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中医为什么是科学(十二) [打印本页]
作者: bianji 时间: 2013-11-8 22:29
标题: 中医为什么是科学(十二)
五行相生相克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成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生的规律和生物一年之中万物表现的生、长、化、收、藏的外部表现是一致的,和一年内气候的变化也是一致的。生物必须在五行各自每一行主管的时令期间,逐步使自己进入不同的阶段,把自己的在该阶段的功能表现发挥好才能强壮,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
前面说过,祖先用五行来解释自然气候和万物的变化规律,祖先在总结气候的变化规律的时候,发现了风﹑寒﹑燥﹑湿﹑暑这五种气候存在胜复关系,当某种气候对于正常的年份偏弱的时候,制约它的气候就会加强,当这种制约它的气候加强肆虐也就是所谓的胜气之后,就会有制约胜气的复气再来制约胜气,这就是五运六气之中反复提到的胜复之作,这种胜复之气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五行相克的关系;五种气候是依次变化的也就是存在相生的关系,这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决定的。正是这五种气候相互依次相生又相互制约才保证了气候的总体平衡和稳定。五种气候是由于“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所以五行也具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不管五行的相生相克是如何产生的,关键是用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来分析解释自然现象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果符合我们就可以认为它们是正确的。
生物内部要进入某一状态,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都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而形成这一物质基础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前一个状态所形成的一些物质基础支持的。只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好了,下一个阶段的功能才能发挥好,所以当前的阶段对下一个将要进入的阶段是支持的,下下一个阶段是需要下一个阶段支持的,在下一个阶段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下下一个阶段的功能必然是不能很好发挥的,否则的话就可以从当前阶段直接进入下下一个阶段,中间阶段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自然机理。
前面我们引用资料讲述梨树在一年内的生长周期是由五个依次依存阶段组成。其实草木在一年内的生长基本上也是由类似的五个周期构成。第一阶段用 “生”来表示,在这个阶段草木是利用本身储藏的营养来支持生长,先是长根,而后是地面(上)部分的萌芽;第二个阶段用 “长”来表示,这个阶段草木利用自己枝叶光合作用释放的能量来维持草木的快速生长,一般为从开花到枝条停止生长,也叫营养生长期,这一阶段根系应该还在生长;第三个阶段祖先把它称为“化”,这一阶段草木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育果,也叫生殖生长,直到果实成熟。这个时候是孕育生命的关键时期;第四个阶段祖先把它称为“收”,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草木的营养都往内收,气孔关闭、表皮应该也会发生有利于休眠的变化,落叶植物落叶,为休眠阶段做准备,直到休眠;第五个阶段就是草木的正式休眠阶段,我们按照祖先的叫法把它称为“藏”,在这一阶段草木并不是停止呼吸,只是这时候的呼吸作用比正常状态下要弱得多而已,这时候还是要消耗自身储藏的营养物质的。第六个阶段就回到了第一个阶段,呼吸作用加快,开始长根,长芽。
从草木的这五个阶段可以看出:草木的‘生’的阶段是草木‘长’的阶段的基石,如果根系不生长,根的吸收作用就不强,就不足以支撑草木的进一步成长,我们都知道每一种草木的根系和草木枝干是呈正比的。如果草木发出的苞芽的数量不够的话,草木下一步的‘长’的阶段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的,草木就不会枝繁叶茂,营养生长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营养生长不好就不可能为后续而来的育果期的生殖生长提供很好的支持,果实就不会强壮,果实就不会饱满。果实不脱落,一直停留在生殖生长阶段,草木就必须提供营养给果实,草木也就不能很好地进入所谓的收的阶段,为下下一步的休眠阶段做好准备;收的阶段工作完成不好,草木的呼吸作用就减弱的不够,外围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在冬季里草木的散热就会很大,寒冷的天气就会损伤草木本身。草木在休眠的阶段完成不好,呼吸作用还比较强,那么消耗自身储藏的营养物质就多,就不能够为下一个‘生’ 的阶段提供足够的储藏能量,因为在‘生’的阶段草木首先是把储藏的营养来用于根系的生长的,营养在‘藏’的阶段就消耗完了,接下来‘生’ 的阶段一定不可能很好地完成。这就是为什么五行是依次相生的道理。
草木为什么会呈现这五种状态,祖先认为这一切都是由太空的五行在主管着这一切,不同的“行”主管时令,草木就会呈现不同的状态。按照我们现代的观点,五行其实就是一年内的五种气候状态。由于这五种气候状态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而造成的,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我国中原地区地面接收太阳的能量周期变化,春天接受的能量在冬季的基础上增加,气温升高;夏季接收太阳的能量最多、气温在春季的基础上再次升高,长夏季南方暖湿气流北上而形成热而多雨的天气,秋季接收太阳的能量又逐步减少,气温降低;冬季接收太阳的能量最少,气温最低。从而形成了春季多风而温暖的气候、夏季天气炎热、长夏季气候炎热而湿润、秋季气候干燥而凉爽、冬季气候严寒的气候特点。是不同的气候使草木处于不同的状态,从而草木表现出生、长、化、收、藏五种不同的状态,这五种状态是依次相生的。
由于地面温度一年内的规律是:春温、夏热、长夏季炎热而潮湿、秋天天气转凉、冬季气候寒冷,为了与自然气候相适应,人体和其他生物一样也就会让自己的机体进入不同的状态,以便与自然步调一致。所以,‘春生’是‘夏长’的基础;‘夏长’是长夏‘化生’的基础,因为这时候体温高,酶和蛋白质的活性最强,合成的人体的精微物质就多;长夏季果实成熟之后,草木孕育下一代的工作就完成了,可以进入收的阶段了,长夏‘化生’又为‘秋收’做好了准备;‘秋收’又是‘冬藏’前提条件,如果处于中秋季节,地面就突然剧烈降温,和冬季一样,将会如何?昆虫会冻死、树木非死即伤;如果不经过冬季直接由秋季进入春季会如何呢?北极熊按照生物钟的指挥已经换好了冬季的皮毛,准备迎接冬季的到来,现在冬季不来了,或者冬季很短将会如何?没有冬季消耗皮下厚厚的脂肪,北极熊应该很肥胖,是否非和人类一样肥胖者多病呢?我们没有做过试验,但我们知道动物园中的动物是比野外动物的寿命短。对于处于四季气候分明的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肯定有问题,我们知道大棚里的瓜果蔬菜就没有正常的季节瓜果好吃(当然要刨去人工对作物的改良,比如注射药物,给果实套上塑料袋等),所以,祖先认为五行相生相克是有道理的。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下一个事情需要上一个事情支持的现象比比皆是:地基打不牢是无法建高楼的,一层楼房的钢筋混凝土没有完全凝固就进入下一层的施工是要出问题的。我们知道刚出厂的汽车还有一个磨合期的问题,只有过了磨合期之后,汽车的性能才能达到最佳状态。细胞刚开始分裂,还没有分裂好,你就要细胞发挥其正常功能是发挥不了的,最多起一点点作用,必须等分裂完成,再完全成长成熟后才能发挥该细胞的全部应有的功能。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壮、老、已五种状态在生物体内应该是同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状态下,处于各个时期的细胞数量不一样。春天、早上、儿童时期处于‘生’状态的细胞要相对多一些,而在夏季、上午、青年时期身体处于‘长’状态的细胞就会相对多一些。如果细胞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那么身体就会让细胞一直处于长、或者生的状态,以便让细胞达到正常的功能状态,发挥其正常功能,这可能就是癌症、疾病状态时出现的细胞体积肥大的原因,比如:巨幼细胞贫血,虽然红细胞体积庞大但是这种巨大的红细胞的运送氧气的能力却不强,因而机体让红细胞增长以希望它达到运送氧气的功能,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就是达不到,所以,机体就让红细胞拼命分裂以满足要求;脾气虚时线粒体可发生肿胀,释放能量的功能却减弱,也是类似的道理。
五行‘木’使草木处于生的状态,草木处于生的状态的时候,是不可能提供营养和能量用于草木育果的,所以为木克土。五行火使草木处于‘长’的状态,草木处于营养生长状态的时候,营养和能量是往树枝的顶端,根部的尖端输送的,而不是从外往内收的收的状态,所以为火克金。五行‘土’使草木处于化的状态,草木处于化的状态时,果实育果成熟,草木需要提供营养给果实,是不可能处于休眠状态,这一状态和草木处于休眠状态是制约的。有人会说其实这一状态和长的状态也是相互制约的,但是由于自然进化的结果,草木体内的生物钟只会指挥体内的工作状态往前进而不能后退,所以五行相克是克下下一个状态。从已有的资料看,不少草木由一个状态进入下一个状态是由外界环境因素来触发的。例子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春化现象和所谓的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五行‘金’使草木处于收的状态,草木处于收的状态时,草木的营养是往内收的,树叶脱落或者枯萎,为下一步进入休眠状态做准备,这时候与草木的萌芽、生长是相反的、是制约的,所以为金克木。五行‘水’使草木处于藏的状态,草木在藏的状态下,呼吸作用降到很小,细胞处于休眠状态,以便度过严寒。这时候的状态当然是和生长的状态是制约的,所以为水克火。
由于一日之中气温有规律地变化,一年之中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人体一生之中释放的能量也有规律变化。所以,一日之中有五行、早上要养生(《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生死之早暮也);一年之中有五行、春季要养生;一生之中有五行、儿童时期要养生。从能量的角度看,人体的任何活动都需要能量,如果人体有一个大马力的发动机那么人体应付各种危机就会应付自如,否则就会感觉力不从心。锻炼就是提高人体这一发动机的马力,以便自如应付生活中的各种危机。春季养生、早上养生、儿童时期养生,由于自然的安排这段时间正是人体这一发动机自动增加动力的有利时期,所以这个时候养生就是顺势而为,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什么生物表现出五行的规律,这是我们现代要解决的问题,祖先只是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它们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就像万有引力定律,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特性的描述,至于为什么表现为这一特性,为什么要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而要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不是与距离成反比,现代科学也没能回答这个问题。所以要祖先回答生物为什么表现出五行的规律,是为难祖先,他们只能按照当时的科技水平按照当时可以接受的方法来解释生命现象。
五脏和五行祖先认为人体在四(五)季所表现出的不同规律是由天上的五行来支配,祖先坚信人和万物一样都必须适应自然,所以他们盛行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观点,当他们解剖人体的时候又看到了五脏,所以他们很自然地就认为五脏就是五行在人体中的体现,五行在人体的支配形式就是五脏,所以圣人心中的五脏是人体功能的对应体。《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是这样说的:“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祖先可以看到心脏的跳动,却不可能和现代医学一样了解心脏的具体功能,所以五脏是“神脏“而不仅仅是现代解剖意义上的五脏。祖先的五脏可以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调节方式,是人体应对不同季节而使用的五种调节方式,祖先认为这五种调节方式是由我们人体真实存在的、解剖学意义上的五脏来完成。肝脏对应木,对应人体释放的能量由一个最低的极点开始增加,血液的分配也由内脏逐步往外表倾斜。心脏对应火,人体释放的能量进一步增加血液也往体表倾斜得很多了;脾脏对应土,这时人体释放的能量达到最大的极值,核心体温也最高,蛋白质和酶的活性也是最大,所以人体的物质转化过程最活跃;肺脏和金对应人体释放的能量开始减少,皮肤的毛孔开始收缩,血液开始往里收缩,如同“秋日下肤,蛰虫将去”;肾脏和水对应,人体释放的能量最少,血液基本上收缩到体内,血液内缩的这一调节是由肾来完成的。
我们说中医中的五脏既是神脏也是形脏,在涉及到经络的时候,一般多为具体的形脏,还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好一些。
中医认为骨髓属水,现代医学确定骨髓具有造血功能,而血液则是身体释放能量的基础。人体造血是需要利用人体现有的血液中的营养的,是要使用血液的,人体的血液什么时候往内脏和骨髓倾斜,是在晚上和冬季,这些时段在中医里都属水。(《人体使用手册》的作者吴忠清认为是傍晚到午夜,而且必须处于熟睡状态,人体才会开始造血。),人体的血液增加了,运送氧气和营养的载体就多了,释放的能量就会有所增加,身体释放的能量增加在五行中与木对应,所以水生木。五行中的火与身体释放大量的能量以及血液倾向于体表的状态对应,人体释放大量的能量必须靠心脏和人体微循环的搏动,所以心在五行中属火,血液分配往体表的倾斜的时候,分配给骨髓的血液相对就会减少,所以水克火。人体要大量地释放能量,必须要足够的血液来运送营养和氧气,同时血液也往体表倾斜,所以木生火,人体释放的大量能量一定要靠体表散热,所以在五行水的状态人体释放大量的能量是会出问题的,所以只有经过五行“火”这一状态之后,才能进入人体释放能量的高峰“土”这一状态。当人体释放了大量的能量的时候,人体的体温就会相应地升高,体温升高酶和蛋白质的活性就会增强,因而合成蛋白质、维生素等精微物质的能力就会加强。人体肌肉的主要成份是什么,是蛋白质,人体这一充满智慧的生命体,在人体资源分配的时候是要优先保证基本生理和生存的需要的,在保障了这些地方供应的前提之下,才会把营养和能量用于别的地方,所以土气充实的时候,人体的肌肉就可以得到足够的滋养。人体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都需要物质基础来支持,所以精微物质充足的话,人体的各种状态的转化,就能够顺利地完成,这就是《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中的“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所以人体的‘土’气是支持四脏的。从前面图二我们知道,外界气温降低后,人体的血液也是往内收缩的,对应人体释放的能量也相应减少。人体释放的能量是和心脏血液博出量呈正比的,和心肺的搏动频率是成正比的,人体处于收的状态的时候,心脏的跳动频率和肺脏的呼吸频率都是减弱的。按照中医的理论,人体肺的呼吸减弱的话人体皮肤的毛孔应该也相应地关闭,所以肺脏和五行的金还是有相似的地方。五行水对应的状态是天寒地冻,与之相应人体的血液内缩,肾脏的血液的供应也增加,骨髓的血液供应增加,所以肾与水对应,也生骨髓,也使人体的造血增加。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对人体非常重要,中国人也强调补肾。我们现代医学已经弄清楚了人体肾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过滤血液中人体的垃圾,重吸收人体血液中被中医称为“精微”,我们现代叫做“营养”被人体所加工后,可以被人体直接用于生命活动的中间物质。现代营养学把营养物质分为七大类,蛋白质、醣类、脂肪、水、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自然界所含有的这七类物质大多不能被人体直接利用,要把大分子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把大分子的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各种醣类分解为小分子的糖类,把矿物质分解为离子状态的矿物质才能被人体所利用。中医中的精微物质就是指可以被人体直接利用的营养物质。我们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分解与合成两个动作一直在进行着,一方面把人体不需要的细胞等分解成为精微物质,另一方面,又利用这些人体的精微物质合成新的细胞。那么人体是不是把死亡、凋谢的细胞都完全排出体外,只利用我们消化吸收的营养再重新合成新的细胞呢?人体不是这样工作的,因为这样很费力,效率低。人体是一个智慧的生命体,它采取的办法非常高效,它把人体凋谢、死亡的细胞等再分解成精微物质,把分解后人体确实不需要的垃圾排出体外,有用的精微又被循环再利用(它不象现代人类这样浪费资源)。这一过滤、清除垃圾重吸收精微物质的功能是由有形的肾脏来完成的。但是肾脏要完成这一功能需要血液,这一血液包括两方面,一是从肾小球中通过的血液,因为血液只有通过肾小球才能完成重吸收精微物质这一功能。另一方面,肾脏要很好地完成重吸收这一功能,它自己也必须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需要血液的供应,也就是营养肾脏本身的血液。要增加人体肾脏血液的供应,对应的人体功能调节状态就是五行中的水的状态,所以肾属水,在这里形脏和神脏是吻合的。
下面我们运用现代营养学的知识以钙离子为例来说明,肾为什么是先天之本,为什么肾功能强人体就有了强壮的基础,引用的数据来自《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中《钙》这一章节。
正常人体对钙离子的重吸收率大约为99%,氨基酸几乎为100%。现在假设肾的功能降低了,钙离子的重吸收率由99%降为90%,按照《中国营养科学全书》103页给出的资料计算,人体每日从肾小球滤过的钙的总量约为10g,正常成人每日由尿液排出的钙约100~200mg,肾的钙重吸收率从99%降为90%之后,从人体尿液排出钙量约为10×10%=1g约1克。牛奶的含钙量在各种食物中是较高的,牛奶的含钙量为104mg/100g[31],人体肠道对钙的吸收率仅为20%[31],这样我们必须要多喝1×100÷0.104÷20% 大约为5000g,也就是我们要喝10斤的牛奶才能补足钙离子的重吸收率由99%降为90%后,人体对钙的需求量,这是非常困难的,人体要消化10斤牛奶要花多少气血和能量啊!
另外一方面,从血液循环的知识可以知道:人体的血液并不是像心脏和肺一样,必须全部流经这些器官,只是一部分会分给肾脏,我没有查到资料正常成年人一次心跳分配给肾脏的血液占人体血液总量的比例,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体分配给肾脏的血液的比例一定是可以调节的,人体哪里需要加强活动,人体的血液的分配就倾向哪里。如果我们假设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次心脏输出的血液的40%要流经肾脏,这时从肾小球滤过的钙的总量为10g,这10g钙是人体正常所需要的量,现在由于人体血液分配的调整,人体心脏输出血液的20%给了肾脏,肾脏对钙离子的吸收率仍为99%,这样的话从肾脏提供的钙离子就只有5g了,剩下5g要靠消化食物来提供。从前面的计算我们知道,1g的钙就要消化10斤牛奶,5g钙就要消化吸收50斤牛奶才能补偿人体钙的不足,这对人来说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体就必须从骨头中提取一部分钙。不过从这里到得到一点结论,那就是人体分配给肾脏的血液减少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为五脏中的肾,对应于人体血液的分配倾向体内,其结果就是流经肾脏的血液比例相应增加,所以,中医肾的能力对应于人体对肾脏的血液分配。写到这里我对中医的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有了现代意义的理解:如果一个人天生分配流经肾脏的血液比例就要高一些,A流经肾脏的血液占总血液的比例为25%,而另外一个人B则只有20%,从前面我们的计算可以看出A的人体钙离子的循环利用率要高于B约25%,肾脏对钙离子的重吸收率仍为99%不变,以平均值22.5%的血液分配量对应吸收10g钙离子,20%的血液流量,就表示B要多消化吸收1.1g的钙离子,前面我们计算过,人体要消化吸收10斤牛奶,才有1g的钙离子被人体吸收利用,1.1g钙对应的需要消化吸收的牛奶约为11斤。而对于A来说,还有1.1g的钙离子吸收余量,如果身体需要可以随时提供,这样的结果就是A的脾胃的消化工作可以相对少一些,因为肾脏可以吸收更多的钙离子以供身体利用。当流经肾的血液增加时,肾对其他离子、氨基酸等的回收利用率都会增加,相对而言,人体的脾胃所需要消化吸收的精微物质就会减少明显,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和物质就会降低不少。由于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精微物质,而这些物质都必须靠脾胃来消化吸收,所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分配流经肾脏的血液比例以及对精微物质的循环利用率对于人体是至关重要,而分配比例和肾的重吸收率又多由先天决定,所以肾为先天之本。这也说明一点,一个器官的功能达不到人体的要求,可能仅仅只是血液的分配不够或者由于血液的供应不够而导致该器官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而已,这对人体同样是致命的。
如果我们再往前进一步,就可以说明为什么北方人比南方人普遍要高大些,真正的南方人是比较矮小的。北方气候寒冷、血液更多地集中于人体的内部,分配给肾脏、骨骼的血液也会多一些,人体肾的功能要强大一些,重吸收的精微物质就会多一些,人体用于骨髓生长、用于细胞合成的物质就会多些,所以北方人就会高大一些。而南方,气候炎热,人体的血液都聚集在体表,人体的能量主要用于散热而较少用于合成物质,内脏和骨骼的血液发配相对较少,用于骨骼生长的血液也会少,所以南方人身材就会相对矮小。
前面我们讲到,冬季在五行中属水,与自然相应,人体的血液分配向体内倾斜,当然肾脏所分配的血液总量也会增加,这一方面增加了肾脏本身的供血量,因而肾的功能得以加强,另一方面,分配血液量的增加就可以为人体提供更多的精微物质,更快地净化血液,排除血液中的垃圾,从而为人体提供更加优质的血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肾属水是正确的。由于人体的血液往体表倾斜时,人体释放的能量相对增加,人体的体温相对上升;体温升高,蛋白质和酶的化学活性就会增加,于是脾胃化生精微的分解,“再加工”的功能就相对增强一些。人体血液分配往体表倾斜时,分配给肾脏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脾胃属土,对应人体的体温处于高的极点,而肾属水对应人体血液内敛,体温相对低点,这就是五行中的土克水。所以五行中的‘水’是指人体为适应水这一行主管时令下的气候状态而做的调整,五行在人体对应就是一种调节机制,‘水’对应于人体减少体表的血液而增加内脏等器官的供血能力。按照中医的理论,深夜也是属于‘水’,所以,深夜人体的血液的分配也是往内腔倾斜的,所以,对应分配给肾脏的血流量的在整个泵血量的比值一定是增加的。
心脏在五行中属火,对应夏季,夏季人体的血液是奔向体表的,人体核心区的温度是增加的,人体释放的能量也会相应增加。祖先心中的心脏不仅仅是指心脏的跳动,还包括心脏跳动的调节机制,人体心跳加强只是这一机制下的一个调节结果。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