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打印本页]

作者: 须弥山    时间: 2004-2-22 12:33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这个贴子最后由须弥山在 2004/03/06 10:45pm 第 1 次编辑]

可以了
作者: 三七生    时间: 2004-2-22 14:05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这个贴子最后由三七生在 2004/02/22 02:07pm 第 1 次编辑]


     先生之论可质诸吴佩衡、祝味菊、李可诸前辈先生,非三七后生小子所能受也。三七所能者非辩论,亦以一案质诸先生:
     王女,16岁,随父母侨居澳洲,吃西餐伤脾胃,食后即泻,西医无效,乃归国求医。服沈阳中医研究院中药四十余剂,每次160元三副药,服后病如故。又去著名的儿科中医小儿王处求医,亦无效果。国内西医谓为心理障碍,没病,不予医治。求医八个月,费用七八千,不见一丝效果。
     2003年3月26日,彼邻居来电话代为求治,云病人食后即泻,泻后又饿,周而复始,每日如是,现已骨瘦如柴,精神萎顿。
     食入不化泻出,有降无升,胃能容而脾不能消,责其中焦无火也。求其根本,则坎阳虚衰,坎阳不足则上升无力,中土乏生化之力,脾胃失运化之权。治当中下并补,扶阳抑阴,俾其生气旺盛,自能消化饮食矣。与附子理中汤:
     干姜60克,白术30克,党参60克,炙甘草30克,黑附子30克。七碗水煎剩二碗,早七时服一碗,下午三时服一碗。
     28日晚,病人邻居又来电话,云病人早七时服药后,不到一分钟,先感胃中发热,随后头上如同炸裂般疼痛,头皮发麻,面上如中风状,麻木抽搐不已,舌头发硬,吃橘子不会吐子。接着浑身发麻,腿抽筋,恶心想吐。但吃饭后没有泻。症状从早七时一直持续到下午一时方平复。一时多浑身觉疲倦,睡了一觉,原先手脚冰凉,服药后麻木时手先觉热,接下来脚上麻木,随后脚上亦热。
     因反应剧烈,晚上病人不敢再吃药,邻居打电话来问,告乃排病反应,但吃无妨,方再服。服后腹泻四五次,原先总觉饿,食后即泻,泻后马上又饿,今日食后不再觉胀觉饿,食后亦未泻。晚间十时多脸上又发麻,全身从脸上向下发麻,但没有抽搐,持续一小时所有,半夜二时多呕吐一次。
     30日,病人邻居又来电话,云第二天早晨服第二服药后肚子发麻,随后开始腹泻,持续一日,至少五六次,所泻全是清水。中午饭后没有腹泻。晚间再服中药后不再有反应。当日早晨食后觉饱,没有腹泻,病人高兴异常,云八月中头一次吃饭后没有腹泻,并感觉吃饱。
     二剂药服完症状基本消除,嘱将五剂服完,以巩固疗效。
     5月24日反馈:服药后,过去的症状全部消失,体重渐增,现已恢复正常。共吃五服药,药费一服七元。
     所谓服药不眩瞑厥疾不瘳,此之谓欤?
     不知如此案中附子之用何害之有?还望先生明示。


作者: 奥译    时间: 2004-2-22 14:05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肺腑之言,三七兄当细省深省为是.
再看当今之海湖河流,又有多少渐至干涸.
七兄当省之.
兄乃知道之人,弟多嘴了.
作者: 三七生    时间: 2004-2-22 14:11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观当今中医滋阴降火横行,以先生之见观之,则实为众生之福邪?六味地黄之普施为得本之用邪?
作者: 奥译    时间: 2004-2-22 14:14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道在天边,道在眼前.
知者自知,明者自明.
作者: 须弥山    时间: 2004-2-22 14:43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这个贴子最后由须弥山在 2004/03/06 10:55pm 第 1 次编辑]

  
作者: 三七生    时间: 2004-2-22 14:48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奥译2004/02/22 02:05pm 发表的内容:
肺腑之言,三七兄当细省深省为是.
再看当今之海湖河流,又有多少渐至干涸.
七兄当省之.
兄乃知道之人,弟多嘴了.
     水土流失之因,在木受金克,木衰不能疏泄水湿,则水土不能合德,土不容水,离散成沙。刘力红先生在《思考中医》中讲解甚详,此中道理关乎根本,还祈细看。
作者: 三七生    时间: 2004-2-22 14:51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须弥山2004/02/22 02:43pm 发表的内容:
我与你论医理,你与我论医术,阁下这遍如广告一般的文章我早已读过。以阁下如此用药好比盲人骑瞎马,夜半过深渊。
读过上帖仍不知自省,还在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在下真如对牛弹琴一般。
     恕在下愚钝,先生之意是令其保持原状,方为健康长寿之法吗?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04-2-22 19:04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三七先生:凌空开药,不敢苟同,肺腑之言,请三思。
作者: 三七生    时间: 2004-2-22 19:30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当今之世,重重限制,这样也算是探索一条新的诊疗渠道吧。条件所限,尚待完善。形势所迫,无可奈何。
作者: caoxibai    时间: 2004-2-22 20:07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须弥山 先生所说:“阁下所处之年代,非比当时;在网上开药,非比当地;何以大量用附子毒物伤人寿元?如阁下所言“非大量不能去其邪”,如些言论与西医有何差别?”确实是颇有道理。时过境迁,现在已非郑氏环境,且患者所述病情亦不一定可靠和正确,遥控诊治疾病,常属臆测,凌空开药,很难丝丝入扣,人命关天,确实有点玄!三七先生虽医道高超,此非儿戏,能不慎之又慎?
三七先生所说:“当今之世,重重限制,这样也算是探索一条新的诊疗渠道吧。条件所限,尚待完善。形势所迫,无可奈何。”也是实情,毕竟道路是人开辟和行走出来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中医的道路本来就很艰难,探索一条新路,也许会是一条出路。祝三七先生一路走好。

作者: 杏林箫客    时间: 2004-2-22 20:45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附子:形寒肢冷者,可用!大便稀溏者,可用!夜尿频多者,可用!嗜卧懒动者,可用!腰膝酸软者,可用!舌淡嫩者,可用!面色、唇色、咽喉色、爪甲色苍白者,可用!无上述症状者,不可妄用!
附子:咽干口渴者,不可轻用!多梦易醒者,不可轻用!大便秘结者,不可轻用!
      气粗、声亢、面红、目赤、口渴、便秘、溲黄、失眠、心烦、耳鸣、潮热、盗汗;舌红、苔黄而燥、脉数有力者,切不可轻用!
————————————————————————————————
舌象、脉象皆有假象!若不会抓主证,即使与患者面对面诊治,也不一定能判断准确,有时还会为假象所惑。若会抓主证,即使不与患者面对面诊治,很多病也能治愈。西医远程诊疗技术已基本成熟,3——5年内即可推广使用。不少老中医也有过涵诊的经历。中医远程诊疗,三七与吾等只不过先走一步罢了!

作者: 清凉风儿    时间: 2004-2-22 21:39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须弥山先生, 和三七先生所争论的, 无非是常见的中医学派别的观点不同, 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又何必气势咄咄呢?
夹有对三七先生网上诊病的责难,虽说四诊应备全, 但凭问诊单的条款,某些病症还真是已经很明了了, 何必凡事必行迂腐之行才后快呢?
至于三七先生的医德,我认为倒是好得很, 试扪心自问一下, 你做得到为病家长期义务诊病,急病家所急吗? 如果你做不到这些,想想网下那些苦于找不到明医的民众,你又有何资格詰难三七的善举呢?
再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您仔细调查调查,三七治好了多少人, 又治坏了多少人,再说话罢.
作者: 韩英    时间: 2004-2-22 21:45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清凉风儿2004/02/22 09:39pm 发表的内容:
须弥山先生, 和三七先生所争论的, 无非是常见的中医学派别的观点不同, 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又何必气势咄咄呢?
夹有对三七先生网上诊病的责难,虽说四诊应备全, 但凭问诊单的条款,某些病症还真是已经很 ...
中医和西医看病是有根本区别的,须弥山所论的医德和你所说的医德还是有根本的区别。
并不是说,长期坚持在网上看病就是医德好,医德有很多种。

作者: 清凉风儿    时间: 2004-2-22 21:57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韩英2004/02/22 09:45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和西医看病是有根本区别的,
这和我贴中说的有何干系?
须弥山所论的医德和你所说的医德还是有根本的区别。
并不是说,长期坚持在网上看病就是医德好,医德有很多种。
这倒是, 好医德是包括很多方面, 但起码, 这种普救苍生的精神就是好医德中很重要的一面.

作者: 韩英    时间: 2004-2-22 22:04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韩英2004/02/22 09:45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和西医看病是有根本区别的,须弥山所论的医德和你所说的医德还是有根本的区别。
并不是说,长期坚持在网上看病就是医德好,医德有很多种。
先生想多了。
网络看病毕竟看好的是少之又少,网络的本身就不适合看病,西医中医都是如此,在四诊不全的情况下,轻易的就定下某某处方,我认为,不但是对病人的极端不负责,也是对中医的极端不负责。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2-22 22:06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须弥山2004/02/22 12:33pm 发表的内容:
为医之道,当晓天时,知地利,郑氏所处之时,乃中华内忧外患,阴人当权之时,当时国人多阳不足,而阴有余,试想当时一个常人尚阳气不足,何况病者,所以在当时郑氏用附子时加大剂量以建其功,正如东垣老人与中州 ...
我相信三七能听进这番话。

作者: 奥译    时间: 2004-2-22 22:07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水土流失之因,在木受金克,木衰不能疏泄水湿,则水土不能合德,土不容水,离散成沙。刘力红先生在《思考中医》中讲解甚详,此中道理关乎根本,还祈细看。
此言似错犹对
观者似懂非懂
天地有五行,吾一行不见.
作者: 韩英    时间: 2004-2-22 22:13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凡倡导网络看病者,都是别有用心,包括五积散!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2-22 22:44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接受先生的批评。
网络诊病真的很伤人心~~~
作者: 牛道士    时间: 2004-2-23 00:19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须弥山2004/02/22 12:33pm 发表的内容:
为医之道,当晓天时,知地利,郑氏所处之时,乃中华内忧外患,阴人当权之时,当时国人多阳不足,而阴有余,试想当时一个常人尚阳气不足,何况病者,所以在当时郑氏用附子时加大剂量以建其功,正如东垣老人与中州 ...
肺腑之言、正见德文,完全同意。
作者: 丙丁    时间: 2004-2-23 01:39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能与牛道士同调者,中医之中确实不多,难得!
作者: 须弥山    时间: 2004-2-23 18:43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这个贴子最后由须弥山在 2004/03/06 10:56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清凉风儿2004/02/22 09:39pm 发表的内容:
须弥山先生, 和三七先生所争论的, 无非是常见的中医学派别的观点不同, 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又何必气势咄咄呢?
夹有对三七先生网上诊病的责难,虽说四诊应备全, 但凭问诊单的条款,某些病症还真是已经很 ...
舌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2-24 09:04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须弥山2004/02/22 12:33pm 发表的内容:
又阁下治病只求速验,不晓病不增便是减的道理
不但当今病家鲜识此理,就是医生知道者也寥寥无几。

作者: 须弥山    时间: 2004-2-24 22:34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这个贴子最后由须弥山在 2004/03/06 10:57pm 第 1 次编辑]


作者: 一源    时间: 2004-2-24 23:13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郑氏以有阳则生,无阳则死,阳可生阴,阴不可生阳立论.三七君以当今抗生素及苦寒中药危害阳气严重为据.医的病案大多如此,反映情况也不错.值得肯定.即使上工也难有十全.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04-2-25 00:24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持中医核心理论之牛耳,当是阁下也。各大药厂均归老兄管理,医院全部关闭。只需补阳,即全部搞定。在下代表十五亿中国人民,向阁下行三拜九叩之礼。国人从此无忧亦。
作者: 一源    时间: 2004-2-25 01:15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
。...............只需补阳,即全部搞定。....................。
-=知定阴阳,以三阳之药治三阳之病虽失不远,以三阴之药治三阴之病同样如此.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并非不可能-=-=-=-=>
作者: 向春涛    时间: 2004-2-25 01:33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三七道兄此案非别具只眼,独持定力者不能为之,诚属吾道大将,经方之运用就应当有这么一种气魄和风格,敬佩!纤细之药法是南方温病学派之风格。
作者: 三七生    时间: 2004-2-25 11:21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杏林箫客2004/02/22 08:45pm 发表的内容:
舌象、脉象皆有假象!若不会抓主证,即使与患者面对面诊治,也不一定能判断准确,有时还会为假象所惑。若会抓主证,即使不与患者面对面诊治,很多病也能治愈。西医远程诊疗技术已基本成熟,3——5年内即可推广使用。不少老中医也有过涵诊的经历。中医远程诊疗,三七与吾等只不过先走一步罢了!
     杏林先生诚知要者,所言为中医未来走向之大势所趋。从信息中获得病因,如果取舍得当,可以避免假相的迷惑。中医与信息手段接轨,窃以为乃现代中医之当务之急。

作者: 刘茂山    时间: 2004-2-25 13:13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一源2004/02/24 11:13pm 发表的内容:
郑氏以有阳则生,无阳则死,阳可生阴,阴不可生阳立论.
非也,非也。
假如此等理论成立,试问:阳又从何来?
郑氏绝非有此等理论,恐怕先生误解了。

作者: 一源    时间: 2004-2-25 22:31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你可以先看看郑氏之论再讲.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04-2-25 22:58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作者: hq2588    时间: 2004-2-25 23:08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大魔王2004/02/25 10:58pm 发表的内容: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完全正确!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作者: 韩英    时间: 2004-2-25 23:12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hq25882004/02/25 11:08pm 发表的内容:
完全正确!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这才是阴阳!好比有男就有女,假如都是男的,孩子从何来?!!!

作者: 刘茂山    时间: 2004-2-25 23:15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韩英2004/02/25 11:12pm 发表的内容:
这才是阴阳!好比有男就有女,假如都是男的,孩子从何来?!!!
女子不受惊,同样也没有孩子。

作者: 一源    时间: 2004-2-25 23:45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阳应占主导地位主导作用,非孤也.补阴易,补阳难.这是规律性的.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04-2-25 23:50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易与难只是会与不会之间。
作者: 须弥山    时间: 2004-2-25 23:55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这个贴子最后由须弥山在 2004/03/06 10:58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一源2004/02/25 11:45pm 发表的内容:
阳应占主导地位主导作用,非孤也.补阴易,补阳难.这是规律性的.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4-2-26 00:22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不知各位同仁临床诊治成功率能有多大。当然包括大病小病,急性慢性的。
也许我这所见的全都是些简单的小病,所以成功率特高。
三七先生帮我开过很多的方子,命中率十之八九。尽管还是遥控指挥。
用事实说话我认为还是最有说服力的,人之短长妄加评判无异于坐井观天,尽管各位也都是善意。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4-2-26 00:47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由衷的敬佩须弥山先生的学识,想跟先生请教:
1 附子在对证且量又适中的情况下,会不会使人出现全身或局部的不适感呢?
2 这种不适感是在服药开始阶段出现呢还是后期病将愈的时候出现?(注:前后药量不变)
谢谢先生!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04-2-26 13:43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呵呵!我来回答你,1,会。2,开始。参看“得宜本草”。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4-2-26 13:57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那你告诉我为什么会在刚开始出现而病将愈的时候却没了反应呢?那是附子的毒性反应吗?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4-2-26 14:05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呵呵!我来回答你,1,会。2,开始。参看“得宜本草”。 ]

再问先生附子在用反的情况下毒性反应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对证的情况下,附子用过后那种正常的反应是不是病越重反应就越强烈呢?
谢谢先生的解答。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04-2-26 20:03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中毒表现为口唇,肢体发麻,恶心,呕吐,心慌,气促,烦躁不安,甚至昏迷,间或抽搐,严重者心跳,呼吸暂停。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04-2-26 20:06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不是将愈,是半天以后没反应。在下以为是。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04-2-26 20:12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对证,请参考:“本草乘雅半偈”之下品——附子。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4-2-27 11:51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将愈,我是指患者病状缓解。为什么病状缓解而那种反应却没了呢?
附子服用之后大家都知道出现反应是正常的,而大家却都害怕出现这种反应。
我见一患者子宫肌瘤手术切除之后,用上了真五,附子60白术60生姜30白芍30茯苓30五剂,效果轻微。所谓的附子那种正常的反应也没有出现。后附子加量到90,效果才明显出现,但是附子的反应还是没有,理应继续加量,但是医者跟大家一样,底气不足,继续采用保守治疗十多天,患者痊愈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4-2-27 13:11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这个贴子最后由补中益气在 2004/02/27 05:24pm 第 1 次编辑]

关于附子用量一典型医案
某男29岁,腹涨痛,恶心,大便稀,每天五次以上。舌胖,怕冷。脉紧。
附子理中汤加茯苓,附子用量15,4剂,毫无效果。
附子加量到30,干姜40,2剂,还是没有一点的感觉。类似于没服药
四逆汤附子60干姜90甘草120,药后患者疼痛大减,只是饭后要疼痛一个多小时。3剂
还是四逆附子90干姜120甘草150,一剂。患者感觉完全好转,胃口大开,身体暖和,大便也恢复正常,不干不稀,每天一次。后患者按60,90,120的量继续服用3剂,至今已两个多月,没有复发。多年的老胃病由此得到控制,患者,医者皆大欢喜呀。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04-2-27 13:27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所谓副作用,乃药不入窍,医之过也。
作者: 须弥山    时间: 2004-2-27 15:26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这个贴子最后由须弥山在 2004/03/06 11:00pm 第 1 次编辑]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4-2-27 17:36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虽然我感觉你很有水平,说话一套一套的,但是在具体的有些问题上你还真不一定都懂。我试过,并且多次的试过,亲身去试,你有吗?
在你没有经历过的时候,你没有发言权,尽管我感觉你很有水平。
作者: 牛道士    时间: 2004-2-27 17:42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道理,虽非中医,一说自通。
死理,虽为中医,万劫不改。
作者: whitecoat    时间: 2004-2-27 17:55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吴佩衡当年用附子也非得心应手。我曾询问一师友,言当年吴佩衡所用附子出现中毒者甚多,有因此而致死者,并曾于中医杂志当众质问之。可见此物不可“轻”用——哈哈当然不是叫你重用~~
作者: 丙丁    时间: 2004-2-27 18:31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我听说……西医……用被单蒙着,每天用车往出拉……没数了
作者: whitecoat    时间: 2004-2-27 18:41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我听说……99年世纪末日……同归于尽,信主者归天国……多了
作者: 丙丁    时间: 2004-2-27 18:43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证据?
作者: whitecoat    时间: 2004-2-27 18:51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60年代的《中医杂志》或者是《广东中医》上有(不是很清楚了),我亲见之。
作者: 红果    时间: 2004-2-27 18:52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补中益气2004/02/27 05:36pm 发表的内容:
虽然我感觉你很有水平,说话一套一套的,但是在具体的有些问题上你还真不一定都懂。我试过,并且多次的试过,亲身去试,你有吗?
在你没有经历过的时候,你没有发言权,尽管我感觉你很有水平。
先生:我感觉您不是中医。
至少没有受过正统的中医学习。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4-2-27 19:08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正统的中医学习?中医院校?
作者: 丙丁    时间: 2004-2-27 19:28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红果2004/02/27 06:52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我感觉您不是中医。
至少没有受过正统的中医学习。
你的意思,难道是说正统的中医已经没有会治病的了吗?
作者: 须弥山    时间: 2004-2-27 23:07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这个贴子最后由须弥山在 2004/03/06 11:0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补中益气2004/02/27 05:36pm 发表的内容:
虽然我感觉你很有水平,说话一套一套的,但是在具体的有些问题上你还真不一定都懂。我试过,并且多次的试过,亲身去试,你有吗?
在你没有经历过的时候,你没有发言权,尽管我感觉你很有水平。
  
作者: 丙丁    时间: 2004-2-27 23:24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这种见识还出来指手画脚,唉!还不如避实就虚能骗个把人。
作者: 丙丁    时间: 2004-2-27 23:26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刚一露面还真以为是什么室外高人呢,原来又是一个国家正规临床工作者。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04-2-27 23:37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原来阁下是室内高人,见识一定非常人所及。请赐教一二。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4-2-27 23:41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我还想问你,你治病的疗效到底有多高?(尽管原来感觉你很有水平,现在开始有点怀疑了)
疗效是关键,难道你不这么认为?(看你说的头头是道,该不是花架子吧)
也许你也只是混饭吃的,你也治不好什么病。(有共产党养着您,还愁啥)
作者: 丙丁    时间: 2004-2-27 23:48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赐教不敢,但有一事甚明,当今畏附子如鸩毒者多为粗工,正如二百年前畏生石膏者然。时运已转,犹不知与时俱进,是于执政之见尚未参透,况养生续命之学乎?吾深为贤者忧。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04-2-27 23:53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腰椎突出,增生。阁下几副药就能治好,敢否留下地址。定当登门讨教。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04-2-28 00:03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非为畏,乃不同几十,几百克。君不见其副作用。也许是粗工。
作者: 丙丁    时间: 2004-2-28 00:08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不知其效在量,正粗之所在也。于此而从俗,亦粗之一端也。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04-2-28 00:22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单说全身发麻,此乃附子与术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也。请说出正常反应的道理。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4-2-28 00:46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这个贴子最后由补中益气在 2004/02/28 00:48am 第 1 次编辑]

散寒通滞利湿行水而已,不通则木,将通则麻,已通则轻,不过一通而已!
寒凝则温通之,何惑之有?????

作者: whitecoat    时间: 2004-2-28 01:41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丙丁2004/02/27 11:26pm 发表的内容:
刚一露面还真以为是什么室外高人呢,原来又是一个国家正规临床工作者。
识求广而行欲稳。自挟其技而让病家以身犯险,非仁者所为。
作者: 云云    时间: 2004-2-28 08:54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当真是:人参杀人有功,大黄救人无功啊!
我认为既然有些先生没有用过大剂量附子,甚至也没有用过小剂量的“经验”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当学生,不懂又要好为人师,你来这里干吗来了?
作者: whitecoat    时间: 2004-2-28 09:58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我来看看神医如何杀人啊——当然要比庸医杀人高明的多。
作者: 蜀山剑客    时间: 2004-2-28 10:21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有什么好争的,神医也难医嫉妒心!
作者: whitecoat    时间: 2004-2-28 13:06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我没有用过附子,不过救过附子中毒的。神医们又如何?
作者: 戴雪松    时间: 2004-2-28 13:39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whitecoat2004/02/28 01:06pm 发表的内容:
我没有用过附子,不过救过附子中毒的。神医们又如何?
我们也曾救过磺胺类药过敏的.西医们又怎样?

作者: whitecoat    时间: 2004-2-28 14:39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青霉素有过敏的,所以我们要皮试;磺胺有过敏的,所以现在已经快要淘汰。
诸位是不是觉得磺胺应该加量才对啊?
作者: 丙丁    时间: 2004-2-28 15:33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凡是能治病的方法我们都要反对,凡是能害人的方法我们都要支持!
作者: 戴雪松    时间: 2004-2-28 17:23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whitecoat2004/02/28 02:39pm 发表的内容:
青霉素有过敏的,所以我们要皮试;磺胺有过敏的,所以现在已经快要淘汰。
诸位是不是觉得磺胺应该加量才对啊?
左氧就不过敏?谁敢保证?它的毒付作用,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检验?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2-28 17:39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云云2004/02/28 08:54am 发表的内容:
当真是:人参杀人有功,大黄救人无功啊!
我认为既然有些先生没有用过大剂量附子,甚至也没有用过小剂量的“经验”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当学生,不懂又要好为人师,你来这里干吗来了?
这话说的对!
为医者,最要学会的是他人的长处,就三七用药和医理而言,有我们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何必非要看到他人之短,纠缠不断?
建议各位就此打住,多做学问吧。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4-2-28 21:56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部分患者对左氧也过敏,大多比较轻微,输液表现在手臂瘙痒。但是较之环丙沙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环丙沙星输液有七成的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部分还很剧烈。毒副作用,暂时不祥。
作者: whitecoat    时间: 2004-2-29 00:42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算了,各位好自为之吧,只是至少你应该懂得附子乌头碱中毒的急救——不论对自己还是病人都有好处,下面转载一篇供各位参看。
乌头为毛茛科 Ranunculaceae 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草乌为乌头的干燥母根。
  【环境分布】 生于山地、丘陵地、林缘。分布于辽宁、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西、四川等。
  【性状】
  黑附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 0.3cm。
  草乌: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基,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
  【化学成分】
  附子含中乌头碱( mesaconitine)、乌头碱( 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异乌头碱(isoaconitine)、塔拉弟胺(talatisamine)、川乌碱甲、乙(chuan-wubaseA、B)。草乌含剧毒的双脂类生物碱: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 )等。
  【功能与主治】
  乌头: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一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病作痛等,需炮制后方可内服。生乌头酊外用能刺激皮肤,用作止痛剂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草乌: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痹痛,关节疼痛,心腹冷痛,麻醉止痛。
  【中毒原因与机理】
  草乌:动物实验证明,乌头碱、次乌头碱有镇痛作用。乌头总生物碱,熟附片(白附片)或黑附片煎剂有消炎作用。熟附片煎剂具明显的强心作用。附子煎剂有促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乌头性热味辛苦。全株有大毒,以根最毒,种次之,叶又次之,主含二萜类生物碱,如双酯型的乌头碱、新乌头碱、海帕乌头碱、杰斯乌头碱、单酯型的苯甲酰乌头碱等。双酯型乌头碱类呈现强烈的毒性,单酯型的乌头碱类的毒性仅为前者的1/100一1/1000。北乌头的块根还含有异马头碱,云南各地所产的雪上一枝蒿根部含雪上一枝蒿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己亲、康素。乙素证明为尼奥林。另外,乌头根部还含有dl去甲基乌药减、去甲猪毛菜碱、棍掌碱等。
  乌头碱类生物碱微溶于水,在消化道及皮肤破损处易于吸收,主要从唾液和尿中排出,其吸收与排泄均很迅速。其中毒机理主要对神经和心脏两个方面,在神经方面主要是首先兴奋一麻痹感觉神经和中枢神经,有人认为温、痛触、压觉消失等机理可能是乌头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无髓鞘的和较纤细的神经纤维,从而阻止了冲动的发生和传导。原因可能是乌头碱与钙离子争夺膜上磷脂的结合,使钠转运通道发生改变,阻止了产生动作电位所必须的钠离子的内流,从而阻断了神经冲动的传导,同时影响与疼痛有关的中枢内源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儿茶酚胶、乙酰胆碱、内啡肽等致癌物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有关。据观察:3-乙酰乌头碱对神经一肌肉标本作用时,神经及肌肉动作电位。上升相都减慢,表明有机通道活化过程异常。其次是兴奋一麻痹胆碱能神经和呼吸中枢出现一系列胆碱能神经M样症状和N样症状,最后则由于呼吸麻痹和中枢抑制而死。由于乌头碱强烈兴奋迷走神经,使节后纤维释放大量的乙酰胆碱,从而降低了窦房结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延长其绝对和相对不应期,使心肌(心房和心室)内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强,产生了各种心律失常。另方面,由于对心肌的直接作用,使心肌各部份兴奋、传导和不应期不一致,复极不同步而易形成折返,从而发生严重定性心律失常(包括扭转型室住心动过速),甚至宝颤而死。大量事实表明,严重心律失常是乌头碱中毒死亡的常见原因乌头碱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使血压下降,通过兴奋迷走神经抑制或直接抑制子宫使其收缩,同时由于血管运动中枢抑制和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又频繁呕吐致血容量减少而休克。
  【用量】
  附子: 3-15g 草乌: 一般用炮制品,1.5-4.5g。
  【症状】
  (1)发病快,多在摄入后10~30分钟出现中毒症状。
  (2)口服者,唇、舌、口腔及咽部等接触部位有刺痛及烧灼感、麻辣感、下咽困难,讲话不流利。
  (3)神经系统损害:
  ①头晕、无力、动作不灵活、瞳孔缩小或散大、视物模糊,重者躁动不安,肌肉强直、抽搐、意识不清甚至昏迷
  ②感觉异常: 蚁走感、刺痛和麻木感,从指尖开始,后逐渐遍及上肢、口、舌乃至全身,尤以指端和口唇最明显,是乌头碱中毒的特征。
  (4)面色苍白,出冷汗,体温、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5)心动过缓、心律失常,重者导致心功能不全,甚至发生阿斯氏综合征。
  (6)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因呼吸肌痉挛而窒息。
  (7)唾液分泌亢进,流诞极多。此外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偶有血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8)乌头碱定性分析有助于诊断。
  急救处理
  (1)口服或外用含有草乌头或附子的中药或药酒者,应立即停止使用。
  (2)早期应即刻催吐、洗胃和导泻。洗胃液可用高锰酸钾及鞣酸溶液。导泻剂可在洗胃后从胃管中注入硫酸钠或硫酸镁。也可用2%盐水高位结肠灌洗。
  (3)大量补液,以促进毒物的排泄。
  (4)对心跳缓慢,心律失常者可皮下或肌肉注射阿托品1~2mg,4~6 小时可重复注射,重者可用阿托品0.5~1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注。
  (5)对症治疗经阿托品治疗后心律失常仍不能纠正者可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血压下降者可给予升压药。呼吸抑制、心力衰竭等均可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作者: 牛道士    时间: 2004-2-29 01:19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02/28 05:39pm 发表的内容:
这话说的对!
为医者,最要学会的是他人的长处,就三七用药和医理而言,有我们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何必非要看到他人之短,纠缠不断?
建议各位就此打住,多做学问吧。
我认为并非在他人短处上纠缠不断,并且讨论的是严肃的医学(医德)问题。
所谓:恨铁不成刚。
作者: sim    时间: 2004-2-29 06:45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各师有各法。各庙有各菩萨
      真传在用量
作者: 桂枝汤    时间: 2004-3-1 07:58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whitecoat2004/02/29 00:42am 发表的内容:
算了,各位好自为之吧,只是至少你应该懂得附子乌头碱中毒的急救——不论对自己还是病人都有好处,下面转载一篇供各位参看。
乌头为毛茛科 Ranunculaceae 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
感谢whitecoat先生赐教.

作者: 须弥山    时间: 2004-3-1 21:39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云云2004/02/28 08:54am 发表的内容:
当真是:人参杀人有功,大黄救人无功啊!
我认为既然有些先生没有用过大剂量附子,甚至也没有用过小剂量的“经验”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当学生,不懂又要好为人师,你来这里干吗来了?
若依你应是:人参救人无功,大黄杀人有功了
作者: 云云    时间: 2004-3-1 21:54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辩论前提:你懂中医吗?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04-3-1 21:57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呵呵!我可以告诉你,他懂。
作者: lzzx    时间: 2004-3-1 22:08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医疗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作者: 须弥山    时间: 2004-3-1 22:12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大魔王2004/03/01 09:57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我可以告诉你,他懂。
可能是我说的太深了,他看不懂,该说的浅的就对了。不过要是他连中医基础都不懂,那就没法子了。
作者: 蜀山剑客    时间: 2004-3-1 22:37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有意思,我们这里的百姓附片炖狗肉要放一两多。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04-3-1 23:13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先生高见,我们这放半斤。
作者: 安宁客    时间: 2004-3-2 08:21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知其害乃可以用其利,知其方乃可以用其圆。
作者: 火祖巳午未    时间: 2004-3-2 21:59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大魔王2004/03/01 11:13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高见,我们这放半斤。
我一次就吃十斤。
作者: lzzx    时间: 2004-3-4 23:10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丙丁2004/02/27 11:26pm 发表的内容:
刚一露面还真以为是什么室外高人呢,原来又是一个国家正规临床工作者。

作者: 老狼    时间: 2004-3-5 02:00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不管你怎么想,丙丁这样的中医人才是总斑竹们的朋友、才是论坛的骨干,才是中医的希望!
哈哈哈哈!
作者: caoxibai    时间: 2004-3-5 08:18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老狼2004/03/05 02:00am 发表的内容:
不管你怎么想,丙丁这样的中医人才是总斑竹们的朋友、才是论坛的骨干,才是中医的希望!
哈哈哈哈!
   ?
作者: 安道全    时间: 2004-3-6 21:37
标题: 郑氏与三七之不同
下面引用由须弥山2004/02/22 12:33pm 发表的内容:
为医之道,当晓天时,知地利,郑氏所处之时,乃中华内忧外患,阴人当权之时,当时国人多阳不足,而阴有余,试想当时一个常人尚阳气不足,何况病者,所以在当时郑氏用附子时加大剂量以建其功,正如东垣老人与中州 ...
好文章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