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怎样提高中医的临床水平 [打印本页]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3-11-17 14:58
标题: 怎样提高中医的临床水平
中医学术研究的范围可以很广泛,而对于中医临床水平尤其是中医内科水平,则当如何研究才能提高呢?

这其实可以借鉴西医的思想,西医极其重视诊断技术,甚至可以说,诊断是西医的核心技术,所以西医在诊断领域大量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而反观中医,二千年过去了,诊断技术毫无提高,没有精确的诊断,又怎么可能提高疗效呢?很多人学习中医也是没有走对路子,偏执于五花八门的中医理论,而忽视中医临床的诊断技术,这如何能提高中医临床水平呢?

伤寒论这样的古典医学著作其实也是以诊断为主而写作的,而非以中医病理或理论为主。但伤寒论毕竟太古老,中医诊断技术应该在当代有所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医的技术水平。

至于怎么发展中医诊断技术,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我就不说了,点到为止了。


新中国几十年来的中医数量可能远远大于历代的,难道就不能重新创造中医诊断技术?解放思想,开拓思维,才是进步之道。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3-11-17 15:02
怎么发展中医诊断技术?这问题,余兄是有答案的,何不说一说基本的东西,启发一下思路呢?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1-17 15:04
这个问题提的好,提的高。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1-17 15:07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1-17 15:04
这个问题提的好,提的高。

梁板看的准,可不可以这样,我们都来谈谈自己的见解。余掌门先来说说,梁板在二楼,第二个谈,我在三楼,我检点便宜,我弟三个谈,如果还有跟帖的,就按顺序类推,你们看怎么样。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3-11-17 15:52
梁常兵 发表于 2013-11-17 15:02
怎么发展中医诊断技术?这问题,余兄是有答案的,何不说一说基本的东西,启发一下思路呢?

任何技术只有深化到细节,才算是比较成熟的。

中医虽然有传统的四诊,但是太粗犷而难以精确。

细化诊断参量是提高诊断技术的关键,并且要有客观性。

一般来说,诊断技术来自于病理认识和实践经验,但是实际诊断结论要独立于病理认识,而不能先入为主地有病理认识后再去诊断,那样会出错的


还是多听听大家怎么说,这个也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的,可能有的人会有更好的角度去诊断疾病,诊断理论是可以创新的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3-11-17 15:53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1-17 15:07
梁板看的准,可不可以这样,我们都来谈谈自己的见解。余掌门先来说说,梁板在二楼,第二个谈,我在三楼, ...

老杨,看你的了。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1-17 16:42
余晓辉 发表于 2013-11-17 15:53
老杨,看你的了。


哈哈  余掌门的答卷没过关,所以,梁板也就没兴趣说了。你什么也没说,你让人家梁板怎么谈。你还是认真的谈谈。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3-11-17 17:19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1-17 16:42
哈哈  余掌门的答卷没过关,所以,梁板也就没兴趣说了。你什么也没说,你让人家梁板怎么谈。你还是认真 ...

我还不认真?苍天啊,哪儿有你这样的——宽以待己、严以待人。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1-17 17:28
余晓辉 发表于 2013-11-17 17:19
我还不认真?苍天啊,哪儿有你这样的——宽以待己、严以待人。

【反观中医,二千年过去了,诊断技术毫无提高,没有精确的诊断,又怎么可能提高疗效呢?很多人学习中医也是没有走对路子,偏执于五花八门的中医理论,而忽视中医临床的诊断技术,这如何能提高中医临床水平呢?】,你看,你这个观点多好,可你一句也没谈,具体怎么诊断,是看舌,有什么确切的标准,或摸脉有什么样的便捷,望诊有什么样的新意,这可就是什么都没谈吗。

我还没谈那,所以,不能说我对自己要求的宽。哈哈,余掌门,继续。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3-11-17 17:33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1-17 17:28
【反观中医,二千年过去了,诊断技术毫无提高,没有精确的诊断,又怎么可能提高疗效呢?很多人学习中医也 ...

那给个谈的日子吧,我好有个盼头了。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1-17 17:35
余晓辉 发表于 2013-11-17 17:33
那给个谈的日子吧,我好有个盼头了。

准确、清晰、好学、好用的中医【一】
http://gtcm.info/forum.php?mod=v ... 6&fromuid=59458
(出处: 全球中医药)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3-11-17 18:01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1-17 15:07
梁板看的准,可不可以这样,我们都来谈谈自己的见解。余掌门先来说说,梁板在二楼,第二个谈,我在三楼, ...

哈哈哈,杨先生,好歹人家余兄说了一大截,咱不能赖帐啊。
细化中医诊断,我还是想从借助西医诊断技术入手。
譬如,得了泌尿系结石,我就归结于肾气亏虚、脏腑推荡无力,阴邪结而为砂石,就用拙拟"补肾化石合剂",效果挺好。
过敏性紫癜,大多是阴虚火旺、灼伤脉络,兼有脾不统血,就用我们的协定方平癜灵一号合二号,治愈率很高。
不过啊,这样的病证对应的例子还太少,底气不足啊,杨兄接着聊啊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1-17 18:05
梁常兵 发表于 2013-11-17 18:01
哈哈哈,杨先生,好歹人家余兄说了一大截,咱不能赖帐啊。
细化中医诊断,我还是想从借助西医诊断技术入 ...

嗯  梁板说的好,毕竟是言而有物。符合楼主的要求。况且走了一条中医现代话的新路,看是平常,其实,真的平常吗?非常的不平常。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3-11-17 18:07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1-17 18:05
嗯  梁板说的好,毕竟是言而有物。符合楼主的要求。况且走了一条中医现代话的新路,看是平常,其实,真的 ...

谢谢表扬。
下面看杨兄的?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1-17 18:08
清新、准确、明了,这个是真的不错,用这样的方法学中医,梁板,你觉得中医还难学吗?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1-17 18:10
梁常兵 发表于 2013-11-17 18:07
谢谢表扬。
下面看杨兄的?

我还在细读梁板的贴,稍等、稍等,看了梁板的贴,我一定得说点东西,否则也对不起梁板呀。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1-17 18:19
梁常兵 发表于 2013-11-17 18:01
哈哈哈,杨先生,好歹人家余兄说了一大截,咱不能赖帐啊。
细化中医诊断,我还是想从借助西医诊断技术入 ...

中医最简单的诊断方法是什么,脉诊浩如烟海,那真的是一个说不清,理还乱的麻团。

其他的诊断方法,虽然很不错,但时而有用,时而难断。

什么是中医最简单的诊断方法?请君听我言。

就这四个字:升,降,出,入,全涵盖。再加一个血压计,虚实就全断。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3-11-17 18:43
标题: 很欣赏先生的创意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3-11-17 10:49 编辑

   谢谢先生的创意,也很欣赏先生的创意。中医的诊断技术确实太古老,太简单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项基本技能从古代延续至今,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而无动于衷,而依然因循守旧,确实很不合时宜了。而西医的“望触叩听”四项基本技术,虽然依然很重要很必须,但是西医并不止于此,而是及时的、大量的、广泛的,深刻的采用和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以为己用。使临床诊断更细致深入,形象具体。其实,何止是诊断,在临床治疗上也一样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这些也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信任。中医和现代科技“鸡犬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必须改变了。
   余晓辉先生
西医极其重视诊断技术 的意见,振聋发聩,具有时代的强音。强列支持你的意见。

  但是我不知道你“借鉴西医的思想”的原意是什么?如果是要借鉴西医勇于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眼光和和思路,我非常赞同。如果是借鉴西医的诊疗概念,我就非常反对了。抛弃中医的基本思想,就是消灭中医,就是投降主义。恕我不敢苟同了。斗胆直言,望请海涵。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3-11-17 18:45
梁常兵 发表于 2013-11-17 18:01
哈哈哈,杨先生,好歹人家余兄说了一大截,咱不能赖帐啊。
细化中医诊断,我还是想从借助西医诊断技术入 ...

梁兄所说,也是一种方法,即从五脏六腑的功能去诊断,这一般是要求有比较明确的指示的。

伤寒论之六病,而五脏六腑都归于六经,所以伤寒论其实隐含了脏腑诊断法,只不过一般人迷茫于六病之字面,而没看到六病与脏腑的关系。

如果能明确脏腑的功能指标,也可以作为重要的诊断参量的,但落实到具体的手段,还是很有难度的。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3-11-17 18:49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1-17 18:19
中医最简单的诊断方法是什么,脉诊浩如烟海,那真的是一个说不清,理还乱的麻团。

其他的诊断方法,虽 ...

老杨,我就是你最忠实的粉丝。

继续侃你的升降出入,我从你那里学点呢,你大方一点吧。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3-11-17 18:54
千秋雪 发表于 2013-11-17 18:43
谢谢先生的创意,也很欣赏先生的创意。中医的诊断技术确实太古老,太简单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项基 ...

我说的借鉴西医的思想就是借鉴西医重视诊断技术的思想,没别的意思。

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中医太不重视诊断技术,以至于临床水平难以提高。
至于诊断以后的用药和其它治疗技术,一步步来慢慢发展了。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1-17 18:58
千秋雪 发表于 2013-11-17 18:43
谢谢先生的创意,也很欣赏先生的创意。中医的诊断技术确实太古老,太简单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项基 ...

哈哈  不错呀,这个帖子把总版都惊动了,看来,可以火。我去抱柴火。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3-11-17 19:02
余晓辉 发表于 2013-11-17 18:49
老杨,我就是你最忠实的粉丝。

继续侃你的升降出入,我从你那里学点呢,你大方一点吧。

是啊,杨先生来点干货啊。
譬如咋个认识升降出入?如何与临床结合?
谢谢杨兄,咱可不来"宽以待己,严以待人"的。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3-11-17 19:21
梁常兵 发表于 2013-11-17 19:02
是啊,杨先生来点干货啊。
譬如咋个认识升降出入?如何与临床结合?
谢谢杨兄,咱可不来"宽以待己,严 ...

我以前琢磨,监测安静状态下的五脏六腑的血流量来判断这些脏腑的功能,因为功能强则血流量也必定大,反之亦然。但在技术手段上可能有难度,不过只要花钱投资研究,应该也能解决的,如果再结合局部病症诊断,则就更加可靠了。

我想,诊断的方法是可以多样化的,理论也可以多样化的。

咱们还是一起期待老杨的升降出入诊断法,或许能有所启迪。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3-11-18 09:41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1-17 18:58
哈哈  不错呀,这个帖子把总版都惊动了,看来,可以火。我去抱柴火。

杨兄的柴火抱来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1-18 10:17
作为医学,诊断和治疗都重要,同等重要,所以,所谓核心技术既有诊断技术,也有治疗技术。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1-18 10:18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1-17 18:19
中医最简单的诊断方法是什么,脉诊浩如烟海,那真的是一个说不清,理还乱的麻团。

其他的诊断方法,虽 ...

《黄帝内经》中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出入是生理病理,诊断升降出入那才是技术。怎么诊断升降出入呢?怎么用血压计诊断升降出入呢?怎么不用血压计诊断升降出入呢?用血压计诊断出的升降出入与不用血压计诊断出的升降出入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呢?请杨先生继续。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1-18 15:05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3-11-18 15:07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3-11-18 10:18
《黄帝内经》中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出入是生理病理 ...


说的非常的好:“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出入是生理病理,诊断升降出入那才是技术。

        其实,如何诊断升降出入,升降出入在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表现,我早就说过了,只是,没看到谁看明白了。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是古人已经认识到了的,不是我的发明,但是,古人和现代人,都没有把这个真知、真识认识全面,更没有把升降出入这个无器不有的最基本的生理、病理表达状态认识清楚,他们没有把升降出入这个无器不有的这个认识,贯彻到医学诊断的始终,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误。

    由于升降出入是古人提出来的,古人在临床上,也认识到了几个点,比如,脾升清,胃降浊。又比如,肝主生发、疏泄,肺主宣降,都是古人想从升降出入的角度,来认识和描述脏腑的功能,可惜,他们没有全部的把人体的脏腑,都从升降出入来认识,这就导致了一次中医和升降出入的擦肩而过,也错失了一次简单、准确的认识脏腑的一个大好良机。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1-18 15:14
既然我们知道了,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我们就该知道,不仅人这个整体,有升降出入的四大功能,而人体的这个四大功能的背后,是有脏腑来支持着的,什么脏腑在升降出入表现的状态,就揭示了脏腑的功能状态。

我如果说,是我发现了升降出入的最新诊断法,是不是在抢古人的功劳?

当我们完成了系统的升降出入的最新诊断法,那么,中医的诊断,就将变得清晰、简单、明了了。

由此也产生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学中医,非常的简单。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3-11-18 16:12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1-18 15:14
既然我们知道了,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我们就该知道,不仅人这个整体,有升降出入的四大功能,而人体的这个 ...

老杨说:“我如果说,是我发现了升降出入的最新诊断法,是不是在抢古人的功劳?”

——本掌门说,是你的就是你,没人抢得动你!

只是还没看见老杨这最新诊断法究竟是怎么回事?再谈一点吧,举点例子什么的。总不能老是光打雷不下雨吧?

我认真学习一下。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1-18 16:19
余晓辉 发表于 2013-11-18 16:12
老杨说:“我如果说,是我发现了升降出入的最新诊断法,是不是在抢古人的功劳?”

——本掌门说,是你 ...


好,我就举个例子。现谈升降出入中的【出】是什么,出,就是出汗,多汗的人,在排除低血压的情况下,就是出的功能亢进,多汗的人,肺就是热,清肺热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肺出的功能虽然亢进,但体表被寒气裆住了,无汗而热,就要用,麻杏石甘汤。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3-11-18 22:13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1-18 16:19
好,我就举个例子。现谈升降出入中的【出】是什么,出,就是出汗,多汗的人,在排除低血压的情况下,就 ...

我认真学习了一下,请老杨指点了。我看老杨的意思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出就是出汗。
2,汗多就是功能亢进,多汗就肺热。
3,肺出的功能虽然亢进,但体表有寒,则热而无汗,就用麻杏石甘汤。

是这样的意思吧?

不知道“肺出的功能虽然亢进”是啥意思?何以判断呢?我还是没看明白。

第一点我是看明白了,出就是出汗。第二点我就有点迷糊,跑步也出汗,夏天也出汗,都是肺热?一般人怎么才算是汗多?第三点似乎和第二点有矛盾啊,既然无汗又何以判断肺啥啥亢进呢?

这样就用麻杏石甘汤好象不妥吧?

请老杨指点迷津了。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3-11-19 12:40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1-18 16:19
好,我就举个例子。现谈升降出入中的【出】是什么,出,就是出汗,多汗的人,在排除低血压的情况下,就 ...

也有可能是我未得老杨真传!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1-19 21:48
余晓辉 发表于 2013-11-18 22:13
我认真学习了一下,请老杨指点了。我看老杨的意思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出就是出汗。

质疑的非常的好。
作者: 余晓辉    时间: 2013-11-19 22:28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1-19 21:48
质疑的非常的好。

恳请杨老师解惑。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