代谢、振荡效应以及其他各种反应速率降低,所以有清热或镇静安神等作用。
相对而言,中医所选取的这些药物大多是难容或溶解度比较低的物质(尤其是内服药物)。如果溶解度比较高的高价阳离子或重金属物质则容易和细胞内有机阴(负)离子广泛结合,从而极大降低代谢速率,可以产生中毒症状。而已知的高溶解度高价阳离子和重金属(包括易溶的高密度非金属物质)都容易产生中毒症状。
通常严重炎症区域必定存在氧化代谢亢进现象,细胞内的中间产物浓度高,渗透压也升高,由于细胞外水分倒灌,因而导致细胞水肿。所以严重炎症的局部外观往往坚硬、红肿、发热等。钙离子是比较安全的高价阳离子,被中医广泛使用。由于钙离子和细胞内阴(负)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物质,从而降低了细胞内渗透压,减轻细胞水肿,降低已经损伤细胞的内压,所以有中医所谓的软坚、散结、化痰等功效,常用中药如牡蛎,瓦楞子,石决明,鳖甲等。事实上,只要是钙类药物都有这样的功效,只是药性缓急不同。而现代病理学以为在严重炎症愈合区域有钙化点,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磷酸钙,这是炎症区域钙的最终代谢结局。所以钙类中药必定对严重炎症有良效。凡是严重炎症或有严重渗出性炎症的治疗都可以配伍不同的钙类中药,必能加快炎症局部症状消退。这是钙类药物的又一药理。
许多人以为缺钙就应该补钙,这种观点其实是不正确,如果食物中不明显缺钙,则不应该补钙。这是因为钙离子和细胞内阴(负)离子结合形成难溶物,降低了中间产物浓度,减弱基础代谢强度,降低了二氧化碳浓度。由于钙离子最终以碳酸钙、磷酸钙的形式沉积在人体骨骼等组织中,因而细胞内有机阴离子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钙沉积的重要因素。大量补钙,反而不利于钙质正常沉积。而中医以为肾主骨,补肾则能健筋骨。事实上中医所谓的补肾是补火助阳,能提高人体基础代谢,因而能提高人体内有机阴离子和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钙离子沉积。由此看来,中医的看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3.3 补阳药
本类药物能提高神经兴奋性,增强细胞氧化代谢强度,一般用药后可见心率加快,药性比较和缓。
鹿茸是中医补阳要药,以下用逻辑演绎的方法推导鹿茸的现代意义药理。
动物体和人体相似,代谢最强的组织中由于有机物浓度高以及二氧化碳积聚,导致钙质(碳酸钙、磷酸钙)沉积。因此一个重要的推论是,凡是有钙质沉积的组织必定代谢最强,这种钙质沉积是一种酸性沉积。鹿角的主要成分是钙质沉积,所以鹿角初生时必定具有很强的氧化代谢强度。从系统考察,影响氧化代谢强度的有血液、神经以及其他物理化学因素(如压强)等。因而可以认为,影响鹿角这样的组织生长的主要因素是神经作用,神经作用导致了代谢增强。而神经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递质起效应的。
由此进一步推论,鹿茸中补阳的有效成分必然是鹿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和其受体。这些物质同样能增强人体代谢强度,所以有补阳的作用。显然,鹿角老化以后神经递质和其受体含量减少,药效必然不及鹿茸,此外还要考虑钙质对人体反而有清热作用,故鹿角远远不如鹿茸高效。
老虎的基础代谢也很强,而虎骨也是其代谢最强的组织,所以可以认为虎骨的药理和鹿茸的药理也是一样的,虎骨富含兴奋性神经递质和其受体,而虎骨的钙溶出又比较少,故有补阳的作用。更推广到一般的情况,凡是基础代谢比较强的动物组织,必定含有比较多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和其受体,所以能提高人体基础代谢强度,有补阳的作用。譬如常见的牛肉、羊肉、狗肉、麻雀、鸽子等。而中医惟独认为猪肉不补,可能由于长期人工饲养,猪的基础代谢降低的缘故。但是并不是所有基础代谢弱的动物就没有补阳作用,这是因为仅仅考虑了神经递质的作用,其实其他物质也可能对人体产生类似的作用。(许多中药是珍稀动植物或矿物,我们应该避免使用这样的药物,合理保护资源。相同药性的替代中药很多,没有必要出于猎奇心理而一定要使用稀有中药——也许这是中国人的一种弊端)
除了鹿角为钙质沉积,其他一些动物的角,如水牛角、犀角、羚羊角等是角蛋白沉积,一个反推是这些组织的代谢必定相对比较弱,故而药性必定不同。
3.4 养阴药
本类药物多甘寒,能降低血液渗透压。显然,只有降低尿液中小分子物质排泄量,才能使血液渗透压降低。中医认为本类药物多滋腻,这可能是其药理基础。本类药物可能对神经细胞膜通道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附子能提高心脏的每搏输出功率,平肝熄风的中药能抑制心脏的每搏输出功率;补阳药能提高心率,养阴药能降低心率。这是这几种药物对心脏功能的可能影响。
3.5 清热燥湿药
本类药物能降低组织细胞氧化代谢强度。部分药物兼有燥湿解毒等功效。
3.6 温里药
本类药物能提高组织细胞氧化代谢强度。
3.7 补血药
本类药物能促进红细胞生长,因而有补血的作用。其中部分药物,如熟地黄、白芍、阿胶、桑葚子等被认为有养阴的作用,可以认为,此类药物有稳定血细胞、血小板等血液组织的作用。这是因为阴虚的血液特征是渗透压升高,当血液中有形组织衰老分解加快时,将使血液渗透压升高,而延长这些组织的寿命,将使血液渗透压下降。所以在传统治疗阴虚的许多方剂中,都有一些补血养阴药物的配伍。
3.8 行气药
本类药物辛散或味酸,能降低血液成分的组织间隙回流阻抗,能增加组织细胞供养,并有燥湿的作用。本类药物可能具有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
3.9 祛痰药
本类药物以祛痰为主。不同的药物作用原理不一样,使用时需要仔细鉴别。有的辛苦燥湿,而有的则甘咸泻下,或是寒热不一,药性各不相同。
狭义的痰会特指为呼吸系统分泌物,但更广义的痰是指组织间隙停留物质。通常会将化痰和燥湿联系在一起,这其实是因为两者有共性,但是这两者还是有差别的。湿同样是指组织间隙停留物质。痰和湿的差异表现在物质的性状上,痰富含有机物而易粘结,湿富含水分而较为清淡。
痰和湿的治疗是不同的。如果有痰,而以利水燥湿的方法治疗,则不但不能化痰,反而伤阴,可能出现阴虚等症。在中药中有专门温化寒痰和清热化痰的分类。温化寒痰的中药多辛温,清热化痰的中药多苦咸,这在药理上是有差异的。温化寒痰的中药偏于燥湿化痰,而清热化痰的中药偏于散结消痰。痰凝结过多则为结,宜散结化痰——此类中药大多有分解消痰的作用。因此痰和湿的治法既有联系,又是不同的。
很多散结化痰的中药为高阶阳离子或者是重质阴离子,如钙离子,碘离子等等,代表中药如牡蛎,瓦楞子,海藻,昆布等,这是因为高价阳离子和重质阴离子具有促进胶体沉淀的作用。痰为有机物凝聚在组织间隙,大多为胶体,沉淀后容易分解而排泄。有些中药可能是直接具有分解有机物这样的作用,从而具有化痰的功效。
在舌苔表现上,痰和湿也是有差异的,舌苔厚腻而干多为痰,所以痰和湿是不同的。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2-11 22:12
【【3.1 补气药
本类药物多甘温。味甘能补充血容量,提高血压,进而提高血流量增加供氧量,这是所谓的补气。】】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中药学里的补气药,不是一样的。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2-11 22:24
【当人体组织细胞氧化代谢降低时,血液渗透压和血压都下降——即中医所谓的阴盛,】这个说法也是不对。
余掌门,从你贴过来的这些内人看,其中看出了你的努力,也谈了一些新的想法,可惜,你如果为你现在所具备的认识,不被人认可,就要激动的话,那你真的是非常的不值得。
但是,如果中医人,都在解放思想,开拓视野,那中医的未来,就会突飞猛进。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1 22:27
那如何来验证你的看法是正确的呢?你说说。
昔日吾弟子跟我学中医,先去买了个血压计,自己服用人参、鹿茸而验证我所说的药理。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2-11 22:29
呵呵 这个很容易,选10个高血压患者,把中药一用上,就什么都知道了。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1 22:31
看你的回答莫名其妙啊。
药理跟高血压无关。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2-11 22:33
哦 那和什么有关?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1 22:37
我对药理的论述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你看不懂是你的事,焉有用高血压病人去验证什么药理?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1 22:38
你想表达什么意思?有点莫名其妙。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2-11 22:39
难道治疗高血压的选药,不是按药理来选吗?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1 22:45
中医治病按证与症而用药。中药以证与症分类。
高血压是何症与何证?
你要是真的是老中医,还用我说这些吗?基本的中医概念都没有。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2-11 23:03
这个也是杨先生比七老八十的中医还高明的原因所在。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1 23:16
估计老杨有时候喝高了,所以说话也高。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2-11 23:20
但喝高了不应该成为常态啊•••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1 23:24
我所提出的很多看法,是可以独立于治病之外而通过实验验证的。
譬如说,我提出补气中药具有补充血容量的作用,此可以实验验证。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2 00:01
说到高血压,我发一个简单的病例。
昨天一个北京的朋友说他父亲过年时血压收缩压为217,经过医院治疗后现在为160,因为担心西药成瘾,所以让我开方。
病人有胸闷,其它检查都正常。
我处方是这样的:
麻黄10克,桂枝15克,白芷15克,羌活15克,白芍12克,猪苓15克,茯苓20克,泽泻15克,香附15克,佛手15克,法半夏15克。
因为本论坛上传图片麻烦,我就不上传舌照了。看我药方之意,只要是有经验的中医都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2 09:49
论坛就是老杨的酒桌,我等以茶代酒奉陪老杨。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2 12:54
本帖最后由 余晓辉 于 2014-2-12 13:00 编辑
摘自第十二章 杂论
3.功能性先天缺陷
从现代医学来看,遗传缺陷是实质性的、器质性的。这和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有关,即认为器质性病变导致了功能性疾病。所以现代医学对缺陷的认识也是从器质性入手的。而从中医来看,同样也认定现代医学所认为的器质性遗传缺陷的存在。但是中医以功能性疾病治疗为治本之法,中医所治的疾病都为内外病因所致的功能性病变,于是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存在功能性先天缺陷?
虽然许多疾病可以用药物治愈,但是有些病人的体征却很难矫正,很难根本性治愈,这些病人也许不存在现代医学认可的遗传缺陷或者难以用现有的技术检测,但是否存在功能性先天缺陷?这种功能性先天缺陷能否用药物彻底矫正?提出这个问题是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即我们能对疾病治疗到什么程度?作为一个出色的医生,在为病人治疗之前,就应该准确判断自己治疗能达到的效果,这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其他病因和内在先天缺陷导致的功能性病变错杂在一起,往往难以分清,而前者是必定可以治疗的,后者则很难矫正——或者根本不可能治疗。只有对此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客观评价疗效,而不盲目治疗。
先天功能性缺陷可能是遗传所致,也可能是在胎儿生长发育时受母体不良环境影响而产生的缺陷,后天的某些疾病不可逆性损伤产生的后果可能等同于先天功能性缺陷。这些功能性缺陷必定可以表现为神经、血液和局部组织细胞代谢强度之间的不匹配、不协调,故而神经和血管发育匹配失调是功能性先天缺陷的重要病因。如果确实存在先天功能性缺陷,那么必定表现为某些特异性疾病的反复发作或者迁延难愈,而这样的疾病一般人是不容易产生的。
有的中医可能意识到这样的先天功能性缺陷疾病的存在,但是认识错误,居然归结于方术之类,欲以方术求解,实则荒唐。
疾病的发生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功能性缺陷与普发性疾病的综合作用,普发性疾病是普通人都很容易发生的病症。功能性缺陷和普发性疾病在病症中影响差异的不同往往决定了病症形式,有些人存在比较严重的功能性缺陷,从而表现出特异性疾病。许多特异性疾病很容易让人迷糊,但如果抛开现象看本质,则会发现特异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更加简单,中医的变证很少,这是因为能触发特异性疾病的病因趋于简单化,这样的疾病治疗更具有普适性。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4-2-12 13:28
本帖最后由 余晓辉 于 2014-2-12 13:32 编辑
摘自第八章 微循环控制理论
6.舌象分析
舌象辨析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手段。舌象主要反映了人体组织供血状况。虽然舌象只是局部器官状态现象,但是通过对舌象辨析,可以获得其它器官的相似认识。即从个体可窥整体,见微而知著。以下是一般结论。
当血压升高时,毛细血管动脉端容易充血,由于动脉的位置比较深,所以一般只在舌边缘和舌尖可见这种动脉性充血,颜色鲜红或偏红。
而当血液渗透压升高时,毛细血管静脉端容易充血,由于静脉的位置比较浅,所以整个舌体可见这种静脉性充血,一般颜色暗红。由于血液渗透压偏高,组织回流入血液的量增多,所以多见舌无苔或少苔。当血液渗透压严重偏高时,由于水分丢失多,可见舌体干瘦。
血氧含量下降,可见舌体紫暗。
当发生酸中毒时,血细胞分解加速,血液渗透压显著升高,所以可见舌绛红而苔少。
舌体运动会影响舌苔存留,所以刚进食者一般少苔。
7.中医对微循环的控制
中医对微循环的控制是很全面的,以下是一般性结论。
1) 补火助阳可以提高心脏输出,从而提高血压。
2) 清热泻火则能降低心脏输出,从而降低血压。
3) 益气能补充血容量,从而增大血流量并提升血压。
4) 补血能补益血细胞,促进血细胞生成,或者稳定血细胞,避免分解加速。
5) 利水燥湿能提高血液渗透压,并能降低组织液静水压。
6) 补血养阴或清热养阴能降低血液渗透压。
7) 泻下能减少血容量,从而减少血流量和降低血压。
所以只要能正确认识微循环参量,运用中医手段治病是有良效的。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