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贴]脉诊:格式化、神秘化、客观化——脉诊演进中若干重大问题的文化解析 [打印本页]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4-1-3 11:42
标题: [转贴]脉诊:格式化、神秘化、客观化——脉诊演进中若干重大问题的文化解析
[转贴]脉诊:格式化、神秘化、客观化——脉诊演进中若干重大问题的文化解析

作者:关晓光(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医学博士。)

1、“尊经法古”的准则与《脉经》的权威格式化
“尊经法古”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色之一。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君子不器”,轻视自然科学规律本身的探索,开创“重道轻器”之先河。继而,以阐释研究《十三经》的“经学,则成为整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高深的大学问。”这种文化惯性,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中医学及脉诊,而这种影响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其他学科均无法相比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秀才学医,笼里捉鸡”。随着“良相”、“秀才”等儒者从事医学职业,经学的法则也随之引入中医体系,从此注释《内经》等经典,“补其未备”、“发其未发”,便成为中医学术之主流。蔡陆仙曰:“医书之有经,亦犹儒家之有六经也。六经所以载道,辨治乱与兴衰之轨辙。医经所以昌明学术,莫不胥由是焉⋯⋯”(见《中国医药汇海》),从此,人们“理不离《内经》,法不出仲景”,不敢越雷池一步。就脉诊而言,自晋代王叔和《脉经》确立“独取寸口”脉诊理论体系以来,虽亦不乏增补充实,但总的看,基本上是一脉相承,未突破《脉经》的规范。《脉经》以后的脉诊方法,基本上统一于“独取寸口”脉法,从未改变。寸口脉划分寸、关、尺的距离,《脉经》提出寸六分、关六分、尺七分,“寸口”共计一寸九分,后世基本宗之。寸、关、尺分主脏腑,后世虽有些改变,但总体上与《难经》、《脉经》一致。《脉经》归纳为二十四脉,后世除个别更改和增加几种之外,其余全部沿用。脉象分类,基本遵循“阴阳”划分。脉象、主病,诸家各有见解,但也大体不出《脉经》范围。脉理阐释,后世所论仍未超出《脉经》之气、血、阴、阳等范畴。
   那么,《脉经》定型后,千余年来为什么“宗”而不变?是《脉经》完成了最后真理?还是不能“离经叛道”?回顾一下脉诊体系由经验到理论的发展过程,《脉经》中脉诊体系的形成无不与主流文化相关联。“水”文化为脉诊产生的真正源头;“元气论”、“道德
观”的双重作用,最终实现了从《内经》遍身诊法到《脉经》“独取寸口”脉法的过渡;“阴阳说”、“三才观”在脉诊体系具体部位和结构建筑上,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脉经》之脉诊认识,并非科学实验的结果,更不是实证检验的产物,而只是在古代特定的知识背景下,对大量临床经验作取类比象的思维而形成的。为什么“宗之”不变呢?答案只能是“经典之言”而已。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一旦疗效不佳时,不是积极探索原有医药尚不足以征服某些疾病的局限,而是独叹“古已有之”的方药诊法“久失其传”矣,这又怎样促进医学的发展呢?就脉诊而言,本来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及人们对疾病和脉象认识的不断进步,《脉
经》原有之说早已远远不够用了,有些甚至被否定了。这本是医学的进步,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然而,人们不是用发扬新的认识去纠正、扬弃乃至更新古代的认识,而是给落后的旧的认识续上一条新尾巴:“补古人之未备、发经典之未发”,结果导致传统医学兼收并蓄,诸说混杂,无限臃肿下去,并且给人们留有无限主观发挥的余地,为后来脉诊走向神秘化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东方神秘主义的直接约定与脉诊的神秘化结局
神秘主义主要指直觉、顿悟等非逻辑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这种思维特点和哲学思想,在古代印度、阿拉伯国家,尤其中国等东方国家表现得十分突出,故人们与西方逻辑理性思维及哲学思想相区别,一般称之为东方神秘主义。它既不靠逻辑推理,也不靠思维空间、时间的连续,而是思维中突然领悟和全体把握。《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庄子提出“心斋”、“坐忘”,主张“唯道集虚”、“同于大通”。孔子曰:“吾曰三省吾身”。这些均强调直觉体悟。禅宗吸收道家、儒家和玄学思想,并结合佛性,提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顿悟法,把直觉思维发展到了极至。这种思维特质几乎影响和塑造了中国整个传统文化及每一学科。这种思想和方法当然影响了中医思维和脉诊。“医者,意也”,“方者,仿也”。怎么“意”,怎么“仿”,则全凭医者自己主观体悟了。《脉经•序》曰“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医醇剩义》曰:“切脉之道,全贵心灵手敏,活泼泼地一片化机,方能因应。此在平曰讲求精切,阅历既多,指下之妙,得之于心,不能宣之于口,实有此种境界。”《三指禅》说得更明确,“医理无穷,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
豁然,全凭禅悟”,“全身脉证,于瞬间尽归三指之下。”至此,脉诊终于“走入禅去也”(《朱子语类》卷六)。正如俗话所说:“搭手切脉,冷眼看人。”而其意义则多半“全凭禅悟”了。伴随脉诊的主观体悟化,人们更可将其他三诊所收集到的信息,均归结为脉诊所得,给脉诊附带上许多并非脉诊本身的意义,夸大脉诊的作用,使其走向神秘化。马王堆医书《脉法》曰:“脉之玄,书而熟学之”开创脉诊神秘化的开端。之后东汉郭玉,仅凭两只手辨脉之阴阳,判定帷帐里男女两人。对脉诊神秘化推波助澜。至《史记》扁鹊“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哗众取宠、故弄玄虚,这也是十分明确的脉诊神秘化的记载了。从此,脉诊越来越神,人们凭脉可以诊断任何疾病,而且每一个病的性质、病位、病程和治疗都依赖于此。脉诊神秘化的结果,使中医及中医医生也逐渐神秘起来。由脉神导致人神,人神则为名医;名医则一定带有几分仙气,也一定是个“神脉”。甚至认为,中医就是脉,脉就是中医。
   那么,脉诊神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也与中国传统文化、气论思想及其思维方式有密切关系。席文说:“中国科学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气的概念”,在中国医学史里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概念———“血”,“如果我们不了解气和血的概念,就无法彻底了解中国医学史”。[1]诚哉斯言!这种东方“气的思想”,是脉诊从《内经》遍身诊法到《脉经》“独取寸口”脉法过渡的理论根源,也是脉诊神秘化的文化依托。疾病的信息是不同程度地反映于体外及体内各个部位,“由外揣内”本身就有相当的局限性,“独取寸口”则局限性更大,有限的部位所收集到的有限的信息,无法具备诊断无限疾病的意义。那么,怎么办?“以想象的联系代替事实上的联系”(恩格斯语),进而把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甚至是猜测到的、估计到的、推导出来的,全部说成是诊脉的结果,这就使脉诊必然走向神秘化。而且,人们还完全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气的思想中找到根据和解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与经络相联,运行全身,“如环无端”,而其内又充满无所不包、无所不到的“气”,这样在理论上不仅“寸口”,而且身体任何部位的“脉口”均可诊断和预测周身一切疾病。“气”的思想和文化,是东方神秘主义最核心的东西和理论基础,在这个文化土壤里,几乎所有的神秘现象均与它相关联。而使这种神秘化得以实现的具体环节,就是直观体悟、得意忘象的传统思维方式。“医者,意也”,“搭手切脉,冷眼看人”,“全凭禅悟”,这其中的“意”、“思”、“想”、“悟”等,则逐渐成为医者的“至上法宝”。否则,脉就不可能太“玄”、太“虚”、太“神”。
3、简单的逆向追求与脉诊客观化的困惑
不管是在中国古代,还是西方古代,人类对一些神秘的不可能性的追求和渴望,从来不亚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探索。因为,如此神秘的东西,一旦能梦想成真,该有多么理想。这是符合古人思维特点的,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些并不违背规律,至少尚未认识到其违背客观规律和一些显而易见的科学事实。这就是人类对一些本来具有一定科学意义现象的简单化的违背科学、违背逻辑的逆向追求。中医及其脉诊也多少带有这种性质。脉诊很“神”,仅凭一脉便可诊断任何疾病,如果使其客观化,那么对疾病的把握将变得多么简单、何等方便。在中国医学史上,人们对脉诊的这种简单逆向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自汉代王叔和在《脉经•序》中发出“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慨叹之后,便开始了脉诊客观化尝试的历史。人们企图用图形描绘出各种脉象。如宋代许叔微著的《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南宋施发著的《察病指南》、元朝李杲著的《脉诀指掌病式图说》、明朝沈际飞著的《人元脉影归指图说》、明朝张世贤的《图注难经脉诀》等等。德国人维尔洛德在1855年用科学手段,画出了脉搏的图象。随后法国人马瑞在1860年用科学仪器绘出了脉搏的曲线。直到今日,这种试图使脉诊客观化的科学探索仍在继续。中国古代的脉象图,只是把脉象的语言变为形象的图形,使人们对脉象更加形象化的了解,给人以更加宽泛的联想和顿悟的空间。近现代脉象图,以科学仪器和手段描绘各种脉象图形,可以把所有的不同脉象描绘出来,可谓实现了脉象图形的客观化,但尚未发现这些图形所代表意义的特异性,因此依然没有实现脉象图形与所主疾病之间联系的客观化。在脉诊客观化的道路上充满了矛盾和困惑,人们百思而不得其解。首先,正常脉象难以确定。根据《内经》观点,正常的脉象应该至数正常,形态中和、有胃气,而且因四时季节、气候变化及人体差异而变化。这里除至数外,其他因素均很难确定。如正常脉之形态是弦?是洪?是浮?是沉?还是缓?《脉经》以后多以“缓”为常脉。但是,这些脉同时又是病脉。据人统计,正常脉象中沉脉最多,缓脉次之,其他如滑、细、弱、弦、数、实、浮、大等也可出现。这些脉象如果按传统文献判定都属病脉,然而却均在健康人身上表现出来,那么这些脉是常脉和病脉并没有什么客观标准,正常脉象无法确定。其次,各种脉象与疾病之间并非必然联系。在临床上,脉诊与一些急性病、危重病、慢性病的急性期等联系更为密切,因为这些疾病多对心脏这个生命核心脏器发
生影响,故必须参以脉诊。另外,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更是如此。而除此之外的一些其他疾病与脉诊的联系并不具有较强的必然性,更多的是不同程度的间接联系、偶合联系。几千年来,脉诊客观化研究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脉诊仪可以客观化脉象,却不能客观化脉象与疾病之间的联系。脉诊客观化问题长期处于困惑之中。
   综上所述,脉诊在演进的过程中,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尊经法古”的文化传统,决定了脉诊按《脉经》提供的范式多方位辐射;东方神秘主义的思维惯性塑造脉诊以体悟、联想为主流的无限神秘化的历史;简单的逆向思维从违背逻辑的方式,铸成了千百年脉诊客观化研究的困惑。脉诊“格式化”,必然导致脉诊“神秘化”,脉诊“神秘化”必然导致脉诊“客观化”的困惑;而脉诊“客观化”又必然要求打破“格式化”,走出“神秘化”。这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而构成这种对立统一“陀螺”的重心,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那种视“脉诊很可能是发展中医的一个突破口”而忽视脉诊的文化意义的观点,是缺乏历史科学根据的。
参考文献:
[1] 席文’中国科学、技术、医学史展望,大自然探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3 17:38


我不是我要刻意的去否定脉诊,可以到现实的临床中医队伍去考察、考察,还有多少人在用脉诊?还有几个中医在摸完一个人的脉后,给出相同的诊断结论的。

这不值得我们思考吗??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4-1-3 18:00
抛开该文主旨不论,光说说这位副教授、博士的文言文功底,顶多达到初中生水平。这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把持着话语权,中医不亡才怪。

《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孔子曰:“吾曰三省吾身”与“直觉体悟。”有一毛钱关系吗?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3 18:04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3 10:05 编辑

许多人在研究中医,讨论中医,可是他们具有系统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吗?他们具有真实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吗?如果有,他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中医理念呢?他们的临床疗效如何呢?如果没有,他们又是凭什么来甄别中医理论的正确与否?又是凭什么来验证中医技术的优和劣呢?大学教授,医学博士,他们到底有多少年的临床经验?他们的论文是临床经验总结,还是空对空的文字搬家呢?很少听到西医的教授和博士怀疑和否定西医的理论和技术。为什么中医院校培养的人,都喜欢杀中医的回马枪,大搞“自宫”呢? 我真的好困惑!
作者: 红莎草    时间: 2014-1-4 09:30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3 10:04
许多人在研究中医,讨论中医,可是他们具有系统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吗?他们具有真实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吗? ...

应该理解邓老先生那句愤愤之语了!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1-4 09: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4-1-4 10:27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3 18:04
许多人在研究中医,讨论中医,可是他们具有系统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吗?他们具有真实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吗? ...

1 有些是学中医的自己没学好,临床效果不佳,不从自身检讨,反怪中医不好;他不会去看看那些理论,临床效果好的同行,或出于嫉妒,或出于愤怒。

2 教育体系可能有问题,如果院校教不出毕业后拥有临床的技能的医生,让他们毕业后放任自流,导致整体治疗技能的下降,有着中医江河日下的感觉。

3 某些西学中的,不习惯于中医的比象,比类方法;想要建立新的理论体系,有没有着落,只好想先用否定法,推翻传统的中医理论;聪明的他们,也会引经据典,但能叫人看出来,这些引经的目的是为了否定现在固有的理论模式,引据内容,专家教授的偏门论述也是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的;那些与自己观点不符的论著是绝不会被采用的。

真正的探讨应该是:

观点1 古典如何说
观点2,考据如何说
观点3,当今正方如何说
观点4,当今反方如何说
观点5,我的观点是什么
观点6,我的观点的力量依据是什么
观点7,我的观点如何指导我的临床实践的
观点8,我的临床实践是否具有普遍性

这样来说,就是真心的关心中医,帮助中医,促进中医的成长 。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4 12:21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1-4 01:51
曾几何时,西医的听诊器人手一个,但是西医人没有认为听诊器是西医的必备武器。随着时代的进步总要淘汰一 ...

就像“望闻问切”是每一个中医的基本功一样,“望触叩听”是每一个西医的基本功!对于一个西医,不管他是内外妇儿哪一个科医生,如果望触叩听四项基本技能不过硬,那他就绝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辅助检查设备日益先进和高级,但是作为一个好医生,如果不会听诊,不会使用听诊器,那他肯定不是一个好医生。同济医院教授、博导熊盛道表示,望、触、叩、听和辅助检查都是诊断的必要手段,但问诊和体格检查永远是医生看病的第一步。在望、触、叩、听无法确诊的情况下,再通过辅助检查发现疾病。

  “望触叩听永远是正确诊断的基石。”物理检查的核心是一种医生工作和思考的方法,它教会医生如何和
病人交流,如何从查体中发现异常,再如何将问和查结合起来去发现疾病的线索。这种方法永远不会过时。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