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二 . 5 、有关五腑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 [打印本页]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1-2 19:56
标题: 二 . 5 、有关五腑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5-9 11:13 编辑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
                                                                        青岛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第二部分   中医学脱离五行学说后产生的主要变化及其处理建议
                                              第五节、有关五腑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前言

       六腑中除去有名无实的 “三焦”,故称之为五腑。由于受五行学说的影响,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有部分五腑生理功能的表述与临床实际不相符合。现根据脱离五行学说后的具体情况,并参考吸收了一些师长同仁的理论与建议,最大限度地予以厘正。而厘正的原则,是力求达到因司其职,则归其所属。
       此举仅作为对中医理论进行改良的尝试,热切希望各位师长同仁提出批评指导!

                                                                五腑生理功能概述
     五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物入口,通过食道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经小肠的分清泌浊,其清者(精微、津液)由胃肠吸收,经肝脏加工处理后流入心脏,再由心布散全身,以供脏腑组织生命活动之需要;其浊者(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形成大便排出体外;而废液则经肾之泌尿功能而形成尿液,渗入膀胱,排出体外。
    五腑的生理特性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每一腑都必须适时排空其内容物,才能保持五腑通畅,功能协调。突出强调“通”、“降”二字,若通和降的太过与不及,均属于病态。

一、胆的生理功能
    贮藏和排泄胆汁
二、胃的生理功能
       1.胃主受纳水谷:胃主受纳是指胃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
       2.胃主腐熟水谷: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过程。
   
三、小肠的生理功能
       1.主受盛化物
       2.主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即精微物质。浊,即代谢产物。

四、大肠的生理功能
        1.传导糟粕:大肠主传导是指大肠接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的作用。
        2.吸收津液: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之后,将其中的部分水液重新再吸收,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五、膀胱的生理功能
       1.贮存尿液
       2.排泄小便


                        西医人体解剖学》中有关消化器官的功能:

1、胆囊:
     胆汁从肝管出肝后并不立即直接流入十二指肠,而是首先贮存于胆囊内,间断性地排放入十二指肠。
2、胃:  
    胃是消化管的最膨大部分,由食管送来的食团暂时贮存胃内,进行部分消化,到一定时间后再送入十二指肠,此外胃还有内分泌的机能。
3、小肠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4、大肠
    大肠的主要机能是吸收水分,将不消化的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5、肝
    肝liver是人体中最大的腺,成人的肝约重1.5kg。位于右季肋部和腹上部。肝具有分泌胆汁、贮存糖原,解毒和吞噬防御等功能,在胚胎时期还有造血功能。
6、胰
    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对消化食物起重要作用。内分泌部是指散在于外分泌部之间的细胞团——胰岛,它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和淋巴,主要参与糖代谢的调节。

附注:
有关对修改五腑生理功能表述的说明

1、首先将三焦废除:  在传统中医理论三焦的生理功能中,通行元气的功能,是整个人体的功能;疏通水道是整个机体对水液代谢方面的作用;运行水谷的功能,则是整个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况且,在人体中又没有三焦这个具体脏器,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保留。
2.废除胆主决断:决断是体力、脑力、平时生活经历等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而非胆所独主。通常胆囊大者,往往肉食多,胆汁相对分泌多,消化肉的能力强的一个表现。可以说胆囊大者,与勇气、决断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有勇气者,胆囊未必大。而胆囊大者,也未必一定有勇气。故将胆主决断一项废除。
3.废除胆调节脏腑气机:传统中医理论中所谓的调节脏腑气机,实际上是肝的功能,贮存胆汁的胆囊无此功能。故将胆调节脏腑气机一说废除。
4、至于胆的生理特点中所涉及惊悸、不寐甚则善恐等,均是脑的生理功能异常涉及精神方面的表现,因此均从胆的生理特点中废除。


                                               中、西医对五脏生理功能表述的比较

     中、西医两者在五腑功能方面的认识基本相同,但其中中医的优点是,特别注重“胃气”的强盛、有无,而这里所说的“胃气”,实际上,则是指整个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而西医的优点,则是对这些脏器的认识,加入了现代研究成果。
     因此,如果中医理论也增加有关的现代科技成果的话,那么,与西医理论相比,不但一点也不逊色,而且更胜一筹。


引用参考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jichulilun/44-3-2.html#m0-0

《人体解剖学》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rentijiepouxue/970-4-2.html#m0-0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1-2 19:58
                        五腑功能概述
    五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物入口,通过食道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经小肠的分清泌浊,其清者(精微、津液)由胃肠吸收,转输于肝肺,而由心布散全身,以供脏腑经络生命活动之需要;其浊者(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形成大便排出体外;而废液则经肾之泌尿功能而形成尿液,渗入膀胱,排出体外。
    五腑的生理特性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每一腑都必须适时排空其内容物,才能保持五腑通畅,功能协调。突出强调“通”、“降”二字,若通和降的太过与不及,均属于病态。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1-2 20:18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4-1-2 16:20 编辑

一、胆的生理功能
    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别称“精汁”、“清汁”,来源于肝脏。胆汁由肝脏形成和分泌出来,然后进入胆腑贮藏、浓缩之,并通过胆的收缩作用而入于小肠。
    贮藏于胆囊内的胆汁,由于胆囊的收缩作用,使之排泄,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若肝胆的功能失常,胆的排泄受阻,就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而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若湿热蕴结影响肝胆分泌排泄,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发为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肝气以畅为顺,若肝气不畅,气机上逆,则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
二、胃的生理功能
       1.胃主受纳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之意。胃主受纳是指胃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饮食人口,经过食道,容纳并暂存于胃腑,这一过程称之为受纳,
    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所以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胃主受纳功能是胃主腐熟功能的基础,也是整个消化功能的基础。若胃有病变,就会影响胃的受纳功能,而出现纳呆、厌食、胃脘胀闷等症状。
    胃主受纳功能的强弱,取决于胃肠功能的盛衰,肝胆汁、胰腺液等消化液的分泌排泄是否正常,而反映于能食与不能食。能食,则胃的受纳功能强;不能食,则胃的受纳功能弱。
       2.胃主腐熟水谷: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过程。胃主腐熟指胃将食物消化为食糜的作用。胃接受由口摄人的饮食物并使其在胃中短暂停留,进行初步消化,依靠胃的腐熟作用,将水谷变成食糜。饮食物经过初步消化,其精微物质由胃肠肝之运化而营养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行于小肠,不断更新,形成了胃的消化过程。如果胃的腐熟功能低下,就出现胃脘疼痛、嗳腐食臭等食滞胃脘之候。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必须与肝胰等分泌消化液功能相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脾系统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故脾系统合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中医学非常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谓胃气,其含义有三:其一,指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胃为水谷之海,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又有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特性。这些功能和特性的统称,谓之胃气。由于胃气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机体的营养来源。因此,胃气的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存亡,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临床治病时,要时刻注意保护胃气。其二,指脾系统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脉有从容和缓之象。因为脾系统有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重要作用,而水谷精微又是通过经脉输送的,故胃气的盛衰有无,可以从脉象表现出来。临床上有胃气之脉以和缓有力,不快不慢为其特点。其三,泛指人体的精气,人体整体机能。
    胃气可表现在食欲、舌苔、脉象和面色等方面。一般以食欲如常,舌苔正常,面色荣润,脉象从容和缓,不快不慢,称之为有胃气。临床上,往往以胃气之有无作为判断预后吉凶的重要依据,即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谓保护胃气,实际上保护胃肠消化吸收的功能。临证处方用药应切记“勿伤胃气”,否则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三、小肠的生理功能
       1.主受盛化物:小肠主受盛化物是小肠主受盛和主化物的合称。受盛,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变化、消化、化生之谓。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肠盛受了由胃腑下移而来的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起到容器的作用,即受盛作用;二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小肠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精微由此而出,糟粕由此下输于大肠,即“化物”作用。在病理上,小肠受盛功能失调,传化停止,则气机失于通调,滞而为痛,表现为腹部疼痛等。如化物功能失常,可以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2.主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即精微物质。浊,即代谢产物。所谓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对承受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并随之进行分别水谷精微和代谢产物的过程。分清,就是将饮食物中的精华部分,包括饮料化生的津液和食物化生的精微,进行吸收,再通过肝门静脉,上输心肺,输布全身,供给营养。
别浊,则体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其二,是将剩余的水分吸收后经肝门静脉入血液循环中,再经肾脏气化作用渗入膀胱,形成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四、大肠的生理功能
        1.传导糟粕:大肠主传导是指大肠接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的作用。
大肠有病,传导失常,主要表现为大便质和量的变化和排便次数的改变。如大肠传导失常,就会出现大便秘结或泄泻。若湿热蕴结于大肠,大肠气滞,又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
        2.吸收津液: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之后,将其中的部分水液重新再吸收,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大肠这种重新吸收水分功能与体内水液代谢有关。所以大肠的病变多与津液有关。如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则水谷杂下,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大肠实热,消烁水分,肠液干枯,肠道失润,又会出现大便秘结不通之症。机体所需之水,绝大部分是在小肠或大肠被吸收的,故“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灌溉皮肤,充实腠理”(《脾胃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五、膀胱的生理功能
       1.贮存尿液:在人体津液代谢过程中,水液通过肠、肝、心、肾等脏腑的作用,布散全身,发挥濡润机体的作用。其被人体利用之后,即是‘“津液之余”者,下归于肾。经肾的过滤与重吸收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流体内,浊者下输于膀胱,变成尿液。
       2.排泄小便:尿液贮存于膀胱,达到一定容量时,通过肾的气化作用,使膀胱开合适度,则尿液可及时地从溺窍排出体外。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1-2 20:21
《西医人体解剖学》中有关消化器官的功能:

1、胆囊:胆汁从肝管出肝后并不立即直接流入十二指肠,而是首先贮存于胆囊内,间断性地排放入十二指肠。
2、胃
是消化管的最膨大部分,由食管送来的食团暂时贮存胃内,进行部分消化,到一定时间后再送入十二指肠,此外胃还有内分泌的机能。
3、小肠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4、大肠
大肠的主要机能是吸收水分,将不消化的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5、肝
liver是人体中最大的腺,成人的肝约重1.5kg。位于右季肋部和腹上部。肝具有分泌胆汁、贮存糖原,解毒和吞噬防御等功能,在胚胎时期还有造血功能。
6、胰
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对消化食物起重要作用。内分泌部是指散在于外分泌部之间的细胞团——胰岛,它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和淋巴,主要参与糖代谢的调节。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1-2 20:22
附注:
有关对修改五腑生理功能表述的说明


1、首先将三焦废除  在传统中医理论三焦的生理功能中,通行元气的功能,是整个人体的功能;疏通水道是整个机体对水液代谢方面的作用;运行水谷的功能,则是整个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况且,在人体中又没有三焦这个具体脏器,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保留。

2.废除胆主决断:决断是体力、脑力、平时是否经过一定魄力项目训练等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而非胆所独主。通常胆囊大者,往往肉食多,胆汁相对分泌多,消化肉的能力强的一个表现。可以说胆囊大者,与勇气、决断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有勇气者,胆囊未必大。而胆囊大者,也未必一定有勇气。因此,胆主决断一项废除。

3.废除胆调节脏腑气机:传统中医理论中所谓的调节脏腑气机,实际上是肝的功能,而非胆的功能。因此,将胆调节脏腑气机的作用废除。

4、至于胆的生理特点中所涉及惊悸、不寐甚则善恐等,均是脑的生理功能异常涉及精神方面的表现,因此均从胆的生理特点中废除。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1-2 20:28
   中、西医对五脏生理功能表述的比较


     中、西医两者在五腑功能方面的认识基本相同,但其中中医的优点是,特别注重“胃气”的强盛、有无,而这里所说的“胃气”,实际上,则是指整个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而西医的优点,则是对这些脏器的认识,加入了现代研究成果。
     因此,如果中医理论也增加有关的现代科技成果的话,那么,与西医理论相比,不但一点也不逊色,而且更胜一筹。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1-2 20:29
引用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jichulilun/44-3-2.html#m0-0

《人体解剖学》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rentijiepouxue/970-4-2.html#m0-0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4-1-2 20:30
                                               参与辩论交流说明:



       1、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辩论交流,即无论中医、西医、非医务人员、暨欲取消中医之人士均可。
       2、由于参与人士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大,加之本人才疏学浅,不得不求教于有关老师与同仁、或需查寻相关资料时,回复的时间一定会延迟,届时尚请各位鉴谅。
       3、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好的学习机会,希望师长同仁们不吝赐教,以期碰撞出灿烂的中医思想火花。如此,中医幸甚,于殿生幸甚。
       谢谢大家!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0-2 07:52
5、六腑生理功能表述无需五行学说


论点: 六腑生理功能表述无需五行学说
论据:由于受五行学说的影响,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有部分五腑生理功能的表述与临床实际不相符合。
现介绍如下:
                                                              五腑功能概述
     五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物入口,通过食道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经小肠的分清泌浊,其清者(精微、津液)由胃肠吸收,经肝脏加工处理后流入心脏,再由心布散全身,以供脏腑组织生命活动之需要;其浊者(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形成大便排出体外;而废液则经肾之泌尿功能而形成尿液,渗入膀胱,排出体外。
    五腑的生理特性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每一腑都必须适时排空其内容物,才能保持五腑通畅,功能协调。突出强调“通”、“降”二字,若通和降的太过与不及,均属于病态。

一、胆的生理功能
    贮藏和排泄胆汁
二、胃的生理功能
       1.胃主受纳水谷:胃主受纳是指胃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
       2.胃主腐熟水谷: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过程。
   
三、小肠的生理功能
       1.主受盛化物
       2.主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即精微物质。浊,即代谢产物。

四、大肠的生理功能
        1.传导糟粕:大肠主传导是指大肠接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的作用。
        2.吸收津液: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之后,将其中的部分水液重新再吸收,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五、膀胱的生理功能
       1.贮存尿液
       2.排泄小便


                        西医人体解剖学》中有关消化器官的功能:

1、胆囊:
     胆汁从肝管出肝后并不立即直接流入十二指肠,而是首先贮存于胆囊内,间断性地排放入十二指肠。
2、胃:  
    胃是消化管的最膨大部分,由食管送来的食团暂时贮存胃内,进行部分消化,到一定时间后再送入十二指肠,此外胃还有内分泌的机能。
3、小肠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4、大肠
    大肠的主要机能是吸收水分,将不消化的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5、肝
    肝liver是人体中最大的腺,成人的肝约重1.5kg。位于右季肋部和腹上部。肝具有分泌胆汁、贮存糖原,解毒和吞噬防御等功能,在胚胎时期还有造血功能。
6、胰
    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对消化食物起重要作用。内分泌部是指散在于外分泌部之间的细胞团——胰岛,它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和淋巴,主要参与糖代谢的调节。

附注:
有关对修改五腑生理功能表述的说明

1、首先将三焦废除:  在传统中医理论三焦的生理功能中,通行元气的功能,是整个人体的功能;疏通水道是整个机体对水液代谢方面的作用;运行水谷的功能,则是整个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况且,在人体中又没有三焦这个具体脏器,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保留。
2.废除胆主决断:决断是体力、脑力、平时生活经历等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而非胆所独主。通常胆囊大者,往往肉食多,胆汁相对分泌多,消化肉的能力强的一个表现。可以说胆囊大者,与勇气、决断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有勇气者,胆囊未必大。而胆囊大者,也未必一定有勇气。故将胆主决断一项废除。
3.废除胆调节脏腑气机:传统中医理论中所谓的调节脏腑气机,实际上是肝的功能,贮存胆汁的胆囊无此功能。故将胆调节脏腑气机一说废除。
4、至于胆的生理特点中所涉及惊悸、不寐甚则善恐等,均是脑的生理功能异常涉及精神方面的表现,因此均从胆的生理特点中废除。
                                          
论证:中、西医两者在六腑功能方面的认识基本相同,但其中中医的优点是,特别注重“胃气”的强盛、有无,而这里所说的“胃气”,实际上,则是指整个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而西医的优点,则是对这些脏器的认识,加入了现代研究成果。因此,如果中医理论也增加有关的现代科技成果的话,那么,与西医理论相比,不但一点也不逊色,而且更胜一筹。
    通过上述不用五行学说观点的对六腑生理功能的表述可知,对六腑生理功能的表述更明了、更精确。因此,足以证明,六腑生理功能的表述无需五行学说。
结论: 六腑生理功能表述无需五行学说                         

引用参考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jichulilun/44-3-2.html#m0-0

《人体解剖学》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rentijiepouxue/970-4-2.html#m0-0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0-3 22:10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0-2 04:44
五行就是运动的代称,只要是动词就是五行,中西医你用了多少动词?不用五行,你就别用生字。

“生”是哪一“行”?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0-3 22:17
[size=12.307692527770996px]llyyjj先生的回复帖:
3,【 没有五行学说这个概念】,凭什么说【“六腑生理功能表述无需五行学说”】?你所列六腑功能没有五行学说,胆如何【 贮藏和排泄】?胃如何【主受纳水谷】?小肠如何【受盛化物】?大肠如何【传导糟粕】?膀胱如何【排泄小便】?六腑功能都是五行阴阳之气,气化的表现。
--------------------------------------
正方本条,三条内容,前两条意思是不愿意辩论或是什么,没看明白,不关内容。第三条内容是讲五行理论应用的,我讲讲我观点。


正方说:你所列六腑功能没有五行学说,胆如何【 贮藏和排泄】?胃如何【主受纳水谷】?小肠如何【受盛化物】?大肠如何【传导糟粕】?膀胱如何【排泄小便】?
--------------
这一段话,正方把六腑功能与对六腑功能的认识混为一谈,这是认识上的模糊。
六腑功能是客观存在,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认识六腑功能的方法,是人主观的认识。不管人是否认识到六腑功能,不管五行学说是否能认识到六腑功能,六腑功能都存在,在猴子身上,在外国人身上都存在六腑功能。
所以,六腑功能没有五行学说,胆如何【 贮藏和排泄】?这个责问,是本末倒置。因为,胆要【 贮藏和排泄】,有没有五行学说它都在【 贮藏和排泄】。世界上不懂五行学说的人大概有几十亿,他们的胆都在【 贮藏和排泄】。


至于五行学说在认识六腑功能上是否需要,是否应该抛弃,取决于两点:
1,五行学说对六腑功能的认识是否正确。2,中医认识六腑功能,是否必须借助五行学说。正方要支持五行学说,需要从这两方面来论述。


请大家明确一点,胃受纳,是胃自身的功能,不是五行学说赋予它的功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0-4 06:31
      “胃主受纳”是胃的功能。这个功能是相对于“脾主运化”而设的!胃的功能不单单是主受纳而且具有腐熟水谷,为水谷精微之仓、气血之海,等等;胃以通降为顺,与脾相表里,脾胃常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与脾同居中土,但胃为燥土属阳,脾为湿土属阴。通过五行,胃才能够与心、肺、肝、肾发生关系。
    这些功能与联系,正好是阴阳五行学说的作用!没有脾胃相表里,脾主运化,运化什么?胃中的水谷精微怎么样到达全身各脏腑?请注意,不要和西医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直接对接!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0-4 06:48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0-4 02:31
“胃主受纳”是胃的功能。这个功能是相对于“脾主运化”而设的!胃的功能不单单是主受纳而且具有腐熟 ...

请注意,不要和西医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直接对接!
——————————————————————————————————
全是废话!
你就直接说不要与现代语言直接对接,还继续用古文,回到古文明时代好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0-4 07:54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10-4 00:02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0-3 22:48
请注意,不要和西医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直接对接!
———————————————————


       中西医概念直接对接,就产生了“痰浊外感热病侵入大脑”,这一大类荒诞不经的大笑话!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