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倡议中医界废除”阴阳平衡“的概念 [打印本页]

作者: 凝翠    时间: 2014-1-3 08:20
标题: 倡议中医界废除”阴阳平衡“的概念
中医界阴阳平衡的概念应换成更严密的阴平阳秘的概念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1-3 18:21
为什么?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4-1-7 16:20
《内经》原文就是“阴平阳秘”,“阴阳平衡”应是现代人的提法。在论坛上,有人理解成是简单的机械、物理平衡。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7 16:27
请尽量详细讲明道理,说说为什么要倡议中医界废除”阴阳平衡“的概念。不要只喊口号!否则,以后这类有名无实的帖子,将以恶性灌水,予以删除!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2-1 20:53
柴胡汤 发表于 2014-1-7 16:20
《内经》原文就是“阴平阳秘”,“阴阳平衡”应是现代人的提法。在论坛上,有人理解成是简单的机械、物理平 ...

阴平阳秘与阳阳平衡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2-1 20:57
阳阳平衡是矛盾论的产物,用矛盾论看待阳阳平衡有其合理的部分,存在即是合理,废除它做什么?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2-1 21:04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4-2-1 21:08 编辑

我觉得吧,第一,这样的问题不是一般中医能想得到、提出来的;第二,这样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有何不可,提出这样的问题莫非也是反中医无法容忍必须杀无赦吗?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2-1 21:34
阴阳平衡的概念来源于《内经》的“阴阳匀平”,不是来源于矛盾论,反对“阴阳平衡”者可能是没有见过《内经》“阴阳匀平”原文的缘故。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4-2-3 11:25
“阴阳平衡”是用现代语言理解“阴平阳秘”与“阴阳匀平”的结果,结论是片面的。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4-2-3 11:36
gl0101 发表于 2014-2-1 20:53
阴平阳秘与阳阳平衡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赞同。“阴平阳秘”提示了在生死上,阳起决定作定作用,《黄帝内经》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阳来则生,阳去则死。可见古人的认识是动态的相对平衡,而非当今科学者理解的绝对的“杠杆、机械、物理”平衡。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2-3 18:27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2-3 18:30 编辑

      阴阳平衡,在中医教材里具有明确的解释,就是指动态的常阈平衡,本身就含有动态的相对平衡意义,而且更加准确。
      单讲阴阳动态的相对平衡,许多人感到抽象,理解不到位,若应用杠杆原理形象准确地表达了”动态的常阈平衡“含义,则是理想的表达方法。除此之外,很难再拿出来一个准确的表达方法。我倒是想知道,阴阳平衡若不是这个含义,还有什么其它含义?总要说出道理来,才有说服力。请赐教。
      当然,要理解这种表达方法,需要先明白杠杆原理是什么,以及”动态的常阈平衡“的含义,才能明白阴阳平衡的概念。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2-3 18:48
柴胡汤 发表于 2014-2-3 11:36
赞同。“阴平阳秘”提示了在生死上,阳起决定作定作用,《黄帝内经》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阳来则生, ...


      不敢苟同。
      在人体生命中,不仅阳去则死,阴去也会死。内经也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生命体是一个阴阳统一体,缺了谁都不行。所以,阴阳是平等地位的。
      上是抽象意义上的,再说人体内具体的:
      从中医理论讲,阴阳必须平衡,人体才健康。如果阳亢,人体就是病态,如果阴盛,人体还是病态。只有阴阳平衡,任何一方不亢不衰,机体才能健康无病。
      从现代生理学角度讲,阴阳平衡也有物质基础和功能基础方面的证据。例如,以神经系统为例,交感神经系统为阳,副交感神经系统为阴,二者平衡协调时,人体就健康。否则,二者任一方偏亢,人体就患病,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再以内分泌系统为例,血糖正常,在于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平衡,如果前者偏高,血糖则升高,如果后者偏高,就会成为低血糖。这类例子太多,不一一赘述。但终归一句说,阴阳平衡是健康的保证。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2-6 13:53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8-7-31 08:35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2-1 21:34
阴阳平衡的概念来源于《内经》的“阴阳匀平”,不是来源于矛盾论,反对“阴阳平衡”者可能是没有见过《内经 ...

“阴阳匀平”是怎么变成阴阳平衡的?是什么时候变成阴阳平衡的?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4-2-6 16:20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2-3 10:48
不敢苟同。
      在人体生命中,不仅阳去则死,阴去也会死。内经也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4-2-7 09:55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2-3 18:27
阴阳平衡,在中医教材里具有明确的解释,就是指动态的常阈平衡,本身就含有动态的相对平衡意义,而且 ...

关于阴阳之动态相对平衡关系,《内经》已有提示:“阴阳之要,阳秘乃固”。在补阴与补阳的关系上,历代医家均有认识:阳易骤生而阴难速长,因此在救治危重患者时,中医在辨症前提下,多以补阳为先(如用附子回阳救逆),往往多获佳效。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4-2-12 19:19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8-7-31 08:36 编辑

没人回答,所以重申一下我的问题:“阴阳匀平”是怎么变成阴阳平衡的?是什么时候变成阴阳平衡的?
作者: hljjxxliqing    时间: 2014-5-2 05: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ljjxxliqing    时间: 2014-5-2 07: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ljjxxliqing    时间: 2014-5-2 07: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4-5-2 19:35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4-5-2 11:40 编辑

阴阳平衡≠阴平阳秘.所以,楼主的意愿不能成立.阴阳平衡是指阴面与阳面两个对立面中的物态与功能的对等;而阴平阳秘是指阴面与阳面间各在功能上的尽职相衡、相守.前者更多的是指阴与阳面间的物态状况态势;后者则更多的则重于指示与表达功能状况态势... 阴阳失衡则病——阴阳偏盛。而阴不平,则可发生阴盛或阴虚;阳不秘,则致太阳中风即表虚的桂技汤证,大秘时,则可致表实证,即麻黄汤证的发生。两者所表达的是人体实际存在的不相同的病理状况。因此,两者间不可能存在对等 的相互取代与置换。

提出置换与取代,是对中医理论本原本质没有能达到深切理解所然。
理论、概念,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的主观上的反映与表达形式;概念的差异,正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所致。
作者: 中和极致    时间: 2014-5-3 09:58
      楼主的首帖是作为一个明确的观点提出来的,“中医界阴阳平衡的概念应换成更严密的阴平阳秘的概念”,也就是说楼主认为“阴阳平衡的概念”是不准确的,至少是不严密的,因此应当予以废除。
      但只说观点,不作论证,是简单化了。在论坛上,观点是不能强加的,而必须经过严密的论证:
      一、“阴阳平衡的概念”中,阴是什么定义,阳是什么定义,它们的平衡为什么并不是准确的、严密的?
      二、“阴平阳秘的概念”中,阴是什么定义,阳是什么定义,和阴阳平衡中的阴、阳的定义是完全一致的吗?
      三、如果这两个概念中的阴、阳定义是完全一致的,那么,请楼主再说明一下阴平的“平”是什么含义、阳秘中的“秘”是什么含义?这样,看的人就可以明白这两个词组的主要区别了。是不是该废除一个,倡导另一个,就完全心中有数了。
      四、如果这两个概念中的阴、阳定义是不一致的,那么,就不必说废除一个,倡导另一个。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没有对立、矛盾或是非的关系,没有必要扯在一起说了。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5-3 10:08
gonmai 发表于 2014-5-2 19:35
阴阳平衡≠阴平阳秘.所以,楼主的意愿不能成立.阴阳平衡是指阴面与阳面两个对立面中的物态与功能的对等;而阴 ...


    阴阳平衡≠阴平阳秘.  所以,楼主的意愿不能成立.  阴阳平衡是指阴面与阳面两个对立面中的物态与功能的对等;  而阴平阳秘是指阴面与阳面间各在功能上的尽职相衡、相守.  前者更多的是指阴与阳面间的物态状况态势;后者则更多的则重于指示与表达功能状况态势...
——————————————————————
    解释到位,支持!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5-3 10:10
中和极致 发表于 2014-5-3 09:58
楼主的首帖是作为一个明确的观点提出来的,“中医界阴阳平衡的概念应换成更严密的阴平阳秘的概念”, ...


      解说清晰明了。支持!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8-5 22:51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8-5 22:54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2-1 21:34
阴阳平衡的概念来源于《内经》的“阴阳匀平”,不是来源于矛盾论,反对“阴阳平衡”者可能是没有见过《内经 ...

阴阳匀平来自《素问●调经论》,意思是阴阳均调平和原因在于,平和是动态的,平衡是静态的;平和则生,平衡则死。根本不是你说的阴阳平衡。举个例子,假如你体重140斤,你体内阴为70斤,阳为70斤;或你体内70斤为阳,70斤为阴。这就是阴阳平衡。但这样你活得了吗?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4-8-6 05:57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10-27 18:58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8-5 22:51
阴阳匀平来自《素问●调经论》,意思是阴阳均调平和。原因在于,平和是动态的,平衡是静态的;平和则生, ...


阴阳匀平来自《素问●调经论》,意思是阴阳均调平和。原因在于,平和是动态的,平衡是静态的;平和则生,平衡则死。根本不是你说的阴阳平衡。举个例子,假如你体重140斤,你体内阴为70斤,阳为70斤;或你体内70斤为阳,70斤为阴。这就是阴阳平衡。但这样你活得了吗?
————————————————————————————————
         “阴阳匀平”来自《素问●调经论》,是你从我在中华中医药论坛发贴论述中学来的,还用得着再反过来给我讲吗?你也真好意思?
      可惜你不能明白阴阳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却反复跟我磨叽说阴阳平衡不对。事实证明,你根本不懂,我也没时间、没必要给你解惑。今后也不要给我再提这个事。你已经磨叽几十遍了,这样没头没尾地追着说,烦不烦呢?!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8-6 07:00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8-5 23:02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8-5 14:51
阴阳匀平来自《素问●调经论》,意思是阴阳均调平和。原因在于,平和是动态的,平衡是静态的;平和则生, ...

《素问●调经论》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这里的所说的虚和实,都是病理状态。经过治疗,可以达到"阴阳匀平",才能称之为“平人”。这正是《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里的“平”,就是平衡,而不是什么平和。在生命活动中,人体任何的“平”,只能是动态的,不可能是静态的。先生所谓的“平和是动态的,平衡是静态的;平和则生,平衡则死。”完全是主观臆想,凭空捏造。如此故弄玄虚,可以休矣!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8-6 07:06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8-5 22:51
阴阳匀平来自《素问●调经论》,意思是阴阳均调平和。原因在于,平和是动态的,平衡是静态的;平和则生, ...

阴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存在这个多少斤、那个多少斤,高先生真的是靠主观想象来发言的,应该沉下心来•••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8-6 12:54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8-6 13:31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8-6 07:00
《素问●调经论》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 ...

看来,总版还是没明白人体的阴阳是什么。那我再举个例子:古人开始认识阴阳,就是认为山背对太阳的一面为阴,另一面为阳。这个山的阴阳是衡的吧!但是,山内部有像人体那样的生命运动吗?

若讲的话,尸体也有阴阳。我们可以说,尸体的阴阳也是平衡的;而不能说尸体的阴阳是平和的。这就是平衡平和的区别。对活人来说,阴阳和则无病,失和则病。正如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庆其先生所说健康的本质是和谐。国医大师邓铁涛也说中医是谐医学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8-9 06:27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8-6 04:54
看来,总版还是没明白人体的阴阳是什么。那我再举个例子:古人开始认识阴阳,就是认为山背对太阳的一面为 ...


此阴阳非彼阴阳,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8-9 06:29

不明阴阳之理,妄谈阴阳之事!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4-8-9 14:58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8-9 15:00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8-9 06:27
此阴阳非彼阴阳,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古人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说明阴阳是数道,展示两类相反的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其对应于人体,就像跷跷板的运动一刻也不能停止。若跷跷板两端等量平衡了,就不能动了,就像人死了。跷跷板不动了可以重新启动,而人死是不能复活的。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4-10-27 14:54
  阴平阳密是对真气的要求。阴阳平衡是对升降的要求。三阳升,三阴降,升降不平衡就是病。请不要轻提废除,不知的不等于不存在。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3-31 20:00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3-31 12:03 编辑

现代的阴阳平衡就是出自于阴平阳秘,改与不改都是一样的涵义,何必多此一举呢?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7-3-31 20:23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7-4-21 20:57 编辑

阴阳平衡的真实内涵不是平衡,而是反映人体相关系统处于一种最佳状态。
我们已经从理论模型上得到这一认识,并认为用“阴阳平衡”表述比“阴平阳秘”更合适。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3-31 22:34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3-31 22:36 编辑

      中医界阴阳平衡的概念应换成更严密的阴平阳秘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阳平衡是人体阴阳对立统一规律,内经中具有大量论述。
      阴阳平衡表达的是人体健康的原理,阴平阳秘表达的是人体健康状态。

      中医如果废除了阴阳平衡,那么,中医理论就彻底散架了,中医辨证施治就没有核心内容了。
      以上的几个贴子,说明发贴者真不明白中医治病原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7-4-21 20:15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3-31 14:34
中医界阴阳平衡的概念应换成更严密的阴平阳秘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阴阳平衡表达的是人体健康的原理,阴平阳秘表达的是人体健康状态。---认识深刻,表达明确。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4-21 23:53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7-3-31 20:34
倡议废除阴阳五行用现代医学科学知识揭示中医针灸、中药的治病原理。

阴阳五行本身不是揭示针灸原理的,废除不废除无关紧要,您要研究针灸原理就研究着,研究结果出来,阴阳五行用不着了,自然就不用了。现在也不碍着“揭示”。

韩济生获得大奖,就和阴阳五行没有关系。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7-4-22 13:34
阴阳平衡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
人是有生命的活体,其阴阳平衡也是动态的平衡,而不是两端法码相等的天平那样固态平衡。
生命阴阳平衡的含义是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其总原则是阴阳协调,实质是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的平衡,也就是人体各种功能与物质的协调。阴阳平衡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四大特点:
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容颜发光。
二是三大具体表现:
生命活力强;生理功能好;心理承受力强。
具体就是能合理的吃和优质的睡、气色好,体态匀称,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应急能力强,对不良情况适应能力好;耐受疲劳强,抵抗一般疾病能力好。
维持阴阳平衡需要的条件:
阴阳平衡不是静止的、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动态的,因此,维持阴阳平衡需要以下两个条件作为保障:
一是人们的主观呵护,从阴阳顺四时,未病早防。因这种平衡需要经常维护才能保持,一旦生活习惯不良或调摄养生不慎,就很容易导致阴阳失衡而危害健康。这是主要方面。
二是医学的客观帮助,辨证论治,纠正盛衰,恢复阴阳平衡。这是次要方面。
因此,阴阳平衡的概念没有废除的必要!
作者: 常其柏    时间: 2017-4-22 13:45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7-4-22 13:50 编辑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7-4-22 13:34
阴阳平衡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
人是有生命的活体,其 ...

阴阳平衡是说身体成长发育到一定的程度。如女子七七,男子八八。小儿为纯阳之体,不得谓阴阳平衡。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阴阳平衡以后的事。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4-22 19:13
千秋雪 发表于 2017-4-21 20:15
阴阳平衡表达的是人体健康的原理,阴平阳秘表达的是人体健康状态。---认识深刻,表达明确。学习了, ...

谢谢鼓励!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4-22 19:19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4-21 19:38
阴阳平衡是人体阴阳对立统一规律,内经中具有大量论述。
请王教授把原文拿出来大家讨论。

阴阳平衡是内经中的主要观点之一。在内经的论述中,有几段论述。等我有空时把它贴出来。

另外,阴阳是对立统一规律,这是《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对于内经及历代医家对阴阳的认识的总结。
包括阴阳相互制约、互根互用、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交感、阴阳自和与平衡。6条规律。

阴阳平衡,由古人的话说,就是相反相成。但相反相成说的不明白,没有说清楚原理。阴阳对立统一,更加准确。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7-4-22 23:02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7-4-22 23:05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4-22 19:19
阴阳平衡是内经中的主要观点之一。在内经的论述中,有几段论述。等我有空时把它贴出来。

另外,阴阳是 ...

阴阳平衡说法比较科学,“平衡”含有“量化”的概念,“对立统一”不明显含有“量”的性质。中医的阴阳不宜用矛盾论来看。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6-12 12: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诚挚友帮    时间: 2024-9-13 14:50
讲阴阳,要明白阴阳的实质。阴阳就是统一体系下的相互依存,相互成长的两个方面。在人体,就是体用这个是根本的阴阳,在体为阴,在用为阳(这个内经也有描述,具体哪个大论不记得了,本人不善于背书。),从这个方面讲,火神派说阳常不足、阴常有余需要阴平阳秘,是有道理的,保持功用的阳长盛不衰,身体的阴平和不竭很有必要。但阴阳又是可分的,阳又分阴阳,功用的大阳分出的阴阳(功能的亢进和衰退)就需要平衡中正;体的大阴也可分阴阳(身体器官的异常增生和坏死)就需要平和常态。个人的浅见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