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新中医】之一 什么是新中医 [打印本页]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1 00:38
标题: 【新中医】之一 什么是新中医
  一、什么是新中医
   
  关键词:解剖脏腑的阴阳五行关系,升降出入,辨证法。
   
  新中医,是在古中医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新中医,继承了旧中医合理的内涵,保留了中医思想的精髓,但又有别于旧中医。新中医的哲学思想,是从机械的、朴素的、原始的旧哲学理论中走出来的。新中医的哲学思想方法,是现代哲学的辨证法。
   
  新中医建立了中医新的生理学。新中医的生理学,是从解剖的脏腑功能状态和功能关系上来认识和理解脏腑的,新中医认识的脏腑,就是解剖脏腑及其功能。
   
  新中医对脏腑功能表现的认识,有别于旧中医。旧中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人,在脏腑功能的认识上纷繁复杂,没有统一。新中医把握了脏腑功能的核心,更深入的认识到了,脏腑的一切功能表现的核心,就是升降出入。
   
  新中医的五行学说,是建立在解剖脏腑功能间的、事实存在的关系上的。新中医抛弃了金木水火土的脏腑五行关系。
   
  新中医,在诊断上,抛弃了旧中医以望闻问切为主的四诊中的很多东西,尤其对中医的脉诊,进行了再思考。继承和发展了旧中医的升、降、出、入诊断法,同时结合了血压指标及西医诊断。
   
  新中医建立的新的药理学,是按寒热温凉,升降出入来认识和理解中药的。新中医的药理学没了归经,保留了中药入解剖脏腑的事实。新中医,抛弃了五味、五色入五脏的五行药理旧说。
   
  新中医,在诊断,在用药上,是清晰明了的,是准确可靠的,更是简单的,也是能让现代科技介入的。新中医是可以让现代人完全接受的,也是能让反中医人从新认识中医并接受中医的。新中医的诊断,是可以借鉴西医的检查和诊断结果的。

  当读者全面的把我的贴读完,大家就会知道,我的新中医,不是西化中医,是一个清晰的,准确的,简单的新中医学。这个新中医学,必将为中医的进步和发展助力,让古老中医再现新颜,他也必将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为了让看帖的朋友更好的理解,中医好学、简单、好用,并能坚定学好、学会中医的信心,我决定采取先局部论述,先个别交代。后全部、后整体论述的方法,来最终完成我对新中医的阐述。这么写,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感觉这样的叙述比较方便,也能让读的人,可以更快的理解和接受中医好学、好用、简单。这样,读起来就会有兴趣。

      那么,现在就让我,首先从充满争议的火神派说起.
      
  当我们理解了火神派,在一天的时间里,你就会感觉,中医真的很简单。这样就更容易坚定,学好、学会中医的信心。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4-1-1 00:39
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1 00:41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4-1-1 00:39
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沙发

谢谢  非常的感谢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4-1-1 05:18
"新中医建立了中医新的生理学。新中医的生理学,是从解剖的脏腑功能状态和功能关系上来认识和理解脏腑的,新中医认识的脏腑,就是解剖脏腑及其功能。"

杨兄说得好!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4-1-1 07:15
觉很不对径.似天真\异想!
楼主是在主观造新中医.这能有意义?主观如何,客观就能随之?能站得住?
中医是何?是人体客观必然的人的主观把握或主观化.
主观给出不可存.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1 10:37
罗鸿声 发表于 2014-1-1 05:18
"新中医建立了中医新的生理学。新中医的生理学,是从解剖的脏腑功能状态和功能关系上来认识和理解脏腑的, ...

谢谢罗先生关注。并祝罗先生新年快乐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1 10:45
gonmai 发表于 2014-1-1 07:15
觉很不对径.似天真\异想!
楼主是在主观造新中医.这能有意义?主观如何,客观就能随之?能站得住?
中医是何? ...

谢谢先生的关注,并祝先生新年快乐。我来回答先生的疑问。其实,我说的这些,不是异想天开,也不是想象的东西,中医人创造的理论很多,这很好,但一定要让实践来检验,只推理和想象是不行的。其实,我最欢迎的是。来自朋友们的质疑。这样讨论才能展开,理论如果解决不了我们的争议,那我们就拿几个病例,来具体讨论,这样 价值更大。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1 13:10
董建军 发表于 2014-1-1 12:10
杨老师升降出入是哲学吗?是哪一科?你看不懂旧中医的阴阳五行,自己把它定义为哲学,然后说是糟粕,你是什 ...

【杨老师升降出入是哲学吗?】,问的好。我考虑考虑后,再答复董先生。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1 13:12
董建军 发表于 2014-1-1 12:10
杨老师升降出入是哲学吗?是哪一科?你看不懂旧中医的阴阳五行,自己把它定义为哲学,然后说是糟粕,你是什 ...

【【你看不懂旧中医的阴阳五行,自己把它定义为哲学,然后说是糟粕,你是什么目的?】】旧中医的阴阳五行,不是我自己把它定义为哲学,而是,基本的共识呀。你可以看其他材料,中医基础理论上  也是有这样共识的吧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1 13:41
董建军 发表于 2014-1-1 12:10
杨老师升降出入是哲学吗?是哪一科?你看不懂旧中医的阴阳五行,自己把它定义为哲学,然后说是糟粕,你是什 ...

升者为阳,降者为阴,好象是这样吧。这是不是用哲学的方法来认识事物,请董先生思考。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1 13:45
董建军 发表于 2014-1-1 13:41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是旧中医吗?旧中医是经典,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对错与旧中医的内容你把他们混为一谈,显 ...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是旧中医吗?旧中医是经典】

哦这就要看我们怎么去划分新和旧了。你问: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是旧中医吗?他和我的新中医比较,他就是一个旧中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和朴素的唯物论来比较,有了点新东西,他们来比较,那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也算是新的。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1 13:46
董建军 发表于 2014-1-1 13:41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是旧中医吗?旧中医是经典,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对错与旧中医的内容你把他们混为一谈,显 ...

哪怕我的认识是不对的,但也不能说:显然你的目的是恶毒的。对吗,老董先生。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1 13:49
董建军 发表于 2014-1-1 13:47
请你用阴阳哲学做出升降看看。

哈哈  老董的学问太深,我跟不上。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1 21:12
【老董说的狠了点儿,最好就事儿论事儿,别说恶毒之类的伤人之语。】感谢哲医关注。并祝先生新年快乐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2 10:42
看了论坛上的一个贴,谈到了什么是阴阳五行。研究阴阳五行的人,其实很多,很多理解也各有千秋,但还是争论不断,为什么???

因为,阴阳五行用在不同的地方,他就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有人用阴阳五行,推论出了运气学说,有人用阴阳五行去算命,有人用五行去研究军事,都可以,也都很有价值和意义。但是,我们中医谈阴阳五行,一定是医学的需要,是用阴阳五行来结合医学的,医学的阴阳五行,他就不能再是什么军事的,气候的阴阳五行。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2 10:46
老董说,五行是波,不是不可以去研究,说五行是物理,其实都可以,但是,物理的五行研究,他就是阴阳五行和物理去结合了,物理的阴阳五行,他是物理,医学的阴阳五行,他是结合了医学的,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否则,就乱套了。
作者: 野生於术    时间: 2014-1-2 19:55
学习了,杨老师.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2 22:24
野生於术 发表于 2014-1-2 19:55
学习了,杨老师.

欢迎先生。
作者: xychen    时间: 2014-1-3 09: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273746433    时间: 2014-1-4 23:29
拜读中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5 07:22
新中医,抛弃了五味、五色入五脏的五行药理旧说。
估计你这本书,即使能出版,中医人不会看,西医人不肖一顾,只有看仁海中西医,刘亦之爱不爱看,尚未可知。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5 10:15
“脏腑的一切功能表现的核心,就是升降出入。”
对不起,我认为先生这句话是错误的。脏腑的一切功能表现的核心应该是“气化”,而不是“升降出入”。升降出入是气机,而不是脏腑功能表现的核心。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5 10:26
“新中医建立的新的药理学,是按寒热温凉,升降出入来认识和理解中药的。新中医的药理学没了归经,保留了中药入解剖脏腑的事实。新中医,抛弃了五味、五色入五脏的五行药理旧说。”
中药是既有气,又有味的。如果抛弃了五味,只讲寒热温凉,能把药性准确的表达吗?
“新中医的药理学没了归经,保留了中药入解剖脏腑的事实”,其实归经就是归属到脏腑,你说“保留了中药入解剖脏腑” 这样,恐怕中药药理要完全改写了。且拭目以待!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5 19:20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5 07:22
新中医,抛弃了五味、五色入五脏的五行药理旧说。
估计你这本书,即使能出版,中医人不会看,西医人不肖一 ...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5 19:21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5 10:15
“脏腑的一切功能表现的核心,就是升降出入。”
对不起,我认为先生这句话是错误的。脏腑的一切功能表现的 ...

千总的看法,非常的值得讨论,后期,会有内容的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5 19:22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5 10:26
“新中医建立的新的药理学,是按寒热温凉,升降出入来认识和理解中药的。新中医的药理学没了归经,保留了中 ...

千总信,五味,五色入五脏吗?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5 19:23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5 10:26
“新中医建立的新的药理学,是按寒热温凉,升降出入来认识和理解中药的。新中医的药理学没了归经,保留了中 ...

千总说  恐怕中药药理要完全改写了。且拭目以待!

不会全改写,一定会改写的。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5 20:15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1-5 11:20

就当杨兄酒后吐真言吧,你总喜欢戏说中医。
作者: xychen    时间: 2014-1-19 14: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19 18:04
旧中医的理论,就是实践和理论是两张皮。旧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是贴不到一起去的。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19 21:08
董建军 发表于 2014-1-19 19:14
旧中医的实践你会那一样?脉诊实践还是口尝中药实践?掌握时间规律的实践?你一样不会,能认识中医理论吗 ...

我今天的认识,更多的是我自己吃了我自己的药。我坚持每天偿中药,10年以上。所以,我否定了很多中药学里对药性的定义。最坏的时候,我把自己吃的是上吐下泄,浑身发冷。我在医院也好  在药房工作也好,我第一个条件就是,活可以多干,但不能不允许我尝药。

在临床,我每天都摸脉。我在临床,全用的是中药组方,疗效别人不敢比,和你比,一定是敢比的。

哈哈,老董请继续质疑,非常的欢迎。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21 17:05
董建军 发表于 2014-1-20 08:25
http://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897&extra=,请你看看,这是治愈,把你的经典方晒出来 ...

苦参治疗糖尿病,在一些病例中确实有效。治疗皮肤瘙痒也有效,但不是什么样的糖尿病都有效,也不是治疗什么样皮肤瘙痒都有效。老董知道,诊断根据吗???
作者: xychen    时间: 2014-1-24 10: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24 13:51
xychen 发表于 2014-1-24 10:13
杨 ----  站着说话不腰痛:

哈哈,温习这些语录,确实很雷人。应该不是断章取义啊。

...一是实症,二是虚症....

虚证、实证,只是对疾病性质的抽象,不是疾病本身。把人类的疾病分成这么几个病,那是误会。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4 14:00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1-19 21:08
我今天的认识,更多的是我自己吃了我自己的药。我坚持每天偿中药,10年以上。所以,我否定了很多中药学里 ...

我查一句话,无关主题。

杨先生尝过许多中药,我也尝过不少,这里朋友估计许多人都尝过。大家觉得那个中药最苦?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4-1-24 14:27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4-1-24 14:31 编辑
xychen 发表于 2014-1-24 10:13
杨 ----  站着说话不腰痛:


一旦公开,中医之简单,就可以让全世界的人在短短的时间里,全部成医,中医人就更难有饭吃。

============

呵呵,事实再一次证明,新理论家们的担心是没必要的。

不过杨先生的帖子还是用人类的语言写成的,这点值得赞一下。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24 19:27
llyyjj 发表于 2014-1-24 14:00
我查一句话,无关主题。

杨先生尝过许多中药,我也尝过不少,这里朋友估计许多人都尝过。大家觉得那 ...

吴茱萸吧?
葫芦巴也很苦。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4 19:32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24 11:27
吴茱萸吧?
葫芦巴也很苦。

龙胆草最苦。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4 20:21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4 19:32
龙胆草最苦。

吴茱萸、葫芦巴、龙胆草,三个。大家都尝过不少中药,等等看还有什么说的。

葫芦巴我没有尝过,龙胆草够苦,吴茱萸那味闻起来就很强烈,不要说尝了。前些年我或家人上火了,常用吴茱萸敷涌泉穴,用一次满家气味好几天散不尽。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4 20:39
llyyjj 发表于 2014-1-24 12:21
吴茱萸、葫芦巴、龙胆草,三个。大家都尝过不少中药,等等看还有什么说的。

葫芦巴我没有尝过,龙胆 ...

现在不需要神农尝百草了,书上说苦就苦,管它呢。吴茱萸入药我已般就开3克.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4 20:55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4 20:39
现在不需要神农尝百草了,书上说苦就苦,管它呢。吴茱萸入药我已般就开3克.

吴茱萸一般也就3到5克,再多了那气味确实受不了。我想知道大家会说什么药最苦。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4 21:11
llyyjj 发表于 2014-1-24 12:55
吴茱萸一般也就3到5克,再多了那气味确实受不了。我想知道大家会说什么药最苦。

不只是苦,主要有点辣。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4 21:15
llyyjj 发表于 2014-1-24 20:55
吴茱萸一般也就3到5克,再多了那气味确实受不了。我想知道大家会说什么药最苦。

我尝过的药,最苦的是苦参。
后来发现,最苦的是葶苈子,是散剂冲服时。

苦参常用,自己也在汤剂里吃过几次,喝完药以后,漱口多次也不管用,喉咙上苦味不散,干脆挖一勺白砂糖放口里,苦味才压下去。

有几个治肺心病心衰的处方,常用葶苈子30克包煎,后来看书上介绍验方,说葶苈子研末,冲服3--4.5克,一日三次,能纠正心衰。于是研了几十克试试,用了3克,放碗里,开水一冲,立马变成黏黏糊糊的一大碗,喝了一口,苦不可言。歇歇,闭住气,想强喝完,连着两大口喝下,胃里翻江倒海,为了忍住不吐,浑身颤抖。看碗里的药糊糊,还有一大半。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心衰病人,谁能受的了这个罪?还一天三次,说笑话吧。

葶苈子富含粘液物质,开水冲后马上变成粘稠的,和现在的增稠剂一样。也不能做蜜丸,和蜂蜜和在一起,丸子就团不住,老是松散的。汤剂里面和其他药混在一起,苦味大概稍轻一点。

说这些是闲聊。主要目的是想知道,大家对“最苦”的中药,有没有比较一致的认识。再等等其他朋友。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4 21:52
llyyjj 发表于 2014-1-24 13:15
我尝过的药,最苦的是苦参。
后来发现,最苦的是葶苈子,是散剂冲服时。

大概葶苈子不能做散剂,有的中医从来不尝药,总是让病人去验药。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4 21:59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4 21:52
大概葶苈子不能做散剂,有的中医从来不尝药,总是让病人去验药。

正规用葶苈子应该是炒过的,葶苈大枣泻肺汤就是炒黄的。陕北这里用的是当地产的,生用。会不会是南北方的东西不一样,炒过以后苦味是否能下降,等看有没有其他资料。炒过以后,粘液性的物质可能会破坏一部分,大约不那么黏黏糊糊的了。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4-1-25 04:50
llyyjj 发表于 2014-1-24 14:00
我查一句话,无关主题。

杨先生尝过许多中药,我也尝过不少,这里朋友估计许多人都尝过。大家觉得那 ...

黄连,苦参,吴茱萸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4-1-25 04:52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4 21:11
不只是苦,主要有点辣。

吴茱萸可以用到10克,但必须要先煎,用水煮开后,把水倒掉,然后再混入其它药同煎。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5 07:25
llyyjj 发表于 2014-1-24 13:59
正规用葶苈子应该是炒过的,葶苈大枣泻肺汤就是炒黄的。陕北这里用的是当地产的,生用。会不会是南北方的 ...

我临床大多用葶苈子20克,包煎。没听病人说什么。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5 07:26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4-1-24 20:52
吴茱萸可以用到10克,但必须要先煎,用水煮开后,把水倒掉,然后再混入其它药同煎。

这是你的临床经验,我倒没有这么用过。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5 09:22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4-1-25 04:52
吴茱萸可以用到10克,但必须要先煎,用水煮开后,把水倒掉,然后再混入其它药同煎。

南方的大夫处方上常有淡吴萸、泡吴萸,清朝民国医案里也常见,可能是指用水泡过,具体炮制操作要求我不知道。光明先生这个做法,可能正符合炮制要求。

我们这里是直接生用,所以不敢量大。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5 09:29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5 07:25
我临床大多用葶苈子20克,包煎。没听病人说什么。

20克、30克汤剂里没有什么特殊苦味。和散剂大不同。

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其他药味的影响,葶苈子苦味不突出。再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纱布包着煎,有的药店包小小的一个纱布包,用线扎的紧紧的,葶苈子一遇水,再一加热,纱布包表面被粘液湖了一层,里面的物质不能溶解出来。所以咱们放进去2、30克,实际大约能煎到药汁里的也就2、3克(我约估)。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25 12:23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25 04:26 编辑

在此第一篇里,杨金峰先生先生开宗明义,就旗帜鲜明,斩钉截铁地说:“我的新中医,不是西化中医,是一个清晰的,准确的,简单的新中医学。这个新中医学,必将为中医的进步和发展助力,让古老中医再现新颜,他也必将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新的贡献。”说得多好啊,多么的鼓舞人心,令人向往啊,我们相信杨先生说到做到,我们且怀着一颗虔诚恭敬的心,翘首以盼!杨先生,加油!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5 12:49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5 04:23
在此第一篇里,杨金峰先生先生开宗明义,就旗帜鲜明,斩钉截铁地说:“我的新中医,不是西化中医,是一个清 ...

千总真的相信杨先生的话啊,我总觉得他言过其实。诸葛亮为什么挥泪斩马谡?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5 12:51
llyyjj 发表于 2014-1-25 01:22
南方的大夫处方上常有淡吴萸、泡吴萸,清朝民国医案里也常见,可能是指用水泡过,具体炮制操作要求我不知 ...

李老师常给人看病吗?坐门诊没有?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25 13:08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25 05:11 编辑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5 04:49
千总真的相信杨先生的话啊,我总觉得他言过其实。诸葛亮为什么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许多中国人耳熟能详。故事梗概如下:
    章武三年夏四月,驻扎在白帝城永安宫的刘备自知病重难起,遂召丞相诸葛亮托付后事,其间有一个关于马谡的小插曲(第85回):   
    先主以目遍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傍,先主令且退。谡退出,先主谓孔明曰:“丞相观马谡之才如何?”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
    按理说,对刘备这种属于遗言性质的嘱托,诸葛亮一定会深记于心且遵循行事。但九年之后的建兴六年,大举伐魏的诸葛亮在安排事关全局的守街亭一战中,却同意了自告奋勇的参军马谡作为此战的主将。结果是众所周知的“马谡拒谏失街亭”,导致此次伐魏的全面失败。
    很显然,刘备对马谡的看法并没有引起诸葛亮的足够重视。......
    杨金峰先生是论坛名流,医坛大将,不会同于好大喜功,喜欢吹牛,只有匹夫之勇的马谡的,杨先生说出话来,应该是掷地有声的,好饭不怕晚。静下心来,我们且看下回分解。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5 16:45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5 12:51
李老师常给人看病吗?坐门诊没有?

门诊以前是一直上着,自己开诊所的时候,抓药也有时候自己抓。和论坛朋友比,读书不算多,看病也不算多,有一事估计比这里的朋友都多,就是吃药吃的多。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5 17:34
llyyjj 发表于 2014-1-25 08:45
门诊以前是一直上着,自己开诊所的时候,抓药也有时候自己抓。和论坛朋友比,读书不算多,看病也不算多, ...

您在继续走神农尝百草之路,还是您自身身体就不好,常吃药?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5 17:35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5 05:08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许多中国人耳熟能详。故事梗概如下:
    章武三年夏四月,驻扎在白帝城 ...

在这个问题上您就相当于诸葛亮。不信走着瞧。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25 18:52
llyyjj 发表于 2014-1-25 09:29
20克、30克汤剂里没有什么特殊苦味。和散剂大不同。

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其他药味的影响,葶苈子苦 ...

我认为  苦参最苦,葶苈子,我吃了怎么没什么感觉呀,可能产点不同吧。葶苈子就是黏黏的,没感觉苦呀。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25 18:54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5 12:23
在此第一篇里,杨金峰先生先生开宗明义,就旗帜鲜明,斩钉截铁地说:“我的新中医,不是西化中医,是一个清 ...

非常的感谢,我会努力交出一个尽可能好的答卷的。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25 18:55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5 12:49
千总真的相信杨先生的话啊,我总觉得他言过其实。诸葛亮为什么挥泪斩马谡?

哈哈  铁板  谈具体点,然后讨论。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5 19:49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1-25 10:55
哈哈  铁板  谈具体点,然后讨论。

具体说,你对中医发展方向夸夸其谈,言过其实。发展中医需要实干家。就凭你一介民间中医也可以奢谈新中医。?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5 20:10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5 17:34
您在继续走神农尝百草之路,还是您自身身体就不好,常吃药?

呵呵,我说的是自己因病吃药。尝中药是学中医的功课,岂能在同行面前夸口。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5 20:12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1-25 18:52
我认为  苦参最苦,葶苈子,我吃了怎么没什么感觉呀,可能产点不同吧。葶苈子就是黏黏的,没感觉苦呀。

葶苈子有甜苦两种,是不是您尝的是甜葶苈子?我还没有用过。听说南方有用甜葶苈子的。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5 20:16
llyyjj 发表于 2014-1-25 12:10
呵呵,我说的是自己因病吃药。尝中药是学中医的功课,岂能在同行面前夸口。

难道李老师常有负薪之忧?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5 20:22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5 20:16
难道李老师常有负薪之忧?

学医的人得病,也是常有的事。还是自己不注意保养。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25 20:26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5 17:35
在这个问题上您就相当于诸葛亮。不信走着瞧。

哈哈  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老铁在自比刘玄德。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5 20:31
黄连、吴茱萸、苦参、龙胆草、葶苈子……估计大家都能说出一两味自己认为最苦的中药。

黄连主要泻心胃火,吴茱萸是温热药,龙胆草泻肝火,葶苈子却是泻肺气逐水饮。这几味最苦的药,功效、归经、寒热各不相同。
在本帖里插这一个问题,就想说,口尝的五味,无法说明药物功效,自然也无法指导药物应用。

往严重了说,认为药性理论能指导中药应用,是欺师灭祖。


这个插话完了。大家继续主题。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5 20:42
llyyjj 发表于 2014-1-25 12:31
黄连、吴茱萸、苦参、龙胆草、葶苈子……估计大家都能说出一两味自己认为最苦的中药。

黄连主要泻心胃火 ...

以李老师之见,药物功效是怎样总结出来的?今后中医是否需要继续走神农尝百草之路?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5 22:01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5 12:42
以李老师之见,药物功效是怎样总结出来的?今后中医是否需要继续走神农尝百草之路?

西医药物作用是根据化学分析,动物实验。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5 22:43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4-1-25 22:01
西医药物作用是根据化学分析,动物实验。

化学分析是认识药理,动物实验是为了安全的第一步。真正落实在使用上还是拿人做试验。最后要靠一期二期临床试验。只要看看西药说明书就看出来了。

以前有攻击中医者说,古代中医是拿人做试验。我说,拿人做试验发现的药物你们不相信,却要相信拿老鼠试验出来的药物,不知道什么思路?
实际西药都要拿人试验,只是他们不懂。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4-1-26 09:17
llyyjj 发表于 2014-1-25 14:43
化学分析是认识药理,动物实验是为了安全的第一步。真正落实在使用上还是拿人做试验。最后要靠一期二期临 ...

         拿人做实验,商家、科学家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他们故意隐瞒了真情!现在仍然如此!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4-1-26 11:17
llyyjj 发表于 2014-1-25 20:31
黄连、吴茱萸、苦参、龙胆草、葶苈子……估计大家都能说出一两味自己认为最苦的中药。

黄连主要泻心胃火 ...

认为药性理论能指导中药应用,是欺师灭祖
.........

有一定道理。
中药的临床应用,更多的是依赖临床经验。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4-1-26 12:48
llyyjj 发表于 2014-1-25 14:43
化学分析是认识药理,动物实验是为了安全的第一步。真正落实在使用上还是拿人做试验。最后要靠一期二期临 ...

中医却不能完全用化学分析的方法。当然要西医承认,有时也不得不用。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26 15:58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1-24 13:51
哈哈,温习这些语录,确实很雷人。应该不是断章取义啊。

...一是实症,二是虚症....

我是这么理解实症和虚症的。

所谓虚实,是指生理的功能。因此,不能认为,只是对疾病性质的抽象,不是疾病本身。虚实,恰恰是生理之本,由于中医是从生理状态,来认识和判断疾病的,所以,中医的疾病本质,更应当以虚实为核心。

为什么说,中医是从生理状态,来认识和判断疾病的?因为,中医诊断上,是看不到病灶的,也基本上是不用看病灶的。中医看到的,只是生理表现的亢进和低下。中医是通过非正常的生理表现和生理显现,来认识疾病。也是通过调整非正常的生理表现和生理显现,来实现治疗目的的。

       虽然,中医有风、寒、暑、湿、燥、火的六淫,但外邪是不存在虚症的。因此,中医的虚实,就是生理的。如果把脏腑功能的虚实把握了,再考虑一下其他因素,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的容易的。

      有些生理是可以恢复的,有些生理是无法恢复的,否则,人就可以长生不老了。因此,中医治疗的疾病,有些可以治疗好,有些能控制疾病的发展。我认为,这都是中医治疗目的,是调整生理为主的。

     如果中医治疗的疾病,确实是针对生理的,由于,生理的本质,就是虚和实,那么,虚实还是对疾病性质的抽象吗?

    这里其实还要对疾病的认识,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因为,我是按我理解的所谓的疾病来讨论的,所以,就发了这些认识。

     过去我说过,中医治疗的疾病,就可以归纳为两个或三个,今天看来,其实,过于武断了。

    为什么我提出了,【中医治疗的疾病,就可以归纳为两个或三个】这样的观点,因为,中医是生理医学,中医调整的是生理,所以,中医没有炎症、细菌、这样的病理指标。但是,虽然在今天,我仍然认为,中医的治疗处方,其实,他就是没几个,很多中医的处方,其实都是重复的。但我说【中医治疗的疾病,就可以归纳为两个或三个】这样的观点,仍然是不够准确的。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6 17:11
解释一下欺师灭祖这个词。
欺师灭祖不算成语,武侠、帮会内容的小说里常有。小说里欺师灭祖是滔天大罪。词义上解释,一些中医提出的中医观点确实算的上欺师灭祖。

欺,是轻蔑、小看之意。灭,是否定。祖和师意思一样。

中医的祖和师是什么?直接的说法就是四大经典。

四大经典的内容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神农的办法是尝百草,这张仲景的办法是辨证论治。神农尝百草得出的对药物的认识,书面记载的有365种,每一种都记载了适应症。能把这些适应症记录下来,是要积累许多临床经验的,也要付出许多代价的。一日遇七十二毒,就是付出的代价。药性理论,四性五味不过是试图对这些内容做个归纳。

把神农到现代,中医几千年的用药经验,说成药性理论就能指导。否定了中医祖祖辈辈的实践,否定了中医付出的代价(有许多生命代价)。

此之谓欺师灭祖。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1-26 20: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6 21:05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1-26 20:46
认为药性理论能指导中药应用,是欺师灭祖
.........

中医过去的叫临床经验。有意识的观察叫临床观察,在严格一点、引入现代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叫临床试验。后面的观察方法是学西医的。西药虽然有许多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但决定药物使用的最终研究方法,是临床试验。

西药是从化学成分的角度做临床试验,中药是从一个药的整体或一个复方的整体做临床试验。单个的化学成分和复方的药物,那个更科学,这是存在争论的,也应该争论。不过,听说美国的新药标准已经提出,可以不要求药物的所有化学成分都清楚。这里面的具体规定我不懂,不过,可以看出,就是西方国家,把药物就看做某一化学成分的传统观点,已经开始动摇。


一句话,没有什么理论能够指导具体药物的使用。不论中药西药。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6 21:09
化学研究、化学分析、化学成分、有效成分、药理、药效、功效、适应症、经验、试验(科学试验、临床试验)、临床观察、科学研究……这一大堆的名词各有各的涵义。论坛里争论中药使用的问题时,使用这些词汇要用正确。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4-1-27 08:40
      “一句话,没有什么理论能够指导具体药物的使用。不论中药西药。”

     回复:个人认为此话过头了。
     在理论的指导下,医生个人有一些具体应用的经验。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4-1-27 09: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27 17:44
      要讨论中医有没有药理,那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药理。寒热温凉算不算药理,升降出入,算不算是药理。然后再讨论,中药入脏腑,算不算是药理。其实很多人口头上说自己是中医,其实,他们很多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是按西医的思维,西医的标准来认识中医的。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27 17:59
       我的新中医有这样的观点,那就是要否定天人合一是中医理论。

      因为,把人对自然的适应性,都当成医学,那么,医学也就算不上是医学了。没人不懂,天冷加衣服,天热要脱减衣服,这能算医学吗?人类适应自然,那是本能,不是医学要讨论的问题。

     医学要讨论和认识的是疾病问题,解决的也是疾病问题,不是自然问题。

    无论环境对人的生理和病理有什么影响,有多少影响,中医面对的都是人的反应状态。需要首先调整的是人的疾病状态。就是流行性疾病,中医要认识的是疾病,而不是环境,环境可以考虑,但那不是医学的主要问题。

      同一环境,同一时间,不同的人所染疾病是不同的。

      天人合一思想,就是比类取象的一个应用,至于比的对不对,比的好不好,其实,古人是没办法说清楚,说正确的。什么【【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就是胡编乱造。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27 18:27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怎么听 ,怎么看,都跟说书讲故事一样。

这些东西如果还在中医里混世,那中医真的会让人耻笑的。这就是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吗?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7 20:12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27 08:40
“一句话,没有什么理论能够指导具体药物的使用。不论中药西药。”

     回复:个人认为此话过头 ...

不是过头,是没说清楚。呵呵

我说的用药“经验”,是指古代中医用药经验积累和现代中西医进行的临床观察、临床试验结论。所说的理论,是指西药的药理学理论和中药的“药性”理论(即所有关于中药功效来源的论述)。博士先生说的医生个人经验,是医生个人对药物使用的体会,积累的多了,也就加入到药物的功效内容里了。

要了解西药的药理和使用的关系,其实看看药物说明书就知道了。医学教学中,《药理学》是作为基础课安排的。医生到了临床上,具体使用是看各种药物手册的,没有拿着《药理学》用药的。

《中药学》也一样,前边总论部分讲药性。后面各论讲药物。哪位中医大夫不看各论就会用中药的话,肯定是蒙人的。


作者: xychen    时间: 2014-1-28 10: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28 18:55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5 10:15
“脏腑的一切功能表现的核心,就是升降出入。”
对不起,我认为先生这句话是错误的。脏腑的一切功能表现的 ...

谢谢千板的质疑。

千板说:【脏腑的一切功能表现的核心应该是“气化”,而不是“升降出入”】

那么,气化是怎么变现出来的?气化怎么认识?气化能看到否?什么样的气化,代表了什么脏腑的功能表现?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28 22:08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28 20:31 编辑

谢谢您的回复。气化是指人体内的物质转化和功能变化。也就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和过程。人体的新陈代谢很复杂,概而言之主要分为同化和异化两大类。人体的每一个脏腑,甚至每一个细胞都具有气化作用。人体内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几种物质变为一种物质,一种物质变为几种物质,物质转化为功能以及功能展现的生命现象,都是气化的表现。举例来说:人吃了牛肉,在体内转化成人体的组织构造,比如说变成了人体的肌肉;人喝了水后来变成了尿;人吃了食物,产生了力气;运用力气进行劳动等,这都是气化的表现。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4-1-29 14:11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8 14:08
谢谢您的回复。气化是指人体内的物质转化和功能变化。也就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和过程。人体的新陈代谢很复 ...

中醫的五色入五臟是很好的觀念!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4-1-29 14:12
所以中藥的氣色味都是很重要的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4-1-29 14:12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8 14:08
谢谢您的回复。气化是指人体内的物质转化和功能变化。也就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和过程。人体的新陈代谢很复 ...

人吃了牛肉,在体内转化成人体的组织构造,就是滋陰!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4-1-29 14:15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8 14:08
谢谢您的回复。气化是指人体内的物质转化和功能变化。也就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和过程。人体的新陈代谢很复 ...

牛肉內的脂肪可轉為為能量,就是陽氣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29 15:03
逸湘 发表于 2014-1-29 14:11
中醫的五色入五臟是很好的觀念!


是吗?地黄入何脏?人参、甘草呢?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4-1-29 15:09
llyyjj 发表于 2014-1-29 15:03
是吗?地黄入何脏?人参、甘草呢?

,问的好。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29 15:19
逸湘 发表于 2014-1-29 06:12
人吃了牛肉,在体内转化成人体的组织构造,就是滋陰!

谢谢,同意你的观点。欢迎指导和讨论。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29 15:23
逸湘 发表于 2014-1-29 06:15
牛肉內的脂肪可轉為為能量,就是陽氣了!

说得很好,赞同。人是恒温动物,热量不短的消耗,又需要不断的补充,以维持正常的体温和内环境的稳定。所以需要不断的进食。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4-1-29 15:40
逸湘 发表于 2014-1-29 06:11
中醫的五色入五臟是很好的觀念!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统一的整体,但是五脏又各有特点和功能,人体各脏腑组织分工合作,以维持正常的生命。五脏的功能不同,所需要消耗的物质也不同。人体各个脏腑组织根据需要摄取不同的物质。食物和药物的颜色不同,其所含成分和元素也会不同。所以在体内会归属不同的脏腑,而发挥不同的作用。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4-1-30 13:54
llyyjj 发表于 2014-1-29 07:03
是吗?地黄入何脏?人参、甘草呢?

地黃其赤入心,其黑入腎。
人蔘其白入肺。
甘草則重在調合
作者: 逸湘    时间: 2014-1-30 13:56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29 07:40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统一的整体,但是五脏又各有特点和功能,人体各脏腑组织分工合作,以维持正常的生命。五 ...

在有機化學來說
不同的色代表不同的官能基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4-1-30 16:25
逸湘 发表于 2014-1-30 13:54
地黃其赤入心,其黑入腎。
人蔘其白入肺。
甘草則重在調合

地黃其赤入心,其黑入腎。
人蔘其白入肺。
甘草則重在調合

----------------------------------------------

是这样啊。地黄是赤色的?就算赤色吧。

市场上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色各不同,您能分别讲讲入合脏吗?关键是讲讲为什么。比如,黑的地黄是怎么黑的,为什么入肾?

人参白的入肺,红的呢?是不是入心?白人参怎么变成红的了,变成红的怎么就入心了?

甘草呢,调合就让它调合。咱们讨论甘草入什么脏?

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入何脏?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